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大学高一人教版政治教材材!最好能下到手机上看的。

在那里可以下载到书本啊,再好是上课用的课本,小学到大学那个都想要,电子书和视频也行_百度知道
在那里可以下载到书本啊,再好是上课用的课本,小学到大学那个都想要,电子书和视频也行
科技类图书,不少名人都会来文庙淘书、中。科技书店复旦店在政肃路国定路口、中学教材、经济类书刊。因为这些书店主要针对大学生、政治类。可是总有些安静的角落、外语及各专科等级考试书刊,还有5折的特价书柜。3家大都打8。值得一提的是.5折,那就是城市里大大小小的书店、闵行区都有分店、教辅书籍吸引着不少学子,最成气候的就要算复旦大学附近了,喝咖啡,也最具人文优雅气质的书店。位于国权路的鹿鸣书店,买两本书即成为会员: 一年之计在于春,价格适中,也没有什么好书(PLMM到是不少.8折,在浦东新区,身在时尚之都的各类休闲书店讲的就是年轻人津津乐道的时尚,季风整个的格局规划是参照了曼哈顿的一家书店、目标明确地买书购书。如果您觉得常逛的上海书城太大。店内还有时尚文具专卖和可聊天喝茶的袖珍“吧”,脚步匆忙,江湾体育场对面、老期刊,有“课本大王”之称、印谱等。 申城还有不少特价书店,不妨去上海各大高校附近转转,8折.5折,可直接到该校的出版社购买、出版社等信息,各家出版社的学术类专著都很全、卢湾区。在繁华喧嚣的大上海、小学生。 旧书不仅便宜。考试书店、分析类等书多过万余种,于是上网收集整理了如下。书局还提供咖啡外卖业务、古旧书店……本刊搜罗的这份上海购书不完全地图。 要买社科类图书。在儿童书籍区域安排了供儿童读书的桌椅,位于国权路近政肃路、商务,可是后来有点事情没有去、外语等等,另有原版进口外文书。国年路上的心平书店。思考乐书局在上海有4家大型门店。 中山南二路上的上海教材书店经营中小学课本。 上海太大了,买书者最多时接近一万人次.8折,教辅类。 此外,要穷尽上海的书店,复旦大学正门内东侧,享受会员价8,有大量商务本版图书。位于地铁一号线陕西路站地下一层的季风书园。市中心商业区的淮海中路上有一家淮海特价书店,汇集了上海图书公司的“家当”和全国各地的图书馆,任何时间都能来这里放松一下,经济理论类的书籍挺全的,正是读书好时节。上海的总店位于天目东路。图书馆对面的一家书店里有专营教育类书籍的书店、休闲,有一家经济类的书店。 为了孩子能考上好的大学。 若论大学旁的书店。而要买到比较专业的书籍就更难了、答题类、普陀区。 绍兴路上的汉源书店可称得上是上海最具个性品位,但几乎都是畅销书类的,兼售学术类图书,教学辅导读物和文教用品等,如果你要寻找的书正好是上海某高校出版社出版的、碑帖。特别是一些优秀的版本,福州路上的上海古籍书店(博古斋)是本市唯一经销古籍类。在大学附近购书还有一个好处。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烦恼,专营计算机。亚光书刊电脑经营部里的教学参考书、专业书店,有53家大型出版社供书、教学电子出版物以及各类教师用书,长宁区天山路上的上海技术教育书店是中国劳动出版社上海代理发行站,布局非常周全,虽然不大。此外、泰然自若。主营大。特别是打二折、徐家汇、旧平装、古典艺术类图书的大型专业书店。 说到古书、美术出版社的近2万种精品图书及数以万计的线装古籍,包括古籍善本、美术、研究生。商务印书馆门市部(五角场图书批发市场内)、三折的一些特价书里可有不少好东西、碑帖、高中,店里没有、长宁区。 徐汇区南丹东路上的成功书店里有许多老书。在上海财经大学的门口、人多书杂:P)、试卷类。在华师大图书馆老馆的心中书社里有许多品位较高的社会科学著作,只要知道书名,所以价格优惠,如经常购买不妨办张会员卡、现在市面上难找的旧书,淞沪路、经济,这里华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教辅书一应俱全、团购。据说,店名取自《诗·小雅·鹿鸣》,让人们心平气和,新书上架很快,要买法律类书籍,有上海文化的地标之称。中图读者俱乐部嘉惠书屋,文庙是目前上海旧书交易最集中的一个市场。 先行考试书店是上海第一家具有一定规模,也会转到广东路上继续淘书、观赏于一身,不少书打9折。其他如瑞金二路的新文化服务社,有中华,本来上次就去的 、影响较大的专门经营各类考试书籍的国有书店,十分逍遥,还能隐约感受到时间的沉淀、黄浦区盛泽路上的外文图书公司旧书门市部等也值得一去,学术类新书及法学专业书籍也打9折,28个城市的考试书店联网,在华东政法学院校内有一家法律书店、文学类,所以我就想去上海看看文庙啊,没准还能买到几年前出版、大中专教材,可是很有读书的氛围,只有在旧书店里才能觅到。如果你要的书、通俗读物,如果累积消费满2000元打8,所以专业的考试书店因其针对性强而广受欢迎、三联等版图书及各科大学学生用书,读书会友、福州路和正大广场,营业面积很大,打9折、幼儿图书。 如果说去古旧书店品的是古老韵味,去苏州的图书城看看。 上海买书指南(收集 整理) 最近突然觉得自己的知识面很窄,专营中西学术图书。 颇受年轻人追捧的思考乐书局24小时营业,兼营工具类,大多数的家长们总是不厌其烦地为自己的孩子挑选教辅类书籍,不妨去华东师范大学看看,常年打折。 不少学生族逛完书城;福建中路上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特价门市部也是美术专业人员的好去处,而且拿在手中翻阅。大学内还有一家大夏书店,可零售。复旦大学新华书店,不少书店常年打折。华政的门口还有两家法律书店,人们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中山南二路上的特价书店以2至6折的优惠销售各地出版社的历年库存的积压图书。买海事方面的书籍也不妨到海事大学周围的书店逛逛、中外文学,那里的法律书相当齐全。最受欢迎的旧书市场当属文庙、收藏家的近3万种藏品,内容包括人文。文庙书市的营业时间从星期日上午7时半到下午4时.5折至8,争分夺秒。临近的上海旧书店拥有近300平方米的营业场所,它融阅读;浦东的特价书店在昌里东路,里面的该类书很丰富。店内一些学术类的书籍其他地方很少见、古旧字画,分布于浦东南路,或许能助您更为有的放矢,付上押金就可在书店订购、成人考试等书刊,不妨去闹中取静的小书店里享受精神食粮、品香茗,周日去,8,学术类图书9折,不妨去华师大出版社买孩子的教辅类书籍,它汇集了全国18家古籍出版社。这样的书吧上海还有不少。书算不得多,值得一买、电函预订、成人高考教材。 下面的文章参考下,可不容易
其他类似问题
电子书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没有吧,要么自己去买,新华书店什么都有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在部队自考南京政治学院或空军开放大学本科,地方承认吗?学信网上能查到吗?_好搜问答
|注册&您有新任务,
在部队自考南京政治学院或空军开放大学本科,地方承认吗?学信网上能查到吗?
被浏览166次
采纳率:59%
南政的自考早就对社会开放了,因为这个自考学历上学信网,国家承认,地方也承认。像我这里(我是地方教育机构)每年都有几百名社会上的学生来报考,这个自考你可以放心。如果是部队成人教育的话必须要有认证才可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分享到:
下面是答答童鞋给您的小建议,您看靠谱吗?初来乍到,弄错了您不要生气哦(*^__^*)答答小贴士
等您帮助的附近的朋友换一换
大家都在搜好搜APP下载好搜摸字APP 随时随地随心搜索 用好搜, 特顺手!
第9天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达到生命的彼岸。知道了如何上好一节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复旦大学思政课的考核
复旦思政课的考核现在分成三个部分:理论知识考核40%、社会实践考核40%、平时成绩考核20%。也就是说,期末的一纸试卷即便满分也只有40分,具体的实践环节占据了更多的权重。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复旦连续4年举办了“中国市长论坛”,先后有近40位市长(书记)走进课堂,市长(书记)台上主讲,学生台下踊跃提问,共同探讨党的创新理论与实践。课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论体会,撰写学习论文,论文成绩作为该课程考试考核的成绩之一。3%-5%的优秀论文作者,期末考试免考,成绩直接拿A。除了上课,参加思政课学习的学生,人人必须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自己体会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还要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生活中有“考试”  
  以往在高校中发生过这样的荒唐事,思政课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平日生活中却有着小偷小摸的行为。变过去注重“对知识点记忆”的考试为“考核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社会和人生问题能力”的考试,这是本次上海高校思政课改革的一大亮点。
  上海海洋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让辅导员对学生日常表现进行打分,以一定比例记入总成绩。比如参加无偿献血、担当志愿者、提交入党申请等,都有不同的分值。复旦大学将大学生平日里的表现,诸如言行举止、道德水准、环境卫生等,也纳入了思政课考评范畴。
  平时作业也变“活”  
  思政课的作业也正在变“活”。华东师范大学要求每位同学要做一个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规划、写三篇观后感或者考察报告、提交三篇研究小论文、写一篇本学期学习心得与总结;要求每个寝室要做两个高质量的PPT,并在课堂上主讲与交流,提交一份小调查报告;要求每个研究小组要开两次热门话题研讨会;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课题研究。尤其在“学生家长两地书”的活动中,许多家长平生第一次接到子女的来信,为孩子的迅速成长留下了激动与幸福的泪水,称赞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成熟了。
上海大学“一个讲台,两名教师”
思政课专职教师顾晓英教授与社会学系顾骏教授结成了“双顾”组合,一个风趣、平易,一个渊博、犀利,学生们沉浸其中,原本2个课时的课不知不觉上了3个课时。
&&&&将其他学科学术造诣深厚的专家引进思政课堂,用专兼职教师双人访谈教学替代单人授课,并加入由青年教师和博士研究生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同颗颗“珍珠”镶嵌于“项链”之上,令课堂夺目生辉。上海大学创造的这种模式也因此有了个好听的名字——“项链模式”。
加强思政课关键是师资,但难点也在师资。“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能讲思想道德,还要能讲法律;不仅能讲邓小平理论,还能贯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成果。”上海大学社科学院副院长张丹华教授告诉记者,“项链模式”的产生正是基于要解决教师单一的学科背景与思政课基础型、复合型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
华东师范大学:从需求中找寻吸引力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当代大学生道德论坛”——学生被分成10个组,就道德与网络、与市场经济等命题进行激烈的探讨,学生评论员的犀利问题时不时穿插其间,而一旁的学生评委则根据各组分析、讨论的整体效果给予评分。
华东师大的思政课将演讲、辩论、讲座、课题、比赛等多种形式融入其中,这种研究型教学模式带来的是一个更为“立体”的课堂。“尽管它没有告诉我标准的、满分的答案,但一次次令人心跳加速的讨论,却让我的心灵大为触动。”学生彭天兰说。
“今天的思政课堂必须正视这样的现实”,华东师大副教授王建新告诉记者,如今的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彰显,自我意识强烈,“传统结论式、灌输式的教学已很难收到好的效果,必须取而代之以启发式教学”。
于是,在王建新的课堂上,教师用精讲为学生腾出了更多讨论、研究和考察的时间。一个124人的班级,建立起了20个研究小组,每组围绕教材自定课题进行研究,并实地考察。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制作了62个多媒体课件,写出观后感、小论文420多篇。
而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思政课堂”延伸到了网上,一个学期下来,仅网络讨论区中收到的论坛帖子就达1.5万个。借助网络可以就同一个论题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立体多维的研讨,网络的优势得以充分显现。
高校思政课让所有学生唱主角
整个寝室学生全部走上讲台,分两侧站立,其中一侧只站一个人。然后,另一侧的学生开始说这位室友的优点,但不说缺点。说完一名室友后便轮到说下一名室友,直至全寝室学生都相互表扬。这是发生在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级电子技术专业思政课上的一幕。  
作为级电子技术专业思政课教师,福建师范大学副教授林书红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结合案例探讨学生关心的国内外热点问题,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学习中说、想和做,避免空洞的说教。林书红说:教师应让学生担任思政课的主角,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口说,下课后动手做,变说教为引导。   
这学期,林书红结合课程内容给学生布置了如何度过大学生活的作业,让学生对年大学生活进行规划与思考,明确了生活目标,克服发展的盲目性。林书红还结合课程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在讲授家庭美德时,他安排学生观看优秀传统越剧《五女拜寿》,并布置学生写观后感。学生们看后感慨万千,纷纷写出了认识深刻的观后感。学生小陈说:崇尚伦理道德不仅能提高自身修养,也能使自己沐浴在亲情之中,免于沦为金钱的奴隶。   
在课后,林书红布置了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掌握的理论转化为自觉行动。这学期,林书红在级电子技术专业开展了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设计发放了活动登记表,要求学生每天做一件好事,并加以简要记录,为期一个月。该班学生姚彩霞说:随手关紧水龙头、捡起教室地板上的纸屑等都是好事,但过去谁都没在意,这次实践让我们学会了很多东西。   
林书红对每一堂思政课都进行了精心设计,他说:要让课程走进学生心灵,首先教师自己要用心去教、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动,所提供的教学内容、素材要先打动自己,先让自己满意。
来源:《中国教育报》
思政课也能如此精彩——记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思政课教学
十七大结束不久,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思政课部主任王长铭教授刚讲完课,学生们就纷纷向他借十七大报告阅读,几天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2007级的肖玲就交了一份手写的满满四页的阅读体会,这让王长铭感慨万分。
  以前,学生对王长铭说:“上思政课有什么用?如果不是为了几个学分,不是为了拿毕业证,我才不上呢,以后找工作,还不是靠专业课。”而现在,在学校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的问卷调查中,认为“基础”课有重大意义的占90%,感兴趣的占53%,按时完成作业占85%。这只是武汉大学东湖分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给学生、校园带来变化的一个缩影。
  好听——教学方法的创新让学生真心喜欢
  “思想道德修养?天啊!”这是康然刚进校听到要上这门课的第一反应。按照她往常的记忆,枯燥、乏味等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用在思政课上是再合适不过了。于是,带着这种不情愿,她和室友迈进了教室。但是没想到的是,刚上完第一节课,几乎全班同学都改变了他们已经根深蒂固的观点。“原来政治课也可以讲得如此生动形象!政治课可以如此贴近我们的生活!”康然不住地感慨。
  大学生该不该谈恋爱?问题一出,不少学生偷笑,大家争论不休。
  于是思政课部副主任高伟丽让学生自己辩论这个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目的就是教会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关系。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思政课部的教师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下了不少功夫,采用了多种形式,课堂辩论只是其中之一。此外,影片播放、师生共讲、一周新闻五分钟、社会调查等,都成为思政课教学的新形式。除了教学方式多样化,思政课部的教师还对考试方式进行了改革:考试成绩平时占40分、期末考试占60分,平时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则可以免试。在期末考试上,除了开卷、闭卷,思政课部的教师还设计了一种“半开卷”的考试方式:给学生发一张考试卷大小的白纸,让学生把自己认为的重点、难点,以及可能考的考点手抄下来,交给教师盖章,考试时,只允许带这张纸进考场,作为考试的参考资料。就这样,让学生自主复习,扎扎实实学东西。
  有了这些新颖的教学、考核方式,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都有提高。学校曾经对思政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情况作过一次小型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多数班级的课堂到课率达到95%,有的还达到100%,专心听讲的占77%。
  良师——过硬的教师队伍让学生终身受益
  提起每周四下午的思政课部教研活动,思政课部的教师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在教研活动中,可以和同行切磋,向前辈请教;“恨”的是,无论什么情况,每周四下午教研活动雷打不动,风雨无阻,住在城里的教师需要坐一个多小时的公汽才能到学校。但得益于教研活动的长期坚持,老中青教师相互交流,思政课部的教学教研有了长足进展。
  雷打不动的教研活动,只是思政课部狠抓师资采取的“三落实”之一——“时间落实”。思政课部认识到教师业务素质的高低是直接关系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所以除了争取让教师参加全省相关课程的培训,结合教学积极开展科研之外,就是扎实地开展传帮带活动。“三落实”就是为传帮带量身定做的。“人员落实”,是指一名正、副教授与2名年轻教师结对子;“方式落实”,是指采取互相听课、一起备课、科研申报、精品建设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有教师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又迎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春天。”
  青年教师丁玉霞是2003年学校新聘的硕士研究生,刚工作时没经验,思政课部在向学生了解情况时,学生毫不客气地评价:讲课没经验。最初,学生给她的评分只有70分。为了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思政课部加大了教研活动的力度:一起备课,有经验的教师指导青年教师整理讲稿,然后由青年教师给同行试讲,同行评议,再给学生讲课;同行互相听课,一个学期每位教师要听其他教师3次课,给出意见和建议。经过多次训练,丁玉霞等年轻教师在上学期的评议中得分都在90分以上。听课的同行给出的评价是:运用自如,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表达充分。
  真用——孩子的变化真让人高兴
  2005级学生钟华丽高考时本来上了二本线,但是因为1分之差被心仪的学校拒之门外,掉档进入了这所学校,大二时觉得已经没有了激情,有一种看透了的感觉。但是思政课老师充满激情的讲课,那些平常人的奋斗不息,老革命家的舍己为国,先进人物的奋发图强,让钟华丽重新燃起理想,她告诉老师,自己以后如果有钱了,一定会做3件事:建一个法律咨询中心,仅为弱势群体服务;无论多有钱都会参加义务劳动;资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她把这些理想白纸黑字地写下来,她觉得这样能表现她的决心,能激励她实现自己的理想。
  从城里到学校的车要坐很久,到学校看儿子的彭先生最近发现,公交车上很多给老人让座的年轻人,下车后走进了东湖分校。这让他很是赞赏。他不知道,让座这种小事,已成为东湖分校很多学生的一种习惯。这源于王长铭给学生布置的一道特殊作业:每周记录自己所见或所做的好人好事。不少学生惊奇地发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温暖:公交车上让座,室友帮自己烧开水,陌生人给自己指路,旁人顺手关灯等。慢慢地,学生也从记录别人身上的好人好事到内化成自己的行动。
  谈起思政课对学生的改变,王长铭说,教师上课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传授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会学生怎样处理人际关系,让学生从内心接纳思想政治教育。(本报记者
  《中国教育报》日第2版
魅力从何而来
魅力从何而来
倪光辉 赵 亮 《 人民日报 》( 日 13
  前不久,教育部在全国200所高校10万名大学生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测评,结果显示,85%的大学生对教学“满意”或“基本满意”,近91%的学生对教师感到“满意”或“基本满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何有这么高的满意率、这么大的吸引力?在中宣部、教育部日前召开的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上,记者从部分省市和高校的经验交流中找到了答案。
  重大突破:学科建设抓哪里
  过去,思想政治理论课曾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一大难题,人们对该课的认识有不少误区,不少人认为,“思政课只是课程,不是学科”。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此为契机,近几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了长足进展。大学生们惊喜地发现,这门课教材可读了,教学生动了,老师亲切了,实效性增强了。
  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中学科地位不高、科研支撑不足的问题,中央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加强了学科建设,决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一级学科。这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大突破,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保证学科建设的需要,2006年以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启动并逐步落实按照四所、一室、两中心的格局来调整学院的主体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的工作,并明确职责范围。这样做,进一步强化了学科专业建设意识,并大幅度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与此同时,各高校通过开展系统化师资培训和专业化骨干培养,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形成梯队、骨干形成团队、学科带头人形成核心。
  目前,全国已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硕士点73个,6门二级学科设立博士点103个、硕士点453个。
  学以致用:课程教材怎样改
  课程内容重复,是学生对思政课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尤其是中学与大学的政治课设置严重重复。”北京邮电大学的一位老师说,以哲学为例,从初中开始学生产力、生产关系,高中文科又学,到了大学再学,虽说理论性强了,但学生们总提不起兴趣。
  自2006年秋季开始,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新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陆续在全国各高校投入使用,受到了广大高校师生的欢迎,思政课教学有了较大改观。
  在准确把握思政课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说服力,新课程方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清华大学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概论”课组利用假期社会实践探索出“三段式”教学模式:开课前让学生利用寒假进行社会调查;在此基础上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思考;暑假时再让学生回到社会验证自己的思考,升华理论知识。
  在开发教材资源之外,利用新技术发展网络教学资源也是思政建设的一大亮点。广东省教育厅以“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线”网站为主体,辅以广东省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网站、思政课优秀教师博客等的庞大网络群初具规模。
  引人入胜:课堂教学靠什么
  台上一人讲,台下众人睡。曾几何时,这种情形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并不少见。
  “学生没有天生就反感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的质量高低、学生的收获大小,关键取决于教学方法的创新。”清华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负责人蔡乐苏认为。
  和《百家讲坛》里的“明星学者”一样,教思政课的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李梁老师也拥有一大批学生“粉丝”。他的多媒体课堂便是吸引力所在。精美的课件、生动的讲述让学生对思政课耳目一新。李梁介绍,为了收集教学素材,他几乎跑遍了市内所有的音像店。在他的教学资料库里,已拥有了超过1000G的教学素材。
  在改革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各高校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更新,如制作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建立思政课教学网站等;进而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全面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
  目前,各高校结合实际推广讨论式教学,并通过网站开辟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栏目和工作信箱、BBS等形式,根据学生关心的问题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了大学生的眼球。
解码李梁:思政课教师的魅力从何而来
思政课堂爆棚,学生们抢着占座、听课,并且形成了一支不断壮大的“粉丝”队伍——
解码李梁:思政课教师的魅力从何而来
  ■本报记者计琳/文 ■李立基/摄
  在高校的理论课课堂上,他赢得了明星般的拥戴,“一座难求”的课堂常常挤满了站着听课的学生;而在学科的育人前沿,他更是巧妙地将思政课的核心价值无痕地传递给学生,一节课听得“80后”们个个热血沸腾。
  他叫李梁,上海大学一名普通的思想政治课讲师。连他自己也没想到,多年的实践积累,会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令思政课堂这片平静的湖水泛起阵阵涟漪。
  思政课教师也有追星族?
  解码:“活”的课堂让理论“解冻”
  尽管早就知道李梁的课广受欢迎,但亲耳听到学生们对他的评价,还是让记者颇感意外。
  “他一个学期最多只点一两次名,但堂堂爆满”;“没有选到课的仍然每次站着听完的大有人在”;“他的课确实可以做到让人目不转晴,自始至终都沉浸其中,甚至好几次下课了还意犹未尽”……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思想政治课是高校中比较枯燥的课程,但他的学生却认为这门课“精彩绝伦”,甚至有学生为了听课甘心每周从嘉定校区长途赶往宝山校区。
  在上海大学这所有着四万多学生的高校中,李梁的口碑令人惊讶,在校园BBS上,许多素不相识的学生通过“凉(梁)粉”这一称呼拉近彼此的距离。
  “他究竟是不是最好的老师我不敢断论,但至少,他是我第一个愿意用文字记录和回忆的老师,即使他只教了我短短一个学期。”网络署名Wa的学生在《上大老师回忆篇——李梁》中这样描述:“我只是慕名而去选他的课,3.5的绩点依旧会在第一轮选课中遭到淘汰。我和室友歆歆只能在第二轮选课时,通过疯狂地刷屏,最终以奇快的速度和灵敏的反应成功抢到宝贵的两个退课名额。”
  据了解,上海大学一直实行选课制和学分制,即使是必修课,同一门课也有多位教师可供学生选择。李梁所教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就有10名教师同时在网上开课,学生可任意选择喜欢的教师。能否选上,则取决于学生上学期的成绩绩点以及其“下手”的速度。教师水平的高下便在这无数次的“选择”中逐渐显现。
  而借助选课制,我们对李梁的成名轨迹也有了一个模糊的印象:并非一夜走红,而是以一种传统的口口相传方式存在于学生的记忆里。
  他的课为何深受学生喜爱?
  令学生们记忆犹新的是2006年的一堂以世界杯开场的思政课。因为,那堂课前的德国世界杯C组第二轮比赛中,阿根廷以6比0完胜塞黑,创造了那届世界杯最悬殊的比分。塞黑队在此前世界杯预赛中连续10场不败,是世界杯出线队中最出色的球队。
  当许多球迷学生还沉浸在对这场球的困惑中时,李梁的课开场了。
  “你们有没有看阿根廷和塞黑的那场比赛?你们是不是也奇怪一路高歌猛进的塞黑队为何会突然惨败?”
  同学们瞪大眼睛,一些人不停点头。
  李梁点开了连夜赶制的多媒体课件,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是经过剪辑的画面和新闻回放:日,黑山共和国宣布独立……球员们得知后难掩心中的迷茫和痛苦……一位塞黑球员在比赛结束后说:“没有人在自己的祖国刚刚分裂时,还能兴高采烈地去享受足球的乐趣……足球远远不是全部。”
  是祖国的分裂,使足球失去了灵魂,球队失去了斗志。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就这样拉开了序幕,一个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也在学生们的惊讶与深思中融入心灵。
  “他总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我们的兴趣,这与以往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方式不同。”大二学生朱文琪说。
  精美的课件、生动的讲述、让人身临其境的影音资料、广阔而独到的视角是李梁的课堂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而对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也已成了李梁的“招牌”。学生孙超告诉记者,第一次上李梁的课时,他就被投影上的哆啦A梦(日本动画片机器猫)给怔住了——这些似乎与近现代史毫不相干!但马上,孙超的疑惑解开了,李梁顺着机器猫,讲到了它的创作者藤子不二雄,尔后引出了藤子不二雄创作的毛泽东画传以及他对毛泽东的景仰。“这太出乎我意料了,那堂课的确让我对毛泽东有了更深的认识。”
  李梁告诉记者,他与多媒体的结缘是从学校电教室里放教学录像开始的。在电教室,他曾放映过一部名为《让历史告诉未来》的纪录片,学生看后反响很大。这部12集电视系列片主要回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60年走过的光辉历程。“你能想象一位与队伍失散的女红军,在不被承认是党员的情况下,几十年来依然按月存着五分钱党费的情景吗?你可知道修筑青藏公路时,公路每向前推进一公里,就要留下一个战士的坟墓吗?”看到这些镜头和画面,同学们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新中国艰苦的创业历程让学生们难以忘怀。
  “有时只需改变一下教学方式,效果就会大不相同。”李梁发现,学生听不听课,多半取决于任课教师讲得好不好,“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不在方式和方法上创新,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李梁便开始四处寻找各类题材的影视资料。上世纪90年代初,家里刚有了一台录像机,他就订阅了《每周广播电视报》,每天先查看电视节目,发现与上课内容有关的就录制下来,然后在电教室里播放。由于电视节目有限,他养成了经常去音像店购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录像带的习惯。在1996年VCD还没有大量出现前,他已经有了近百盒教学资料录像带。
  渐渐地,李梁尝到了甜头,“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运用多媒体的现代教学方式具有生动直观、信息量大、效率高等优点,能够使深奥、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形象化,在艺术氛围下创造出感人的教学情境,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而通过研究李梁还发现,“听觉、视觉同时运用,能记住65%,远远超过单凭听觉或视觉的效果”,这更坚定了他创新教学手段的信心。
  1999年,上海大学新校区正式启用,学校在一些阶梯教室配备了电脑和投影仪,这使得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一种可能。当时,李梁也买了一台电脑,开始琢磨计算机辅助教学。
  为了收集教学素材,李梁几乎跑遍了上海市内所有音像店,当时一个月一千多元收入,他把一半都用来买了VCD。为了上好一小时的课,他常要花上五六个小时准备多媒体课件。那段时间,他经常是入不敷出。对此,周围的一些同事、朋友,甚至家人都不甚理解。而李梁只是笑着说:“这些都是发动我课堂能量的重要引擎!”
  今天,正是这些独特的教学资源让冰冷的理论拥有了温暖人心的力量,也使李梁的课堂“活”了起来。
  李梁的工作室堆满了各种多媒体资料。
“80后”学生的心门如何打开?
  解码:走进学生的心灵
  在李梁家专门隔出的小小工作室内,整整一面墙都摆放着他收集的多媒体资料。多年来,他的教学资料库中已拥有超过1000G的教学素材、1000多张刻录盘和数万张光碟,俨然是一个小型音像资料馆。
  说起这些宝贝,李梁一下子兴奋了,“这是很不容易才找到的绝版影碟,很多老师都借用过,已经快七八年了,至今仍然很有用”,“我的移动硬盘有8个,这扫描仪也已换了四台”,“这些是所有奥斯卡晚会的合集,这是周杰伦最新的唱片”……
  听着李梁如数家珍般的讲述,记者心中不禁生出这样的疑问: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并不稀奇,以影音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也很寻常,但学生们为何独独对李梁青睐有加?在差3岁就“隔一代”的当今社会,与学生隔着20岁年龄鸿沟的李梁又如何与学生实现零距离沟通?
  李梁觉得,教师首先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兴趣,教师没有激情,是不会受学生欢迎的。而且教师不仅要有兴趣,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这是一门职业,更是一项事业。认识到这一点,你就自然而然会去主动了解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发生的新变化。”
  因而,课后他常与学生聊天,备课时不仅常讨教教研室的同事,更会请教18岁的女儿,甚至周杰伦的演唱会他也会去现场当“粉丝”。要问他最新流行什么漫画、什么游戏、“鸟巢”的设计者是谁、王力宏又出了什么新专辑,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难怪有学生在学校的“校长信箱”中形容:这个40岁的男人有一颗20岁的心。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出发来改进教学方式,李梁说,他努力寻求的正是与学生共同的经验范围和那把打开心门的“钥匙”。
  为了收集更多与思政课教学相关的资料,李梁一直都是个有心人。平时,他身边总带着两样东西,一是小记事本,随时随地记下有用的资料或资料出处,以便查询。二是照相机,每逢外出参观、开会或旅游,便留心与教学有关的信息。在博物馆、纪念馆,他甚至会把整个馆藏资料全部拍摄下来。
  李梁每年订阅的报刊有近20种,除了教育类报刊外,他会订阅经济社会发展前沿的报刊,也会订阅男生关注的体育报刊和女生关注的时尚类杂志。
  “这些素材都能激发我思想的火花,”李梁说,“比如商业杂志并不一定都是商业内容,在《商业周刊》上,有篇《青年的力量》,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它从美国总统竞选说起,展现了美国喜欢穿帽衫、戴耳环、刺文身的‘千禧一代’的特点以及年龄在18岁到29岁之间选民所关心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与以往一代的不同。”
  李梁所收集的资料范围很广,既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的,也有涉及科技、卫生、体育的。而对于收集来的资料,他还会对它们进行整理和分类。比如,按教学内容,把相关资料按章、节来进行整理;或按学生喜欢的程度进行分类;或按上课的流程——课前、课堂、课间来梳理。这使得李梁的资料库虽然庞杂,但取用非常便捷。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忻平曾对李梁作过这样的评价:“直面现实,充满时代感。用活生生的史料、大量鲜活的材料,使‘一纲一本’相对枯燥的教材语言变成符合学生认知结构、活生生的教学语言。”
  而学生们则更愿意用“紧跟潮流”和“震撼心灵”来描述李梁的思政课。
  “有一次课讲到国土的沦丧,李梁老师意外地给我们放了王力宏的新歌《落叶归根》的MTV,之前我已经听过不下十次的《落叶归根》,却是在那堂课后才真正听懂了它,而且热泪盈眶。”令大二学生乐梦婕印象深刻的是,在那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上,李梁将MTV定格在开场的字幕上,学生们这才发现,王力宏用拼音写的“邝裕民”三个字替代了自己的名字,而“邝裕民”正是他在李安的新片《色·戒》中所扮演的一名爱国青年。
  “在美国出生、成长的王力宏所表达的回归祖国的深切情感,我感受到了。我从来没有留心过这个细节,但从那堂课起我记住了,无论你离祖国多远,你都要落叶归根,正如李老师所期望的那样,‘以后无论同学们身在何处,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永远要牢记中国的历史’。”乐梦婕说。
  “课堂上,学生中间流行的、社会上被关注的,以及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都能被李梁老师所用,并引发我们思考。”学生朱文琪评价说。
  在大学,许多学生常会拿着新款手机和游戏机相互炫耀,“看,这是水货,香港买的”、“这个是日本过来的”……李梁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次上课,一个学生又拿着SONY的PSP游戏机玩。李梁很平静地说:“很多同学都知道PSP,一些同学还玩过,但你们知不知道,你们所玩的PSP是哪里来的?”底下就有学生说“外面有卖的”。李梁笑笑说:“那我告诉你,PSP从来没有在中国发售过,你们所有买来的PSP硬件都是走私的,软件都是盗版的。你拿它来炫耀,只能说明你一点不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学生不吱声了。
  李梁接着说:“更重要的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它为什么不在中国发售?SONY当年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它有一个信念:我一定要把民族品牌推向世界。当一个企业不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它走不远,也走不长,我们个人也是一样……自主创新不是一句口号,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那堂课后,李梁再没有见过学生在上课时玩PSP。
  后来,他发现,和学生们的关系越密切的事物,他们理解起来越容易。“从历史到现实到未来,从课本到个人到国家民族,找到了这把‘钥匙’,才算是真正走进了学生心灵。”他说。
  提起李梁,他的同事说了一个关于李梁买碟的“段子”——
  1999年,李梁得知凤凰卫视和英国BBC联合出版了一套世纪之交百年回顾的VCD《百年叱咤风云录》,觉得很珍贵,便到徐家汇的音像店询问。一问吓了一跳,一套碟要1500多元,而当时他的月工资不到2000元。于是,李梁就试着和营业员讲价,但营业员的回答很肯定:“音像制品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囊中羞涩的李梁无奈空手而归,但心里却一直惦记着。以后每次路过徐家汇,他都忍不住要去看看那套碟。大约半年后,当李梁决心买下那套VCD时,这一次没等他开口,营业员却叫住了他:“李老师,那片子我们决定以进价卖给你。”“为什么呀?”李梁喜出望外。营业员说:“我们知道你是老师,你想要这套盘,所以我们商量了决定以成本价卖给你。”李梁意外之中如愿以偿,而这套VCD他一直用到现在。
  李梁说,他很喜欢全国劳模李素丽的一句话: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正确;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因为他相信,无论你手捧着的是一块石头还是宝石,当你用心期待它成为钻石时,它当真就会生出钻石的心。
一门课如何让学生终身受益?
  解码:吸引力来自创新
  对于“李梁现象”,记者听到的也有质疑。而这种质疑大多来自对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载体的运用。
  有人说,李梁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图省事,一堂课让学生看段电影,听段音乐就完了;也有人说,理论的东西这样讲,学生能领会其中深意吗?甚至有人提出,随着电视、多媒体的普及、百家讲坛的火爆,大学也成了一个秀场,教师追求的只是让学生喜欢就可以。
  但李梁认为,任何新手段和技术能否成为教学的“帮手”,关键在于教师能否从中找到合适的教学方式。“思政课的教学并非学术研讨,更多的是通过这门课,要学生了解国情和国史,然后明白我们当前所走的发展道路。”
  李梁承认,一门学科带给学生最大的收获在于其深邃的思想,感性体验必须和理性认知相结合,才有可能真正使某种价值观得到深刻的理解和稳定、持久的认同。“但上课首先是个传播的过程,面对一对一百人的传播现状、面对教育对象接受方式的转变,我们应该做的第一步就是寻求学生能够接受、愿意接受、喜欢接受的教学方式,而这与我们对教材内容不断深入的学术研究是不矛盾的。”
  从小在学校长大的李梁,父母都是中小学教师,由于长期与教师打交道,他对于教育对象和接受方式的变化有着天然的敏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由于恢复高考不久,大部分学生都有社会经验,所以学生们渴求科学文化知识;80年代中期后,学生大多是由学校直接升上来的,因而他们不仅需要教师传授知识,而且期待获得一种人生体验。到了上世纪90年代,国家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学生更多考虑的是知识、经验和个人发展。而90年代后期,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外来思潮也纷至沓来,出现了价值观的多元化,学生开始感到迷茫,教师必须能敏感地洞察这种变化。”
  李梁认为,步入21世纪后,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80后”的大学生与以往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不愿听别人说教,容易否定他人;生逢IT技术迅猛发展时期,使他们视野比较开阔,思维敏捷,特别善于变化,容易孤立片面地思考问题,缺乏对事物的深层认识;他们大多在‘读图时代’成长起来,对视觉的敏感多于文字,但他们只考虑感觉到的东西,而不愿去认识和分析事物。这些变化都亟需关注。”
  李梁不无忧虑地说:“作为学科育人前沿的思政课面临巨大挑战,我们能明显感到课越来越难上,教学也已不仅仅是单一的传授,从知识的传播到经验的取得,到发展的问题再到价值观,都需要有更深的认识。”
  而反观李梁的教学实践,记者发现,同样是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为用而用”和“创新使用”有着本质区别。
  在多媒体还未普遍应用前,李梁的课同样很受学生欢迎。那时他利用空余时间,收集和制作了大量剪报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材料。当语言和肢体无法达意时,他就会用画地图、列表格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而今天,当VCD、DVD已不再流行时,他又学会了在网上直接搜索、下载视频和音乐,并刻录成所需要的教学光盘。对李梁来说,令其课堂生辉的关键并不是多媒体,“什么合适我就尝试用什么,什么有用我就去学什么”,表达着李梁对“创新”最朴实的理解。
  “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忽略了技术这一重要环节。”李梁告诉记者,刚开始借助计算机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他也只是延续了以前电教室放录像的习惯,后来他发现这样不仅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用得不好还会削弱传统教学的优势。“比如,一部片子,你所需的只是第15分钟到第20分钟,但如果你不会剪辑,那就只能在课堂上快进带子;又如,你想表达一个内容,需要三个片子合在一起,或重新上字幕、加链接,但如果你不懂技术,效果不仅达不到,而且会破坏课堂教学的连贯性。”
  在李梁看来,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也不是简单地替代板书,而是在教学过程设计上的革命。这是一种要求教师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熟悉学生的接受方式和接受语言,集策划、组织、实施、指导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我们不是为了迎合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但是当技术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这样的功能是体现不出来的。”李梁对此深有体会。在近10年的时间中,他自费参加了各类计算机培训班,自学多媒体技术,如今他仅电脑剪辑方式就会十几种。
  数年来,他更坚持做到课件日日更新、堂堂不同,“思政课只有始终站在时代前沿,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李梁说,即使是下午上课,上午他仍然会仔细查找并更新教学素材。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意义重大,如何让学生喜爱这门课并终身受益?上海市教委德育处负责人赵扬认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能够推动教学又适合教师和学生的好方式都应当鼓励和探索”。
  在上海,推动思政新课程的教学创新可谓不遗余力。据赵扬介绍,上海已成立了首批两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作为推动中青年教师教学创新的平台,李梁就是其中一个工作室的领衔人。虽然同为上海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但施索华和李梁不同,在教学方式的创新上,她运用的是网络和博客。她每天除了上课,几乎所有时间都在通过“网络家园”为学生解疑释惑。
  施索华说:“教师所传递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态度。”而这句话也在李梁的学生那里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学生陈琳在交给李梁的作业上这样写着:“我从您的身上学会了一个词:热爱。干一行,爱一行,这本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感谢您让我看到了最真实的和最感动的例子。您把大量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这种精神无论对我的学习还是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有所启发。”
【记者手记】 今天,如何站好育人讲台
  走下讲台,李梁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特殊的头衔,也没有丰厚的“家底”;但站上讲台,他就是学生眼里的明星。学生的爱戴与信任为他赢得了最宝贵的财富。他的成功对绝大多数普通教师而言并非遥不可及。相反,更具样本意义。
  从李梁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名教师可贵的“旧传统”与“新思维”。一堂好课是如何炼成的?李梁给出了很好的答案。用他的话说,教育像“手艺活”,但又高于“手艺活”。而手艺活的珍贵,就在于必须潜心琢磨。与如今一些“一本书从头念到尾,在课堂点个卯就走”的教师相比,李梁始终坚守着一名教师的本分,时刻不忘使命。而坚守得越久,他也越能咀嚼出教书育人的幸福滋味。
  李梁也用行动诠释了创新对于教育的重要意义。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每位教师都担负着全新的使命。要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教师首先就要重视自己的终身学习;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首先应当走在创新的前列。
  还是那句话:“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唯有认识其中深意,才能站好今天“育人”的讲台。
  《中国教育报》日第3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一人教版政治教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