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农村,我们农村自来水管理制度给装换总管、要自己付费用、以后吃水付钱

当前位置: &&
玉环:实践“三个代表”,加快农村供水建设
一、工程建设概况
玉环地处浙东南沿海,是全国十二个海岛县之一,全县陆地总面积378km2,辖6镇3乡350个村居,常住人口39万,外来人口21万人,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00.11亿元,财政收入10.0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651元,居全省市县人均收入前5位,玉环已第5次进入全国经济实力百强县的行列。
由于地处海岛,玉环淡水资源严重缺乏,年平均水资源量仅2.54亿m3,人均占有量只有683 m3 ,只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1/4和全省人均水平的1/3。缺水问题一直以来困绕着玉环人民,为改变这种局面,玉环人民经多年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兴水利工程建设,建成水库、山塘四百余座,总蓄水量1500万m3,目前用作自来水源水库的有12座,库容量为1250万m3 。我县自来水供水起步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到1996年止,只建有城关、坎门、楚门三个水厂,主要承担三镇5万居民及企事业单位的供水任务,制水能力不足1.5万m3 /日,年售水量只有300万吨左右,而农村供水几乎是空白,农村群众生活饮用水主要取用水井、河道水、山塘小水库来解决,饮水质量根本无法得到保证,直接影响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玉环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饮用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广大乡村农民对能喝上同城里人一样洁净自来水的呼声尤其强烈;另一方面,由于工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我县十大河系水污染十分严重,水质基本为劣五级以上。因此,解决农民饮用水问题已成为农村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我们水利部门顺应民心,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解决农村饮用水问题作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的一项政治任务来抓。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加快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一是抓水源工程建设,投资1.5亿元兴建总库容为656 m3万的里墩水库,该工程于2001年11月下闸蓄水;投资5000万元,续建双庙水库引水渠,加高水库大坝,增加蓄水量75万m3, 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二是抓水厂建设,1999年投资180万兴建芦浦水厂,日供水能力1500吨,解决当地1万村民的吃水困难,2000年投资280万元建成龙江水厂,日供水能力3000吨,使龙溪、干江两乡镇2万村民饮用水无忧,2001年和2002年投资360万元,建成了沙门水厂,使这个离玉环城关最远的地方的2万农民也喝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在这期间,还出资887万元兼并了清港水厂、陈屿水厂。三是抓管网建设,针对我县供水水库分布广,库容少,调节能力低等状况,从1996年开始至今,我县投资3000万元,实施八期水库联网供水工程,共铺设φ300以上联网管道60多公里。全县6座小(一)型水库,两座小(二)型水库实现了联网供水,为实施统一调度,余额互补,提高供水保证率,创造了条件。此外,3年多来,投资2000多万元,实施供水主干管道更新改造,提高了供水质量,降低了供水漏损率。
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县城乡供水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自来水供水范围已覆盖陆上全部乡镇,全县有240个村居,28.6万城乡居民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供水普及率达到73.1%。
二、沙门供水工程建设情况
沙门镇供水工程是我县经省、市水利部门批准的“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的试点项目工程。该镇位于玉环东北部,北面与温岭市岙环接壤,距玉环城关27km,辖地38.9km2 ,人口2.3万,有23个行政村。在饮水工程建设以前,由于地域原因及财力条件,该镇的供水还是空白,乡村群众饮用水靠水井、山泉、河水维持。近年来,农村的经济快速发展,衍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尤其位于该镇水系上游的温岭市垃圾场的大量污水下泻,加剧污染程度,河网水系逐然变劣,大部份井水也因受污而无法饮用。因此许多村民要到距离较远的山上,接取未经污染的山泉,接取雨水或购买高价净水饮用。这样的饮水环境严重阻碍农村奔小康的步伐,富裕起来的农民对改善饮水条件,喝上同城里人同样洁净卫生的自来水的渴望十分强烈。群众的饮水需求就是我们供水部门工作的着力点,为此,我局经充分的调查论证,充分利用该镇内有一座库容量256万立方米的小闾水库的有利条件,在省市水利部门和县政府的支持下,与2001年7月开工,投资1000多万元,动工兴建沙门饮用水工程,该工程分三个阶段建设,第一期主要兴建日制水能力1500T(实际可达3000T)的净水厂以及厂内建设80m3/h澄清池、无阀滤池和300T清水池各一座,铺设φ300引水管4500米,将小闾水库的水引入净水厂,同时实施小闾水库输水隧洞防渗漏工程,总计投资416万元;二期工程,铺设四大主供水管网即水厂至小闾、灵门、大沙湾、镇政府驻地至田岙隧道口共计φ100—300管道16公里,解决小闾、沙门、灵门、干家岙等10个行政村1.1万余人口的生活饮用水,投入资金425.28万元;三期工程主要是四大管网向周边村辐射延伸,解决了四边、张岙等9个行政村0.9万人口的生活饮用水,工程投资240万元。该工程于2002年1月建成通水,2003年2月全面完工,总投资为1081.28万元,其中省厅补助100万、市局30万、县财政360万,水司投入100万,群众自筹336万,工程缺额135.28万元(欠款未付)。覆盖沙门83%的行政村,82%的人口。解决1.86万农民的饮用水困难。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打下坚实供水基础,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赞誉。
三、工程建设的体会和经验
1、改革管理体制,实行一“龙”管水
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必须要有统一的机构和顺畅的机制。我县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实践表明,加快城乡供水工程建设,促进供水事业的发展,改革传统的管水体制,实行一龙管水治水是至关重要的。过去我县水源和供水管理上分别隶属于水利和城建、卫生及当地政府部门,由于受部门职权及利益格局等因素影响,导致在水源建设管理,供水调度上存在诸多的推诿和扯皮,尤其在干旱用水紧张期间,农业和生活饮用水矛盾更加尖锐,直接影响水库运行和城乡供水,多头管理的弊端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为理顺水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关系,促进开源与节流的有机统一,加快城乡供水事业的发展,1996年县政府下文确定,将县自来水公司、县节水办划归水利局,确立了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一杆子管理的体制,从此开始,我县供水事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经营,为我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尤其在今年的大旱之年,我们借水的统一管理机制的优势,最大程度地解决了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保障了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今年我县遇上百年未遇的严重干旱,1-9月份全县仅降雨760mm,比常年少32%,到10月中旬,全县13座生活饮用水水库,可供水量只有40余万m3,而且大部分水库已干涸,不仅农业受旱,而且全县20多万城乡居民面临断水的困境。面对如此严重的旱情,全县上下,水利供水部门广大干部职工,齐心协力,群策群力,投入抗旱,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尽力保障城乡居民生活供水。一是落实抗旱预案,突出“两先”原则,即要求先用河水、溪水、井水,再合理调用水库、山塘水,优先解决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适当考虑农业、工业用水。对农业用水需要水库放水,一律报县水利局审批,上半年通过审批管理,节约水量50 m3。二是开展内部挖掘,投资700万元,兴建龙江水厂至城关引水应急工程,缓解城关、坎门两地供水紧张状况,充分利用河道水,将水质较好的芳杜河水提引到清港水厂,经净化处理后供应港北片生活用水,投资50万元开凿深井,作为供水补充水源,通过实行计划用水、隔日供水等措施,延缓供水时间。三是实施境外引水。10月21日开始,组织8艘船只,向温州市水务集团购买净水,日运水能力达1.5万吨,珠港镇和楚门、芦浦三镇20万居民自来水基本得到了供应。可以这样说,有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有一个科学的统一管水机制,有一个全县水利供水一盘棋的思想,有一种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才有我县今后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解决农村饮用水首先要涉及到的是水源、水厂以及管网的规划与布局问题。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是搞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好的规划项目,不仅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减少投资,而且能够提升工程项目的品位,发挥工程项目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因此,我局在城乡供水工程规划和布局上做到三个结合。
⑴厂、库结合
由于海岛的地理特点,造成全县水库分布广而规模小状况,全县供水水库共12座,总蓄水量1250 m3, 龙溪水库最大库容量300万m3,最小的芦浦大坑水库仅6万m3,而且每座水库下游都有相当数量的人口,由于地域分割,集中式供水难度大成本高,因此在规划时,都依托水库兴建自来水厂,目前已依托龙溪、石门坎、双庙等12座水库,建成了日制水1500吨至1.5万吨不等的水厂9座,基本满足群众用水需求。
⑵局部和整体的结合
将农村饮用水工程区域规划作为全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把农村供水管网作为全县总管网的子系统来建设,再根据财力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如在沙门、芦浦、龙溪依托水库水源,人口相对集中建设净水厂和独立管网,再筹集资金铺设主干管网与总管网联通,统一调度水源,提高供水安全率,如有些离水厂较远的村,管网一时无法延伸而留有水源的,则根据规划先建设统一小管网,利用留地水源集中供水,等资金到位时纳入水厂统一供水管网。
⑶当前与长远的结合
编制规划立足长远,做到富规划穷建设,在水厂建设和配套管网时,留有扩容增量的余地,如在沙门水厂规划日制水量为7000吨,目前根据需要先建设日产1500吨的水厂及配套φ300的主干网,为今后增容跨区域调水留足余地,避免建设资金的浪费。
3、用足政策,多渠道筹资
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是一项高投入,低产出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很强的公益和福利色彩,国家投入不可能全部包揽,完全靠自筹群众也负担不起,所以工程建设所需资金,需要多渠道筹措,我们的做法是,一是用足县政府批准的政策,在水价中加收供水建设基金,专款专用,专项用于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按每吨水收取0.7元自来水建设基金,至今共收入并投入建设经费共3778万元,为加快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起到了投资全渠道作用;二是争取地方财政和省厅对供水工程建设的补助,如沙门饮水工程省厅补助100万元,县财政补助360万元;三是利用银行贷款、财政贴息来弥补,如双庙水库加固,县财政支付银行贷款贴息达100多万元。四是本着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发动群众筹集工程建设资金。
4、加强项目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
“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如何做到既省钱又按时保质完成,是一个效率与效益的问题。我们在实施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尽量利用供水部门自身的技术力量,开展前期勘测设计,尽量减少费用,如沙门镇饮水工程如委托其它单位设计,需设计费用30万元,后来在水利局设计所的帮助下,公司技术人员自行设计,共节约设计费支出25万元,工程项目发包按照规定向社会公开招投标,在施工过程中,自来水公司一名副经理负责并委派二位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技术人员到工程项目现场,对工程施工进行全过程监督,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及预决算负全责,实行工程建设考核制度,供水工程完工验收时,对工程进度质量及投资情况一并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项目责任人、管理人员年终奖罚挂钩。由于制度健全、责任明确、措施到位,该工程质量、工期都控制在设计范围内。
5、同水同价,收费优惠,让利于民
一是同水同价,近几年,我县农村饮用水发展较快。为此,我们也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如果按照农村水厂单独核算的话,供水运行成本将肯定高于城镇,考虑到目前老百姓还是一个弱势群体,过高的水价老百姓可能承受不起,因此在水价问题上实行农村与城镇同水同价,而且在农村免收每吨0.15元的排污费。二是管道安装优惠,我们规定自来水主管接到各村村口,其投资费用由水厂负责,村内管道由村里负担,自负的确有实际困难的村,水厂给予适当的补助。今年,对村级自来水设施补助达150余万元。三是对农民接水收费从低,按规定城镇居民“一户一表”需缴纳“一户一表”费800元,而对农村老百姓我们采取优惠收费的政策,即总表制接水免收“一户一表”费,单户接水按城镇居民接水收费优惠60%以上。30户群众的集体联合接水减为每户200元,真正使老百姓得到实惠。
6、加强经营管理,实现良性发展
对建成的乡村水厂,自来水公司对其实施严格的企业化管理,主要是实行“一级法人、二级核算”的内部经营管理模式,即由公司统一生产计划,统一经营责任目标,统一规章制度,统一人事资金调配,统一财务核算,统一水质检测,对水厂定编定岗定员,定售水量、水损率,定费用包干,定吨水成本,定收费率,水厂内部制订岗位职责,奖罚细则,责任到人,奖罚分明,这些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保证供足水,供好水,收好费,服好务。这些制度实施以来,几个乡村水厂都在经营中略有盈利,实现了水厂以水养水,良性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1、供水水源不足是影响我县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这几年,虽然我县加大了对水源工程的开发力度,兴建了里墩水库,东风引水工程等重点蓄引水工程,但目前尚未正常投入使用,现有12座供水水库,可供水量为1400万吨。根据我县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近期(2006年),全县自来水需求量2500万吨,可见水的供需缺口仍然较大。因此,搞好供水水源开发建设,解决农民饮用水将是我们水利供水部门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目前,全县尚有11万农民未用上自来水的这部分群众,分布地域广、居住位置边远、偏僻,解决起来需要更大的投入,根据“三、六、九”工程建设计划,要在2005年前解决9万农民饮用水,需要投入7000万元,所以资金不足将影响下阶段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进展。
五、下一步打算
1、大力开展水利建设。今冬明春,全县计划投入资金4000万元对芳杜、小闾等22座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以及库区清淤,完成河道疏浚、整治19.5km,为保障来年供水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水源开发。抓紧实施向黄岩长潭水库的境外引水工程,工程总投入约为&& 亿元,工期为4年。日引水量10万km3。同时积极做好螺丝礁、白沙岙水库建设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发建设。
3、按照“三、六、九”计划,有效推进农民饮用水条件改善及解困工作,2004年为解困攻坚年,重点解决两岛一山(海山乡、鸡山乡及珠港鲜迭片),主要的措施有,结合政府海岛高山移民政策,及时解决移民的饮水问题,在海山乡启动海山供水工程建设,在鸡山乡当前考虑用船运净水,再配合岛上库水的办法解困,同时计划在两海岛进行小型海水淡化的尝试。鲜迭片利用现有水库建设小型水厂,这样就可以改善两岛一片15个村1万人饮水条件,解决5000人饮水困难。
4、抓紧做好城关青沙饮水工程的前期工作,力争在2004年上半年开工,该工程预计投入1324万元,解决11个村、1.3万村民的饮用水。
5、继续用好供水建设基金,为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提供经济支撑,争取县财政给予更多的补助,也希望得到上级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
浙江省水利厅主办 浙江省水利厅办公室承办
浙江省水利信息管理中心建设管理 杭州弘一计算机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备案序号:浙ICP备号建议使用IE6.0,分辨率浏览请教下500人村庄吃水包括生活用水要配备多大的自来水总管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请教下500人村庄吃水包括生活用水要配备多大的自来水总管
请教下500人村庄吃水包括生活用水要配备多大的自来水总管
用水量不大,村庄用水的时间也不是很集中,有2 寸半的就够了,如果考虑后期发展(如有2-3楼的)还是用的大一点的比较好,免得到时只有晚上楼上才有水.我家是农村的,以前吃水都是井水或者是村里的水塘。现在村里强制农民安装自来水,并花钱购买水表,水5块_百度知道
我家是农村的,以前吃水都是井水或者是村里的水塘。现在村里强制农民安装自来水,并花钱购买水表,水5块
家是农村的,并花钱购买水表,请问这是不是违法行为,水5块钱一方。现在村里强制农民安装自来水,以前吃水都是井水或者是村里的水塘
向您说的这种按照水表走水也不属于违法行为,如果想弄的更清楚你可以去当地的部门或者政府反映下情况看看位不违法我这边也是农村,现在也是按照时间走水,然后家家户户放水,我这边是按照人口交款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可能好事没有办好啊这个应该是一个利民工程!实际安装是好事,但是必须挣得大多数村民同意。不能强制安装啊
不违法,按表收费是合理的,当是要村民代表严讨水费合理收费
强制安装有点说不过去。不过你可以向谁反应么?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自来水改造工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