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天气后天气有什么变化

今日天气重点
万万没想到,在台风取名过程中,各国深藏的心思也不小心暴露了出来。秋分节气暑热消退。此时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正是游赏、品尝美食的好机会。国家气候中心公布强厄尔尼诺事件形成,数据帝教你如何利用厄尔尼诺大赚一笔。
立秋后出行仍要防暑 哪些运动最适宜
当心“秋老虎”立秋后仍要防暑
立秋是一年中气温由升温向降温的转折期,此后湿气逐渐减弱,之前让人难以忍受的“桑拿天”逐渐减少。但立秋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炎夏的余热未消,处暑节气也将在8月底接踵而来,“秋老虎”也虎视眈眈,天气逐渐转向干热。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九月的中下旬,天气才真正能凉爽起来。因此,立秋后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当心“秋老虎”,小心中暑。
秋季多做户外运动
到了秋季还适宜多做些户外活动,适当多些日晒,不同于盛夏只有清晨和傍晚略有一丝凉意,立秋后上午10点前可增加些室外活动。在秋季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都相宜,还可根据身体情况和需要,做些健身操、小球类运动,周末还可尝试登山等户外活动。
最适合秋季的健身运动
●爬山:加强心、肺功能
适合人群:老年人(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
秋季爬山,温度变化比较大,这对人体健康本身是有益处的: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产生不测。
●慢跑:增加能量消耗
适合人群:中年人(亚健康者更为有效)
慢跑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和脑的血液供应以及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使大脑能正常地工作。跑步还能有效地刺激代谢,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减肥瘦身。
●自行车运动:改善肥胖
适合人群:不限制人群,但老年人骑行时长不要超过30分钟
在空气清净的地方骑行能分泌一种荷尔蒙,这种荷尔蒙使你心胸开朗、精神愉快,实验表明自行车运动就能产生这种荷尔蒙,它会令人感觉十分自由且畅快无比,据近年来研究的结果表明,骑自行车和跑步、游泳一样,是一种最能改善人们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锻炼,它不仅仅是一项减肥运动,更是心灵愉悦的放逐。
●冷水浴:增强免疫力
适合人群:无疾病、身体状况正常的人群
冷水浴是指5-20℃之间的秋季自然水温。冷水浴的保健作用十分明显。首先,它可以加强神经的兴奋功能,使得洗浴后精神爽快,头脑清晰。而且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被称作是“血管体操”。对于消化功能有问题的人而言,洗冷水浴对慢性胃炎、胃下垂、便秘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编辑:翟潇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导致立秋后气温下降的原因有哪些(除了太阳直射点南移)_百度作业帮
导致立秋后气温下降的原因有哪些(除了太阳直射点南移)
导致立秋后气温下降的原因有哪些(除了太阳直射点南移)
除了太阳直射点南移之外,还有白昼变短,得到的太阳光照和热量减少;亚洲高压等大陆高压增强,寒冷的偏北风增强,也可起到降温作用.立秋后天气从潮热到干爽 易疲劳要安神
11:01:44来源: 钱江晚报作者:责任编辑:乌旗
【时】天气从潮热到干爽
日4时01分,立秋。
据说宋代皇家习俗,&立秋&这天要把放在外面的盆栽梧桐移到宫内。在北方,或许能明显感受到立秋前后,天气从潮热到干爽的转变。
南方的杭州,感觉似乎没那么明显,但细心的金医生已注意到空气净化器上湿度的变化。这台空气净化器,摆在他的诊室里,入夏以来,最高的时候湿度有80%,上周已经出现几次湿度在60%以下的日子,最低的一次只有37%。
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白天热,早晚变得凉爽,湿度也在下降,金医生说,这样的天气,一要润燥,二要当心一热一凉中阴暑。
【居】易疲劳,要安神
&一夏无病三分虚&,经历了近两周的高温之后,人体消耗很大,身边很多人都在下班时叹一句:最近真累。所以古人主张,从秋天开始&养阴&,给身体一个休憩、复原的时间。
立秋之后起居上,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收一收盛夏晚睡的习惯。
立秋后,除身体上容易出现燥症外,不少人在情绪上也会出现了燥症表现,因为失眠、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来找金医生的病人也会多起来。
对付失眠,金医生自己的做法是锻炼。他喜欢游泳,几乎每天都会抽时间去游一游,他说阻力训练可以刺激到中枢神经,对睡眠很有帮助。
失眠比较严重的,也可以尝试四季膏方。结合体质,夏天吃点膏方,消除夏季酷暑的后遗症,同时也帮助改善睡眠。
【食】百合润燥
金医生说,秋天应该选择&防燥不腻&的东西,他最推荐百合。他记得,自己小时候,母亲在这个季节经常会准备银耳百合汤、百合绿豆汤给全家,清热养阴,他很喜欢喝;小时候没有零食,有时候直接拿来鲜百合,搓了外面的薄衣,直接嚼了吃,没有渣渣,口感很好。
推荐百合还有一个理由,它还有安神的作用。2001年,金医生就参考这些古方,同时结合现代药理,研发了一款解郁汤,百合也是里头不可或缺的一味药材。
这个季节,新鲜百合也上市了,在家里吃可以买新鲜百合,也不必太拘泥于做法,粥、凉拌菜都可。
欢迎加入“99街”微信报料,微信公众号:nmg_99jee
新闻热线:
今日内蒙古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如因转载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请于作品发布日期后30日内进行。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
电话:、 | E-mail:
视频内蒙古烟台立秋后天气有可能逆转 将出现伏旱天气_新华网山东频道
山东网群-
您的位置:
烟台立秋后天气有可能逆转 将出现伏旱天气
18:11:11      来源: 水母网
昨日(7月31日)上午,急火火的一阵倾盆大雨从天而降,但降水量却不大,烟台市平均降水10.6毫米,最大降水出现在栖霞,为50.3毫米;最小降水在长岛砣矶,为0.4毫米。据记者了解,今年7月烟台雨水出奇的多,7月中旬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同期出现的第二个高峰。预计未来一周内仍然有雨,但立秋后天气有可能逆转,出现伏旱天气。
烟台7月持续降水
昨日的降水很不均匀,鲁西南、鲁南等局部地区出现暴雨,而我省大部分地区雨量并不大。7月29日20时至30日16时,全市平均降水10.6毫米,最大降水出现在栖霞,为50.3毫米;最小降水出现在长岛砣矶,为0.4毫米。截至目前,今年全市降水为649.4毫米,比常年平均增加319.2毫米,比去年同期增加328.6毫米。
“最近副热带高气压带仍然很强盛,但是不像原来那样稳定,呈间歇性。受北方来的弱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相结合,形成此次降水。”气象专家吴树功解释说。
“7月份即将结束,总的来说,今年7月雨水出奇地多。”吴树功分析:“今年7月中旬降水量是1951年以来同期出现的第二个高峰。”7月降水量总量大约在350毫米左右,已经接近常年汛期(6-8月份)的平均值。7月雨水偏多,仍然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简单地说,前段时间“副高”有点猛,北窜的速度有点快,中心提前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之后,便在这里稳定了下来。受其影响,现在上海、南京、苏州等地区以及长江中游武汉、长沙、重庆等地已经连续出现高温天气。
副热带就像一堵结实的墙,从北方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在南下的时候受到阻碍,所以烟台地区不能形成连续性暴雨,现在的降水主要是受低压槽前的西南气流影响,下雨不稳定,对流特征明显。
立秋后可能伏旱
“副高”过于“强势”,并不是什么好征兆,在烟台有记录的气象历史上,1989年3个月长的汛期,共降水108毫米左右,由于副高长期稳定,在副高中心形成高温、干旱少雨的天气。按照目前的大气形势,吴树功分析,在未来一个礼拜内,副高仍然持续稳定,局部产生“皮球效应”,可能仍然会有降水天气,温度上升。直到立秋后,情况有可能发生大的逆转。
吴树功分析,未来天气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副高”加强北上,中心向北移动,立秋后可能出现“末伏”天气,造成烟台或者整个胶东地区气温升高。“按理说‘七上八下’是最热的时段,但立秋后气温可能比现在高出许多。”吴树功说,“不仅造成气温飙升,更可能导致汛期提前结束,出现阶段性伏旱天气。正常来说,立秋后正是农作物积累淀粉的时候,伏旱可能造成灾情。”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副高”变弱,往南撤退,南回的速度快,烟台地区不会加热,但汛期也有可能早结束,但是不会出现伏旱天气,平常的雨还会下,但那时的降雨不是“对流雨”。(汪道霞)
编辑:周广莹
  【】 【】&
新闻热线:(7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立秋后天气变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