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京儿童福利院院最近收养的残疾女婴资料

老太为黑户儿童办理户口奔走12年未能解决|收养儿童|户口_新浪新闻
&&&&&&正文
老太为黑户儿童办理户口奔走12年未能解决
没有身份证、户口的“黑孩”,学习、就业、就医等方方面面均受到影响。
  在崇明妇联的一张学生表格上,其他的孩子姓名、身份证号码都一应俱全,而“黑孩”乐乐的却写着“无 没报上户口”。
  □晨报记者 邵丽蓉 祝 玲
  没有户口和身份证,在上海几乎寸步难行。然而就有这么一批孩子,外表看上去和普通孩子没什么两样,却因没有户口,从小到大都是“黑人”。
  不能落户的原因,是不能提供完整的收养材料。三个被采访的崇明孩子都有同样的经历――尚在襁褓中的弃婴,在路边被好心人收养。然而前几年的欢笑声还余音绕梁,“黑户”的阴霾却在不久后笼罩全家。
  从那一刻起,大人开始在信访办、县政府、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妇联各部门间来回奔走,却仍无法把孩子的身份“洗白”。
  “未来如何参加高考?毕业后如何找工作?”一提起将来,孩子和大人总是无限惆怅。
  “将来孩子如何结婚?该如何在社会中立足?”养父母们也开始后悔,当初是否不应该将孩子带回家?
  超越血缘的亲情,终因缺少一条维系的纽带而让整个家庭伤痕累累。
  崇明县妇联主席向记者转述某名镇干部的话:“活生生的一个孩子,有血有肉,怎么就成了 ‘黑人’了?”在她看来,无论怎样,孩子都是无罪的。她多次呼吁给孩子落户,让身世坎坷的孩子不要再受到二次伤害。
  “黑孩”:乐乐,15岁,为报户口奔走12年
  “要么手续造假,要么一直‘黑’着”
  崇明县陈家镇,已过花甲之年的陈阿婆撕下8月的最后几张日历,开始惆怅起来。“8月一过就要开学了,囡囡的户口还没落实,这可怎么办才好。”十几年来,自己为孩子的户口奔波,碰了一鼻子灰。而随着年岁越高,她越发怀疑自己十几年前将孩子捡回来是否错了。
  那是一个初夏的清晨,陈阿婆和往常一样吃好早饭,准备去农田干活。在离家门不远的乡村道路上,她发现路边有一堆花花绿绿的东西,凑近一看,竟然是个婴儿。陈阿婆赶紧将孩子抱起来,这时的宝宝还在熟睡中。
  陈阿婆将孩子抱回家,打开襁褓,发现是个小姑娘,小脸红扑扑的,很是可爱。她赶紧抱给儿媳妇看,这个小生命的到来,让原本死气沉沉的家一下活跃了起来。“儿子媳妇没有孩子,就把这个姑娘当成了自己的,取名乐乐,寓意快乐成长。”陈阿婆说。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谁也没有捅破这一切。直到有一天,孩子要上幼儿园了,需要身份证明,陈阿婆一家才紧张起来。他们到民政、公安等部门了解到办户口的所有手续,孩子的爸爸马不停蹄地往各部门跑,准备材料。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去办户口的当天,孩子爸爸出了车祸,离开了人世。孩子妈妈无法接受这个事实,面对没有血缘的女儿和年老的公婆,悲痛过后,她决定改嫁,离开了家。
  从此,陈阿婆和爱人将孩子抚养长大,没有人再提起户口的问题。“爷爷奶奶都是农民,文化程度都不高,也不知道找谁帮忙,事情就被拖延下来了。”在向记者诉说这些往事时,可能是已重复过很多次,15岁的乐乐能记住关于户口的每一个细节。
  小学和初中是义务教育,没有户口是没有影响的。现在着急了,是因为马上要中考了,老师说没有户口肯定不能考。她和奶奶一起找过镇信访、县政府、县信访办、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妇联、市政府信访办。叔叔阿姨态度都很好,镇信访办还一直安慰他们说,不要着急。可是户口就是办不下来。县公安局推到民政,民政推到信访,信访又推到公安,大家就这样推来推去。他们现在就差一份0到6岁的体检报告。
  采访完了,乐乐问记者:“阿姨,我现在都已经15岁了,要0到6岁的体检报告有什么用,小时候奶奶也不知道要去给我做体检啊?”乐乐有些急了。“要么违反规定,做一份假的体检证明,要么就这么一直‘黑’着。”
  说到此,15岁的乐乐眼泪开始打转。“如果不能中考,我今后怎么办,只能待在农村种地吗?”
  记者采访当天,适逢崇明妇联到崇明困难学生家中慰问。在妇联的一张崇明学生表格上,其他的孩子姓名、身份证号码都一应俱全,而乐乐的身份证一栏里却写着“无没报上户口”几个字。
  “黑孩”:小洁,16岁,为报户口奔走15年
  “去孤儿院就能办户口,去还是不去?这是个难题”
  得知去孤儿院可以为女儿办户口的消息,老韩全家沉默了。养了16年的女儿,怎舍得放走?但是女儿又说,只要有户口,让她做什么都愿意。
  老韩是崇明县陈家镇人,1999年夏日的一天,清晨5点半,做副食品生意的老韩夫妇在一家羊毛衫厂门口听到阵阵婴儿的哭声,上前看时发现是名弃婴。“当时孩子只有热水瓶大小,身上插着一张纸条,写着出生年月日。看着孩子可怜,老韩夫妻俩就先将孩子抱回了家。”
  两天后,老韩去派出所办了弃婴证,也找了证明人签字,当时以为认养手续就办妥了,没想到之后却会出现纠缠全家15年的户口问题。
  “一年后,我们开始给孩子办户口。没想到年年办,年年办不下来。”面对提问,老韩向记者诉说他16年来的办证奔波之苦。
  老韩说,他去过南门的公安局人口办,办不下来;又去了民政局,民政局说必须要公安局的图章,然后民政局才能敲章……现在材料仍卡在公安局,一年至少跑七八次。
  而问起办不下来的具体原因,老韩却说不清楚。“我们农村人又不懂政策……”老韩很糊涂,虽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却始终无能为力。
  如今眼看着小洁已经16岁,全家焦急的心情与日俱增。这件事关系着孩子的中考,甚至是未来的工作、婚姻,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全家的梦魇,挥之不去。老韩说,最急的是今年,女儿没有户口不能中考,他跑公安、民政,才终于拿到了“户口正在办理中”的证明,孩子得以参加中考。因差了10分没考上理想的高中,落到中专,小洁心中十分难受。
  “得知不能中考,我和妈妈在校长办公室哭了很久。直到中考前一个星期,才知道可以考,很影响复习发挥,我成绩很好,一心想要考高中的。”说起中考发挥失常,小洁至今都郁郁寡欢。而现在,虽然能上学,可三年以后没户口,找工作又将是一道坎。“人大了,要户口的地方越来越多,学校办理入学、办学习卡都要公安局证明,我现在经常要忙着打证明。”
  “因为没户口,女儿小洁最近会偷偷跟她妈说,活在世上没意思,好几次想从楼上跳下去。”面对女儿的轻身念头,老韩夫妻俩万分焦虑。而更令老韩遗憾的是,他们始终不希望女儿知道自己是“非亲生”的事实。就因上小学时要登记户口,孩子七八岁时知道了真相,这对全家的打击很大。那段时间,全家都不开心。
  采访最后,话题再次回到最初的话题,老韩得知孩子去了孤儿院就可以办户口,但这意味着16年的养育之情生生隔断,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黑孩”:小郁,17岁,为报户口奔走10年
  “毕业没户口,
  哪家单位会要我?”
  “这几年莫名其妙挺过来了,但明年毕业后,这一关又怎么过?”采访中,小郁不断重复着这句话。她呆呆地面对着记者的采访本,脸上没有丝毫表情。
  小郁,17岁,现就读于崇明县一所工读学校,学的是旅游服务专业。说起身世,她并不避讳。“我是几个月大的时候被养父母从垃圾桶捡回来的,当时父母没给我报户口,明年毕业了,没有户口哪家单位会要我?”
  据学校的老师介绍,小郁初中时就有行为偏差,养父母管不了,学校不愿意接收,于是初二时被送到了工读学校。一年365天,小郁的衣食住行都由工读学校负责,有专门的老师看管。一晃四年过去了,眼看明年就要实习毕业,她的户口问题成了她进入社会的“拦路虎”。
  小郁说,父母都是农村人,当年不懂办户口。等到上了小学才知道户口很重要。于是从那年开始,全家成了派出所、民政局的常客。补办收养证、重新找到证明人、然后在派出所、民政局还有信访办三地来回跑,但户口始终办不下来。
  “我也不知道问题卡在哪,只记得派出所说,政策不允许,没办法。”小郁说着眼眶就湿了。她给记者说了没有身份证的种种不便,买手机卡要借亲戚的身份证,不能买火车票,享受不到贫困生补助,没有社保卡,看病全价……“反正我和正常人不一样,想干什么都干不了。马上要实习了,办不了健康证怎么去宾馆做服务员?哪个单位会要我?学校不管我了,我该去哪里?”一连串的问题抛出,记者和老师都无言以对。
  小郁所在的工读学校沈老师表示,学校去年整理过一份一万多字的材料上报给县教育局,希望能解决小郁的户口问题,但始终没有结果。
  “黑孩”乐乐给记者发来的户籍登记所需材料清单
  一、复合审批表
  二、联合综合调查报告
  三、收养登记申请书及相关材料
  收养登记申请书及告知书
  收养人户口簿
  收养人身份证
  收养人婚姻状况证明
  收养人住房产权或租赁证明
  收养人健康证明
  收养人生育子女情况证明(包括婚生子女身份证,户口薄复印件)
  10岁及以上被收养人同意收养意愿书
  四、捡拾弃婴(儿童)报案证明及相关材料
  捡拾弃婴(儿童)报案证明
  事实抚养调查询问笔录
  捡拾人询问笔录(事实抚养与捡拾人为同一当事人免填)
  捡拾证明人询问笔录
  捡拾证明人户口簿(复印件)
  捡拾证明人身份证(复印件)
  捡拾证明人证言公证书
  五、捡拾弃婴(儿童情况证明)
  六、寻找弃婴(儿童)生父母公告及收据1寻亲公告2收据
  七、联合调查材料《上海市预防接种卡》及接种小白卡就医赁证 病历卡0-6岁健康体检记录 保险等相关材料就学凭证(入幼儿园登记表 入学学籍证明等)共同生活各时间段的合影照片相关单位(医院 学校)人员(医护人员 老师 当事人的情况证明)
  收养人当事人亲友 邻居 同事与被收养人共同生活情况证明
  收养人单位或村(居)委会证明
  八、其他材料
  ■上海市民政局婚姻管理处处长陈占彪:
  “一些通过民间收养的家庭试图以 ‘路边捡来的’ 为借口,将孩子‘合法化’。如果放松这类儿童的户籍政策,难免会让一些人钻法律的空子。”
  在上海市民政局婚姻管理处处长陈占彪看来,这些“黑孩子”的形成,可以看出目前收养问题面临的两个难点。
  第一是大量的收养需求得不到满足。陈占彪接受采访时表示,2008年-2012年的5年中,本市通过市儿童福利院办理的国内收养登记每年大约在25例左右,而近年来,在上海婚姻收养中心办理收养登记申请的国内家庭累计有1500多个,远远满足不了有收养需求的家庭。中国的收养率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其中有观念的问题、社会的问题,也有制度等各方面的问题。
  如今,有收养需求的家庭数字每年都在增长,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由于儿童福利机构内的孩子数量有限,加之这些孩子大多是被生父母遗弃,遗弃的最主要原因一般都是因各种身体残疾,完全健康的孩子少之又少。每一个想要收养的家庭,都希望得到健康的孩子,所以,大多数家庭的收养意愿无法得到满足。
  第二是情与法的冲突。在传统中国社会,民间收养或民间过继十分普遍,而中国的收养法是1992年才颁布的,陈占彪表示,要用短短22年的法律去改变几千年的传统,短时间不可能实现。
  不过随着收养法的完善,市民法制意识的提高,陈占彪认为这种情况将逐步得到改善。“如果现在某个家庭多出一个孩子,村委会或是居委会应该会在第一时间掌握到相关情况,并规劝收养者通过法律途径正规收养。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先‘养’了再说。”陈占彪说。但同时,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需要去直面,需要去解决。
  解决方案并非易事,虽然许多民间收养已构成了事实收养,但民间收养本身是违法的。陈占彪说,因为一些通过民间收养的却试图以“路边捡来的”为借口,将孩子“合法化”。如果放松这类儿童的户籍政策,难免会让一些人钻法律的空子。
  再比如很多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明明是自己生的孩子却强说是收养来的弃婴,以此逃避罚款。有的则为享受福利政策,不是上海的户口,却通过上海亲戚收养,以获得上海户口等。现实中,也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因此在2008年,国家民政部等五部委下发《关于解决国内公民私自收养子女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将民间收养的最后一道门关上,要求从日开始,如果是弃婴,一律要送到公安部门,再由公安部门送到儿童福利院。
  将这些孩子送去儿童福利院,自然能令他们获得合法身份,但这就意味着这个孩子不可能再陪伴在养父母身边。养了十几年的孩子,都已有很深的感情,相信这些养父母就算会面临法律惩戒,也不会选择将孩子送离自己身边。
  ■崇明县妇联主席陈汇辉:
  “这是社会问题,这些感觉人生无望、没有工作、自暴自弃、有轻生念头的孩子长大后混迹于社会,一定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无论如何,孩子是无辜的。”
  坐在记者面前的崇明县妇联主席陈汇辉一脸严肃,她完全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呼吁解决问题的。虽然她反复说,户口问题是个大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呼吁有关部门能积极办理。
  陈汇辉虽然去年刚接手妇联工作,但一年间已接待了好几个前来寻求帮助的案例。据她所知,崇明有这样问题的家庭有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崇明县内一些收养家庭的文化层次较低,贫困家庭居多,法律意识不够。当然,她也提到社区组织提醒不及时,村干部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如果一开始就盯着,向家庭宣讲政策,也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而前来求助妇联的家长,大多是冲着“求学问题”,希望通过妇联的协调能让孩子参加中考、高考。“我们与教育、公安、民政部门都协调过,但是办户口涉及到收养手续是否合法,涉及户籍管理政策。
  “而根据现有政策,这些孩子的确不符合办户口的规定。”陈汇辉表示,各部门都努力过,但能力有限。“于是,作为妇联,我们能做的除了协调,只有安慰和心理辅导,防止有极端案例发生。”她告诉记者,的确有割腕自杀等一些极端案例发生。还有更多的孩子觉得自己反正不能参加中考,就干脆辍学的。
  陈汇辉说,从去年了解到这一情况以来,她通过各种渠道为孩子们呼吁,比如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上报问题,在相关领导调研会上呼吁,甚至在这次8月份的妇联系统调研会上,市领导来基层听取建议,我作为妇联代表,就反映了这个问题,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陈汇辉强调,这是社会问题,这些感觉人生无望、没有工作、自暴自弃、有轻生念头的孩子长大后混迹于社会,一定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无论如何,孩子是无辜的。”
  持这种观点的不止陈汇辉一人,提及这些“黑孩子”,县民政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也有些激动。“孩子是无辜的,不能将上一代人的错误,让下一代人来承担。”这名负责人表示,这些未能上户口的孩子中,确实存在违法收养,比如明明是购买来的,却以弃婴的名义要报户口。如果政策一旦放开,可能会纵容一些违法收养,甚至是拐卖儿童的情况。
  但目前,崇明面临的问题是,很多孩子已长大,要面临高考、就业等很多现实问题,能否先解决孩子的户口问题,如果孩子父母有违法行为,再追究责任?而不是一刀切?
  但具体操作部门确实也有他们的苦衷。“并不是哪一个部门不给他们办,而是政策卡在哪里,难以突破。”崇明县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曾经是放过一批(类似儿童的户籍),目前只能再等等,政策一旦允许,我们肯定会解决这些孩子的问题。”
  对此,上海市公安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公安只是政策执行部门,也是依法办事。
  “目前,市相关部门已注意到这一问题,200名孩子只是崇明的数据,全市应该更多。”采访的最后,陈占彪透露了一个好消息,“去年8月,市民政局和市公安局对全市的情况进行了摸底,发现积累的这类问题很多,全市数据还在统计,目前已在探讨逐步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无论如何,对这些孩子而言,他们还是有希望的。
(原标题:民间收养遇法律困局,崇明近200名“黑孩子”该何去何从)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请输入您的账户名和密码
惠州无民间孤儿收养所 全市700孤儿200人在福利院浏览量:&& 手机看新闻&
字号:&摘要:目前惠州全市有孤儿近700人,其中在各种福利机构进行集中抚养的有200多人,还有近500人被收养或者在亲戚家中寄养。位于惠城区马安镇的惠州市儿童福利院收养了80多名弃婴弃童,工作人员三班倒轮流照料。南都记者 陈伟斌 摄  河南“爱心妈妈”袁厉害收养的7孩童不幸丧生火海,揭阳“借孤儿”应付上级检查。2013年初,北方的一把大火,南方的一个丑闻让公众的视线一下子集中在了这些无家可归的孤儿身上,聚焦于各地或官办或民间的儿童福利院。惠州的这些孤儿生活状况怎样?记者走访了惠州市儿童福利院和一些寄养家庭,了解孤儿的生活状况。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数据统计,目前惠州全市有孤儿近700人,其中在各种福利机构进行集中抚养的有200多人,还有近500人被收养或者在亲戚家中寄养。“目前惠州已经建成了全市层面的儿童福利院,各个县区也都建设了儿童福利机构,基本确保孤儿都可以得到抚养。从排查情况来看,惠州还没有民间性质的儿童收养机构。”  走访  地点:市儿童福利院护理人员三班倒照顾儿童  昨日下午,南都记者走访了目前惠州市一级的儿童福利院。位于惠城区马安镇的惠州市儿童福利院目前收养了80多名弃婴弃童。据该院院长叶健生介绍,这些儿童中绝大多数都是重度脑瘫、智障、智力低下、先天性心脏病等残障儿童,部分儿童还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和破坏性。  儿童福利院所收养的儿童全部集中居住在一栋5层高的楼房内。工作人员刷卡带领南都记者走进其中,这里环境干净整洁,就像是走进了一家幼儿园。考虑到大部分儿童身体不适,地面都覆盖了一层厚厚的橡胶,就算不慎跌倒,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五楼作为儿童的康复护理室,拥有着各种康复锻炼器材。工作人员介绍,每天护理人员都会带部分残障儿童前来做康复性锻炼。“比如一些脑瘫导致走路不太稳的,就要锻炼他的身体协调能力,一些肢体有残障的,也要对他进行恢复性训练。”  在四楼两间房子内,10多个宝宝依次躺在婴儿床上。虽然看着和一般婴儿无异,但是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宝宝都有脑瘫或者其他先天性疾病,所以一刻都离不开人的照顾。每当有宝宝刚一哭泣,就有工作人员赶紧上前去照看。在另一间房子内,20多个小朋友围坐在一起看电视。这些小朋友由于都有智力上的障碍,所以就算看电视也总是吵吵闹闹,一定要有几个工作人员在旁边照顾。“这些小朋友都十分的脆弱,所以一定要认真呵护,现在我们根据不同的残疾情况、生理特征,24小时三班倒地进行贴身护理。就是要保证无论哪个孩子饿了或者要排便了,都有工作人员进行照顾。”  地点:寄养家庭寄养人视宝宝如己出  儿童福利院已经承担了不仅抚养这些儿童,而且还要让他们尽力康复的职责,但与此同时对于儿童来说,最需要的还是回归家庭。因此,目前儿童福利院也在尽量帮一些具备条件的儿童寻找合适的家庭进行寄养、领养。  福利院工作人员还特意联系到一户寄养家庭,带记者前往了解寄养情况。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婴儿在出生十多天之后就被人遗弃路边,后来被公安部门送到福利院。此后,有善良的市民表示愿意抚养这个婴儿。签订协议后,这个宝宝被送到河南岸一户人家进行寄养。  在河南岸一个居民小区,南都记者看到寄养家庭的王女士(化名)和母亲正在带宝宝在楼下玩。一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孩正在婴儿车上活泼地动来动去。“刚带来时候才不足月,现在已经养到9个月了。不仅我们喜欢这个小家伙,就连我家才8岁的女儿也特别喜欢这个弟弟。有了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  虽然只是一个寄养在他们家中的孩子,王女士一家对于这个宝宝看的就像自己的小孩一样。家里几个人轮流抱在怀里,陪着宝宝玩,都舍不得放下。也许是肚子饿了,小宝宝开始不高兴,哇哇大哭起来。王女士赶忙用奶瓶冲了一瓶奶粉,试了一下水温觉得合适,忙喂到孩子嘴边。不一会儿,喝饱吃足的小家伙就在妈妈怀里睡着了。  各种努力  组建“模拟家庭”使其融入社会  虽然有部分儿童通过寄养、收养的模式回归了家庭,但毕竟只是少数。为了给在福利院集体生活的孤残儿童提供一个类似正常家庭的生活环境,福利院还特意组建了“模拟家庭”。让两名男女工作人员和三至五名孤儿组合成一个“家庭”,让小朋友可以在家庭中生活和学习,从而更加有利于这些孤残儿童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但是由于目前受到场地问题的限制,所以这个模拟家庭还只是组建了一个,一旦场地问题得到解决,还会全面地开展。”叶健生介绍说。  让他们接受教育逐渐生活自理  虽然目前惠州市儿童福利院收养的这些儿童都有智力上的障碍,但是为了让这些孩童如其他正常儿童一样接受教育,可以学习到基本的生活自理知识,福利院方面也做了很多针对性的工作。  “目前我们有3名智力比较正常的学龄儿童,为了让他们受到更好地学前教育,我们特意将他们送到马安镇中心幼儿园就读,并指定专人负责他们的学习辅导和日常生活。”叶健生介绍。  但是这些可以接受正常学龄儿童教育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为了让另外在院内进行抚养的残障儿童也能够接受教育,目前儿童福利院特教部和社会工作部还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教学和心理辅导工作,根据院内儿童的年龄、智力、残障状况进行分类,编班教学。“这样就算是在院内,这些儿童也可以接受到一些基本的知识学习,方便他们未来成长后可以照顾自己。”  声音  “寄养期间,这些儿童的户口还是在福利院,寄养家庭只是临时养育,如果福利院一旦发现有家庭照顾小孩不尽责或者小孩不适应这个家庭,就会及时地将小孩接回福利院。只有正式收养之后,小孩的户口才会迁出福利院,变成收养家庭的一员。”———惠州市儿童福利院院长叶健生  释疑  现状如何?7名儿童国内寄养,1名国外领养  惠州市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介绍,对于一些智力发育和身体发育都比较健康的弃婴弃童都会努力为他们寻找寄养或者收养家庭。目前在市儿童福利院登记想要抚养孤残儿童的家庭就有20多个,但是福利院接收的儿童大部分都是身体或者智力有缺陷,所以到目前为止还只有7名儿童办理了国内家庭寄养,有1名儿童被西班牙家庭领养。  如何收养?先摸底家庭情况、再寄养后收养  叶健生也介绍了收养条件,“想要抚养小孩的家庭,我们都会通过居委会、街道办以及民政部门了解这家人的收入状况、家庭状态,确保给这些孩子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这些家庭只有通过考核之后才能列为收养家庭。”对于想要收养小孩的家庭,儿童福利院也会让小孩先寄养在这个家庭,让小孩和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磨合一段时间。如果养育一段时间后,寄养家庭对小孩的养育比较好,也愿意继续照顾下去就会签订收养协议,小孩才会正式成为这一家庭的成员。“也就是说在寄养期间,这些儿童的户口还是在福利院,寄养家庭只是临时养育。如果福利院一旦发现有寄养家庭照顾小孩不尽责或者小孩不适应这个家庭,就会及时地将小孩接回福利院。只有正式收养之后,小孩的户口才会迁出福利院,迁到收养家庭。”  如何监管?每周电话沟通,不定期家访  在孩子被这些家庭寄养或者领养之后,对于这些寄养或者领养家庭,福利院还会每周和家庭进行一次电话沟通,半个月左右就不定期去进行家访,从而确保这些儿童在寄养家庭能够得到良好的照顾,生活在一个好的家庭环境。“这些孤残儿童每个月国家有1100元的补贴,这笔钱我们都会给寄养家庭,看病我们也会全部给予报销。”叶健生说。 0关注我们南方都市报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南方都市报官方微信南都网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南都网官方微信南方都市报官方微博:相关文章南都网佛山和惠州频道编辑南都网江门和中山频道编辑南都网顺德和东莞频道编辑南都网珠海频道编辑又见女婴被弃 成都今年建成“婴儿岛”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据成都市儿童福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儿童福利院总共有600多个0至18岁的孩子。目前他们正在筹备“婴儿安全岛”的方案,预计今年中期建成投用。成都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汤一苏此前接受本报采访时说,近几年成都每年的弃婴数量逐年减少,去年和今年都不足100例。弃婴进入儿童福利院后,会得到规范的照料和抚养。有了婴儿安全岛,弃婴可能不再遭遗弃在露天草地、公园、公厕等偏僻之地,进而能获得及时救助。收养孩子条件:无子女、年满30周岁
原标题:又见女婴被弃 成都今年建成“婴儿岛”
昨日上午,市民纽先生在成都市武侯区红运花园西苑外的绿化带内发现一名女婴,他随即报了警。随后,民警将这名女婴送往了成都市儿童福利院。“估计出生没几天,额头上还有一点血迹。”纽先生说,昨日上午9点40分,他经过小区门口的棕树丛时,隐约听到一阵婴儿的啼哭,走近一瞧,一个婴儿被裹在黑色的外套里。接到报警赶来的民警立即将孩子送往了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检查,“身体没有大碍,后来我们把孩子送到了成都市儿童福利院。”见证了捡弃婴经过的孔女士向记者透露,发现孩子的时候,有一个60多岁的太婆当场就表示想要收养小孩。这一说法也得到了晋阳派出所民警的证实,由于收养小孩必须符合相关条件,所以民警让太婆走正规的领养程序。“听说太婆后来去了福利院,但不知道她是否符合领养条件。”相关链接据成都市儿童福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儿童福利院总共有600多个0至18岁的孩子。目前他们正在筹备“婴儿安全岛”的方案,预计今年中期建成投用。成都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汤一苏此前接受本报采访时说,近几年成都每年的弃婴数量逐年减少,去年和今年都不足100例。弃婴进入儿童福利院后,会得到规范的照料和抚养。有了婴儿安全岛,弃婴可能不再遭遗弃在露天草地、公园、公厕等偏僻之地,进而能获得及时救助。收养孩子条件:无子女、年满30周岁根据1998年修订的《收养法》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无子女;(2)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3)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4)年满三十周岁;(5)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6)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华西都市报见习记者肖茹丹报料人:王先生线索费:50元新闻延伸广州“婴儿岛”暂停 50天接收262名弃婴昨日下午4点,广州市社会福利院举行广州市婴儿安全岛试点工作情况通报会。福利院院长徐久通报称:“今天起,婴儿安全岛暂停,启动时间另行决定!”徐久介绍,截至3月16日早上,广州婴儿安全岛接收弃婴262名,接收弃婴数量远超过开展试点工作的其他城市同时期的接收数量。徐久分析,从“婴儿安全岛”接收的弃婴情况看,各试点城市的差异很大。最早开展试点的石家庄市在两年半的时间里接收弃婴约180人。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儿童福利院于2013年4月开展试点,至2014年2月仅接收4名弃婴。“这与广州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密切的关联。”徐久说,广州市福利院居室及床位已经饱和。据悉,这是国内第一个叫停的“婴儿安全岛”。徐久介绍,广州婴儿安全岛试点期间接收的弃婴全部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占前三位的是脑性瘫痪、唐氏综合症、先天性心脏病。“婴儿安全岛”试点工作带来的启示包括加快建立健全儿童福利保障制度,构建患重大疾病、重度残疾儿童救助及其家庭扶助体系;大力开展优生优育宣传,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打击恶意弃婴行为,推动弃婴保护工作。据《南方都市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221831
播放数:259662
播放数:136561
播放数:31595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儿童福利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