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小学辅导英语数学语文严青鹏的数学,语文,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的分数是多少

初三各科成绩大致多少算优秀中考语文、数学、英语满分120,科学150,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各40.我们这届考试分数降低了,难度大了。大概多少能算优秀? 听老师说好像是百分之60的基础题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初三各科成绩大致多少算优秀中考语文、数学、英语满分120,科学150,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各40.我们这届考试分数降低了,难度大了。大概多少能算优秀? 听老师说好像是百分之60的基础题
初三各科成绩大致多少算优秀中考语文、数学、英语满分120,科学150,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各40.我们这届考试分数降低了,难度大了。大概多少能算优秀? 听老师说好像是百分之60的基础题
各科成绩要到优秀就是100能拿90,这就能进一所很好的中学了
我高一新生,认为吧,语文104,数学满分,英语117,科学145(满分也可),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各38吧..当然,这是按照我上学时的情况判断的.初中知识不算难,认真学了就能拿高分.
中考总共扣30分的成绩 在河南能上重点高中    (在家有学童已发过,在这里再发一下,以未支持熊熊版主)  001.
建一个“没有语文课、数学课”的小学,更别说什么狗屁家庭作业!  有网友发了一个“建一个不做作业的学校,可行否?”的贴子。  其实这不是可行不可行的问题,我的计划就是2013年9月建一个有别于传统学校的微型理念学校(覃山学校)。目的何在? 就是研究基础教育,因为我喜欢!  别说没有家庭作业,就是传统的“语文与数学”,我就没打算在小学开课(注意不是说不会接触并运用),当然可能迫于形势压力,可能会每天用20分钟把传统小学的语文课本拿来读一遍权当识字的工具书,仅此而已。  有人一谈到基础教育,就得意于说中国的基础教育扎实,让美国人都羡慕,特别是数学。 但我不明白,整个小学,对于数学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 我们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做了如此多的卷子,诸多脑筋急转弯式的小学数学题让家长都抓脑。其实最后说白了还是“四则混合运算”的机械使用,绝大部分学生更别提数学思考了。  当然,为了不让人误会,或给有的人乱拍留下借口,说清一些东西。 没有家庭作业,没有“语文与数学”,并不意味着比传统学校轻松。 肯定会比传统学校辛苦得多,但辛苦并不意味着痛苦,并不意味着折磨,并意味消极地听天由命。  写这个贴子,或办什么微型理念学校,并不是想批判传统学校,传统学校有它的苦衷,也有它的成功。但我们可以开拓思路,让办学或教育多样化,让孩子有更多的选择,并相互学习,应该是没有害处的。  具体如何实践? 慢慢聊。。。。。。。。
楼主发言:33次 发图:0张
  为避免无所谓的争论,我会把一些大家可能会因为交流理解的问题容易引起误会或是一些无所谓的枝叶分歧剔出来汇总,以免无意义地纠缠。  --##--(到目前为止)误区汇总--##--  1.
不学传统的“语文与数学”,并不代表不接触和运用“语文与数学”。  2.
没有家庭作业,没有“语文与数学”,并不意味着比传统学校轻松,只会比传统学校更辛苦。  3.
辛苦并不意味着痛苦,并不意味着折磨,并意味消极地听天由命。辛苦并伴随着成就意味着磨炼学生的意志,辛苦并快乐着,意味着不会毁灭学生的学习热情或兴趣。  4.
关于违法(网友 秋水江湖 提出)。先不辩论违法不违法,退一万步说,即使是违法并不代表它是错的,美国人的在家上学不是也争取多年才合法呀。  5.
所谓“素质教育”建立在小钱钱(赚钱)的基础上吗?(网友 外国友人甲 提出)。如今打着素质教育和各种培训或办学,的确很商业化,给人这样的印象,但并不意思着所有的办学,或将来一切的办学都会这样。  6.
为了实践的可行和可操作性,根据目前基础教育的情况,本贴讨论只是争论“小学阶段”办学。有人担心衔接,本人的观点,小学阶段,语文与数学,学生并没有掌握多少东西,充其量不过就是“识字与计算”。至于小学阶段的“语文与数学”的应用,完全可以更好(这一点会逐渐展开)。  7.
不管什么样的学校,始终是一个学校,不要认为我要开的是娱乐场了,学习是最主要的生活,不同的是如何生活如何学习。
办学目标  我一直把自己的目标比喻成自己想攀登的山峰,既是方向也是努力去达成的愿望。坚定的目标是一种信念,是一种信仰,可以让人不会在时常鼓动的浮躁中失去方向,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沮丧,因此明确坚定的目标既是指明灯也是支持你前进的动力。 我个人的人生目标就是办一所这样的小学,我理想中的小学的目标就是(培养):  a. 非常健康的身体,灵活的四肢。   b. 自主学习及善于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c. 善于关怀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d. 良好的同理心(移情)及与人沟通能力。  e. 积极的生活心态并感染给他人的能力。  f. 积累丰富的经验、建构习得人类的经验知识  目标条目不多,实际上内容丰富,做到这几条就已足够了(或许在交流后,会有补充?)。 目标是一个方向,但不要误会成每个学生一定可以实现的固定的条条框框,也可以把目标看成一个努力的过程。
  #为什么只是谈“小学阶段”?  就个人的经验来看,目前小学阶段的教育问题最为严重,另外,高考及应试的问题太过于复杂,因此高中阶段目前只能以应试为主,但小学却完全可以是另一个样子,可以做成另一翻景象。 小学的知识总体上并不多,完全可以换个法子来,完全用不着走应试的路子来折磨学生,毁灭学生的学习兴趣,压跨学生的信心。  就学习本身或是考学而言,从初中8年级开始努力学习或开始与应试慢慢接轨,是完全可行的,只要学生在小学养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至于小学的知识量及水平并不是关键的,有无做N多试卷并无多大影响。核心的问题就是“小学结束学生是不是可以自主学习了?”。   这其实也是在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一种现实的另一类教育实践。
办学理念框架  有了办学的目标,就可以谈谈办学的理念了,然后详细规划办学的细节。理念服务于目标,理念指导具体实践,承上接下。理清办学的理念也是诸中关键,不是某些人所说的“空头概念”和“口号”。  没有什么新颖的理念,因为我只是一个教育实践者。 我最喜欢的几位教育家:杜威、尼尔、陶行知,那么我只是实践他们的一些理念:  1. 爱与自由。  2. 学校即社会,学习即生活。  3.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学习。  理念容易被人看成几句口号,用来吸引眼球或是吆喝生意的标语。 这些理念并非本人提出,我只是尝试着自己的理解,并尝试努力去实践。  “爱与自由”被人说多了,也被人越来越反感,不过,我还是把这一点放在首位。“爱”不仅是建立师生或学生们之间信赖关系的基础,更是孩子们“学会关心自己与他人”的一种榜样或氛围,也可以说一种特殊的方法。 不善于爱自己和爱他人的人,就非常浪费地失去了一种自然的动力。常听父母叹息:“孩子,你这是自己害自己呀。”
父母不善于爱孩子,孩子善于爱自己,孩子不爱父母,这一切本来最原始的动力失去,而我们却在这之外寻找能量。  而谈到自由,有偏见的人更多,总是把自由想象成什么不好的东西,某种祸水的根源。 要培养一个自主的人,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自由和爱一样,是两块基石,缺一不可。 这里所谈的自由,就是让孩子有更多的自己选择和做出决定并行动的机会。 这么些机会,学生需要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支配,而不是现如今作业缠身,诸多压力的负担对学生心的束缚。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自主也不是一天可以达成。 只有学生不断地思考、选择、决定、计划、行动、反思,水滴石穿,独立思考亦是如此。   对于小学生而言,形式逻辑思维弱,直观思维强;缘于理性的远未成熟,对“远大理想”与“大道理”的感知不敏感,他们很满足于近期的成就感。 教育不能不把这些小学生的特质时时铭记于心,遵循行事。 因此,私下认为,从小孩子感兴趣的生活开始,生成综合性的课程,更为适合小孩子的心理特点。  一谈及学习,最让人郁闷的就是听到这样的沮丧“我的孩子就是对学习没有兴趣。”
据我的观察,孩子在小的时候是有浓厚的兴趣的,只是我们把学习局限于“纯粹的知识”,虽然知识也是很重要的。
在小学阶段,成年人是不是可以大度宽容一些“学习有更广泛的内涵”,从孩子感兴趣的,容易产生成就的感的事物开始?  即使解释了这么多,甚至我自己都有些模糊于这些空洞的理念中,如何实践,如果达成目标呢?
教学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应该是实践办学理念的一个运行的框架,因此与办学理念相呼应:  1. 学校规模及班级规模的划定(家庭的氛围,老师的父母暂时替代角色)  2. 学院&班级制及导师制(老师的引导角色)  3. 学生完全管理学校(学生最大化的自主之一)  4. 微型社会化学校(学校即社会:真正的职业化活动)  5. 综合课程&项目教学(个性化地融进传统学校的课标教学)  6. 社会化活动(社会即学校:人际及关爱)  7. 历史(结合语言&戏剧)&地理(结合旅行)为主轴的演绎教学(了解人及人居住的环境)  8. 选修课机制(对各项活动或职业的系统化或学生个体兴趣的深入)  (*会根据实践情况做一些适宜调整)
  楼主,你太低估普通小学教育了。  目前,小学毕业,就已经掌握中文所有一级常用字——你以为仅仅是认字吗?  什么是数学,你真的知道吗?中国人总是认为数学就是加减乘除,很少有人想到数学是包括逻辑、几何、天文、概率……等很多门类的一门重要科学。而逻辑概念,必须从童年开始。四则运算反复计算,你觉得没有意义吗?能把这个掌握了,基本逻辑就不会太差了。
  004-01.
学校规模及班级规模  学校规模没有一个确定的人数,只是保证学校所有的成人都需要对所有的学生熟悉,学生相互之间都认识。 这样形成一种大规模学校缺乏的家的氛围,这种氛围会有利于老师鼓励学生,有利于学生间友谊的发展,这种友谊可以是同班同龄,也可以是不同班不同龄的。  举一个例子:如果某个学生最近的状态不好,他会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受到不同老师的关爱和鼓励,这样他会有更好的感受,而且他会更易传递这种关爱和鼓励,从而更容易在一个学校建立起这种关爱和鼓励的环境。  班级规模根据国外和台湾的经验来看,一般在16-25人之间,也就是一个导师带8-12个孩子。  服务于办学目标:c、d、e。  004-02.
学院&班级制及导师制  一般而言,学生按班及班主任分为一个集体。 但为了可以进一步加强一些集体荣誉,可以采用类似于虚拟学院(不同的班,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老师,通过一种有趣的形式加入这样的组织)。 学生的导师一般就是班级老师,但如果学生喜欢,或是学生更适合其他的老师,学生也可以选择班级之外的老师。 导师和学生彼此之间会建立信赖的关系,可以一起交流、探讨任何学生希望的事情,也可以是一种替代父母的角色。  服务于办学目标:c、d、e。  004-03.
学生完全管理学校  整个学校是一个由完全由学生民主自治的微型社会。 学校的权力机构“全体学生代表大会,学生法庭,学生自治委员会”分别模拟于民主社会的“议会、法院、政府”对学校进行管理。 即使是老师的引入和辞退也最终可由这些权力机构进行最终决定。  服务于办学目标:b、c、d。   004-04.
微型社会化学校  据我的观察,幼儿园的孩子在幼小时候,都喜欢过家家,长大一点都喜欢玩“职业游戏”,像长沙的酷贝啦游乐城(没去过,不知这名字是否有误)。孩子们喜欢模仿成人的工作,在孩子们的眼中,如果他们能真正的工作,就可独立,可以完全掌控自己,这是一种基础的心理需要。 把学校微型社会化,满足孩子这种心理需要,如果实践得当,可以让小学生在各方面得到锻炼。  许多家长担心一个没有语文数学的小学会不会让孩子小学结束后什么也不知道。 实际上,除了其他形式的学习可以包含语言及数学,这种在微型社会中就有大量的职业需要运用到数学,例如:银行,商店,审计,财务,建筑,等。 微型社会并不是期望小学生做好社会生活的准备,而是在这种真实的环境中,学生们会有一种内在的渴望做好自己的事,发展自己的兴趣,并在这些事务中发展自主、独立,学习与他人相处,同时当然也可以学习方方面面的知识。  可能会有一种担心,小学生自理能力都弱,又如何“职业化? 社会化?”。 任何事的达成都会有一个发展过程,小学生处于一个微型社会职业化的水平及层次肯定不同于成人社会。而且目的完全不一样,强调的是其社会化生活对小学生所激发的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在参与这种社会化中所做的诸多努力并在努力后取得一些成就逐渐增强的信心。  传统的单一的教育评价机制,让多数学生体验不到成功,没有心理安全,逃避成了许多学生的自我保护。 而在这种微型社会化中,而且一种关怀的环境下,小孩子会慢慢感觉到他们可以取得成功。  实际上,学校微型社会化,提供了一种学生全面发展的另类环境,实质上也是一种课程系统:包含了许多综合课程。  服务于办学目标:b、c、d、e、f。  004-06.
社会化活动(社会即学校:人际及关爱)  因为,5、7、8会与传统学习相关联,把第6点提在前面解释。 杜威的“学校即社会”与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成为一体。学习无处不在,学校社会化,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需要;而社会就是学校则扩充了学习的资源或环境,与学校即社会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相辅相成。  服务于办学目标:b、c、d、e、f。
  #广义的学习与传统学校中的学习  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以上只是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当然也是一种学习,但无论什么理念,既是学校,正式的学习肯定是主要的内容,虽然两者有交叉,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创办开始,微型理念学校中,生活化的学习会相对困难,因为没有一定的积累,形成学校文化。生活化的学习需要老师和学生一个不断适应和调整的过程。生活化的学习,老师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或更多的只是一个安全监督作用。  传统知识型学习,则需要老师做好课程设计,并且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做出适宜调整。 开发综合课程,让课程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兴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针对某一龄学生设计开发的综合课程,一般而言只是一次性的使用,或许学习效率相对较高,但开发使用效率将会最低。 因为学生不同,时间不同,设计综合课程的背景不同,即使是同样的年龄的孩子,过去反应非常优秀的课程也很难复制再用。 因此,综合开发课程,设计为两类:5与7就有了必要。7让这种不可复制性有了一定的转变,虽然仍不可能完全复制,虽然学生不一样时间不一样仍然没有改变,但历史与地理方面的事件与情形并没有变化,设计的基础之一保持着稳定。
  004-05.
综合课程&项目教学  004-06.
历史(结合语言&戏剧)&地理(结合旅行)为主轴的演绎教学  生成综合课程,个人的看法有两大类的做法:  1. 以课标为主,寻找主题,设计课程。  2. 以主题为主,寻找课标,融入主题。  第一种做法,容易把握住课标,但主题很容易错入太过拼凑的味道,或是无聊,或是太形式化。第二种做法,因为以主题为主,在达成课标的效率上势必没有第一种做法高,而且或许还会造成一些课标死角。因此,两种生成综合课程的方法可以互补,可以根据情况选择适合的办法。  我个人的偏好是第二类做法,因为这种做法,可以根据学生和老师的背景情况来选定主题,项目进行容易让学生和都更有激情或说求知欲吧。第一类做法可以做为补充,虽然有着天然的不足,但容易实践,而且达成课标效率高,但不易过多,否则又走回了学科教学去了。  学习了一些生成课程理念与方法,个人感觉生成课程并没有理论家想象的复杂,更重要的是参加的引导者(老师)自己对项目的激情。曾读过一位老师写的生成课程,他一直教同一个年级,为了保证他自己对项目的热情,但他从不设计相同的项目。我以为这个老师道出了生成综合课程的真谛。 如果老师自己都没有兴趣,如何调动学生的激情? 当然设计的项目不仅要考虑老师的兴趣,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但现实是,一些老师设计综合课程主要只是考虑学生的兴趣,而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 我不敢想象,如果自己对某个项目没有兴趣,会怎么能引导学生一道完成好项目。  设计综合课程,固然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但我以为老师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教学的热爱,才会是综合课程设计能力不断提高最有力的保证。 附录两个前年简要设计的两个项目教学小主题,这两个主题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只是自己所感兴趣的,因为只是纯粹的概要设计没有进行教学,即使是最简单的项目教学不真正算不上。 不过,可以看出来,以“主题为主”的创意可以随时可得,如果你对热爱生活的话,难的是如何兼顾老师和学生双方的“兴趣”利益。 在这一点上,导师制可以保证师生之间的关系,彼此较深的了解、信任。  要说综合课程还有难点,那就是收集充分的阅读材料,这不仅需要精力、财力,而且还需要老师有广博的知识和视野。因此,我一直想,哪怕办再小的学校,也需要一个很棒的图书室(或小小图书馆),得有专职的图书管理人员,而且这个工作人员得最学校最优秀的人。 当然,除了图书馆,配备得当的实验室和各种手工作坊也是必须的,毕竟是小学生,“做”是非常需要而且必须的。  附录1. 由清明祭祖烧山想到的(一个社会调查活动案例简单设计)
  附录2. 《澧水河城区段污染调查》(一个项目教学案例简单设计)
  004-08.
选修课机制  选修机制,与传统学校没有什么两样。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目,如果老师可以开出这样优秀的课程,选修就确立。  以下按一些主题进一步展开......
学校社会化,由幼儿园的“过家家”到“工作”职业化
(一)  1. 职业化的需要  因为我从高中就有了立志当老师的想法,到了大学更是坚定了这一想法,此后一直没有改变。因此在生活中会留意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杜威的“学校社会化”其实并没有“职业化”这样的内容,职业化是我在读完巴尔扎克的《乡村医生》后产生的想法。医生对来访者介绍了他所生活的小镇如何从零开始,所有的职业如何如何从需要而产生,不断满足人们,并吸引更多的人,不断出现新的需要,又产生新了行业来满足新的需要。  恩格斯说过时代对新事务的需要所产生的力量比10所顶尖大学还要强(大意)。如何增强学习的内在动力,一直是老师们或教育家们力图解决的问题。一个人的适宜社会的需要就是最好的内在动力需要。肚子饿了需要吃饭,口渴了需要喝水;物物交换的不便产生了货币,真实货币的不便产生的电子货币;自己不会修鞋从而有了对鞋匠的需要,修房子需要木材加工厂,等等。  学生在学校这个社会中生活,同样会遇到诸多不便而产生的需要。如果把这种需要的满足能力局限在学校这个小社会中,学生们就自然地要亲自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必须得分工合作。
  例如说,如果规定“所有学生除了第一次带一些生活必须品外,今天不允许带任何东西进入学校包括钱”。 一段时间过去后,孩子们会用完了牙膏,笔蕊也写光了墨水,或是丢失了钱、用光了钱,或是鞋子掉了一只,等。 幼小的孩子会跑来找老师哭诉,但老师并不急于帮孩子们解决问题。 而是告诉孩子们让自己解决这些问题,这中间可以同时通过“以历史为主轴的演绎教学”来告诉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的变化,并在这之前和孩子们进行了一些活动例如:“物物交换”,并用“解决问题”的思路引起了孩子们的一些思考。  让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孩子们可能会说到“去商店买,去修鞋的地方修,找妈妈要钱.....”,如果告诉孩子们这些问题只能在学校内解决。孩子们或许还会说“找老师借笔”之类的办法。孩子们会有许多主意,老师一个一个地剔除,直到孩子们想出或是老师最后提出“我们需要一个商店”。   其他的行业与职业都会依此产生,例如:银行,法庭,自治全体代表大会,自治会,餐厅,律师所,建筑队,设计院,会计事务所,农庄,卫生管理所,财政所.......
  #一个人的理想的综合品质与能力的结构(SQA)  第一层(最基础层,相当于计算机的硬件层)
健康的身心(包括价值观)  第二层(系统层,相当于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各种优秀品质(自主、独立思考、同理心、兴趣、志向、毅力、自信、责任心、情绪管理,等)  第三层(应用层,相当于计算机的应用系统工具和各种应用)
经验、技能、知识、三者综合能力  整个小学阶段6年共2000多天,应该考虑到每一个事务,每个项目,每一次问题或冲突的解决,等都要考虑到品质及能力结构的第二层及第一层。 第一层的培养,有比较明确的评估体系,而第二层则评估相对困难。 不仅评估困难,第二层也是最难实现。 我的想法就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SQA中,第二层就如罗马一样,不要幻想一天或一年可以筑建达成。 第三层,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许或以速成,某一种具体的技能可许短时间内勤奋练习而熟练,但优秀的品质非得水滴石穿的功夫。 如何实践,我的具体做法,就是学生得有尽量多的机会自己独立思考、选择、决断、坚持、体验努力后成功的喜悦。  显然,在SQA中,核心层的培养,就得给孩子们有足够的自由空间。 这个自由并不是说让孩子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学校得给他们营养一个有适宜的环境,在这个环境(可以是一个活动,一个项目,一个小社会,等),他们面临各种任务和问题,但他们有机会自己做出决定,有机会从事自己有兴趣而且与社会利益一致的事务,而且这样的环境,还需要确保孩子们经过努力后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在兴趣和自信及毅力都得到提高。 如果轻易收获成功或是努力后还是不断地体验失败,学生必然会失去兴趣,也不容易坚持,毅力得不到锻炼,自信也无法提高。  有些孩子因为在传统智力项目(语言与数理逻辑)的弱势,一直没有机会体验那种努力后的成功的喜悦,也没有机会在其他方面(甚至自己的优势项目)有过这种体验,自然否定自己。 而在社会化的学校环境下,孩子们有更多的选择,有更多的机会,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进行思考,做出决定,与人分享成功的喜悦。   更加丰富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第二层的品质与能力,这样可以弥补一些孩子在遗传上的第三层(或第二层某些方面)的不足。如果说一个孩子进小学年级,如果自己的学业明显不如其他孩子,然而老师认为孩子们练习不足,不断加码,不断失败,孩子没有机会翻身,因为没有其他的机会让他获得价值感。 但如果这个孩子进入一个环境丰富的学校,在小学阶段(到少小学低年级)没有考试,没有分数(孩子们在传统智力项目上的学习“语数”的情况只有老师清楚,做为帮助孩子们的信息),老师可以让孩子参加很多有趣的真实工作或项目,并在其中融入他需要提高的弱项内容,孩子们的自信慢慢提升。  这里需要反复强调的就是:孩子们需要有不断的(持续不断的)“自主、思考、选择、决断、坚持、体验努力后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机会和经历! 在每一天,乃至每一件小事,一点一滴,老师都要铭记为孩子们创造这样的自由的机会。
  #关于“学校社会化及职业化”的几个问题  1. 容易产生的误会  几个关于“职业化”的贴子可能会给人造成误会,以为这就是学校学生的主要学习。为了更有效的交流,前面已专门说明:职业化只是学校学生的生活的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部分最后面会逐步阐述。  2. 职业化的目的  职业化并不是意图进行“玩中学(学习知识)”,更多是体验,并且练习一些基本技能,在生活中不断尝试解决问题。职业的产生本就是社会化进程的一面,职业化就是社会分工的一个体现,职业化意味着合作。 学校职业化,不仅是让学生们有大量合作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合作中了解别人,感受别人的想法,进一步提高同理心能力。 合作并不意味着一切都会和谐美好,必然会遇到问题或冲突,而且这样的情况肯定会很多。 我一直认为冲突并不是坏事,不需要房间避免,只要善于解决冲突,从冲突中学习就好。冲突正是学习的好机会,可以让学生学习解决问题,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习体会别人的情感 -- 这方面的学习与锻炼,我们一直忽视了,而恰恰这是进入社会很需要的能力。  职业化的学校这个小社会中,学生们有自己的职业--一项在众多选择他最倾向的事务,需要学生的坚持。这为孩子提供了在学校中体验成功的可能。传统的纯粹知识学习的学校,能体验成功的只是学习成绩好的,让更多的学生只是感受难受。让孩子们体验成功是学校不能逃避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有许多种,职业化也只是其中之一。  3. 职业化在社会化学校中有它存在的坚实基础  我个人以为,职业化是社会化学校中有趣的生活方式,孩子们不仅会从中受益,而且他们会喜欢。通过我对孩子们在幼儿园热衷于“过家家”的观察来看,孩子们从内心深处渴望自己成人,渴望象成人一样掌控自己的生活--这也是心理学说的基本需要,对“权力”的需要。  4. 职业化的时间安排  在“误区汇总”,我已说明无论冠以什么样理念的学校,根本上还是一所学校,学习必然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只是学习方式和方法不同罢了。职业化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只不过是零散的。  学生们的职业化活动并不占用主要时段,只是在“主要的学习(综合课程及活动)”之外,例如:在中午午休剩余的时间,在晚餐后的时间,在完成课程学习活动之外的时间。
学校社会化,由幼儿园的“过家家”到“工作”职业化
(二)  2. 培养孩子们金钱的管理能力  真实的职业化必然是以货币为中心,各种职业的选择,收入,消费,储蓄,投资,都离不开以金钱为计算标准的收益的考虑(虽然还包括兴趣及其他的因素)。学校会流通“货币”,创建“真实”的银行。 学生设计发行的货币,学生管理银行。消费的定价,引导孩子们观察真实社会中的价格并与之接轨。 孩子们工作,工资的发放也与真实社会中大致一样。 当然,这样发生许多问题,有的孩子开始可能并不会把钱存入银行,可能会有偷盗,或是丢失,或是拾了钱不交给警察局。但孩子们会在现实的教训中产生思考,慢慢做出理性的选择。 当然他们也会发现有的孩子更富,估计最终可能会也发生借贷业务,进而引起一些投资行业的产生。  所有这一切似乎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但从小学一年级伊始,从一点点需要开始,自然会产生出一些行业的需要,促使这些行业的产生。或许银行的需要要等待很长的时间,一年二年三年,甚至四年都有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孩子们可能会象原始社会进行物物交换,但尽量让它自然因为需要真实地产生,而不是一开始就人为地为学生设置安排好,那样就失了让孩子参与的机会。 孩子们不仅是参与者,也是创建者。 或许某一个特殊的孩子会带来特殊的行业,或走了一个孩子某一个行业也随之消失。 这一切,都让它因需要而生。  我自己的幼儿园,对大班和学前班的孩子的父母建议给孩子实行“零用钱”制度。 孩子所有自己的特殊消费由自己买单,例如损坏幼儿园的玩具,吃零售,买奢侈的玩具,自己因为保管不周丢失了自己的玩重新购买,等。
这种制度不仅是孩子们一个学习简单计算的机会,也是培养孩子们自制力的小小平台。  在小学阶段,一般来说,父母都开始给孩子零用钱。 但许多孩子并不会怎么用心去管理这些钱,因为他们在其中的参与,只是简单的接收与消费。 不用担心真实社会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也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需要。 学校社会化,孩子们的工作(劳动)职业化,大大地激发了这种需要,让孩子们最终在每天的生活中不得不与金钱打交道,许多父母担心这么早接触这些东西会不会变成守财奴或是金钱至上,其实也不过是管理一种交换物的标准。  一旦有了银行,有了货币的流通,其他的职业会随着需要雨后春笋身般地产生。下面,假想一些其他职业的产生和运行......
学校社会化,由幼儿园的“过家家”到“工作”职业化
(三)  3. 财务、出纳、审计职业的出现  学校社会化,职业的出现并不会象真实社会中的规律,一百个学校可能会一百种可能。但现代化社会,财务、出纳、审计、法官、律师、图书管理员、农夫、设计师、木匠、泥瓦匠,等基本的职业产生的情形应该会大同小异。  由于学校对于银行的需要(学生们存钱,借钱),财务与出纳(鉴于安全,出纳须得有一老师引导)的职业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如果只是学生们的存钱理借钱,或许对审计需要并不紧迫,但如果把学校钱也交与银行管理,以及老师一些零星的临时货币,当银行不可避免地出现问题时,就自然对审计以及相关监督机构有了需要。 当出现需要时,老师引导孩子们学会解决问题,并把解决方案一步一步引向某个职业的产生。  对财务及出纳需要监督及审计,在现实社会中,一方面是因为有自然出错的原因,一方面有贪念而引起的人为原因,在学校可能多为前一种。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设计一个项目,把学生们分成两大组,一大组每人自为一小组,另一大组两人一小组,随机抽签形成小组。 做一为期一个月或二个月的实验,每天做10分钟计算。两个一组的轮流这么合作:一个计算,另一人检查;一人组的自己计算自己检查。然后实验结束,进行比较,看看两人组及一人组的正确率哪个高? 然后进行分析。 正确情况下,如果分组科学的话,应该两人组的正确率高,进入讨论,可以引导出“工作人员、检查人员”的方法的科学性。 这种“工作、检查”不为同一人,在现实中处处可见。  当有了这样的实验做为铺垫后,一旦银行出现了问题,孩子们有了相关的经验后,老师引导孩子们解决类似的问题,如果迁移能力通过练习得到不断提高的话,他们思考得出:需要“检查人员”。  4. 厨师的出现  这种职业,如果需要它的出现,可以由学校创造环境让它成为一种需要。 例如:老师和学生讨论如何缩减学校开支? 这会有很多的想法,但其中之一会落到人员工资上来。 利用学校下午是活动时间,那么可以只需要厨师做早中餐,而晚餐由爱好烹饪的学生来做,这样可以给厨师少会一些工资。 如果由多个学生组成一个厨师团体,进行分组,让他们进行营销自己的晚餐。 这样或许他们就需要调查其他孩子的包含习惯,在生活中这样的调查或许会越来越多,这样也有可能催生“市场调查或社会调查”这样的职业来。
  #职业产生的两种途径  1. 因为冲突、兴趣,等产生需要。  2. 老师人为制造环境而产生需要。  因为学校这个小社会,环境比较简单,对职业的需要并不象社会那样紧迫或是多样性。如果老师在实践教育目标中需要一种职业的出现,也可以创造这种职业需要的环境。  两种产生方式,应该以自然方式为主,辅以人工方式。
  #社会化学校与实社会的职业化及偶尔的社会体验活动的不同   --相同的事情,任何年龄都可以通过不通的方式在不同层次或水平上进行体验,  学校社会化,事务职业化,指的是一种关系的模式,或干脆可以说成“学生管理学校”的手段。并不是说要“职业化”就得有真正职业化的标准,无论从关系还是学生的能力以及资源都是不可能的。  学校职业化,通俗地说也就是把本来是社会上的职能在学校让可以胜任的学生来实践。例如说:一般学校外都有不卖部,但这种小卖部学生可以胜任,不妨提供给学生这样的环境和机会。 引入“各种职业”不仅是因为“封闭社会的生活需要”,也可以是学生兴趣的需要,这与真实社会有相同性。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职业的出现的过程及意义,了解社会各职业的关系,等。  偶尔体验这些活动,就没有机会遇到各种问题并学习解决这些问题。 问题的出现是学习的需要,是一种良好的动力。 偶尔体验属观光性质,差不多属娱乐范围,学习的价值有限。
  #自治的意义,需要学校“生活化、社会化、职业化”  有的老师还在念念不忘“惩戒”,羡慕古时私塾先生的权利:可以用戒尺让学生产生恐惧。 如今的中国的社会虽还有特全面的进步,但人们的观念及社会环境已是天翻地覆地变化,互连网的出现及发展更是让人们有一种坐在一个小房间里掌控天下的梦幻。 在这种样的情形下,孩子们对自主的需要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提前,这让老一辈难以适应,让老一辈观念之下的教育难以适应。  自治不仅是新一代人自身的需要,也是社会对新一代人的要求,但我们的教育却没有从小开始为新一代提供这样的环境或机会。 “熟能生巧”,应试教育下的高考让高中学生们在不断地应用这一原理:大量的试卷习题练习,从古到今“卖油翁、庖丁解牛”无一不告诉我们--练习然后熟再生巧。 然而对于新一代学生而言,“自治”如此之重要,却没有练习的平台,没有练习的机会。 可我们却期望他们进了中学,到了青春期可以自治,当事实与愿望相反时,成年人只好抱怨:“这么大了,怎么还不知道努力学习? 还不知道什么是为了自己好?” -- 这些都只不过是自治的冰山一角罢了。  夏山学校的自由,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无条件的自由,而是学生们“自治”的自由,杜威“社会化的学校”及陶行知“学校化社会”也是一种自治,只不过前者偏向于德,而后都偏向于智-重构经验。 传统学校重视知识的学习,如果能再结合学生的“自治”,学生将会更全面健康地发展。  我引入“职业化” — “化”其实代表一种模式,或一个量级,或一种习惯。 也可以说是强调“自治”的练习需要成为一种生活,才会做到最大化、最优化。 如果只是偶尔的自治体验,并无多大意义。 如果某个高中的老师只是偶尔让学生做一张试卷就来应接高考,他的学生的家长肯定会无比吃惊,不愿意答应。 可我们如今的学校,尤其即使要应试,可以做到“自治”的小学,都没有一点点自治的“练习”,我们的家长们却没有一丝怨言。 难道“自治”不重要? 不,当孩子进入中学,孩子不能“自治”时,家长们会因为孩子不能自治频繁地抱怨孩子。 难道在孩子读小学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自治”的重要性? 不,家长们常羡慕别人的孩子 — “瞧,他们的孩子多么自觉!”
有的人把这种“自治”能力归结为“天生”(或是戏谑之为:祖坟好)。   如此下来,教师的职能只是能了如何灌输知识,高级或优秀的老师就是比较谁灌输知识的方法好。 结果我们的老师热衷于教学法,专家热衷于教材或是教育理念的变化,可结果都不是很好。 究其原因,我认为就是因为没有自治的环境,学生从小缺乏“自治”的练习。  培养学生“自治”(身、心、智),“生活化、社会化、职业化”, 提供一种练习平台的手段,或是一种营造自治环境的工具,并没有排除其他“自治”的方法和方式,而且为了让学生“自治”的更深入、全面,需要更多的自治平台,更全面适宜的自治环境,综合课程和项目教学就是在“学习知识”方面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自治平台。
  #学校关怀的氛围  如果说学校是建立在夏山式的自由的基础之上,那么以杜威的社会化学校,不仅是完成对“学生自治”平台的搭建,而且也旨在营造一个“关怀”的环境。  我一直关注办学的模式及学校的架构是否满足儿童的几个基础心理需要“权力、接纳、认同”,如果“学生自治”主要是满足了“权力”的需要,那么“关怀”的环境则满足了“接纳”的需要,“认同”的需要主要在孩子“工作学习”后体验成功喜悦来满足。当然几个需要或更多的需要满足的途径和方式多种多样,但在这多种多样中偶然性多,因此需要有相应的环境确保每个孩子得到满足。  对于学校的关怀的氛围,我非常喜欢诺尔丁(杜威研究协会前任主席)的理念:培养一个会关怀别人的孩子是教育的责任之一,要想孩子善于关怀别人,学校得是一个充满关怀的环境:老师关怀孩子,老师相互关怀,孩子关怀同学、关怀老师,关怀一草一物。学生从这些关怀中学会关怀。 诺尔丁提到人甚至需要关怀自己的物品,这让我想起跟随自己近20年的键盘(换了多少次电脑,一直没有换键盘,因为太好用了),但我却没有对这个键盘有过真正的关怀。 老师应该学会或成为一个会关怀别人和自己物品的榜样。  理念学校小校小班,学校每一个孩子相互认识,老师熟悉每一个孩子,或一句话:学校所有的人之间相互熟悉,这就为创造一个“家”或友好的团体打下了一个基础。  当然仅从学校及班级规模和老师的榜样两个方面来做,可以让孩子感到温暖,从外部获得额外的动力。但如何培养孩子关怀别人的能力,还得让孩子有“关怀”别人的机会,持续不断的关怀别人或物品的机会。  关怀实质是一种良好的关系,从“关系”着手,让孩子学会“关怀”,孩子就得在一个环境中,处理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学校社会化、学校生活职业化、学生自治,这都是营造一种“关系网”,营造孩子们处理各种问题的机会,只有如此,孩子们也才有“关怀别人”的机会。  当孩子一旦学会关怀,并在体验关怀的喜悦后,就转化为一种内在的动力,一种责任感。
  #“高期待”需要多样化成功的体验  读过一些名师写的教育著作,名师们都认为对学生的高期待、高要求是非常必要的,中国人相对比较熟悉的美国年度老师克拉克、雷夫,还有马文.柯林斯。 这三位名师也是体制内老师,行体制内之法,他们的学生很成功。 这说明,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关键区别之一就是“老师”,在体制内,优秀的老师仍然可以做大事,在体制外学校愚笨的老师一样不会有所成就。  不过,我一直对这些名师是如何在体制内做到对学生的高期待的还有许多疑问。 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基因(先天遗传)的差别,有的孩子在传统智力(传统学校所重点考察并认可的)或自身的发展比别的孩子要慢一拍。 他们在传统学校没有可成功的机会,或是当别人体验成功的喜悦时,他们在受到传统测验的不断打击,这样高期待就只会显得虚伪。  我们不能要求教育体制对学生的考察马上按照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为理论基础的体系进行,也不能期望高考依此理论进行改革。但我们在小学,这时候还没有太多或紧迫的知识学习的考察,我们办学可以兼顾到“多元智能”,兼顾到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优势智能上更加深入地发展,在自己优势智能上获得真实的自信,实现老师的高期待。  有了真实的自信,老师的高期待有了真实的着力点后,结合孩子发展的脚步,一些发展慢的孩子大不了比别人晚一两年成熟而已。一生一辈子80年,晚两年有什么影响吗? 但如果没有自信就会影响N年,这个N是一个未知数,取决于偶然,取决于“命运”。  把一所小学当作一个小社会,孩子们的日常事物职业化,部分学习项目化,就是让不同孩子体验不同的成功,这是实践老师高期待的一个坚实平台。当然学业上的成功喜悦的体验也是一样重要,也是实践老师高期待的平台之一。但一个学校就得考虑为所有的孩子尽可能地打造更多的体验成功喜悦的通道,并慢慢转化为最强劲的内动力。
  #我心目中理想的老师  老师不必非得是名牌大学毕业,也不一定非得现在名牌中学需要硕士以上的学历,但老师必须满足一条“他(她)是非常好学的,非常好实践的”。 当然老师还得需要一些其他的品质,例如:耐心、热情、自主、关怀,等。  学校教学是一种关系模式,为了建立健康理想的师生关系,除了需要一些方法,老师本身必须是一个极好的榜样。既然学校是学习,是学生成长的地方,老师必须是爱学的榜样,也是一个不断自我成长的榜样。  老师爱学,不仅是爱读书,还要爱实践自己的想法,爱反思,更要爱从学生身上学习。一个有生机、活力的关系模式必定是双向互动的。学生可以从老师那里学习,老师也可以从学生那里学习。 这样的氛围,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学习的含义,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明白学习一生的事,学习是一种生活,而非责任与任务。 有人把学习当成是责任,我不同意这种看法,那样把学习只会挂在空中,让孩子们望而生畏,不敢接近。  许多教育家也坦言老师不能完全做学生的朋友,老师还必须有权威的角色。我承认这种权威角色的需要,但这种权威角色不是老师自个儿可以树立的,而是学生认可来确立的。 因此,权威不是比声音大,不是比谁可以吓服谁,谁可以压服谁,而是比谁更爱学习,谁更爱把学得的知识用到实践中来,谁更受人认同,尔后受人尊重爱戴,成为权威。 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坚持不懈,一旦是权威不代表永远是权威。 如果你不能持续不断地学习、实践,很快就会落后。  因此,把做一名优秀老师当成一种责任,把学习当成一种不得已而为的任务,是难以一直坚持学习的,是算不上爱学习的。我原来也喜欢“责任”这两个字眼,但越来越发现这两个字更多的时候被人虚化了,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如果一个人把做老师作为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学习也是他(她)一直以来的最喜欢的生活方式,我想这才是理想的老师,而不管他的性别、年龄、与毕业学校。
关于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我认为会是一个相对稳定而又不断发展和调整的过程,会根据具体情况在课目、选择修、必须、自由等方面做适宜性地调整。 创办初期,关于课程设置有一个初步的设想:  1. 上午,按班级进行授课,共有4节课,分别为: 1.识字与算术,2.科学,3.社会,4.阅读与写作。  2. 下午,按兴趣俱乐部分组,以学生兴趣和学校学期计划的项目开展活动。可以是游泳、种植、建筑、木工、烹饪、科技、画画、音乐、地理、文学、篮球,历史,等等  3. 晚上,历史探索(包括:阅读、讨论、写作、戏剧、演讲)  有的人会问为什么没有英语? 英语学习暂时的考虑是:融入平时生活对话及阅读中,实践后如何调整根据情况再作计划。  (这只是一个暂时的构想)
  # 关于小学数学(1)  有人说过,人一生在生活中用到的数学知识基本上是在小学学的,还有人说过人一生最有用的本领都是在幼儿园阶段学会的。这两句话说当然正确,但是人除了基本的知识和本领还需要很多基本之外的。 不过,前一句话说明了,小学数学如何学的道理。  小学的数学,我认为除了四则运算之外,其他的课标都可以尽量在生活应用,在应用中去学习。因此,暂时只计划小学每天进行20分钟的“计算和计算规律”。其他的,例如:图形,单位换算,测量,概率与统计,估算,等等应用在生活中有大量的机会可以直观地学习。  我认为,别看四则运算,其实大多数小学生并没有真正弄明白,只是记着了一些运用规则。真正明白了四则运算,对于初中的代数基础会是坚实的基础。 四则运算应该加强,因此把小学的数学课就限在四则运算是因为它的重要而且我们还远没有做好。  在生活中应用这些数学知识的优势有:  1. 可以持续应用,并不随着学不学这一章而学或是不学,因为这些基本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  2. 以更直观地开始学习数学,让小学生对数学少一点畏惧。  3. 可以让学生对数学有更清晰的认识。 数学的意义无处不在,数学的应用也无处不在,自然界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数学这种自然界的语言来描述。 如果孩子们更多的了解数学,是不是会对数学更有兴趣呢? 这个没有实践,不得而知。但我想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更多的了解数学,至少会更少地畏惧。  可能会有人不同意把这么多的小学数学知识放在生活中去学,认为会不系统,不深入。实际上只会更深入,知识一旦会应用,只会更深入的理解,并在已有的数学经验上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网络,并最终冒出智慧的火花。  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我以为可以让孩子从练习“精准性”来开始,围绕“精准性”来应用数学。  例1:冬天比夏天冷,如果孩子们作气象记录,不是记录“热,暖和,冷,寒冷”这样的模糊文字,而是用工具测量“摄氏0度,18度,27度,39度”,同时也可以做一些精确的描述,28度(穿1衬衣及1件夹克舒适),如果进一步,39度(一个鸡蛋放在室内72小时发臭)。 用这些包含有数字或数字关系的语言来描述。  例2:让学生种植大白菜,如果作计划? 不能说估计要种2分地才够吃。要通过数学“精准性”地做出预测,这包括了解学校所有师生的对白菜的需要,把白菜的需要通过换算成具体的白菜叶子数,换算成白菜棵数(这里又包含了一个平均数的概念),然后换算成要种植的亩数。最后关键的是,如果有误差,要分析出误差的原因:虫灾,干旱棵小,学生长身体需求量在变化,学生人数在变化,等。分析出误差原因后,就得设计一个消补误差的模型来调整,并再次应用。 这里通过“精确性”让学生把数学应用在生活中极大化发挥。  例3:学校的费用支出数学模型,如何缩减开支,进一步精确性,进一步细化,会涉及到许多行业,许多知识。如果没有追求“精准性”,就不会有这些衍生的应用,和持续地深入。  数学在生活中应用,会激发学生动手制作一些数学工具,例如测量,市面上的5米卷尺很便宜,便50米的卷尺稍贵,而测量长距离的滚尺就更贵了,这些可以很容易产生自己动手制作的需要。一旦自己制作了工具,就会更会想着在需要的时候用上它们。那么,杠杆原理来制作各种功能的秤,等等。  最关键的是,在生活中应用数学,会激活学生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而不是消极地对待数学,把数学视为与自己过不去的敌人。当然,或许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方法不当会引起同样的问题。但好处是,相对于为了应试而学数学,如何应用数学更容易调整。
  # 关于小学数学(2)  有人根据我的帖子主题,总是抓住“没有小学语文与数学课”来不停追问。 主题有炒作的嫌疑,伤了一些小学教师的心“难道我们小学老师6年的精力就是白用功?”
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专门说明了此类的误会“没有数学语文课”不等于“不学语数”。 实际上,我会更强调对“数学”的学习,因为在我看来,数学既是自然“语言”,那就真得把它当“语言”来学来用。  如何理解“数学是自然界的语言”,因为对于数学自己毕竟不是内行人士。 但我对“语言”朴素的理解,语言不是用来学习的,而是用来解决问题要应用的。 或许有人反驳“数学是自然界的语言”只是一个比喻,我不同意这是一个比喻,我认为这是实事,就是我这个数学外行也看来“数学就是自然界的语言”,数学就是用来描述表达自然界的,人们通过数学这种语言来了解自然界的。  语言在于用,我想必这是普遍的认识,没有异议吧。对于“小学数学”,我想如何学就应该转化为“如何应数学这门语言?”
  那么在小学如何用“数学”这门语言呢??  婴儿来到这个世界,对于我们人类的语言的学习,先是大量的听,经过近一年左右的时间,才开始自己说。小学生学数学正如婴儿学语言,还处于一个“需要大量听”的阶段。 当然这里的“听”则应该是在生活中不断地接触体验到“数学对自然界的表达”。  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我在想,如果在生活中可以体验到更多活生生的特殊的数学表达,会不会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最后到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呢? 小学阶段的孩子,在逻辑思维上的弱势,对抽象符号和概念的理解力的不足,是不是可以从生活中直观的数学表达来开始学习,会不会让孩子对一步一步接触的抽象的内容有坚实的基础(积累)? 因为直接经验让人感到实在,如果大量的直接经验一次一次在之前的经验基础上自已可以建构成知识,会不会让学生感到更加自信?  我的意思是,就如在学习符号化的语言前必须有大量的听与实际的关联等的输入积累,数学如果在学习抽象的符号和概念及推理前,有大量的“数学表达”的直接经验应该是一个很需要的阶段。  或许通过“四则运算”的学习,通过这样大量“数学语言”的输入,然后在小学最后一年或二年或阶段螺旋性地进行数学的运用,是不是更有利于提高对数学语言的兴趣?
  # 关于小学语文(1)  语言的学习,“听说读写”四大方面,“听说”方面几乎没有什么练习,至于目前学校的语文教学所重视“读写”,我认为也是不太得法,尤其是写。小学的语文完全可以不必纠结于课本(课本至多可以做一个识字的工具书),因为“听说读写”,可以融入其他所有学科中进行学习。  但是因为小学考试的需要,传统学校的语言学习只好紧围绕着课本,不断地做试卷,一直弄到一大半的学生对语文的厌恶为止,否则不罢休。如今小学语文教学比数学糟糕很多倍,如果说小学数学一些不愿意跳出框框的老师守着老辈一直的教法还情有可原,可语文教学在小学完全很容易做到“实用”而学。  如何在“听说读写”几大方面进行语言的学习,我的朴素的想法就是“生活+项目”教学。
  # 关于小学科学  在小学阶段,我在的初步方案中,我并没有每天安排一节数学课(当然还是有半节),但却每天计划了一节科学课。我看了许多在家上学还是其他理念学校或是国内现在正发展的私塾,语言及读经典占据了过多的时间,而科学却比传统学校还要忽视,就觉得自己办学与其他人有太不一样的味道。 这个不一样,没有先进与落后的差别,而是办学的人自己的特质不同,不同否认,办学的理念与办学人的个性关系是非常紧密相联的。  公办小学的小学科学教材,我看过一些。教材以做为中心,内容丰富,但就不知小学的科学课是如何设置,小学的科学老师是如何教学的。 我从大学就开始非常密切地关注小学教学方面的信息,也阅读了不少这方面相关的书。 如果让我在小学只教一门课程的话,我会选择“小这科学”,这是我最喜欢的,也是我目前思考最深入的。  老师们应该都了解目前其实是很久以前比较流行的“建构主义”,及在这个理念下的一些教学法,例如:探究教学法。对于建构主义和探究教学法,有着太多的争议,但我认为“小学科学”是最适合“探究教学法”的课程,如果在小学科学这门课都没有实践探究教学法的话,那么在其他课程上实践就会让人感到难以理解了。  对于“小学科学”课程,我的理解也很朴素,就是在初中接触科学课(理化生)之前,应该让孩子们在小学对科学通过“亲手做”有过大量直接经验和朴素的思考。 这里的大量“做”,大量的直接经验非常重要,如果只是一个星期安排一二节课书本知识的这习,科学课就干脆不用开,如果一个星期做一次实验也能算是化验了,我认为作用不甚大。我强调“大量”,因此最直观的就是课程设置为每天一节科学,而且还会在其他例如社会课和一些下午的活动及选修课再一次参与。  小学科学的教材,公办学校的就已很好,网上有一套完整加州的科学教材更是内容丰富,实际上小学科学要学习要做的主题可信手拈来,关键是老师如何高水平地实践“探究教学”。 在许多相关方面的书介绍探究教学法,对于它的掌握没有什么捷径可言,只有大量的实践,不断总结和反思,才可以进步。  要在小学把汉语教学开展好,一个好的图书室必不可少,要把小学科学开展好,一个好的实验室也是必不可少。我在幼儿园也实践过“探究教学”,感觉最难的就是(看似简单容易)准备实验材料。 公办小学科学对于实验配有材料包,这是一个比较让人节省时间和精力的做法。 小学科学实验室应该有种这样的科学包,这样老师只要把精力花在课前的引导预案上。  我对小学科学的兴趣,完全不是因为自己是理科生,而是自己喜欢“动手做”。个人以为,甚至是文科生或者是对于科学感到害怕的人来教“小学科学”,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想法,如果这样的老师对“做”非常有兴趣的话。 这样的老师会象他(她)的学生一样好奇,时时充满了惊喜,和学生样渴望揭晓让人不解之谜的答案。我以为,懂不懂小学科学不是关键,关键是有这样的喜爱和热情,和求知探索的欲望。  小学科学的教学,除了教材、教学法、材料等的考虑,就是要结合社会课或是选修课中的项目,科学课中的做,可以是对教材中实验的探索,也可以是对其他课程中或生活中观察到的一些科学问题进行探索。  最后,说一说小学科学教材的安排,主要是根据三个方面来考虑:  1. 根据中学科学课标来安排,中学课标中的内容,最好都在小学科学中通过小学生做科学在一个可以探索的层次上接触它们。  2. 其他课程中或生活中观察到的一些科学问题可以临时补充进小学科学教学的计划中来。  3. 每一届学生在小学入学开始定一个6年最终要完成的“动手做”较大的项目,那么在小学科学1-6的教材中得为这个项目做好坚实准备。
  # 什么活动或环境是自适学习的? 小学科学的“做科学”是自适的吗? (探讨)  我从自己编程的职业生涯发现,程序员的编写程序是一个比较完美的“自适”学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自学的资源丰富(网上静态资源:未例,动态资源:论坛网友)  2. 系统的自查功能。 一个程序能否完成预定的功能,系统可以通过编译、运行、测试可以知道程序的问题。  3. 系统的内部激励。 一个程序完成后,能实现预定的功能,对程序员来说就已是一个很好的奖励,即使没有外部的奖励,系统已给了程序员很好的内在动力。  我在张家界市电信公司做程序员19年,因为不是软件公司,写程序的人很少,最后差不多就我一人了,因为自己喜欢写程序,且不管程序的技术含量和水准如何。 完成的大部分程序都没有实现商业价值,但这些程序本身的实现给了自己很大的动力,激励自己一直在写,60%的程序都是自己要求自己,并非公司或是市场行为。 曾有一年,我为了写一个财务软件,忙了8个月,每晚只睡3个多小时,边看自己买的一套10多本的财务书边写程序,完成工后,只是在我哥公司试运行了半年而已,但我还是觉得很开心。 还有一年,我十分热衷于写实现RFC文档中的协议小程序,记得有一次写了一个比较安全的外网通过防火墙访问企业内网的小软件,在电信公司本为是一个非常适用的软件,而且我已做了一些实用的应用,可公司领导并没啥兴趣,但我自己还是觉得挺开兴的。  我写过的大大小小的应用软件真不算少,基本上都没有外部的奖励,只是完成它们就是一种乐趣,而且也没有参加培训,在学校学的东西与写程序基本上关系不大,每次新学的东西都是利用互连网这个资源。
也是说我的这19年程序员生涯是一个高度的“自适学习”,我一直在想,还有什么样的活动是这样的“自适学习”呢?
语数是吗? 对于一般学生而言,语数学习没有完善的自查功能,内部激励也不够强,至于资源应该也是比较丰富的。  我一直有一种感觉,“做科学”是相对接近“自适”学习的:  1. 资源的问题,现在书籍、互连网、材料、老师都不是问题。  2. 自查机制,实验的验证本身就是一个好的自查机会。  3. 内部激励机制也不错,如果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索出了自己以前迷惑或是好奇的问题的真相,当然是一件让人非常兴奋的事。  在“做科学”的基础上,“科技制作”也有同样的特质。 当然,不管什么活动,自适与否都因人而宜,因为首先你得对这个活动有一定的兴趣做为基础,就如我写程序因为我开始就比较喜欢,这是一个基础,发展到后来我非常喜欢沉迷其中,就是因为它是一个自适学习系统。 一般而言,对于小学生会比较容易对“做科学”产生兴趣,关键的问题可能会是一个这些“做科学”如何设计活动,如何安排计划,如何一层层递进,如何让“做科学”在实际解决问题中得到一定的真实运用。  小学科学课的“做科学”是否是自适学习,可以把它作为一个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去探查一翻。
  # 关于小学语文 - 阅读(3) (探讨)  阅读在小学是最为重要的学习形式,这差不多是一种共识。 现在的孩子阅读的资源和时间都算是丰富,虽然作业多,但小学生阅读的时间还是足够的。 但我观察到许多孩子阅读的东西长久保持不变,单调,这是我感觉应该首先改变的。  不知发达地区如何,我观察到张家界几大小学外的小卖部的《知音漫客》卖得很火,而且小学生之间象瘟疫一样传播,到了初中仍然阴魂不散。现在的《植物大战僵尸》更是火得不行,我带的幼儿园的学前班的孩子人人都迷着。 或许每个地区流行的不一样,或许发达地区孩子们读物市场良好一些?  有人说学校作业占据了童年时光,要我说,这些单调无意义的读物比学校作业占据童年时光更为严重,还有一些弱智的电子游戏。当然或许你可以说,每一代的童年是不一样的了,现在的孩子童年就是这样的时光:单调无意的幻想动漫读物和电子游戏。作为一个办学者,如果要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限制孩子的自由,我宁愿背上这种恶名,也要在孩子读物方面给予一定的限制,过滤掉一些读物。  我记得夏山式的学校台湾全人中学曾有一条规定:不允许带游戏机进学校,对于这一点相信许多成人深有感触,当然也还有许多人说游戏可以锻炼孩子某方面的能力。  在我设想的学校里,应该有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室,如果要看漫画会有大量的漫画书,但不会提供那种:魔幻+言情之类的读物。图书室也有电子图书馆:收集许多不易购买的电子图书。 图书什么类别都有,但按功能分为三大类:资源类(用来查阅)、娱乐类(用来泛读)、经典类(用来精读)。  泛读类图书,如果一个封闭的环境,没有电游,没有电视动漫,这类的图书,不用任何提醒,孩子们会如饥似渴地去抢着看。资源类的图书,随着学校的项目和活动的开展,学生也很容易产生需要去查阅。难点就是如何引导学生精读经典类书籍。  如何引导学生读经典书籍,我没有经验,也没有好的想法。不过,我想一开始会尝试着给孩子们读这类的书,并和他们讨论,如果适合的话,可以改编成戏剧进行排练,或是改编成连环画。 但一定不会去强迫孩子非得读某一本经典图书,既然是自由之学校,这一点还是得把握。 其实也有许多经典,是学生会自然喜欢上的,例如:《汤姆索亚历险记》《鲁滨逊漂流记》。 孩子读什么样的经典,可以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当然也可以适当地学习一些老师的技巧。曾记得一位老师把一些他希望孩子们看的书放在一个纸箱子里,并贴上不好看的书,结果相反一些孩子好奇看了一些;还有老师让学生们自己评选难看或是好看的书,并专门放置在一个区域;当然也有人通过奖励的办法来鼓励孩子看经典书籍(这个我不赞成),但我会考虑弄一个光荣榜:本周(本月,本学期,本年度)读书之星,或还弄一个历史记录:某年某生读书最高记录,某月某生读书最高记录,或弄一个清单:本周(本月,本学期,本年度)最爱学生欢迎的图书、学生最讨厌的图书、最受都欢迎的图书、最受都讨厌的图书。或弄一个辩论比赛,选择两本经典书籍,正方反方抽签来辩论哪本好看--至少得先看完书才可以有得辩吧。 这些具体策略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但至于最终能否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那真还得看造化了。
  # 杂谈 -- 为什么要从零开始办学,而不是吸入更多的资金 ?  当然首先也没有人给我投资,但这只是一种假如,其实理念学校的微型的性质,决定了它本身的难以赢利。如果有人投资,你就得背着一个给人回报的压力,这种压力会让你把握不住最初的设定办学方向。  有的人说,没有好的场地与设备,谁会来你的学校呢,你这不是空中楼阁吗? 看看那些投资上规模的学校,的确是设备精良,场地宏大,可最终还不是走上了传统的路子,为办学多元化有什么贡献呢? 投资大后,要赢利,要为投资者赚红利势必成为指挥棒,我不想做为这资本的奴隶。 有人会说,没有赢利,如何发展呢? 没有赢利,的确是难以持久发展,但可以结合办学,开展其他的项目。例如:在周末或寒暑假,办夏令营,童子军,拓展营,等让城里的孩子体验一些他们从未能体验过的项目和活动。  办学伊始,有一栋楼500平方,一个篮球场,一个游泳池,几亩租来的田地,2个老师6-8个学生就可以开始啦! 一边办一边解决问题,一边吸引学生和老师。如果总是等着“一切”条件成熟,是永远也办不成事的。
  # 如何设计(生成)社会课?--
“综合生成课” 或“项目教学”(2)  在未来小学设计的课堂教学中,上午的四节课中,其中“识字与算术、科学、阅读与写作”都会有较为固定的指导书,而“社会课”则不然,完全是由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决定学什么和做什么,一学期开展一个大的项目,在一学期中所有的学习和活动都围绕着完成这个项目进行。  社会课的“项目”如何选择呢? 可以从以下思路进行寻找“项目”:  1.
学生感兴趣的事物。  2.
具有可深入性的事物。  3.
时下流行或热点的事物。  4.
包含诸多实用技能的事物。  5.
可以挖掘出课标内容的事物。  如果把以上几点结合起来,有这几个特点的项目就意味着是一个好的项目,对这个项目进行设计细化生成一个学期的社会课程。 低年级,因为学生年级小,知识少,技能弱。 进行一学期的大项目并不适合,可以设计一个月时长的中小项目,等进入了稍高年级三四年级后再进行持续时间为一学期的大项目。  那么在低年级的项目中,不仅得考虑项目本身的收益,还得考虑在这些项目中练习一些大项目需要的技能,这种系统性的考虑可能稍费心思,但又是必须的。而且这些每学期的大项目又能为最后的“目标项目”奠定基础,更进一步显得有些复杂化。但如果从几个大项目进行分析,对它进行细化,把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列出清单,并安排进入每天学期,这样“从上而下”的设计方法就会显得简单明了了。
  社会课是一个以技能为主而带动知识学习的综合课程,而科学课相对而言是以探究、思考为主而带动知识学习的综合课程。在许多时候,社会课与科学课其实融合在一起,实则难以区别是社会课还是科学课,因此同一个班的这两门课须得由一个老师担当。当然,社会课必然关联到“语文与数学”,以及大量的阅读。因此才考虑把传统的“语数”剥离出来成为“算术(运算)及识字”,为的就是,通过社会课带动“语数科”,这种带动是一个比较自然的需要或动力。  有的人担心通过社会课带动“语数科”,难以达到传统课标上的知识量及系统性,这就是设计社会课的最关键点和难点了。因此,项目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最终的技能清单,还要考虑到“课标”的清单。  按照这样的脉络,设计社会课就可以按如此的步骤:  1. 细化“技能、知识、课标”清单,这些清单项与级别形成一个二级维表。  2. 寻找“项目”。  3. 设计“项目”表,融入第一步中的二维表中的单元项。
  4. 可能会发展出来的个别深入小项目(分枝)可以下午的俱乐部活动中引导和鼓励开展。
  沉得太快,自己顶一下。
  这哪里是在办一个学校?这是在办一个国家。
  这哪里是在办一个学校?这明明是在办一个国家!
  # 谈谈“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培养一个健康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适宜的价值观”就是这个复杂系统的基础要件之一。 一个适宜个体的价值观对人的幸福感知至关重要。 什么样的价值观是适宜的? 这个问题真知是“只有穿鞋的人才知道适不适全脚”了,但还是有一些基本的共性可言。 我个人认为,一个适宜的价值观要考虑“自己的自由与他人的幸福”,虽然这两者常发生矛盾甚至冲突。  要想让个体的自由与他人的幸福和谐共存,个体的兴趣和利益应该与社会利益相一致。 例如说,一个吸毒人说他很幸福,可他的利益严重地与社会利益脱离开了;一个有孩子的女人说自己每天下班后去与同伴打麻将到深夜是自己的幸福,我不怀疑她的幸福,可她的利益与她孩子和丈夫的利益严重冲突。 个人的价值观与社会利益冲突,很可能就会走上一条“唯我独尊,自私自利,抱怨社会”的路子,而不是“多赢”。  说“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不如说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更不是灌输给学生价值观。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可以在自己的兴趣上得到满足,长大后他就不太可能为了没有别人拥有的iphone5而感到沮丧。   如何引导学生适宜的价值观?
父母和老师的榜样是最为重要的,如果父母和老师善于关怀别人,孩子一般很容易发展成为一个善于关怀他人的人,如果如何关怀? 这就需要思考。 而且我认为这种思考最好是真实的,直接体验的,因此,我们需要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可以遇到更多的问题并引发思考,然后去做出选择和决定,并根据行动后影响(情感上的和智力上的)自己进行评估。  曾有人问“什么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有人回答“一个知道什么是道德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这个一问一答看似啥也没说,其实说明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 培养一个有道德的人,还是一个培养有适宜价值观的人,除了个体的兴趣要符合社会的利益,还得有高度的独立思考能力“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我带幼儿园学前班的孩子爬山时,曾好几次和孩子们一起“偷”过山上的柑桔,幼儿园的小朋友独立思考能力还很弱,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偷”的概念;我也曾在暑假童子军带过小学高年级学生,自己“示范”过“偷”黄瓜解渴,小学生对于偷仍然没有一个很好的理解。“知道自己在什么”是一个很高的伦理境界,需要不断地行动,不断地反思,然后才能养成一种“知道”的意识。  缺乏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所谓的价值观根本就失去了“观”,只能是人云亦云,赶时髦,看脸色,活在他人的标准和评价之中。
  # 办学人的“偏见” - 办学人的价值观  许多人不喜欢传统教育,我在这里与大家交流不一样的教育理念,一样有许多人不喜欢。 其实这就正常了,每一种模式的办法,都会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并非谁优谁劣,我认为只是大家的“口味”不一样。  我办学当然会融入自己认可的价值观,虽然并非要把这些价值观强加于学生,但还是希望他们可以在生活中可以自己体验并领悟幸福需要的一些元素:“健康的体魄、自由的心灵、健康向上乐观的心态、宽容的胸怀、坚韧的毅力、丰富的经验和学识、相同价值观的亲密朋友、深爱的工作、理性的消费观、坚定的方向......” 这些东西很难通过学校传授知识的方式给予学生,只有他们自己多经历、多体验、多思考,才可以最后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然则这一切与幸福相关的,在学校是非常受到轻视的,或是有重视的也只限于灌输。如果说知识可以灌输,我却不以为价值观或是诸多品质可以灌输而收获。   关于幸福,各有各的看法。个人办学,势必就会把自己认为的幸福,自己认为幸福所必须的品质让学生拥有,而不仅仅是知识。如果办学只是讲究找出什么法子让学生比别人学得更好,又何必办学呢?传统教育模式就可,虽然传统学校亦是可以做到培养学生的诸多如此品质,但我认为传统学校对此不具有最优环境。  我这样大费周折,营造一个“自由、关怀、自主”的环境,一是希望培养学生的思考力,二就是希望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锤炼出自己的品质,寻觅自己的价值观,找到自己的方向。
  #过一种朴素简单的生活(关于“价值观”)  我喜欢简单的生活,很少有什么社交活动,周末徒步,晚上看书。 除了购书、旅行,我几乎没有任何消费,这几年所有的一点收入都全部投进了办学。 在办学之前,如果不买书的话,很少有花钱的机会,因为我上下班都是走路,当然更不抽烟喝酒、泡吧K歌。也不象张家界人那样好赶人情(有的一个月有时人情钱就是N多),我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  有的人说我是一个怪人,有的人说我活得没什么意思。我个性自由、独立,从不在乎他人说什么,我从大学到现在,没有一点改变:一直喜欢朴素简单的生活。 我可能更适合乡下的生活,只要可以上网且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呆在城里,我对城里所提供的物质文明也没有什么需求(当然互连网除外)。  朴素简单与否,这与幸福没有必然联系,因为有的人没有如此,也过得一样幸福。 不过,我还是希望世人简单朴素一些,这样的话,至少环境问题会有所改善吧,而且对物质文明的过分追求让许多人迷失了:到底什么是幸福?如果办学,我不会把自己对“朴素简单生活的偏爱”的价值观灌输给孩子们,但我还是会希望和他们一起交流和讨论幸福可不可以由简单而做到。  当然朴素简单并不意味着“苦行僧”,我虽然生活简朴,但如果我觉得必须要花的钱绝不会有任何顾忌和小气。我喜欢旅行,实际上简单的旅行花费并不多,还不抵有的人的一二个月的烟钱。 喜欢旅行,是因为这是一项身心皆宜的活动,而且如果旅伴相处很融洽的话,那一路的笑声会让人回忆很久,比美丽的山水并不逊色。我喜欢看书,但主要还是喜欢纸制的书,好在书并不太贵。除了看书、旅行,其实我还有一个爱好:干农活。 或许是从小在农村长大,习惯了而且喜欢上了农活。今年过年,当别人都走亲戚串门时,我在田地上做了五天的农活,感到非常的开心。  小孩子们是喜欢劳动的,不用强迫,他们天生就爱劳动,就如他们天生就爱学一样。但有的人从小因为为了生存而劳动,长大了就可能会对劳动而反感,正如有的人为了考大学而被逼读书,长大了就讨厌看书一样。 只要随着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劳动的快乐,他们就会一辈子喜欢劳动,读书也应该是如此。
  当然,每个人心目中的“简单朴素”的生活内容和方式都会不一样,但只要孩子们能慢慢感悟到“朴素简单”也可以幸福,那们又何必苦苦追求不必要的物质财富呢? 又何必为“好大学、好工作”而过度焦虑呢? 而且他们也会找到自己的简朴幸福生活的方式。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茶园山小学划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