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m理论方面的电子书与纸质书辩论或纸质书籍

电子书会取代纸质书吗?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电子书会取代纸质书吗?
亚马逊Kindle Fire HD怎么样?哪个品牌的电子阅读器最好?如何选择显示器?电子书好还是纸质书好?哪种媒介更适合阅读?电子书的时代来了吗?互联网对传统出版印刷产业有什么影响?
(本文由 Nautilus 授权转载,撰文/Nicolas Carr)纸也许是历史上最有用的一项发明,它的作用从艺术圈到官僚网一直延伸到卫生间。但是,我们却很少给予它应得的敬意。纸张到处都是、随用随丢,每个美国人平均一年用掉四分之一吨的纸——这让我们觉得纸是理所应当的东西,甚至对它有些厌恶。一种不停被你扔进垃圾桶、冲下厕所、拿来擤鼻涕的东西,很难得到我们的尊重。但现代生活如果没有纸的话,根本无法想象。如果纸消失了——那么用伊安·参桑在他的新书《纸:一部挽歌》里的话说,“一切都完了”。
等一下,“挽歌”?参桑的题目是半开玩笑不假,但还有一半是严肃的。尽管只要还有人在、纸也就会一直存在,但而今我们的数字化电脑也终于可以和蔡伦的发明匹敌了。过去十年间,发达国家的人均纸张消费量一路狂跌。如果说个人电脑和伴随的打印机刚到来时,让我们消耗了前所未有的巨量纸张,那么业已成为普遍沟通系统的互联网似乎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信息以电子形态存储和交换,我们写下的支票、寄出的信、流传的报告越来越少,我们的思想越来越少付诸于纸张。就连情书都在服务器之间交换了。
一种不停被你扔进垃圾桶、冲下厕所、拿来擤鼻涕的东西,很难得到我们的尊重。
1894年,《斯克里布纳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书籍的终结”的文章,作者是法国文学理论家奥克塔夫·乌赞(Octave Uzanne)。当时,托马斯·爱迪生刚刚发明留声机,乌赞认为便携的“记录声音设备”——他称之为“口袋留声歌剧机”——会不可避免地取代书籍和报刊。他指出,对于“享乐之人”来说,翻阅一张张印刷出来的纸太费功夫了。“阅读,至少是我们今天这种阅读,很快就会带来巨大的疲倦;因为它不但要求大脑保持持续的关注,消耗脑内大量的磷酸盐,还迫使我们的身体进入各种疲乏的状态。”乌赞宣称,印刷术和它老套的产物根本不是现代科技的对手。
Ellen Weinstein,via
你不得不对乌赞佩服有加。他预言了有声书、iPod 甚至智能手机的到来。但是,论及印刷的衰亡,他可是全错了。书籍、杂志和报纸一直在被人出版和阅读,数量还增加了。但乌赞的预言一直有市场,整个20世纪都在不断被人重复。每当一种新的通讯媒介出现——无线电、电话、电影、电视、光盘——专家就会送出又一则出版业的死亡宣言,还通常是以纸面的形式。H.G.威尔斯写过一部书,声称微缩胶卷将取代书。
2011年,爱丁堡国际书展有一个分会场,题目倒是现成——“书籍的终结”。与会者之一、苏格兰小说家埃万·莫里森(Ewan Morrison)宣布:“25年之内,数字革命就将带来纸版书的末日。”莫里森认为,婴儿潮的一代人显然将是最后一代阅读纸上文字的人。书籍、杂志和报纸的未来,也就是文字的未来,都在“电子出版”之中。和纯粹猜测的乌赞不同,莫里森拿得出阅读和出版趋势的可靠数据。人们蜂拥而至屏幕之前。纸张完蛋了。
但仅仅两年之后,纸面印刷业的前景又明朗了起来。同样可靠的新数据表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字都还会出现在纸张之上。电子书的销量在2007年亚马逊推出阅读器的时候曾经一飞冲天,但过去几个月里又重回大地——根据出版商的报告,本年第一季度电子书销量仅仅增加了5%,而传统的平装精装本书籍销量则出乎意料地坚挺。纸书在美国依然占据全部书籍销量的四分之三,如果算上蓬勃发展的旧书业,总量可能还会更高。一项最近的调查显示,就连电子书最狂热的爱好者也持续购入大量纸书。
就连情书都在服务器之间交换了。
报刊杂志受到的冲击较大,因为网上有大量的免费替代品。但是,纸版杂志的订阅量本年度似乎是稳定的。虽然有些出版物正在挣扎求生,其他出版物却能够维持稳定客户。数字订阅虽然快速增长,但依然只占据了市场的一小部分份额,还有很多杂志读者似乎并不急于换成电子版。上半年一份针对平板电脑所有者的调查表明,四分之三的人更愿意阅读纸上的杂志。甚至内忧外患的报纸业都见到了一线光明。付费墙和线下线上订阅绑定这两项功能似乎缓解了长期的衰退趋势,有几家主要报纸,包括《纽约时报》、《亚利桑那共和国报》、《坦帕湾时报》,本年度纸版读者甚至有所增加。
最惊人的是,纸张的前景有所进步,是在各种移动电脑和应用大爆炸的背景下。如果物理出版真的行将就木,那么现在它应该快速衰败才对,而不是稳定下来。
在我们的眼睛看来,屏幕上的词语和图像和纸上的词语图像没什么区别。但是眼睛会撒谎。我们现在知道,阅读是一项身体活动。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我们体验世界的方式一样——不但用视觉,也用触觉。有些科学家相信,大脑其实把字母和词理解成了客观实体——说到底,我们的心智演化出来是为了感知事物,而不是符号。
纸张和屏幕的区别不只是一摞好纸的触碰快感。对于人类心智来说,一系列的纸张装订成的一捆,和一张扁平的屏幕一次只显示一“页”信息,二者是相当不同的。人们发现,印刷纸的物理存在感以及前后翻页的能力,其实对于大脑理解书面作品相当重要——尤其是那些长而复杂的作品。我们会迅速绘制出一份印刷品内容的思维地图,把它的论证或者故事想象成类似于空间上展开的航程一般。如果你曾经拿起一本以前读过的书,发现你能很快找到一段特定的段落,你就体验了这种现象。当我们手中握着一本实在的出版物时,我们的大脑里也把握着它的内容。
这种空间记忆似乎能转换成更加沉浸的阅读体验和更加深入的理解。一项新近的实验研究了挪威的年轻阅读者,发现对于说明文和记叙文而言,同一份材料,那些阅读印刷纸张的人比在屏幕上阅读的人理解得更好。这项发现和许多其他关于阅读过程的研究相一致。“理论和实证研究都告诉我们,如果文本的物理分布特征能以空间呈现的方式表现在思维之中,对阅读中的理解是有好处的”,挪威研究者这样写道。他们认为,印刷品的读者能够“看到并触摸到(全部文本的)空间的延展和物理的维度”,这让他们能更好地理解。
我们现在知道,阅读是一项身体活动。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我们体验世界的方式一样——不但用视觉,也用触觉。
这也解释了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调查结果——大学生依然偏爱印刷课本远胜过电子版。学生说传统的课本作为学习工具更加灵活,鼓励他们进行更深入、更专注的阅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内容。看起来乌赞的想法是真的——阅读印刷品需要大量的“大脑磷酸盐”。但也许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电子书和电子杂志当然也有其好处。它们方便,常常会链接到相关的出版物,内容便于查询和分享,可以包含动画、声音片段还有互动成分,还可以即时更新。论及短新闻报道和其他短故事,或者我们只想浏览不想精读的文本,电子版很可能比纸版更优越。
但如果把屏幕上的文字当成纸上文字的替代品,那我们很可能是犯了错。它们似乎是不同的东西,适合不同的阅读方式,提供不同的美学和智识体验。有些读者可能会一直偏爱印刷品,其他读者可能会逐渐爱上电子书,还有些会乐于在两者间来回切换。本年度的美国,会有大约 20亿本书和 3.5亿份杂志付梓。我觉得,蔡伦还没到在墓穴里辗转反侧的程度。
本文作者尼古拉斯·卡尔(Nicolas Carr)是一名美国作家,著作主要与科技、商业及文化有关。他最近出版的书名为《肤浅:互联网对我们的大脑做了什么》(The Shallows: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他目前正在创作一部关于自动化(Automation)的作品。
授权果壳网()编译发表,严禁转载。
编译自:(有删节)
原创人员:撰文/ Nicholas Carr;绘图/ Ellen Weinstein
相关的果壳网小组
文章小图:nautil.us
你可能感兴趣
但是上级部门来我们单位检查验收的时候有时候直接以材料的厚度作为考评依据……上次来直接说你们的材料有没有25cm厚?我一怒之下提供了三年的使用记录、摞起来两米厚的材料给他们慢慢翻……
这篇文章几年前在哪看过来着。。。内容不知道是不是同一篇,标题的确一样。。。话说我是两边都支持的,但是看武侠科幻推理等等一类小说的的时候,我是坚决会用手机看电子书的,(我的诺鸡鸭5233就是专门用来看电子书的,续航能力超强啊~~~)这种书不必花太多精力注意力,不需要去理解太多,上厕所的时候排队的时候等公交的时候都可以拿出来随便看,拿本纸质书太麻烦,况且值得花钱的这类小说真心不是特别多。但是看历史诗歌剧本学术文章教科书什么的感觉纸质书更好,可以随时翻到前面寻找之前没有弄懂的东西,这样要比电子版方便的多,而且记笔记做摘录不会太麻烦,不过一般也会下载相应的电子版,以防万一哪天要录入电脑太麻烦。其实超烦那些天天矫情喊着摸着纸质书说闻着油墨香更有意境的不学无术只看网络滥青春小说的人有木有!!!当年那些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人如果有手机有kindle,鬼才去费劲翻那些不带背光的纸质书。
电子书的确便利,但是我仍然喜欢实体书,有的书值得珍藏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233)
电子书的确便利,但是我仍然喜欢实体书,有的书值得珍藏
但是上级部门来我们单位检查验收的时候有时候直接以材料的厚度作为考评依据……上次来直接说你们的材料有没有25cm厚?我一怒之下提供了三年的使用记录、摞起来两米厚的材料给他们慢慢翻……
其实不用长而复杂,就是不长的文献,电子版和纸质版的阅读速度和效率也差不少,至少我是这样……
- -希望多些电子版的科技杂志。多一些计算机技术类的书。搬一次家,买的实体书,都没看完。都带不走。电子书的优势就在了。一平板全带走。
电子书复制粘贴编辑, 实体书感觉好.
一定会的,但是纸质书不会消失,会成为收藏品.
就像cd,没这么快消失,但是其重要性不断下降是不可避免的来自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被取代,但也一定不是传统意义的简单的电子书。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
现在看实体书也想 Ctrl + F
纸质书与电子书是常谈常新的话题。就感官体验来讲,纸质书确实更优越一些。
说到底,我们的心智演化出来是为了感知事物,而不是符号。赞这句,丹内特好像对人的感知也有类似的解释。多维信号的输入似乎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阅读和思考。我读电子书几个月来反而对纸质书更加依赖了,尤其是严肃书籍,还是读纸质的体验好一些。
电子书真有可能。无线电、电话、电影、电视、光盘这些都是新的信息承载方式,而书籍这个方式不是那么容易取代的。电子书是沿袭了书籍这个信息承载方式,用新的技术来实现便携化,这才是正道
只用手机看过盗墓笔记全集,其他都是购买纸质书,电子书看的真心不习惯,没了油墨味和亲手翻页的快感。。不过现在纸质书质量也不太好,买的哈利波特全套用的环保纸。。来自
这篇文章几年前在哪看过来着。。。内容不知道是不是同一篇,标题的确一样。。。话说我是两边都支持的,但是看武侠科幻推理等等一类小说的的时候,我是坚决会用手机看电子书的,(我的诺鸡鸭5233就是专门用来看电子书的,续航能力超强啊~~~)这种书不必花太多精力注意力,不需要去理解太多,上厕所的时候排队的时候等公交的时候都可以拿出来随便看,拿本纸质书太麻烦,况且值得花钱的这类小说真心不是特别多。但是看历史诗歌剧本学术文章教科书什么的感觉纸质书更好,可以随时翻到前面寻找之前没有弄懂的东西,这样要比电子版方便的多,而且记笔记做摘录不会太麻烦,不过一般也会下载相应的电子版,以防万一哪天要录入电脑太麻烦。其实超烦那些天天矫情喊着摸着纸质书说闻着油墨香更有意境的不学无术只看网络滥青春小说的人有木有!!!当年那些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人如果有手机有kindle,鬼才去费劲翻那些不带背光的纸质书。
从技术、成本、表现形式上电子书完全可以取代纸张但是吧别忘了人类的审美。
我喜欢坐在图书馆的书桌前,安静的看一本书的感觉。但是出门的时候我更愿意带着kindle而不是一本死沉的书。
好像集合目前的情况可以总结为:电子书适合浅阅读(更加娱乐化、多样化、碎片式的阅读),纸质书适合深度阅读。但对于“说到底,我们的心智演化出来是为了感知事物,而不是符号。”如此来标榜纸质书不是很理解(哪位高手来解释下。。。)。其实难道不是因为我们从小习惯纸质书阅读了吗?一个从婴儿时期就接触电子书的人还会想要读纸质书吗?
我觉得电子书取代纸质书还远远没到时候,因为技术上还有很大的提高可能。比如等到 e-ink 能不闪屏、显示彩色、触屏敏感度和响应速度大能支持手写、价格再低一点……其他的因素里面,翻页什么的不过是个软件设计或者文件格式的问题。当然实体书一堆堆起来的那种囤积欲的满足感的电子书完全不能匹敌的,虽然电子书也可以囤但是直观感受上差好多啊。至于还有些人喜欢墨香或者纸张手感什么的,这种恋物情结应该不会在完全成长于电子读物环境下的新一代人类中出现吧。
曾经有人担忧电影取代书籍,曾经有人担忧电视取代电影,也有人担忧摄影取代绘画。电子书取代书籍,不是远远没到,而是不会发生。
人机手谈小组管理员
有意思。。。怪不得我觉得SAT的CR做着比托福等机考的顺来自
................
确实有一点太对了!只要泛读过一遍,我可以明朗而且快速的找到一本书里的某一部分的内容但是我却总是觉得我电脑的资源管理器不够科学或者会比较难出一个我看过的电视剧的某个片段纸质书籍在人类的查找的高效性上确实不错假如你让一个学法学专业的同学不用书,给她一个电纸书她一定会抓狂的
引用 的话:但是上级部门来我们单位检查验收的时候有时候直接以材料的厚度作为考评依据……上次来直接说你们的材料有没有25cm厚?我一怒之下提供了三年的使用记录、摞起来两米厚的材料给他们慢慢翻……试试给他们说,我这里有 4GB 的材料 ?
我们以为发明了电子办公软件就会减少纸的使用。。其实是图样图森破。。。
不如来说说,哪些书(纸质资料)会被很快地电子化,而哪些书则不会。
引用 的话:试试给他们说,我这里有 4GB 的材料 ?数字化材料也有相关要求……有的考核验收指标就是闲的蛋疼的人折腾出来的
生态学硕士
当年的高考作文,我们考的就是这个话题……
生态学硕士
高级了诶,居然还有编译授权,赞
不会吧。实体书看起来更有感觉,喜欢的书可以买来收藏。外出时实体书携带不方便,此时电子书更优,而且网上资源丰富能下载到禁书。两用皆不误。
显示所有评论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电子书vs纸质书,谁会笑到最后_新浪新闻
  近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了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调查发现,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首次超过了传统图书阅读率。在这次的调查报告中,记者还注意到了一组有趣的数字对比。一方面,57.2%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而另一方面,去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仅上升了0.2%,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则上升了8%。那么,未来究竟电子书能否取代纸质书呢?
  叶兆言:未来一定是电子书的
  对于这个话题,南京知名作家叶兆言表明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将来电子书肯定要取代纸质的图书。“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你看现在我们还有人看过去那种线装书吗?”叶兆言说,相比传统的书籍,电子书的优点显而易见,它们不仅便于携带,而且更容易被随时阅读,也更容易被查找。
  “过去我就有过这种困扰,明明知道我家里有一本书,但就是找不到。因为我家里的书实在太多了,到最后,我还不得不跑到网上去找它的电子版。”叶兆言笑着说,自己现在眼睛老花,有了电子书还能把字体放大,阅读起来更加便捷。所以他现在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在电子出版物的阅读上。
  他告诉记者,阅读的关键还是内容,而无论是电子书还是纸质书,这样的形式都不会大于内容。所以只要你愿意阅读,无论是什么介质的读物,也无论是古典名著还是网络小说,都可以让你感受到其中的快乐。而如果你压根不想看书,那么“我们无论如何也喊不醒一个装睡的人的”,他说。
  先锋书店:纸质书永远有一席之地
  不过,先锋书店的首席执行官张兴却持有了另一种观点。他觉得纸质图书一定会长久地存在下去。
  “我们需要电子书,当然也需要纸质书。”张兴说,这就好比有了摄影以后,我们也没有抛弃绘画。对于喜欢阅读的人来说,我们在不同的情境里也会需要不同的阅读媒介。“比如我上下班的时候,也会拿着手机看看那些不错的小文章,我觉得从里面也能收获知识。而如果你出差的话,那么一个轻灵便携的kindle(一种电子书阅读器)就是最好的选择。”张兴说,“但如果你是周末在家里闲来无事,或者在午后的咖啡馆捧上一本诗集,那种翻书的感觉也是电子阅读所不能给你的。”
  在张兴看来,任何一种新生事物都会在经过一定时间以后,得到它最终的认可。而并不意味着旧有的东西就要因此丧失。“就拿我们书店来说,以前大家都觉得书店肯定日薄西山了,但你知道吗,其实现在书店正越开越多,整个行业也开始复兴。”张兴表示,就以先锋书店为例,他们已经扩大了阅读的概念,通过引入画展、讲座、表演等不同的文化形式的展现,来让书店成为一个市民需要的文化中心,而在这个中心里,永远都有纸质书的一席之地。
  那么,亲爱的读者,在你的心中,究竟什么样的阅读方式才更加值得我们去使用和推广呢?请关注南京晨报官方微信,我们期待你的选择。记者 黄敏  (原标题:电子书vs纸质书,谁会笑到最后)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北上广深,哪里最好混?从数据来看大城市的吃穿住行……中国的生活成本并非世界前列哦。
武汉汉阳江滩标志性景观“大禹治水之九尾狐说亲”青铜雕塑上,大禹妻子的胸部被人摸得锃光瓦亮;雕塑下方铜座、九尾狐背部、大禹手部,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裸露失色。
由烧烤想到邱少云,这与@作业本言论有关,但是,@五岳散人却有否认,表示并不知情:“该网友的观点源自于最近的一个争议事件…在加多宝名公司名为‘多谢行动’的活动中,加多宝公司表示恭喜‘作业本’与‘烧烤’齐名,表示若‘作业本’开烧烤店就送10万罐凉茶。
记者调查发现,辽宁吉林等地一些粮库和粮商相互勾结,用陈粮顶替新粮赚取差价,每吨达700元,若买2万吨,差价可达千万!从业10年的粮商透露,陈粮变新粮在业界已不是秘密。散发霉味、质量难保的陈粮就这样走向百姓餐桌。中国新闻出版网
- 纸质书电子书 性质不同对阅读有不同的选择
【欢迎登录
权威的新闻出版第一门户】
邮箱登陆:&用户名:&
纸质书电子书 性质不同对阅读有不同的选择
  □本报记者 牛春颖 郑伟丽
  欧阳修曾有“三上读书法”,马上、枕上、厕上,皆泛书香。现如今,“三上”还在,书却有了很大变化。于是,阅读也在改变。一边是火车、飞机、地铁、公交上随处可见的刷屏阅读者,一边又是书城中排着长队交款、席地而坐看书的读者。纸质书、电子书,究竟两会代表会选择哪样?
  电子书,非常受宠吗?
  采访同期声――
  《中国新闻出版报》:请问您愿意看纸质书还是电子书?
  代表回答:一半一半吧……
  代表回答:我还是喜欢看纸质书,因为喜欢翻书的感觉……
  代表回答:移动着(坐火车、汽车时)我喜欢看电子书,但在静态的时候(譬如在家里坐在沙发上)我喜欢看纸质书……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怀化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晖是“70后”,正是对电子产品风卷残云之势感触最多的一代人,她现在的阅读习惯也极具代表性,“移动着喜欢看电子书,因为处于动态,不能静心阅读。但在家里坐在沙发上还是喜欢看纸质书。”给出相同答案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苗毅。“我现在看纸质书和电子书的比率是一半一半吧。由于医学专业的书还是有特殊性的,比如手术图谱这类专业书籍读纸质书的感觉更好,国外一些医疗领域的电子书做得特别好,但又涉及版权和费用问题,所以也不太容易看到。”
  在进行微调查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代表还是更倾心于纸质书。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广播电视台《可凡倾听》首席主持人曹可凡是个典型的爱书之人,这次来参加两会也在箱子里装了四五本书。“我还是喜欢看纸质书,因为喜欢翻书的感觉。”采访过程中,“喜欢翻书的感觉”是许多纸质书坚定“拥护者”共同的理由。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株洲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戴碧蓉也表示,“更喜欢看纸质书,因为我喜欢读诗集、散文,这类书需要细细品读,拿一本纸质书在手里,感觉更好。”李晖也提到了阅读纸质书的美感,“我更喜欢纸质书的感觉,尤其是对一些我自己比较欣赏的散文书,它们的装帧十分漂亮,阅读的过程也是享受的过程,这跟看电子书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我更愿意传承这种古老的消费方式。”
  考虑到代表的年龄结构特点,记者在采访时候也注意到要向外围拓展。问及李晖的孩子更倾向于哪种阅读,她有特别多的话要说,“我儿子是个‘90后’,我们俩经常会因为阅读的问题针锋相对,我规定他用电脑看东西不能超过一个小时,这简直是要了他的命。”李晖说,电子产品过早地介入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让她很是担心。苗毅也介绍了他们医院的整体阅读情况,“各个科室会因为工作性质不同对阅读有不同的选择,但整体上年轻的医生还是看电子书多一些。”
  纸质书,未来会怎样?
  采访同期声――
  《中国新闻出版报》:您认为纸质书会消亡吗?
  代表回答:很有可能……
  代表回答:我认为纸质书的未来只可能萎缩,但不一定会走向灭亡……
  代表回答:未来只有很优秀的书才会被印成纸质书……
  问及纸质书的未来,代表们可谓思绪飞扬,各抒己见。苗毅毫不犹豫地表示:纸质书很有可能消亡。尽管他还是很喜欢纸质书的,但作出这个判断的论据是,“年轻人代表未来,应该根据他们更倾心于什么来判断事物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能以我们老年人的喜好来判定未来。”
  当然,绝大多数代表的观点是――纸质书不会消亡,但会发生很大改变。那么,纸质书未来可能是什么样子呢?曹可凡认为,电子书会取代纸质书,他判断未来只有很优秀的书才会被印成纸质书。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曙光作为出版人,自然对这个问题也进行过许多的分析和设想。他的结论是:纸质书在未来只可能萎缩,但不一定会走向灭亡。那么,萎缩之后的纸质书会“变”成什么样呢?龚曙光给出的答案是:书可能变成工艺品。目前,中南传媒正在与一家国际知名奢侈品品牌谈合作,双方合作开书店,“在这样的书店里卖的肯定是带有工艺品性质的书。”他分析说,未来图书的基本功能可能会被屏代替,但是它的另一种功能将会凸显出来,“比如一本做得很好的《普希金诗集》,经过精美工艺的包装,它就会变成一个很美的爱情象征。”基于这种推理,龚曙光判定,未来纸质书可能将以另一种形态存在,更高雅,也更有品位,图书可能不再会是一个储存、传播知识的最好途径或首选通道,但会成为人类储藏自己感情的一个容器。
纸质书电子书 性质不同对阅读有不同的选择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匿名发表&&&&您在以匿名发表时可以输入昵称
如果您是本站注册用户请将此复选框钩掉,并在下面输入有效的用户名密码。
用户名:&&&&&&&&密码:
阅读―中国新闻出版报电子报
&&|&&&&|&&
探路书业:一场引领大众分享共舞的盛大阅读派对
“二十一世纪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人”论坛
圣诞新年来临之际尊享饕餮文化大餐,好书相随左右睿智快乐生活!
&|&&|&&|&&|&
京ICP备号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闻出版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亚马逊推出Kindle Convert软件 可将纸质书籍转换为电子书
据外媒报道,亚马逊已经推出了一款可将纸质书籍转换为电子书的Kindle Convert软件,而且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已经率先与其达成了“线下实体服务”方面的合作。TechCrunch的报道称:这款Kindle Convert for Windows软件可以收集来自书本扫描页的多份图像,然后将之转换为兼容Kindle阅读器的电子书。
格式方面,该软件支持可生成JPEG、PDF或TIFF文件的扫描仪,精度300到600dpi,颜色可为24位色、8bit灰度、或者黑白。
扫描完成之后,其生成的电子书还可以获得常规Kindle文本的额外功能,比如更改字体大小、以及对Whispersync技术的支持。
目前该软件已经在美国地区上市,促销优惠价仅为19美元(原价49美元)。除了普渡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马萨诸塞州阿默斯特大学也会在今年春季迎来线下服务点。
[编译自: , via:]
cnBeta 已经入驻豌豆荚啦,扫描左侧的二维码就可以在豌豆荚关注我们。最懂应用的豌豆荚,发现无数好应用。
[责任编辑:raymon725]
-5-4-3-2-1012345
当前平均分: 打分后显示
-5-4-3-2-1012345
当前平均分: 打分后显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子书会取代纸质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