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号航天员六号发射时间返回时间搭载了哪些航天员最新鲜的事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本报讯(记者武威)14年来,神舟一号发射升空到神舟十号成功发射,中国载人航天到底取得了哪些成就和进步呢?本报记者带您追溯每一艘神舟飞船的历史使命。
  神舟一号
  发射时间:日6时30分
  返回时间:日15时41分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考核运载火箭性能和可靠性,验证飞船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包括测控通信、着陆回收等地面设施在内的整个系统工作的协调性。由于是第一次飞行试验,技术状态距无人飞船尚有一段距离。
  神舟二号
  发射时间:日1时零分
  返回时间:日19时22分
  神舟二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与神舟一号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神舟三号
  发射时间:日22时15分
  返回时间:日4时51分
  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模拟人”生理信号装置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心律、血压、耗氧以及产生热量等重要生理活动参数,为将来航天员进入太空提供可靠的数据。
  神舟四号
  发射时间:日0时40分
  返回时间:日19时18分
  神舟四号飞船系统配置、功能及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相同。载人航天应用系统、航天员系统、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全面参加了试验,进行了多项研究项目。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日9时
  返回时间:日6时23分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于日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神舟六号
  发射时间:日
  返回时间:日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外形上神舟五号没有太大的差别,但这艘飞船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提高了舱内对水汽冷凝的能力,扩大了冷凝水箱,确保飞船湿度控制在80%以下。
  神舟七号
  发射时间:日21时10分
  返回时间:日17时37分
  飞行员翟志刚出舱作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宇航员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行走的国家。
  神舟八号
  发射时间:日
  返回时间:日
  “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已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技术。
  神舟九号
  发射时间:日
  返回时间:日
  景海鹏、刘旺和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进入太空。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中国开始迈向空间站时代。
稿源: 广州日报
编辑: 张麒麟
我来说两句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神五、神六、神七是什么时候发射的,航天员是谁?
神五、神六、神七是什么时候发射的,航天员是谁?
09-12-26 & 发布
神五 杨利伟 神六 费俊龙、聂海胜 神七.晚9时10分04秒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 发射时间:  25日晚上9时10分左右  ◇ 发射条件:  无降水、地面风速小于每秒8米、水平能见度大于20公里;  发射前8小时至发射后1小时,场区30公里至40公里范围内无雷电活动;  船箭发射所经过空域3公里至18公里高空最大风速小于每秒70米,此外发射前后9小时不能有雷电。  早报记者 吴玉蓉 综合报道
 早报记者近日从各方面了解的消息显示,“神七”首选发射时间为25日。中国载人航天火箭系统顾问组组长黄春平11日对有关媒体表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首选的发射时间是25日晚上9时10分左右。  “神五”、“神六”和 “嫦娥一号”的发射时间均在10月中下旬,而“神舟七号”的发射将提前到本月底升空。有关专家透露,9月和10月均有较适合发射窗口,但因“神七”将执行太空行走任务,9月底升空时的太阳夹角更适合太空人出舱活动,能令飞船在最短时间内见到太阳,保证太空人出舱作业时有阳光。
 发射载人航天的最佳气象条件主要包括:无降水、地面风速小于每秒8米、水平能见度大于20公里;发射前8小时至发射后1小时,场区30公里至40公里范围内无雷电活动;船箭发射所经过空域3公里至18公里高空最大风速小于每秒70米,此外发射前后9小时不能有雷电。  黄春平昨天表示,能否如期发射,主要是看当时的发射场天气等情况。小雨和气温一般都不会影响飞船的正常发射,但大风则可能导致飞船推迟发射,因为风速超过火箭的承受能力后,将有可能改变其飞行方向。  黄春平透露,航天员太空漫步就会在飞船进入轨道运行,环绕地球超过五圈之后进行。  “神五”、“神六”升空入轨后,均无法拍摄到飞船在太空中的外景照片,当时的电视直播也仅限于舱内。而“神七”释放伴飞小卫星后,将能弥补这一缺憾。据专家介绍,小卫星可近距离环绕,伴飞,因小卫星安装有CCD立体相机,可提供飞船在轨飞行时的首张三维立体外景照片和太空人出舱活动的即时画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昨天告诉早报记者,在国际上,不管是白天发射还是晚上发射,两种情况都存在。(来源:东方早报)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神五&杨利伟&神六&费俊龙、聂海胜&神七.晚9时10分04秒&&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发射时间:& 25日晚上9时10分左右 ◇&发射条件: 无降水、地面风速小于每秒8米、水平能见度大于20公里; 发射前8小时至发射后1小时,场区30公里至40公里范围内无雷电活动; 船箭发射所经过空域3公里至18公里高空最大风速小于每秒70米,此外发射前后9小时不能有雷电。 早报记者&吴玉蓉&综合报道& 早报记者近日从各方面了解的消息显示,“神七”首选发射时间为25日。中国载人航天火箭系统顾问组组长黄春平11日对有关媒体表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首选的发射时间是25日晚上9时10分左右。 “神五”、“神六”和&“嫦娥一号”的发射时间均在10月中下旬,而“神舟七号”的发射将提前到本月底升空。有关专家透露,9月和10月均有较适合发射窗口,但因“神七”将执行太空行走任务,9月底升空时的太阳夹角更适合太空人出舱活动,能令飞船在最短时间内见到太阳,保证太空人出舱作业时有阳光。& 发射载人航天的最佳气象条件主要包括:无降水、地面风速小于每秒8米、水平能见度大于20公里;发射前8小时至发射后1小时,场区30公里至40公里范围内无雷电活动;船箭发射所经过空域3公里至18公里高空最大风速小于每秒70米,此外发射前后9小时不能有雷电。 黄春平昨天表示,能否如期发射,主要是看当时的发射场天气等情况。小雨和气温一般都不会影响飞船的正常发射,但大风则可能导致飞船推迟发射,因为风速超过火箭的承受能力后,将有可能改变其飞行方向。 黄春平透露,航天员太空漫步就会在飞船进入轨道运行,环绕地球超过五圈之后进行。 “神五”、“神六”升空入轨后,均无法拍摄到飞船在太空中的外景照片,当时的电视直播也仅限于舱内。而“神七”释放伴飞小卫星后,将能弥补这一缺憾。据专家介绍,小卫星可近距离环绕,伴飞,因小卫星安装有CCD立体相机,可提供飞船在轨飞行时的首张三维立体外景照片和太空人出舱活动的即时画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昨天告诉早报记者,在国际上,不管是白天发射还是晚上发射,两种情况都存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神五、神六、神七的宇航员是谁&08:57神五、神六、神七的宇航员是谁?&五:杨利伟&六:费俊龙,聂海胜&七:刘伯明,景海鹏,瞿志刚神州五号宇日发射,宇航员杨利伟,日&籍&贯: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当时的职务是:日,晋升上校军衔&神州六号日9点0分0秒发射&宇航员&1&,费俊龙,1965年5月,江苏昆山人,当时职务: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副师职,上校军衔&2,聂海胜,1964年出生&湖北枣阳杨荡镇人&当时职务:空军一级飞行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神州七号:1,景海鹏,男,汉族,山西运城人&1966年10月出生&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正团职,上校军衔&2,翟志刚,男,汉族,黑龙江龙江县人&1966年10月出生&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正团职,上校军衔&3,刘伯明,男,汉族,黑龙江依安人&1966年9月出生&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正团职,上校军衔&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神舟系列发射返回时间
神舟系列发射返回时间
  神舟一号
  发射:日6时30分
  返回:日3时41分
  神舟二号
  发射:日1时整
  返回:日19时22分
  神舟三号
  发射:日22时15分
  返回:日16时54分
  神舟四号
  发射:日0时40分
  返回:日19时16分
  神舟五号
  发射:日9时整
  返回:日6时28分
  神舟六号
  发射:日9时整
  返回:日4时32分
发射:日晚上21时10分
返回:日17时37分
北京时间二○○三年十月十五日上午九时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从此间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载,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也是全世界第二百四十一次载人飞行。
神舟六号发射时间,几位航天员,叫什么名字,在太空呆了几天?
1、日上午9:00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两名航天员,分别是指挥长费俊龙和操作手聂海胜。
神七:·时间:9月25日发射升空, 9月28日返回地球,全程持续68小时。
·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
·关注亮点:中国航天首次太空行走、飞船满载飞行四天
航天人员:将搭载3名,其中1名将出舱行走。刘伯明、景海鹏、翟志刚。
·发射场:中国酒泉
·发射流程:把舱外航天服与飞船的联试、舱外航天服与火箭的联试等纳入测试流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是有7代吗?每代都是什么时间出现的.
“神舟”一号
发射时间:日6时30分7秒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起飞约10分钟,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日3时41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1分/14圈
搭载物品:一是旗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奥运会会旗等;二是各种邮票及纪念封;三是各10克左右的青椒、西瓜、玉米、大麦等农作物种子,此外还有甘草、板蓝根等中药材。
技术应用: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国在原有的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也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分布于公海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
“神舟”二号
发射时间:日1时0分3秒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飞船起飞十三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日晚上7时22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试验项目: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据介绍,我国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进行了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开展了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
“神舟”三号
发射时间:日22时15分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点火升空10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日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搭载物品:处于休眠状态的乌鸡蛋;进行空间试验的有效载荷公用设备十项,四十四件之多,其中,微重力测量仪、返回舱有效载荷公用设备是第三次参加飞船试验,空间蛋白质结晶装置、多任务位空间晶体生长炉和轨道舱有效载荷公用设备是第二次参加飞船试验,其余设备均是首次在太空作试验。
试验项目:“神舟”三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这次发射试验,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飞船上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这次发射,逃逸救生系统也进行了工作。这个系统是在应急情况下确保航天员安全的主要措施。飞船拟人载荷提供的生理信号和代谢指标正常,验证了与载人航天直接相关的座舱内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
“神舟”四号
发射时间:日0时40分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点火升空十几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日19时16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搭载物品:除了大气成分探测器等19件设备已经参加过此前的飞行试验外,其他的空间细胞电融合仪等33件科研设备都将是首次“上天”。一场筹备了10年之久的两对“细胞太空婚礼”也将在飞船上举行,一对动物细胞“新人”是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另一对是植物细胞“新人”——黄花烟草原生质体和革新一号烟草原生质体。专家介绍说,在微重力条件下,细胞在融合液中的重力沉降现象将消失,更有利于细胞间进行配对与融合这些“亲热举动”,此项研究将为空间制药探索新方法。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日9时整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时10分,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日6时2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搭载物品: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试验项目:“神舟”五号将尽量减少机舱内的实验项目及仪器,以腾出更多空间来供航天员活动并执行科学观察任务,可以说这一次的任务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新技术应用: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其中设定了几百种故障模式,一旦发生危险立即自动报警。即使在飞船升空一段时间之后,也能通过逃逸火箭而脱离险境。
“神舟”六号
发射时间:日上午9:00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搭载物品:在神舟六号飞船搭载的物品当中,有几件物品极具象征意义和历史价值,如极地考察国旗、奥林匹克旗、上海世博会会旗等。书画作品《六骏图》、《神州颂》、《和平颂》、《长征万里图》则表达了我国文化界对载人航天工程的崇高敬意和祝福。而10幅少年儿童太空画和题为《我给航天员写封信》的作文则体现出我国广大青少年对神舟六号飞船的美好祝愿以及从小立志学科学、爱科学的远大志向。另外,《共和国元帅》特种邮票、《神舟六号》个性化邮票等邮品也颇为引人注目。此外,神舟六号飞船还搭载了一些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品,并搭载了长期以来给予中国航天事业大力支持的香港金利来公司和查氏集团等知名企业的标识。
神舟六号飞船除了搭载文化物品外,还搭载了生物菌种、植物组培苗以及作物、植物和花卉的种子。它们将被交付有关单位用于开展太空育种实验。
请遵守网上公德,勿发布广告信息
相关问答:北京时间日9时,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0多分钟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第二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10月17日凌晨,绕地球飞行了5天77圈的“神舟六号”飞船载着巡天归来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朗草原成功着陆!现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箭的燃料主要使用液态氢是因为它的热值 大(填“大”或“小”).
(2)飞船在脱离火箭之前,相对于 火箭是静止的.
(3)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 增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个能量是由 内能转化过来的.由于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为节省燃料,火箭升空后应向 偏东方向飞行(选填:“偏东”或“偏西”).
(4)在太空中飞船总共飞行时间为115h&32min,沿椭圆轨道围绕地球运行了77圈,在整个过程中航天员一共看到 77次日出.轨道上离地面最近点200km,最远点350km.从远地点到近地点运行的过程中,飞船的速度 增大,势能 减小.
(5)飞船在太空运行时,处于失重状态的两名航天员的质量 不变(填“变”或“不变”),仍具有惯性(填“没有”或“仍具有”).飞船在太空成功完成了数千个运行动作,是通过喷射燃气来实施变轨、姿态确定的(即改变运行高度、运行方向),这是应用了物理学中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原理,而太阳能帆板展开,是为了 增大受光的面积,将更多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6)飞船返回大气层时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变成一个火球(如图),将 机械能转化为 内能.因此给飞船降温十分重要.一种重要的降温方式就是“烧蚀防热”:在飞船表面涂有一层高分子固体材料,让这些材料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吸收热量.你认为可能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升华、汽化、熔化,理由是这些物态变化都是 吸热过程.
(7)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距地面约1m高处,反冲发动机向地面喷火(如图),飞船进一步减速,最后落地,请你写出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的两条力学知识.
第一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第二条: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决此题要掌握以下知识点:
(1)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
(2)当两个物体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时,以其中任何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另一个物体都是静止的;
(3)物体加速上升,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升高,重力势能增大;
燃料燃烧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最终又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4)飞船在远地点的势能最大,动能最小,在近地点的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5)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
惯性是物体的特性,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6)飞船与空气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飞船的内能,温度升高;
表面材料可能发生熔化、汽化和升华的物态变化;
(7)反冲发动机向地面喷火时,火焰也会给飞船一个向上的力,使飞船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
(2)飞船在脱离火箭之前,飞船与火箭的速度相同,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所以飞船相对火箭是静止的;
(3)燃料的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使火箭的机械能增加,飞船可以升空;
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火箭向东发射可以节省燃料;
(4)飞船围绕地球运行了77圈,每一圈都可以看到日出,所以在整个过程中航天员一共看到77次日出日落;
飞船在从远地点到近地点运行的过程中,飞船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5)两位宇航员的质量不会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而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仍然有惯性;
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飞船可以通过喷射燃气来实施变轨、姿态确定;
太阳能帆板展开可以增大受光的面积,将更多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6)飞船与空气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飞船的内能,温度升高;
其表面材料因为吸收大量的热量,所以可能发生熔化、汽化和升华的物态变化;
(7)反冲发动机向地面喷火时,火焰也会给飞船一个向上的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飞船减速,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所以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1)大;
(2)火箭;
(3)增大,内,偏东;
(4)77,增大,减小;
(5)不变,仍具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增大受光的面积,将更多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6)机械,内,升华,汽化,熔化,吸热;
(7)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舟十号航天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