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傅卖鞋进价20正确是90吗

这是一道可以测出一个人有没有商业头脑的数学题 王师傅是卖鞋的,一双鞋进价90元甩卖60元,顾客来买_百度知道
这是一道可以测出一个人有没有商业头脑的数学题 王师傅是卖鞋的,一双鞋进价90元甩卖60元,顾客来买
王师傅又赔了邻居100,一双鞋进价90元甩卖60元,顾客来买鞋给了张100。事后邻居发现钱是假的?(这道题目不简单,王师傅没零钱,到底亏了多少,于是找邻居换了100元,50人的群。请问王师傅一共亏了多少?这是在某群做的一道题,半个小时之内只有两人答对这是一道可以测出一个人有没有商业头脑的数学题 王师傅是卖鞋的
提问者采纳
不知道,我也是190
我觉得应该是对的
可是想想又好像不对劲
没错的,我相信我们的答案
好多人是230
假币100➕30再加一双鞋子60
他们算多了
他们算了和邻居换100的那部分
应该再减去找回顾客的40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商业头脑的相关知识
其他5条回答
赔了230吧!
A给了100元,B找邻居换钱发现钱假的,就给C100元鞋子90卖60等于没赚。
赚了十块钱
190还要亏一双鞋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王师傅是卖鞋的,一双鞋进价30元甩卖20元,顾客来买鞋给了张_天津泰达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2,232贴子:
王师傅是卖鞋的,一双鞋进价30元甩卖20元,顾客来买鞋给了张
王师傅是卖鞋的,一双鞋进价30元甩卖20元,顾客来买鞋给了张50,王师傅没零钱,于是找邻居换了50元。事后邻居发现钱是假的,王师傅又赔了邻居50。请问王师傅一共亏了多少?到底亏了多少?
一出一进损失鞋30+找零30=60
居的50元是真的,卖了鞋子之后一共花费掉了成本30元+找零30元,此时他手上还剩下20元的真钱,后来又得还给邻居50元,因为他还拿着邻居的20元真钱,所以他再补上30元自己的真钱,所以这里又花费掉30元所以是30进价+30找零+30赔邻居=90
最近怎么都这个 刚帝吧看一类似的
“豆腐多少钱?” “两块。” “两块一块啊?” “一块” “一块两块啊?” “两块” “那就是五毛一块呗” “滚……”
甩卖10块,成本30块,找钱30块,假钱50块,共计120块。如果假钱是他自己的那就亏了甩卖的10块钱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楼上这些人数学都是满分只是没一个语文及格的…
楼上这些人数学都是满分只是没一个语文及格的…
“事后”发现的,王师傅和邻居不干净啊
损失 一双鞋 进价30 +50假币+30找零=110元
这智商还干买卖 这王师傅是不是傻逼?
王师傅脑子有豆
亏损60元。大家有异议的是那邻居的50块,大家想想这个问题,不要去看中间的过程,邻居给我50元,我又还邻居五十元,没有任何亏损,毕竟那50元是他的,那钱是假的,就理解成我借了邻居五十元,又还给了他,两家都没有亏损。我亏损的,只是那双鞋子的进价和找出去的真钱30元,加起来60元。
50,如果算上交易亏损就是60
王师傅卖鞋,兼职教数学的
收到假钱赶紧报警,墨迹嘛啊
亏损60亏损=经营亏损+假币造成亏损经营亏损30-20=10假币造成亏损50共计亏损10+50=60 不要考虑找零,还钱;因为那两个过程是等价交换,不存在亏损。
理论上:110元 30元的成本费付出去了所以先要扣30 买20但是因为给他的钱是假钞所以这20不算进去但是不算进去你退他的差价30元你要算进去的,至于收进来的50假的所以不算但是邻居那边你还要给他50 所以 -30+0-30+0-50=-110
你们那么算不累吗,我这里有简单的方法,这种问题需要拆开1.鞋子进价30,卖20.所以如果成功的卖出去就亏了10元。2.假设50真的,鞋子卖出去以后,外加找客户钱,就亏了10元,因为这是一开始就设定好的3.发现自己50是假的,这50相当于亏了。综上所述,亏了50+10=60!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袁岚峰:从“王师傅卖鞋收假钞亏多少”看科学思维-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
【前几天,一道早已在民间流传的数学“难题”,终于传到了小编的朋友圈里,小编有幸成为独二的答对者,和独一的用两种方法答对的人,但在费尽口舌向朋友们解释之余,实在不理解,为何这么多人会做错?直到看见了这篇文章……】
昨天我一上微信,我妈就问我一个问题:“一道测你有没有商业头脑的数学题:王师傅卖鞋,一双鞋进价30元甩卖20元。顾客来买鞋给了张50,王师傅没零钱,于是找邻居换了50元。事后邻居发现钱是假的,王师傅又赔了邻居50。请问王师傅一共亏了多少?(这道题目不简单,到底亏了多少?这是在某群做的一道题,100人的群,半个小时之内只有两人答对,大家试试!)”
中 国 学 网 ww w.x u 1 6 3.co m
(点小图查看大图)
图文当然无关……无关……无关……
我立刻告诉了她答案。然后发现她把我的答案发到了我的亲戚们的一个微信群里,原来他们已经热议一下午了,算出好几个结果。我妈贴出我的答案以后,他们还在继续争论。我不由得笑了,于是把这道题发到微博上。想不到这题一下子就吸引了几百位网友,更想不到的是网友们给出的答案更加五花八门,据不完全统计,有30、40、50、60、70、80、90、100、110、130以至210!不同观点的网友们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真正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答错的人里,不乏我很尊敬的、学历很高的朋友。还常有人重新思考后修正自己的答案,甚至还有两位同学连续给出3个答案,而且还都是错的……
这令我陷入了深思: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么一道看似很简单的题目能产生这么多答案?题目中总共就3个数,30、20、50,不同的人几乎是把这3个数的各种组合方式都尝试了个遍。答对这道题本身只需要小学的数学水平,但要解释为什么各种答案都有人报,以及为什么有人给出正确答案后还有很多人不信,就远远不止是小学难度了。仔细琢磨起来,这需要用上我多年的科学训练和科研实践。总之,这是一个关于科学思维方式的深刻问题。下面我来通过剖析这道题,讲解科研人员是如何思考的?不同的解法之间有什么区别?这么多答案反映了人类思维的什么特点,什么常见误区?如何树立建设性的思维习惯?
首先需要指明一点,在科学当中,得到结论的过程往往和结论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这是科学和魔法的本质区别。一个科学家提出一个结论,别的科学家必须完全理解他的论证过程,才会接受他的结论。这个论证过程很可能具有普遍意义,会被用到更多的问题上去。有时结论中有错误,但论证过程很有启发性,同行们也会承认这个工作的价值。一个科技新闻报道出来,一般人只会记住结果,科研人员却会注意他们采用了什么新的思路、新的方法,为什么前人做不到,他们做到了。这正是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所以普通人单凭看书是不可能成为科技专家的,也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科学思维,这只有在科研实践中才能逐步掌握。这一点是许多人、包括不少大学问家的一大误区。例如康有为、梁启超在外国游历一番,就觉得自己对西方世界的优点缺点都了解得很清楚了,别人也盛赞他们是学贯中西,于是他们就开始放言无忌,甚至能得出西方文明等待中国文明去拯救的结论。实际上,西方最核心的竞争力,即现代科技,他们连边都还没摸着呢!我对康梁以及所有犯过类似错误的哲学家(包括革命导师们马恩列斯毛)绝无不敬,只是指出一点,没搞过自然科学研究的人是很难理解科研的思维的。
回到原题。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当然只有一个,但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却有很多。然而这些方法之间并不是平等的,科研人员会给它们排个序,不同的方法体现了不同的智慧水平。这就好比有些数学定理(如四色定理)已经被证明了,但数学家还在继续追求别的证明方法,因为他们相信这个问题优雅而深邃,已有的证明太笨重,说明人类对这个问题的本质还没有认识清楚。数学家一定会寻求最简洁、最深刻的证明。好,那么这道题最简洁、最深刻的解法是什么呢?
是这样:王师傅总的经济活动可以归结为两件事。一件事是以30元买进一双鞋,20元卖出,这件事亏了30- 20 = 10元。另一件事是收了一张50元的假钞,这件事亏了50元。两者相加,总共亏了60元。下面让我们把这种解法称为“任务分解法”。我最初给我妈说的就是这种解法:卖鞋亏10元,假钞亏50元。
这个任务分解法好在什么地方?好在它把原来的大问题分解成了多个独立的小问题,大问题的答案就是小问题答案之和。而每个小问题又尽可能的容易解决,最多只用到了两个数的相减。这样你可以迅速得到全部小问题与大问题的答案,还能知道大问题中各个小问题的相对贡献有多大,还便于检查,如果出错也能很快找到是在哪个小问题的哪个环节出的错。总而言之,就是“分而治之”。这个方法的关键在于洞察力,意识到存在这样的任务分解。
第二简洁的方法是什么呢?是这样:考察王师傅在交易前后的状态。最初,王师傅手里有用来买鞋的30元,没有鞋。最终,王师傅把鞋卖给了顾客,而且找给他50 - 20 = 30元。王师傅本来以为自己收到了50元,但结果发现这50元是假钞,这个收益就没了,所以最后他手里是-30元,没有鞋。前后相减,王师傅的资金变化是-30 - 30 = -60,即亏60元。下面让我们把这种解法称为“始末状态法”。
这也是一种很基本的思维方法,在科学中广泛应用,例如热力学关注的就全是状态的变化。但就这道题而言,始末状态法要比任务分解法差一些,因为你必须把始末状态都考虑得很清楚才行,中间步骤不像任务分解法那样便于检查,如果出了错没那么容易定位。不过无论如何,始末状态法的复杂程度只比任务分解法高一点点(高在想清楚给顾客找30元就等于说最终状态是-30元),同样是把题目中的30、20、50这3个数只用了一次,仍然是一个很好的解法。
第三简洁的解法是什么?是考虑顾客的状态变化。顾客最初手里是一张实际价值为零的假钞,最终得到了原价30元的鞋和30元钱,总共赚了60元。王师傅加顾客加邻居,三人的得失应该相抵,即所谓“零和博弈”。邻居给出50元又收回50元,不赔不赚。那么顾客赚的就是王师傅赔的,即60元。下面让我们把这种解法称为“零和博弈法”。
这种解法和始末状态法实质上差不多,只是换成了考虑顾客的状态变化而已。好处是明确地指出了邻居不赔不赚,不参与博弈。按照很多人的说法,邻居是个“干扰项”。这种方法的复杂度又稍稍上升了一点,不过还是很容易说清楚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对很多人来说,这三种简练又正确的解法不能说服他们?我想,这是因为他们信不过这些只考虑总的变化的方法,一定要把每一步的交易细节都列出来才能安心。
中 国 学 网 ww w.x u 1 6 3.co m
本文相关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师傅卖鞋进价2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