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病人图片发病时的视频

摘要:埃博拉已致西非3国4500余人死亡
  如果你不熟悉这个原本只发生在非洲国家的&地方病&,事情还要从三十八年前说起。
  日,刚果民主共和国(当时叫扎伊尔共和国)扬布库(Yambuku)教会学校的44岁男建筑工人与另外6名工友来了一次说走就走 的旅行。他们乘汽车途经莫巴伊-邦戈(Mobaye-Bongo)地区一些较大的城镇,去往一座叫巴多利特(Gbadolite)的村庄&&扎伊尔共和国 总统蒙博托的出生地。但由于河流冲走了桥梁,他们没能抵达旅途的目的地。
  这些人随后掉头返回,并于8月22日回到扬布库,却再也没能回到从前安宁的生活。
  因为四天后(8月26日),不幸发生了。那位44岁的男工人出现了类似疟疾的发热症状,被送往杨布库教会医院的门诊部就诊。当时医生给他注射了抗疟疾药氯喹,暂时控制住了病情。但到了9月1日,这位工人高烧39度,9月5日,又发生肠胃出血。三天后,他去世了。
  很多到医院治病的人也出现了类似的症状。教会医院的修女们用了一切可用的药物,但丝毫不起作用,而且担任护士的修女也被传染。
  一位比利时修女被感染后,当地的比利时医生向比利时安特卫普寄出了一个保温瓶,里面装着冰和修女的血液样本。对样本进行分析后,比利时科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之一,并以发现地附近的河流名字命名&&埃博拉。
  埃博拉初次亮相,就导致当地318人感染,280人死亡,死亡率高达88%。
  不解之谜
  到目前为止,埃博拉病毒从何而来还是一个谜。1976年第一起埃博拉病案发生时,调查人员发现,那名44岁的男工人在旅行途中购买了羚羊肉和猴子肉,既有生的,也有烤熟的。另外,在回到扬布库时,他曾与家人共食煮过的羚羊肉。
  第一起病案中还有一点令人感到疑惑。在首例埃博拉病毒携带者被送往扬布库教会医院的两天后(8月28日),曾经有一位年龄约30岁的男子也到教会医 院看病,并在8月30日离开。这名男子出现的症状是&痢疾和流鼻血&,而之前八个月却没有任何病人有类似的症状。这名男子在登记时说他住在附近一个村庄, 但调查人员后来发现,这个村庄的政府人员和村民并不认识此人。
  是不是这名男子将埃博拉带到了医院?他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些都是不解之谜。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资料显示,目前人们暂时认为果蝠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埃博拉是通过密切接触到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传染到人的,比如在热带雨林中发现的患病或者死亡黑猩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猪等。
  进入人际间传播后,一般认为,埃博拉病毒的传染方式是(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它体液,或者受到这些液体污染 的表面和材料(如床上用品、衣物)。哀悼者在安葬仪式上与死者尸体直接接触,也可能对埃博拉的传播发挥作用。而这,正是非洲一些地区的主要习俗。
  但是,目前大部分科学家、医疗人员和公共卫生机构都不敢断言只有直接接触携载病毒的液体才能感染。明尼苏达州大学的传染病研究和政策中心(CIDRAP)今年9月曾发布评论称,有证据表明埃博拉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不管距离病人是近是远。
  致命威胁
  在1976年9月埃博拉疫情首次爆发时,当月第一周就在扬布库教会医院出现了10例病情。一个月内,17名员工有13人染病,其中11人死亡,教会医院被迫在10月3日关闭。
  从第一例埃博拉病案出现到现在,埃博拉疫情共爆发了25次,除了今年的疫情外,几乎全部发生在非洲地区;较大规模的疫情爆发(死亡人数达到三位数)共有六次,其中2003年刚果共和国疫情的死亡率高达90%。
  不过,就病例数、死亡人数和发生国度而言,今年发源于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等西非国家的埃博拉疫情,是1976年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10月12日,全球确诊、疑似及可能感染病例已达8997个,其中4493人死亡,死亡率达50%。由于数据的不 完整、滞后以及民众隐瞒等问题,这一数据或许远远低估了当下疫情的严重程度。WHO负责埃博拉疫情应对的助理总干事艾尔沃德(Bruce
Aylward)就指出,如果患者的整个患病过程能被监控,会发现埃博拉的实际致死率高达70%。
  肆虐全球
  今年,埃博拉疫情首次扩散至非洲以外进入发达国家。此前,只有在1996年,俄罗斯一家实验室发生过事故,曾导致一人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
  也正因为此,过去近40年,发达国家对埃博拉疫情一直未予足够重视,这才导致今年美国和欧洲在发现埃博拉患者之后慌了神。
  埃博拉疫情的此次传播其实自2013年12月就已开始,但直到今年3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才在其网站上正式发布了几内亚埃博拉疫情通报。
  起初,埃博拉的传播范围还仅限于西非国家,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如同世界各地每天频发的其他各种动乱、灾难一样,它仍然显得十分遥远。直到9月30日,美国出现首例埃博拉病例。
  自此,埃博拉不再只是非洲国家的噩梦。截至目前,埃博拉已传播至七个国家,包括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西班牙和美国等。
  匆忙应对
  随着埃博拉疫情的加重和蔓延,国际社会逐渐重视起来。
  联合国于9月18日建立了埃博拉应急特派团,并设立埃博拉响应多方信托基金,寻求募集近10亿美元以快速协调抗击埃博拉疫情。随后,美国总统奥巴马 宣布向利比亚等国派出3000美军,建立17个治疗中心,并培训数千名医疗工作者,以应对埃博拉病毒传播带来的威胁。中国政府也向塞拉利昂派出一支移动实 验室检测队,59名队员中包括实验室专家、流行病学家、临床医生和护士等。
  但这一切都未能阻止埃博拉的肆虐。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等西非国家,卫生系统和条件较差,加剧了病毒的广泛传播,增大了抗击疫情的难度。
  缺少治疗设施是西非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世卫组织驻利比里亚代表Peter Graaff博士就曾表示:&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迫切需要数百张额外病床来治疗埃博拉病人。每天有数十人因病床满员或者超员而被治疗中心拒之门外。&
  利比里亚目前有620张病床,但还需要五倍于此的床位才够用,而且需求还在快速上升中。而经营一个70张床位的诊所平均每月花费达100万美元,除 此之外,每个病人还需要有2到3个员工照看。美国、英国以及世界银行已经承诺将拿出20亿美元抗击埃博拉。但就算有了资金,治疗中心的修建、物资供应的到 位以及医疗员工的配备,都需要花费时间。
  可留给埃博拉肆虐的时间越长,控制就将变得愈加困难。
  这一困难不仅仅来自于病例数的增加,一些隐形的负面因素也正在发酵。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报道,在西非地区,&阴谋论&正在逐渐传播开来,一些在 西非传播埃博拉健康知识的人员受到攻击。还有一些患者佯装自己患了其他的病症,而不愿承认其患了埃博拉。由于针对埃博拉患者有特殊的埋葬措施,因此连能为 死去的埃博拉患者赢来当地坟墓一席之地的死亡证明也出现在了黑市。
  如果连埃博拉的主要传播地民众都不再配合,后果将不堪设想。
  《经济学人》的报道认为,对于西非外的国家,防止疫情扩大最好的办法便是相信科学。如果埃博拉仅通过体液传播,每名病人平均只会感染1.5到2.2人,而如果将该数字降低至1以下,埃博拉就会逐渐远离我们的视野。
  但对于恐慌不安的民众,这样的建议似乎显得有些&空洞&了。当下,美国要求对来自埃博拉非洲疫区的旅行者实施禁令的呼声日益高涨,美国共和党便因禁令迟迟未出而指责奥巴马政府&无能&。
  为此,10月16日美国国会举行了埃博拉疫情应对措施听证会。奥巴马会后表示旅行禁令将可能适得其反,原因是人们会逃亡,会行贿,会想方设法隐瞒病 情,从而导致更多携带该病毒的人无法被追踪。而且,随着病毒的逐步扩散,受其感染的国家会逐步增多,隔离的措施也终将变得不现实。
正在加载...
大家都在看
网友评论:
免责声明:本视频、文字仅代表作者,嘉宾个人观点,与第一视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其中陈述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视频、文字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世卫组织:埃博拉病人非法购买感染后幸存者血液
来源:中国新闻网
  资料图:安理会9月18日就埃博拉疫情召开紧急会议并一致通过第2177号决议,呼吁联合国会员国向遭受疫情影响的国家提供紧急援助。李洋 摄  中新网9月19日电& 据美国媒体18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发出警告称,目前,部分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出现“病急乱投医”的情况。这些患者通过黑市购买感染埃博拉病毒后存活者的血液,以期通过这些血液获得埃博拉病毒抗体。  报道称,感染埃博拉病毒后存活者的血液,在医学上被称为“恢复期血清”(convalescent serum)。这些血液中据称含有埃博拉病毒抗体,但有关治疗方法还没有得到验证。  世卫组织称,研究显示,用感染埃博拉病毒后存活者的血液输血,可能能够预防埃博拉病毒感染,或是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者,但相关研究仍未得出明确结果。目前尚不清楚存活者血浆中的抗体是否足够治疗或是预防埃博拉病毒感染。仍需进行进一步研究。  报道指出,“恢复期血清”已被用于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美国埃博拉患者里克?萨克拉(Rick Sacra)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便使用了来自已经康复的美国医生肯特?布兰特利的血清。  但与萨克拉的情况不同,目前在西非国家的部分埃博拉病毒感染者通过黑市购买康复者血液。这种非法买卖可能会造成其他病毒扩散,如艾滋病病毒等可通过血液传播的病毒。
(责任编辑:UN006)
原标题:世卫组织:埃博拉病人非法购买感染后幸存者血液(图)
&&&&&&</div
诺奖背后的“潜规则”是...[]
数字之道:
独家策划: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社区热帖推荐
这么直播不太好吧……[]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播放列表加载中...
正在载入...
分享视频:
嵌入代码:
拍下二维码,随时随地看视频
利比里亚发现一名埃博拉病毒阳性患者
上 传 者:
内容介绍:
利比里亚发现一名埃博拉病毒阳性患者&br /& 央视新闻直播间
Channel Me 精选
我来说点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京网文[0号 |
| 京公网安备: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京)-非经营性-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403号
<img src="" width="34" height="34"/>
<img src=""/>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width="132" height="99" src=""/>
在线人数: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http://"/>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没有数据!
{upload_level_name}
粉丝 {fans_count}
{video_count}
{description}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埃博拉病毒真正可怕在哪?
  于晓华|文
  从2013年12月开始,病毒从西非国家几内亚开始爆发,到现在已经大半年。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统计,截至日,主要疫情国(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尼亚)报告发现了1711例感染者(1070例确症,436例可能,以及205为疑似感染者),导致932人死亡。从1976年在扎伊尔发现埃博拉病毒到目前为止,总共爆发过将近30次疫情。但是,这次的爆发规模为最大。
  虽然此次埃博拉病毒爆发于2013年12月,但不幸的是直到2014年3月才被卫生当局发现并确认。疫情发现滞后使得防疫措施无法及时启动,埃博拉病毒得以大流行,从几内亚扩散到邻国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以及尼日利亚等国。如果能够及早发现,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或许疫情就没有这么严重。这算是此次埃博拉病毒大流行的一次深刻教训!
  从1976年首次爆发到如今,将近40年过去了,现代科学对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还处于非常入门的阶段。虽然对其简单的基因结构了如指掌,但对其病毒宿主,传播方式,发病机制,治疗方法还处在探索的初级阶段。
  可怕之处:束手无策
  全世界人们对埃博拉病毒谈虎色变,其主要原因包括:(1)非常高的致死率;(2)一旦感染,无药可医,只能听天由命;(3)死状凄惨。
  从1976年发现埃博拉病毒到现在,对将近30次爆发的致死率统计发现,其致死率高达50-90%。到目前为止,本次埃博拉病毒爆发的感染者的致死率为55%,低于之前的致死率统计。但是,致死率很有可能随着疫情的扩展而上升。
  埃博拉感染者的死状凄惨。
  一般经过2-21天的潜伏期,埃博拉病毒感染者最初感染症状为高烧,严重头痛、肌肉痛、腹痛、咽喉痛,以及伴随呕吐、头晕和身体乏力。这会导致感染者被误诊为疟疾、感冒或者细菌感染等常见病。
  感染者症状会进一步发展为腹泻、血便、咖啡色吐血、因血管扩大而眼睛变红;最后演变为因皮下出血而皮肤出现红斑、紫斑、以及内出血;身体的所有孔都会出血。即所谓“七窍流血”,其惨无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实有效的疫苗来防治,以及确定有效的治疗药物。
  埃博拉病毒的基因结构非常简单,人类对之早已了解。埃博拉病原体是由链状的负链RNA(核糖核酸)病毒粒子构成。基因编码为7个结构蛋白和一个非结构蛋白;基因材料长度仅为一万九千个碱基。 一般而言,RNA病毒的特征为结构高易变形,这导致了医疗上困难性。其它的著名的RNA病毒还包括艾滋病毒 和流感病毒等。
  埃博拉病毒广义上属于一类“病毒性出血热”(Viral Hemorrhagic Fevers)传染病。这是由病毒引起,常伴随出血症状的一类严重疾病。通常病原非为四科:沙粒病毒科(拉沙热、胡宁和普马拉)、布尼亚病毒科(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裂谷热、汉坦出血热)、黄病毒科(黄热病、登革出血热、鄂木斯克出血热、基萨那森林病),以及线状病毒科(埃博拉和马尔堡)。其中,以线状病毒科(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致死率为最高。
  宿主未明:未来还将爆发
  不同于细菌或者真菌等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独立宿主存在,病毒必须存在于某些生物体的宿主身上。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埃博拉病毒(包括另外一个致命的出血热病:马尔堡病毒)的终极宿主还没有搞清楚。
  研究发现,在埃博拉病毒爆发前后,当地森林里面的猿猴和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大量死亡;因为埃博拉病毒对脊椎动物具有高致命性,所以埃博拉病毒的宿主不可能为猿猴或者猩猩这些灵长类动物。
  现在科学家怀疑埃博拉病毒的宿主为一种叫果蝠的蝙蝠,因为在1976年爆发的苏丹埃博拉病毒疫情中,科学家追踪到了爆发起点的一家名叫Nzara的棉花加工厂,发现当时的工厂屋顶上存在一些蝙蝠。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疫情期捕捉到带有埃博拉病毒的活体野生蝙蝠;且研究发现蝙蝠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后并没有明显症状。
  科学家也在民主刚果共和国的一些草食的几内亚猪(guinea pigs)的身上发现了埃博拉病毒的抗体,因此怀疑埃博拉病毒可能存在于某些植物身上。Swanepoel博士对当地的24种主要植物作了一个研究,并没有发现这些植物身上能够复制埃博拉病毒。
  科学家还怀疑某些昆虫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宿主。科学家们在1970年代发现了马尔堡病毒 (一种和埃博拉病毒结构类似的病毒)可以在埃及伊蚊身上复制。但科学家并没有在爆发地分离出带有病毒的昆虫。
  因为宿主未明,所以从长期来说无法根除和防治埃博拉病毒的爆发。因为科学家们认为蝙蝠极有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宿主,所以建议旅游者们尽量少去蝙蝠聚居地的山洞参观。
  诊断和治疗:困难来自何方
  由于埃博拉病毒发病初期和感冒等通常疾病比较类似,使得卫生当局极易发生误诊,耽搁了防疫措施的及时开展。
  传统的诊断方式需要通过复杂的实验室试验(PCR 和 ELISA)来检查感染者体内是否存在抗原。最新的技术可以通过患者的吐沫和尿液来检查是否存在埃博拉病毒。确症埃博拉病毒需要相对较长时间,这进一步耽搁了防疫过程。这也就是为什么2013年12月就在几内亚爆发疫情,而到2014年3月才最终确认了疫情。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对埃博拉病毒的致病机理也不甚明了。大家普遍认为埃博拉病毒通过摧毁人体的免疫系统,阻止人体的适应性免疫系统发生作用来达到致病目的。
  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证实有效的疫苗和医疗手段来防治埃博拉。虽然早有研究指出埃博拉的疫苗和一些药物在老鼠和猿猴等动物身上试验有效(比如,Zmapp),但是还没有最终证据证实这些药物对人体确实有效。
  病人在发现感染埃博拉病毒后,最好的方法是马上隔离,给患者以输液方式补充电解质以使患者尽量感觉舒服。然后,听天由命,超过一半的感染者最终会死亡。
  防疫措施:做好隔离
  因为埃博拉病毒的最终源头未明,所以科学家现在还没有得出野生动物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具体方式。而人类主要是通过身体接触而发生感染。这主要包括(1)接触感染者的血液,人体组织,精液以及其它一些人体排泄物;(2)处理或者接触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动物的病体或者死体。虽然有证据表明动物之间可能会通过呼吸系统传染埃博拉病毒,但还没有证据支持人类通过呼吸系统互相传播埃博拉。
  在非洲国家,能够接触埃博拉病毒感染者身体的方式主要包括:(1)参加埃博拉病毒死者的葬礼,并对尸体进行一些防腐处理;(2)循环使用埃博拉病毒患者的注射器和注射针(这在发达国家不成问题);(3)医疗人员的不小心接触而爆发传染;(4)吃下病死的野生动物的肉。
  埃博拉病毒一旦发现,最好的办法是对所有可能接触过埃博拉病毒患者的人员尽早进行隔离,并追踪所有接触过患者的人员。
  从传染病学的角度,埃博拉病毒的高致死性以及不通过空气传播这两点,导致了埃博拉病毒的传染能力较弱。埃博拉病毒还来不及大规模扩散,其宿主已经死亡。这也是为什么埃博拉病毒爆发大半年才死亡不到1000人的原因。从这一点来看,只要做好隔离措施,埃博拉病毒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现实中,大部分传染病致死率很低。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传染病致死占全世界死亡人数的16%。现在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大的三大传染病为:艾滋病,疟疾,以及结核病。埃博拉之所以引起世界恐慌,是因其高致死性。
  疾病源头:为什么是非洲
  病毒性出血热所包括的几个高致病性传染病的暴发地点基本在非洲国家。这有几个主要原因。
  首先。这次爆发埃博拉病毒的西非国家,地处热带,降水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物种丰富,气候有利于各种病毒和病毒宿主存活。值得比较的是,1990年在美国的Reston,从菲律宾进口的食蟹猴的身上同样也发现了埃博拉病毒的变种。但这种病毒对动物有很强的致死性,但是对人类却无致病性。这意味着,病毒可能因气候变化而使得其致死性下降。
  其次,非洲国家由于大部分人生活贫困,营养不良,所以身体抵抗传染病的能力下降,使得他们感染这些传染病后的死亡率很高。同时由于物质条件不够,注射器和注射针等医疗材料多次循环使用,这促进了埃博拉病毒的扩散。
  第三,由于部落文化,一些人以打猎为生,会通常食用丛林里面的病死野生动物尸体,甚至会把这些病死野生动物的肉拿到市场出售,这导致了埃博拉病毒这样的疾病的爆发和区域性流行。
  第四,由于教育落后,大部分农民不懂得现代的医疗和防疫知识。有些人根本不相信埃博拉病毒的存在。他们甚至迷信的认为这是白人带来的巫术。一旦患者死亡后,通常要和死者身体进行直接接触,比如对死者尸体采取一些防腐处理。这也进一步助长了埃博拉病毒的传播。
  这说明埃博拉病毒在非洲爆发并流行并非偶然,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促进经济增长,较少贫困,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才可从根本上消除这些传染病发生的社会经济基础。这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期内,这需要对人民加强宣传和教育,让他们改变传统信仰,懂得如何科学防疫埃博拉。
  生物安全:恐被恐怖组织利用
  世界卫生组织对传染病,按照生物安全划分为4个水平。由于埃博拉病毒的高致死性,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分类为生物安全等级最高的四级(level 4)。
  一般而言,由于病毒性出血热的高致死性,很多国家和恐怖组织都试图用它们来开发生物武器。比如,俄罗斯在1992年之前就利用了病毒性出血热的一些病毒,比如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拉沙热等开发出了通过空气传播的生物武器。美国在1969年之前也开发了裂谷热和黄热病病毒的生物武器。日本的奥姆真理教的原教主麻原彰晃也曾经到非洲寻找过埃博拉病毒,试图开发生物武器进行恐怖活动,但未能找到。
  由于埃博拉病毒不能通过空气传播,这减少了它扩散范围。但是如果现代的基因工程却有可能改造这一点,比如埃博拉病毒与流感病毒结合,制造出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的恐怖的生物武器。
  研究能力:中国远远落后
  世界各国都在投入大量的资金来研究这些病毒。对这些病毒的致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的研究有助于防止将来可能的生物恐怖主义袭击。
  遗憾的是,中国对埃博拉等病毒性出血热的研究还远远落后于世界。
  对应于生物安全的四级标准分类,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对应于每一等级的生物实验需要相应的实验室保护水准(Protection Level)。对埃博拉等高致死性病毒的保存和实验需要在安全等级最高P4实验室进行,确保实验室内部与外部完全隔离。
  很可惜,中国大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P4水平的实验室建成使用。中国大陆虽然在2009年批准在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建立P4实验室,到现在还没有建成使用。相对应的是印度居然有四所P4实验室,中国的台湾地区也有两所P4实验室。连从事埃博拉病毒的实验室能力都没有,这种差距不言而喻是巨大的。
  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与世界的差距不言而喻是巨大的。中国政府必须要对这方面的研究加大投入。
  (作者为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任波 | 版面编辑:郭艳涛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微信号:caixinfinance
微信号:caixintmt
微信号:on_china
微信号:wuyang
微信号:on_equaducation
微信号:CaixinInsight
caixinenergy
caixin-enjoy
caixin-life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
新媒体实验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埃博拉病毒病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