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潮重构产业新格局大麦网广州站站议程

写一篇心得体会 适应新常态 构建大浪潮重构产业新格局局 实现新突破(新年寄语) - 米需爱网 - 老鼠爱大米,人人需要爱!
写一篇心得体会 适应新常态 构建大浪潮重构产业新格局局 实现新突破(新年寄语)
【】【】【】【】
市政府部门网站++++++++++++++++市发改委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市国土房管局
市信息产业局
市外经贸委
市人口计生委
市食品药品监督局
市文化执法总队
市新闻出版局
区县政府网站++++++++++++++++++万州区
区部门网站++++++++++++++铜梁区发改委
铜梁区教委
铜梁区科委
铜梁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铜梁区公安局
铜梁区民政局
铜梁区司法局
铜梁区财政局
铜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铜梁区国土局
铜梁区环保局
铜梁区城乡建设委员会
铜梁区交通委员会
铜梁区市政局
铜梁区水务局
铜梁区农业委员会
铜梁区文广新局
铜梁区卫生局
区镇街网站++++++++++++++++++++++巴川街道
重庆市铜梁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渝ICP备号-1
地址:重庆市铜梁区 联系电话:023-
技术支持:適應新常態&構筑新優勢&創造新業績
&&&&來源:&&&&
&&&&&&字號
原標題:適應新常態 構筑新優勢 創造新業績
深入推進《若干意見》貫徹落實
增進振興發展政策效應
爭取瑞興於經濟振興試驗區、國家旅游扶貧試驗區規劃獲批,抓好現有重大平台建設,擴大實物工作量。健全對口支援上下協調推進機制,落實對口支援部委出台的支持意見,持續推動央企入贛活動,爭取國家部委安排或推介更多項目在贛州實施,以更大力度加強對贛州的人才培養。
積極融入國家發展新戰略
加強與“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的互聯互通。對接昌九一體化,融入長江經濟帶,對接廣東、福建自貿區,融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統籌推進各類交通設施建設和多式聯運,打造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構筑南接北聯、通江達海的區域開放發展新格局。科學編制“十三五”規劃,認真開展重大課題研究,積極爭取我市更多規劃、項目納入國家戰略的支撐內容,列入國家和省的規劃盤子。
加快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加快昌贛客專建設,建成贛龍鐵路擴能項目,爭取開工贛深客專、吉永泉鐵路,做好鷹梅鐵路、贛井鐵路前期工作。建成南昌至寧都高速公路、尋全高速尋烏至安遠段,加快興國至贛縣、廣昌至吉安(寧都段)、寧都至定南(贛粵界)和定南聯絡線高速公路建設,升級改造國省道394公裡。推進黃金機場改擴建,抓緊瑞金支線機場前期工作。開工華能瑞金電廠二期工程,做好泉州—贛州、揭陽—梅州—贛州成品油管道前期工作。加快500千伏贛州東(紅都)輸變電工程建設,實現縣縣覆蓋220千伏電網。
加快推進改革創新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
抓緊抓實國家批復的34個試點示范事項,爭取國家部委更多改革試點布局贛州。深化市縣政府機構改革,推進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和網上審批系統等“三單一網”改革,進一步精簡審批事項,清理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清理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構建市、縣、鄉三級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服務體系。做好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証工作,擴大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范圍,探索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改革試點、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試點和農村宅基地有序退出試點。順應轉移支付制度改革方向,深化財稅制度改革。擴大“營改增”和政府購買公共服務試點范圍。健全完善全口徑預算體系,全面推進財政預決算信息公開。清理規范各類稅收優惠政策,加強政府債務管理。推進金融綜合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深化國資國企改革,開展國企混合所有制試點。開展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推動教育綜合改革、公立醫院改革、社會治理創新等改革取得新突破。
充分激發市場活力
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清理不合理規定,落實扶持政策措施,激發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活力和創造力。繼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減少工商登記前置許可事項,依法推進“先照后証”,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大力推廣“財園信貸通”“小微信貸通”“財政惠農信貸通”,組建中小微企業服務中心和小微企業融資征信服務平台,支持“專、精、特、新”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穩步推行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通過特許經營、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並獲取合理回報。設立產業投資引導基金,撬動和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投資,通過政府和社會、民間資金協同發力,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鼓勵支持科技創新
充分發揮國家離子型稀土資源高效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臍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帶動支撐作用,充分發揮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人才支撐作用,加速科技要素集聚和企業協同創新,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促進創新成果運用轉化。
以信息化引領創新發展
加快“寬帶中國·光網城市”“寬帶鄉村”等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移動互聯網,推進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數字城管建設,推廣章貢區“智慧社區”建設做法,提升信息化應用水平。推動生產基地、供應基地與互聯網高效對接,依托互聯網平台發展新型商業模式。積極引進雲計算、大數據企業。鼓勵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啟動物聯網工程建設,爭取成為“中國智能物流骨干網”聯接四省的區域性物流樞紐。
著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支持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和兼並重組,淘汰落后產能。加快有色、機械制造、紡織服裝、建材、食品等傳統產業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充分發揮家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烘干、噴涂、電商中心等公共服務平台作用,推動家具產業向千億元產業邁進。著力打造服務業發展示范基地,創建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加快建設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實施贛州市城市共同配送試點項目。加大旅游資源整合力度,做大做強旅游投資集團。實施鄉村旅游富民等工程,培育多元旅游業態,促進傳統旅游向現代旅游轉型升級。加快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前海股權交易中心贛州辦事處創新發展,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實施養老健康家政、信息、旅游、住房、綠色、教育文化體育等六大領域消費工程,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
加快培育新興產業
推動新能源汽車及其配套、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充分利用國家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契機,推動稀土、鎢產業鏈向高附加值環節延伸。積極引進建設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項目,大力發展動力電池、驅動電機等關鍵零部件,完善配套產業,提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和效益。培育壯大移動通信終端、數字家庭、新型顯示、半導體照明、北斗導航等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
發展壯大現代特色高效農業
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多措並舉增加農民收入。確保糧食總產穩定在280萬噸以上。持續打好柑橘黃龍病防控攻堅戰,推進贛南臍橙品牌提升、自營出口、Ο2Ο運營,完善臍橙質量標准體系。推廣節水減污等新型生豬養殖技術,發展設施蔬菜,推進茶葉品牌整合,提升油茶、花卉苗木、工業原料林等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水平。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融合發展,全年培訓農民20萬人次,發展農民合作社500家、家庭農場300家,新增龍頭企業30家。
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
做大做強中心城區
深入實施贛州都市區總體規劃,開展贛州中心城市近期建設規劃(年)、地下管線綜合規劃、新能源汽車充(換)電樁專項規劃、電力設施專項規劃等編制工作。按照“一帶三軸六區”城市空間發展總體結構,加快蓉江新城、西城區及香港產業園北區、贛州職教園區、水東組團、南康東山新區建設。繼續推進“四橋九路”等重大城建項目建設,建成黃金、武陵、客家大橋。加快推進上猶江引水工程。實施南門口下穿隧道等交通節點改造,優化城市交通。建立地下空間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抓好供水供氣、地下管網、農貿市場、停車場、小游園、公廁等市政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建設,加快第二垃圾處理場和貢江左岸截污干管建設。
加快城鄉統籌發展
推進瑞金、龍南兩個市域副中心城市與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融合發展。抓好示范鎮建設,著力打造一批文化旅游、商貿物流、資源加工、交通樞紐等特色城鎮,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格局。推進新一輪新農村建設,啟動村庄規劃編制,突出鎮村聯動和中心村建設。深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發展壯大縣域經濟
以贛州都市區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為引領,以高鐵建設為紐帶,提前謀劃昌贛、贛深客專等沿線城鎮、區域的發展定位和產業布局。制定實施差異化扶持政策,鼓勵引導各縣(市、區)主攻1—2個特色產業集群錯位發展,夯實縣域經濟發展的產業支撐。完善縣域經濟發展考評體系,實行分類考核、差異化考核。深入推進省直管縣、擴權強縣、擴權強鎮改革試點,最大限度為縣域經濟發展“鬆綁給力”。
積極推進開放型經濟發展
著力招大引強
突出珠三角、長三角及廈漳泉等重點區域,緊盯國內外500強、中央企業和大型民企等目標企業,重點引進精密機械制造、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項目落戶。針對重點項目,採取“高頻率、多批次、專業化、小分隊”的方式,一對一推介洽談,提升招商引資實效。加強與贛商和各商會的聯系,吸引鼓勵贛商抱團返鄉創業。強化招商引資考核,建立健全招商引資項目常態化調度機制,提高簽約項目履約率、開工率、投產率。
深化開放合作
借鑒上海自貿區試點經驗,策應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廈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和福建、廣東自貿區建設,加快贛閩、贛粵產業合作區建設,深化與港澳台地區的交流合作。充分發揮外貿促進中心服務功能和外貿專項資金引導作用,鼓勵支持企業參與國際競爭,開拓國際市場。
抓好開放平台建設
建成贛州綜合保稅區一期並封關運行。加快贛州、龍南、瑞金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贛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爭取贛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升格為國家級、“三南”承接加工貿易轉移示范地授牌。推動贛州進境木材監管區、定南公路口岸作業區常態化運營,加快贛州鐵路口岸作業區擴容改造,規劃建設進境水果、進境再生原料、進境飼料用糧等監管區。實施園區提升計劃,推進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及工業園擴區調區,為擴大開放提供有力支撐。
有效推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
加強環境綜合治理
深入開展“淨空、淨水、淨土”行動。加強中心城區PM2.5監測和大氣污染防治,加快污染企業搬遷改造,實施“煤改電”“煤改氣”工程和重點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改造,淘汰黃標車和老舊機動車,確保環境空氣質量保持優良。抓好全國水土保持改革試驗區建設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控、土壤污染源頭綜合整治和重金屬污染防治,加大主要河流流域綜合整治和陡水湖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力度,提高城鎮污水處理率,確保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穩定在100%。抓好重點節能減排項目實施,全面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任務。
促進經濟生態融合
推進生態旅游業、低碳農業、林下經濟等綠色產業集群化發展,形成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新經濟增長點。加快建設稀有稀土金屬、銅鋁有色金屬循環經濟產業園,做大有色金屬循環經濟產業。抓好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國家林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創建國家級森林城市。
完善生態文明建設機制
深入推進國家低碳試點城市建設。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用好碳排放權交易平台,推進碳匯造林和碳減排指標有償交易。探索建立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爭取《江西東江源生態保護補償規劃》盡早獲國家批復。
全面推進民生社會事業發展
辦好民生實事
籌集資金300億元以上保障民生支出,辦好40件民生實事,並完成省下達50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任務,實施農村安全飲水提質增效工程,持續推進農村低電壓治理,做好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工作。新建改造農村公路3200公裡,改造危橋100座。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新建公租房和改造各類棚戶區2.1萬套。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創業引領計劃、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大力扶持就業創業。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完善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政策和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推進醫療保險城鄉統籌。進一步完善城鄉低保制度,擴大農村低保覆蓋面。深入開展“救急難”試點。
實施精准扶貧
市、縣兩級財政各籌資10億元,設立20億元扶貧救助專項資金,為扶貧對象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提供貸款擔保。推進區域開發與精准扶貧相結合,堅持因地制宜、因戶施策,通過產業扶貧、移民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保障扶貧、金融扶貧等多措並舉,一對一解決突出問題。實施扶貧移民搬遷2.5萬人,力爭全年脫貧20萬人。
發展各項事業
抓好部省共建贛州教育改革發展試驗區建設,基本解決小學、初中寄宿生住宿問題,完成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建設。建成並投入使用市人民醫院新院,加快市兒童醫院建設。繼續開展“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專項整治,推進重大疾病免費救治和新農合大病保險,加強重點傳染病防控。推進綜合福利院、光榮院、敬老院建設,大力發展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完善城鄉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服務網絡,統籌利用各種資源,促進養老服務與醫療、家政、保險、教育、健身、旅游等互動發展。加快建設紅色文化傳承創新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國家級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完成天竺山烈士陵園改造工程。加快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辦好第四屆市運會。優化整合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創新社會治理
全面推進法治贛州建設,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著力保障社會公正、促進社會誠信、維護社會秩序。扎實做好“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工作。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訴訪分離、涉穩信息預警和就地化解機制,推進信訪工作改革,推動群眾合理合法訴求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做好流動人口和重點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加強社會組織和互聯網管理。健全以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防災減災救災、應急管理、社會治安防控等為基本內容的公共安全體系,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
扎實推進政府自身建設
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積極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嚴格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開展綜合執法試點,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開展市本級行政復議委員會試點。推進政府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做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工作。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司法監督、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強化監察、審計等內部監督,形成科學有效的行政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把政務履約和守諾服務納入政府績效評價體系,以誠信辦事、誠信服務取信於民。
堅持不懈改進作風
鞏固提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堅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嚴格執行國務院“約法三章”,持之以恆整治“四風”。嚴格控制“三公”消費和一般性開支,完成行政機關及參公事業單位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認真履行“一崗雙責”,推進廉政風險防控管理。加大腐敗案件查處力度,堅決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大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務環境。
狠抓各項工作落實
著力提升能力抓落實,不斷加強對新政策、新法規、新知識的學習,提高政策領悟力和實踐操作力﹔著力改進方法抓落實,始終把握正確方向,突出重點難點,深入實際認真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探索新路徑﹔著力完善機制抓落實,建立健全督促檢查、考核獎懲、責任追究等制度,做到“年初建賬、年中查賬、年底交賬”﹔著力強化擔當抓落實,敢於直面矛盾、勇於擔當責任、善於攻堅克難,確保各項決策落到實處,確保全年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責編:帥筠、毛思遠)
善意回帖,理性發言!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恭喜你,發表成功!
請牢記你的用戶名:,密碼:,立即進入修改密碼。
s后自動返回
5s后自動返回
恭喜你,發表成功!
5s后自動返回
最新評論熱門評論
熱門資訊|圖說中國
熱點欄目|環球博覽
人民電視|本網關注
24小時排行&|&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新常态 新实践 新突破
论坛召开期间,与会代表参观天津(南港)工业园区。
  面对新常态下的新机遇、新挑战,行业企业正在进行着一场新实践、新突破的攻坚战。在此次召开的&新常态、新动力、新格局&石油和化工行业高峰论坛的圆桌会上,有的理事会企业负责人介绍了自身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产能过剩和资源环境等问题的实践,也有的代表直面阐述了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他们的真知灼见为业内其他企业开启了适应新常态、挖掘新动力、开创新格局的新思路。本文围绕&新常态、新实践、新突破&这一主题,展示这些领军企业在新形势下的新实践,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发掘新动力促进转型升级
□ 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王平
  化工行业的新常态,不是一种短期的市场波动现象,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调整过程。化工行业必须尽快发掘出新的驱动力,摆脱对传统发展方式的惯性依赖,加快推动行业整体转型升级。
  要向决策转型要动力。科学合理的&决策&执行&模式是企业集团发展壮大的关键。去年以来,重庆化医集团重点推动了企业管控模式改造,着力构建战略管控型集团本部+产业集团+生产及成本中心的三级集团架构,实现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转变。在集团决策层面,企业确立了&战略引导、文化汇融、投资收益、监督服务&的战略定位,将基本职能从&管资产、管经营、管安全环保&转变为&管资本、管战略&,在简政放权的基础上,通过战略规划、风险控制、监督保障等手段,充分调动各层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向结构调整要动力。当前,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正倒逼化工行业立新破旧、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重庆化医主要开展3方面工作。一是产业整合。以产业发展指引为导向,实施&产品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优化整合。我们将旗下产业划分为重点发展、调整或转移、禁止进入或逐步退出三大类,按轻重缓急逐步整合形成&11+3&的二级产业集团,形成新材料化工、精细化工、氯碱化工及下游精细化工、农用医药精细化工和功能性特殊化学品等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二是跨界融合。统筹考虑医药和化工各板块的平台、资源、产品等多方面要素,把各企业的专业化发展与集团适度多元化发展结合起来,系统地推动化工板块和医药板块同步创新升级,实现集团化工和医药板块之间的相互支持、融合。三是二三联合。注重新型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联动发展,将集团下属各企业的相关业务整合起来,实现集团物流业务与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对接。
  要向技术创新要动力。采取差异化发展路径,优先发展国内紧缺、技术含量高、生产工艺优的绿色环保产品。对于传统基础化工及制造产业,我们推行能源、原料和技术&三个替代&发展模式,进行工艺、设备创新,改进和提升现有产业;对于精细化工产业,重点在现有基础上发展下游产业,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实现化工产业向绿色化推进。
  要向产权改革要动力。混合所有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企改革主攻方向,能够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为国有企业摆脱传统经营模式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在这方面,我们首先梳理出15家三级企业(生产实体),按照&三级企业全面推行混合所有制和管理层持股,引入民营机制,实现分路突围&方式,全面推进业务发展。
  实施终端化战略提升价值空间
□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季诚建
  新安集团即将走过50个年头。站在今天,回顾50年来发展的风雨坎坷,始终有一种精神在激励我们不断前进,那就是新安精神&&执着追求、持续创新。这个精神具体反映在我们不断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勇于突破自我,敢于弯道超车。终端化战略的实施就是明证。
  当前,后危机时代行业产能扩张、同质化竞争的压力很大,从去库存化到去产能化,新安集团身处的农化、有机硅行业概莫能外。一面是资源过剩、行业开工不足,一面是市场价格低迷、企业在盈亏平衡线附近徘徊,如果仅仅停留在产业链上游的不断投入,势必会被激烈的竞争所淘汰。
  新安集团在2007年就提出了&要具备终端化的思维&,并且以终端化思维模式为基础,不断在产品终端化、市场终端化、研发终端化以及管理终端化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使新安集团实现动态的产销平衡,生产负荷保持在较高水平。
  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只有依靠创新驱动,才能扎实推进终端化;只有有效实施终端化,才能使自身从同质化竞争中突围出来;只有产品的终端、市场的终端,才是价值链的高端,才能提升盈利能力和价值空间。
  我们大力推进产品终端化,实现农化产品的结构优化与升级:一是延伸发展新安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发挥&变废为宝、吃干榨尽资源&的传统强项,近年来在磷酸盐混合液利用上取得重大突破,得到行业的认可和推广;二是产品结构重心由原药向剂型转移,横向发展水剂、颗粒剂、高浓度剂型、专用剂型,形成了齐备的草甘膦剂型系列。新安集团今年再次获得全国农化销售百强第一名。我们还加快推进有机硅新品研发和成果转化,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强化细分市场优势,目前形成了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硅烷偶联剂四大系列产品,下游产品产能已经完全消化了自产单体。
  未来,新安集团还将深入实施终端化战略,并结合&产业提升、转型发展、做精做强&的总体发展思路,进一步实现以&腾笼换鸟&为主线的布局规划,推进以&机器换人&为主线的结构调整,探索以&电商换市&为主线的商业模式创新。
  回顾终端化战略实施的进程,我认为,要在终端竞争中取得优势,首先要有高度,就是把终端建设视为企业的战略行动而非战术活动,需要形成一致的、统筹的经营规划,确保在终端化建设中,根据成本和实力进行持续投入,量力而行。另外,要注重整合,既要善于整合企业内部的各项资源,还要善于整合行业、区域、渠道等各类资源,才能真正把终端化的理念贯穿到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每项活动中。
  差异化发展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 三江化工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彭义秋
  我结合三江化工的实际运作战略,就&通过差异化发展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的策略与行动&这一议题,来谈谈企业面临的新发展机遇。
  三江化工实施以环氧乙烷为主导,延伸打造上下游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的战略,在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尤其是能够长期保持自己的优势。企业在价值链特定的战略价值环节上的优势,使三江化工在几个方面的差异化发展得到了充分拓展,并向价值链高端进一步延伸。
  三江化工通过差异化发展扩大了市场份额,在为下游延长投资寿命的同时,也稳定了与下游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基于价值链服务下游企业,是企业发展的战略,将战略重点转向价值链服务环节是三江化工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江化工采取的策略是提高产品品质的优异化,创造独家所有,确保市场占有率和投资回报率,提高产品可靠度的优异化、标准化;研发产品专利权的优异化,以专利保护技术创新,以此区分市场;提高产品创新力的优异化,技术第一,向市场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做好产品周边服务的优异化,创造特性和附属性功能;追求售前和售后服务的优异化。
  策略与实施行动并举,要使用具有独特性能的原材料和其他投入要素,扎实开展技术开发活动,在严格生产工艺控制的同时,调整营销策略,扩大经营范围。同时考虑效益原则,差异化带来的利润应大于独特性成本。
  我们通过十几年的实践深深体会到,做企业要有一个独特的价值诉求。我们的价值诉求主要有3个方面:我们准备服务于什么类型的客户?满足这些客户什么样的需求?会寻求什么样的价格?我们必须制定一个战略,采取一种独特的视角,满足一种独特的需求;要有一个不同的、为客户精心设计的价值链。营销、生产和物流都必须和对手不同,这样才能有特色,否则只能在运营效率上竞争。
  企业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想做的事情太多,不愿意舍弃。如果你有取舍的话,对手学了就会伤害他自己,这就迫使对手做出取舍:或者彻底放弃自己已有的核心优势,或者放弃抄袭。同时,在价值链上的各项活动必须是相互匹配并彼此促进。
  战略要有连续性。任何一个战略必须要实施3~4年,否则就不算是战略。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永远一成不变,首先你要不断寻找先进的做法,其次总要寻找更好的方式来实施战略。如果有了新的技术,就要考虑公司如何用这个技术使战略变得更有效;如果有一个很清晰的战略,企业的变化速度会更快,因为有战略后就能确定出优先顺序。
  期待构建公平开放的市场
□ 江苏悦达卡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伟明
  卡特公司与悦达集团合作,由悦达进行控股,这对卡特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卡特用地沟油(餐厨剩下的废油)生产生物柴油,一方面可以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的食品安全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生物柴油含硫量低,十六辛烷值高,生物柴油加到矿物柴油中是一个环保的新能源,同时加入之后达到国家B5标准,有毒气体及颗粒物的排放可以减少50%以上,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然而生物柴油的发展也面临着非常大的问题。首先是生物柴油的市场尚未开放,目前欧盟、东南亚地区及美国都在使用生物柴油,且发展得很好。我国也出台了生物柴油的标准,希望国家可以给予一定的政策,让民营企业的生物柴油可以混合到矿物柴油中去,放开生物柴油市场,禁止那些达不到国家标准的企业进入市场,而对于能够达到国家标准的企业,应给予公平竞争的空间,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
  其次,生物柴油自身不需要缴纳消费税,然而调和到矿物柴油之后需要缴纳消费税,这和国家目前的政策脱离,阻碍了生物柴油的发展。生物柴油是由废弃物生产的新能源,不应当再缴纳消费税,否则生物柴油的价格也会因此上升,失去了成本的优势,束缚了行业发展。
  再次,生物柴油行业内部较为混乱,各地原料收购不规范,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很多政策,很多城市都建立了生物柴油厂。然而有些城市的生物柴油厂年产量只有两三万吨,这种小规模的柴油厂在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及环保措施上都跟不上,其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作为生物柴油的龙头企业,卡特公司即将在成都召开生物柴油供应商大会,希望通过论坛切实解决供应商混乱的问题。
  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不可能再出现暴利。生物柴油行业也应端正心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为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作出贡献。
  牢牢抓住创新不动摇
□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胡柏剡
  当前,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而且还将长期在这种新常态中运行。新和成认为,无论是面对如今的新形势、新格局,还是其他经济形势的变化,都要牢牢抓住创新不动摇。因此,新和成一贯以来都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断努力完善创新机制,增强创新能力,培育、掌握关键与核心技术,通过延伸、拓展产业链,转型升级,打造企业发展新动力。
  培育优势产业要有新突破,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新和成在培育新产业、新产品时,坚持业务协同、发展盈利、政策导向、发挥优势4项原则,围绕精细化工,选择具有技术协同、市场协同效应的业务进行重点发展,努力实现产品系列化、规模化,走一体化道路。近年来,新和成在原有维生素生产的技术基础与管理基础上,通过延长产业链等方式,将业务结构向营养品、香精香料、高分子新材料等其他化工领域转型,不断延伸业务领域,完善产业链,从维生素一业独大向多业协同转型,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转型。新和成在高分子新材料上致力于各种高科技、高性能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这有利于我国打破国际垄断,降低高端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的成本。目前,聚苯硫醚产品已经成功打入全球市场,产品性能、品质获得客户一致认可;新和成还将成为全国第一家将高温尼龙产品投入量产的企业。
  培育优势技术要有新突破,抢占技术制高点。新和成紧紧抓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个中心环节,不断完善研发软硬条件。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不低于销售收入的3.5%,建有总面积达2.1万平方米的研究院大楼,配备了一批世界先进的科研仪器和设备;多功能柔性中试车间具备各种常规反应条件和多种苛刻试验条件,从而搭建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精细化工产品研发、中试及工程化产业化平台。
  在技术提升上,新和成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以创新思维加强开放合作,与浙江大学、中科院化学所、华陆工程科技等高校、科研院所和一流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借此提高研发实力和加快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现在,新和成不仅在技术上加强对外合作,还将这种合作延伸到了管理、工艺装备等领域,开放合作、强强合作是新和成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
  培育优势人才要有新突破。新和成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浙江大学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建立了课题组长专业培训、技术管理班管理培训、专家定期交流讨论等知识和技能的成长培养机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快人才的开发和培养;从工作、生活、思想上关爱新员工,加快专业能力的培养和对公司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建立完善有利于创新的价值导向机制、考核评价机制,营造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氛围,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和增强创新能力。新和成还探索实施了增量激励、创新课题申报、课题长效激励等创新激励新举措。
  新形势带来新变化,新变化带来新机遇。在化工行业,信息化与工业化如何实现深度结合,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创新模式的更新,如何运用大数据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是新和成也是我们化工企业在新常态下需要积极探索的共同课题。我相信做好了这几个课题,企业就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与会代表认真翻阅《中国化工报》。
适应新常态 发掘新动力 开创新格局
圆桌论坛现场。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也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常态化的发展趋势和特征,面临着不同于以往的重大挑战与机遇。如何认清新常态下的经济态势与行业走势,深度发掘驱动行业进步的新动力,构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12月1日在天津召开的《中国化工报》理事会第十次年会圆桌论坛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以及《中国化工报》理事会成员及观察员单位的近百位代表,围绕&新常态、新动力、新格局&的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发表了一系列真知灼见。本报今日将他们的精辟见解荟萃报端,以飨读者。&
  认清新形势& 适应新常态 智能成长,应对新常态
□ 巴斯夫全球高级副总裁、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关志华
  关于新常态,巴斯夫在海外很多地方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外国公司确实有这样的经验,他们知道高增长的中国也有一天会调整。所以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新常态并不是一个寒冬,而是一个新的阶段,经过几个月、几个季度就可以回到过去是不可能的。
  巴斯夫有一个长期计划,叫作智能成长。什么是智能成长?就是不是所有领域都会成长,而是有选择性地增长。比如说今年汽车行业很好,只要企业能够跟得上汽车的环保型等配件材料的开发,就可以有很强的竞争力;再比如涂料,也是增长蛮快的行业。所以,目前还是有一些行业发展得不错。化工企业要智能地增长,要选择性地把资源放进去。
  新动力肯定是创新。现在很多公司包括巴斯夫都投入大量的研发,但是巴斯夫要考虑到这个研发是不是很快地可以带到市场上去,再者巴斯夫现在的研发更多的是跟社会需求结合在一起。现在化工行业确实应用各种各样的数据进行管理,但可否从一个消费者的角度来处理企业的数据,让消费者给企业带来一些创新?这是值得企业思考的地方。
  对于新格局,企业要懂得去面对全球新格局,而不仅仅是现在中国的化工行业格局。现在全球最关注的格局是中美关系,而中美关系最主要的交叉点就是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就有很多经济方面的合作,这也是一种机遇。对化工企业来说,这就是全球格局。
  对于化工行业如何在新常态下,实现新的发展,有七点建议。
  第一,责任关怀。明年中国开始实行新的环保法,这可能给化工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比如其中的公众参与、公众起诉等,各种网站会把你做得不好的东西放到网上等等。对此,责任关怀是一个很好的方案。第二,化工行业的确是能耗大户,如何使用能源,可以做碳排放交易的统计。第三,化企所使用的原材料离不开石油、天然气、煤、电、化石燃料等,对此应该有一个综合的评估,比如对新的投资项目所使用的化石能源、新能源与碳排放的关系有一个评估。第四,现在煤化工不单是技术的问题、能源配置的问题,还有经济的问题,建议可以考虑煤化工一体化。第五,现在能源的综合价格有点乱,需要在一个平台,建立一个专家委员会做评估。第六,希望能够建立各种各样的专家委员会,未来的化工行业里,专家委员应该是一个很大的智库。第七,要建立一种评估系统,同时培养更多的监督员。
  增速放缓,发展机遇仍很大
□ 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建民
  许多国家对中国市场寄予期望,看好中国未来的市场。同时他们也表现出对中国的信任和理解,包括在环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无论是从量、稳、优还是全球化方面考虑,其实是机遇更多。
  对于中国的产能过剩的化解,应借助国际市场。因为从全球角度来考虑,其他国家有更多的需求,是巨大的市场。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新常态的见解时提出,虽然我国经贸的增速下降,但机遇仍然非常大。而海湾会议也发出这样的信号:资源型国家对中国市场充满期待,尤其关注石化方面。
  我国目前的产能过剩问题其实也是一种正常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互联互补,我进一步理解为在化工行业更应该是互联互通。有些地方产能相当多,包括我国石化在内的产能过剩,而中东海外有些地方非常需要招商,这将使我国过剩的产能向其他国家转移成为可能。而且,中国市场需求很大,是全球公认的,也令全球石化行业为之瞩目。
  尽管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速下降,但是总量还是巨大的。新的经济增长将更加平稳,而且越来越稳。稳比快更重要,大起大落实际上会对经济增长造成结构性破坏。4万亿元投资不光带来了传统产业的产能&复苏&,也带来了环境的巨大灾难。传统行业在困难中调控了5年,大起又大落,然后回到了原来的水平。新常态经济增长要更稳,我的理解是7%左右,甚至是6%左右,而且越来越稳。
  新常态特点应该说是&优&。这个&优&就是由过去的增量、投资,变成现在的内需拉动,尤其是中国惠民政策带来的内需拉动。马云领导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公司的上市不仅仅说明中国的心态,更表明中国消费市场巨大的消费能力。
  新常态下,政府应该更加简政放权。我国呈现出更加开放的格局。最近我们去参加了海外的石化大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如果把我国的问题放到全球去比较,那中国的情形就很正常了,也是令人羡慕的,大家都很看好中国。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国现在面临的经济降速、结构调整,更多的是一种转型,而不是经济增长滞缓。
  适应新常态,内外动力齐释放
&□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万清
  站在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角度,我认为,化工企业如何主动适应新常态、怎么释放新动力是两个重要的问题。
  化企如何适应新常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企业要适应现阶段的低增长。过去企业对百分之几十甚至翻番的增长觉得很正常,企业现在确实感到下行压力较大,觉得不适应。
  第二,基层的企业还是要崇尚实业、专心实业。化工制造行业的领导人和团队需要有定力,不能什么东西赚钱就做什么。现在企业认为做实业难度很大,面临很大压力,如环保压力、安全压力、制造成本的刚性增长等。我国应该在这些方面创造环境、创造条件,使在制造业中坚守的企业得到鼓励和引导,把企业发展好。
  第三,新常态下化企应该有所作为。现在中国的经济基础比较雄厚,即使是5%、6%的经济增量也非常大。但是,企业应该站在持续发展的角度,谋划企业未来,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等而有所作为。一个好的企业在经济下行、市场不好的情况下能发挥自己的能力,使企业不断发展,这本身就是非常大的作为。
  化企如何释放新动力,主要来自内部和外部两方面。
  首先是外部动力。像三宁化工这样的基层企业在发展上确实受到很多方面的约束,也有很多困难和问题,希望政府给予推动。按照李克强总理说的以市场导向为改革突破口,来创造更好的机遇环境,为企业排忧解难。如雾霾、不诚信等问题可以按照市场化的体制、机制要求来解决。
  其次是企业内部动力。完善和创新体制、机制很重要。比如,三宁化工有一个子公司在收购之前是一家很差的企业。收购之后到目前为止,产品仍是12万吨/年的碳铵、甲醇,在这么差的形势下每年还能盈利1000多万元,缴税2000多万元。我认为并不全是市场的原因,还应该与管理、规模的大小等有关,并不是规模越大的企业管理越好。所以,一个企业在这些方面改变以后,体制机制不一样、管理不一样,企业的效益就不一样。因此,内部动力应该具体表现为较好的体制、较好的机制和较好的管理团队。有了这样的内部动力,企业才能够走得更远。
  驻足思考,应对新挑战
 □ 托普索(中国)公司副总裁 刘科
  环境和能源已经成为限制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因素。中国经济发展了30年,现在得停下来好好思考一下。不光是大的经济环境不容继续粗放增长,自然环境的容量也有限,雾霾就是大自然给我们敲响的警钟。这些都需要我们从新常态方面开始思考。
  另一大趋势就是全球化。前段时间在海南举行的中国企业国际化论坛,就是探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前30年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但是现在开始挑战和机遇并存。
  今年是一个拐点,中国第一次海外投资超过外资在华投资。那么机遇是什么?机遇就是国际市场很大。以化工主要原料乙烯为例,预计到2017年,全世界有1700万吨的过剩产能。当中国煤炭都可以从澳大利亚、美国进口过来的时候,吨价将近万元的聚乙烯、聚丙烯也可在原料便宜的地方生产后运到中国。因此, 长期而言国内靠石脑油或煤生产的高成本乙烯就没有太强的竞争力,这样的行业受到冲击是不可避免的。
  关于新常态,我们都知道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现在所有的大宗产品都过剩,这个过剩需要几年时间消化,这个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还有能源环境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状况,也到了企业应该思考下一步解决方案的时候了。
  眼下老百姓都在抱怨雾霾,其实雾霾的74%是由于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造成的,其中只有24%是一次颗粒而50%是由SOx、NOx、VOC、NH3等气体在天空中遇到雾,气溶胶反应形成的二次颗粒。因此,要降低雾霾必须要脱硫、脱硝、脱VOC。
  据有关统计,整个欧洲年耗煤只有约5.8亿吨,美国约8亿吨,而欧美的煤几乎全部是大电厂燃烧。现代的脱硫、脱硝和风尘控制技术,可以把大电厂的排放降得很低。中国大电厂每年烧掉约18亿吨煤,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被中小锅炉燃烧,其中一些未经脱硫、脱硝的中小锅炉才是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因此,治理雾霾要抓住这一重点。
  寻找新机遇& 挖掘新动力 要么被颠覆,要么去颠覆
□ 埃森哲(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李广海
  埃森哲经过对全球领先化工公司进行多年研究,总结出成功的化工公司应该具备以下四种关键能力。在新常态下,这四种能力都很适用于目前中国的化工企业。
  一是卓越运营。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向管理要效益,在采购、生产、供应链、市场营销方面持续挖潜、精益和优化。这尤其适合当前企业利润率下降的行业状况,有助于企业&过冬&。国外领先的化工企业在不断降低成本方面有很多成功经验。
  二是资产并购整合能力。目前行业不景气,很多企业资产估值偏低,因此,有资金实力的化工企业可趁机在国内外收购一些有潜在协同效应、有核心技术和产品的企业。
  三是业务弹性。化工行业未来将继续受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包括北美页岩气、油价、新能源技术革命等,行业波动性将会加剧,不确定性成为常态。因此,企业在大规模投资建设决策时要特别慎重;同时通过并购和研发等方式拓宽产品线,以分散市场风险。
  四是数字化。要深入了解数字化对本企业的潜在影响和机遇,尽快在数字化方面采取具体行动。数字技术将有力支持前面谈到的卓越运营和业务弹性,例如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客户管理和服务,利用大数据进行市场分析和商业决策、利用移动技术提升供应链管理等。
  数字化演变已经逐步开始超出人类想象,并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数字化从数字与现实边界模糊、从员工到众包、数据供应链、驾驭超大规模、应用再定位、弹性结构6个方面对企业的业务、运营和技术模式产生重大乃至颠覆性影响。企业将从传统的单项、分离、封闭的业务模式,转变为链接、互动、共享、敏捷、开放的生态圈模式。
  埃森哲基于全球化工行业调查发现,全球156位化工企业高管中94%认为数字化将彻底改变化工行业;87%认为不能拥抱数字化将会导致失去竞争力;94%正在设定数字化议程;91%表示数字化将是他们战略思维的一部分;79%认为数字化带来的最大好处是生产率提高;57%认为,数字化带来的最大益处将是优化供应链;94%已经从数字化投资中取得了良好回报。数字化将能支持化工企业在各个管理和经营维度上实现创新,比如跨界、融合的新业务模式,数字化营销,智能工厂,智能供应链等。
  数字化时代,要么被颠覆,要么去颠覆。
  穿客户鞋,站客户角度看问题
□ 亚什兰特种添加剂大中华区总经理 赵连明
  中国过去30年的蓬勃发展使很多企业都受益。但任何经济体都不可能这样长期快速的增长。当经济放缓,我们突然发现化工行业严重产能过剩,而且几乎全行业都产能过剩,这时候企业该怎么办?
  实际上,一个企业从初期发展到具有一定规模时,它在选供应商评估的时候也有五大需求:第一大需求是产量;第二大需求是品质;第三大需求是价格;第四大需求是技术服务;第五大需求是创新。
  前三大需求在中国是不成问题的,中国过去花大量时间去达到供货需求。当然中国企业大都集中在产品的改进方面,也有很大程度进步。但是现在要看到的困难是:有过多的产能。
  现在很多化工企业都说没有钱赚。厂房越来越漂亮,规模越来越大,没有钱赚,为什么?我认为是企业很多时候没有真正去了解客户的需求,企业只是重点关注自己。企业应以客户为中心,美国有一句老话说&穿客户的鞋,站在客户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方面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有待改进的。
  我个人理解的创新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部的技术研发,亚什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花了大量的资金投资在研发上;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并购来弥补自己在某些领域、某些技术上的不足,这也是亚什兰在3年之前花了32亿美元收购国际公司的原因。
  亚什兰特种添加剂现在有6个技术平台,支撑进一步产品研发。公司提出把客户的需要与我们的技术平台进一步嫁接的理念,利用这6个技术平台创造财富,引导客户的需求。
  一个新产品的管理涉及几方面,其一就是搜集各种信息,形成信息库。这个信息库里有些可能是目前技术尚不成熟的项目,有些可能是做了以后有回报的项目。亚什兰在这个信息库里每年至少要选出6个有回报并且是可行的项目,然后进入到真正的研发阶段。这6个课题做完以后要进入到项目管理。
  亚什兰在30年前提出&中国投资、中国研发来满足中国需求&,这也是公司现在强调的重点。投资中国不仅是产量投资,更重要的是技术投资来满足产量的需求。
  亚什兰非常执着于一个长远的发展,我个人理解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环保,环保有问题的公司不可能成为国际公司;另一方面是技术创新,如果没有后续的技术创新,可能会与竞争对手陷入同质化竞争。当然新产品的研发,包括技术的引入,同时需要时刻关注这个行业的发展。实际上,在公司并购的时候,亚什兰第一个考虑的不是产能,而是核心技术。因为核心技术能帮助企业在行业里保持技术领先优势。这些,是保证亚什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立足长远,两大创新并举
□ 杜邦可持续解决方案部大中国区业务总监兼高级咨询顾问 曾安
  关于化工企业在面对各种新形势时的对策,我想从两个角度来谈点建议,供各位企业家参考。
  第一是处理好企业长期战略和短期目标的关系。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作为一家企业,很难获得充分可靠的信息,也无力判断和跟随市场环境的短期波动。因此,企业针对短期盈利目标的产业决策将面临巨大挑战。我建议企业必须立足长远,不轻易作出转型决策;但是一旦作出决定,就必须坚定信心,不随市场波动而摇摆。
  杜邦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有几次明显的产业转型。第一次是从生产火药转到化工和能源。目前正在进行第二次转型,从传统的化工和能源企业转向整合&化学,生物,知识密集型解决方案&的科学企业,主要凭借自身科学实力推动创新,专注于在食物、新能源以及防护等三大领域内协助解决世界面临的严峻挑战。关注食品是因为预计到2050年前后,有90亿人要吃饭,关注是新能源是因为传统能源未来肯定会耗光,所以一定要寻找新的能源来替代。
  第二是处理好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关系。
  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我观察到国内大部分企业非常注重技术创新,而比较忽视管理创新。
  首先,我认为技术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2013年杜邦总销售额大概是389亿美元,而在研发上的投入达22亿美元!占到销售额的6%。作为企业,不单是拿出销售数字,还要考察每年企业的新产品占销售总额的比例是多少,杜邦这个数字接近30%。什么叫新产品?过去4年内推出产品才能算新产品,5年前推出的就算老产品了,这对企业的创新和转化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其次,我们观察了大量企业,一般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愿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在管理创新方面却很少涉及。杜邦一直把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当作推动企业发展的两个动力源。如果说技术创新能够影响到未来的发展,管理创新则跟目前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息息相关。企业的安全管理怎么样,环境管理怎么样,节能减排怎么样,这些都无时不刻不在变化。杜邦生产一种产品,运作几十年是常有的事,在这种情况下靠什么在市场中立足?还是靠安全、环保、节能减排、卓越运营等,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在管理上进行创新。杜邦的实践证明,管理创新上得到的效益和技术创新产生的效益同样巨大。
  迎接新挑战& 开创新格局 直面机遇与挑战,提高企业竞争力
□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 傅向升
  适应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会议中对新常态做了一个新的诠释,就是发展应该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习总书记用了一个数字:2013年我国经济的增量已经是1994年国民经济的总量。企业不可能总是这样的增量往下走,总是这样的增量是难以持续的。作为化工行业的新常态,这一点和习总书记所定位的是一致的。化工行业从总量和体量上来说,正处于从高速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的新常态对于化工行业来说也是一个现实,是有长远意义的。
  直面新挑战。化学工业在发展中面临很多挑战。比如产能严重过剩方面的挑战是创新能力不足,这是我们必须要直面的。另外,谈&化&色变的舆论氛围对化工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从目前来看,谈&化&色变的舆论环境仍然没有改变。
  把握新机遇。企业家要把握什么样的新机遇呢?前几天国务院刚刚发布的能源战略行动计划,我认为对化工行业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是既然提出了能源战略行动计划,为新能源发展提供新材料、新产品、新的化工产品,这些方面对于化工是一个机遇。挑战表现在该能源战略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总能源、一次性能源总量消费控制在48亿吨的标煤,原煤控制在42亿吨,能源的自给率达到85%左右。这是个硬性的数据,对化工行业来说有很大的挑战性。再比如现在提出的新型工业化,信息技术正在建设新型工业化,这样的过程中的信息化对化工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谋求新动力。这里谈一个创新问题,创新有很多方面,例如管理创新、理念创新和模式创新,但是我只想谈个技术创新的问题。之前有过很多教训,很多企业不能创新,都是因为没有把握创新趋势,最终带来很大的损失。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说,要么消失、要么坚持。这个动力对于企业来说是可以把它用好的,因为企业通过创新确实能够带来利好。诺基亚这样的案例应该都去看一看。
  破解新格局。中国化工集团调整新结构有6个业务板块:现代新材料、基础化学、农用化学品、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生命科学。面对当前产能严重过剩的市场情况,我们主要进行技术改造、技术优化、设备优化,这样一来使得集团的节能降耗指标提升了,产品品质也就提升了。通过这样的优化提升之后真正提升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创新驱动,增强竞争优势
□ 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董岩
  当前,整个化工产业面临很大困难,几乎所有产品都产能严重过剩,许多子行业的开工率不到70%,许多企业业绩大幅下滑,亏损面扩大,许多新建项目与可研预期有较大差距。由于很难突破核心技术,只能陷于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在经济环境没有大的改观的情况下,去产能化、企业微利甚至亏损成为新常态,企业竞争进入比拼综合实力和管理内功的时代。
  当前化工企业发展要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如何做好存量增效、如何实现增量发展这三个问题。
  首先,要将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作为长远的发展方向。要重点把握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把提升综合竞争能力作为工作的主题和核心;另一方面,要把提高质量效益作为经营的主线和重点。
  面对当前严峻的行业形势,应将运营管理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以存量盘活支持增量发展。在发展中要更加关注质量、效率和效益,在经营中更注重成本、市场和现金流,坚持固本强基,抓好提质增效,提高发展和经营的稳健性,提升持续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技术创新一定要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结合起来,要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提档升级,通过技术进步夯实发展根基、提升企业效益。
  其次,要做好存量。就是依托现有产业结构平台基础,推动联产技术、循环利用和园区集成,通过升级改造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这是巩固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对于传统规模性企业,成本是保持竞争力的基础,在线生产管理是提高运营效益的重心。技术创新应以提高运营效益为核心,以降低成本为着力点,通过在线技术优化和创新,提高存量资产效益。
  近几年,华鲁恒升通过持续的在线优化和资源整合,打造出洁净煤气化、羰基合成、循环经济多联产等多个产业技术平台。譬如在全面掌握洁净煤气化技术的基础上,在行业内首家开发出以煤气化为龙头,同时生产合成氨、甲醇及CO的复合工艺,实现了尿素、醋酸和聚氨酯配套产品的自主调节,形成了&一头多线&柔性多联产。
  再次,要做好增量,就是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培植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是打造竞争新优势的方向。当前,投资拉动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要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投入。在产能全面过剩、环保要求愈发严格的形势下,惟有寻求产业升级、产品换代的机会,以更高端的产品、更先进的工艺、更集约化的运营模式取代落后产能,才能开辟新局面,创造新优势。所谓创新驱动,我觉得就是要紧紧围绕突破和掌握核心技术、提高运营效益、增强竞争优势展开。
  思路决定出路,探索转型升级
□ 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郑军
  目前,国内资源环境压力过大,能源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可持续发展差距明显。过去30年,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从1986年的约6亿吨标煤增长到2013年的32.5亿吨标煤,年均增长5.8%。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深度转型和调整阶段,能源需求增速明显放缓。
  为此,化工企业应积极探索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
  首先,注重战略规划。企业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制定发展规划,明确企业发展的目标、定位、战略,引领企业科学转型发展。其次,重视人才战略。&得人才者得发展&,企业的发展历程无不印证了这一道理。正是因为舍得在人才引进、培养上花重金、投感情,注重发挥人才的价值,才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发展奇迹。再次,重视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注重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并且善于借助高等院校、国外同行等外部科技力量,走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发之路,实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然后,注重品牌建设。注重企业品牌形象建设,始终坚持产品质量战略,视品牌为企业的生命,以高品质为树牌之本,以研发创新为立牌之道,以构建独特的营销模式为创牌之基,强化宣传,致力创新,争创中国驰(著)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打造企业产品品牌。最后,注重企业文化。着力构建以企业精神、企业宗旨、经营哲学、企业道德观等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凝心聚力,使广大职工与企业共命运、同发展。此外,还将产品与文化有效融合,通过文化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面对经济降速、竞争加剧、库存积压等新常态,企业应当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要观念意识升级,与时俱进,树立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企业应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转型升级要在发展方向上定好位。企业应该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大力进行装置的升级改造和技术革新,降低装置能耗物耗,提升产品品质,用先进的技术代替现有的落后技术。
  二是转型升级要抓住重点。从企业层面来讲,至少要抓住五个重点促进转型升级:其一是要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狠抓市场开拓,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市场空间,提高高端市场份额。其二是要注重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争取各级研发中心的建设,巧借高等院校的外部科技力量,走产学研合作之路,狠抓技改创新和产品研发,推进产品更新换代。其三是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使用、培养工作,为人才引进搭建好平台。其四是要注重企业品牌建设,借力借势打造知名品牌。其五是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善待人才、善待员工,着力抓好人才引进培养和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团队和职工的综合素质。
  三是企业转型升级要以信息化为支撑。通过合理的筛选和布局,从采购、生产、营销、管理等公司的各个层面布局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真正实现降本增效,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代表参观美丽化工展板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5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麦网广州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