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研究》什么时间开始新版人民币发行时间

关于发布《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 科技部、财政部
  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发布《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
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科发财字〔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委(科技厅)、财政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有关转制科研机构:
   为支持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工作的开展,提高社会公益研究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科研单位改革与发展,科技部、财政部制定了《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发布执行。
科学技术部                    
财 政 部                   
二○○○年四月二十六日     
     
     
     
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工作的开展,根据国家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的来源为中央财政拨款。其年度预算总额,根据开展社会公益研究的合理需要和财力可能,由科技部商财政部确定。
     第三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要符合国家科技政策,遵守国家财务制度,坚持诚实申请、公证受理、科学评估、择优支持、专款专用的原则,建立项目与经费管理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并充分发挥政府有关部门、中介机构在决策管理过程中的管理、评议和咨询作用。
     第四条 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向
  专项资金主要支持中央级科研院所(含转制的原中央级科研院所)开展资源环境、人口健康、防灾减灾、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国家与社会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社会公益研究工作。
     第五条 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式
  专项资金按照批准的项目采取一次性补助的支持方式;每个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不超过2年;每个项目的支持额度一般为30~300万元。
     第六条 专项资金的支出范围
   专项资金按照课题制管理的要求,实行全成本核算。支出范围包括项目费和组织管理费。
  (一)项目费,指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由项目承担单位管理和使用。主要包括人员费、设备补助费、相关业务费和项目管理费。其中:
   人员费,指为直接参加项目研究的人员所支出的劳务费用。项目研究人员所在单位有事业费拨款的,应将研究人员的人员费按照国家规定在预算中列示,并从原渠道列支,在专项资金中不得重复列入;没有事业费拨款的转制原中央级科研院所,人员费预算占项目经费总预算的比例应控制在15%以内。
  设备补助费,指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小型仪器设备购置和试制费用。
  相关业务费,指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材料、燃料、动力、测试、化验、差旅等费用。
  项目管理费,指项目承担单位为组织、支持项目研究而支出的各项费用,包括项目执行过程中使用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的占用费、直接管理人员费用和其他相关费用。项目管理费预算一般占项目经费总预算的比例为5%;项目承担单位为转制原中央级科研院所的,项目管理费预算占项目经费总预算的比例应控制在10%以内。
  (二)组织管理费,指科技部在组织项目评审(评估)、监督检查等工作中所支出的费用,组织管理费预算经财政部核定后,由科技部具体管理和使用。
     第七条 项目的申报
  (一)申报的项目必须符合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并经过科学论证。
  (二)项目申报单位必须保证为开展项目研究提供所需的必要条件。
  (三)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一般每年一次。各单位根据科技部发布的《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要求,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编报《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书》。
     第八条 项目的审批
  (一)科技部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对申报项目以评审或评估方式进行审查,并分别对专项资金项目及其预算提出意见。科技部根据评审或评估意见进行综合平衡,会同财政部审定专项资金的支持项目及其预算。
  (二)科技部根据审定的项目及其预算,下达《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任务书》,并据此进行项目验收考核。
  (三)经批准的项目及其预算一般不作调整,如有特殊情况确需进行调整时,应按规定的程序重新报批。
     第九条 项目经费的拨付
  专项资金项目及其预算确定后,由科技部将资金拨付到项目承担单位。
     第十条 由专项资金形成的资产属国有资产,由项目承担单位行使使用权。
     第十一条 项目形成的研究成果属国家所有。项目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及时总结、验收。国家将汇总研究成果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并为社会共享。特殊研究成果的管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及其资金的使用与管理
  (一)根据《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任务书》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项目并严格按照批准的资金用途专款专用。
  (二)专项资金要与其它资金来源统筹安排,单独立项核算。
  (三)单位财务部门要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项目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及时向科技部报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及项目完成情况的总结报告。
     第十三条 专项资金管理部门对项目及其资金的监督检查
  (一)科技部、财政部对项目的科研进展、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二)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和挤占专项资金等违反国家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行为,科技部将收回部分或全部资金,并根据情况采取取消申报单位以后年度的专项资金申报资格等措施。
  (三)项目因故中止,科技部将根据具体情况收回部分或全部资金。
     第十四条 科技部、财政部要加强专项资金项目技术评估、资金预算评估工作的管理,严格审核评估机构资质条件,制订评估考核指标,保证评估过程的公平、公正,提高评估工作质量。
     第十五条 在项目申报、审批过程中,一切接触申报材料的单位和个人负有对申报项目保守秘密的义务。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科技部、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书(略)
     2.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任务书(略)
【E-mail推荐当前位置: >
摘要 : 印度于本月和下月进行的大选应该是其自1947年独立后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经历了10年优柔寡断和丑闻缠身的联合政府后,印度迫切需要经济改革、制造业发展以及农业、卫生和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改善。不幸的是,曾一度被视为印度发展核心的科学及其管理目前并没有出现在议程上,尽管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对此提出了一些尖锐的批评。
困扰印度科学发展的不仅是资金问题,还有体制问题。图片来源:Tetra Images/Alamy
印度于本月和下月进行的大选应该是其自1947年独立后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经历了10年优柔寡断和丑闻缠身的联合政府后,印度迫切需要经济改革、制造业发展以及农业、卫生和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改善。不幸的是,曾一度被视为印度发展核心的科学及其管理目前并没有出现在议程上,尽管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对此提出了一些尖锐的批评。
据《自然》杂志介绍,印度政府一再承诺要将研发(R&D)支出增长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但至今仍只占0.9%。相比之下,该比例在俄国为1.12%,巴西为1.25%,中国为1.84%。
《自然》杂志撰文指出,困扰印度科学发展的不仅是资金问题,还有体制问题。在20世纪中期政府机构接管并错误管理科研领域之前,印度曾有一些基础领域的科学成就。例如,Chandrasekhara Venkata Raman就因光散射领域的工作而获得诺贝尔奖。不过1947年后,尽管印度在太空、射电天文学、、药品和IT领域取得了成功,但在科学技术领域却没再出现诺贝尔奖得主。3位印度裔科学家曾获得诺贝尔奖,但其研究工作全部是在国外完成。另外,印度的研究所和高校并没有进入世界前200所高等教育机构。
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印度科学长久以来受制于重视行政权力超过科学成就的官僚思想。为了保证地方控制,研究主要是由闭塞的小团队完成,而非多方协作。20多年前,国家即将破产的威胁迫使印度政府从臭名昭著的&产量限制法&中解放出来。在2014年,有什么可以重振深陷僵化官僚主义的印度科学帝国呢?
根深蒂固的问题
这一问题由来已久。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CSIR)于1942年建立,目的是成立5个旨在将研究发现转化为工业应用的国家实验室。但它很快受到了广泛的嘲笑。Raman评价道,CSIR的第一任会长、化学家Sh Swarup Bhatnagar&建立了国家实验室,却埋葬了科学设备&。现在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CSIR前会长、化学工程师Raghunath Anant Mashelkar在2013年表示:&印度不能总扮演一个模仿者的角色。&
1954年,印度用不同的模式建立了原子能部(DAE),随后太空、和海洋发展等领域也复制该模式建立了不同部门。DAE首任部长为核物理学家Homi J.Bhabha,其地位与国内事务、金融和国防的高级管理者等同,这令DAE具有政府公信力,但也将其置于官僚体系中。
于是,DAE的独立地位逐渐消失,其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开始以行政等级划分。取得科研成就不会获得奖励,只会被称赞为爱国。其他科学部门也很快走上了这条道路。科学家用行政职位来定义成功,并将研究工作丢给职位低的人。如今,尽管印度的科研论文输出量在世界排名第十,但平均每篇论文的引用率则排名166位。2010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的专利将近20%来自中国,印度只有1.9%。
现在,印度科学预算中近60%花费在CSIR、科学部门以及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DRDO成立于1958年,是一个巨大的令人费解的机构。这3个机构都没有促成卓越的科学成就。印度科学家的工作十分出色,但都不是在印度完成的。最近的一个例子是获得2014年美国马可尼奖的斯坦福大学工程师Arogyaswami Joseph Paulraj,他曾在印度海军和远程信息发展中心工作过几年,后来于20世纪90年代移民。还有一个例子是今年2月刚被任命为微软首席执行官的印度裔的Satya Nadella。
国家层面的问题会反映在体制上。首先,科学家的晋升机制取决于任职年限,而非科研成就,而且一旦他们取得最高职位就可以一直延续到退休。即使在著名的被较少规则限制的孟买Tata基础研究所(TIFR),研究团队几乎也都是由那些任职时间最长的人所领导。
第二,与其他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度一些领先的科研机构获得的资金要高于其在拨款申请中所要求的,尽管如此,这些资金受制于整个政府的官僚体制所带来的不合理限制,包括有限的出国访问资金、研究生无差旅经费等,这就使科学家游离于世界一些前沿会议和科学集会之外。
第三,研究人员从一个机构流动到另一个机构的行为并不被鼓励,因为管理者更喜欢通过内部晋升决定高级职位,而非横向招聘。
人们期待有名望的科学机构可以质疑政府这种近乎放弃科学界的管理。然而,没有一个学术机构(例如印度科学院)采取了行动,它们即便对被广泛报道的剽窃事件也没有反应。
变革四步走
印度科学需要公共资金,而非政府控制。在很多国家,科学促进的任务是由政府以外的机构负责,例如英国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理事会,欧洲研究委员会,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新加坡科学、技术与研究机构。
《自然》杂志认为,重振印度科学的第一步是创建一个授权资助机构,由科学家任职,其中一些人可以是非印度国民。欧洲研究委员会就是一个可能的模型,它负责处理的各国科研事务的复杂程度并不亚于印度的29个邦,但仍致力于支持科研成就。对这样一个机构最至关重要的是,它可以被允许设置衡量科研计划的标准,独立于政府控制,并能相应分配政府资金。
第二步是必须确保各机构角色和职能的轮换。这在西方大多数大学院系里十分普遍,通常英国大学系主任的任期为4到5年。管理机构应该限制科研院所负责人的任期。这种变化有利于选拔足够年轻的人才发展未来的科研事业。Bhabha在1944年被任命为TIFR负责人时才35岁,至今印度没有人重复过这样的辉煌。
第三,可以在一些领域承担协调工作的机构间组织应该在资金层面上获得鼓励。2007年发布的耗资1.6亿美元的Nano任务资助了150多个个体项目、11个卓越研究中心和6个与产业相关的项目,但并未支持合作项目。
第四,当2%的真的投入科研领域时,应该如何使用呢?印度理工学院和许多其他前沿机构已经获得了足够的资金。新的研究资金应该用于那些一直获得较少支持的,目前它们只获得了R&D预算的10%,但预计全印度大多数博士都将出自这里。
印度传统领域的科学家也许并不愿意承认,IT行业的发展是印度技术成功的一个模范。但事实的确如此。印度软件的开发与向发达国家的出口量一直在增长,即便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量限制法&时期也是如此,因为软件不属于政府管理的任何一个部门。20多岁的年轻人在这个竞争激烈又不受政府限制的行业的努力造就了这一成功。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印度学术界的计算机科学却未从中受益。直到最近,Tata咨询服务公司和微软等一些IT大型企业精心制定了投资计划,以吸引年轻计算机科学家从事研究事业。
印度IT业的一个教训是,将私企引入重要研究项目是必要的。目前产业贡献占印度R&D投入总资金的约30%,大多数资金用于增加产量和降低成本与能源消耗,而不是产品研发。这本质上是将基础研究排除在外。
另一个教训是,如果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晋升机制,科学可以吸引有才华的年轻人。科学事业即使没有更好的资金支持,至少还是具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
印度在20世纪早期的科学先驱,如Raman,在几乎没有政府支持的情况下取得了理论和实践的巨大成就。他们的研究承受着政府的冷漠,但并未受到官僚体系的干扰。驱动他们获得成就的强大求知欲是可以回归的,前提是创新获得更多奖励,而管制与资历有更小的影响。
原文链接:
作者:苗妮 点击:次
热门文章TOP《世界主要国立科研机构概况》正式出版发行----中国科学院
&&&&&&&&&&&&&&&&
您现在的位置: &>&&>&
《世界主要国立科研机构概况》正式出版发行
文章来源:规划战略局
发布时间:
【字号:】
由中科院院士白春礼主编、中科院规划战略局组织编撰的《世界主要国立科研机构概况》4月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国立科研机构是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担负着服务国家目标、引领科技发展的重要使命,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骨干引领作用。梳理和分析世界国立科研机构的发展情况,深入认识国立科研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对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世界主要国立科研机构概况》梳理和介绍了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和印度等10个国家24个具有代表性的国立科研机构的概况,包括各机构的一般情况,如使命和定位、科技布局与优先领域、人力资源、研发经费、国际合作等;各机构的管理制度,如治理结构、人事管理、经费管理、科研组织模式、科技评价等;以及国立科研机构赖以存在的各国的基本科技政策与科技体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国立科研机构的定位与主要特点。
该书是在白春礼院士领导下,由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组织研究队伍,在梳理分析31个国家的近80个国立科研机构的基本情况和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历时5年完成,旨在全面、客观地展现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及其国立科研机构的概况。该书对于认识和了解国立科研机构,完善我国国立科研机构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院所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供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相关领域的管理者和研究者作为工具书参阅。
《世界主要国立科研机构概况》封面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您当前位置: &
下载()  字体: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发布《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管理细则》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的管理,提高上海市软科学项目研究水平,根据《上海市科研计划课题制管理办法(暂行)》(沪府办发(2002)32号),结合实际,特制定《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管理细则》,请遵照实施。
特此通知。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二○○八年五月二十六日
《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管理细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以下简称“软科学项目”)管理,提高软科学项目研究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根据《上海市科研计划课题制管理办法(暂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软科学项目按照管理规范、职责明确、公开公正、简明高效的原则组织实施。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软科学研究”是指,以促进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主要方向,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数学和哲学的知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的一种多学科、多层次、综合性的研究活动。
第四条 项目责任人在同一年度不得同时承担市科委两个以上的软科学项目。
第五条 本市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和政府机关,根据《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指南》(以下简称“《项目指南》”)申报的软科学项目,适用本办法。
第六条 市科委负责编制年度软科学研究计划,并向社会公开发布《项目指南》。
第七条 软科学项目重点支持以下活动:
(1)科技发展规律与战略研究;
(2)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3)科技宏观管理和政府职能转变研究;
(4)科技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技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第八条 上海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承办软科学项目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九条 项目申请实行网上申报,非“网络申报并成功提交”的《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项目申请书》”),不予受理。
第十条 项目申请人需登录“上海科技”网站,在线完成《项目申请书》的填写和提交,并将提交成功后的《项目申请书》打印三份送至研究中心(需项目申请人及课题组成员签名,可以不盖项目申请人所在单位的公章)。
第十一条 市科委组织专家依据《项目指南》提出的研究方向,以及申报软科学项目《项目申请书》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团队和预算经费等方面内容对申报项目进行网上评审,遴选参与答辩的项目申请人名单。
(1)参与答辩的项目申请人名单是按《项目指南》的不同研究领域分组后,经专家网上综合评分,每组选出排名在前若干名项目申请人进行答辩。
(2)列入答辩名单的项目申请人接到通知后应按时到指定地点进行答辩。
(3)市科委根据专家网上评审的综合意见和项目申请人答辩的结果,初步确定软科学项目年度立项候选项目。
第十二条 候选项目的项目责任人应根据专家建议,对研究目标、研究任务以及经费预算进行调整,并登录“上海科技”网站下载填写《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研究节点计划表》(以下简称“《研究节点计划表》”),一式两份,交研究中心审核与确认。
软科学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为12个月,原则上划分为三个节点。第一节点为3个月、第二节点为4个月、第三节点为5个月,其中,第二节点为中期节点,第三节点为验收节点。
第十三条 项目责任人登录“上海科技”网站,根据确认后的《研究节点计划表》,在线填写《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计划任务书》(以下简称“《计划任务书》”),作为与市科委订立《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合同》(以下简称“《课题合同》”)的附件。
项目申请需提供项目责任人所在单位盖章的《计划任务书》和《课题合同》各一式六份,《课题合同》经市科委盖章后生效。
第十四条 软科学项目年度立项名单将于《项目指南》申请截止日后的6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布。
第十五条 项目责任人应认真履行《课题合同》,按照《计划任务书》的规定和节点目标开展研究,并通过互联网按时、按质提交各节点的研究成果。
第十六条 研究中心依托“软科学项目过程管理平台”,对软科学项目进行过程管理。
(1)临近或超过提交研究成果时间节点时,“软科学项目过程管理平台”会自动提示项目责任人提交软科学项目各节点的研究成果。项目责任人应及时在线提交节点研究成果。
(2)项目责任人逾期30个工作日不提交节点研究成果的,视为放弃后续研究,研究项目即可终止。项目责任人成功提交节点研究成果的,研究中心根据双方签订的《课题合同》和《计划任务书》预期研究的目标任务,对节点研究成果予以审核和确认,给出“继续研究”、“修改后继续研究”或“项目终止”的反馈意见。
(3)研究中心选择部分项目进行节点研究成果交流,邀请有关专家和项目组进行互动讨论。
第十七条 项目责任人完成软科学项目研究后,应向市科委提出验收申请。
(1)项目责任人在线提交“科研计划项目课题验收申请”(登录“上海科技”网站点击“网上办事”),并通过“软科学项目过程管理平台”填写项目后续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2)应附的书面资料包括:项目责任人应将“科研计划项目课题验收申请”打印一式三份,将附上按规定格式印刷的完整研究报告(包括项目组成员名单、3000字以内的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一式五份,送交研究中心。
第十八条 报送材料经研究中心审核确认后,市科委对该软科学项目进行验收。
第十九条 市科委不定期对完成的软科学项目进行综合评定,评选出优秀软科学研究成果,在“上海科技”网公布。被评为优秀成果的项目责任人,市科委将给予其一次自由选题立项机会。
第二十条 软科学项目研究经费采用分批下达的方式拨付。《课题合同》签订生效后,市财政下拨项目总经费的70%。软科学项目通过验收后,市财政再下拨剩余的30%经费。项目责任人应按批准的经费预算使用经费。
第二十一条 软科学项目因故终止的,后续研究经费则不再拨付。项目责任人应及时清理帐目与资产,编制决算报表及资产清单,并将剩余经费(含处理已购设备和材料的变价收入)按原渠道归还;剩余资产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置。
第二十二条 实施软科学项目所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除《课题合同》另有约定外,所有权和使用权按《关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规定》等规定管理。市科委会同成果完成单位共同加强软科学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共享。除涉及保密的成果外,应以多种形式促进软科学成果的出版、发表和宣传。
软科学项目在研究过程中或完成后,项目组成员发表与该项目相关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论文和专著等)时,应标注“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资助项目”的字样。
第二十三条 对涉及重要决策和不宜公开的软科学研究成果报告,项目责任人应事先向市科委提出书面说明(盖章有效),经审核确认后,项目责任人应在提交成果报告封面的右上角注明密级程度。
第二十四条 《项目指南》公布后,对当年新提出的指向性明确且时间紧迫的软科学研究任务,市科委组织优势力量开展研究,其申报和管理参照本办法。
第二十五条 对当年经费预算背景或条件发生重大变化需调整的,按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二??八年五月三十日起试行。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76-8333。
Copyright@ 版权所有 找法网()- 中国最大的法律服务平台为何中国学者搞科研,却要写成英文的论文发表?
为何中国学者搞科研,却要写成英文发表?只写英文摘要不就足够了吗?本问题已收录进圆桌:更多讨论欢迎关注:)
按投票排序
131 个回答
对于题主这个说法,个人认为要一分为几地来看待。1.科研人员发表的学术文章本来就不是给普通人看的,而主要的阅读定位对象是在这个世界每个角落的学术共同体的相关学者来阅读的。比如一个实验性的自然科学成果的发表,就需要通过国际期刊来使世界学者来关注,也会有全球各地的学者会尝试根据文章的methodology重复文章中所提到的实验,这样就能看出这个实验结果是否有重复性。今年在自然科学界比较火的小保方晴子事件就是这个例子,她的实验结果被发现有作假的成分,而且无法重复实验。具体中文论述可看这里:。换而言之,对于现代自然科学学者来说,英文是他们的一个最基本工具,因为他们要将自己的研究结果公布到世界,让别国的研究者也能关注到。所以发英文期刊是最重要的途径。这里倒是可以补充一下,在二战之前,英文倒不是最主要的自然科学期刊,尤其是在短暂的魏玛共和时期,世界自然科学主要交流语言是德语。(现在的学者们如果学过德语的话,就会感叹,还好二战后德国的衰败,主要科学家流向了美国,导致学术语言变成了简单得多得多的英语。)如果按照这位学者的思路的话,如果自然科学研究结果只发表为中文的话,那么无异于只让中文读者读到,基于中文目前在世界学术语言中的极为微弱的地位,而将其他语言世界的学者都关在了门外。这样的方式,无异于闭门造车,这是行不通的,也是在开倒车。2.题主考虑到的数据库价格贵(甚至倾向于垄断)的问题的确有。现在几大学术数据库和出版社的定价的确是一个比较的问题,哈佛在2012年也表示过不能完全支付所有数据库。()在欧美学术界,open access的呼声也很高,因为对于学术研究者来说,这真的是一个很懊恼的事情。对于本人来说也是,往往是发现了一篇很好的文献,下载的时候却发现没有权限。这是最令人不悦的事情。我们青年研究者中也会有这样的文献互助圈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数据库的垄断价格的确是一个问题,不过更复杂,并不是此题的主要问题。3.有一些朋友会问,自然科学我们的确看不懂,那么社会科学,人文历史类别的呢?这里必须抱歉说,社会科学类包括经济,zz,法律等类别的很多国际期刊和一些优秀的国内期刊,没有经过长期学术训练的普通读者仍然很难看懂。并不是非专业学术的朋友想的那样,这些期刊上会登一些类似故事类的文章。大部分也都是高度理论化和抽象化的文章为主。但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确存在不同,除了高度计量化的金融,经济学之外,个人认为(此处为纯一家之言)目前并没有在全世界达成像自然科学这样有共同认识基础的共同体。当然你身边有些水平比较高的老师会告知你们,有这些top 5的国际社科期刊,他们是最高水平,他们就是认知基础。但是实际上投过SSCI的朋友就能知道,在社科领域很多并没有这么理想化。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在某些zz学和社会学的Top期刊,有些因为yishixingtai的问题,有些方向基本是很难发表出来。而同样,在中国的顶级期刊(有些质量也是非常好的),批评GCD的内容也是很难出现的。这倒还算了,无论是在一些国际经济学,还是zz学或者社会学顶级期刊中,如果不是这个学派,或者不承认这个方法论的文章也是非常难发表出来的。(现在能体会到中国社科发展,尤其社科学者发展的困难了吧?)中国学者在这些国际期刊的确很难发表。(当然英文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基于这样的原因,如果中国目前想如在自然科学中一样一拥而上以纯SSCI数量而非质量来评价社科学者,的确可能导致资金分配不合理的问题。而这个指导性错误的确会造成一定量的浪费。而在一些全世界学界还没有共同认知的学科中,的确要积极发展一批中文高质量期刊。而在这些学科中努力的学者,除了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作为第一要务外,比自然科学学者更具有义务做一些社科普及工作。过去和自然科学的朋友交流,经常说到,中国的国情是,社科普及远不如自科普及做的好,虽然后者也没有好到哪去。这样的情况,更要求社科学者在高质量论文外,需要作为义务来做。因为毕竟社科最终研究的是基于社会变动结构表现出来的现象(即最终的终端还是人,只是人的集合的一个表现),我们还是有很大的义务来影响和改进社会。否则只是一个极为冷酷的观察者而不进行任何的影响的话,未必对得起中国民众给予我们的资助。(当然这又是一个研究哲学的问题,因为的确有学者认为,社科学者就该是一个完全的纪录片摄像师的角色,哪怕被拍对象快要被哥斯拉踩死了,但是摄像师的工作就是将这个对象被踩死的过程纪录下来。)
题主也许不过是个无从接触和了解科研的普通人,但由于这个问题表现出对“科研”的严重无知,的确挺能拉科研人员的仇恨的,题主已经被目前的答案已经全方位吐槽了一遍,我就不吐槽了。目前的答案严格来说的确都还没有解答题主的困惑,我正好在另一个问题刚解释完什么是科研,正好编辑一下用来回答这题。回答之前我编辑了一下问题,去掉了一些题主因为不了解科研而带有的主观判断(也就是拉仇恨的地方):修改原因:修改原因:1、中国学者搞科研用何种语言发表,与“纳税人的钱”没有关系,也有用中文发表的论文;所有国内高校的硕士/博士生毕业论文,都是用中文写的、并且在北大图书馆有存档可供查阅;2、不存在“优先给外国人用”这种说法;3、看什么期刊的文献,就买什么期刊的数据库,跟外汇储备扯不上关系;中文的数据库如知网等也是要花钱买的;买英文期刊的数据库,不是买中国学者发在上面的文章,而是全世界的学者发在上面的文章,中国作者的只是很小一部分。↓↓↓===回===答===正===文===↓↓↓题主以及与题主有相同疑问的所有人,之所以对论文用英文发表有疑问,本质原因是对“科研”这一事物的不了解。什么是科研?科研人员都在干些什么?举个例子:血管支架()。这是一个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的东西,家里有做过相关手术的老人的一定知道这个东西。它的概念在1976年第一次被提出、到如今广泛投入临床,对于普通人来说它是一个新奇的高端的昂贵的医疗设备,但如果我告诉你,你们使用的这个血管支架是数以万计的国内外硕士生/博士生的研究成果最终整合的产物,你们有何感想?从概念提出到广泛使用,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材料的选取:材料要达到一定的韧性和强度、生物相容性、低细胞毒性、降解性能(可降解或不可降解)……&&&支架的设计:支架要能够进入血管、在血管中移动至患处撑开、撑开的程度控制、撑开后的固定效果、撑开后的力学性能(韧性和强度)……&&&针对具体问题的改进:易形成血栓的问题解决、针对手术操作的各种改进……&&&支架使用过程中与人体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可能短期内无法变成实际应用,但今后对支架的改进会基于这些机理研究。以上的每一个具体问题,都可以拓展出很多的课题进行数年的研究:符合要求的材料选取可以有数百种(成百上千个课题)、从这些选取中筛选出若干个非常具有潜力的材料进行进一步支架设计制备(成百上千个课题)、从上述制备出的支架中再筛选出最合适的几种进一步进行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和改进具体问题(成百上千个课题)……直到今天,血管支架仍然作为很多实验室的课题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设计和改进。一代又一代的国内外硕士/博士生在之前的博士生发表的文章的基础上,不断往前推进。百度学术里搜索“血管支架”共有约57,700篇中文论文(英文只多不少)。题主应该注意到了我上面文字中重点标出的“国内外”。然后再回到问题(相信答案已经在你脑中呼之欲出了):为什么要用英文发表论文?因为在如今的科技发展程度,科研已经不是普通大众想象中的那种“爱迪生试了很多材料发明了电灯泡”这样的模式了,“科研”是全世界的所有科研人员在进行的高度分工合作的一项工作,是一个人或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国家已经不可能完全独立完成的工作。“我”做了一部分研究,“你”也做了一部分研究,当“他”进入这个领域准备开始研究时,“他”需要知道你我已经做了什么、还需要做什么。他如何去了解呢?通过你我发表的论文。所以学术界需要一种统一的语言来发表论文,英语作为适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自然是首选。不仅中国学者,韩国学者、日本学者、西班牙学者以及更多的非英语国家学者都是用英文发表论文的。
因为科研的目的是让尽可能多的同行来看,尽可能多的同行能够看懂,尽可能多的同行能够认可你的研究成果,尽可能多的同行成为你在科研上的同情者和支持者,所以研究者要在很多场合向不同的人反复阐述自己的研究,科研的目的是交流,而不是敝帚自珍当成个宝贝一样收藏起来秘不示人。作为中国研究者,连英文文献都看不懂,那还搞个屁研究
试想如果世界上各国科学家都像题主想象的那样用自己母语撰写科学论文。那我们就不得不更多花纳税人的钱来雇人搞翻译了。
科研成果发布的目的主要是同行交流,而任何一门学科的专业体系都是非常复杂的,在这种前提下基于不同语言的研究成果相互交流所耗费资源远远高于所有从业者学习同一门新语言所用的资源。有些细分知识体系一旦基于英语形成,就没有必要转化成另一种语言,很多专业术语也没有必要翻译,因为做研究到一定层次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你翻译过来也看不懂。因此德国人、法国人、日本人、意大利人、韩国人等等搞科研都用英文发表成果。美国人、欧洲人、日本人、韩国人都用一样的阿拉伯数字也是同样的道理,美国人生活中使用美式英制单位,发论文照样用公制SI大家也没嫌麻烦,想想这些某些人脆弱的民族情怀会不会好受些?
因为中国负担不起失去全世界的科学家,世界却能负担得起失去中国科学家。
题主不就是想让大家承认"中国在国际上得先当学生后当老师"吗?++++++++++++++++++++++++++++++上来就当大爷,你是有多高估中国的综合国力呀?一些残酷的历史有助于你认清形势:918的不抵抗政策,说穿了还是因为当时打不过(刚打完中原大战,任何一路军阀都不足以单独对抗日军),苦苦熬到41年珍珠港才敢宣战,最后还是靠美国人扔原子弹,苏联出兵东北才算彻底赢了日本人,雅尔塔会议上把外蒙古卖了,中国连说话的分都没有。没有实力,就算在"盟友"面前都抬不起头,Power is Power!建国以后根本没有废除全部不平等条约,和苏联的条约全承认,原因不是什么社会主义阶级友谊,而是苏联人百万铁骑在西伯利亚趴着呢。当时的中国政府只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承认和苏联的条约,以谋取苏联的支持废除和西方的条约;第二种选择是反过来。和西方的都是经济条约,和苏联的是领土,你觉得废那个好?想必你要回答"当然是废领土的啊,把那150万给爷收回来"。大哥,你面前是刚刚经过二战洗礼的苏联铁骑啊,能在一个月之内摁死关东军,打当时的PLA还不跟玩似的,到时候别说150万,960万都没了。中国的历史教育一直都是一种耻辱教育。但却没敢跟学生说清楚,这种耻辱现在还在继续,并且需要靠你的双手亲自去改变。而不是在这里夜郎自大、讳疾忌医、因噎废食。听蝲蝲蛄叫不种庄家,用个英语就不搞科研了。楼主感受一下,是不是明白为什么当初那么艰苦也要搞出原子弹来呢?相比老一辈拿生命去科研,现在学学英语装装孙子算个屁。不知道我这么苦口婆心拿手机码字,题主能否听进去一二。这个问题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后那一股看似爱国,实际上被掺进去了诡辩戾气的拧巴思想。事实上,这种暴戾之气是很有杀伤力的,特别是对于孩子。这种源于极右诡辩的狭隘思想,可以迅速的吞噬一个极左洁癖的中二少年,让他陷入无尽的悖论。就答主本人而言,自称极左柏拉图主义者,但是中二期间沾染了极右的诡辩戾气,至今十年有余。现在也不敢说,能够在保持爱国情怀的同时,又彻底清楚掉了心中的诡辩戾气,因为一个团体的凝聚力,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排外性。这个问题背后,另一个更加残酷的事情是,当今中国科研人员的尴尬处境。本来不能拿母语科研已经是很窝火的事了,反倒成科研人员的错了,你这不是釜底抽薪吗?战士在前线打仗,你背后捅刀子、嚼舌头、戳脊梁骨,这样真的好吗?就像一边背负着读书无用论,一边还要刻苦学习的孩子;腹背受敌,最需要发力的时候发不出来力,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科研人员,其压力可想而知。以上是原答案以下补充是我的心路历程,感觉太长可以去看最后14年9月29日的更新+++++++++日补充++++++++++++++++++++睡不着觉想出来一句更狠、更负能量的话——因为英国人打赢了鸦片战争。+++++++++++7月7日再次补充+++++++++++++++++++++++++我依旧认为楼主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是源于中国不成熟的历史教育,因为我也是这种教育的受害者。这种教育给我个人传递的错误信息观点是——因为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所以“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错误的。我说过,在我写这个答案那天,我也并没有彻底清除掉自身的诡辩毒素。然而今天,就在今天,我终于想明白,这一观点背后的逻辑错误了。事实上,“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全中国进步力量的共识,而不是洋务派的专利,洋务派的错误在于这句话以外的东西。在我看来,整个中国近代史,就是一个“斗争——共识——再斗争”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再斗争”是为了那些没有达成共识的地方再斗争,而不是之前已经达成的共识。因为一个分歧,所以两派对掐,掐出结果来了,胜利的一方,再因为其他分歧分裂为两派,继续掐。而整个过程中最早达成的共识,恰恰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是后世所有进步势力都不曾反对的,他们反对的不是洋务派对的这部分,而是错的部分。+++++++++++++7月26日关于“柏拉图主义”的一点补充+++++++++++之前关于柏拉图的言论表述不清,令人费解,源于我缺乏正统学院教育,后来我仔细研究了一些术语,将我的见解附述在此。之前的也不删了,那毕竟是我成长的足迹。现代人提到柏拉图这个词,可能最多的时候用来描述爱情,就算学术一点的用法,也是用来和亚里士多德主义相对应。而在这里,在我民科嘴里,我是将他奉为逻辑的代表,和代表修辞的诡辩学者相对应的。我在评论里面的表述是这样的人们会依据自身的能力特点和自我保护的本能,形成价值观和政治观点。数学和逻辑能力强的人,就会形成渴望独立自由,希望遵循"客观"规矩行事的性格;而语言和修辞能力强的人,则会表现得很合群,进而形成小团体,以便对抗其他团体,而当新的势力出现时,曾经对抗的团体又会联合形成更大的团体,就这样,最终形成民族和国家。这也是两千年来最主流的政治心态,被称为Right,而其余的则是Left。后来我发现,我之前所说的“极右戾气”,学名叫民粹主义,说白了叫“外行指挥内行”。上面说了,左派是崇尚逻辑的,而右派崇尚修辞。中国的左派,或者说发展中国家的左派,其实是和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结合的左派,抗战时期八路军和日本人标着膀子的比洗脑,就是修辞学大放异彩的时刻。但这种左派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这种逻辑上的不自洽,从青春期一直折磨我到现在,让我错过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就在今天,我在此时此刻,我码字的前一秒,我还在和父亲因为我的前程而吵架……不好意思,跑题了……中国其实是没有左派的,中国现在只有民族主义的右派和市场教条主义的右派。真正的左派是什么样子的?我未尽许可引用了一条知乎的热门评论,我想,这可以代表真正的左派:家里捐了一房间金条和一条街的地契,还死了人抗战,最后还是被文革得很惨,一夜回到身无分文,外婆从小死了父母还是燕京大学毕业的,外公新华社的记者文革坚持说真话被整十年,出来还给整他的人的子女补课。爷爷老红军抗战掉了腿,至今住着省长级待遇的病房要死了,但是一生没他娘的和那些人同流合污挣些昧良心钱。外公外婆都当过大学老师,可是妈妈从小没学上,自学的后来跑出过去留学当教授。然而这个世界知识分子经济上就是没有玩金融的,玩权利的人体面。在中国,甚至,衣食不保。我在英国的导师脑袋抠破了牛逼研究一串串,有钱,但这些钱不如权贵冰山一角。这个世界怎么可能没有平台,平台明摆着的。创造实际价值的底层劳动人民,技术,科技研发者都是替这些玩权利,玩金融,洗脑普通民众,让他们消费些垃圾的人打工的。这个世界的平台格局太需要改变了,只能说人类社会只进化到如此罢了。 真正的左派,不是民粹式的绝对平均,也不是市场教条,而是追求人的市场价值和劳动价值相符合,多劳多得,但也只是多出和自己付出相称的部分;追求的是有限领域中,理性精英的学术自由。这个目标很明确,但操作上比较难,这也是劳动价值论被束之高阁的原因。但我认为,技术上的问题,终究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得到解决。事实上,高科技无产阶级正在形成,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果壳和知乎的崛起,以辟谣为契机,互联网上也渐渐有了一些真正左派的身影……不好意思,本来想的很好,但是刚和父亲吵完架,还是没有组织好语言,总觉得最核心的东西没说出来,只能让想过同样问题的人明白,而不能让更多人理解,对不起……日的更新我又来更新我赞数最高的答案了,我喜欢把我的所得写在这个答案里,因为这样会让我有一种写的东西被人看的错觉。闲言少叙,书归正传,再来看看我对“左”和“右”的最新理解。总结前面的想法,理解民族主义是右派的可跳。之前说过左右派是怎么形成的,原话是这样的:(人类社会发展早期)有一群语言和修辞能力强的人(注:最近发展也可能是身体强壮的人),会表现得很合群,进而形成小团体,以便对抗其他团体,而当新的势力出现时,曾经对抗的团体又会联合形成更大的团体,就这样,最终形成民族和国家。这是人类政治的正统,强调家庭、家族、家长,强调忠君孝亲,这种乡土社会的最原始的互帮互助——“有福在亲友间共享,有难在家族间互帮”——在一个宗族内,经济宽裕者有责任和义务接济贫困者,并没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现代保险理念。而左派是怎么产生的呢?这个时候就要提到教科书里面的词汇了,虽然我知道有些人很讨厌,但他说的对——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打破了家族的壁垒,甚至打破了国家的壁垒。(虽然之前也有很多人提出过类似思想,但是由于过于超前而仅仅停留在幻想,比如墨子提倡兼爱非攻。)更加由于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使得信息几乎0成本传播,铁路、公路、卫星导航、磁悬浮列车,都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使得之前依靠“人生地不熟”的地理和文化差距所造成的壁垒无所遁形,建立在其之上的Right思想也有所动摇。人们渐渐从强调家族、民族,转而强调社会;从强调家族保障,转而强调社会保障,这也是社会主义一词的朴素含义,区别于家庭和民族。那么,这些都是老话,下面才是我对左右思想的最新认识:社会主义从逻辑上讲,是为了人类整体的效率和利益,但客观上有利于平民;民粹主义从平民出发,但是由于逻辑上属于右翼思想,所以客观上帮助了右派。由于社会主义客观上对平民有利,所有后世很多社会主义者出身平民,从小受到反智主义的笼罩,所以民粹是社会主义者需要克服的第一个障碍。社会主义者偏向唯理论哲学(唯理论),重视理性认识,提倡演绎法;右派正统偏向经验论,重视感性认识,提倡归纳法。一则由于最初的社会主义者往往是原有框架的失败者,他们往往不太通晓人情世故;二则由于后来的社会主义者源于平民,他们没有经验实践的机会(私货:数学和诗歌除外,数学是少有的不能通过硬件阻挡平民进入的领域。最近正在研读微积分,很荣幸能够学习这门由毕达哥拉斯最后一位传人——莱布尼茨所创立的学问。望自己早日学成,也能骄傲的称呼自己一声“莱布尼茨的传人”!)那么,社会主义者需要克服的第二个障碍自然是——教条主义倾向,因为教条主义是右派的逻辑。克服教条主义的方法就是要明白——根据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数学公理也只能通过归纳获得。要学会宽容,就想宽容非欧几何,要学会批判,就想罗素批判集合论,好好研究,有主意理解批判和诽谤的区别。关于理性批判,首推波普尔,这是左派运用自身的逻辑(演绎法)对自身进行的批判;同时,也有人感性地批判感性自身,代表人物尼尔·波兹曼,代表作品《娱乐至死》。由于推崇唯理论,所以社会主义者喜欢大陆法系的成文法;而右派,特别是右派贵族喜欢习惯法,不光是因为对经验的推崇,也是由于经验法能够完美的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成文法对于统治阶级来说是“异己的力量”,很容易异化为反抗统治的力量。因此,社会主义再一次客观上,有利于了平民。左派至今势弱,源于无法有效解决怎么团结人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简单粗暴的方式很明显更有效那真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现有的方法,也只能是将一些东西压缩在一定范围内。不过我觉得依旧还是有希望了,这种希望依旧来自于数学,数学这种东西,虽然过程很复杂,但结论很简单,主动使用很复杂,但被动使用很简单,所以这是一个突破口……最近在研读微积分,我很荣幸能够能够声称自己是莱布尼茨众多徒子徒孙中的一个……柏拉图说,数学与善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我想他的预言终将实现。扩展阅读:人性到底是利己还是利他的,宇宙到底是确定了还是随机的日,很高兴自己又得了一百度个赞,敝帚自珍的把链接放在这里这篇答案算是本篇文章的一个补充,本篇反对民粹,副篇反对狭隘精英,算是组成了一个,我个人为自己建构了完整价值观。好了,理(hu)论(shuo)构(ba)建(dao)就到这里,也该努力去实践了,老大不小了O(∩_∩)O哈哈~
1 谁用纳税人的钱搞的科研?作为基层科研人员明明是在用自己的绳命在搞科研好么?2 英文的优先给外国人用?如果真正做过科研就知道中国人发的外文文献应该更多被中国人拿来用,即使被外国人用了,对于中国科研的影响力来说也是好事。3 花外汇买外国数据库---中国的数据库和期刊要是能达到相同的质量和影响力,谁会发外国的。国内的学术圈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创造了巨大的GDP。无论是直接转化的科研成果,还是发文收费的钱数到手麻的期刊。
用通用语言英语撰写论文有两个好处:1. 为同行提供impulse2. 避免重复性研究
因为本来就不是写给绝大多数中国的纳税人看的啊。绝大多数外国人也不会看啊。要看的中国人也不会觉得外国人优先看了啊。
人类需要一种放之四海都有人懂的语言
用英文发表论文有利于中国科研,可以说是*只赚*不亏* :D可以从两个角度(已有的100多答案中似乎没有提及)来理解:(1)赚到了最优秀的评审系统,可以说在不少场合下,研究成果由研究者和评审者合作完成;(2)两个因素使得用英文发表不亏:i)科学知识基本上可以看作纯公共产品(public goods),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ii)全球的科学家选择用英文发表形成的广义互惠(generalized reciprocity)。当然,我这里的讨论仅仅针对那些严肃的科学研究论文,灌水文章不在此列。为什么优秀的评审系统这么重要?一个群优秀的评审能帮助你知道这项工作到底贡献了几斤几两,在方法和理论上有什么错误或者局限性,有没有更好的解释,如何提升当前的研究等。有在A类杂志发表和评审过文章的同学一定会理解专家意见(对的,或者是错的)对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也一定会记得你花费过多少个小时评阅一份文稿,从阅读别人的稿件,查文献,到最后撰写出自己的评审意见。做管理学研究的朋友一定了解或者经历过几乎和文稿等长的review package(30-50页的长度,一般由3位评审专家意见+associate editor意见 + senior editor意见组成)。评审系统的重要性也体现在一本学术杂志之所以优秀,根本上是因为他的编委和评审专家资源。用英文发表,可以说你赚到了最优秀的评审资源。有人也许会问难道国内科学家就不够优秀来评审你的文章?我的回答是,对于有些工作,国内还真没有合适的评审专家;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一个所谓weak-tie的概念,弱关系往往能带给你新的信息。优秀的专家分布在全球的不同角落,当大家用英文发表文章的时候,你才有机会获取这些专家的帮助。为什么用英文发表文章不亏?与国家安全和商用技术相关的知识除外,一般性的科研发现基本上可以看作是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你与别人分享了并不影响你自己的享用。另外,当全球科学家都如此分享的时候会产生一个广义互惠的链条。也就是说当你的工作让A受益的时候,A的工作让B受益,依次传递,最后Z的工作会让你受益。
用纳税人的钱,做出成果之后在全球公开发表并共享,这不正是体现了回报纳税人吗?题主我无法理解你的想法…
大多数研究没有直接商业或军事价值,有的话,不会公开。英语现在不是民族语,是世界语。语言是一种工具,好用就用。外国数据库里中国人占的份量有多少?不要太高估。
因为英语事实上的国际语,是和国际同行交流最有效的语言,有助于搞好科研工作。你的论文要不要投稿国外?要不要外国同行评审?希望不希望被外国同行看见并且引用?如果你只在乎国内,那我无话可说。但在国际交流日趋频繁,地球村越来越小的趋势下,只用中文,能产生多大的学术价值?这种固步自封,在我看来反而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有些东西,就不要去强调民族性了。有的只是历史原因,约定俗成;有的可能人家真的是比你好。强贴民族标签,请多想想那个“自主研发”的3G,除了肥了某些人,让全国移动用户吃了个苍蝇。
作为一个刚起步的科研工作者,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用英语写论文确实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自身学术成果的快速和充分展示,从而影响了效率,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当然希望全世界都用中文来进行学术交流,但是“臣妾做不到啊”,必须承认由于百年来中国在各方面的落后,使得中国已经丧失了世界主流文化的引领者的地位。单从学术上讲,99.9%的好的杂志都是国外的,从人才上讲,虽然中国近年来水平大有提高,发文数量上甚至能超越日本,但在高端的学术文章上我们和日本差距还很大,远不如欧美。但是我觉得总体上中国的学术在进步了,是有希望的,二战前全世界顶尖的学术中心是德国,所以希特勒才有信心想称霸世界,当时很多人搞学术都是要学德语的,德语相当于当时的学术语言,希特勒的民族主义政策逼走了大多数德国的学术力量。二战后德国战败,学术中心移到了美国和英国。只要中国越来越强大,以后可能也会出现中文的顶级期刊,这需要我们的努力。
个人觉得,在面对“纳税人”三个字的候,很多人都走了极端,一种人是完全没有自己是纳税人的概念;还有一种是突然发现自己是纳税人,然后瞬间逆袭为“老子是大爷”状态。似乎都缺乏对现代国家的理解。跑题了。通过题主的问题我感到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味道,希望是我理解错了。也许题主只是反感读英文文献或者写英文论文而已吧,如果是这样的话,求别冠冕堂皇的贴上“纳税人**”的标签。“科研用纳税人的钱”与“论文用英语来写”这本身是毫无逻辑相关的两个事好吗!只要科研成果是有价值的,以后你这个纳税人享受到了科技的成果就行了吧!题主有这样的精力替公知纠结这种问题,还不如想一想作为纳税人的你我,有没有被问过到底想不想要看奥运,或者对航天员太空吃粽子有没有兴趣。再或者,关心一下为什么三峡建好了,还要在电费里附加交什么三峡建设基金,不是说好了半个中国的用电都不用愁了嘛!建设三峡这两千亿的花销可真真是纳税人的钱哦,作为纳税人我本来还天真的以为这是一次性投资呢!!又跑题了,不过我相信对于题主来说,思考一下这些问题,是会有帮助的。
这个问题很深,不能简单地用题主的话概括。不要太小瞧科研工作者以及科研领域,这个领域也存在类似市场经济的竞争关系与优化关系。题主说的情况只是一方面,这是科研工作者、资金提供方以及该领域规范、主流等多因素综合决定:要不要把花钱的试验成果拿出去让人打一打?(至于英文中文,这是战术层面不是战略层面,现在主流英文嘛,无所谓嘛,以后中文覆盖面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科研水平及口碑好了,也能用中文嘛!注意“拿出去打一打”才是关键)。科研项目资金来源不一定就是你纳税人的钱,企业科研项目就是其一,比如我拿了某公司的科研项目并且有了一些成果,在服务于这个公司同时,你想不想发文章要听人家的(一般这类项目是横向项目不太好发文章),如果人家想把这个题目发出去让别人打一打,那你可以发,无所谓英文中文因为这个科研项目已经服务于私人(人家如果觉得有必要还会申请专利保护)。另一种即拿公家的钱搞科研项目,一般是纵向项目。首先题主要明白一点,中国整体科研水平不是数一数二的,拿答主的水工结构专业来说,中国造的是世界上最多最高的大坝,但是关键的技术(抗震、混凝土抗裂等)却不是领先的。明白这一点,接下来我就要理清题主这个错误的逻辑:既然不是领域内最棒的,我们国内尖端科研人员也大多从国际领先水平出发(注意:出发点是我们先花钱学别人),然后自己搞个几年,汇总成果后,一般会有个问题:你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怎样(其实又引出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在行业规范上大多不是命题主,很多行业规范都是别人的,那么你的成果不说出去,谁信?谁敢用?比如我们设计了一套新的抗震抗液化方案,我们拿给三峡,三峡不敢用,拿给葛洲坝,葛洲坝不敢用。只有你的东西亮给全世界搞高坝抗震地基液化的同行们,他们认可(具体就可能是收录你的文章到SCI),别人才敢用)?既然这个问题严重影响你做的东西的价值,因此很多时候(研究成果不成熟)都要拿出去让全世界去看,这里就不乏比你NB的同行。就像 举的例子,有些时候会被打回来,当你做的不错的时候,你也必须承担自己成果被别人使用的风险(当然你的东西也是在别人肩膀上做出来的,这时候你就知道引用文献为什么要那么的严格了吧)。===============================================整理一下,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如果是公家的项目,你确实用的是纳税人的钱,你还必须先去花钱去看别人的东西,然后你继续花纳税人的钱做出成果,如果成果成熟那就可以拿去造福国人(虚吗?我觉得不虚,别小看中国这帮管理科研经费的人),如果不成熟就发出去让别人打(英文不英文的你说呢?~想让高水平的人打就必须写成英文的。人家看了,很多时候不稀罕用也不敢用,但人家会提意见会批评你,这是最宝贵的。万一真有人用,那他得背负非常大的风险悄悄地用,trust me)。直到国际业界没人再质疑你的成果。别把自己看得太重。
不是为了职称,谁发英文论文啊?还真想接到诺贝尔委员会的电话?纯属自虐。没有科研自信东西拿不出手呵呵。。。为了交流,可以先发中文,然后翻成英文,岂不是更有诚意?所以
简单打击一下楼主,科研的重大成就,即使是中国人,也是用外国纳税人的钱搞出来的。科学研究使用的基础理论,也都是外国人提出来的。所以,如果你嫌弃的话,可以拒绝纳税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债发行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