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驴冤哉作者写这篇寓言的写作目的寓言是什么意思

王若虚《焚驴志》阅读练习及答案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2013年高考(305)长沙四县一市3月联考模拟试题
湖南长沙四县一市2013年3月高三模拟考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笔法娴熟(sh&u),感情真挚。/文章如流水账,缺乏细腻的描写。/融感情于细节的描摩中,不作直接抒情,情感自然溢出。(均摘自作文评语)
B.贷款金额为叁拾肄万元,月底结算。/兹(zī)收订金伍百元,余款货到验收合格后十日内付清。(均摘自单据合同)
C.我们都是虫,可我是萤火虫。/励志学习,再接再厉。/被琐事粘(ni&n)住,忙得脚不粘地。(均摘自学生板报)
D.一期售罄(q&nɡ),二期将出,敬请期待。/领衔湖南,独占鳌头。/创意至上,虚位以待,欢迎报名。(均摘自招牌广告)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就在昨天有数百名编辑记者,冒着一条条淅沥的雨柱,卷起衣袖争先恐后地挤上了采血车,也当了一回新闻人物。
B.安倍晋三一上台就在外交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动作,其中最为日本媒体乐道的就是“战略性外交”。
C.春分刚过,毛毛细雨下个不停,无声无息,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无微不至,悄然落到树上,躲在花上,藏进草丛……
D.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流失,对那些师资力量本就不厚实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春夜雨霏霏》是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的第一部处女作,1981年5月发表在河北保定的文学双月刊《莲池》上。
B.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日召开,出席这次党代会的代表有干部和青年,还有不少女同志。
C.“闯黄灯罚6分”的“史上最严交规”之所以引起人们的争议,是因为公安部有关部门在制定这一规则时,没有广泛听取民意,没有科学决策等原因造成的。
D.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将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
4.下面是苏轼的一首咏梨花的诗,填入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人生看得几清明。
A.惆怅东栏一株雪
B.春心莫共花争发
C.只恐夜深花睡去
D.昨风一吹无人会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岁己未,河朔大旱,远迩焦然无主赖。镇阳帅自言忧农,督下祈雨甚急。厌禳①小数,靡不为之,竟无验。既久,怪诬之说兴。适民家有产白驴者,或指曰:“此旱之由也。云方兴,驴辄仰号之,云辄散不留。是物不死,旱胡得止?”一人臆倡,众万以附。帅闻,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
驴见梦于府之属某曰:“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乘负驾驭,惟人所命;驱叱鞭箠,亦惟所加。劳辱以终,吾分然也。若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而欲置斯酷欤?孰诬我者,而帅从之!祸有存乎天,有因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殷之旱也,有桑林之祷,言出而雨;卫之旱也,为伐邢之役,师兴而雨;汉旱,卜式请烹弘羊;唐旱,李中敏乞斩郑注。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求之不得,无所归咎,则存乎天也,委焉而已。不求诸人,不委诸天,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嘻,其不然!暴巫投魃②,既已迂矣,今兹无乃复甚?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如其未也,焉用为是以益恶?滥杀不仁,轻信不智,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人情初不怿也。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潦溢伤禾,岁卒以空。人无复议驴。
【注】①厌禳:以巫术祈祷鬼神除灾降福。
②投魃(b&):驱赶旱鬼。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怪诬之说兴 &
& 怪:诡怪
B.而谓我之愆 &
& 愆:过失
C.吾何爱一死 &
& 爱:喜爱
D.人情初不怿也 &
怿:愉快(高兴)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适民家有产白驴者 & /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B.若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 &/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C.盍亦求诸是类乎 &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D.如其未也,焉用为是以益恶 /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7.下列各句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朔一带大旱,镇阳帅自言忧农,似乎是一个体恤百姓的好官,可采取的措施荒唐可笑,作者用欲抑先扬的手法活画出一个迂腐无能而又貌似忧民勤政的官僚形象。
B.文章列举
“殷之旱”、“卫之旱”、“汉旱”、“唐旱”等历史记载,进一步证明了“人为”的祸害,也表现出作者是相信“天旱”乃出于“人为”的说法的。
C.文章交待了镇阳帅“焚驴祈雨”的荒唐举动后,宕开一笔,在正面叙述的同时,又以“白驴托梦”的间接表述,更激烈地讽刺了迷信的无稽和昏官的无能。
D.“释驴”之举再一次揭示了镇阳帅之迂腐无能,而“未几而雨”所引起的“岁卒以空”正是这种无能带来的直接后果。
8.将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帅闻,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 (4分)
(2)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3分)
(3) 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 (3分)
(二)文言文断句
9.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B.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C.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一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只看中间然而二字一转/未转以前/重叠只是论秦如此之强/既转以后/重叠只是论陈涉如此之微。
D.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三、古代诗歌鉴赏与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
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1)从词的风格看,这首词属于
& &词风。(2分)
(2)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全词。(6分)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月明星稀, &
& ,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2)廉颇闻之, &
& &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 &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1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填空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颠覆传统的读书方式——移动阅读
《2011年中国人移动阅读报告》显示,过去的一年中,国人共进行了9亿分钟(相当于17个世纪)、6亿次移动阅读。上班路上成为移动阅读的高峰期,其次人们也喜欢在床上、沙发上、洗手间、下班路上阅读。
移动阅读是什么?移动阅读是指人们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码终端如手机、电纸书、平板电脑等进行阅读。阅读的内容包括数字化的书籍、报刊杂志,也包括博客微博、视频等。
谈到移动阅读,不得不提手机报,自从2004年7月中国首份手机报诞生以来,手机作为“装在口袋里的媒体”开始步入人们的生活。它的移动性、便携性、互动性、贴身性等优势,满足了信息时代受众在“碎片化时间”中阅读的习惯,用手机进行移动阅读得到认可和追捧。
但是,基于2.5G网络的手机报只能看做是移动阅读的“前世”。随着3G无线互联网时代来临,阅读必将朝着丰富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阅读内容单一的手机报,在电纸书、智能平板、PSP等具有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上阅读成为潮流所向。这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使得随时随地可读、海量信息聚集、声像图文并茂成为可能。移动阅读时代到来了。
移动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方式相比,有许多不同的地方。目前,移动阅读可以分为电子阅读器(电纸书)和阅读客户端两大类。电纸书可以阅读PDF、TXT等大部分格式的电子书,一些电子阅读器的电子墨水技术使得辐射能耗低、不伤眼睛、效果逼真,阅读时好像玻璃下压着一本纸质书一样。而阅读客户端是通过阅读应用软件向读者推送电子书,用户可以下载或在线阅读。
历史上,人们常用汗牛充栋来形容藏书多,存放时可堆砌至屋顶,运书时让牛也出汗。然而在移动阅读时代,书房将不再“汗牛充栋”,一部普通的电子阅读器就可以存储成千上万本书籍,并把他们放入口袋中随身携带,这种方式使得阅读“飘”了起来。
同时,阅读器或阅读软件的书签、笔记、分享功能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和深度。读到精彩处,兴起时,轻点按钮,用微博等移动社交工具和他人分享阅读心得。这样,通过小小的阅读终端,便能以书会友。
《新民晚报》总编辑、上海市记协副主席陈保平在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演讲时说:“移动阅读将成为未来一种主要的生活方式。”CNNIC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另据易观国际报告,手机阅读已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高频率使用的应用之一,每天阅读一次及以上的用户占比45%。摩尔定律预示着移动阅读将汇入这样的科技潮流:阅读器更便携,性价比更高,阅读体验更好,阅读量更大。可见,未来移动阅读将在手机上大有作为,“飘”起来阅读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然而,海量信息是把双刃剑,带来丰富选择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移动阅读让人们买的书越来越少,加上阅读器上从一本书切换到另一本书的功能很方便;使得读者更难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并且,在公交、地铁等嘈杂的环境中阅读;知识的吸收难免会大打折扣。因此陈保平也提出:这种碎片化的“浅阅读”是否会对人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有负面影响,这也是人类每次拥抱新技术的同时,值得警醒的地方。
12.本文第二段给移动阅读 &
&,从第三段起介绍移动阅读的诞生和与传统阅读的不同,最后一段写移动阅读的
13.下列表述不能支持“移动阅读被称为‘碎片化阅读’”这一说法的一项是
A.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业余时间呈“碎片化”形态,在这样的时间里很难长时间地连续阅读。
B.人们通过移动阅读很难从头到尾完整地阅读完一本书,甚至难以读完一篇并不长的文章。
C.人们通过这种阅读所接受的信息完全是零碎的,而零碎的信息给人的教益是断章取义的、不完整的,有害无益。
D.这种阅读是浅阅读,阅读的结果对人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正所谓开“卷”未必有益。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3G无线互联网时代来临,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码终端技术的移动阅读可能会朝着丰富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B.人们可以使用阅读终端的书签、笔记、分享功能,通过“微博”等社交工具与他人分享阅读心得,随时随地以书会友。
C.一些电子阅读器因为采用了电子墨水技术,使这类移动阅读没有辐射,不伤眼晴,效果逼真而被广泛应用。
D.传统阅读时代的书房藏书“汗牛充栋”,而移动阅读时代,一部普通的电子阅读器就可以装下成千上万本书,书房中不可能再有大量藏书。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
鲍尔吉&原野
我终于明白,水化为雨是为了投身大海。水有水的愿景,最自由的领地莫过于海。雨落进海里,才伸手,就有海的千万只手抓住它,一起荡漾。谁说荡漾不是自由?自由正在随波逐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雨在海里见到了无数的兄弟姐妹,它们被称为海水,可以绿,可以蓝,可以灰,夜晚变成半透明的琉璃黑。雨落进海里,就开始周游世界的旅程,从不担心干涸。
我在泰国南部的皮皮岛潜泳,才知道海底有比陆上更美的景物。红色如盆景的珊瑚遍地都是,白珊瑚像不透明的冰糖。绚丽的热带鱼游来游去,一鱼眼神天真,一鱼唇如梦露。它们幼稚地、梦幻地游动,并不问自己往哪里游,就像鸟儿也不知自己往哪儿飞。
人到了海底却成了怪物,胳膊腿儿太长,没有美丽的鳞,只有裤衩,脑袋戴着泳镜和长鼻子呼吸器。可怜的鱼和贝类以为人就长这德行,这真是误会。我巴不得卸下呼吸器给它们展示嘴脸,但不行,还没修炼到那个份儿上,还没掌握用鳃呼吸水中氧气的要领。海底美啊,比九寨沟和西湖都美。假如我有机会当上一个军阀,就把军阀府邸修在海底,找我办事的人要穿潜水服游过来。海里的细沙雪白柔软,海葵像花儿摇摆,连章鱼也把自己开成了一朵花。
上天造海底时分外用心,运用了美术家全部的匠心。石头、草、贝壳和鱼的色彩都那么鲜明,像鹦鹉满天飞。上天造人为什么留一手,没让人像鸟和鱼那么漂亮?人,无论黄种人、黑人、白人,色调都挺闷,除了眼睛和须发,其余的皮肤都是单色,要靠衣服显示自己不单调。海里一片斑斓,上天造海底世界的时候,手边的色彩一定很富裕。
雨水跳进海里游泳,它们没有淹死的恐惧。雨水最怕落在黄土高坡,“啪”,一半蒸发,一半被土吸走,雨就是这么死的,就义。雨在海里见到城墙般的巨浪,它不知道水还可以造出城墙,转瞬垮塌,变成浪的碉堡、浪的山峰。雨点从浪尖往下看,谷底深不可测,雨冲下去依然是水。浪用怀抱兜着所有的水,摔不死也砸不扁。雨在浪里东奔西走,四海为家。
雨在云里遨游时,往下看海如万顷碧玉,它不知那是海,但知道那不是树,也不是土。雨接近了海,先感受到透明的风的拨弄。风把雨混合编队,像撒黄豆一样撒进海里。海的脸溅出一层麻子,又被风抚平。海鸥在浪尖叼着鱼飞。浪涛冲到最高处,卷起纷乱的白边。俯瞰海,看不清它的图案,大海没有耐心把一张画画完,画一半就抹去另画,象形的图案转为抽象的图案。雨钻进海里,舒服啊!海水清凉,雨抱着鲸鱼的身体潜入海水最深处,鱼群的腹侧如闪闪的刀光,海草头发飞旋似女巫。往上看,太阳融化了,像蛋黄摊在海的外层,晃晃悠悠。海里不需要视力,不需要躲藏。水是水的枕头和被褥,不怕蒸发,雨水
进入大海之后就不再想念陆地。 &
(摘自日《广州日报》)
15.“我终于明白,水化为雨是为了投身大海。”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16.请简要分析雨落大海的原因。(6分)
17.综观全文,作者运用了哪些的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6分)
18.文章结尾部分作者说“水是水的枕头和被褥”,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这“深刻含义”中又蕴含着怎样的现实意义?(6分)
六、选做题(12分,在两个题目中任选做一题)
19.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题目。(12分)
〔前苏联〕
B&勃罗多夫
阖家三口儿围坐在一张铺着天蓝色桌布的圆桌旁。爸爸在翻阅报纸,妈妈在绣座垫,8岁的维佳在看书。
“爸爸,我有个问题弄不清楚,”维佳突然向父亲发问,“请你给我解释一下,怎么有些人会吵嘴的?“
“这不难,”爸爸把报纸放置一旁说起来,“打个比方,我们房屋管理员与庭院清扫工之间有了意见……”
“没有那回事!”妈妈打断了爸爸的话,“我们房屋管理员与庭院清扫工相处得很好。”
“别吵了,”维佳插嘴说,“我明白了。”
(1)联系小说内容,谈谈你对标题“身教言教”内涵的理解。(6分)
(2)根据情节发展逻辑,补写出横线处所缺的对话内容。(6分,150字左右。)
20.阅读下面的经典选段,完成题目。(12分)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①。”(《论语&述而》)
御孙谏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故适身行义,俭约恭敬,其唯无福,祸亦不来矣。骄傲侈泰,离度绝理,其唯无祸,福亦不至矣。(《管子&禁藏》)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圣人去甚,去奢,去泰②。(《老子&二十九章》)
【注】①孙:同逊,恭顺。不孙,即为不顺,这里的意思是“越礼”。固:简陋、鄙陋。这里是寒酸的意思。
&②甚:极端。奢:奢侈。泰:通“太”,过分。
(1)由前四则可以看出,古代圣贤是如何看待“俭”的?(6分)
(2)结合后两则,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当今我们应该如何做到节俭?(6分)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人生在世,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
有人说,痛了,就直接说出来,这是本能。
又有人说,痛而不言,体现了人性的坚强。
还有人说,痛而善言,这是一种人生智慧。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3月高三调研考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D(A 项“娴熟(sh&u)”应读sh&;“描摩”应为“描摹”。B
项“肄”应为“肆”,前者是“肄业”的“肄”,后者是“四”的大写;“伍百元”应改为“伍佰元”。C
项“粘(ni&n)住”应读zhān,“粘地”应为“沾地”, “沾”指接触或挨上,“粘”指黏性物附着在别的物体上。
2.B(A词语的适用对象不当:“淅沥”形容轻微的雨点、不大的雨声,不能形容“雨柱”。 B“乐道”喜欢谈论,即“津津乐道”。
C望文生义:“无微不至”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不可以形容物,而作者用“无微不至”显然是将它理解成“没有哪个细微的角落雨不会到达”。D词义误用:“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D(A成分赘余,“处女作”与“第一部”重复;B不合逻辑,“干部”“青年”“女同志”有交叉关系;C句式杂糅,应删去“因为”或“等原因造成的”)4.A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5.C,爱:吝惜
6.D(D疑问代词,
哪里,怎么。A助词,表停顿,并引出下文/助词,引出原因(……的原因),也可以不译。B用作连词,相当于“至于”/用作代词,相当于“你”。
C助词,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介词,乎:相当“于”,对。)
7.B(“也表现出作者是相信‘天旱’乃出于‘人为’的说法的”没有依据。所列举的也并非“历史记载”,其目的是为了证明要解除天旱,首先要“求诸人”
求之不得,再“委诸天”。)
8.(1)镇阳帅听到了这件事(这样的话),认为这种说法(观点)是对的,就立即命令抓回白驴,将要烧死它。(4分,每个分句1分)
(2)您是他的属僚(下属),所以,我斗胆私下里(把此事)向你申诉(告诉你)。
(3分,每个分句1分。“也”字表判断。
“敢”是表敬副词。“敢私以诉”省略了主语“我”,必须补充。 “私”,译为私下,悄悄地。“以诉”是“以之诉”的省略)
(3)没多久,就下起了大雨。可是整整一个月也没有停止。(3分,“雨”下雨1分,“弥月”整月1分,“不解”不停1分)
9.D(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三、古代诗歌鉴赏与古诗文默写(13分)
10.(1)婉约(2分)
(2)可从如下角度赏析(6分)
(1)衬托:“烛影摇红”以动衬静,表现出静夜的空寂。
(2)用典:以“阳关”曲的故事和情感表达眼前的离情别绪。
(3)借景抒情:以“云沉雨散”表达沉重的心情和散乱的思绪,以“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来抒发时光流逝寂寞空虚的情感。
(4)融情于景:开篇便描绘了一个刚刚经历离别、醉酒的伤心人在夜将尽时见到的伤心残景。友人已经不在,剩下红烛在孤寂中摇曳,又平添几分伤心。
(5)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上片以直接抒情为主,直接表达自己对友人已远离的愁怨;下片以间接抒情为主,通过描写黄昏庭院的花谢、燕归来表达自己无法消解的哀怨。
(6)虚实结合:上片以实写为主,写眼前的孤寂,情懒;下片以虚写为主,“海棠开后”三句,是主人公在意识到分别已经是一种事实之后,想象到即使到了暮春,燕子都归来了,友人也不会归来。(与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相似)
(本诗可以鉴赏的艺术手法很多,还可以从修辞、用典、炼字等角度赏析,言之成理即可。答完整1点计2分,答完整3点计6分。)
11.(1)乌鹊南飞、绕树三匝 (2)肉袒负荆/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3)雕栏玉砌应犹在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1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填空题4分)
12.下定义
&、利弊(弊端、或负面影响、或值得警醒的地方)
13.C(表述内容绝对化,不能支持题干观点。)
14.B(A项原文中是“必将”。C项“没有辐射”说法错误;“广泛应用”也缺乏依据。D项“书房中不可能再有大量藏书”说法无依据。)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21分)
15.(3分)(1)开门见山,点明标题“雨落大海”;(2)引领全文,引出下文
“雨落大海”的原因;(3)设置悬念,引人深思,激发阅读兴趣。
16.(6分)(1)海是最自由的领地;(2)海里有比陆地更美的景物;(3)海底舒服温暖,没有死的恐惧。(
雨落大海,就可以随波荡漾,周游世界,自由自在 ; 雨落大海,还可以欣赏到海底的美,那绚丽的色彩,丰富的景物,都是陆地无法比的 
雨落大海,牢牢抱成团,不会蒸发,不担心干涸。)
17.(6分)(1)拟人的手法:把雨人格化,赋予雨丰富的情感,有利于抒情,对雨的描写更形象生动。(2)对比的手法:海底的美与陆地的美比较,海中景色鲜明与人的肤色单一对比,海底的舒服与陆地的恐惧对比,更鲜明地突出了雨落大海的美丽、自由与舒服。(3)比喻的手法:如盆景和不透明冰糖的珊瑚,像花儿的海葵与章鱼,如城墙、碉堡、山峰的浪,如刀光的鱼群腹侧,似女巫头发的海草等等,更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海底景色的鲜艳美丽。
18.(6分)(1)作者把大海比喻为雨的枕头和被褥,形象地说明了海是雨温暖舒服的家,这里没有蒸发与死亡的恐惧,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平安和舒适温暖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自由平安和舒适温暖的生活是当下浮躁社会中的人们应该追求的本真生活,也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精神归宿。在创造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我们更要扫除心灵的荒芜,去建造自由平等、舒适温馨的精神家园。(其他角度,言之成理即可酌情计分)
六、选做题(12分,任选一个小题作答)
19.(1)①父母无意中用自己的言行回答了儿子的问题(2分);②父母用自己的言行向儿子作了错误的人际交往示范(2分);③表达了作者对父母错误言行的讽刺,呼吁长辈应注重言传身教作用(2分)。(只答“提示了小说内容,表达了作者情感”的,记2分)
(2)答案示例:“这是我举个例子嘛。”爸爸辩解道。
“你不应该凭空瞎举这样的例子!”妈妈提高嗓门喊了起来。
“那就有劳你向孩子解释解释……”
“你总是把责任推到我的身上!”
“不是我卸责任……是你爱找茬儿……”
“是我爱找茬儿?!”
“是的,是你……”
“不对,是你……”
20.(1)孔子认为,为了遵礼,即使“寒酸”,也要坚持节俭;御孙认为,俭是美德之人的共有特点;管子认为,奢与俭关系到个人的祸福;墨子认为,俭与淫关系到家国兴亡。(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记满分)
(2)答题要求:①要结合俭与奢的关系,讲到理性克制,防微杜渐,身体力行,力除奢华;②要联系当前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奢糜浪费成风,节俭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等现实生活;③提出自己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6分,每个方面2分)
七、写作(60分)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的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基础等级”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套作,“基础等级”在第三等及以下记分,“发展等级”不给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4)材料丰富;(5)论据充足;(6)形象丰满;(7)意境深远;
3.有文采:(8)用词贴切;(9)句式灵活;(10)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14)构思新巧;(15)推断想象有独到之处;(16)有个性特征。
(三)分后评分(在作文评分后扣分):缺标题或擅自改标题扣2分;字数不足,每少50个字扣1分;错别字每1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下面是《吕氏春秋》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请你读一读,然后按要求写作_百度知道
下面是《吕氏春秋》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请你读一读,然后按要求写作
请你以“丁氏”的视角。及其家穿井,常一人居外.每篇短文300字左右。” 要求.进行合理的想象 3,叙述这个故事,闻之于宋君。 2:“得一人之使。宋君使人问之于丁氏、“宋君”的视角分别写一篇短文:“吾穿井得一人、“国人”的视角:1,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告人曰。丁氏对曰。”国人道之:“丁氏穿井得一人。”有闻而穿之者曰,家无井而出溉汲宋之丁氏
累啊! 结果是,一天一掊土,呵,是何等威风凛凛啊:“我家里打了一口井:自幼孤苦一人,有向他道喜的?所谓靠人,终于是挖出了一口井,实在是因为没银子请人帮忙挖啊,又是单身汉,他全家人欢天喜地,凭借”的意思。从此以后。农民种植的作物【译文】
春秋时代的宋国!,难不成是冤案。教训是,那不是神仙便是妖精,缺少江河湖泽,真是太佩服自己啦,说,从很远的河汊取水,但这个人并不是从井里挖出来的。
丁氏与家人商议之后! 宋君视角。当丁氏从井里提起第一桶水时:打井也能挖到一个人。过去总要派一个人常年在外搞农田灌溉!”以致一个小小的宋国被这耸人听闻的谣传搞得沸沸扬扬。第一次取水的那一天!!、直径不到一米的水井!,上报官府:在寡人的地盘上竟然有此事!哈哈 国人视角,但是在地下掘土,决定打一口水井来解决这个困扰他们多年的灌溉难题,可是呢。丁氏回答说,又有点没面子。然而谁也没有留意是谁把丁氏打井的事掐头去尾地传了出去、为运水浇地而劳苦奔波了,全靠(得)我一人(之力),种了一些旱地,宋王特地派人去问丁氏,地处中原腹地、运水和浇地的农活,连一口井都挖不出来,这井足足有10多米呢,不如靠自己,高兴得合不上嘴,主要靠井水浇灌,丁氏家的人像过节一样,怎么能屈尊。虽然只是开挖一口十多米深,从此家里多了一个干活的人手?,靠。
当时有一户姓丁的农家,理所当然啊。日子一久,要是到邻居家去打点水。”像这样听信传闻:误会,家里穷的响叮当:“丁家在打井的时候从地底下挖出了一个人。
丁的视角,不如不要听!”
村里的人听了丁氏的话以后,浇起地来全靠马拉驴驮,纯属误会啦:“我家打的那口井给浇地带来了很大方便。因为他家的地里没有水井,辛辛苦苦干了半个多月才把水井打成。”为了查明事实真相,现在可以不用了:“假如真是从地底下挖出来了一个活人,还得了一个人力哩。宋王想,所以经常要派一个人住在地头用茅草搭的窝棚里。丁氏一家人起早摸黑、取土和进行井壁加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连宋王也被惊动了,也有因无关其痛痒并不在意的!记住“得”是个多意字,怀疑有人被杀,一天到晚专门干这种提水、成天取水浇地的人都感到有些劳累和厌倦,凡是在这家住过庄稼地,而且干旱少雨,想我堂堂七尺男儿,还要受人白眼呢,有“得到”的意思。丁氏逢人便说!,也有“依靠。每天天还没亮就得跋山涉水去挑水。非打听个水落石出才行,他们家再也用不着总是派一个人风餐露宿!赶紧派人给我调查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寓言故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驴和人的新寓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