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一下高尔夫自动供球系统配备了何种车身稳定系统?

货比货得扔?大众高尔夫中美配置对比
作者:88528话题:
声明:本文由说客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汽车之家。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阅读陆云生陆云生
&&&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同款车型美版参数与国内版基础参数和安全参数的不同,用数据说明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车辆的区别,希望读者可以借此看到两国汽车市场的差异,也希望本文的部分内容对于准备购买汽车的朋友有所帮助。&&& 美国汽车市场兴起比国内市场早,监管制度比国内完善,厂商竞争比国内市场激烈。那么,笔者就通过分析同一款车型在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的基本参数和安全参数的差异,让大家看看同一个厂商在美国的表现和在中国的表现有哪些不同。&&& 继丰田致炫、卡罗拉、凯美瑞、RAV4,大众速腾、帕萨特、途观,本田飞度、思域、雅阁、CR-V之后,接下来咱们说说大众高尔夫。Golf的相关车型及价格如下:&&& 从中可以看到Golf一共4个系列,分别是S、S&W/S、SE、SEL。其动力总成为1.8T+5MT和1.8T+6AT。本次选取了Golf&SE(1.8T+6AT)型来与国内的高尔夫进行比较。&&& 国产车型的选择原则是:尽量选取动力系统和安全配置与美版相近的;如果安全配置差别较大,则选择国产安全配置最高的车型。所以本次选取了高尔夫1.6自动舒适、1.4自动豪华两个型号与美版进行对比。比较的参数(基本参数和安全配置)见下表:基本参数方面:发动机:美版主打1.8T一款发动机,国内的提供了1.6、1.4T两款发动机。1.6的发动机功率输出、扭矩输出都很差;1.4T发动机功率输出、扭矩输出高于1.6L发动机,但是受排量限制,与美版1.8T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变数箱:美版采用6AT变速箱;国内版1.6采用6AT变速箱,1.4T车型采用7DCT变速箱。悬挂:美版标配后独立悬挂,国内版将多连杆独立悬挂变成了扭力梁非独立悬挂。刹车:国内版与美版相同。轮胎:国内版轮胎规格均低于美版。轴距:相同。&&& 市区油耗。即使考虑到中国工信部和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在油耗测试标准上的小差别,国内的1.6L发动机和1.4T发动机都比美版的1.8T发动机省油。&安全配置方面:车身稳定系统:美版全系标配有,国内版也是全系标配。不得不说,大众在主动安全方面还是比较重视的。气囊数量:美版标配6个气囊。国内1.6版版全系气囊相当于美版的三分之二。1.4T版只有中高配版与美版相同,低配车型气囊数量也仅相当于美版的三分之二。主动头枕:这个东西主要用于减轻追尾时前车乘员颈部受到的伤害。美版没有,国内版标配。安全带配置:三点式安全带都是5套。预张紧安全带都是2套。儿童座椅接口和后门儿童锁:两国的配置是相同的。可溃缩转向柱:国内版和美版都没有。车门防撞梁和高强度车身:美版配备了高强度钢材侧面框架和防撞梁,国内版的官方网站没有提及高强度钢材和侧门防撞钢梁的叙述,因此无法比较。胎压监测系统:美版是全系标配,国内1.6版中低配没有,只有高配有;1.4T版与美版相同。发动机电子防盗:相同。&结论1.&在基本参数方面,国内的1.6版在动力上落后与美版,但是油耗比美版少了1个;国内的1.4T版在动力上比美版低,但是考虑到其过人的燃油经济性,这个动力总成还是不错的。2.&变速箱。美版采用了6AT,国内1.6版与美版相同,1.4T版采用了更高规格的7DCT变速箱。其实,这款有幸荣登315晚会的7DCT变速箱原来在美版上也是标配的,但是由于“死亡闪烁”的原因被全部召回了,当然,我们国内的大众之前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10年质保什么的,但是现在变速箱质保变成3年了(与整车质保一致)。3.&底盘方面。原来人家美版的高尔夫标配的是后独立悬挂!在本人对丰田车型进行的中美对比中,一向以“偷工减料”著称的丰田,也不敢把卡罗拉和凯美瑞的底盘大动手脚。但是你高尔夫就是NB,竟然敢把一款已经设计成型车的后悬挂直接从多连杆变成扭力梁,这真的是让丰田都自叹不如啊。不过高尔夫暂时没有出现断轴的情况,所以速腾轰轰烈烈的“独立变非独立事件”估计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在高尔夫身上,但是大家也要注意,非独立悬挂的舒适性是不如独立悬挂的。4.&在安全配置方面,Golf的国内1.6版与1.4T低配版与美版存在差距,国内版统一配备了车身稳定系统,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气囊配置两方面存在差距。美版上胎压监测也是标配,但是国内1.6型低配上也没有胎压监测装置。5.&车身刚性方面。美版没有提供车体重量,但是产品型录中对车身采用高强度钢材和车门防撞梁进行了描述。国内版提供了车体重量,但是车身钢材强度和车门防撞钢梁的配置情况在官方网站和配置表中均没有提及。请各位读者注意一下车身重量,在轴距相同的情况下,国内版比美版轻了100kg,为什么呢?这就大概是悬挂简配带来的重量改变。6.&价格方面。高尔夫竟然与美版几乎一致,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考虑到发动机动力不行,底盘不行,这个几乎一致的价位到底合适不合适,就只有各位消费者自己衡量了。&大众高尔夫,是大众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主打紧凑型车之一。通过对比,我们看到,这款车1.6L车型的基本参数和安全配置与美版相比均存在不足,1.4T中高配车型,其动力参数低于美版,但燃油经济性高于美版,安全配置与美版几乎相同。&建议各位准备入手此款车的朋友,如果您的既定目标是高尔夫1.6L版,那么,考虑到他明显低下的动力和气囊数量的不足,笔者在这里建议您把预算调高一点,直接拿出16万,入手1.4T豪华版,因为这个版本是动力够用、燃油经济性突出同时主动被动安全性能到位的。&需要说明一点,高尔夫是我进行中美车型比较以来,第一款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三大件全系都不如美版的车型(速腾后悬挂改为独立悬挂之后,只有两项不如美版了)。发动机方面,速腾好歹还提供了1.8T的发动机(虽然技术规格进行了简配)供大家选择一下,高尔夫就直接1.4T封顶了;变速箱方面,您在入手1.4T高尔夫之后,也需要注意7DCT这一款“315明星产品”的实际表现,如果发现车辆时不时的抖动一下啊,或者拥堵一段时间突然仪表盘上几个英文字母亮了,或者高速上变速箱短时间失灵啊之类,就要抽时间去4S店检查一下了,如果不幸已经出了3年的质保期,自费更换一个变速箱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质量问题带来的维修费用,保险公司是不承担的);底盘方面,高尔夫暂时没有出现速腾那样轰轰烈烈的断轴门,但是后悬挂简配之后,乘坐舒适性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跟独立悬挂的相比了。&以上就是笔者对于大众Golf中美两国基本配置和安全配置的差异分析,希望对于准备买车的朋友有所帮助。&下一篇对比的对象是福特系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让我们先从嘉年华开始。
点赞,为作者喝彩
是汽车之家用户?欢迎
汽车之家温馨提示您:留言中请不要恶意攻击国家、其他用户及工作人员,不要发布任何广告性质的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永久封杀违反以上规定的ID。流畅沟通、观点鲜明、善意提醒是我们推崇的良性留言氛围。
说客是汽车人的自媒体平台,我有我的主张,
每篇文章仅可“赞”两条评论,请先取消一条后再“赞”此条”
作者:30364作者:37302作者:52575作者:40758作者:31918
一周热门作者排行榜配备刹车优先系统 5款15万内放心车推荐
来源: 太平洋汽车网
最近大家一直在关注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商丰田“刹车门”事件,而导致bos(brakeoverridesystem)刹车优先系统称为当下车迷朋友们最关注的热点。毕竟这个是关系到行车安全的关键部件,但是就目前的销售资料而言,并没有那款车型具体的注明是否带有刹车优先系统,但是通过我们的了解,还是在这里为各位汽车消费者推荐一些带有刹车优先系统的车型,以便为你在选车时多个参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推荐的车型只是相对眼下汽车市场比较受车迷关注度高的车型,并不代表市场上只有这几款车型具体“刹车优先系统”。
  在我们推荐“刹车优先系统”车型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刹车优先系统”是指当汽车的刹车踏板被踩下时,不管加速踏板处是否被踩下,车辆的油门立即处于怠速状态。
  “刹车优先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在节气门大角度张开,进气管真空度下降的情况下,强制关闭节气门恢复进气管真空度来保证刹车助力系统的可靠运行。但是节气门不全开它也会工作。所以,即使油门不到底也可以测试是否有这个系统。打个比方,救生衣是为了让人落水后不沉的工具。但是想知道一个人穿没穿救生衣不一定非得把他踢到河里。那刹车优先系统在油门不到底的情况下有用处没,有!可以缩短刹车距离。就跟救生衣即使没落水,也可以保暖一个道理。
  但为什么没有这套系统,在油门到底的时候刹车就不能用了呢?目前大部分轿车使用的都是液压真空助力刹车系统,我们以致胜为例来说,就是在节气门后面有个着红色密封套的一个导管,那个导管就是真空助力导管。在发动机发动的时候,由于发动机进气和进气系统的阻力(主要是节气门的阻力)作用,进气管内的气压是低于大气压的,也就是有真空度,通过这个导管把刹车助力系统的空气抽出,形成一定的真空度来实现助力。如果节气门全开的话,进气系统的阻力就大大减小了,进气管内的真空度也会减小,所以刹车助力就没有了。
  目前采用“刹车优先系统”的有欧洲的大众、宝马、梅赛德斯·奔驰等,但日本的八家大型汽车公司中只有日产汽车采用了该系统。&&& 推荐车型一、&(&&)  厂商指导价:11.88-16.68万
  据我们查完资料了解大众旗下的产品,除了捷达和自动挡的桑塔纳这种老车型未能覆盖到,其它车型都具有“刹车优先系统”,所以车迷朋友在购车的时候,可以打消大众旗下产品没有“刹车优先系统”这个疑问,而作为本文推荐车型之一的高尔夫6也是最近车迷朋友关注度极高的车型,所以我们把它作为大众代表车型之一,必定我们有很多车迷朋友喜欢它。
  高尔夫6代在设计上已经放弃了大众家族式的“u型前脸”设计,而前脸部分的造型更像是大众尚酷scirocco轿跑车的前脸风格。此外,车身高度上六代高尔夫也显得更加低矮,因此整体视觉上更具运动气息。车尾部分的设计也是新款车型的改变重点,其中尾灯部分采用了全新的横条样式,而尾部特征也确实与大众的suv途锐有些相似。速腾的两厢版车型其实就是5代高尔夫,作为速腾的下一代车型,6代高尔夫理所当然的全系标配了esp车身稳定系统。在这款4米长的小车中,已经汇集了大众引以为傲的tsi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7速dsg双离合变速箱、esp车身稳定系统,以及激光焊接技术和标配四气囊,大众技术领先战略的思路在高6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虽然内饰还是典型的大众风格,配色上也并没有什么新鲜的创意,但是第6代高尔夫显然还是在细节上尽力做出了与时俱进的努力。三辐方向盘尺寸适中,样式很饱满而又带有明显运动基因,空调面板依然是较为紧凑的布局,功能清晰指示明确,操作上不会存在任何难度。仔细打量,内饰细节、材质以及工艺部分很到位,没有人会去挑剔大众的功底。
  动力系统上,高尔夫有1.6l和1.4tsi两款动力选择,其中主流的1.4l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拥有131马力的最大功率和220nm的最大扭矩,相当于普通2.0l发动机的动力水平。并且由于涡轮的特性它在1750rpm时就能够爆发最大扭矩,配合换挡速度奇快的7速dsg双离合变速箱,不仅动力传递更加流畅,同时还拥有很低的油耗水平。1.6l发动机和polo
1.6l使用的是同一款,低转扭矩充足,低廉的维护费用是它的优势。
昨日点击TOP
【】 下一篇:
官方价格:11.88-16.68万元最大功率:96/5000排量:CC长/宽/高:79驱动方式:前驱轴距:2578mm
竞争车型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 内
容: 验证码:
新闻点击排行DSC/ESP 这类车身稳定系统,在冰雪路面上作用有多大?
打算15万落地买车,家在东北,冰雪路面是常事,以15落地为标准,排除日系和国产车,几乎只有新福克斯带ESP和独立悬挂= =,除去独立悬挂,可选择的也没几个,高尔夫朗行都挺坑的,如果ESP作用不大,就考虑别的了=。=
按投票排序
谢邀~第一次认真答题,正好是我曾经从事几年的工作。一楼建议换冬季轮胎,这个确实是很有用的,因为可以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系数,从而提高附着力,以缩短制动距离以及加强车辆的操控性,但是请不要否定ESP的巨大作用。一句话回答,作用极大。家在东北,且预算已经超过10万,请一定要选择带电子车身稳定系统(ESP/DSC/VDC/VSA等各种名称)的车型。中南部城市,如果一年跑不了几次高速,就看自己的预算吧,能有最好。以下以ESP代替所有的电子车身稳定系统以方便说明。为什么东北需要ESP呢?一、了解一下原理,请看下面这个视频。一句话概括,就是该系统可以替你自动控制车辆姿态,防止侧翻、侧滑以及其他的车辆失控状态,大大提高安全性。也就是说,装了ESP,你就具备了赛车场上那些大神赛车手的技能,在一些极限的情况下,也能自救,而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车辆失控而车毁人亡。
ESP车身稳定系统视频
/v_show/id_XODAwNTI5NjA=.html
下面这个视频,前半部分是关闭ESP状态,后半部分是开启ESP状态。前半关闭时,过雪糕筒时车身倾侧半边车轮抬起(这要非常牛叉的驾驶员才做得到啊),而开启ESP时,车身非常稳定。
梅赛德斯大巴ESP系统测试
/v_show/id_XMzQ3Mzg5NTQ4.html
哈哈,跑个题,想当初我所在的国内某客车公司送到瑞士标定的大巴,也是改装成这样的。左右各加装一个支撑轮是为了在进行系统标定时保证安全。另外吐槽一下,欧洲的所有客车,都是强制要求安装ESP的,国内乘用车行业因为面对的是私人客户,所以价格略高的乘用车也都配有。但是重心高、搭载人数多、跑高速频率最高的客车,却极少极少有车辆配置有ESP(宇通、金龙、青年的高档大巴有ESP的选装配置),一方面是因为客运公司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提高利润,所以采购车辆时能省则省,另一方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政府不重视(从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都是近几年才提出来的,就知道了)安全,没有从法规上强制要求车辆必须安装ESP,商人逐利自然也不会采购带ESP的车辆。中国的汽车行业相关强制法规,至少落后欧美10年,让人痛心啊!下面这个视频,前面是没有开启ESP的状态,这都是高手才控制得住车,换普通人直接就挂了。后面开启了ESP,你看驾驶人神情一下子轻松多了。
汽车ESP系统功效
/v_show/id_XMTE0MjY0MjQw.html
二、东北地区,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一年有好几个月都是冰雪覆盖,路面经常积雪结冰。因此ESP对于东北地区,尤为重要。在市区道路行驶,如果小心谨慎慢速行车,就算制动距离过长追尾了,也是小事故。如果正好路宽车少时速高于50km/h,万一碰到紧急情况,比如紧急避让,又正好路面轻微结冰或者积雪,ABS是帮不了你的(ABS可能会帮倒忙),那车辆肯定失控侧滑甚至侧翻,想想后果,不寒而栗。下面这个视频可以解释冰雪路面不加装ESP时的运动轨迹。
ESP过冰雪湿滑路面
/v_show/id_XMTY3NzI1NzYw.html
三、 同一个车系中,高配带ESP的车型比不带ESP的车型,最高也多不了2w人民币,而2w人民币不仅买了ESP,多了一份安全,还买了其他很多配置,我想你一定觉得性价比很不错吧?生命无价啊。下面吐槽一下索八的最低配置,这个最低配纯粹是来拉低最低售价博人眼球的,差1w,不仅差了ESP,还差了很多安全配置。在此再次强烈建议各位买车一族,千万不要为了1w块钱而省了安全配置啊。最后补充一点前面说中南部城市为啥可以根据预算减去ESP。因为如果你经常在市区路况跑,一年跑不了一两次长途,而又确实觉得多一两万负担不起,那么ESP还真是用处不大。南方一年到头很少路面结冰积雪,市区路况极速跑到80你都要感谢天感谢地让你爽了一把了,这种情况下,基本上不会出现ESP介入的情况。但是说到万一,你又怎么知道会不会一年不跑高速,只跑一次却又正好就出事了呢?当然,还是要奉劝大家,不要以为有了ESP你就万无一失了,安全意识最重要,没有安全意识,别说ESP了,神仙也救不了你。最后放上几段ESP起作用的视频:1、小货车没ESP,侧翻了;有ESP的黑色轿车躲过突如其来的小货车,转弯姿态稳定,安全通过
车祸视频告诉你ESP真的有用。
/v_show/id_XNDg3OTQyMTk2.html
2、ESP 的专业测试,ADAC提示ESP是必须要有的,而铝合金轮毂、多功能方向盘、电动座椅、皮座椅不是必须的。如果国内的消费者都不是特别看中这些表面上花里胡哨的配置,而真正在乎安全的话,我想厂家也愿意取消皮座椅,然后把成本花在车上加装ESP了。
绕桩测试_看ESP对驾驶的安全性
/v_show/id_XMjAzNDk5MDUy.html
3、下面这个视频也很好的说明了冰雪路面上ESP的作用。声明,我与斯巴鲁无利益相关,只是确实没找到更合适的视频。请从1分55秒开始看。
冰上撒野 斯巴鲁新森林人冰雪试驾
/v_show/id_XNTA5NzU4NDg4.html
第一次花了一个多小时做回答,有错误还请指出。
看了几个回答一味的捧,我想说点别的ESP是有作用和效果...但是这套技术大家不用说的过于复杂和多炫...内行都知道技术其实并不复杂...而且最重要的一点...ESP是通过有附着力情况下的车轮跟地面的接触来控制车身失控姿态...可但是...但可是...ESP是不会从根本上增加轮胎和地面的附着力...这是很多人严重忽视的一点...也就是说你的车如果超出了轮胎的最大极限根本就无法跟地面形成有效接触...ESP对于不同车轮的制动力只会更混乱...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还有就是对于冰雪路面...说真的 我们小区就有一个很大的坡...很多时候冬天不是雪胎加四驱都上不来的滑...我就没见一辆有ESP的车冲坡时候不是甩屁股上来的 磕倒鸭子各种情况...为什么...这就是轮胎已经没有附着力...ESP只能先帮你断油...然后胡乱给你抱死或制动车轮 因为他所检测的是轮速差...他觉得你在空转 就帮你制动 但是这是一种假象。其实你并没有失控。只是轮胎无法抓住地面导致空转 不过大多数人可能连高速绕桩都没做过 更不可能把一辆车开到多极限...当然不能否认ESP的作用 但是提醒大家 这些电子辅助系统可绝对不是能从根本提高你驾驶技能的 ...最保险的就是管好自己手里的方向盘!...
一楼已经答得很多了,我硕士研究方向是ESP,简单说几句。1.ESP简称electronic stable program(电子稳定系统),本质上是控制算法,与其他电控设备如abs共用传感器、总线、控制器。目前最领先的是德国的博世公司(500强,非常领先的科技公司,但在国内大众知名度一般),博世之于汽车相当于intel,微软之于pc。2.ESP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当汽车即将失稳的时候,ESP快速反应,对不同车轮施加不同的制动力(有时是单侧制动),迅速将汽车调整回相对平稳的行驶状态。给大家说一个感性的认识,我去年去博世公司参加夏令营的时候亲身体验了他们的ESP对比实验,实验工况是路面局部有水层,汽车快速行驶的过程中,单侧轮压水,从而导致两侧轮胎上的附着力差别巨大,没有配备ESP的试验车直接360度旋转好几圈,配备ESP的试验车只是发生短暂的轻微抖动和滑行然后就平稳的通过实验路面了,冰雪路面的话工作原理类似,ESP有没有用,有多大用就不用我再赘述了吧。3.ESP在发达国家基本上是标配,国内不仅是汽车安全的行业法规很落后,消费者对于汽车安全的认识更是浅薄,大部分购车的人还是比较关心车子是否气派,是否省油,空间是否够大,内饰是否豪华,而汽车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安全,常常被忽视,据我了解很多4s店的销售员都说不明白ESP到底有什么用。4.很多人觉得ESP没有多大用的原因是因为ESP工作的时候不会大声喊:啊,主人!如果刚刚没有我你早就撞车啦!而是静静的帮你避免危险,也就亮个指示灯提醒你一下而已。最后,谈及你个人买车要不要买配备ESP设备的车型,我的建议如下:如果不差预算,一定要买!如果驾驶水平一般,一定要买!如果经常在冰雪路面上行驶,一定要买!如果你预算不足,驾驶水平不错,不在冰雪路面行驶,只是买个便宜的车过度的话可以不买(明白为啥在发达国家是标配了么)。。。最后说点题外话供你买车参考,ESP设备仅仅是汽车安全的一方面,汽车的构架,是否有安全气囊都对汽车安全有影响,大多数情况下是一分钱一分货,而这些投入在不发生事故的时候是感觉不到的,值不值得看个人判断了。
我只想说,今年国庆在高速上,ESP救过我一命。自认为我属于水平还不错的司机,今年国庆,我和朋友一行四人赶去西安参加好哥们的婚礼,我们是快12点从北京出发的,京石高速先石家庄。我和一姑娘坐前排,我开车。我哥们跟他女友坐后面,大概2点的时候,我困的不行了,后面俩已经睡了,副驾驶的姑娘也低头打盹。当时我在最内侧车道,时速150KM,我就感觉我眼睛闭了那么一下,但可能有几秒,左前轮瞬间骑到了路肩上,我瞬间就醒了,下意识右打轮,在车速很快的情况下,下意识的猛打轮,车身失控是难免的。在内一瞬间,我能明显感觉到ESP系统启动了,四个轮子同时制动,车身瞬间就稳住了。副驾驶的姑娘应该也有感觉,慢慢的抬头,一句话没说,左手伸过来,把我的右手抓住,当时我真的吓尿了,一下就清醒了后怕,内侧车道的路肩和护栏有多近不用我说吧,当时一句话都不想说,呆呆的开着车,姑娘也一只没说话,内一晚她也不睡了,一直拉着我的手到天亮。后面内俩2逼一直睡的跟死猪一样。
无论ESP还是DSC,都只是ESC产品在不同公司的不同注册名称而已。ESC是通过电子传感器,侦测车身状态,判断车轮是否发生侧滑,然后通过给四个车轮分配不同的制动力,以此来挽救车身状态,让它尽量能够指向方向盘所处的方向。
但是问题就在这个“尽量”上了。ESC的处理能力是有上限的,这个限度跟非常多的因素有关联,比如处理速度,反应快慢,悬架调教,制动力度,车轮素质等等。抛开自身因素,悬挂,制动和轮胎是硬件因素。尤其是轮胎,胎面和胎肩的抓地力差别,动摩擦和静摩擦的差距大小,是很关键的因素。一旦超出物理极限,ESC对此就会束手无措。一切控制能力都是在极限之内才能谈到。
打个比方说,一辆车以同一力度和角度猛打方向,80公里以下时,车子自身素质就能应付,不需要电子干预。但是超过80,某侧车轮就要发生侧滑,对于一般驾驶员来说,驾驶技术不足以挽救,就会失控。此时电子系统介入,用适当的制动来帮助驾驶员控制车身,让驾驶员的意图依然可以完成。那么,我们把速度提升,在85公里以下时,ESC的作用可能如神一般,但是速度越快,ESC控制力就越差,超过90公里时,可能就比较吃力了,超过100公里时,四轮都会发生侧滑,整个车子会丢出去,这时候ESC就完全不起作用了。
在雪地上,咱们也知道,这个极限就会大大降低。正常四季胎在柏油路面上可能80开始侧滑,但是在冰面上,以同样的力度和角度,通常20公里就会发生侧滑!差距就是这么悬殊。ESC的帮助作用,在此条件下,恐怕最多也就帮你控制到25公里,而很多人,还希望按照原有的习惯驾驶,以为ESC应该无所不能,所以当超出极限,可能时速只有30公里,四轮就全都漂出去了,神都救不了了,于是就赖ESC不管用。
所以在这种路面条件下,其实换轮胎最有效。虽然哪怕冬季胎的抓地力还是不可能赶上四季胎在干燥路面上抓地力,但是它会比四季胎在冰雪路面上的抓地力高一倍甚至几倍。
总之,ESC肯定是有效的!但是其效用有上限,假如是20%,可以控制100到120,但是只能控制20到24。一不小心就超了!千万不能大意!!
可以看看新车评网一个颜宇鹏的视频,就是讲开没开esp的差别,不过没在冰雪路上试,测评的是急转弯和高速闪避两种情况。
关于ESP的作用,我有数次亲身体会..........但一两句话描述不清,先把观点写出来供题主参考,然后再说那几件事情。个人认为,ESP,非常有用,尤其在每年有明显冬季特点的地方........例1.本人目前在美国东北部,每年冬天效果和国内辽吉黑三省相似,每年冬天都会下雪,而且会有几场很大的降雪(路面积雪一英尺左右),今年年初去波士顿办事半夜往回赶,高速上面雨夹雪,气温零度左右,在下高速的回旋处,当时也没多想,按着平时的开发50mph带着一点刹车就进去了,按平时的路面附着力,基本到开始打方向盘的时候车速在40到35mph左右,对于我的车而言没有什么问题,当时也是着急回家(将近零点,困得不行),可是一进回旋就傻了,高速上面因为有车所以路面还算不错,可是出口的回旋上面就是那种冰水混合的状态,带着刹车刚开始大一点转向车身就开始往外甩,这可是将近55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还不敢贸然刹车,否者车身失控会更剧烈,只能朝这车位外甩的方向打转向企图修正车身,但是回旋道是一个圆形,双车道,空间并不像直到那样充裕,一直往前冲撞护栏是迟早的事情,只是速度是多少,但就算是20英里每小时也足够对车身造成严重损伤。就在这同时传说中的ESP驾到前来救场了(此处应该有很英雄主义的BGM),最明显的是仪表盘上的警示灯开始闪,证明系统已经检测到车身失控并且介入工作,同时能感觉到刹车踏板在颤动,制动系统已经开始不听从我的指挥对车轮非抱死制动,车速有较为明显的下降(大概降了15mph),但这时车辆还是在侧滑,只是幅度已经明显好转,这样滑出去半条车道左右的时候,车速降到接近20mph,前轮开始恢复抓地力,配合转向车头才开始指正。有惊无险,如果没有ESP的话半夜还找不到保险那就真坑了,而且大半夜的有没有人能来接我一个人在回旋上面也挺吓人的。事后有点后怕。不过ESP确实帮我避开一次单车碰撞事故。例2.依旧是在美国,我和朋友(不提车型了,他也玩知乎,不过真是好车,操控动力真的很不错,日系前驱,应该是K24Z3的发动机),13年初一次出去吃饭,在半路遇到暴雪,路面积雪达到20公分,(麻州每年真的会有几次大到吓人的雪),大多数路程车轮打滑ESP一直在闪,不过车身始终处于可控范围,没有明显失控或者打转现象,整个高速上面的车都是20mph左右速度行驶,来回遇到三四辆失控装入道旁的车辆。例3.冬天,刚下完雪,在一个长下坡,坡度大约15%,我前面一辆老式的美式轿车(可能是福特金牛座一类的,年份应该在90年代甚至以前),在我前面大约50米处,制动减速失控(貌似老美不会用强制低档来控制车速,我当时是强制2档),180度掉头倒退着撞到路边马路牙上。以上是本人亲身体验或者目睹关于ESP的作用,根据调查显示,ESP可以避免35%的车辆碰撞事故,对于SUV等车型高达65%,可以避免接近100%的翻车事故.......题主问的是ESP有没有用,希望上面的回答有所帮助,至于工作原理,前面的人回答的很不错了,我也就没必要班门弄斧,提供一个连接,上面有关于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的详细信息(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协会的NHTSA)。link:先写这些,想到什么在更新。
车身稳定系统不是冰雪路面的救世主,更多是在车辆出现可能失控的危险的时候挽救车辆。如果主要考虑的是希望冬季在冰雪路面上驾驶更加从容,首要的还是换冬季胎,其次考虑四驱,两者都可以给你的车提供更大的抓地力,避免轮胎打滑,增强操控性。
ESP和ABS一样都是驾驶的辅助系统。记得是辅助系统。没有ABS的车在轮子抱死之后会失去方向控制。ESP是ABS的高级版本。可以控制车身姿态,避免过度转向和不足转向,让车辆尽量在普通人可控的范围之内。当然没有完美的系统。ABS和ESP都有自己的极限,超越了极限,他们也无能无力,比如轮胎,比如路面摩擦系数,速度。所以我们看到的对比测试都是在特定环境下的,通常是麋鹿试验。另外ESP在冰雪路面会出现抑制发动机功率而不能起步的问题。必要时候记得关掉。
冰雪路面上,冬胎是最有用的。DSC/ESP这类系统都是通过适时适量的刹车来保证车辆稳定的,冰雪路面上DSC/ESP都能提高车辆稳定性,提高的效果取决于刹车的效果,提高刹车效果最简单的办法是换冬胎。
yyp的测试看过不少,一般的家用车好像超过60~70km/h的速度以后,esp作用很有限,这时候轮胎已超极限。
我是已经在哈尔滨的开了五年车的司机。大道理上面讲的差不多了,从实际使用角度答一记。1,路面路况,实际上是冰路面和雪路面,雪路面还好说,未压实的雪甚至能提供一些摩擦力,但冰路面就太危险了轮胎在冰上几乎没有摩擦力,汽车打滑,加速打滑,刹车打滑,尤其哈尔滨是乙醇汽油,尾气水特别大,基本雪压实后就是一层冰。2,esp非常重要,打滑会导致车辆侧滑,我们方言叫掉腚,频繁的打滑就会频繁的侧滑,很危险,所以这的冬天简直就是新手和后驱车的地狱,这时如果有esp介入会纠正侧偏,同时abs介入控制打滑就会让情况有很大改善。3,显然自动挡的带esp效果更明显,esp可以介入变速器的控制,让驾驶员更专注与控制方向和速度4,esp起到的只是辅助和改善的效果,驾驶者的作用不可替代,慢点开和缓打转向才是终极解决方案。5,雪地胎的作用一直有争论,我的观点是有用,尤其雪面,作用明显,但冰面作用是有限,这个可以看topgear以前一期节目,具体哪期忘记了。6,高尔夫是大众亲儿子,高尔夫的好开过才知道,记得买1.4t以上的哦先这些。
如果你足够艺高人胆大的话,可以不用考虑。最直观的方法,去弄个有ESP的车找个冰雪路面低速试一下(够牛也可以高速),再把ESP关了试一试,你就知道了。话说当年我艺高人胆大的老师就这么干过。结果是撞花台上了。
辅助稳定的作用,如果路面很滑,司机发现车侧滑仍然不打方向纠正的话,仅靠esp是不足以防止车辆失控的
不极度驾驶,完全是个鸡肋。
坚定了花两万块钱的信念
没有防滑链作用的十分之一。再补充,对 的答案不以为然。全文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说esp对冰雪的作用,就这一部分内容还说abs作用大。一方面:abs的作用是开车技术无法弥补的。而esp的作用,真的有那么大么?深表怀疑。另一方面:esp是干什么?是用来对冰雪路面的么?esp在冰雪路面上有什么用?第一个问题,esp干的的转向的事,同样第二个问题,也就作出了回答,没有一个地方说,esp对冰雪路面有良好的效果。再说一点个人经验,没有防滑链还是别在冰雪路面上走,再好的民用车也没用
这玩意也就比没有好,要安全还是要安全驾驶和对路况有充分了解预估,心里千万别想着有它你就大胆了。去年我在一背阴转弯处遭遇暗冰,ESP也只是一阵叫唤而已,事后发现暗冰上人穿皮鞋都站不稳。
我买了新福克思。觉得ESP系统作用很大。不知道题主是不是跟我一样第一次买车。那阵我天天上各种车类论坛看车的测评,最后在新福克斯上市没多久买了它。我不后悔的一个特大原因就是ESP,新福克斯全系标配。ESP系统在新福克斯上是自动开启的,我家在大西北,跟大东北一样有漫长的冬季,虽然城市里清雪比较及时,可是开到郊区和再偏一点的地方路面情况比较糟糕。过年的时候我开车七百多公里回家过年,一路上高速有的路段有薄冰上面覆一层薄薄的雪,我回家也很着急有些路段开到了180码,现在想来也害怕。不过在我感觉车身飘的时候看到仪表盘显示ESP系统正在工作,我心里感觉挺安慰的。虽然我开了将近两年有点审美疲劳经常也嫌弃它的底盘低而且有些废油,但是还是觉得这个价位配置ESP是良心了。总之楼上专业人士给了各种分析,我就从普通用户的角度跟题主分享下我觉得很重要,雪地胎也很重要,我买了不是顶尖的雪地胎(四条带3600)但是用着宽宽的雪地胎感觉挺踏实的。
福克斯是马自达的生产线你造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尔夫7多媒体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