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鄱阳县县城拓大城区向哪里发展?

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建设,加快鄱阳旅游业发展步伐70-第2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建设,加快鄱阳旅游业发展步伐70-2
号子、渔鼓、渔歌、渔谚、民间传说等口头文化,有渔;鄱阳湖民俗风情之旅,悠扬的渔歌,古朴的渔鼓,独特;民俗线风情:永修吴城镇―鄱阳县管驿前村―竹溪三岛;鄱阳县城:鄱阳湖公园―(陶侃衣冠冢、荐福寺碑)―;(3)开拓新农村建设,呈现鄱阳生态渔村(山庄)游;生态渔村(山庄)建设内容包括,“四大工程”即:清;至2015年,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将发展农(渔)家;四、进一步
号子、渔鼓、渔歌、渔谚、民间传说等口头文化,有渔灯、龙灯等特色民间舞蹈组成的观赏文化,有以渔具、渔法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有渔耕文化内涵的特色手工业技艺、特色水产加工技艺和特色烹饪技艺。鄱阳湖民俗风情之旅,悠扬的渔歌,古朴的渔鼓,独特的渔家风情;寻找水上人家民俗线风情:永修吴城镇―鄱阳县管驿前村―竹溪三岛鄱阳县城:鄱阳湖公园―(陶侃衣冠冢、荐福寺碑)―土井巷(九剑射东湖)―浮舟寺(湖心孤寺)―永福寺塔―古饶州府文庙―芝山公园(止水池、芝山寺、碧云轩)―沿河路(饶河古码头)―管驿前渔村(宴公庙)(3)开拓新农村建设,呈现鄱阳生态渔村(山庄)游生态渔村(山庄)建设内容包括,“四大工程”即:清洁家园工程、清洁田园工程、清洁水源工程、清洁能源工程;“六大行动”,即:绿化植树美化家园、有效解决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推进清洁能源进农家、文化科普知识进农户、开展精神文明创评活动。同时突出生态建设、突出清洁能源建设、突出村庄生活垃圾处理、突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突出农民精神文化建设和突出农民文明素质的提升。
生态渔(山庄)村线:团林乡虎山村―团林乡狮子山村―白沙洲乡内青村―长山岛至2015年,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将发展农(渔)家乐经营户达到1500家,各种乡村旅游休闲景点500个,实现年旅游100万人次,总收入3―5亿元,进入“全国新农村旅游示范基地”行列。四、进一步推动鄱阳旅游事业发展的建议鄱阳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在于,进一步挖掘城市文化底蕴,提炼城市精神,加大城市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和文明创建力度,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大力推进旅游景区的造林绿化工程,加强生态保护,重点围绕景区通道绿化、美化等建设进行专项规划,并尽快实施,不断优化景区环境。同时加大鄱阳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发展与传承力度。要给生态渔村建设要进行文化包装,注入文化内涵。特别是注入鄱阳的农耕文化、渔耕文化和治水文化的元素,可以在渔村里建设几个可以反映这些文化特征的景点,比如,建设农耕文化展示馆、渔耕文化展示馆和治水文化展示馆。特别是治水的文化馆,鄱阳特别有典型。鄱阳从与水斗争到与水交朋友的过程,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这段历史就是对人们进行教育的好载体。可以让人感受到纯真自然的生态文化外,还可以感受鄱阳几千年来的悠久的历史文化。根据历史名人有关故事,编写出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并聘请著名导演在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风景区内进行拍摄,将具有浓厚湖城文化底蕴的作品推向全国甚至全世界。定期召开诸如“中国鄱阳湖旅游文化节”之类的大型文化活动,推介城市。面向全国广泛征集湖城精神等,提升城市文化形象。聘请全国著名演员作为“中国湖城”代言人,面向全国甚至全球推介中国湖城品牌,提高中国湖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尽快启动名人园建设,以进一步繁荣湖城文化,深入挖掘鄱阳人文资源,以人文资源提升城市品位,实现城市文化与历史文脉有机结合,彰显湖文化名城魅力。可建设鄱阳名人雕像长廊,选取鄱阳名人(至少十位)雕像依水而居,镶嵌在东湖公园环东湖水边,按照朝代(或其他)隔一段距离放一尊,并铺以绿化,供人游玩歇脚的石凳、石椅。名人雕像间隔成行,从一个侧面反映鄱阳经济社会的发展轨迹,展现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感受鄱阳独特的风俗民情和醉人的湖光山色。加大鄱阳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如:鄱阳鱼俗表演、鄱阳饮食风俗,珠湖银鱼、脱胎漆器、新安食品、海参饼、鄱阳湖淡水鱼、冻米糖、金田大米、芝麻糖等鄱阳土特产,以及介绍鄱阳、鄱阳湖及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等有关书籍。做好鱼米之乡和地方土特产之特色的文章:①网捕鱼表演。大船大网:表现形式为撒大网、众人牵、男女老少齐上阵,喜笑颜开庆捕捞,一网打上千万斤的情景再现。小船小网:小船荡悠,渔民站在船头,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左手拿网右手撒网的渔民风情。 ②每年主办一次以吃桂鱼、河蟹为主的食鱼节。 ③每年端午节主办一次规模较大的“龙舟赛”。 ④包装土特产如双港海参饼、管驿前小干鱼、鄱南冻米糖等,均可在旅游点上购买。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各类资格考试、中学教育、专业论文、行业资料、应用写作文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建设,加快鄱阳旅游业发展步伐70等内容。 
 “六个打造”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广网 2010...生息与共的 鄱阳探索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统一...2009 年 4 月 26 日,举办了鄱阳湖国际湿地 旅游...  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战略 打造中国百里休闲长廊DD靖安县生态旅游经济发展之路 前言: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区生态经济区规划》 ,作为新中 国成立以来江西第一个...  鄱阳湖“六个打造策应鄱阳... 7页 免费 对鄱阳湖...本文根据江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是全国绿化模 范县、全国文化与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  鄱发?2009?18 号 中共鄱阳县委 关于在全县开展“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建设,提升中国湖城发展水平”解放思想 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意见 12 月 12 日,鄱阳湖生态经济...  鄱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我见_社会学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湖产业、湖文化、湖旅游、湖宜居构成了中国湖城―...积极策应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着力发展低碳经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确定的范围,景德镇全市是与否( )均纳入《鄱阳 湖生态...基础设施条件较好 D、旅游业发展较快 48、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本质内涵是: ()...  积极策应省委、省政府“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的环湖大旅游网络,是建立鄱阳 湖生态经济圈的重要...现状来看,环鄱阳湖地区旅游业发展较快的是鄱阳湖湖西...  景德镇市“地税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知识竞赛试题...旅游业发展较快 48、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本质内涵是:...A、乐平市区 B、万年县 C、鄱阳县 D、浮梁县 72...  景德镇市“地税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知识竞赛试题...旅游业发展较快 48、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本质内涵是:...A、乐平市区 B、万年县 C、鄱阳县 D、浮梁县 72...鄱阳县鄱阳火车站通站公路工程设计招标公告
鄱阳县鄱阳火车站通站公路工程设计招标公告
来源: 作者: 本站编辑:周琪 访问: 次
-1426.5m36m45m36m-202.3m36m-537.9m30m
-144.9m16m-146.9m16m
430001.5%30001.0%
(5)3(20121120141230)7.5
(5)3(20121120141230)7.5
2015629201573900―1100230―430
&&&&& &&&&&&&&
& &&&&&&&&&
主办: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承办:江西省招标投标协会鄱阳县环鄱阳湖景区城区渔村“三位一体”式打造全县绿色经济发展升级版 - 上饶市林业信息网
您现在的位置: >
鄱阳县环鄱阳湖景区城区渔村“三位一体”式打造全县绿色经济发展升级版
发表人:市局办公室 &&发表日期: &&访问量:23次
&&&&日前,鄱阳县通过在景区、县城城区及渔村大力开展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协同推进,一体式打造全县绿色经济升级版。&&& 一是以景区为核心,积极创建国际生态旅游示范区。在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区域及周边,规划建设一批旅游休闲项目,开启主景区由单一内湖向内湖、外湖和环湖全面拓展的新阶段,着力打造生态旅游、文化休闲、乡村体验的三大集群发展区,即以 “白沙洲―西山岛―香油洲(泥坊)―长山岛”为主要线路的鄱阳湖大草原度假区,以天鹅度假小镇、鄱阳湖蓝水湾等项目为主的内珠湖慢生活休闲区,以鄱阳十二寨为主环鄱阳湖乡村渔俗体验区。&&& 二是以县城为依托,建设姜夔大道,在该片区注入古饶州文化立体式集中展示,建设饶州文化公园,将其建设成鄱阳的新西城、鄱阳旅游的“第二景区”。&&& 三是以农村为媒,深入推进300多个生态渔村建设。加大环湖生态渔村环境整治力度,实施“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等工程;引导景区农民发展“一村一品”项目及 “农家乐”、“渔家乐”,推动有条件的村庄争创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作者:苏宏富 编辑:张小风)
 |  |  |  |  | 
主办单位:上饶市林业局办公室
电子邮箱:
上饶林业QQ群:4177528
地址:上饶市胜利路49号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新闻热线:021-
绿色鄱阳扬帆起航
原标题:绿色鄱阳扬帆起航
8月中旬,记者来到鄱阳县采访,深深地被这片土地上处处涌动的干事创业热潮所感染。在奋力迈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新步伐中,这个全省人口第一、地域第二的大县,正以“大手笔”书写大气魄,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大力构建“三大绿色体系”,即:打造高效生态园,构建低碳循环的绿色工业体系;发展生态农业,构建现代有机的绿色农业体系;建设生态休闲景区,构建集约高效的绿色服务业体系。
在绿色崛起的道路上,鄱阳县已是牛刀小试,成效初显:今年1至6月,该县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在上饶市排名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位列该市第二、旅游接待人数总量排位第三。炎炎烈日下,湖城大桥上的车辆川流不息、乐丰工业园区内的机器轰鸣、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游客人头攒动……4215平方公里的鄱阳大地上,人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和这个季节一样活力四射、生机勃勃。
提出建设“绿色鄱阳”的奋斗目标,并非一时兴起。良好的生态是鄱阳人引以为傲的优势之一。全县山水相依:东北部森林广布,230余万亩林地翠影摇曳;西部365平方公里的鄱阳湖湿地公园烟波浩渺;1067个姿态各异的湖泊星罗棋布,鄱阳也曾因此得名“千湖之县”。然而,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品牌不响,一直是鄱阳经济发展的“短板”。如何在守护好青山绿水的同时,让160余万鄱阳百姓脱贫致富,是摆在鄱阳主政者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去年11月,新一届鄱阳县委班子在马不停蹄地组团赴浙江桐庐及本省玉山、上饶、万年、余干等县学习考察后,迅速在全县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并向百姓发放“如何建设新鄱阳”的问卷调查。广开言路、理清思路后,鄱阳人心里亮堂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绿水青山不等于不要发展,而是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走一条发展方式好、产业结构优、环境代价小,符合县情实际的绿色崛起之路――这是鄱阳发展的不二选择!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县,要加快发展,首先必须引进大项目,做大龙头企业。今年以来,全县57个重点项目全面启动,近200家企业入驻县工业园区;晶科、汉能等一批全国光伏产业的龙头企业相继落户;以新能源、航空工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在兴起,以五金机电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金刚石工具、垂钓渔具制造两大特色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工业强县”的梦想,正在这片绿水青山间变为现实。
我们一路走,一路看。在饶丰镇,由晶科公司投资20亿元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已经开工,预计规模达180兆瓦;在柘港乡,总投资13亿元的无人机产业基地已经建成;在工业园区,56家标准件企业聚集,年产能突破30万吨;30多家硬质合金工具企业年产金刚石工具2500万组,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金苑服饰、裕泰鞋业两大龙头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也突破10亿元大关。
更令人欣喜的是,鄱阳人始终坚持环保先行、绿色招商,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浙江一家针织企业原本要落户县里,签约资金达上亿元。但在项目预审时,县里发现该企业涉及印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于是立即叫停;鱼钩产业是鄱阳传统产业,为了解决鱼钩生产过程中采用电镀工艺造成的污水排放问题,县里在工业园建成了上饶市唯一一家电镀集控区300吨蓄水池项目。原本聚集在管驿前村的鱼钩生产企业已基本迁至工业园,集控区日均处理电镀污水1000吨。
作为历史悠久的“鱼米之乡”,发展生态农业,鄱阳首先打的就是“鱼米”牌。一方面优化区域布局,将现代农业示范区划分为环湖控制区、平原生产区和山地发展区,提高全县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实现粮食种植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另一方面,利用围网养蟹、养鱼等现代技术,主攻河蟹、鳜鱼等特色水产养殖,努力在全国唱响“鄱阳湖大米”和“鄱阳湖水产”品牌。
同时,利用“互联网+农业”,先后与一亩田、一号店等全国知名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签署合作协议。鼠标轻轻一点,乐丰大米、珠湖水产、谢家滩水禽等鄱阳特色生态农产品,便走进了全国百姓的菜篮子。目前,全县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江西省名牌产品8个、江西省著名商标17个、无公害农产品31个、绿色食品46个、有机食品12个。
近年来,鄱阳旅游业发展“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阳春三月,在湖畔青青的草地上肆意奔跑;仲夏时节,乘船领略湖区水天一色的壮阔;秋高气爽,一望无际的芦苇迎风摇曳;皑皑白雪,候鸟曼妙的身姿令人流连……自2008年启动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以来,鄱阳旅游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旅游发展各项指标持续保持高位增长:2014年接待游客266万人次,增长32%;综合收入15亿元,占全县GDP的8%。如今,他们又提出了将“鄱阳湖湿地旅游”转变为“鄱阳湖旅游”,将观光游转变休闲度假游,将门票经济转变为产业发展的新目标。
以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平台,先后完成了高空观湖平台、麋鹿苑项目建设和天鹅湖整体提升工程,引进了“鄱阳湖一号”游轮并投入运营。加快推进了鄱阳湖国际度假村、阳光沙滩等项目建设。下一步,鄱阳还将以慢生活、慢休闲、慢运动为主题,建设鄱阳湖大草原度假区、内珠湖慢生活休闲区和环鄱阳湖乡村渔俗体验区等一批休闲旅游项目。用县委书记张祯祥的话说,鄱阳旅游将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由单一的内湖游览向内湖、外湖和环湖综合旅游体全面拓展。
结束采访时,正赶上骤雨初歇。站在白沙洲景观大堤,远眺雨后初霁的鄱阳湖,烟波浩渺,云蒸霞蔚,美不胜收。我们有理由相信,正在加速发展、积极赶超的鄱阳,犹如一艘扬帆起航的大船,在“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征程中,必将收获更美的风景!
操海鹏 本报记者 张 晶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绿色鄱阳扬帆起航
日 02:26 来源:江西日报
原标题:绿色鄱阳扬帆起航
8月中旬,记者来到鄱阳县采访,深深地被这片土地上处处涌动的干事创业热潮所感染。在奋力迈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新步伐中,这个全省人口第一、地域第二的大县,正以“大手笔”书写大气魄,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大力构建“三大绿色体系”,即:打造高效生态园,构建低碳循环的绿色工业体系;发展生态农业,构建现代有机的绿色农业体系;建设生态休闲景区,构建集约高效的绿色服务业体系。
在绿色崛起的道路上,鄱阳县已是牛刀小试,成效初显:今年1至6月,该县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在上饶市排名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位列该市第二、旅游接待人数总量排位第三。炎炎烈日下,湖城大桥上的车辆川流不息、乐丰工业园区内的机器轰鸣、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游客人头攒动……4215平方公里的鄱阳大地上,人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和这个季节一样活力四射、生机勃勃。
提出建设“绿色鄱阳”的奋斗目标,并非一时兴起。良好的生态是鄱阳人引以为傲的优势之一。全县山水相依:东北部森林广布,230余万亩林地翠影摇曳;西部365平方公里的鄱阳湖湿地公园烟波浩渺;1067个姿态各异的湖泊星罗棋布,鄱阳也曾因此得名“千湖之县”。然而,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品牌不响,一直是鄱阳经济发展的“短板”。如何在守护好青山绿水的同时,让160余万鄱阳百姓脱贫致富,是摆在鄱阳主政者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去年11月,新一届鄱阳县委班子在马不停蹄地组团赴浙江桐庐及本省玉山、上饶、万年、余干等县学习考察后,迅速在全县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并向百姓发放“如何建设新鄱阳”的问卷调查。广开言路、理清思路后,鄱阳人心里亮堂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绿水青山不等于不要发展,而是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走一条发展方式好、产业结构优、环境代价小,符合县情实际的绿色崛起之路――这是鄱阳发展的不二选择!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县,要加快发展,首先必须引进大项目,做大龙头企业。今年以来,全县57个重点项目全面启动,近200家企业入驻县工业园区;晶科、汉能等一批全国光伏产业的龙头企业相继落户;以新能源、航空工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在兴起,以五金机电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金刚石工具、垂钓渔具制造两大特色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工业强县”的梦想,正在这片绿水青山间变为现实。
我们一路走,一路看。在饶丰镇,由晶科公司投资20亿元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已经开工,预计规模达180兆瓦;在柘港乡,总投资13亿元的无人机产业基地已经建成;在工业园区,56家标准件企业聚集,年产能突破30万吨;30多家硬质合金工具企业年产金刚石工具2500万组,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金苑服饰、裕泰鞋业两大龙头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也突破10亿元大关。
更令人欣喜的是,鄱阳人始终坚持环保先行、绿色招商,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浙江一家针织企业原本要落户县里,签约资金达上亿元。但在项目预审时,县里发现该企业涉及印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于是立即叫停;鱼钩产业是鄱阳传统产业,为了解决鱼钩生产过程中采用电镀工艺造成的污水排放问题,县里在工业园建成了上饶市唯一一家电镀集控区300吨蓄水池项目。原本聚集在管驿前村的鱼钩生产企业已基本迁至工业园,集控区日均处理电镀污水1000吨。
作为历史悠久的“鱼米之乡”,发展生态农业,鄱阳首先打的就是“鱼米”牌。一方面优化区域布局,将现代农业示范区划分为环湖控制区、平原生产区和山地发展区,提高全县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实现粮食种植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另一方面,利用围网养蟹、养鱼等现代技术,主攻河蟹、鳜鱼等特色水产养殖,努力在全国唱响“鄱阳湖大米”和“鄱阳湖水产”品牌。
同时,利用“互联网+农业”,先后与一亩田、一号店等全国知名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签署合作协议。鼠标轻轻一点,乐丰大米、珠湖水产、谢家滩水禽等鄱阳特色生态农产品,便走进了全国百姓的菜篮子。目前,全县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江西省名牌产品8个、江西省著名商标17个、无公害农产品31个、绿色食品46个、有机食品12个。
近年来,鄱阳旅游业发展“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阳春三月,在湖畔青青的草地上肆意奔跑;仲夏时节,乘船领略湖区水天一色的壮阔;秋高气爽,一望无际的芦苇迎风摇曳;皑皑白雪,候鸟曼妙的身姿令人流连……自2008年启动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以来,鄱阳旅游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旅游发展各项指标持续保持高位增长:2014年接待游客266万人次,增长32%;综合收入15亿元,占全县GDP的8%。如今,他们又提出了将“鄱阳湖湿地旅游”转变为“鄱阳湖旅游”,将观光游转变休闲度假游,将门票经济转变为产业发展的新目标。
以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平台,先后完成了高空观湖平台、麋鹿苑项目建设和天鹅湖整体提升工程,引进了“鄱阳湖一号”游轮并投入运营。加快推进了鄱阳湖国际度假村、阳光沙滩等项目建设。下一步,鄱阳还将以慢生活、慢休闲、慢运动为主题,建设鄱阳湖大草原度假区、内珠湖慢生活休闲区和环鄱阳湖乡村渔俗体验区等一批休闲旅游项目。用县委书记张祯祥的话说,鄱阳旅游将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由单一的内湖游览向内湖、外湖和环湖综合旅游体全面拓展。
结束采访时,正赶上骤雨初歇。站在白沙洲景观大堤,远眺雨后初霁的鄱阳湖,烟波浩渺,云蒸霞蔚,美不胜收。我们有理由相信,正在加速发展、积极赶超的鄱阳,犹如一艘扬帆起航的大船,在“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征程中,必将收获更美的风景!
操海鹏 本报记者 张 晶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西省鄱阳县火车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