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青奥会中国金牌金牌榜2014中国拿了多少金牌

在新加坡举办的青奥会上,中国队获得了30 枚金牌,16 枚银牌,5 枚铜牌。
(1)中国队总共获得了多少枚奖牌?(2)中国队获得的金牌数比银牌和铜牌的总数多几枚?
_百度作业帮
在新加坡举办的青奥会上,中国队获得了30 枚金牌,16 枚银牌,5 枚铜牌。
(1)中国队总共获得了多少枚奖牌?(2)中国队获得的金牌数比银牌和铜牌的总数多几枚?
在新加坡举办的青奥会上,中国队获得了30 枚金牌,16 枚银牌,5 枚铜牌。
(1)中国队总共获得了多少枚奖牌?(2)中国队获得的金牌数比银牌和铜牌的总数多几枚?
(1) 30+16+5=51(枚)&&&&答:中国队总共获得了51枚奖牌。&&&&(2)16+5=21(枚)&&&&30-21=9(枚)&&&&答:中国队获得的金牌数比银牌和铜牌的总数多9枚。青奥会第9日中国再添3金 以34金57牌高居奖牌榜第一
[提要]北京时间8月25日,南京青奥会开幕的第9天,中国代表团收获3金,以34金10银13铜的成绩继续领跑青奥会奖牌榜。中国的3枚金牌分别来自田径男子400米栏、跳水女子三米板和射箭女子反曲弓个人三个项...
  北京时间8月25日,南京青奥会开幕的第9天,中国代表团收获3金,以34金10银13铜的成绩继续领跑青奥会奖牌榜。中国的3枚金牌分别来自田径男子400米栏、跳水女子三米板和射箭女子反曲弓个人三个项目。
  徐志航为中国代表团夺得第9日的首金,25日10:58分在南京奥体中心的男子400米栏决赛中,徐志航跑出了50.61秒的个人最好成绩,与土耳其选手穆罕默德&法里斯&杰拉西成绩相同,通过录像回放裁定,徐志航率先到达终点。徐志航也为中国代表团拿到了本届青奥会田径项目男队的第二枚金牌。
  第二枚金牌来自射箭,在女子反曲弓个人赛中,中国选手李佳蔓一路过关斩将,1/8决赛和1/4决赛,李佳蔓都是6-0轻松淘汰对手;半决赛,李佳蔓6-2轻松击败巴西选手;决赛中,李佳蔓遇到了法国选手梅拉妮&戈比,梅拉妮&戈比发挥稳定,5轮15支箭拿到了8个9环,7个10环,表现非常出色。李佳蔓则在第二轮第二箭只拿到6环,表现不太稳定,第5轮前,李佳蔓以3-5落后,但关键的第5轮,李佳蔓射出3个10环,以5-5扳平了比分。在随后的附加赛中,李佳蔓惊险胜出,为中国拿到一枚宝贵的射箭金牌。
  17时进行的女子三米板决赛中,吴圣平发挥稳定,第二跳过后就一直牢牢占据第一的位置。四跳结束后,吴圣平以492.05分的总分,领先第二名乌克兰选手32.95分夺冠。此前,吴圣平还收获了一枚女子十米跳台的金牌。
  中国队在第9日没有银牌和铜牌入账,在夺得3金后,中国以34金10银13铜的总成绩高居奖牌榜第一;俄罗斯以22金18银11铜排在第二。
  此外,俄罗斯、埃塞俄比亚和法国也在第9日收获2枚金牌;韩国、斯洛文尼亚、朝鲜、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肯尼亚、南非、白俄罗斯、美国、西班牙和苏里南也各有1枚金牌入账。
  8月26日,南京青奥会开幕第10天,一共有17枚金牌产生。其中射箭1枚、田径1枚、三人篮球2枚、沙滩排球1枚、拳击3枚、跳水1枚、足球1枚、高尔夫1枚、五人制曲棍球1枚、现代五项1枚、摔跤4枚。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女足和中国女曲分别闯进本届青奥会女足决赛和女曲决赛,他们也将在今日对冠军发起冲击。
延伸阅读: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2,诚邀合作伙伴。
[责任编辑:杨凡、陈雨洁]
手机安装浏览更多山东资讯
南京青奥会
南京青奥会奖牌榜
青奥会奖牌榜
大家都在看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为什么电视不播南京青奥会奖牌榜-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
> 信息中心 >
为什么电视不播南京青奥会奖牌榜
来源:互联网 发表时间: 21:46:06 责任编辑:王亮字体:
为了帮助网友解决“为什么电视不播南京青奥会奖牌榜”相关的问题,中国学网通过互联网对“为什么电视不播南京青奥会奖牌榜”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问题包括:RT,我想知道:为什么电视不播南京青奥会奖牌榜,具体解决方案如下:解决方案1:青年不要太功利,以参与、交流为主。解决方案2:为了让运动员享受比赛,享受奥林匹克运动,南京青奥会期间将不设奖牌榜。解决方案3:刻意的淡化金牌榜解决方案4:注重年轻人的交流,刻意的淡化金牌榜!
1个回答1个回答3个回答2个回答4个回答2个回答2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2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
相关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春&言&&&&&编者按&&&&从成功申办到历时4年的艰苦筹办,再到火热8月的成功举办,第二届青奥会让一座东方古城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直接相遇、深刻相知。&&&&取消奖牌榜、创新赛制;各大场馆人气爆棚;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青奥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官员和嘉宾,600多家媒体3000多名记者云集;奥林匹克精神浸润青少年、市民、国民……闭幕逾半月,青奥会留给人们深深的回味和思考。&&&&青奥会给南京体育乃至中国体育转型发展提供了什么经验,给南京打造世界体育名城和亚洲体育中心城市、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以何启发,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又有了哪些新的注解?在参与筹办、举办青奥会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记录、在思考。&&&&青奥会留下的丰富遗产令体育人鼓舞和欣喜,也让他们深感继承发展责任之重大。“青奥后,我们再出发。”他们说。&&&&从摒弃“奖牌至上”思维出发,理解体育本质&&&&曾几何时,我们把体育与金牌挂钩得太紧太紧。&&&&南京青奥会期间,我们亲眼目睹了奖牌榜“下岗”、“屏蔽”世界纪录、与比赛成绩怎样全不相关的一系列赛制创新……这些新举措没有稍减赛事的魅力,反而令青奥会吸引力大增,它让世界吃惊:一场国际体育盛会竟然可以这样办?&&&&吃惊之后是思考:什么是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如何在它的指引下寻求南京体育、中国体育转型发展新路径?&&&&“我认为有必要让青年人懂得体育所传达的价值。”“青奥之父”、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罗格在接受新华社采访,谈及筹办青奥会初衷时说。&&&&不设奖牌榜,是青奥的一大“发明”。&&&&创始之初,青奥会就确定了不设奖牌榜原则。国际奥委会希望青少年能够摒弃“奖牌至上”思维,培养优秀的体育精神,让他们的运动生涯更快乐、更久远。&&&&“屏蔽”世界纪录,是青奥会的另一个创造。&&&&在射击比赛中,乌克兰选手科罗斯特洛夫打破了男子10米气手枪世界纪录,但国际奥委会并没有对这一成绩进行纪录认定。此举受到普遍点赞,人们认为,15至18岁的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伤仲永”的故事并非只在中国有。青奥会“屏蔽”世界纪录,有助于优秀年轻运动员健康成长。&&&&创新赛制,是南京青奥会的又一亮点。&&&&围绕淡化“成绩至上”观念,南京青奥会在赛制创新方面较之新加坡青奥会更进一步,男女混合、洲际混合等临时组队出现,团队作战项目增加到17项。&&&&创新赛事的背后,是以适合青年人的方式更好地推广奥林匹克价值观,让快乐友谊、分享合作回归体育。4×100米混合泳接力比赛过程跌宕起伏,选手们不断互相超越的场景充分调动运动员、观众的情绪;田径最后一项赛事8×100米混合接力,在600多名田径选手欢乐的笑声和热情的拥抱中结束。赛后,选手们纷纷说,他们最大的收获是“have&fun”。&&&&“拿来主义”可以有——青少年比赛能否取消奖牌榜?&&&&青奥会的诸多创新举措,给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每年,各省、市体育部门为了完成参赛指标任务,被金牌、奖牌压弯了腰。以致出现了对那些有希望的苗子拔苗助长,过度训练,很大程度上缩短了这些青少年选手的竞技运动生命。今年31岁,作为青奥会火炬手来宁参加活动的奥运冠军林丹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很庆幸小时候没有接受那么残酷的训练,所以身体没有出过重大伤病,一直坚持到了现在。但我看到自己身后一些从小苦练的选手,我担心他们小小年纪就练出一身伤病,担心他们的职业生涯能否坚持到28岁。”&&&&在“金牌至上”思维定势下,为了拿奖牌、争第一,一些青少年运动员被动或者主动修改年龄“以大打小”,以求获得好名次。而且,这种情形并非个案。2009年,广东省运会前,有关方面严查年龄造假,结果导致2113名选手无缘省运会。&&&&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取消省运会奖牌榜,让各地体育部门、基层教练员回归正确的体育教育理念,让参与竞技体育的好苗子按照健康的发展路径成长,这是南京青奥给我们的重要启示。&&&&&&&&近学京沪转变发展方式,从争金牌到办大赛造明星&&&&当体育办得好不好不再与奖牌直接挂钩时,“成绩观”的转变必然带来“政绩观”的革新,体育部门则必须改变围绕金牌转的工作程式,以创新思维,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去办体育。&&&&北京、上海是中国办大赛最多的两个城市。大赛之后,两个城市依靠办赛留下的经验、人才、市场等,借助体育的力量推动城市的发展,卓有成效,可以作为南京的借鉴。&&&&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相关比赛场馆持续发挥作用。鸟巢、水立方内外,泥浆足球、“星跳水立方”等大众参与的体育娱乐活动也陆续举办;奥林匹克公园则迎来了中国网球公开赛。2015年,北京还将承办田径世锦赛。数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承办各种会议会展、文艺演出以及体育赛事达2295余场,累计接待中外游客超过1.2亿人次。&&&&上海是国内举办体育大赛最多的城市。自2004年起,平均每年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国内赛事基本稳定在90场左右。F1中国大奖赛、斯诺克大师赛、网球大师赛、游泳世锦赛、国际田联黄金大奖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NBA中国赛等国际体育大赛轮番登陆上海,成了上海走向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路径。几大品牌赛事深入人心,正在成为上海新的城市名片。&&&&有明星赛事的地方,就有明星运动员聚集。北京、上海正是通过办赛,迎来送往星光熠熠的体育明星,让城市成为世人目光聚焦之地。&&&&上海籍体坛巨星刘翔曾表示,自从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他就相信中国没有什么体育赛事不能举办。在他看来,体育正在逐步市场化,&“要去办一些世界重量级的赛事,来带动老百姓对体育的热爱,也让青少年对每个体育项目都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刘翔说。&&&&青奥的举办,对于南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练兵”契机。在积累了场地、经验、人才等财富后,南京正可趁势而上,沿着再办大赛这个路径,踏实前行。&&&&惠民生始终是发展着力点,让运动成为市民生活习惯&&&&体育发展方式无论如何变化,落脚点始终是惠民生。这是体育转型发展的难点,也是关键点。&&&&由于健康理念日趋深入人心、体育设施日趋完善、青奥会申办成功的推动,近年来,南京人的健身热情空前高涨。2008年,扬州马拉松(半程)赛举行,南京仅8人参加,2014年则有550人参赛。这个数字变化的背后,是常年坚持跑步锻炼的人群从当时的千余人发展到了现在的10万人之众。&&&&锻炼必与健康握手。市体科所2013年国民体质监测抽样的18118人中,优秀率为21.2%,合格率为95.7%;与2012年相比,合格率上升1.3个百分点。综合2012年和2013年的体质监测数据可以发现,南京市民整体体质状况较好,总体合格率维持在94%—96%之间,体现了较发达城市居民体质健康水平。&&&&借青奥会东风,南京市民健身的软硬件条件得到大幅提升。硬件方面,健身步道、骑行车道相继铺就,青奥体育公园落成,鱼嘴湿地公园户外健身基地落成,这让越来越多的南京健身爱好者健身有得选、健身有处去。软件方面,在亚青会、青奥会举办前,南京市委、市政府就下发了《关于建设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的意见》,《意见》坚持让体育融入生活、让体育走进市民,这一顶层设计拉开了城市体育生活化的大幕。<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南京日报社主办南京日报总编辑:丁辉宇国内统一刊号:CN32-0030南京日报信息热线:南报网新闻热线:025-2014年南京青奥会奖牌设计方案获选
  国际奥委会讯,国际奥组委(IOC)于12月20日宣布,一位来自斯洛伐克的年轻体育爱好者成为了2014年南京青年奥运会奖牌设计大赛的最终获胜者。在本月初对来自全球的奖牌设计进行汇总审议时,他设计的&胜利者的足迹&,从来自5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一位著名的国际奥委会评委认为他的设计&现代、清新而充满动感&。
  在谈到他的获奖作品时,23岁的设计者马特伊&奇卡(Matej Cicka)说:&我们学校布置了参加本次比赛并设计键盘的任务。我画了很多草图,然后和老师商量,选出其中最好的一个设计。运动员跑道启发了我,因为对于我来说,跑道就是青奥会的起点。所以我把它作为我的设计理念,用不同形状代表获胜运动员和领奖台。最终我把设计命名为&胜利者的足迹&。&
  本届青奥会奖牌设计大赛评审团成员包括:曾设计2012年伦敦奥运会主火炬塔图标的世界著名设计师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首届青奥会400米栏冠军奥莉&莎布叠 (Aur&lie Chaboudez)(法国)、奥运会短道速滑冠军杨扬 (Yang Yang)(中国)、南京青奥会大使叶莲娜&伊辛巴耶娃 (Yelena Isinbaeva) (俄罗斯)、击剑奥运冠军和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克劳迪娅&博克尔 (Claudia Bokel)(德国),以及国际奥委会奥运会执行主任吉尔伯特&费利 (Gilbert Felli)。
  评委会同时还选出了两件分获二、三名的优秀作品,它们分别是是29岁西班牙青年乌戈&费尔南德斯 (Hugo Fernandez)设计的&ii的拥抱!&和斯洛伐克28岁的萨巴&泽塔斯(Csaba Szitas)设计的&胜利的彩带&。
  评审团成员托马斯(Thomas)说:&很高兴有机会看到这么多来自世界各地令人兴奋的创意,以及青奥会对年轻人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本次网上设计大赛于9月举行,邀请全世界的体育爱好者参加,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奥林匹克价值观获得灵感,并通过提交设计来分享青奥会精神。马特伊(Matej)的获奖设计将用于8月16日-28日举行的南京青奥会金、银、铜牌的正面。他的奖励包括受邀前往奥运会,获得开幕式门票,以及按其设计制作的全套奖牌。
责任编辑: 王一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历届奥运会金牌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