孰枫的工商登记资料有哪些些?

最强剑神系统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最强剑神系统
《最强剑神系统》是作家皇枫所著的东方玄幻类小说,于日在起点中文网连载。[1]作&&&&者皇枫首发网站起点中文网状&&&&态连载
我见过西门吹雪的剑,一剑西来的如雪寂寞。  我见过白云城主叶孤城的剑,天外飞仙的唯美极致。  我见过剑魔孤独求败的剑,无敌于天下。  这是一个末法时代,仙已不复仙,魔不复魔。  诸神已被风沙埋没,古剑在残风中腐绣。  一代牛人带着剑神系统,降临大荒,无数剑神之技在他手中重现,剑魔孤独求败,剑神西门吹雪,白云城主叶孤城,神剑山庄谢晓峰……  苏败一路高歌,以没羞没臊的姿态,酣畅淋漓的撕开这剑道式微的时代。  望着身后皑皑白骨,苏败如是道:我为仙,众生人人如龙,我为魔,众人皆为蝼蚁,不拜仙,不跪魔,只信手中之剑。[2]热血、天才都是用来踩的、美女全收、独树一帜、作者是美女[1]、萌萌哒的啊雪。入道、凝气、天罡、先天道基、王道、皇道、帝道神道境、圣道境、至尊境、超脱境[1]叶孤城的唯孤剑意,
  西门吹雪的唯寂剑意,谢晓峰唯哀剑意.
西门吹雪第一章 琅琊苏败
第二章 突破如饮水
第三章 宗师奖励
第四章 螳螂捕蝉
第五章 黄雀在后
第六章 月水影剑
第七章 飞涨的熟练度
第八章 娘们,祝你好运!
第九章 他是妖孽
第十章 剑技顿悟
第十一章 猎杀开始
第十二章 七重巅峰
第十三章 主动出击
第十四章 引兽入谷
第十五章 猎物落网
第十六章 群兽出笼
第十七章 收割
第十八章 如入无人之境
第十九章 戏剧性一幕
第二十章 我与善良背道而驰
第二十一章 红颜本骷髅,杀!
第二十二章 夕阳下的剑影
第二十三章 偶遇
第二十四章 剑芒指
第二十五章 剑墓
第二十六章 你掌握了?
第二十七章 剑芒指的可怕
第二十八章 火力全开
第二十九章 我欲为星空
第三十章 弃青衫
第三十一章 带着疯狂去苦修
第三十二章 是死是活,与我何干
第三十三章 苏败?
第三十四章 毒牙
第三十五章 算计
第三十六章 刚柔并济,方驰骋天下
第三十七章 弃青衫的邀请
第三十八章 可惜
第三十九章 入道九重
第四十章 能见血吗?
第四十一章 剑出必杀人
第四十二章 杀!
第四十三章 自来熟的胖墩
第四十四章 拔剑!
第四十五章 少侠,我们做朋友!
第四十六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七章 以一挑二
第四十八章 可怕的计算
第四十九章 动身
第五十章 剑阵
第五十一章 闯阵
第五十二章 闲庭信步
第五十三章 苏败的狠
第五十四章 你在逗我玩吗?
第五十五章 蚍蜉撼树?
第五十六章 剑阵中的数独
第五十七章 终遇
第五十八章 唯战而已
第五十九章 锋芒毕露,杀!
第六十章 他想破阵
第六十一章 巧合
第六十二章 巨兽与玉片
第六十三章 祸水东引
第六十四章 死伤无数
第六十五章 大追杀
第六十六章 再算计你一次
第六十七章 群兽狂舞
第六十八章 突破与白云城主
第六十九章 解析天外飞仙
第七十章 反击
第七十一章 杀人的优雅
第七十二章 芥子镯
第七十三章 骄傲的人
第七十四章 扬眉,出剑!
第七十五章 争锋
第七十六章 恶魔畏惧的男人
第七十七章 何为意境?
第七十八章 一个人的舞台(上)
第七十九章 一个人的舞台(下)
第八十章 你方唱罢我登台
第八十一章 输死你
第八十二章 沉重的打击
第八十三章 海上明月
第八十四章 差距
第八十五章 我无所畏惧
第八十六章 埋伏
第八十七章 优雅的剑舞
第八十八章 云端之上
第八十九章 归来
第九十章 苏败是谁?
第九十一章 风中的葬礼
第九十二章 比烟花更璀璨的剑(上)
第九十三章 比烟花更璀璨的剑(下)
第九十四章 夜空下的盛宴
第九十五章 来自地狱的恶魔
第九十六章 地狱
第九十七章 外门的躁动
第九十八章 萧杀
第九十九章 傻逼女人
第一百章 谁是瞎子?
第一百零一章 踢爆(第二更)
第一百零二章 璀璨一指(第三更求月票订阅)
第一百零三章 拒绝(第四更求月票)
一些心里话
第一百零四章 比吃屎更恶心的事
第一百零五章 原来可以不忍(第二更)
第一百零六章 血红如二月花
第一百零七章 他死定了
第一百零八章 少年的自信
第一百零九章 属于我的天堂
第一百一十章 摧枯拉巧
第一百一十一章 震撼
第一百一十二章 秒杀
第一百一十三章 茹毛饮血的日子
第一百一十四章 出塔
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会回来的
第一百一十六章 人生只如初见
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云之上
第一百一十八章 懦者立怯,直上青冥
帆已扬起,诸位尚在?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夏蝉不可语冰
第一百二十章 盛宴之上血花绽
第一百二十一章 我不吃亏
第一百二十二章 青峰,你好!
第一百二十三章 牧崖,出塔
第一百二十四章 利息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代宗师(第一更)
第一百二十六章 凝气,紫禁之巅
第一百二十七章 破茧的蝴蝶
第一百二十八章 被遗忘的少年(上)
这是单机的前奏?
第一百二十九章 被遗忘的少年(下)
第一百三十章 第一场雪(第二更)
第一百三十一章 沐浴,更衣,杀人
第一百三十二章 我想站在上面看风景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且行且进,一路高歌
第一百三十四章 我自有剑,半出鞘(上)
请允许我爆发,可否?
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自有剑,半出鞘(下)
第一百三十六章 竹叶如剑染尽血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剑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指
第一百三十九章 剑染美人血
第一百四十章 问鼎之战
第一百四十一章 立于云端,问鼎琅琊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外门第一苏败
第一百四十三章 星空下的对话
第一百四十四章 静待冲天,内门!
第一百四十五章 琅琊七阁,领袖
第一百四十五章 领袖,他们在看你
第一百四十六章 震慑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两倍重力
第一百四十八章 躁动
第一百四十九章 进军的弱鸡(上)
第一百五十章 进军的弱鸡(下)
第一百五十一章 青铜战衣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一代宗师,冲击瓶颈
第一百五十三章 琅琊斗台
第一百五十四章 谁还来?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一代宗师的恐怖
第一百五十六章 琅琊剑阁
第一百五十七章 那些强者
第一百五十八章 押注
第一百五十九章 名噪一时
第一百六十章 赌注
第一百六十一章 无休止的战斗
第一百六十二章 排行榜的变化
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后一人
第一百六十四章 震撼
第一百六十五章 沧海明月,一封信
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剑墓的消息
第一百六十七章 选择
第一百六十八章 剑阵师
第一百六十九章 刁难(第二更)
号角吹起,欲扬剑?
第一百七十章 闲庭信步(第三更)
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入青冥
第一百七十二章 青冥白云,唯孤剑意
第一百七十三章 古堡
第一百七十四章 初试剑意
第一百七十五章 惊悚
第一百七十六章 群尸出笼
第一百七十七章 绝境
第一百七十八章 别无选择
第一百七十九章 守墓者
今日更新说明
第一百八十章 玩火
第一百八十一章 第三重考验
第一百八十二章 黑色卷轴
第一百八十三章 三种剑阵
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元剑阵
第一百八十五章 杀机来袭
第一百五十六章 刺杀
第一百八十七章 谁才是猎物?(上)
第一百八十八章 谁才是猎物?(下)
第一百八十九章 血腥反击
第一百九十章 血腥进行时
第一百九十一章 团灭(上)
第一百九十二章 团灭(下)
第一百九十三章 蛊惑人心
第一百九十四章 琅琊那些事
第一百九十五章 血战洗礼
第一百九十六章 激战
第一百九十七章 晋升与初遇
今天更新说明
第一百九十八章 凤歌书院
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暗中的毒蛇
第二百章 玉门关
第二百零一章 测试(上)
第二百零二章 测试(中)
第二百零三章 测试(下)
第二百零四章 引荐
第二百零五章 传奇
第二百零六章 风雪中的杀机
第二百零七章 白衣女子
第二百零八章 回宗
第二百零九章 摇光阁的变化
第二百一十章 大杀四方
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起剑落
第二百一十二章 始末
第二百一十三章 登门
第二百一十四章 碾压
第二百一十五章 瞩目
第二百一十六章 青峰在手,有我无敌
第二百一十七章 开阳领袖
第二百一十八章 名动(上)
第二百一十九章 名动(下)
第二百二十章 再见步韵寒
第二百二十一章 来者不善
第二百二十二章 摧枯拉巧
第二百二十三章 谁更狠
第二百二十四章 再临剑阁
第二百二十五章 暴风雨前夕
第二百二十六章 扬剑(上)
第二百二十七章 扬剑(下)
第二百二十八章 剑意
第二百二十九章 剑阵?
第二百三十章 死!
第二百三十一章 风波(上)
第二百三十二章 风波(下)
第二百三十三章 故友相见
第二百三十四章 疯狂提升
第二百三十五章 宗师之境
第二百三十六章 塔外风云
第二百三十七章 峥嵘
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
第二百三十九章 碾压!
第二百四十章 底牌尽出
第二百四十一章 李慕辰
第二百四十二章 琅琊传奇(上)
第二百四十三章 琅琊传奇(下)
第二百四十四章 抉择(上)
第二百四十五章 抉择(下)
第二百四十六章 无与伦比的天赋
第二百四十七章 陪练
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归
第二百四十九章 再临琅琊剑阁
第二百五十章 鬼不凡
第二百五十一章 疯狂的排行榜
第二百五十二章 合作
第二百五十三章 名额争夺赛
第二百五十四章 新队员
第二百五十五章 悲恋歌
第二百五十六章 开始
第二百五十七章 遗迹凶岛
第二百五十八章 凶岛惊心
第二百五十九章 洪水猛兽
第二百六十章 螳螂扑蝉
第二百六十一章 黄雀在后
第二百六十二章 谁是猎物?
第二百六十三章 完虐
第二百六十四章 游戏开始
第二百六十五章 合作
第二百六十六章 暗流涌动
第二百六十七章 玩大了
第二百六十八章 剑意凌霄
第二百六十九章 让人胆寒的男人
第二百七十章 猎杀之夜(上)
第二百七十一章 猎杀之夜(中)
第二百七十二章 猎杀之夜(下)
第二百七十三章 优雅如仙
第二百七十四章 蛰伏
第二百七十五章 三才剑阵
第二百七十六章 孰强孰弱
第二百七十七章 龙争虎斗
第二百七十八章 底牌尽出
第二百七十九章 杀机之三才
第二百八十章 绝对压倒
第二百八十一章 尘埃落定
第二百八十二章 被我宰了
第二百八十三章 黑马
第二百八十四章 奖励
第二百八十五章 剑碑楼
第二百八十六章 老一辈的决心
第二百八十七章 登楼直上
第二百八十八章 疯狂
第二百八十九章 九重楼,心剑!
第二百九十章 各有收获
第二百九十一章 剑殿
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额奖励
第二百九十三章 淬炼
第二百九十四章 集训
第二百九十五章 一招
第二百九十六章 天才齐聚
第二百九十七章 谢无峰
第二百九十八章 静待剑域,集训
第二百九十九章 蓬莱之滨,庄梦有女
第三百章 半步天罡
第三百零一章 剑尖上吹起的血
第三百零二章 风起云涌
第三百零三章 诸宗天才(上)
第三百零四章 诸宗天才(下)
第三百零五章 剑域之图,开启!
第三百零六章 被盯上了
第三百零七章 谁虐谁?
第三百零八章 潜在的敌人
第三百零九章 第一座剑墓(上)
第三百一十章 第一座剑墓(下)
第三百一十一章 谢胜(上)
第三百一十二章 谢胜(下)
第三百一十三章 我生来就是让人仰望
第三百一十四章 什么是差距(第一更)
第三百一十五章 心剑之三杀(第二更)
第三百一十六章 战利品
第三百一十七章 宁之卷~天冥(第一更)
第三百一十八章 持有者~蛰伏
第三百一十九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第三百二十章 化蝶(上)
第三百二十一章 化蝶(下)
第三百二十二章 杀意凛然
第三百二十三章 素红尘
第三百二十四章 合作
第三百二十五章 冷月照何人,何人吹轻雪?
第三百二十六章 打算
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夜生
第三百二十八章 第九柄玉剑
第三百二十九章 剑拔弩张
第三百三十章 摧枯拉朽
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罚剑诀
第三百三十二章 差距
第三百三十三章 白帝
第三百三十四章 九宫剑阶阵
第三百三十五章 苦佛剑墓
第三百三十六章 略懂
第三百三十七章 唯我剑宗(上)
第三百三十八章 唯我剑宗(下)
第三百三十九章 盆满钵满(上)
第三百四十章 盆满钵满(下)
第三百四十一章 暗流汹涌
第三百四十二章 疯狂暴涨(上)
第三百四十三章 疯狂暴涨(下)
第三百四十四章 天罡四重
第三百四十五章 周天星斗剑阵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冥剑墓现(上)
第三百四十七章 天冥剑墓现(下)
第三百四十八章 反应
第三百四十九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第三百五十章 瞩目(上)
第三百五十一章 瞩目(下)
第三百五十二章 拳上吹血
第三百五十三章 碾压(上)
第三百五十四章 碾压(中)
第三百五十五章 碾压(下)
第三百五十六章 剑墓终启
第三百五十七章 骑虎难下
第三百五十八章 传承台现
第三百五十九章 谁的剑,寂寞如雪?
第三百六十章 雨纷纷,剑萧索
第三百六十一章 凌驾天地(上)
第三百六十二章 凌驾天地(下)
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出色的天才
第三百六十四章 万剑朝宗
第三百六十五章 撕脸,杀!
第三百六十六章 剑的惊艳
第三百六十七章 对战刘子昂
第三百六十八章 玄武剑阵
第三百六十九章 风暴
第三百七十章 对策
第三百七十一章 追杀
第三百七十二章 忽悠
第三百七十三章 谁坑谁?
第三百七十四章 置于死地而后生
第三百七十五章 地下宫殿,关闭
第三百七十六章 生死?
第三百七十七章 道基(免费章节)
关于第三百七十七章的免费说明
第三百七十八章 荒古铜殿(上)
第三百七十九章 荒古铜殿(下)
第三百八十章 问鼎四境
第三百八十一章 剑诀·暗流
第三百八十二章 雄图霸业
第三百八十三章 暴涨
第三百八十四章 谁宰谁?
第三百八十五章 屠狗
第三百八十六章 狂杀
第三百八十七章 我的女人,你不够资格
第三百八十八章 碾压
第三百八十九章 七曜太阴
第三百九十章 生死时速
第三百九十一章 你这蠢龙
第三百九十二章 黄泉日
第三百九十三章 四大主宰
第三百九十四章 新势力剑域
第三百九十五章 剑域二十五宗
第三百九十六章 王道境强者
第三百九十七章 四方星宿之青龙
第三百九十八章 破封
第三百九十九章 邪门
第四百章 昔日荣光,必将复辟
第四百零一章 回归
第四百零二章 你算老几?
第四百零三章 强势镇压
第四百零四章 局势
第四百零五章 骑虎难下
第四百零六章 打算
第四百零七章 林家
第四百零八章 显威
第四百零九章 重遇故人(上)
第四百一十章 重遇故人(中)
第四百一十一章 重遇故人(下)
第四百一十二章 起因
第四百一十三章 涯离边塞
第四百一十四章 裂与宁
第四百一十五章 对战先天
第四百一十六章 尽数轰杀
第四百一十七章 来临
第四百一十八章 命运
第四百一十九章 我杀过
第四百二十章 展现实力
第四百二十一章 出手
第四百二十二章 那一剑
第四百二十三章 阴阳九魔掌
第四百二十四章 情报
第四百二十五章 皇者剑墓
第四百二十六章 皇道金丹
第四百二十七章 神通道纹
第四百二十八章 好久不见
第四百二十九章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第四百三十章谁是鱼翁?
第四百三十一章海底惊变
第四百三十二章丹碎
第四百三十三章惊了翠云峰,乱了碧水湖
第四百三十四章多情剑客无情剑
第四百三十五章显威
第四百三十六章剑意
第四百三十七章穷途末路
第四百三十八章尽数轰杀
第四百三十九章西陀修罗剑
第四百四十章变故
第四百四十一章吸啊吸
第四百四十二章巨蟒
第四百四十三章重见天日
第四百四十四章剑域修行者
第四百四十五章天罗宗
第四百四十六章惊变
第四百四十七章你底是谁?(上)
第四百四十八章你底是谁?(中)
第四百四十九章你底是谁?(下)
第四百五十章 方君涯
第四百五十一章 秒杀
第四百五十二章 差距
第四百五十三章 苏败
第四百五十四章 剑域公敌
第四百五十五章 回归
第四百五十六章 抵达
第四百五十七章 谁更嚣张(上)
第四百五十八章 谁更嚣张(中)
第四百五十九章 谁更嚣张(下)
第四百六十章 支援
第四百六十一章 秦炎
第四百六十二章 先天境
第四百六十三章 风雨欲来(上)
第四百六十四章 风雨欲来(下)
第四百六十五章 剑域翘楚
第四百六十六章 来临
第四百六十七章 横扫(上)
第四百六十八章 横扫(下)
第四百六十九章 阴阳龙凤剑术
第四百七十章 杀鸡儆猴
第四百七十一章 狠
第四百七十二章 落幕
第四百七十三章 夜谈
第四百七十四章 暗流涌动
第四百七十五章 道歉与挑战
第四百七十六章 新老霸主交锋
第四百七十七章 屠榜(上)
第四百七十八章 屠榜(中)
第四百七十九章 屠榜(下)
第四百七十九章 神秘的镇守者(上)
第四百八十章 神秘的镇守者(中)
第四百八十一章 神秘的镇守者(下)
第四百八十二章 一个时代的传奇
第四百八十三章 万神剑劫
第四百八十四章 领悟
第四百八十五章 第九层?
第四百八十六章 剑拔弩张
第四百八十七章 剑痴者,剑必极致
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成之境
第四百八十九章 埋剑冢
第四百九十章 宗匠之别
第四百九十一章 今后的道路
第四百九十二章 被盯上了
第四百九十三章 成也剑意,败也剑意
第四百九十四章 剑域大比,开启!
第四百九十五章 规则
第四百九十六章 对峙
第四百九十七章 变数
第四百九十八章 开始
第四百九十九章 干净利落
第五百章 两只拦路虎
第五百零一章 霸道
第五百零二章 速度为王,冰锁剑狱
第五百零三章 雷霆手段
第五百零四章 激战末浩日
第五百零五章 真正的差距(上)
第五百零六章 真正的差距〔下)
第五百零七章 黑马
第五百零八章 李繁铭
第五百零九章 强势对碰
第五百一十章 四象剑阵
第五百一十一章 四强(上)
第五百一十二章 四强(下)
第五百一十三章 规则
第五百一十四章 剑拔弩张
第五百一十五章 烈阳剑拳
第五百一十六章 龙争虎斗
第五百一十七章 神通道纹
第五百一十八章 罡火古神钟
第五百一十九章 太阴
第五百二十章 剑丸
第五百二十一章 雪飘、剑吟、风吼
第五百二十二章 三招
第五百二十三章 双日逐天
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三招
第五百二十五章 反击
第五百二十六章 伪四象剑阵
第五百二十七章 瞩目
第五百二十八章 惊变
第五百二十九章 混乱大战
第五百三十章 联手
第五百三十一章 第二道宗师剑意
第五百三十二章 死!
第五百三十三章 天妖凰剑术
第五百三十四章 强悍实力
第五百三十五章 所向披靡
第五百三十六章 道基境,你敢杀吗?
第五百三十七章 壮举
第五百三十八章 烈阳王者
第五百三十九章 四大王者
第五百四十章 白衣、青牛、古剑
第五百四十一章 所谓“比赛”
第五百四十二章 战!
第五百四十三章 九千岁
第五百四十四章 绝代王者(上)
第五百四十四章 绝代王者(下)
第五百四十六章 宣告天下
第五百四十七章 轰动
第五百四十八章 缘由
第五百四十九章 月下男女
第五百五十章 分离
第五百五十一章 炉鼎
第五百五十二章 抉择
第五百五十三章 紫薇剑盟城
第五百五十四章 琅琊宗的赠与
第五百五十五章 通缉
第五百五十六章 暴露
第五百五十七章 四面楚歌
第五百五十八章 挡者皆杀
第五百五十九章 绝境
第五百六十章 无路可逃
第五百六十一章 皇者
第五百六十二章 琉璃宗师
第五百六十三章 离去
第五百六十四章 死讯
第五百六十五章 挣扎
第五百六十六章 实力暴涨(上)
第五百六十七章 实力暴涨(下)
第五百六十八章 拔剑斩八方
第五百六十九章 新一轮追杀
第五百七十章 死里逃生
第五百七十一章 徐雯
第五百七十二章 太荒神禁
第五百七十三章 血貂玲珑
第五百七十四章 累赘
第五百七十五章 我能不能帮忙(上)
第五百七十六章 我能不能帮忙(下)
第五百七十七章 目瞪口呆
第五百七十八章 黑夜中的杀机(上)
第五百七十九章 黑夜中的杀机(中)
第五百八十章 黑夜中的杀机(下)
第五百八十一章 那一拳的风情
第五百八十二章 干净利落
第五百八十三章 我拒绝!
第五百八十四章 鲲鹏宝藏
第五百八十五章 薄积厚发
第五百八十六章 来临
第五百八十七章 大炎的修行天才
第五百八十八章 各自妥协
第五百八十九章 宝藏现世
第五百九十章 鲲鹏空间
第五百九十一章 青铜宫阙(上)
第五百九十二章 青铜宫阙(下)
第五百九十三章 解救
第五百九十四章 蠢货
第五百九十五章 剑道式微?
第五百九十六章 久违的感觉
第五百九十七章 摧枯拉朽
第五百九十八章 赶尽杀绝
第五百九十九章 剑道陨落的时代
第六百章 血色海洋
第六百零一章 又一座宫殿
第六百零二章 一场猫和鼠的游戏
第六百零三章 雷霆手段
第六百零四章 逼走
第六百零五章 道阵宗
第六百零六章 所谓“宝藏”(上)
第六百零七章 所谓“宝藏”(下)
第六百零八章 鲲鹏咒神印
第六百零九章 鲲鹏帝血
第六百一十章 脱胎换骨
第六百一十一章 福祸相兮
第六百一十二章 我来!
第六百一十三章 狂妄,只因拳头大(上)
第六百一十四章 狂妄,只因拳头大(中)
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妄,只因拳头大(下)
第六百一十六章 血,是从剑锋上吹落(上)
第六百一十七章 血,是从剑峰上吹落(中)
第六百一十七章 血,是从剑峰上吹落(下)
第六百一十八章 以阵破阵
第六百一十九章 周天星斗道阵(上)
第六百二十章 周天星斗道阵(下)
第六百二十一章 轰杀
第六百二十二章 无人敢挡
第六百二十三章 震动与道门
第六百二十四章 火曜道阵
第六百二十五章 世人皆称的妖孽们
第六百二十六章 救援
第六百二十七章 围堵
第六百二十八章 铁剑横空谁人挡(上)
第六百二十九章 铁剑横空谁人挡(中)
第六百三十章 铁剑横空谁人挡(下)
第六百三十一章 抉择
第六百三十二章 激战
第六百三十三章 伪七曜剑阵(上)
第六百三十四章 伪七曜剑阵(下)
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了
第六百三十六章 追寻而至
第三百六十七章 滔天杀意
第六百三十八章 各显神通
第六百三十九章 全部轰杀
强力推荐一本好书&巨虫尸巫&
第六百四十章 决裂
第六百四十一章 清点收获以及计划
第六百四十二章 显凶威(上)
第六百四十三章 显凶威(下)
第六百四十四章 剑染美人血
第六百四十五章 宋幽狱
第六百四十六章 麻烦
第六百四十七章 大追杀
第六百四十八章 神窟
第六百四十九章 玩大了
第六百五十章 邪门
第六百五十一章 机缘
第六百五十二章 意外收获
第六百五十三章 远古秘闻(上)
第六百五十四章 远古秘闻(下)
第六百五十五章 无上御剑术
第六百五十六章 闭关潜修
第六百五十七章 各方动静(上)
第六百五十八章 各方动静(下)
第六百五十九章 修炼无上御剑术
第六百六十章 薄积厚发
第六百六十一章 盛事(上)
第六百六十二章 盛事(下)
第六百六十三章 情报
第六百六十四章 雷荒主古迹
第六百六十五章 一拳轰爆
第六百六十六章 试炼台
第六百六十七章 雷霆玄液
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怖的修炼速度
第六百六十九章 内讧
第六百七十章 道基境
第六百七十一章 惊变
第六百七十二章 碾压(上)
第六百七十三章 碾压(下)
第六百七十四章 第一个依附者
第六百七十五章 动身
第六百七十六章 众强云集
第六百七十七章 瞩目(上)
第六百七十八章 瞩目(下)
第六百七十九章 摧枯拉朽
第六百八十章 以阵对阵
第六百八十一章 一剑飘血
第六百八十二章 联手(上)
第六百八十三章 联手(中)
第六百八十四章 联手(下)
第六百八十五章 咒印解封
第六百八十六章 暴涨的力量
第六百八十七章 孰胜孰败
第六百八十八章 第二批臣服者
第六百八十九章 规则
推荐一本老作者新书&神书&
第六百九十章 落幕
第六百九十一章 黑马(上)
第六百九十二章 黑马(下)
第六百九十三章 封侯
第六百九十四章 真传弟子
第六百九十五章 争抢
第六百九十六章 浴血洗礼
第六百九十七章 真传阁
第六百九十八章 万雷炎火阵
第六百九十九章 请指教
第七百章 资格
第七百零一章 谢晓峰的剑(上)
第七百零二章 谢晓峰的剑(下)
第七百零三章 道基二重
第七百零四章 刁难
第七百零五章 杀鸡儆猴(上)
第七百零六章 杀鸡儆猴(下)
第七百零七章 六品道阵
第七百零八章 云淡风轻
第七百零九章 承认(上)
第七百一十章 承让(下)
第七百一十一章 把剑扫道阵(上)
第七百一十二章 把剑扫道阵(中)
第七百一十三章 把剑扫道阵(下)
第七百一十四章 把剑扫道阵(续)
第七百一十五章 但求一败(上)
第七百一十六章 但求一败(中)
第七百一十七章 但求一败(下)
第七百一十八章 驾轻就熟
第七百一十九章 落幕
第七百二十章 开启
第七百二十一章 震动
第七百二十二章 刁难(上)
第七百二十三章 刁难(下)
第七百二十四章 破绽中的变化
第七百二十五章 这一剑的惊悚
第七百二十六章 那一剑的惊艳
第七百二十七章 心服口服
第七百二十八章 身份暴露
第七百二十九章 选择
第七百三十章 浴血洗礼(上)
第七百三十一章 浴血洗礼(下)
第七百三十二章 浴血洗礼(续)
第七百三十三章 轰动(上)
第七百三十四章 轰动(下)
第七百三十五章 他已经死了
第七百三十六章 脱胎换骨
第七百三十七章 震撼道阵宗
第七百三十八章 罪道我独行,无悔!
第七百三十九章 来临
第七百四十章 动身
第七百四十一章 战意冲霄
第七百四十二章 传奇六绝
第七百四十三章 龙炎军卫
第七百四十四章 当初仁慈了(上)
第七百四十五章 当初仁慈了(下)
第七百四十六章 冲突
第七百四十七章 公子凤冥
第七百四十五章 选择
第七百四十九章 气魄
第七百五十章 刀剑争锋(上)
第七百五十一章 刀剑争锋(中)
第七百五十二章 刀剑争锋(下)
第七百五十三章 刀出幽冥,杀戮破军
第七百五十四章 炉火纯青
第七百五十五章 第三道剑意
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把剑的故事
第七百五十七章 三千大道,谁与争锋!(上)
第七百五十八章 三千大道,谁与争锋(中)
第七百五十九章 三千大道,谁与争锋(下)
第七百六十章 动身
第七百六十一章 厚望
第七百六十二章 嘴挺臭的
第七百六十三章 消息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化书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化书
《化书》,道家著作,唐末五代谭峭撰。内涵物理、化学、生物、医药等科学,可谓是一名了不起的古代科学家。共六卷,分道、术、德、仁、食、俭六化,一百一十篇。其内容大旨是以老庄思想为本,又兼融儒家学说。该书认为世界根源于“虚”,由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最终复归于虚,“虚”既是万物本源又是万物的归宿,虚与物是循环转化的关系,识之就能进入“神可以不化,形可以不生”的永生境界。书中又用大量篇幅论述了社会演化,揭示动乱的原因,提出对策。全书在内容上,基本发挥了老庄学说,认为世界时刻都在变化之中,万物由虚化生,又化为虚。化之不间,如环之无穷,皆出之于道,并据此阐述了修道成仙的思想。虽是一部道书但是也涉及当时许多社会经济,及政治权术方面的论说。又兼有一些凹凸镜方面的知识,涉及面很广泛。在思想上,本书中具有同情人民的社会观与历史观;既有对传统道教思想的,又有对其的,在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谭峭的《化书》对中国古典美学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后作为道教重要典籍之一而被收入了道教图书总汇《》之中。古人云化书者,观化也。凡自有而忽无,自无而忽有,皆化也。其自有而渐无,自无而渐有者,亦化也。以我推物,以物推物物,以物物推天地,皆自有无之际得之,而保身、理天下之道寓焉。其旨远,其辞文,其言约中.作&&&&者出版时间2003
作者,字景升,唐国子司业洙之子(《续仙传》南唐沈汾) 泉州府清源县(今属福建市华亭)人。幼读经史,属文清丽。其父训以进士业,而峭酷爱黄老、诸子及《穆天子传》等书,立志修道学仙。后辞父出游,师嵩山道士,得辟谷养气之术。后入青城山仙去。(《全唐诗谭峭小传》 清彭定求等编)终南山、等名山而不复返。谭峭虽以学道自隐,但十分关心世道治乱、民生疾苦,因著《化书》。作  者:(五代)谭峭
出 版 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9
开 本: 32
定 价::13.00 元
评 价:该书是道教哲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化书》有关物化顺逆的描述,为道教内丹反还说提供了哲学依据,在中国思想史和内丹理论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此后道教将其列为重要教材,与相提并论。《谭子化书》一书分“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六篇,计六卷,凡一百一十章,率皆从二字为题。
“其说多本黄老道德之旨,文笔简劲奥质”。大抵本齐物以言道化,本虚无以言术化,本无为以言德化,本道德以言仁化,本税多民饥以言食化,本以言俭化。多先列举自然现象,如蛇化为龟、雀化为蛤之类,从中类推出哲理,以明超脱生死及修身治国之道,即所谓君子体物而知身,体身而“知道”(卷二)之意。首二卷主要阐述了出生死、入神化之道,为本体论、自然观;后四卷主要论述修身治世之道,属政治观、伦理观。全书基本上发挥老庄学说,禀承了传统道教思想。其以“化”名者,盖从万物变化之道立论,阐述一切皆化的自然观和均食节俭的社会观。
该书所论述的最高哲学范畴是“太虚”,亦即虚,谓“太虚一虚也”。世界万物从虚中逐步化生而产生,又逐渐复归于虚,一方面又从虚中化生出自然形体,“虚化神,神化气,气化血,血化形,形化婴,婴化童,童化少,少化壮,壮化老,老化死,死复化为虚”(《死生》)。化化无间,如环之无穷,而皆出于道,以虚无为体。另一方面,他认为社会生活也是从虚中而化生出来的,“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悖乱化甲兵,甲兵化争夺,争夺化败亡”(《》)。肯定了先有自然之化,然后才有社会之化。
此书中“太虚”这一概念,为北宋时哲学家张载所沿用,并进一步将其与气等同起来,提出“太虚即气”的命题,可见对后来宋明理学之影响。
此书还继承了《阴符经》“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的思想,认为“天地盗太虚生,人虫盗天地生,(虫营)虰盗人虫生”(《天地》)。即在太虚生天地等过程中渗透进“盗”的思想,可见对传统道教思想的禀承。在“太虚”与“道”的关系问题上,谓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即顺任道的发展则由虚生神、生气、生形以致万物而不得变通,利用道的法则也可以朝相反的方向发展。“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这种思想可以说开导了后来内丹“顺则生人,逆则成丹”说的理论先河。
其最高修持境界是“养虚”,是以“古圣穷道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紫极宫碑》),能养虚则虚明通达,以至“有无相通,物我相同,其生非始,其死非终。知此道者,形不可得毙,神不可得逝”(《太虚》)。这种“物塞虚通”之说对理学家周敦颐提出“物则不通,神妙万物”的思想有直接的影响。
书中的社会历史观,完全是从同情人民的立场出发的。作者不但揭露了五代战乱时期“民腹常馁”的社会现实,而且将一切社会罪恶的渊薮归结到统治者、剥削者的私欲。对“穷民之力以为城郭,夺民之食以为储蓄”,使民之统治者,力抨击之。有云:民之食,“王者夺其一,乡士夺其一,战伐夺其一,工艺夺其一,商贾夺其一,道释之族夺其一,稔亦夺其一,俭亦夺其一。所以蚕告终而缲葛苎之衣,稼云毕而饭橡栎之实”。是故,作者强烈地遣责不平、不义的封建王法,王者之刑理不平,斯不平之甚也;小人之道救不义,斯不义之甚也!对剥削阶级的反抗是出于无奈,“非兔狡,猎狡也;非民诈,吏诈也。慎勿怨盗贼,盗贼惟我召;慎勿怨判乱,判乱禀我教”。并认为要使天下太平,使人民能,就要求统治者自己要“俭”,认为“俭可以为万化之柄”。
该书还对中的重要概念“”作了别致的解释,云:“议守一之道莫过乎俭”。这对宋代李靓的“”平等的思想有极大的影响。
另外,此书中还有关于凸凹透镜知识的叙述,云:“小人常有∶一名圭,一名珠,一名砥,一名盂。圭视者大,珠视者小,砥视者正,盂视者倒”(《化书·四镜》)。此书以一切皆化的自然观和小农平均主义理想的社会观为主轴,对道家、道教的思想多有阐发,因此,在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化书》作为道教的重要经典之一而收入《道藏》,从北宋开始直到元,全真道、十方丛林之规制都把《化书》作为必读的经书。
此书的版本很多,题名《化书》分为六卷者有:《正统道藏》太玄部本,《宝颜堂秘笈·广集》本,《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本,《墨海金壶·子部》本,《反约篇》本,《榕圆丛书·丙集》本,《正觉楼丛刻》本,《道藏举要》第五类本;题曰《谭子化书》的亦分六卷者有:《道书全集》本,《二十子》本,《唐化丛书·子馀》本,《说郛》堂本;明杨慎之评本,收入《合刻周秦经书十种》;杨慎评、卢之颐之校本,收入《合诸名家批点全书》;明《续道藏》冠帙重收,题《谭子化书》;分为一卷的还有《盐邑志林》本,《珠丛别录》本,《影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本。《诸子褒异》收录分为三卷,明王一清注不分卷,收入《重刊道藏辑要》危集。题名《齐丘子》收入《子汇》。明归有光辑评的《谭子》本,收入《诸子汇函》。明王一清撰《化书新声》七卷,有《四经》本,其演其化,可资参考。化书旧名齐邱子,南唐时宋齐邱撰。此说见于宋初张耒化书后、马令和晃公武郡齐读书志。然与宋齐邱同时代之陈抟则以为非。
《化书》分六化,每化为一卷,即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每化又分若干章,共一百一十章。主要运用道教哲学思想和儒学伦理观念,以类推比附的手法,从事物的变化中,阐述修道成仙的思想,探寻社会治乱的因由,指出实现太平治世的道路。
《化书》本齐物以言“道化”,本虚无以言“术化”,本无为以言“德化”,本道德以言“仁化”,本税多民饥以言“食化”,三宝之一为俭,本之以言“俭化”。每化多先例举自然现象如蛇化为龟,雀化为蛤之类,从中分析哲理,以明超生脱死及修身持世之道。此即所谓“君子体物而知身,体身而知道”之意。《道化》、《术化》两卷,主要论出生死、入神化之道,为本体观、自然观;《德化》、《仁化》、《食化》、《俭化》四卷,主要论修身治世之道,属政治观、伦理观、修养观。
《化书》以“化”为名,以万物变化之道而立论,认为化之不间,如环之无穷,皆出之于道,而以虚无为体。他列举老枫可化为羽人,朽麦可化为蝴蝶,贤女可化为贞石,山蚯可化为百合,有情无情,皆可相互转化。修道之要,唯在师无志虚,无心合道,以形。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一有无,一死生,一情性,一内外,无实无虚可与道俱。如此则得天地之纲,知阴阳之房,蜕五行,脱三光,召阴阳,役五行,乃至别构天地,重作日月,无所不化。
其论帝王之道,以道德仁义为本,认为五常之道皆出于一。君有奇智,则天下不臣,有赏罚之教邪道进,有亲疏之分则小人入。唯行仁义中正,能无忧无害。
其论含为民之本、民之急乃至食为五常之本。尚俭均食,则黔黎相悦,仁义自生,天下自治。对饥之统治者,则极度力抨击之,认为此乃不平之甚,不义之甚。
其谓守一道,莫过于俭,俭乃救世之要道,理想的政治。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是以古圣人穷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是谓大同。故藏之为元精,用之为万灵,含之为太一,放之为太清。是以坎离消长于一身,风云发泄于七窍,真气薰蒸而时无寒暑,纯阳流注而民无死生,是谓神化之道者也。蛇化为龟,雀化为蛤。彼忽然忘曲屈之状,而得蹒跚之质;此倏然失飞鸣之态,而得介甲之体。斫削不能加其功,绳尺不能定其象,何化之速也。且夫当空团块,见块而不见空;粉块求空,见空而不见块。形无妨而人自妨之,物无滞而人自滞之,悲哉!
老枫化为羽人,朽麦化为蝴蝶,自无情而之有情也。贤女化为贞石,山蚯化为百合,自有情而之无情也。是故土木金石,皆有情性精魄。虚无所不至,神无所不通,气无所不同,形无所不类。孰为彼,孰为我?孰为有识,孰为无识?万物,一物也;万神,一神也,斯道之至矣。目所不见,设明镜而见之;耳所不闻,设虚器而闻之。精神在我,视听在彼。跰趾可以割,陷吻可以补,则是耳目可以妄设,形容可以伪置。既假又假,既惑又惑。所以知魂魄魅我,血气醉我,七窃囚我,五根役我。惟神之有形,由形之有疣。苟无其疣,何所不可?
作环舞者宫室皆转,瞰回流者头目自旋。非宫室之幻惑也,而人自惑之;非回流之,改变也,则人自变之。是故粉巾为兔,乐石为马,而人不疑;甘言巧笑,图脸,而人不知。唯清静者,物不能欺。术有火练铅丹以代谷食者,其必然也。然岁丰则能饱,岁俭则能饥,是非丹之恩,盖由人之诚也。则是我本不饥而自饥之,丹本不饱而自饱之。饥者大妄,饱者大幻,盖不齐其道也。故人能一有无,一死生,一情性,一内外,则可以蜕五行、脱三光,何患乎一日百食,何虑乎百日一食。
以一镜照形,以余镜照影。镜镜相照,影影相传,不变冠剑之状,不夺黼黻之色。是形也与影无殊,是影也与形无异。乃知瑚以非实,影以非虚,无实无虚,可与道俱。物有善于蛰藏者,或可以御大寒,或可以去大饥,或可以万岁不死。以其心冥冥兮无所知,神怡怡兮无所之,气熙熙无所为。不能惑,求死不可得。是以大人体物知身,体身知神,体神知真,是谓吉人之津。
枭夜明而昼昏,鸡昼明而夜昏,其异同也如是。或谓枭为异,则谓鸡为同;或谓鸡为异,则谓枭为同。孰枭鸡之异昼夜乎?昼夜之异枭鸡乎?枭鸡之同昼夜乎?夫耳中磬,我自闻;目中花,我自见。我之昼夜,彼之昼夜,则是昼不得谓之明,夜不得谓之昏。能齐昏明者,其唯大人乎!小人常有四镜:一名璧,一名珠,一名砥,一名盂。璧视者大,珠视者小,砥视者正,盂视者倒。观彼之器,察我之形,由是无大小、无长短、无妍丑、无美恶。所以知形气謟我,精魄贼我,奸臣贵我,礼乐尊我。是故心不得为之君心,王不得为之主。戒之如火,防之如虎。纯俭不可袭,清静不可侮,然后可以迹容广而跻三五。
射似虎者,见虎而不见石;斩暴蛟者,见蛟而不见水。是知万物可以虚,可以无。以我之无,合彼之虚。自然可以隐可以显,可以死,可以生而无所拘。夫空中之鹿若飞雪,而目未尝见;穴中之蚁若,而耳未尝闻,况非见闻者乎!龙化虎变,可以蹈虚空,虚空非无也;可以贯金石,金石非有也。有无相通,物我相同。其生非始,其死非终。知此道者,形不可得毙,神不可得逝。
游云无质,故五色舍焉;明镜无瑕,故万物象焉。谓水之含天也,必天之含水也。夫百步之外,镜则见人,人不见影,斯为验也。是知太虚之中无所不有,万耀之内无所不见。则世人且知心仰寥廓,而不知迹处虚空。寥廓无所间,神明且不远。是以君子其心,常俨其容。则可以游泳于寥廓,交友于神明而也。有言臭腐之状,则辄有所哕;闻珍羞之名,则妄有所咽。臭腐了然虚,珍羞必然无,而哕不能止,咽不能已。有惧菽酱若者,有爱鲍鱼若者。知此理者,可以齐奢俭,外荣辱,黜是非,忘祸福。
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顾盼,而顾盼化揖让,揖让化升降,升降化尊卑,尊卑化分别,分别化冠冕,冠冕化车辂,车辂化宫室,宫室化掖卫,掖卫化燕享,燕享化奢荡,奢荡化聚敛,聚敛化欺罔,欺罔化刑戮,刑戮化悖乱,悖乱化甲兵,甲兵化争夺,争夺化败亡。其来也势不可遏,其去也力不可拔。是以大人以道德游泳之,以仁义渔猎之,以刑礼笼罩之,盖保其国家而护其富贵也。故道德有所不实,仁义有所不至,刑礼有所不足,是教民为奸诈,使民为淫邪,化民为悖逆,驱民为盗贼。上昏昏然不知其弊,下恍恍然不知其病,其何以救之哉!
世人皆知苋菹可以剖鳖,而不知朱草可以剖人。小人由是知神可以分,气可以泮,形可以散。散而为万,不谓之有馀;聚而为一,不谓之不足。若狂风飘发,魂魄梦飞;断蚓,首尾皆动。夫?太虚,一虚也;太神,一神也;太气,一气也;太形,一形也。命之则四,根之则一。守之不得,舍之不失,是谓正一。天地盗太虚生,人虫盗天地生,?营虰者,肠中之虫也,kq我精气,铄我魂魄,盗我滋味,而有其生。有以见我之必死,所以知天之必颓。天其颓乎,我将安有;我其死乎,?营虰将安守?所谓奸臣,国破则家亡;蠹虫蚀木,木尽则虫死。是以大人录精气,藏魂魄,薄滋味,禁嗜欲,外富贵。虽天地老而我不倾,?营虰死而我长生,奸臣去而国太平。稚子弄影,不知为影所弄;狂夫侮像,不知为像所侮。化家者不知为家所化,者不知为国所化,化天下者不知为天下所化。三皇,有道者也,不知其道化为之德。五帝,有德者也,不知其德化为三王之仁义。三王,有仁义者也,不知其仁义化为秦汉之战争。醉者负醉,疥者疗疥,其势弥颠,其病,而无反者也。阳燧召火,方诸召水,感激之道,斯不远矣。高视者强,低视者贼;斜视者狡,平视者仁;者怒,细视者佞;远视者智,近视者拙;外视者昏,内视者明。是故载我者身,用我者神,用神合真,可以长存。虚化神,神化气,气化血,血化形,形化婴,婴化童,童化少,少化壮,壮化老,老化死。死复化为虚,虚复化为神,神复化为气,气复化为物。化化不间,由环之无穷。夫万物非欲生,不得不生;万物非欲死,不得不死。达此理者虚而乳之,神可以不化,形可以不生。爪发者,我之形。何爪可割而无害,发可截而无痛?盖所不至也。则是我本无害而筋骨为之害,我本无痛而血肉为之痛。所以知喜怒非我作,哀乐非我动,我为形所昧,形。达此理者,可以出生死之外。太上者,虚无之神也;天地者,阴阳之神也;人虫者,血肉之神也。其同者神,其异者形。是故形不灵而气灵,语不灵而声灵,觉不灵而,生不灵而死灵。水至清而结冰不清,神至明而结形不明。水泮返清,形散返明。能知真死者,可以游太上之京。牝牡之道,龟龟相顾,神交也;鹤鹤相唳,气交也。盖由情爱相接,所以神气可交也。是故大人大其道以合天地,廓其心以符至真,融其气以生万物,和其神以接。我心熙熙,民心怡怡。心怡怡兮不知其所思,形惚惚兮不知其所为。若一气之和合,若一神之混同,若一声之哀乐,若一形之穷通。安用旌旗,安用,安用赏罚,安用行伍?斯可以将天下之兵,灭天下之敌。是谓神交之道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气相乘而成声。耳非听声也,而声自投之;谷非应响也,而响自满之。耳,小窃也;谷,大窃也。山泽,小谷也;天地,大谷也。一窃鸣,万窃皆鸣;一谷闻,万谷皆闻。声道气,气道神,神道虚;虚含神,神,气含声。声气形相道相含,虽秋蚊之qnqn苍蝇之营营,无所不至也。由此知之,虽丝毫之虑,必有所察;虽啾嚓之言,必有所闻。唯大人之机,天地莫能见,阴阳莫能知,鬼神莫能窥。夫?道德仁义之所为。云龙风虎,得神气之道者也。神由母也,气由子也,以神召气,以母召子,孰敢不至也?夫荡秽者,必召五帝之气,苟召不至,秽何以荡?伏虺者,必役五星之精,苟役不至,虺何以伏?小人由是知阴阳可以作,风云可以会,山陵可以拔,江海可以覆。然召之于外,不如守之于内,然后用之于外,则无所不可。
猛虎行,草木偃;毒鸩怒,土石揭。威之所烁,气之所搏,顽嚚为之作。小人由是知铗可使之飞,山河可使之移,万物可使之相随。夫神全则威大,精全则气雄。万惑不能溺,万物可以役。是故一人所以能敌万人者,非弓刀之技,盖威之至也;一人所以能悦万人者,非言笑之惠,盖和之至也。
虫之无足:蛇能屈曲,蛭能掬蹙,蜗牛能蓄缩。小人所以见其机,由是得其师,可以而不驰。是故足行者有所不达,翼飞者有所不至,目视者有所不见,耳听者有所不闻。夫?彼知形而不知神,此知神而不知形。以形用神则亡,以神用形则康。
水窦可以下溺,杵糠可以疗噎。斯物也,始制于人,又复用于人。法本无祖,术本无状,师之于心,得之于象。阳为阴所伏,男为女所制,刚为柔所克,智为愚所得。以是用本无,得虚之窃者,知法术之要乎!魍魉附巫祭言祸福事,每来则饮食言语皆神,每去则饮食言语皆人。不知魍魉附巫祭也,不知巫祭之附魍魉也。小人由是知心可以交,气可以易,神可以夺,魄可以录。形为神之宫,神为形之容。以是论之,何所不可?
鬼之神可以御,龙之变可以役,蛇虺可以不能螫,戈矛可以不能击。唯无心者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兵刃不能加,天命不能死。其?志于乐者犹忘饥,志于忧者犹忘痛,志于虚无者可以忘生死。
方咫之木置于地之上,使人蹈之而有馀。方尺之木置于竿之端,使人踞之而不足。非物有小大,盖心有虚实。是故冒大暑而挠者愈热,受灸灼而惧者愈痛。人无常心,物无常性。小人由是知水可使不湿,火可使不燥。
狐狸之怪,雀鼠之魅,不能幻明镜之鉴者,明镜无心之故也。是以虚空无心而无所不知,昊天无心万象自驰,行师无状而敌不敢欺,大人无虑而元精自归,能师于无者,无所不之。转万斛之舟者,由一寻之木;发千钧之弩者,由一寸之机。一目可以观,一人可以君。太虚茫茫而有涯,太上浩浩而有象。得天地之纲,知阴阳之房,见精神之藏,则数可以夺,命可以活,天地可以反覆。
至淫者化为妇人,至暴者化为猛虎,心之所变,不得不变。是故乐者其形和,喜者其形逸,怒者其形刚,忧者其形戚。斯亦变化之道也。小人由是知顾六尺之躯,可以为龙蛇,可以为金石,可以为草木。大哉斯言!
悲则雨泪,辛则雨涕;愤则结瘿,怒则结疽。心之所欲,气之所属,无所不育。邪苟为此,正必为彼。是以大人节悲辛,诫愤怒;得灏气之门,所以收其根;知元神之囊,所以韬其光;若蚌内守,若石内藏,所以为珠玉之房。
夫蠮螉之虫,孕螟蛉之子,传其情,交其精,混其气,和其神。随物大小,俱得其真。蠢动无定情,万物无定形。小人由是知使之飞,鱼可使之驰,土木偶可使之有知,婴儿似乳母,斯道不远矣。胡夫而越妇,其子髯面而矬足;蛮夫而羌妇,其子拗鼻而昂首。梨接桃而本强者其实毛,梅接杏而本强者其实甘。以阴孕阳,以柔孕刚,以曲孕直,以短孕长,以大孕小,以圆孕方,以水孕火,以丹孕黄。小人由是知可以为金石,可以为珠玉,可以为异类,可以为怪状,造化之道也。
阴阳相搏,不根而生芝菌;燥湿相育,不母而生蝤蛴。是故世人体阴阳而根之,学燥湿而母之,无不济者。小人由是知五行,火之道也;流行无穷,水之道也;八卦环转,天地之道也;神物乃生,变化之道也。是以君子体物而知身,体身而知道。夫大人之道幽且微,则不知其孰是孰非。
海鱼有以虾为目者,人皆笑之。殊不知古人以为灯者,又不知昼非日之光则不能驰,夜非烛之明则有所欺。观傀儡之假而不自疑,嗟明友之逝而不自悲,贤兴愚莫知,唯抱纯白、养太玄者,不入其机。
磵松所以能凌霜者,藏正气也;美玉所以能犯火者,蓄至精也。是以大人昼运灵旗,夜录,觉所不觉,思所不思,可以冬御风而不寒,夏御火而不热。故君子藏正气者,可以远鬼神、伏奸佞;蓄至精者,可以福生灵、保富寿。夫何为?多少之故也。动静相磨,所以化火也;燥湿相蒸,所以化水也;水火相勃,所以化云也;汤盎投井,所以化雹也;饮水雨日,所以化虹霓也。小人,由是知阴阳可以召,五行可以役,天地可以别构,日月可以我作。有闻是言者,必将以为诞。夫民之形也,头圆而足方,上下静,五行运于内,二曜明于外。斯亦构之道也。
操琴瑟之音,则jr然而闲;奏邓卫之音,则乐然而逸;碎瓴甓之音,则背膂凛森;挝鼓鼙之音,则鸿毛踯躅,其感激之道也如是。以其和也,召阳气,化融风,生万物也。其不和也,作阴气,化,辱万物也。气由声也,声由气也,气动则声发,声发则气振,气振则风行而万物变化也。是以风云可以命,霜雹可以致,凤凰可以歌,可以舞,神明可以友,用乐之术也甚大。虚含虚,神含神,气含气,明含明,物含物。达此理者,情可以通,形可以同。同于火者化为火,同于水者化为水,同于日月者化为日,同于金石者化为金石。唯大人无所不同,无所不化,足可以兴虚皇并驾。
镜非求鉴于物,而物自投之;橐非求饱于气,而气自实之。是故鼻以臭,耳以虚受声,目以虚受色,舌以虚受味。所以心同幽冥,则物无不受;神同虚无,则事无不知。是以大人夺其机,藏其微,羽符至怪,阴液甚奇,可以守国,可以救时,可以坐为帝王之师。
琥珀不能呼腐芥,丹砂不能入焦金,磁石不能取惫铁,元气不能发陶炉。所以大人善用五行之精,善夺万物之灵,食天人之禄,驾风马之荣。其道也在形而求其情。儒有讲五常之道者,分之为五事,属之为五行,散之为五色,化之为五声,俯之为五岳,仰之为五星,物之为五金,族之为五灵,配之为五味,感之为五情。所以听之者若醯鸡之游太虚,如井蛙之浮沧溟,莫见其鸿氵蒙之涯,莫测其浩渺之程。日暮途远,无不倒行。殊不知五常之道一也,忘其名则得其理,忘其理则得其情。然后牧之以清静,栖之以,使混我神气,符我心灵。若水投水,不分其清;若火投火,不问其明。是谓夺五行之英,盗五常之精,聚之则一芥可包,散之则万机齐亨。其用事也如酌醴以投器,其应物也如悬镜以鉴形。于是乎变之为万象,化之为万生,通之为阴阳,虚之为神明。所以运帝王之筹策,代天地之权衡,则仲尼其人也。
天下贤愚,营营然若飞蛾之投夜烛,苍蝇之触晓窗。知往而不知返,知进而不知退。而但知避害而就利,不知聚利而就害。夫贤于人而不贤于身,何贤之谓也?博于物而不博于己,何博之谓也?是以大人利害俱忘,何往?虎踞于林,蛇游于泽,非鸱鸢之仇;鸱鸢从而号之,以其蓄异心之故也。于田,豕眠于圃,非乌鹊之驭;乌鹊从而乘之,以其无异心之故也。是故麟有利角,众兽不伏;凤有利觜,众鸟不宾;君有奇智,天下不臣。善驰者终于蹶,善斗者终于败。有数则终,有智则穷。巧者为不巧者所使,诈者为不诈者所理。
天子作弓矢威天下,天下盗弓矢以侮天子。君子作以防小人,小人盗礼乐以僭君子。有国者好聚敛,蓄粟帛、具甲兵以御贼盗,贼盗擅甲兵、踞帛以夺其国,或曰:“安危德也。”又曰:“兴亡数也。”苟德可以恃,何必广粟帛乎?苟数可以凭,何必广甲兵乎?无所不能者,有大不能;无所不知者,有大不知,夫忘弓矢然后知射之道,忘策辔然后知驭之道,忘弦匏然后知乐之道,忘智虑然后知大人之道。是以天下之主,道德出于人;理国之主,仁义出于人;亡国之主,聪明出于人。
有国之礼,享郊庙,敬鬼神也;rB龟策占吉凶也。敬鬼神,信祸福之职也;占吉凶,信兴亡之数也。柰何有大不信,穷民之力以为城郭,夺民之食为储蓄?是福可以力取,是祸可以力敌;是疑贰于鬼神,是欺惑于龟策,是不信于天下之人;斯道也,赏不足动,罚不足惧,国不足守。黄雀之为物也,日游于庭,日亲于人而常畏人,而人常挠之。玄鸟之为物也,时游于户,时亲于人而不畏人,而人不挠之,彼行促促,此行佯佯;彼鸣啾啾,此鸣锵锵;彼视双双,此视汪汪;彼心戚戚,此心堂堂。是故疑人者为人所疑,防人者为人所防。君子之道,仁兴义、中兴正,何忧何害!
笼中之猿,踊跃万变不能出于笼;匣中之虎,狂怒万变不能出于匣;小人之机,智虑万变不能出于大人之道。夫大人之道,如地之负,如天之垂。无日不怨,无人不欺,怨不我怒,欺不我夷,然后万物知其所归。仁义者常行之道,行之不得其术,以至于亡国。忠信者常用之道,用之不得其术,以至于护罪。廉洁者常守之道,守之不得其术,以至于暴民。财辩者常御之道,御之不得其术,以至于。盖拙在用于人,巧在用于身。使民亲稼则怨,诫民轻食则怒。夫饵者鱼之嗜,膻者蚁之慕,以饵投鱼鱼必以惧,以膻投蚁蚁必去,由不得化之道。
感父之慈,非孝也;喜君之宠,非忠也。感始于不感,喜始于不喜。多感必多怨,多喜必多怒。感喜在心,由物之有毒,由蓬之藏火,不可不虑。是以君子之业,爵之不贵,礼之不大,亲之不知,疏之不疑,辱之不得,何感喜之有。太医之道,脉和而实者为君子,生之道也;挠而浮者为小人,死之道也。太卜之道,策平而慢者为君子,吉之道也;曲而利者为小人,凶之道也。以是论之,天下之理一也,是故观其国,则知其臣;观其臣,则知其君;观其君,则知其兴亡。臣可以择君而仕,君可以择臣而任。夫揖让可作而躁静不可作,衣冠可诈而形器不可诈,言语可文而声音不可文。
藏于人者谓之机,奇于人者谓之谋。殊不知道德之机,众人所知;仁义之谋众人所无。是故有赏罚之教则邪道进,有亲疏之分则小人入。夫弃金于市,盗不敢取;询政于朝,谗不敢语,天下之至公也。画者不敢易于圆象,苟易之,必有咎。刻者不敢侮于本偶,苟侮之,必贻祸。始制作于我,又要敬于我,又真祸于我。是故张机者用于机,设险者死于险,建功者辱于功,立法者惧于法。动一穷则百穷相会,举一事则万事有害,所以机贵乎明,险贵乎平,功贵乎无状,法贵乎无象。能出刻书者,可以名之为大象。
夫酒醴者,迫之饮愈不饮,恕之饮愈欲饮。是故抑人者人抑之,容人者人容之;贷其死者乐其死,贷其输者乐其输。所以民盗君之德,君盗民之力。能知反覆之道者,可以居之职。侯者人所贵,金者人所重,众人封公而得侯者不美,众人分玉而得金者不乐。是故赏不可妄行,恩不可妄施。其当也由为争夺之渐,其不当也即为乱亡之基。故我自卑则赏不能大,我自俭则恩不得奇。历观乱亡之史皆骄侈,恩赏之所以为也。
民不怨火而怨使之禁火,民不怨盗而怨使之防盗。是故济民不如不济,爱民不如不爱。天有雨露,所以招其怨;神受祷祝,所以招其谤。夫禁民火不如禁心火,防人盗不如防我盗,其养民也如是。旷然无为之谓道,道能自守之谓德,德生万物之谓仁,仁救安危之谓义,义有去就之谓礼,礼有变通之谓智,智有诚实之谓信,通而用之之谓圣。道,虚无也,无以自守,故授之以德。德,清静也,无以自用,故授之以仁。仁用而万物生,万物生必有安危,故授之以义。义济安拔危,必有藏否,故授之以礼。礼秉规持范,必有疑滞,故授之以智。智通则多变,故授之以信,信者,成万物之道也。
道德者,天地也。五常者,五行也。仁发生之谓也,故均于木。义,救难之谓也,故均于金。礼,明白之谓也,故均于火。智,变通之谓也,故均于水。信,悫然之谓也,故均于土。仁不足则义济之,金伐木也。义不足则礼济之,火伐金也。礼不足则智济之,水伐火也。智不足则信济之,土伐水也。始则五常相济之业,终则五常相伐之道,斯大化之往也。夫禽兽之于人也何异?有巢穴之居,有夫妇之配,有父子之性,有死手之情。乌反哺,仁也;隼悯胎,义也;蜂有君,礼也;羊跪乳,智也;雉不再接,信也。孰究其道?万物之中五常百行无所不有也,而教之为纲罟,使之务畋渔。且夫焚其巢穴,非仁也;夺其亲爱,非义也;以斯为享,非礼也;教民残暴,非智也;使万物怀疑,非信也。夫膻臭之欲不止,杀害之机不已。羽毛虽无言,必状我为贪狼之兴封;鳞介虽无知,必名我为长鲸之与巨虺也。胡为自安,焉得不耻?吁!直疑自古无君子。
牺牲之享,羔雁之荐,古之礼也。且古之君子,非不知情之忧喜、声之哀乐能动天地、能感鬼神。刀杌前列,则忧喜之情可知矣;鹰犬齐至,则哀乐之声可知矣。以是祭天地,以是祷神明,天地必不享,苟享之必有咎;神明必不歆,苟歆之必有悔。所以知神龙见,丧风云之象也;凤凰来,失尊戴之象也;麒麟出,亡国土之象也。观我之义,禽必不义也;以彼为祥,禽必不祥也。非兔狡,猎狡也;非民诈,吏诈也。慎勿怨盗贼,盗贼惟我召;慎勿怨叛乱,叛乱禀我教。不有和睦,焉得;不有赏动,焉得斗争。是以大人无亲无疏,无爱无恶,是谓太和。
海鱼有吐墨水上庇其身而游者,人因墨而渔之。夫智者多屈,辩者多辱,明者多蔽,勇者多死。扃ox固,贼盗喜;忌讳严,敌国幸。禁可以越者,号也;兵可以夺者,符也。蜀败于山,晋败于马。夫大人之机,道德仁义而已矣。誉人者人之誉,谤人者人谤之,是以君子能罪己,斯罪人也;不报怨,斯报怨也。所谓神弓,不张而发,不注而中。天得之以假人,人得之以假天下。
救物而称义者,人不义之;行惠而求报者,人不报之。民之情也,让之则多,争之则少,就之则去,避之则来;与之则轻,则夺。是故大义无状,大恩无象。大义成,不知者荷之;大恩就,不识者报之。心不疑乎手,手不疑乎笔,忘手笔,然后知书之道。和畅,非巧也;淳古,非朴也;柔弱,非美也;强梁,非勇也。神之所浴,气之所沐。是故黠策蓄血气,顾盼含情性。无笔黑之迹,无机智之状;无刚柔之容,无驰骋之象。若皇帝之道熙熙然,君子之风穆穆然。是故观之者,其心乐,其神和,其气融,其政太平,其道无朕。夫?见山思静,见水思动,见云思变,见石思贞,人之常也。
凤不知美,鸱不知恶,陶唐氏不知圣,有苗氏不知暴。使陶氏恃其圣,非圣也;有苗氏知其暴,不暴也。众人皆能写人之形,而不能写己之形;皆能求人之恶,而不能求己之恶;皆能知人之祸,而不能知己之祸。是以大人听我声,察我色,候我形,伺我气,然后知人之情伪。观其文章,则知其人之贵贱焉;观其书篆,则知其人之情性焉;闻其琴瑟,则知其人之道德焉;闻其教令,则知其人之吉凶焉。小人由是知唐尧之容淳淳然,虞舜之容熙熙然,伯禹之容荡荡然,殷汤之容堂堂然,文王之容巍巍然,武王之容谔谔然,仲尼之容皇皇然。则天下之人,可以自知其愚与贤。
蝼蚁之有君也,一拳之宫,与众处之;一块之台,与众临之;一粒之食,与众蓄之,一虫之肉,与众咂之;一罪之疑,与众戮之。故得心相通而后神相通。神相通而后气相通,气相通而后形相通。故我病则众病,我痛则众痛,怨何由起,叛何由始?斯太古之化也。能歌者不能者听之,能舞者观之,巧者不巧者辨之,贤者不贤者任之。夫养木者必将伐之,待士者必将死之。纲之以冠冕,钓之以爵禄。若马驾车辂,贵不我得;彘食糟糠,肥不我有。是以大人道不虚贵,德不虚守;贫有所倚,进有所恃。退者非乐寒贱,而甘委弃。
踯躅之酒,乌啄之脯,莨荡之膏,冶葛之乳。初啖之若芥,再啖之若黍,复啖之若丸,又啖之若脯。小人由是知强弩可以渐引,巨鼎可以渐举,水火可以渐习,虎兕可以渐侣。逆者我所化,辱者我所与,不应者我所命,不臣者我所取。所以信柔马不可驭,渐贼不可御。得之以为万化之母。止人之斗者使其斗,抑人之忿者使其忿;善救斗者预其斗,善解忿者济其忿。是故心不可伏,而伏之愈乱;民不可理,而理之愈怨。水易动而自清,民易变而自平。其道也在不逆。
术有降万物之蕴毒者,则交臂钩指,象之为符。是故若夭矫之势者鳞之符,若飞腾之势者羽之符,若偃蹇之势者毛之符,若拳跼之势者介之符,所以知拱折者人之符。夫拱手者,人必拱之;折腰者,人必折之,礼之本也。而疏之为万象,别之为万态。教之,非蹈舞也;使之祷祝,祷祝也,我既寡实,彼亦多虚。而责人之无情,固无情也;而罪礼之无验,固无验也。为恶者畏人识,必有识者;为善者欲人知,必有不知者。是故人不识者,谓之大恶;人不知者,谓之至善。好行惠者恩不广,务奇特者功不大,善博奕者智不远,文绮丽者名不久。是以君子惟道是贵,惟德自守,所以能。一日不食则惫,二日不食则病,三日不食则死。民事之急,无甚于食,而王者夺其一,卿士夺其一,兵吏夺其一,战伐夺其一,工艺夺其一,商贾夺其一,道释之族夺其一,稔亦夺其一,俭亦夺其一。所以蚕告终而缲葛苎之衣,稼云毕而饭橡栎之实。王者之刑理不平,斯不平之甚也;大人之道救不义,斯不义之甚也。而行切切之仁,用戚戚之礼,其何以谢之哉!
为巫者鬼必附之,设像者神必主之,盖乐所响也。戎羯之礼,事母而不事父;禽兽之情,随母而不随父;凡人之痛,呼母而不呼父,盖乳哺之教也。虎狼不过于嗜肉,蛟龙不过于嗜血,而人无所不嗜。所以不足则斗,不与则判,鼓天下之怨,激烈士之忿。食之道非细也。养马者主,而牧之者亲;养子者母,而乳之者亲。君臣非所比,而比之者禄也;子母非所爱,而爱之者哺也。驽马本无知,婴儿本无机,而知由此始,机由此起。所以有爱恶,所以有彼此,所以稔斗争而蓄奸诡。
王取其丝,吏取其纶;王取其纶,吏取其纟孛。取之不已,至于;欺罔不已,至于鞭挞;鞭挞不已,至于盗窃;盗窃不已,至于杀害;杀害不已,至于刑戮。欺罔非民爱而裒敛者教之,杀害非民原而鞭挞者训之。且夫火将逼而投于水,知必不免,且贵其缓;虎将噬而投于谷,知必不可,或觊其生。以斯为类,悲哉!夫君子不肯告人以饥,耻之甚也。又不肯矜人以饱,愧之甚也。既起人之耻愧,必激人之,食之害也如是。而金笾,食之饰也;戛石,食之游也;张组设绣,食之惑也;竭兽,食之暴也;滋味厚薄,食之忿也;贵贱精粗,食之争也。欲之愈不止,求之愈不已,贫食愈不足,富食愈不美。所以奢僭由兹而起,战伐由兹而始。能均其食者,天下可以治。
嚼燔骨者,焦脣烂舌不以为痛;饮醇酎者,哕肠呕胃不以为苦。者由忘于痛苦,饥穷者必轻于性命。痛苦可忘,无所不欺;性命可轻,无所不为。是以以我欲求人之欲,以我饥求人之饥。我怒民必怒,我怨民必怨。能知其道者,天下胡为乎叛?民有嗜食而饱死者,有婪食而鲠死者,有感食而义死者,有辱食而愤死者,有争食而斗死者,人或笑之。殊不知官所以务禄,禄所以务食;贾所以务财,财所以务食。而官以矫佞馋讟而律死者,贾以波涛江海而溺死者,而不知所务之端,不知得死之由,而于辈流,归咎于江海,食之迷也。
食之欲也,思监梅之状,则辄有所咽而不能禁;见盘肴之盛,则若所吞而不能遏。饥思啖牛,渴思饮海。故欲之于人也如贼,人之于欲也如战。当战之际,锦绣珠玉不足为富,冠冕旌旗不足为贵,金石丝竹不闻其音,宫室台榭不见其丽。况民复常馁,民情常迫,而论以仁义,其可信乎?讲以刑政,其可畏乎?执胶竿捕黄雀,黄雀从而噪之;捧盘食享乌鸟,乌鸟从而告之。是知至暴者无所不异,至食者无所不同。故可以友而群,虎兕可以狎而驯,四夷可以率而宾。异族犹若此,况复人之人。
庚氏穴池,构竹为,登之者其声“策策”焉。辛氏穴池,构木为凭槛,登之者其“堂堂”焉。二氏俱牧鱼中,每凭槛投饥,鱼必踊跃而出。他日但闻“策策”“堂堂”之声,不投饵亦踊跃而出,则是庚氏之鱼可名“策策”,辛氏之鱼可名“堂堂”,食之化也。疮者人之痛,火者人之急,而民喻饥谓之疮,比饿谓之火,盖情有所切也。夫鲍鱼与腐尸无异,鱁鮧与足垢无殊,而人常食之。饱犹若是,饥则可知。苟其饥也无所不食,苟其迫也无所不为。斯所以为兴亡之机。
人所以恶雀鼠者,谓其有攘窃之行;雀鼠所以疑人者,谓其怀盗贼之心。夫上以食而辱下,下以食而欺上,上不得不恶下,下不得不疑上,各有所切也。夫剜其肌、啖其肉,不得不哭;扼其喉、夺其哺,不得不怒。民之瘠也由剜其肌,民之馁也由夺其哺。呜呼,惜哉!牛可使之驾,马可使之负,犬可使之守,鹰可使之击,盖食有所感也。猕猴可使之舞,鹦鹉可使之语,可使之死斗,蝼蚁可使之合战,盖食有所教也。鱼可使之吞钩,虎可使之人陷,雁可使之触纲,敌国可使之自援,盖食有所利也,天地可使之交泰,神明可使之掖卫,高尚可使之屈折,夷狄可使之,盖食有所奉也。天子至于庶人,暨乎万族,皆可以食而通之。我服布素则民自暖,我食葵藿则民自饱。善用其道者,可以肩无为之化。
猎食者母,分乳者子。全生者子,触纲者母。母不知子之所累,子不知母之所苦。王者衣缨之费、盘肴之直,岁不过乎百万,而封人之土地,与人之富贵,百万之百万。如咂肌,如饮王之血。乐在于下,怨在于上,利归于众,咎归于王。夫不自贵,天下安敢贵;不自富,天下安敢富?有智者悯鸱鸢之击腐鼠,嗟蝼蚁之驾毙虫,谓其为虫不若为人。殊不知当歉岁则争臭毙之尸,值严围则食父子之肉。斯豺狼之所不忍为,而人为之,则其为人不若为虫。是知君无食必不仁,臣无食必不义,士无食必不礼,民无食必不智,万类无食必不信。是以食为五常之本,五常为食之末。苟王者能均其衣,能让其食,则黔黎相悦,仁之至也;父子相爱,义之至也;饥饱相让,礼之至也;进退相得,智之至也;许诺相从,信之至也。教之善也在于食,教之不善也在于食。其物甚卑,其用甚尊;其名尤细,其化尤大。是谓无价之宝。夫水火,常用之物,用之不得其道,以至于败家,盖失于不简也。饮馔,常食之物,食之不得其道,以至于,盖失于也。夫礼失于奢,乐失于淫。奢淫,去不复返,议欲救之,莫过乎俭。俭者,均食之道也。食均则仁义生,仁义生则礼乐序,礼乐序则民不怨,民不怨则神不怒,太平之业也。
服纟希纟谷者不寒,而衣之布帛愈寒;食藜藿者不饥,而饭之黍稷愈饥。是故我之情也,不可不虑;民之心也,不可不防。凡民之心,见负石者则乐于,见负涂者则乐于。饥寒无实状,轻重无必然,皆丰俭相形,彼平,我心重则民心重,我负轻则民负轻。能至于俭者,可以与民为权衡。礼贵于盛,俭贵于不盛;礼贵于备,俭贵于不备;礼贵于簪绂,俭贵于布素;礼贵于炳焕,俭贵于寂寞。富而富之愈不乐,贵而贵之愈不美,赏而赏之愈不足,爱而爱之愈不敬。金玉者,富之常;官爵者,贵之常。渴饮则甘,饥食则香。夫惟俭,所以能知非常。
观食象者食牛不足,观戴冕者戴冠不足。不足有所自,不廉有所始。是知奢则臣不足,臣好奢则士不足,士好奢则民不足,民好奢则天下不足。夫天下之物十之,王好一,民亦一;王好五,民亦五;王好十,民亦十。以十论之,则是十家为一家,十国为一国,十天下,何不弊之有!其夫好饮酒者,其妻必贫。其子好臂鹰者,其家必困。剩养一仆,日饭三瓯,岁计千瓯。以一岁计之,可享千兵。王者岁率是享,则必告劳而聚怨,病在于增不于损。牛车,民骄于行;王居土陛,民耻。杜之于渐,化之。所以见葛pC不足者,则服布素之衣;见窳杯而食者,则欣然用陶匏之器,民之情也。
世有悭号者,人以为大辱,殊不知始得为纯俭之道也。于己无所与,于民无所取。我耕我食,我蚕我衣。妻子不寒,婢仆不饥。人不怨之,神不罪之。故一人知俭则一家富,王者知俭则天下富。君之于民,异名而同爱。君乐驰骋,民亦乐之;君喜声色,民亦喜之;君好珠玉,民亦好之;君嗜滋味,民亦嗜之。其名则异,其爱则同。所以服布素者,爱士之簪组;服士之簪组者,爱公卿之剑佩;服公卿之剑佩者,爱王者之旒冕,是故王者居所爱之地,不得不虑也。况金根玉辂夺其货,高台崇榭夺其力,是贾民之怨,是教民之爱。所以积薪聚米,一岁之计,而易金换玉,一日之费,不得不困,不得不俭。
乳童拱手,谁敢戏之,岂在乎黼黻也。牧竖折腰,谁敢背之,岂在乎刑政也。有宾主之敬,则鸡黍可以为大享,岂在乎箫韶也。有柔淑之态,则荆苎可以行妇道,岂在乎组绣也。而王者之制,设沟隍以御之,陈jF戟以,蓄粟帛以养之,张栏槛以远之。盖有机于民,不得不藏;有私于己,不得不防。夫能张俭之机,民自不欺;用俭之私,我自不疑。夫俭者,可以为大人之师。俭于听可以养虚,俭于视可以养神,俭于言可以养气,俭于私可以护富,俭于公可以保贵,俭于门闼可以无盗贼,俭于环卫可以无叛乱,俭于职官可以无奸佞,俭于嫔嫱可以保寿命,俭于心可以出生死。是知俭可以为万化之柄。
王者皆知御一可以治天下也,而不知孰谓之一。夫万道皆有一:仁亦有一,义亦有一,礼亦有一,智亦有一,信亦有一。一能贯五,五能宗一。能得一者,天下可以治。其简而出自简之,其言非玄而人自玄之。是故终迷其要,竟惑其妙。所以议守一之道,莫过乎俭;俭之所律,则仁不荡,义不乱,礼不奢,智不变,信不惑。有所主,而用有所本,用有所本而民有所赖。君俭则臣知足,臣俭则士知足,士俭则民知足,民俭则天下知足。天下知足,所以无贪财,无竞名,无奸蠹,无欺罔,无矫佞。是故礼义自生,刑政自宁,沟垒自平,甲兵自停,游荡自耕,所以三皇之化行。
奢者三岁之计,一岁之用;俭者一岁之计,三岁之用。至奢者犹不及,至俭者尚有馀。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馀。奢者心常贫,俭者心常富。奢者好亲人,所以多过,俭者能远人,所以寡祸。奢者事君必有所辱,俭者事君必保其禄。奢者多忧,俭者多福,能终其俭者,可以为天下之牧。悬雕笼、事玉粒养黄雀,黄雀终不乐。垂礼乐、设赏罚教生民,生民终不泰。夫心不可安而自安之,道不可守而自守之,民不可化而自化之。所以俭于台榭则民力有馀,俭于宝货则民财有馀,俭于战伐则民时有馀。不与之由与之也,不取之由取之也。亡鱼,不出于海;国君亡马,不出于国。
夫礼者,道出于君而君由不知,事出于职而职由不明。儒者栖山林,敬师友,穷理乐,讲本末。暨乎见车辂之状,钟鼓箫韶之作,则矍然若鹿,怡然若豕;若醉于酒,若溺于水,莫知道之本,莫穷礼旨。谓弓为弧,则民不知矣;谓马为驷,则民莫信矣。所以数乱于多,不乱于少;礼惑于大,不惑于小。能师者,可以得其要。奢者好动,俭者好静;奢者好难,俭者好易;奢者好繁,俭者好简;奢者好逸乐,俭者好恬淡。一器毕生无璺者,有挂一裘十年不毙者。斯人也可以亲百姓,可以司粟帛,可以掌,可以即清静之道。
夫仁不俭,有不仁;义不俭,有不义;礼不俭,有非礼;智不俭,有无智;信不俭,有不信。所以知俭为五常之本,五常为俭之末。夫礼者,益之道也;俭者,损之道也。益者损之旨,损者益之理。礼过则淫,俭过则朴。自古及今,未有亡者也。谦者人所尊,俭者人所宝。使之谦必不谦,使之俭必不俭。我谦则民自谦,我俭则民自俭。机在此不在彼,柄在君不在人。恶行之者惑,是故为之文。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工资料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