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关注昨天看书看不下去怎么办关于谈吐动作语气自己表演而忽略事情进展怎么办?

东海县教师读书通讯2015.07
作者:教科室
东海县教师读书通讯
东海县教师读书活动办公室& &&&&&&&&&&&&&&&&&&&&&&&&&2015年7月份
1.读书群谈
―― ………………………………………………………………………沈陆一
――读书的六种目的取向…………………………………………………………丁学良 
3.读书乐园
4.读书随笔
      &&&&&&&& 什么是读书的艺术?    
              & &沈陆一
 &&&&& &&&&&&&&&&&&&&
读书的六种目的取向
专业的阅读 实用的阅读
第一种,出于学习一种知识。这个知识本身,当然,它同我本人的专业――无论是我做学生时选取的专业,还是毕业以后做教授、做研究工作相关的专业――在这个专业的眼光看来那些非常重要的知识。在这个为了寻取知识的目的之下,我能给你一系列的书名。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我本人以前在国内学的是两个不同的专 业,到海外学习的专业又不同,那么,至少到现在为止,在这三个不一样的大的专业领域里边,有些知识性的东西我必须读,如果不读,我在这个专业领域里边,就可能被人认为是在知识上有很多基本的、重要的甚至是致命的空白点。这是不行的,对不对?所以在我这个专业里边,在我看来属于基本的知识,比如政治史,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经验知识,包括跟中国相关的,也包括跟中国不直接相关的,跟东亚、跟美国、跟前苏联和东欧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转型和发展的知识性研究成果,我要读。这就是第一类,为了寻求知识而读的书,为了这个目的,必须要读的那些非常重要的书。
密切相关的还有第二类,这是在一个更具体的工具的水平上讲的,就是为了获得一种技能要读的书。技能和知识之间有很大差别,举个很简单例子,如果说,你要学电脑,如果你不是把电脑当作一种专业,电脑只是你工作时候的一个手段,你写东西也好,寻找资料也好,有关的技能你得学。又比如说假如你是一个做社会调 查社会研究的,统计方面的技能你也要学。为了学习这些技能,你得读一些书。放在一个更具体的意义上吧,有些人想学会怎么样烹饪烹调,烹调方面的书你要去读。当然对我这样一个人来说,技能方面的东西不需要学太多,因为我谋生的手段主要不是取决于这些技能。这些技能是非常辅助性的。所以这方面的书要读,但是 不需要读得太多,不需要读得太系统,也不需要读得太深。只是需要用哪些东西的时候,暂时不太熟悉的事情的读一读,学到这种技能以后,其他东西跟它相关的就用不着管它了。所以第二种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一种技能,一种纯粹工具性目的的读书。
为了好奇心、为了情感的阅读
第三种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为了知识上的好奇。当然,每个人的好奇心程度不一样,我呢,自己从小就很好奇,到现在还很好奇。小时候书很少,只要弄到一本书,嘿,你看看,只要有一点点有意思的东西,就要抓住那个机会看看,满足一种好奇心。以后年龄大了,书店有更多的书卖了,翻译过来的书更多了,好奇 心呢,虽然也在增长,但是你能够纯粹为了好奇而读书的时间比例越来越小,因为有其他越来越多的事情,我刚才所讲的,你前两种读书的量随着年纪的增大在增大,特别是第一种,是吧?但纯粹为了好奇心而读的书是有的,你比如说,我直到现在为止,对于所有最重大的最前沿的天文学、宇宙学方面的东西保持浓烈的兴 趣,当然,非常深奥的天文学、宇宙学的东西像我这样数学水平的读者是读不懂的,但是,跟这个问题相关的,宇宙的起源,宇宙是有限还是无限的,时间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这些非常本源性的跟宇宙的性质和宇宙的演化相关的问题,我非常感兴趣,为了这些兴趣,我就经常来读一读。这些东西呢,大家都知道,20世纪最 有名的那些科学家――像爱因斯坦、斯蒂芬•霍金――的东西,到现在为止,我买了很多,只要在英文的报纸杂志看到一个对这些人的非常重要的采访,我也会去很认真地看,想知道有什么样的最新发现。这是属于为好奇而读书。纯粹为了好奇读书呢,还有一个就是跟考古有关。重大的,不管是中国的文明也好,非洲的文明也 好,还是古希腊、罗马文明也好,我只要有点时间,碰上一个好东西,我都会好好读,读得津津有味,读得放不下来,除非实在是没办法,只好忍痛放下来。这方面我也买了不少。这就是为了好奇心而读书。为了好奇心读书很重要,它会使你的知识面不是停留在你的专业的固定的领域里,更重要的,它能给你比知识更高层次上 面的那种眼界的和想象力的刺激启发,给你打开在你学习的专业里边看不见的那些可能性,那些门,那些窗户,那些远景。我觉得一个人一定不管你多忙,不管你学的专业中压力有多大,工作有多么繁重,一个人要保持好奇心。只有有好奇心,你才会东边看看,西边看看,在具体的意义上跟你的专业,跟你所作的工作不相关, 但是有时候会忽然地,给你某种刺激性地,一下在你脑海里边闪过很细的一道光,而这道光呢,对你的启迪意义会是非常革命性的,刷新了你以前很多想不明白的问题或者你自己以为想明白的问题。这是一个新的视角,一个view,一个perspective。这是为好奇心而读书,这是第三个。
读书的第四个目的,或者第四个取向,是什么呢?是出于一种感情的、情感的、情绪的驱动而读书。像我们这样,不是写小说,不是写诗歌,不是做艺术的人,有时候去读文学性的东西,读小说,读诗歌,主要是为了一种情绪的、感情的需要来读,是吧?我想必须承认,像这种为感情和情绪而去读书的这个情况,在年纪越 小的时候越是强烈,而那个时候可能读得越多。这就是为什么你看很多人在回忆自己读书的时候,干什么呢?你拿个课本要考试,那么多重要的东西,你爸爸妈妈或者老师,要你准备这个考试,准备那个考试,准备这个课堂作业,准备那个课堂作业,但你自己心不在那个上面,你手里拿了一本《水浒》,拿了一本《西游记》, 拿了一本金庸武侠小说,拿了一本《基督山恩仇记》、《三剑客》,然后你放不下来,我想这就是一种情绪或意绪上的、感情方面的需要。这是第四个目的。
寻求意义和寻求榜样的阅读
第五个目的的读书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就是为了寻求意义。这个寻求意义在西方来讲,大部分人可能就是找他所信服的那种宗教的圣书,hollybook。 你是基督徒,那么对你来讲一部《圣经》就是一部holly book;你是一个伊斯兰教徒,那么对你来讲,《可兰经》就是一部holly book;你是一个犹太教信徒,《圣经》中的《旧约》就是你的holly book。那么对我们这样的中国人,在这方面跟西方人不一样。像我们这样的人大部分人可能是不信教的,这个意思并不是说反对宗教,不是的,就是因为你成长的整个的经验使得你到现在为止没有信一种宗教。但对我这样一个人来说,像我不是任何意义上的一个宗教教徒,但是我对伟大的宗教是很尊重的,因为这些伟大的 宗教在人类社会里边能够延续上千年、几千年,经历过那么多世事的变化,而始终能够对千百万、上亿、十多亿的人有那么强烈的召唤力的话,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虽然我不是一个教徒,但是有时候为寻求一种意义,我也会翻翻跟宗教相关的holly text,神圣读本。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讲,中国人在历史上有组织的宗教观念比西方人淡泊得多,但有时候为了寻求意义我还会看其他一些书。举个例子吧,人们的意义会通过对超验的目标的追寻来获得教益,也会从现世的、俗世的事情的追寻,来获得意义。举个例子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很多西方的知识分子和 很多中国激进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很多革命的书籍中间找到他的终极意义,在这里边找到他所寻求的“活着是为什么”,“我这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我在这个世界上所要追求的超出我个人生命、个人存在的那个至高无上的价值目标是什么”,很多人找到的是革命经典,在革命经典中还有些人找到的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 义,对不对?你不要忘记这一点。恩格斯就讲过,《共产党宣言》或者《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这个比喻就是这个意思。对于基督徒来讲,终极生活的意义和一切意义的来源是《圣经》,而对革命的人们来讲,他就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去找,这就是读书要寻求一种意义。
我现在已经讲了几个目标,第一种,为寻求知识而读书;第二种,为寻求技能而读书;第三种,为满足好奇心而读书;第四种,是出于情感的需要、情感的驱使而去读书,在我就是读一些小说、诗歌等文学性的东西;第五种,为了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最高的、终极意义上的价值目标而去读书。现在我已讲了 五种。对吧?在我看来还有第六种读书的目的,跟第五种有些关联,就是人,特别是青少年,要找得具体的realmodel,就是榜样,生活的典范吧,从这里 得到启发,得到教益,是关于青年人该怎么样奋斗,该怎么样向上的,该怎么样使自己成长的步子迈得是正确的、坚定的、一步一步的、向前向上的。这种读书目的跟第五种有关系,但不是完全一样。第五种,寻求价值上来讲,随着一个人年龄越来越大,这方面要求越来越强烈,有些东西,他无法以他自己的有限的――在这个 世界上生活了四十年、五十年、六十年、七十年、八十年――生活经验来解释,他觉得还不够,他要找一种更高的、超验的,一种天上的、神性的根源去解释。刚才讲了,这最后一种呢,人生怎么走,人生怎么设计,怎么奋斗,倒是年纪越轻,越有这样的目的,这样的需要。那时候他的过去很短,而他的未来很长,他未来像爬 梯子一样的,脚往哪儿迈,不能踏空。要把最后一种读书,就是为了人生的成长方面的目的的读书,跟寻求宗教的价值读书相比,前一种宗教的寻求是超验的、彼世的、天上的、后世的等等,最后一种读书是此生的、此世的、尘世世界的、滚滚红尘的(这里好像有点贬义了)。在这样一个世界上怎样塑造你的个人,塑造你的生 活,你怎么样运用你的性格,锤炼你的意志,面对挑战怎么办,面对困难怎么办,等等,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就是我所谓的第六种目的的读书。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针对每种读书,我都能推荐出来几本、十几本、二十几本甚至更多的在我看来很值得读甚至可以说必须要读得书。这样一来,你看,你提出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我没办法以一种同样简单的办法来回答你,因为你的问题中包含着深层的含义,太多层了,太多面了。所以我能够回答你问题之前,我必须 作这样的区分。只有我首先明了了你读书寻求的是哪一种目的,在这样一种目的相关的意义上我来给你推荐我认为是非常好的书。那个写书的作者也很明白,他的书是为什么目的而写,不同的书是为不同的目的而写。这些为不同的目的而写的书是没办法比的。你比如说有一本书是讲怎样运用电脑软件,另一本是张爱玲的小说, 这两本书怎么比?没办法比。因为前一本书,你做这个工作,你不懂电脑干不下去,你必须读,不读你没饭碗,工作要受影响。后一本书呢,不影响你饭碗,但影响你的情绪或感情,半夜三更你睡不着觉都要起来读,对不对?一边读,一边淌眼泪,一边感叹。像以前所讲的,有人读《红楼梦》读得想自杀,那这样对你谋生方面 没有影响,但是影响你整个的感情生活,你的心灵世界。
简要地讲,我要给你的版写一篇,在把书单子拉出来之前,我必须把这一部分给读者讲清楚,就是读书的目的。在目的的图景已经比较清楚地分类的情况下我才能够推荐一些书,或者讲讲我自己读书的体会。我会讲几本书,比如第一次我会讲几本书,可能,这几本书我读过了几年了,甚至十几年、二十几年、三十几年了, 到今天为止,对我还有那种不可忘怀的,无法淡忘的那种深刻的影响、强烈的影响,以至于眼睛闭起来我就会想到我当年读那本书时候的情景、感受。我现在讲到这一步,如果你非常想知道我要推荐哪些书,劳驾你,缓一个工夫,把读书的六种目的、六种目的的取向你先整理一下发表出来。这是头等重要的。
教育的天平在这里平衡
&教育是未来,教育是希望。
&围绕素质教育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两大主题,着力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深化改革,2011年,成都的教育惠民再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不管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不管是普教、职教还是幼教、特教,行走于各个学校间,记者感受到了这种成效。当天真可爱的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会人生中第一次写下自己的名字,当渴望读书的孩子因得到资助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当身体有缺陷的孩子在特殊的教育环境中找寻到自己的爱好,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希望正在冉冉升起。
1. 让农村的孩子同享优质教育
& 2011年,在民生工程目标任务中单列了“发展学前教育”。这是学前教育首次纳入民生工程项目,包括全面完成223个农村乡镇 (街道)公益性标准化中心幼儿园建设,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拥有1所公益性幼儿园;对全市公益性幼儿园按生均经费拨款方式给予补助。
&对于就读于成都温江区惠民双语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学校是再好玩不过的地方了。
&走进温江区惠民双语幼儿园,仿佛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园门口铺起了大片软软的草坪,让人忍不住就想要放松心情。往里走,走廊上,荡秋千、捉迷藏……几个废旧的轮胎被老师和孩子们改造成了玩耍的乐园,轮胎上涂满了各种颜色,孩子们亲手描绘上了有趣的图案。
&&二楼的“美食一条街”上,一群头戴三角巾的小朋友正在辛勤劳动。“看我包的饺子最好看!”“这是我做的水果串烧!”欢声笑语间,孩子们学习认识蔬菜与水果,学习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 幼儿园里,最受小朋友欢迎的是巴士图书馆。一辆废旧的公交车,化身成为幼儿园的图书馆。小小空间里,堆起了上千册儿童读物,地面铺起了地毯,设置了鲜艳舒适的坐椅。每到读书时间,孩子们便争先恐后地爬上巴士,享受着阅读的快乐。
看过温江区惠民双语幼儿园良好的软硬件配套,市民代表赖凯感叹:“没想到建得这么好!”幼儿园园长何煦介绍,该幼儿园是2011年新建的,园内教学生活、体育设施,以及教师资源都是按统一要求配备,与城区公益性幼儿园相比丝毫不差。入读这所幼儿园每月只需交160元。
2.让困难的孩子上得起学
& 继续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中等职业学校招生9.85万人。对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困难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含技工学校)免除学费,对非成都户籍在成都市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一、二年级农村学生、县镇非农户口学生和城市家庭困难学生每人每年发放1500元生活补助;对成都户籍并在成都市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一、二年级学生实施每人每年1500元生活补助。
“是社会、学校和老师们为我提供了读书的机会,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那些曾经关心过我的人。”站在阳光下,汤仕明已然是一个独立自主的男子汉了。
&从蒲江职业中学毕业后,汤仕明因为成绩优秀、技术过硬,被推荐到一家电子厂工作。尽管目前2000多元的月薪还并不是很高,但汤仕明觉得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坚信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好。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阳光的小伙子,却差点因为家境困难而与学校失之交臂。汤仕明出生在蒲江县光明乡韩桥村的一个偏僻的山区农村家庭。由于家庭经济异常困难,11岁那年,母亲离家出走,留下他与年迈的奶奶、父亲三人相依为命。初中毕业后,汤仕明为减轻家里负担,准备外出打工,不想再继续读书了。
“现在政府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有很多的资助项目,完全能够帮助你完成学业。况且,学好一门技术,更容易找到一份好工作,才能改变家庭的现状。”为了让汤仕明能继续读书,蒲江职中的招生老师多次来到他的家里,向他讲解政策。最后,父亲决定外出打工,供他读书。就这样,汤仕明带着全家人的希望走进了蒲江县职业中学,并就读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作为低保家庭的孩子,汤仕明享受了成都市中等职业教育三年的学费资助和两年的生活补助。得益于政策的资助,汤仕明没有了后顾之忧,在校期间努力学习,圆满地完成了学业,并顺利地找到了工作。如今,他已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3. 让不一样的孩子尽情飞翔
&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实现应进全进,基本满足残疾儿童少年多元化特殊教育需求,保障其接受公平教育和优质教育的权利。
&可容纳36个班级,各类功能室、体育场、体育馆一应俱全,集教育、康复、科研、培训等功能于一体……项目投资几千万,全新的青羊特教中心功能设计等全国一流,对于残疾孩子来说,这里将成为他们梦想起飞的地方。
&“特殊孩子这个群体不应该被遗忘。”青羊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从城乡均衡、校际均衡,到如今的教育不同板块的均衡,我们在谋求普教、职教、幼教和特教的更深层次的均衡。”据介绍,为了满足特殊儿童需要,特教中心从心理、生理、氛围等角度入手,整个设计充满人性化关怀。中心的使用效率、空间感受等都与特教孩子相适宜,且满足其心理需求。大量坡道的设计运用也充分体现无障碍需求,中心的建筑1至4层都通过坡道连接,学生还可以在坡道交流游戏。教室内也设置了厕所、功能室、轮滑场地和高尔夫推杆场等,帮助特殊儿童训练和康复。
特教老师罗旭光也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他是学校特奥轮滑运动员的教练,曾带领郑德成、曾子豪、陈柏羽、宋鑫卓等4名特殊孩子在雅典2011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金牌。有了新的特教中心,孩子们训练条件将进一步得到改善,更利于今后在运动场上自由地飞翔。
【作者手记】
当我们近距离地与特殊教育学校孩子接触时,我们深刻地理解到,将特殊教育纳入民生工程,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引导人,促进所有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任重而道远,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进一步支持。
从成都市重视和发展特殊教育的各项举措中,我们也感觉到了成都市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让所有孩子共享教育阳光的决心。必须认识到,教育现代化的步伐还需要迈得更大,城乡教育均衡化广度与深度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教育的国际化正在走向新的发展阶段。从政府的角度来说,高度重视、强化目标管理、落实责任,是保证教育民生工程得以顺利完成的基础,而挖掘以上空间,除了政府的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关于李吉林情境作文教学的所读所思
张湾中心小学& 张海红
情境教育被认为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成功模式,同时,也与新课程理念相符,语文新课标对李吉林情境教育理念和实践成果进行了有意识的吸纳。利用闲暇时间,我粗略阅读了《李吉林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及相关的书籍、文章,出于对作文教学这一难点的疑虑,我在阅读过程中将其中的情境作文单独列出,并写作读书笔记。以下是我从几个方面对读书笔记进行的整理:
一、情境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李吉林从我国古代文论“境界说”中有所体悟,为情境教学实验进入第二阶段即情境作文教学提供了源泉。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已有关于“情境”的论述,提出了“心物交融”说。李吉林由此悟出“物”激“情”、“情”发“辞”、“辞”促“思”的能动作用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儿童作文虽不同于作家的创作,但就其写作题材来说,同样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对世界的认识。因此,提出了“观察情境教作文”,认为这是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观察情境,把孩子带到了永不枯竭的活的源泉中。
二、情境作文教学的定义与类型
(一)情境作文的定义
& 李吉林并没有就什么是情境作文教学进行定义,但对上位概念“情境教学”进行了界定,认为所谓“情境教学”就是“从情与境、情与辞、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情境作文的类型
&李吉林论述过观察作文、童话作文、想象性作文、应用性作文的指导,施建平将小学情境作文的类型归纳为三种,前两种之下又各按情境的不同而做分类:(1)纪实类(包括实景观察、实验感知、实践操作、实际体验、实况转播、实情调查)(2)想象类(包括画面联想、生活奇想、科学幻想、音响畅想、场景构想),(3)应用类(如说明文、实验小报告、小报道、读后感、书信、便条等等)。[7]施建平的分类较好的概括了情境作文教学所适用的几个方面。
三、情境作文教学的操作:两个层面的理解
在分析李吉林自己的经验介绍与总结及相关研究者的基础上,可以归纳出:情境作文教学的操作应在两个层面上做出理解。
(一)第一个层面的情境作文教学:课堂教学
&对第一个层面上的,也即课堂内的情境作文教学,郭根福认为其操作过程大致可分为四步:(1)创设情境→(2)观察情境→(3)审美体验→(4)开拓思路。第一步情境的创设是情境作文的基础,是为学生提供作文题材和灵感来源,情境创设方式包括生活再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角色表现、语言描述等。第二步观察情境是关键,教师指导学生选取观察目标、安排观察顺序、启发学生想像等。第三步引导儿童全身心投身情境,激发儿童情感,感知美的表象,领悟美的实质。第四步开拓思路,指导学生怎样将所观所感写成作文,启发学生拟题、拟好作文提纲、抓住重点指导。
(二)第二个层面的情境作文教学
& 对情境作文教学第二个层面的解读则是较为宏观一点的,李吉林介绍与总结了情境作文教学以下几个要点:观察情境,提供丰富题材;拓展思路,激发情感;螺旋式训练,打好扎实基础;以及几种文体的习作指导。在李吉林的介绍里,我们可以明确认识到,她的情境作文教学而是一种整体性的理念。
四、情境作文教学关键要素解读
&关于情境作文两个层面的分析可以帮我们更加深入的认识其本质,而通过对其关键要素的解读,将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的把握其含义。其关键要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
(一)情境
&情境作文教学的情境,应该不仅包括经教师加工(选择或创设)传递给学生的场景,也应包括学生作为主体,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自己切身观察、体会、感受到的广大的自然与社会中的人、事、物。
(二)观察与体验
&情境作文教学中情境是第一关键要素,而引入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作文的源泉,学生的观察与体验必不可少。李吉林指出,观察情境是情境作文教学的基础。也就是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与体验。她说,观察情境,它的内涵就是去观察世界,不过她更讲究观察客体的意境和观察者本身的情致。
(三)作文指导
&课堂作文指导是对学生的引领,是对学生写作方法与技巧、思考方式等的启发指点,对学生来说,这是必不可少的。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一为指导阅读,阅读所学知识是作文的基础,情境作文教学提倡读写结合;二为指导观察是情境作文教学指导的第一步,包括指导学生如何确定观察顺序、观察重点等;三为指导作文思路,包写提纲、将重点写清楚,鼓励创造与想象等。
&总的来说,情境作文教学的提出在作文教学史上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创举。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苦恼与“假大空”的弊端,使得作文贴近了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运用得当可以使学生乐写、爱写、有话可写,这在当前作文教学中仍然是值得提倡的。
黄梅戏《打猪草》读书笔记
石梁河第二中心小学& 乙长兰
《打猪草》是我国大剧种之一,是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少儿黄梅戏是打猪草以《对花》这一课题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它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黄梅戏的真谛,在文艺界激起很大反响。它是一首田园诗,是一曲动听的歌,它表现了农村少年美好的心灵世界,展现出农村生活场景和田野风光,散发着田野的芳香,弥漫着乡土的气息,浸润着自然质朴的神韵。它的人物虽少,情节也很简单,却给人以无比醇美的艺术享受,加上严凤英、王少舫的贴近生活的表演,使它迅速获得了成功,成为黄梅戏在新中国成立后最早赢得广泛影响的代表作品,是当时最受欢迎、评价最高的剧目。多年来常演不衰,备受观众的喜爱。
最近,我刚刚读完打猪草这部作品,心理起伏跌宕,书中很多的故事情节让我印象比较深刻。起初,我对现代黄梅戏《打猪草》并不感兴趣,甚至认为它不过类似于中学生的“命题作文”,感情或者空洞或者肤浅,没什么看头。我的这种“先入之见”主要是根据它的题材和立意。《对花》的题材是:以生活故事为题材的戏剧,通过以赞美的艺术手段创造的人物和境界来反映人们生活。其内容具有积极向上,颂扬美德,对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积极的教育意义。这种主旋律的文艺作品,易于掌握与领会。黄梅戏源于安徽省,黄梅戏的小戏,也是黄梅戏的经典之作.打猪草说的就是一个农村男孩与一个女孩因打草损坏了农作物产生矛盾,其中的"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早已成了流行歌曲。
作为一出生活小戏,《打猪草》生动地反映和歌颂了劳动人民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作品构制了一个小小的冲突,陶金花碰断了两根笋子,怕人把她当成偷笋子的人,只得用草将笋子盖住;金小毛发现了断笋,误认为她是偷笋,踩坏了她的篮子。陶金花又委屈,又怕回去向妈妈不好交待,哭了起来;金小毛知道了她不是偷笋而是不慎碰断笋子后,便转而安慰她,先要将买盐的钱赔她篮子,陶金花不要,他又将笋子送给她,帮她整理篮子,并送她回家。通过这一由误会引起的冲突,两个农家少年的美好心灵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金小毛听了陶金花的解释后说道:“这小姑娘说话也对,她偷我笋子,她会不摆放在篮子里?她还要用草把它盖住干什么?哎呀,要是这样,我不是错怪她了吗!”金小毛自责的心情使他甚至要将舅母让他上街买盐的钱用来赔陶金花的篮子。陶金花被金小毛的行为所感动,“小毛好可怜,哪个要你钱?只要心意好,人好水也甜。”破涕为笑,化怨为友。这样淳朴善良的心灵不仅亲切感人,也是劳动人民阶级品质的反映。
当我们在研讨打猪草《对花》选段时,我的“成见”有了一点转变,下决心去看一看视频打猪草主旋律的作品是如何感动文化官员的。视频还没看到一半时,我就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不得不承认,《对花》是我所看到的最好的戏曲!这部现代黄梅戏《对花》不是那种“为赋新诗强说愁”式的“命题作文”,而且情感一点也不“假空”,是从心灵深处自动喷发出来的优美戏剧。剧情介绍《打猪草》生动地反映,歌颂了劳动人民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用对答式问话的语气歌唱,用接近普通话的安庆官话演唱。采用听唱法与视唱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演唱,衬词部分幼儿唱得会,学得来。
我认为黄梅戏《对花》在感情男女对唱的不同角色具有突破性进展:
一、《对花》对演唱的处理上达到了让人震惊的程度。
首先表现在对“郎对花,姐对花”这两个人物的塑造上。剧作者对这一情景一点也不去掩盖,在有着道德传统的中国,不能不说作者的这一处理极其美妙。“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使用了这样的对话:她很羞涩的说矮子戴朵花说。例如:“小子本姓金”一句中用“小子”指称自己,“猪草爱坏人”中的“坏”是特别欢喜高兴的意思;“碰断你两根笋子,我吓也吓死着,我都不晓得搁么落里”,“晓得”即知道、明白,“么落里”是“哪里”的意思等。比较典型的词语是以“么”代“什么”,如“么用处”、“么杆子么叶”;典型的句法是以“着”为尾实词,以“把”为句中虚动词,另外,唱词的语言形式也很特别,在唱词后面加上“呀子夷子呀”、“夷嗬呀”、“得儿喂,得儿喂的喂上喂”,既使唱词具备音乐美,同时又具有民歌的风味,同样增添了作品的乡土气息。这种真真实实的生活情景,活跃剧场氛围增添笑料的细节,是难得的突破。
其次表现在对《对花》这个男女分配角色上。戏曲塑造人物一般是类型化,从打猪草“对花”这一作品就可以看得出来,这部戏的人物塑造用的也是类型化手法。这与封建社会的道德“三从四德”没有根本的区别,如此真实地描写和展现落后,剧本的张力大大增强,观众的审美期待越来越强烈,这就为最终的高潮作了充分的铺垫。
二、《对花》采用男女对唱的手法让人叹为观止。
这是一部戏曲,不是小说和散文,是对唱的。这出小戏以农村生活为题材,感受戏曲艺术精湛表演的魅力,人物是农村中的小姑娘和小男孩,生活场景是田野竹林,它展现了一幅暂时离开阶级压迫的富有情趣的农村生活画面。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地道的黄梅唱腔,纯朴的民间口语表述,使得《对花》在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演绎下不需要任何颜色修饰便为之倾倒......具有醇美的艺术风格,《打猪草》给予观众的突出感受。与作品的思想立意相联系,陶金花和金小毛两个人物被塑造得可爱动人。作品紧扣着他们的身份、年龄、性别挖掘性格。通过这些细节既表现了女孩的胆子小,又流露出她的童稚气。勤劳、惊慌、胆怯、撒谎、孩子气诸因素,与他们善良淳朴的核心性格结合在一起,使他们的形象就变得可爱动人;它们相互作用,构成了种种不和谐,又使他们的形象富有喜剧色彩,令人忍俊不禁。
《问诊课堂:教学望问切》读书一得
驼峰中心小学&& 袁春岭
近几年,阅读了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魏书生的《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陶行知的《陶行知教育名篇》;阅读了周彬的《课堂密码》,管建刚的《一线教师》,王振宇的《适合是最好的教育》,陈桂生的《课程实话》……我清晰地认识到:他们是百看不厌的参考书,是指路灯,是加油站!
最近,我又拜读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严育洪老师编著的《问诊课堂:教学望问切》。在此书中严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鲜活生动的实例,精炼脱俗的贴士,深入浅出的阐释了教师的一生应该教无止境,研无止境,学无止境。这本书首先是一本教育教学问题诊断策略之书,然后也是一本教育教学资源引用技术之书,最后才是一本教育教学文章写作方法之书。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严老师认为教师专业的成长,大致也经历以下三个境界:境界一“做、学、问”,境界二“学、做、问”,境界三“问、学、做”。可叹的是,我们周围的教师包括自己在内,大多数人还停留在境界一二,拥有几十年的工作经历,而不是几十年的工作经验,重复而已。我们要努力向第三境界出发,成长为一名骨干教师。
长期以来,教学研究似乎成为一些专家学者的专利,其实一线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学研究的主体。我们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教育实践。但如何让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感悟升华,严老师提出了教师应学会三“耕”:“目耕”―读书,“舌耕”―教书,“笔耕”―写书。
这本书还介绍了语文特级教师孟晓东在讲座中倡导教师选择课题时要敞开思想、善于提出问题,一要排除思维定势的障碍,二要消除从众心理的影响,三要破除对权威的迷信。这对于我研究课题是一个很好的鼓励。
当你学会了教育教学研究形如中医学中“望”(观察)”、“问(讨论)”、“切(反思)”的把脉技术,许多教育问题和写作难题就可能迎刃而解。当我们的身体机能出现了问题时,就会生病;教育教学也是一样,谁也无法保证自己的课是完美的,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和避免问题的重复发生便是课堂教学之后的一大补充。作为教师学会“望、问、切”是相当必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症结所在,也才能真正地“对症下药”。由此,我想到了当今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
记得《中国教育报》早在2006年2月22日第3版就刊登过《语文课:我们能否从教材中“突围”?》。文中写到:有一位老师就曾在网上如此表白:“老师的视野总也望不到教材之外的富饶的土地,于是一个学期的教学就知识局限于几百个生字,三十篇课文。学习了这些知识任务就完成了,就万事大吉了。在一种固定的思维的约束下,我们沿着一种固定的轨迹运行,从来没有想到要脱离这个轨道,因为连这种意识也没有,所以我们目之所及才总是方寸之地。语文应该何去何从?在语文质朴的面貌中,如何才能让它的工具性真正发挥它的工具的作用?语文当为语文突围,从听说读写开始,老师当以一种研究者的姿态深入语文,以一个领航人的身份与学生一起乘风破浪。让我们的学生在五年或六年的小学毕业后能够流利地运用母语来说、写,能够准确地把握别人说话的大意,能够初步体会到语言文字表达的意境之美。韩兴娥老师引导学生提前识字,大量阅读,她两周教完一本教材,而学生的语文素养却全面发展的实验成功的大胆批判精神与课堂教学重构则为我们小学语文老师指出了一条教学研究的光明之路。”韩兴娥真正实践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思想,她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是啊,叶圣陶先生说过:“多数语文老师不知道教语文是用来做什么的,尽往不切实际的地方瞎钻研。他们不懂得,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进行阅读和写作技能的训练。”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很多语文老师仍然是循规蹈矩地凭借参考书把教科书里的课文一篇接着一篇讲完了事。拿着“参考答案”跟学生讲解习题应付考试。有不少文章本来学生非常乐意去阅读,但编进课本后,特别是经语文老师一分析一讲解,支离破碎了,就变得厌恶起来。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不但不会提高,就连原有的那么一点阅读兴趣也会丧失一空。这样的语文教学,学生的阅读能力从何而来?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教师,关键是要用好这个例子,交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授之以渔,引领学生学会阅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畅游在经典之中,“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学会了“望”(观察)、“问”(讨论)、“切”(反思),你会发现,许多教育问题和写作难题将迎刃而解;你会发现,教育教学不只存在于课堂中,它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做个有心人,寻找教育,感悟教育,反思教育,改进教育,相信研究型的教师近在咫尺,相信改变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现状指日可待,蓦然回首,那人定会在灯火阑珊处!
追寻教学智慧的真谛
双店中心小学&& 章巧龙
在一次骨干教师培训中,有幸听了王九红老师的讲座,他的经历和和他提到的关于教学智慧的研究理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又读到了王九红老师的著作《小学数学教学智慧研究》这本书,细细品读之下,给我带来了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一、读到了什么?
1.何谓教学智慧?
一直以来从来没有把教学智慧作为一项研究的内容去想过他,只是在闲聊时,简单的认为是教学水平的高低和教学手段的不同而已。
教学智慧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实践智慧,有别于国外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旨趣,具有中国教学文化的独特韵味。
教学是需要智慧的,需要教师智慧的教、学生智慧的学。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更智慧,应该也是教学智慧的本质之一。小学教学智慧,是促进小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数学的智慧,是为了小学生丰富而长远的发展不断改进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智慧。
2.影响教学智慧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 书中作者根据不同群体的教师对教学智慧形成的不同见解,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因素两个层面,对不同教龄、不同职称等不同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在一定程度行理清了教学智慧的主要途径,为我们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建构提供了实践层面的数据支撑。
3.教学智慧的表现有哪些?
书中依据教学场景对教学智慧的表现作出了细致的描述。书中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片断和教学实践,以“课前设计谋略”、“教学现场调试机智”展开说理和论证,这种以鲜活案例为素材,以贴近教学实践的话语为基本,就事论事,读起来通俗易懂,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4.如何建构小学数学教学智慧的发展策略。
&& 书中从“发展”的意义为出发点,论述了以外力支持和自主发展两种构建小学数学教学智慧的发展策略。外力支持策略包括师徒结对、课例研究和小组课题研究等。自主发展策略包括发展学科教学知识、自主磨课和论文写作等。
二、想到了什么?
关于教学智慧,在我看来是一个难以言表、难以解透的问题,感觉摸不着、看不透。研究教师的教学智慧是很困难的,是需要智慧、勇气和毅力的。真的很佩服王老师能不懈的追求教学智慧的真谛。
1.我理解的教学智慧。
&& 在我看来,教学智慧有其广义的理解:包括教学管理的智慧、教学的智慧等等,它涉及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狭义的理解是,教学智慧是一种实践,也是一种能力。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讲,教学智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示的一种能力,一种可以引导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将知识内化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教学的一种艺术,一种可以让学生在最有趣的的情境下开心学习的艺术;教学智慧还可以理解为一种素养,是一种能点燃学生灵感,激发学生热爱学习,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素养。
2.教师的教学智慧从哪里来?
& 教学智慧从哪里来,这是我读完这本书以后一直思考的问题。教学智慧当然从教学中来,教学涉及到的每一个方面都有教学智慧,包括课前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反思;课外活动等等方面,只要和教学有关的每个方面都有教学智慧的存在。
3.教师的教学智慧该如何培养?
&&& 首先,我认为教师的教学智慧可以从学习中来,虽然有时候学科知识、专业水平、教学经验等等都不等于教学智慧,但是我觉得它们是教学智慧提升的一个基础。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首先就要使自己加强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加自己各方面的文化修养和内化。还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同时还要学习他人有益的教学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品位。学习是一个发展的、可持续的、终身的过程。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培养自己的教学智慧。
其次,教学智慧的提升和培养不能单纯的依靠别人的传授。我认为教学智慧的培养是在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教师自己的实践、体验、感悟、反思和不断总结等诸多因素的合力而形成的。很多老师认为通过一次的培训或讲座就可以提升自己,其实不然。教学智慧的提升其实是由一个教师内在素养的提升而提升的。一句话,教学智慧的提升关键在教师个人的领悟和修行,即对所学的知识、经历的教学实践等进行反思,学习和实践所提供的知识和经验越多,反思就深刻,教学智慧提升的就越快。教学智慧是活的,是有灵性的,是有生命的,不是靠某一项培训就能达到的。
最后,教师自己的专业学习经历、学历取得学习、集中培训、教学活动、教学经验、教师的知识观、教师的教学观、教师的天赋等等各方面都对教学智慧的提升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教师能由无意识的教学智慧向有意识的教学智慧发展,这将是最难能可贵的。
总之,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需要一定的教学理论,更需要教学智慧。我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智慧,并将满怀激情的去探索、去追求。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读书笔记
  石梁河镇第一中心小学&&& 许文文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搞课题研究、写论文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读了《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我细细研读了一番,使我对课题选择的策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选择研究课题时不但应当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而且还要在选择时注意一些方法和策略。
该书不仅对研究过程各阶段的主要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述,而且其中有许多重要内容如研究课题的论证、研究假设的提出、操作定义的设计、观察法、访谈法、现场研究、语义分析、内容分析、口语报告发等等,都是以前我国有关书籍资料介绍得很少很粗略的,甚至是没有介绍的。通过研读,对自己课题的研究有了清晰的方向,知道了一些课题研究常用术语,明确了每个阶段的任务,使得课题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研究效率。
一、什么是课题?问题即课题。
凡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就应该是要研究的课题。教师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性问题。就是明显存在,需要我们直接面对,又必须想办法加以解决的问题。二是探索性问题。就是将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育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时所遇到的问题。三是反思性问题。这是具有“问题意识”的教师,为改进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回顾和检讨所发现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会这样?”“应该做哪些调整和改进?”
二、要注重课题的选择。
该章告诉我们: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的研究领域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研究方向,而每一方向又有大量可供探讨的问题,对于一个研究者来说,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作为他的研究课题。他需要根据自己的主观条件,首先考虑自己在一个时期内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然后再在此范围内选择适宜的、具体的研究课题。
由此,我想到:课题的形成是一个由感觉到、意识到的问题经过概括、提炼、转化到确定问题的过程,确定问题意味着该问题已经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思考的对象,对问题的探究已经成为研究者的行为和工作。研究课题的确立要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学科背景。课题要与自己任教的学科相关联,从而使课题研究活动与日常的学科教学活动合二为一,体现“教学即研究”、“研究教学化”的理念。第二、经验基础。任何研究都不可能凭空进行,教师原有的教学、研究的经验和基础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必备条件。第三,兴趣爱好。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兴趣点,有的教师喜欢探究学科本身的问题,有的教师乐意思考教学过程的问题,有的教师则对学生及其成长感兴趣,课题研究要是能反映教师个人的兴趣爱好,则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第四、教学意义。研究课题应该围绕教学活动中重点、难点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来确立,从而使课题的研究在化解教学难点、重建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三、课题确定的程序。
对于程序的确定,书中谈了五步:第一步,初步选出研究课题;第二步,对选题进行初步探索;第三步,将选题具体化;第四步,撰写选题报告;第五步,征求意见,反复修改。这五步程序是一个概括性。结合平时的课题研究,理一理自己的研究思路,我认为课题研究一般分为以下步骤:
(1)界定研究内容
准确界定研究内容是课题研究的前提和关键,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不管大小,一般都是可以也应当进一步具体化的。每位教师首先要选定其中的任一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聚焦点和突破点,任何一个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必然会引申新问题,从而成为研究课题的派生问题。
(2)设计研究方案
&研究问题明确后,就要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成因,规划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步骤。这里最重要的工作有二:第一,要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学习相关理论。第二,提出自己的研究假设,这是研究方案中最富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部分。假设决定了研究的探索性,它能使研究活动更富有预见性。
(3)开展行动研究
研究方案只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设想,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但是这种行动不是一般意义的行为和动作,而是一种变革、改进、创新,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创造教育实践新形态的过程。
(4)总结研究成果
总结在课题研究中既是一个研究循环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研究循环的中介。在总结这个环节中教师作为研究者主要要做以下几件事:第一,整理和描述,即对已经观察和感受到的,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各种现象进行回顾、归纳和整理。第二,评价和解释,在回顾、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和解释,探讨各种教学事件背后的理念,揭示规律,提高认识,提炼经验。第三,重新设计,针对原有方案及其实施中存在的各种偏差或“失误”,以及新的感悟、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修改原有方案或重新设计方案,并付诸予实施,进行进一步的检验、论证和改革探索。
在上述工作之后,教师应该撰写一份相对完整的课题研究报告,其构成主要包括:①课题提出的背景;②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③已有研究成果;④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⑤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⑥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这是一般的体例,切忌将其形式化和绝对化,写作过程也要避免“科学化”、“客观化”的纯理性论述,要积极采用生活故事和经验叙事来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突显课题研究的人文性、个体经验性,反映教师的个体体验和个体实践知识,使研究报告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气息。
通过对《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的研读,深入了解了与课题有关的各种方法、原则、理论、技巧等多方面的内容。
不但对今后的课题研究有实践指导意义,而且对将来用课题的研究成果来指导课堂教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读《教学问题思考》有感&&&&&&&
&&&&&&&& &&&&&&&&&&&&&&&&&&&&张湾中学& 杨芳
为了能更好的对《农村初中英语基于文本阅读的写作教学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本人认真的研读了有关本课题的许多论著。其中朱浦的《教学问题思考》一书中的许多论点引起了本人的很多共鸣!
就像在书的扉页前言中说的那样,“语言是传承与发展各自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载体,语言是提高人们思维品质和人文素质不朽的工具,语言是现代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能源。语言是有声的,所以语言的积累是听和说的积累,语言是有形的,所以语言的积累是读和写的积累,语言是有情的,所以语言交流是沟通交流情感的积累。”看完此书,心中陡然平添了些许的自豪感。因为尽管世界上实用汉语的人最多,但是英语仍然被公认为最重要、最普遍的国际通用语言,而我正从事着传播英语语言这一神圣的职责。
二、在实践中一步步成长
朱浦的《教学问题思考》是丛书《与英语新课程同行》中的第三册,其余两册是《教学理论探究》、《教学专题透析》。
《教学问题思考》,通过对教学实例的观察与分析,作者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和独特的思考路径。对于我,更像一片甘霖,因为,当初为人师的那种兴奋渐渐淡去,面对迎面而来的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和机遇,我曾经一度是茫然而又不知所措。还记得自己开始上写作课时,都是把它当成Reading的课型一样上,殊不知竟在无意识中犯了个科学性的错误。后来,听了别的老师的Task(写作)的公开课,读了《教学问题思考》中的案例,细细品味,认真分析后,才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写作课就是写作课,应该引导学生分析每一段落的主旨和可能会用到的短语和句型。并且,当堂课就应该给学生十分钟到十五分钟的写作时间。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还应该当堂面对全体学生,批阅一个或者两个学生的作文,改改学生常犯的错误。用这样的上课方式,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透过《教学问题思考》的文字,作为英语老师的我,很容易看出,要想成就此书,除了需要作者具有充沛的精力、好学敏思的素养和文字驾驭的功底,更需要常年累月的学样积淀、资料积累、深入实践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而这些,都是我们很多一线英语老师所欠缺而又所必需的。
为了检验我对本书的理解,看该本专著后,我立刻拿来手边的教科书,在朱老师的理论武装之下,以全新的视角再来备课,立刻感觉课堂的内容丰富了许多,立体了许多,动感了许多。而且,有一些内容不一定要等到学到相关内容的时候再教,平时就可以带着进行。比如节日,到了哪个节日,就可以谈论一下和这个节日有关的知识,像起源、风俗、饮食等等。再如DIY(自己动手),再如日期等等,完全可以结合学生的情况提前进行。在朱老师的启发之下,对于教学的奇思妙想层出不穷。
三、在积累中一点点提升
我特别喜欢朱浦老师的那句话:“ 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给每一个学习者多一双认识世界的眼睛。”我的理解是:作为一个教育者,尤其是一个语言教师,如果自身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社会知识,那又何以让学生学生体验到语言的文化性、人文性、科学性和社会性呢?如果自身对生活没有思考和感悟,又何以在课堂上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呢?所以,我开始领悟到,仅仅只关注英语的学习和教学法的钻研是远远不够的,我应该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作为自己终身学习的目标。
看完《教学问题思考》,掩卷而思,的确,我可以清晰的看出作者的写作思路、研究视角以及丛书的体系与脉络。作者不仅在理论层面,而且在实践层面,尤其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相互印证的层面,不断切换角度,全面系统地探讨了英语教学。另外,作者还从“英语学科内部”的研究拓展到“英语学科外部”的研究,既探讨了英语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教材、管理一级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学习方式、个体差异等,又探讨了英语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时代背景、语言发展等要素。
四、《教学问题思考》在新课改中对我的帮助
实施课程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的核心载体。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的价值取向定位在“研究型”和“专家型”层面上,也就是说,现在的教师不是以前的一本书、一支粉笔就去上课的情况了。其基本素质要求就是:
教师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师要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很强的教学能力等。
& 长期以来,外语教学存在着“成效不高”的状况,因为,千百年来,我国的师生一直处于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长期以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按照自己设计的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的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要求“模式化”,“规范化”。理论界的专家虽然一直强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事实上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教师除了扮演教的角色外,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应扮演学生的知心朋友、团体的领导者、家长的代言人、心理辅导者的角色。从这种意义上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也比较复杂。教师要改变自己说了算的思维定势并按新课程要求转变角色,还需要时间适应。读完此书让我明白了,教师一定要由单一角色向多重角色转变,由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由管理者向引导者转变,由“运动员”向“教练员”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一定要从“教书匠”的角色向研究型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必须不断适应变化着的教学,不断研究新的学生,不断解决面临的教学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学习,真正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以适应新课标的更高要求。
五、结束语
开发与利用手头的课程资源对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英语教师应该增强课程资源意识,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重视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用一切可能手段,帮助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并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 总之,我通过阅读本套丛书后,收益不少,它不仅介绍了许多的英语教学理论,教会我如何分析,如何研究,更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驼峰中学&&& 鲁& 峰
这段时间我研读了马蓉老师的著作《英语课堂中的合作学习》,马老师在合作学习领域的研究很有深度,给我很大的启示,对我的课题《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策略研究》有很大的帮助,下面就谈一谈我研读该著作的一些收获。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也是我国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它源于上世纪70 年代初,由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 首次正式提出,并在以后的十几年探索中取得实质性进展,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学习以小组活动为主体,教师分配任务并控制教学进程,把个人竞争转化为小组竞争,强调学习者的自我指导,个人发展与合作意识。它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激发其学习兴趣,发展其语言综合能力和交际能力起着积极作用。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是:教学中的人际合作性互动,基本活动方式是秉承“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成学习小组。
在课改的背景下,合作学习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课堂上合作学习活动也比比皆是,而且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但冷静观察不难发现,由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组织、操作不当,使合作学习表面化、形式化,而未达到预期的效果。那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育改革是一个整体,教学组织形式是其中的一部分,广大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理念,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才能搞好小组合作学习。但有些老师还没有转变观念,没有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历和认知水平出发,没有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也是该运用新的方式方法的地方,仍沿用传统的方式方法,没有体现探究性与合作性等新理念,合作学习只是走过场。
二、提高教师开展合作学习的技能&
合作学习不是学生空间距离拉近了就可以成功进行的,教师要明白深层次上的合作是情感、认知的合作,是心灵的合作。因此要想使合作学习有效进行,教师必须注意科学合理的小组结构。人数一般四到六人,太多会减少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太少则会影响合作优势的发挥。分组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要充分发挥新型教学法的人性化特点;然后要考虑同一组成员的学习成绩要有梯度,这样可以实现互相帮助,使每个成员的个人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不要采用持久性的分法,完成一两个单元后尽量重新分组,因为英语教材每个单元有独立性的话题,同一个学生有可能对不同话题产生的兴趣点不同,这就需要重新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经过实践,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科学分组进行合作学习,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语言交际能力。
三、教师角色适当转变
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应首先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设计者和策划者,对教学步骤进行合理安排,对合作内容难易度精心挑选,对合作活动的时间、形式等都要精心策划。其次教师应该是一名合作者,合作学习不仅是学生间的合作,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更应该参与到学生当中,积极与学生进行合作,最大程度地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调动学生多边互动的情绪。最后,教师应该是整个合作活动的监控者。在实践中,学生分组学习会出现许多情况,如小组成员间意见分歧导致矛盾产生,学生参与程度悬殊大,个别学生“吃闲饭”等等,这都需要教师及时发现,正确处理,使合作学习活动有效有序进行。
四、课堂实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当今先进的学习理论,以及国家倡导的素质教育都提倡“以学生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自我发展时间。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以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疑难。在合作之前要给学生充分的机会进行思考、研究,然后再留下合理的时间让学生商讨、相互交流。要重视学生间以及师生间多边多角度的互动,使得合作学习成为学生自觉参与、主动思考、热情讨论的建构知识的愉快过程。
五、实行多维评价
相应的评价是合作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对学生的学习信心有决定性的作用。首先,重视小组自评,自评的目的是帮助小组成员学会更好地合作,从而总结有益的经验,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在总结经验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全体成员制定今后活动方案。这种评价机制可以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促进小组内部的合作,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尽其所能。其次,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今后小组活动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把握住分寸,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对英语基础较差、自信心较低的学生,应以表扬鼓励为主。如:在课堂上,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说“Believe in yourself./Never give up. / Never mind. /Can you have a try& 等激励学生的话语,鼓励学生敢于开口,大胆表现自己,使其逐步树立起学习信心。对于英语学习成绩较好,但有些自傲的学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表扬的同时还应指出其不足。另外,教师还要注意不要只是评价合作学习活动的结果,要兼顾对合作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合作活动前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设想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以积极的姿态进入解决问题的过程。合作活动时的评价主要检查合作目标的实施情况及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情况。
把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标的需要,也是训练学生合作精神和发散思维的需要,它可以真正实现互动和多元化的交流。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把握合作学习的精髓,使合作学习有效开展而不至于流于形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竞争意识和健全的人格。
《初中地理有效备课》读书笔记
桃林中学& 赵& 敏
一、课前备课是关键
备课当然的要备内容、备材料、备教具、备学生、备方法等。在这中间我认为最最关键的是备学生、备方法。这不仅仅是对我们青年教师的要求,对于老教师亦然。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学,各位老师在地理基本知识方面不会存在大的问题,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一些老师在课前备课时只备内容,不管学生,不备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不好。殊不知我们的学生已经发生了太大的变化。我们必须研究我们的学生,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现代教学的要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
1、激发地理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也是感知的前提,它作为一种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对于地理这门学科来说,在教学进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用多种电教媒体组合形式进行激趣引思,不仅能向学生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地理事物现象和发展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
现代教育媒体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等。具有形声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它主要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也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计算机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要表现的地理事物由小变大、化远为近,是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可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例如通过电脑动画可以模拟两亿年前直到现在的大陆漂移过程,以及演示板块运移过程,这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具有负载量大,形象、直观、生动等特点,还可以节约部分板书及板图时间。
2、锻炼自学能力
课堂教学一定要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可以将某些章节设计成若干个循序渐进的问题,可促进学生看书、查找资料, 自己思考总结。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加以解决,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早日养成自己学习掌握知识的习惯和本领,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整节课的内容可以转化成若干个小问题,学生通过看书、思考完成。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完成。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可采用多变灵活的启发诱导方法。这样做比教师单纯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把“探究型”学习的理念有机地渗透到每个学生的思想中,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作为案例,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教学内容;培养自己独立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3、培养创造能力
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比教师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会遇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这会促进其思考、探索,在不断失败中求得成功。经常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可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提高,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甚至会迸发出创造发明的火花。
教师跟学生讲解地轴、两极、经纬度、经纬网等有关知识点时,有些学生总是弄不清楚。如果改由学生自己动手,在课后用乒乓球做小地球仪比赛,效果可能更好;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其地理意义教学中, 让学生自己制作课件,等等。经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不仅会比较顺利地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还向教师提出很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多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培养创造性人才很有帮助。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过程,即教师在教学中传道、授业、解惑;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过程,即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技能以及创新能力。这两个过程相互渗透,相互衔接就构成了课堂教学的整体。
4、培养思维能力
新版初中地理教材中,总共安排了约100处“读一读”材料,其总篇幅约占教材总量的7%左右。这些供学生阅读的材料,取材广泛、短小精悍,内容生动有趣,有些还文旁配画,通俗易懂,感染力极强。
地理教材中“读一读”材料的安排,既是主体教材内容的深入与扩展,也是主体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完善,为实现教学目的,起到了润色和完美的作用。
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是学生学习上的难点,辅之以“读一读”材料,使学生容易接受、理解和掌握。如当讲到五带的划分时,要接触到“极昼”和“极夜”两个概念,学生读了《极昼和极夜》材料以后,对其发生的景象、产生的原因都有了了解;在讲到世界气温的分布时,布置了《水汽温度的差异》这份材料,学生读了之后,对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中的海陆差异及规律的发生原因,有了质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5、到实际中应用
以往地理课堂教学只重视书本知识,不重视实践能力,理论脱离实际。素质教育提倡在实际中运用。重视和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而就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而言,就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因此, 有时候教室以外也是我们最好的课堂。
例如,讲到陆地地形时,可以组织学生考察本地地形的种类和特征;讲到环境保护时,可以组织学生到废品回收站和垃圾处理站参观,然后要求学生回校写考察报告。让学生走出校门,有利于学生了解自然、了解社会,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课后及时反思
教师的教学目标在本次课中是否已经达到了? 达到的标志是什么?如果没有达到的话,标志又是什么?预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的教学进程之间有何区别?在课上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区别的? 处理的是否得当? 这次课你感到比较得当的地方有哪些? 存在的问题又有哪些? 什么问题是最突出的问题? 在下次课中打算如何克服在这次课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 等等。 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 我们也会有很多问题不一定能够圆满的解决, 在课后要及时的反思总结,不断的调整、改进以期达到下一节课时能够更好的指导学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环节对于教学尤其重要, 也正是大多数老师在教学中不注意的方面。
总之,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 我们地理教师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以创新为追求,有力地促进广大地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这是本人在本次读书活动中一点体会收获, 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
&石榴高级中学&
读书让我重燃信心 &
&& &&&&&&&&&&&&&&&&&&&&&&&&&&&&李埝中学 &
教书六年,从来没有过轮回,每次都在八年级奋战。每次都是从别人手里接过来对地理毫无兴趣的、知识储备几乎无的学生,真的让我很崩溃,在加上考试的压力,让我对教学十分反感。失落过,茫然过,放弃过……直到主持这市课题,需要读教育类的书籍,尤其是读了《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让我重新燃气了教育的希望,对我的工作,对我的情绪安抚起了很大的帮助。
《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的作者吴庆麟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和实例的结合帮助读者很好的学习教育心理学。也做到了理论介绍与教学实践的统一,原理阐述的抽象和通俗的统一,使读者真正做到了学会学习和学以致用的统一。
书中很多有效可行的方法和策略非常清晰地展示,给我提供了活生生的范例,培养了活学活用的能力,更锻炼了我的迁移能力。例如,我从中了解了教师对于学生的期望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不仅有积极因素,甚至有消极效应(我平时的课堂就是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复习课的时候,学生和我都有抵触心理);学到了我们如何去避免教师期望的消极因素:慎用测验、学生档案和其他教师这些渠道的信息(这一点对我来说可实施性太小,毕竟面临中考的压力,分数就是硬道理,但是我很期盼有一天能够实现。);灵活采用分组策略;确保所有学生得到挑战(这一点,我有试验过,每个组有两个积极的学生就可以带动全组的气氛,但是如果一个组都没人探讨说话的话,就觉得这整节课跟他们组就没多大关系了);课堂讨论中对后进生的反应尤其要慎重(面对油盐不进的学生,我相信只要是负责的老师都会生气的,情绪不好就避免不了破坏课堂气氛,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读书也让我学到了很多方法);在评价和纪律措施方面一视同仁;告诉所有学生你相信他们都能学会;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任务中;控制自己的非言语行为(教师的肢体语言包括眼神都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它们更好的维持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还要我去研读相关的数目,继续学习)。
阅读这本书,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我爱我的工作吗?我是否真的去了解过学生的内在思维过程呢?我是否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来进行教学呢?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呢?如何借助家长和学生伙伴的力量,帮助那些有各种各样心理问题的学生呢?教学中,我是否扎扎实实地制定过教学计划?我是否想法设法去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我是否真的做到了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像这样问问自己,答案还是很触动我灵魂的。
&&&& 随着阅读的增加,感受越来越多;随着感受越来越多,自己变得越来越渺小。教育心理学给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提供进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使我们不仅能够理解、应用某些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而且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去验证这些原理并解决特定的问题。但愿因阅读《教育心理学》而加速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依托教学实践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本书中提到的一个名词叫“扬弃”,印象深刻。是说,学习的行为主义观把“知识”作为系统化的刺激DD反应联结的集合。其结果,就是知识的习得是形成基于经验的刺激DD反应联结。因此,课程与教学主要通过外部动机即奖励和惩罚来强化和调节刺激DD反应联结。
这些说的太书面,读起来都拗口,书中举了一个实例,在我的地理课堂中也是可以借鉴的,就是用生活中发生的现象来引入教学内容。可以很快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氛围。
上课伊始,教师拎着包急匆匆走进教室。
教师:将手中的包拎高,然后静止。突然松手,包着地发出“砰”的一声响声。
学生愕然。
教师:刚才包所做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是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
板书:自由落体运动……
上面这个实例,是一个很典型的运用刺激DD反应来开展新课教学的例子。我们地理课学习的就是生活中的地理,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跟我们所学的知识相关,利用这一优势设计课堂导入也是我当前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我所教授的八年级学生所处阶段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的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是,他们的逻辑推理是具体的,不是形式的。他们只能对具体事物、具体情境进行思考,如果在纯粹语言叙述的情况下进行推理,学生就会感到困难。因此,对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孩子的教学,结合本人所教的地理学科,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具体的事物和视觉辅助物,尤其在教授复杂内容时。
如:在学习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及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要使用地球仪;列表对比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2、为学生提供操作、演示的机会。
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时,可安排学生动手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自制黑纸袋,动手实验比较太阳高度角不同地面获得太阳热量的差异等。
3、使用学生熟悉的例子来说明复杂的观念。
如:在学习地图时,可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熟悉的教室内的讲台在什么方向;图书角在教室的什么方向等。
4、表述和阅读材料应简短且组织良好。
在表述说明过程中注意停顿,在讲解新内容前让学生复习先前学习的内容。
5、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为什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呢?其理由是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事物如何运作的好奇心,即人具有一种探究世界的内部动机。如:在教授中国的主要铁路线一节时,可以创设旅游情境,让学生选择合适的路线和车次等。
6、呈现一些需要逻辑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的问题。
如:谜语、脑筋急转弯等问题。“坐地日行八万里”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可以实现?等等。
当然,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呈现纷繁之景象,今天学“杜郎口”明天“荣威”,今天“三案六环节”明天又“一二三”各种教学模式层出不穷,真的学的很累,但是都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虽然国内教育理论研究也已经在追踪国际教育理论研究,但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学校教学实践之间的不和拍也是显见的。各种矛盾的存在使教学工作进入迷茫期。本书作者正是在这一方面,力图弥补这个不和拍,力图使得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走出象牙塔,走进学校教育实践,并针对一线教师的特点,使得教师能够看得懂,能够学着去做,能够帮助教师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大概也是本书的一个主要目的吧。至少我的心态发生了改变,我对改变我的教育现状又有了希望和信心。
本期编辑:刘加宽&& 范来柱&& 尚实现&& 曹& 第&&&&
欢迎各中小学教师踊跃投稿,报道读书、教科研活动开展情况。邮箱:。
相关新闻 & & &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Processed in 0.024 second(s), 3 queries, Gzip disabl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看书就想睡觉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