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幼儿教师口语试卷证考试完整的资料卖?要视频和试卷和教材书本。

声明:本站内容及图片均来自淘宝卖家在本平台自行发布,本站不承诺产品描述真实有效,如有侵权请提前告知删除。
基本信息 1书&&& 名&2014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综合素质 小学主&&&&编&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2年4月版& 次&第1版印刷时间&2013年12月印&&次&第4次字&&&&数&326千字页&&数&254页I S B N&8开&&本& 16开装&&& 帧&平装重&&量&520克原&&& 价&46.00元折后价&目录第一章 职业理念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第一节&教育观(1)考点聚焦(1)考点梳理(2)一、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2)&&&&&&&&&&&&&&&&&&(一)教育观(2)&&&&&&&&&&&&&&&&&&(二)素质教育观(2)&&&&&&&&&&&&&&&&&&(三)素质教育观的产生与发展(3)&&&&&&&&&&&&&&&&&&(四)小学素质教育(4)二、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4)&&&&&&&&&&&&&&&&&&(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4)&&&&&&&&&&&&&&&&&&(二)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6)三、素质教育观的运用(6)&&&&&&&&&&&&&&&&&&(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6)&&&&&&&&&&&&&&&&&&(二)素质教育的实施障碍(8)第二节&学生观(9)考点聚焦(9)考点梳理(10)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10)&&&&&&&&&&&&&&&&&&(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10)&&&&&&&&&&&&&&&&&&(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10)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1)&&&&&&&&&&&&&&&&&&(一)&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11)&&&&&&&&&&&&&&&&&&(二)小学生的发展特点(12)&&&&&&&&&&&&&&&&&&(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对小学教育的具体要求(14)三、教育公正与小学生的共同发展(15)&&&&&&&&&&&&&&&&&&(一)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15)&&&&&&&&&&&&&&&&&&(二)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16)四、教育公正与小学生个性发展(17)&&&&&&&&&&&&&&&&&&(一)分阶段教育与个性发展的辩证统一(17)&&&&&&&&&&&&&&&&&&(二)教育公正与小学生个性发展的辩证统一(17)五、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18)&&&&&&&&&&&&&&&&&&(一)师生关系的含义及功能(18)&&&&&&&&&&&&&&&&&&(二)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19)&&&&&&&&&&&&&&&&&&(三)辩证统一的师生关系(19)&&&&&&&&&&&&&&&&&&(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20)第三节&教师观(21)考点聚焦(21)考点梳理(21)一、小学教师职业的认识(21)&&&&&&&&&&&&&&&&&&(一)教师观及教师专业观(21)&&&&&&&&&&&&&&&&&&(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22)二、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24)&&&&&&&&&&&&&&&&&&(一)教师专业化概述(24)&&&&&&&&&&&&&&&&&&(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过程(24)&&&&&&&&&&&&&&&&&&(三)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25)三、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26)&&&&&&&&&&&&&&&&&&(一)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与师德修养(26)&&&&&&&&&&&&&&&&&&(二)小学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26)&&&&&&&&&&&&&&&&&&(三)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26)强化训练(28)第二章 教育法律法规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30)第一节&教育法律法规概述(30)考点聚焦(30)考点梳理(30)一、教育法律法规相关概念(30)&&&&&&&&&&&&&&&&&&(一)教育法律(30)&&&&&&&&&&&&&&&&&&(二)教育法规(31)&&&&&&&&&&&&&&&&&&(三)教育政策(31)二、法制条件下教育活动中的法律关系(31)&&&&&&&&&&&&&&&&&&(一)教育关系(31)&&&&&&&&&&&&&&&&&&(二)教育法律关系(31)&&&&&&&&&&&&&&&&&&(三)教育法律责任(32)第二节&我国主要教育法律法规解读(32)考点聚焦(32)考点梳理(32)一、教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32)&&&&&&&&&&&&&&&&&&(一)《教育法》的性质与地位(33)&&&&&&&&&&&&&&&&&&(二)《教育法》的基本结构与内容(33)二、教育单行法(38)&&&&&&&&&&&&&&&&&&(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8)&&&&&&&&&&&&&&&&&&(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44)&&&&&&&&&&&&&&&&&&(三)《未成年人保护法》(48)&&&&&&&&&&&&&&&&&&(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49)三、教育法规与政策(50)&&&&&&&&&&&&&&&&&&(一)《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50)&&&&&&&&&&&&&&&&&&(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52)第三节&教师的权利与义务(54)考点聚焦(54)考点梳理(54)一、教师的权利(54)&&&&&&&&&&&&&&&&&&(一)教师权利的涵义(54)&&&&&&&&&&&&&&&&&&(二)确立教师权利的法律依据(55)&&&&&&&&&&&&&&&&&&(三)教师的基本权利解读(55)二、教师的义务(58)&&&&&&&&&&&&&&&&&&(一)教师义务的涵义(58)&&&&&&&&&&&&&&&&&&(二)确立教师义务的法律依据(58)&&&&&&&&&&&&&&&&&&(三)教师的基本义务解读(59)第四节&学生的权利保护(61)考点聚焦(61)考点梳理(61)一、法律法规关系中的学生(61)&&&&&&&&&&&&&&&&&&(一)学生的法律地位(61)&&&&&&&&&&&&&&&&&&(二)小学生权利保护的意义(62)二、学生的权利与保护(62)&&&&&&&&&&&&&&&&&&(一)学生的权利(62)&&&&&&&&&&&&&&&&&&(二)学生权利的保护(64)强化训练(69)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73)第一节 小学教师职业道德(73)考点聚焦(73)考点梳理(73)一、教师职业道德(73)&&&&&&&&&&&&&&&&&&(一)教师的职业劳动特点(73)&&&&&&&&&&&&&&&&&&(二)教师职业道德品质(75)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77)&&&&&&&&&&&&&&&&&&(一)制定背景(77)&&&&&&&&&&&&&&&&&&(二)具体内容(77)&&&&&&&&&&&&&&&&&&(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77)三、《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78)&&&&&&&&&&&&&&&&&&(一)制定背景(78)&&&&&&&&&&&&&&&&&&(二)具体内容与解读(78)第二节&教师职业行为(80)考点聚焦(80)考点梳理(80)一、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解读(80)&&&&&&&&&&&&&&&&&&(一)教师思想行为规范(80)&&&&&&&&&&&&&&&&&&(二)教师教学行为规范(80)&&&&&&&&&&&&&&&&&&(三)教师人际行为规范(81)&&&&&&&&&&&&&&&&&&(四)教师仪表行为规范(81)&&&&&&&&&&&&&&&&&&(五)教师语言行为规范(82)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处理好的几大关系(82)&&&&&&&&&&&&&&&&&&(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83)&&&&&&&&&&&&&&&&&&(二)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84)&&&&&&&&&&&&&&&&&&(三)教师与同事的关系(85)&&&&&&&&&&&&&&&&&&(四)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关系(85)强化训练(86)第四章 文化素养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89)第一节&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89)考点聚焦(89)考点梳理(89)一、中国历史重要事件(89)&&&&&&&&&&&&&&&&&&(一)原始社会(89)&&&&&&&&&&&&&&&&&&(二)农业社会(90)&&&&&&&&&&&&&&&&&&(三)工业文明(96)&&&&&&&&&&&&&&&&&&(四)现代文明(97)二、世界历史重要事件(99)&&&&&&&&&&&&&&&&&&(一)人类的起源(99)&&&&&&&&&&&&&&&&&&(二)古代史(100)&&&&&&&&&&&&&&&&&&(三)近现代史(102)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107)&&&&&&&&&&&&&&&&&&(一)天文历法(107)&&&&&&&&&&&&&&&&&&(二)古代称谓(109)&&&&&&&&&&&&&&&&&&(三)传统思想文化(110)&&&&&&&&&&&&&&&&&&(四)古代地理(111)&&&&&&&&&&&&&&&&&&(五)传统科技文化(112)&&&&&&&&&&&&&&&&&&(六)传统艺术(112)&&&&&&&&&&&&&&&&&&(七)科举制度(113)&&&&&&&&&&&&&&&&&&(八)传统习俗(114)&&&&&&&&&&&&&&&&&&(九)物质文化遗产(115)第二节&教师的科学素养(116)考点聚焦(116)考点梳理(116)一、中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116)二、西方科学家的杰出代表(117)三、更多世界著名的科学家(119)第三节&教师的文学素养(123)考点聚焦(123)考点梳理(123)一、外国文学(123)&&&&&&&&&&&&&&&&&&(一)古典文学(123)&&&&&&&&&&&&&&&&&&(二)近代文学(126)&&&&&&&&&&&&&&&&&&(三)现代文学(129)&&&&&&&&&&&&&&&&&&(四)其他外国文学名著(132)二、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名著(133)&&&&&&&&&&&&&&&&&&(一)诗歌(133)&&&&&&&&&&&&&&&&&&(二)戏曲(135)&&&&&&&&&&&&&&&&&&(三)中国古代散文(135)&&&&&&&&&&&&&&&&&&(四)中国古代小说(136)三、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著(137)&&&&&&&&&&&&&&&&&&(一)中国现代诗歌(137)&&&&&&&&&&&&&&&&&&(二)中国现代小说举要(138)&&&&&&&&&&&&&&&&&&(三)中国现代散文举要(138)&&&&&&&&&&&&&&&&&&(四)中国现代戏剧举要(138)第四节&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140)考点聚焦(140)考点梳理(140)一、艺术鉴赏概述(140)二、艺术鉴赏活动展开的基本条件(140)三、艺术鉴赏的意义(140)四、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141)五、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141)&&&&&&&&&&&&&&&&&&(一)艺术鉴赏中的多样性与一致性(141)&&&&&&&&&&&&&&&&&&(二)艺术鉴赏中的保守性与变异性(141)六、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141)&&&&&&&&&&&&&&&&&&(一)注意(141)&&&&&&&&&&&&&&&&&&(二)感知(141)&&&&&&&&&&&&&&&&&&(三)联想(142)&&&&&&&&&&&&&&&&&&(四)想象(142)&&&&&&&&&&&&&&&&&&(五)情感(142)&&&&&&&&&&&&&&&&&&(六)理解(142)七、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143)&&&&&&&&&&&&&&&&&&(一)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143)&&&&&&&&&&&&&&&&&&(二)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143)&&&&&&&&&&&&&&&&&&(三)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升华(143)八、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运用(143)&&&&&&&&&&&&&&&&&&(一)充分揣摩作品内涵(143)&&&&&&&&&&&&&&&&&&(二)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参与(144)&&&&&&&&&&&&&&&&&&(三)为受教育者提供理性指导(144)&&&&&&&&&&&&&&&&&&(四)自主探究,实现教育功能(144)九、中外古代艺术成就(144)&&&&&&&&&&&&&&&&&&(一)绘画(144)&&&&&&&&&&&&&&&&&&(二)文字和书法(146)&&&&&&&&&&&&&&&&&&(三)雕塑(146)&&&&&&&&&&&&&&&&&&(四)手工艺(147)&&&&&&&&&&&&&&&&&&(五)建筑(147)&&&&&&&&&&&&&&&&&&(六)园林艺术(148)&&&&&&&&&&&&&&&&&&(七)音乐(148)&&&&&&&&&&&&&&&&&&(八)中国戏曲(150)&&&&&&&&&&&&&&&&&&(九)中国电影(151)强化训练(153)第五章 教师基本能力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56)第一节&信息处理能力(157)考点聚焦(157)考点梳理(157)一、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157)&&&&&&&&&&&&&&&&&&(一)信息素养(157)&&&&&&&&&&&&&&&&&&(二)小学教师应具有的信息素养(157)二、信息检索能力(157)&&&&&&&&&&&&&&&&&&(一)信息检索能力是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157)&&&&&&&&&&&&&&&&&&(二)工具书检索信息能力(158)&&&&&&&&&&&&&&&&&&(三)网络检索信息能力(159)三、网络信息交流能力(160)&&&&&&&&&&&&&&&&&&(一)网络信息交流的特点(160)&&&&&&&&&&&&&&&&&&(二)网络信息交流方式(160)&&&&&&&&&&&&&&&&&&(三)小学教师在网络信息交流中应注意的问题(161)四、信息处理能力(161)&&&&&&&&&&&&&&&&&&(一)信息处理的定义(161)&&&&&&&&&&&&&&&&&&(二)信息处理的任务(161)&&&&&&&&&&&&&&&&&&(三)信息处理的功能(161)&&&&&&&&&&&&&&&&&&(四)信息处理的逻辑方法(161)五、教育测量数据的分析与处理(161)&&&&&&&&&&&&&&&&&&(一)数据类型(161)&&&&&&&&&&&&&&&&&&(二)数据描述(162)&&&&&&&&&&&&&&&&&&(三)数据分析(163)六、课件设计与制作(164)&&&&&&&&&&&&&&&&&&(一)课件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步骤(164)&&&&&&&&&&&&&&&&&&(二)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164)第二节&逻辑思维能力(166)考点聚焦(166)考点梳理(166)一、逻辑基础知识(166)&&&&&&&&&&&&&&&&&&(一)概念(166)&&&&&&&&&&&&&&&&&&(二)命题(169)&&&&&&&&&&&&&&&&&&(三)推理(172)二、逻辑基本规律(187)&&&&&&&&&&&&&&&&&&(一)同一律(187)&&&&&&&&&&&&&&&&&&(二)矛盾律(188)&&&&&&&&&&&&&&&&&&(三)排中律(188)三、论证(189)&&&&&&&&&&&&&&&&&&(一)概述(189)&&&&&&&&&&&&&&&&&&(二)证明(190)&&&&&&&&&&&&&&&&&&(三)反驳(190)&&&&&&&&&&&&&&&&&&(四)论证有效性的分析(191)第三节&阅读理解能力(193)考点聚焦(193)考点梳理(193)一、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194)&&&&&&&&&&&&&&&&&&(一)重要概念(194)&&&&&&&&&&&&&&&&&&(二)技巧点拨(194)二、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195)&&&&&&&&&&&&&&&&&&(一)重要句子(195)&&&&&&&&&&&&&&&&&&(二)技巧点拨(196)三、筛选并整合图表、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198)&&&&&&&&&&&&&&&&&&(一)图表信息的筛选与整合(199)&&&&&&&&&&&&&&&&&&(二)视频材料信息的筛选与整合(200)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202)&&&&&&&&&&&&&&&&&&(一)结构和思路(202)&&&&&&&&&&&&&&&&&&(二)技巧分析(203)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204)&&&&&&&&&&&&&&&&&&(一)归纳内容要点的途径(204)&&&&&&&&&&&&&&&&&&(二)归纳内容要点应该注意的问题(205)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05)&&&&&&&&&&&&&&&&&&(一)作者的观点态度(206)&&&&&&&&&&&&&&&&&&(二)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途径(206)&&&&&&&&&&&&&&&&&&(三)作品的鉴赏与评价(207)第四节&写作能力(213)考点聚焦(213)考点梳理(213)一、常用文体知识(213)&&&&&&&&&&&&&&&&&&(一)记叙文(213)&&&&&&&&&&&&&&&&&&(二)议论文(216)&&&&&&&&&&&&&&&&&&(三)说明文(218)二、组织剪裁材料(220)&&&&&&&&&&&&&&&&&&(一)确立中心,明确立意(220)&&&&&&&&&&&&&&&&&&(二)材料来源(222)&&&&&&&&&&&&&&&&&&(三)围绕中心组织剪裁材料(223)三、布局谋篇,安排文章结构(226)&&&&&&&&&&&&&&&&&&(一)拟写标题(226)&&&&&&&&&&&&&&&&&&(二)记叙文写作规范(228)&&&&&&&&&&&&&&&&&&(三)议论文写作规范(232)四、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巧用修辞手法(235)强化训练(241)2014年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笔试面授辅导课程(250)2014年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面试面授辅导课程(252)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254)基本信息 2书&&& 名&2014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标准预测试卷及详解 综合素质 小学主&&&&编&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2年4月版& 次&第1版印刷时间&2013年12月印&&次&第4次字&&&&数&144千字页&&数&115页I S B N&2开&&本& 16开装&&& 帧&平装重&&量&230克原&&& 价&26.00元折后价&目录&&&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试题(1)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试题专家详解(76)201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试题(7)201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试题专家详解(79)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标准预测试卷(一)(12)标准预测试卷(一)专家详解(82)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标准预测试卷(二)(19)标准预测试卷(二)专家详解(85)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标准预测试卷(三)(26)标准预测试卷(三)专家详解(89)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标准预测试卷(四)(32)标准预测试卷(四)专家详解(93)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标准预测试卷(五)(38)标准预测试卷(五)专家详解(96)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标准预测试卷(六)(45)标准预测试卷(六)专家详解(100)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标准预测试卷(七)(51)标准预测试卷(七)专家详解(103)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标准预测试卷(八)(58)标准预测试卷(八)专家详解(106)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标准预测试卷(九)(64)标准预测试卷(九)专家详解(109)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标准预测试卷(十)(70)标准预测试卷(十)专家详解(112)基本信息 3书&&& 名&2014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主&&&&编&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2年4月版& 次&第1版印刷时间&2013年12月印&&次&第4次字&&&&数&374千字页&&数&312页I S B N&2开&&本& 16开装&&& 帧&平装重&&量&520克原&&& 价&46.00元折后价&目录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1)考点聚焦(1)考点梳理(1)一、小学教育概述(1)(一)小学教育的概念(1)(二)小学教育的任务(2)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2)(一)古代的小学教育(2)(二)近现代的小学教育(3)(三)当代的小学教育(6)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7)(一)小学教育的特点(7)(二)小学教师的特点(9)第二节 小学的组织与运行(10)考点聚焦(10)考点梳理(10)一、学校管理概述(10)(一)学校管理的概念(10)(二)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11)(三)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11)(四)学校管理的过程(11)(五)学校管理的原则与方法(12)二、学校的组织机构(14)(一)学校组织机构的含义(14)(二)学校组织机构的结构类型(14)(三)学校组织机构主要职能部门(14)三、学校的运行机制(15)(一)学校管理体制(15)(二)学校规章制度(16)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17)考点聚焦(17)考点梳理(17)一、教育概述(17)(一)教育的概念(17)(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17)(三)教育的属性(18)(四)教育的功能(19)(五)教育的起源与发展(19)二、教育学概述(23)(一)教育学的概念(23)(二)教育学的发展(23)三、教育与社会的发展(27)(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27)(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28)(三)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28)四、教育目的(29)(一)教育目的的概念(29)(二)教育目的的作用(30)(三)教育目的的理论(30)(四)教育目的的层次(31)(五)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31)(六)我国的教育目的(31)五、教育制度(32)(一)教育制度的概念(32)(二)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32)(三)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33)(四)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33)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34)考点聚焦(34)考点梳理(34)一、课程的概念(34)二、课程的作用(35)三、课程的类型(35)(一)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35)(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35)(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36)(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36)四、课程理论流派(36)(一)学科中心课程论(36)(二)活动中心课程论(37)(三)社会中心课程论(37)五、课程内容(37)(一)课程计划(37)(二)课程标准(38)(三)教材(38)六、课程开发(39)(一)课程开发的概念(39)(二)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39)(三)课程开发的模式(39)七、课程评价(40)(一)课程评价的涵义(40)(二)课程评价主要模式(40)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40)(一)基本理念(40)(二)核心理念(40)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41)(一)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41)(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41)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42)(一)课程结构(42)(二)课程内容(42)(三)课程实施(42)(四)课程管理(43)(五)课程评价(44)第五节 教师专业发展(44)考点聚焦(44)考点梳理(44)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44)(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44)(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44)(三)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45)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45)(一)专业理念(45)(二)专业知识(45)(三)专业能力(45)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46)(一)三阶段发展(46)(二)四阶段发展(47)(三)五阶段发展(47)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47)(一)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47)(二)开展微格教学(48)(三)进行专门训练(48)(四)反思教学经验(48)第六节 教育科学研究(48)考点聚焦(48)考点梳理(48)一、教育科学研究概述(48)(一)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48)(二)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48)(三)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49)二、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50)(一)教育观察法(50)(二)教育调查法(51)(三)教育实验法(54)(四)教育行动研究法(55)(五)教育叙事研究法(55)(六)个案法(56)(七)历史法(56)(八)比较法(56)三、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56)(一)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概念(56)(二)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56)(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撰写(57)强化训练(59)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63)第一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63)考点聚焦(63)考点梳理(63)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结构(63)二、认知过程(64)(一)感觉(64)(二)知觉(65)(三)注意(66)(四)记忆(68)(五)言语(71)(六)思维(71)(七)想象(74)三、情绪情感过程(75)(一)情绪(75)(二)情感(75)四、意志过程(76)(一)意志的概念与特征(76)(二)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76)(三)意志品质(77)五、个性心理(77)(一)需要(77)(二)动机(78)(三)兴趣(78)(四)能力(78)(五)性格(79)(六)气质(79)(七)人格(80)第二节 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一般规律(81)考点聚焦(81)考点梳理(82)一、儿童身心发展概述(82)(一)身心发展的概念(82)(二)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82)(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83)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84)(一)小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84)(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85)三、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启示(89)(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89)(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90)(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90)(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91)(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91)第三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92)考点聚焦(92)考点梳理(92)一、小学生学习的特点与规律(92)(一)学习的概念(92)(二)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92)二、学习理论(94)(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94)(二)认知学习理论(95)(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98)(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98)三、小学儿童的学习指导(100)(一)认知过程的指导(100)(二)非认知过程的指导(100)(三)学习方法的指导(101)四、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103)(一)能力差异(103)(二)认知方式差异(104)(三)性格差异与教育(104)五、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105)(一)学习兴趣的概述(105)(二)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105)六、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106)(一)学习习惯的概述(106)(二)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107)第四节 小学德育(107)考点聚焦(107)考点梳理(108)一、德育的涵义(108)二、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108)(一)爱国主义教育(108)(二)理想教育(108)(三)集体主义教育(108)(四)劳动教育(109)(五)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109)三、小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109)(一)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109)(二)品德发展具有协调性(109)(三)品德发展具有过渡性(109)(四)自觉纪律的形成(109)四、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109)(一)外部条件(109)(二)内部条件(110)五、道德发展的基本理论(110)(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110)(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111)六、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12)(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112)(二)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变化的过程(112)(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113)(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113)七、小学德育的原则(113)(一)导向性原则(113)(二)疏导原则(113)(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114)(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114)(五)因材施教原则(114)(六)知行统一原则(114)(七)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115)(八)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115)八、小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115)(一)小学德育的途径(115)(二)小学德育的方法(116)第五节 美育(118)考点聚焦(118)考点梳理(118)一、美育的概述(118)(一)美育的概念(118)(二)美育的发展(118)(三)美育的功能(119)(四)美育的任务(120)二、美育的内容(120)(一)形式教育(120)(二)理想教育(120)(三)艺术教育(121)三、美育实施的原则(121)(一)美育内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121)(二)情绪体验和逻辑思维的正确结合(121)(三)掌握艺术内容和掌握艺术方法相统一(121)(四)内在美与外在美统一(121)四、美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121)(一)美育的实施途径(121)(二)美育的实施方法(122)第六节 小学生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122)考点聚焦(122)考点梳理(123)一、小学生的医疗保健常识(123)(一)小学儿童的生理特点与卫生(123)(二)小学儿童的营养卫生(125)二、小学儿童的安全防范常识(127)(一)小学儿童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127)(二)小学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128)三、小学儿童心理健康(130)(一)心理健康的含义(130)(二)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131)四、心理评估(132)(一)心理评估的含义(132)(二)心理评估的方法(132)五、小学生心理辅导(134)(一)心理辅导概述(134)(二)常用的心理辅导方法(135)强化训练(136)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39)第一节 班级与班级管理(139)考点聚焦(139)考点梳理(139)一、班级的概念(139)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140)(一)班级与班集体的区别(140)(二)班集体的发展阶段(140)(三)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40)三、班级管理概述(141)(一)班级管理的概念(141)(二)班级管理的功能(141)(三)班级管理的内容(141)四、班级管理的模式(142)(一)常规管理(142)(二)平行管理(142)(三)民主管理(142)(四)目标管理(142)五、班级管理的原则(143)(一)方向性原则(143)(二)全面管理原则(143)(三)自主参与原则(143)(四)教管结合原则(143)(五)全员激励原则(143)(六)平行管理原则(144)六、班级管理的方法(144)(一)调查研究法(144)(二)目标管理法(144)(三)情境感染法(144)(四)规范制约法(144)(五)舆论影响法(145)(六)心理疏导法(145)(七)行为训练法(145)七、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145)(一)班级管理中的问题(145)(二)班级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146)八、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146)(一)小学班级突发事件的类型(146)(二)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147)(三)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法(147)第二节 班主任(148)考点聚焦(148)考点梳理(148)一、班主任的概念(148)二、班主任的角色定位(148)(一)班主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148)(二)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148)(三)班主任是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者(148)三、班主任的基本素养(149)(一)责任意识与移情能力(149)(二)学习意识与探究能力(149)(三)团队意识与领导能力(149)四、班主任工作的内容(149)(一)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149)(二)个别教育工作(150)第三节 班级活动(152)考点聚焦(152)考点梳理(152)一、班级活动的概念(152)二、班级活动的功能(153)(一)满足交往功能(153)(二)学习发展功能(153)(三)个性发展功能(153)(四)班集体建设功能(153)(五)班主任专业提升功能(153)三、班级活动的基本类型(153)(一)日常性班级活动(154)(二)阶段性班级活动(154)第四节 班队活动(155)考点聚焦(155)考点梳理(155)一、班队活动的含义(155)二、班队活动的原则(155)(一)教育性原则(155)(二)针对性原则(155)(三)自主性原则(156)(四)多样性原则(156)(五)计划性原则(156)(六)生活化原则(156)三、班队活动的类型(156)(一)主题教育活动(156)(二)班队例会(156)(三)班队文艺活动(156)(四)班队体育活动(156)(五)班队科技活动(157)(六)班队劳动(157)(七)班队游戏活动(157)(八)少先队活动(157)第五节 课外活动(158)考点聚焦(158)考点梳理(158)一、课外活动概述(158)(一)课外活动的含义(158)(二)课外活动的内容(158)(三)课外活动的特点(160)二、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160)三、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162)四、小学课外活动的管理过程(162)(一)制订课外活动的工作计划(162)(二)建立、健全课外活动工作管理系统(162)(三)建立辅导队伍,提高辅导队伍素质(162)(四)创设条件、充实设备,保证课外活动的时间(163)(五)课外活动工作的评价(163)强化训练(163)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67)第一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167)考点聚焦(167)考点梳理(167)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167)(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167)(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167)(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68)(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168)二、语文课程的设计思路(168)三、语文课程的总目标(169)四、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169)五、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72)六、语文教学建议(173)(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73)(二)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173)(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173)(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73)七、语文评价建议(173)第二节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175)考点聚焦(175)考点梳理(175)一、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175)(一)对数学课程的定位(175)(二)对数学的认识(175)(三)对数学学习的认识(175)(四)对数学教学的认识(175)(五)对数学教育评价的认识(175)(六)对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中作用的认识(175)二、数学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76)三、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及内容(176)(一)总体目标(176)(二)学段目标(177)(三)内容目标(178)四、数学教学建议(181)五、数学评价建议(182)(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182)(二)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182)(三)情感态度的评价(182)(四)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182)(五)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182)(六)恰当地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182)(七)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182)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183)强化训练(183)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86)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186)考点聚焦(186)考点梳理(186)一、教学设计的概念(186)二、教学设计的原则(187)三、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188)(一)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指导(188)(二)教学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指导(188)(三)传播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指导(188)四、教学设计的步骤与内容(189)(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89)(二)教学背景分析(189)(三)教学目标设计(189)(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89)(五)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190)(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90)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190)考点聚焦(190)考点梳理(191)一、学习需要分析(191)(一)学习需要分析概述(191)(二)学习需要分析的基本步骤(191)(三)学习需要分析的基本方法(191)二、学习内容分析(192)(一)言语信息(192)(二)智力技能(192)(三)认知策略(193)(四)动作技能(193)(五)态度(193)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93)(一)学习准备分析(193)(二)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分析(195)(三)焦虑水平(196)(四)学习动机分析(196)第三节 教案设计与编写(196)考点聚焦(196)考点梳理(196)一、教案的基本内容与设计类型(196)(一)教案的基本内容(196)(二)教案设计的类型(197)二、教学目标设计(198)(一)教学目标的内容(198)(二)教学目标的陈述(198)三、教学重难点设计(200)(一)教学重难点的区别与联系(200)(二)确定教学重难点的要求(200)(三)确定教学重难点的方法(200)四、教学过程设计(201)(一)导入新课(201)(二)新课讲授(203)(三)巩固练习(204)(四)课堂总结(205)五、作业布置(205)六、板书设计(206)第四节 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211)考点聚焦(211)考点梳理(211)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概念和意义(211)(一)概念(211)(二)意义(211)(三)信息技术给学科教学带来的变化(211)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途径(213)(一)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整合(213)(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整合(213)三、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方式(213)(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213)(二)信息技术与学习活动的整合(213)(三)学科教学与学生学习活动的整合(214)(四)教育的信息化&&信息技术与学科以及实践活动的整合(214)第五节 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214)考点聚焦(214)考点梳理(214)一、综合课程(214)(一)综合课程的类型(214)(二)目前在小学设置的综合课程(215)二、综合实践活动(218)(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概念和性质(218)(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218)(三)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原则(219)强化训练(220)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22)第一节 教学概述(222)考点聚焦(222)考点梳理(222)一、教学的概念(222)(一)教学的内涵(222)(二)教学的特点(222)(三)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关系(223)二、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223)(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教学)(223)(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223)(三)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223)(四)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224)三、教学的意义(224)(一)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224)(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224)(三)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224)第二节 教学过程(224)考点聚焦(224)考点梳理(224)一、教学过程的本质(224)(一)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225)(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225)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225)(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225)(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226)(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226)(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227)三、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228)(一)激发学习动机(228)(二)领会知识(228)(三)巩固知识(228)(四)运用知识(228)(五)检查知识(228)第三节 教学原则与方法(229)考点聚焦(229)考点梳理(229)一、教学原则(229)(一)教学原则的含义(229)(二)我国小学教学原则(229)二、教学方法(233)(一)教学方法的概念(233)(二)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233)(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237)第四节 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模式(238)考点聚焦(238)考点梳理(238)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238)二、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238)(一)个别教学制(238)(二)班级授课制(239)(三)分组教学(240)(四)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240)(五)特朗普制(241)三、教学模式(241)(一)国外流行的教学模式(241)(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模式(242)第五节 课堂教学的实施(242)考点聚焦(242)考点梳理(242)一、教学实施的环节 (242)(一)备课(242)(二)上课(243)(三)作业的布置与修改(243)(四)课外辅导(243)(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244)二、教学情境的创设(244)(一)教学情境的含义(244)(二)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要素(244)(三)创设教学情境的一般程序(244)(四)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245)三、课堂教学实施的策略(245)(一)直接教学策略(245)(二)自主型教学策略(246)(三)共同解决教学策略(246)四、课堂教学总结的基本方法(247)(一)课堂教学总结的概念(247)(二)课堂教学总结的方法(247)五、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248)(一)课堂教学行为(248)(二)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的影响(248)第六节 学习动机(249)考点聚焦(249)考点梳理(249)一、学习动机的含义(249)二、学习动机的构成(249)(一)学习需要(249)(二)诱因(250)三、学习动机的功能(250)(一)激发功能(250)(二)指向功能(250)(三)维持功能(250)(四)调节功能(250)四、学习动机的分类(250)(一)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250)(二)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250)(三)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251)(四)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251)五、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251)六、学习动机的理论(251)(一)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251)(二)需要层次理论(252)(三)成就动机理论(252)(四)成败归因理论(252)(五)自我效能感理论(253)七、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254)(一)学习动机的培养(254)(二)学习动机的激发(254)第七节 学习方式(255)考点聚焦(255)考点梳理(255)一、学习方式的类型(255)(一)学习方式的概念(255)(二)学习方式的类型(256)二、学习策略(256)(一)学习策略概述(256)(二)学习策略的分类(256)(三)训练学习策略的教学(258)三、知识与技能的学习(258)(一)知识的学习(258)(二)技能的学习(261)强化训练(262)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66)第一节 教学评价(266)考点聚焦(266)考点梳理(266)一、教学评价的概念(266)二、小学教学评价的内容(266)(一)学生发展评定(267)(二)教师授课质量评价(267)(三)课程和教材评价(267)三、教学评价的功能(267)(一)诊断教学问题(267)(二)提供反馈信息(267)(三)调控教学方向(267)(四)激励学习热情(268)(五)检验教学效果(268)四、教学评价的类型(268)(一)根据实施功能的不同,教学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68)(二)根据运用的标准不同,教学评价可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268)(三)根据评价的方法,教学评价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269)(四)根据评价主体,可以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269)五、教学评价的原则(270)(一)客观性原则(270)(二)发展性原则(270)(三)整体性原则(270)(四)指导性原则(270)六、小学教学评价的步骤及方法(270)(一)建立评价目标(270)(二)收集评价信息(270)(三)报告评价结果(271)七、教学评价的常见问题及对策(271)(一)现存问题(271)(二)新的教学评价理念(272)(三)教学评价改革的对策(272)第二节 教学反思(273)考点聚焦(273)考点梳理(273)一、教学反思的概念(273)二、教学反思的基本特征(273)(一)课堂教学是教学反思的出发点和归宿(273)(二)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方式是教学反思的着眼点(273)(三)追求教学环节的最优化是教学反思的不竭动力(273)(四)学会教学、学会学习是教学反思的最终目标(274)三、教学反思的内容(274)(一)反思教学理念(274)(二)反思教学目标(274)(三)反思教学过程(274)(四)反思教学得失(274)(五)教学再设计(274)四、教学反思的意义(275)(一)教学反思有利于教案的改进(275)(二)教学反思为撰写教学研究、论文提供丰富的素材(275)(三)教学反思有助于实现教师专业发展(275)五、教学反思的类型(275)(一)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275)(二)自我反思和集体反思(276)(三)纵向反思和横向反思(276)(四)理论反思和经验反思(276)六、教学反思的原则(276)(一)自主性原则(276)(二)真实性原则(276)(三)及时性原则(276)(四)个性化原则(277)七、教学反思的方法(277)(一)行动研究法(277)(二)自我提问法(277)(三)教学诊断法(277)(四)比较法(277)(五)阅读新知法(277)八、教学反思的过程(277)(一)具体经验阶段(277)(二)观察与分析阶段(277)(三)重新概括阶段(278)(四)积极的验证阶段(278)强化训练(278)2014年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笔试面授辅导课程(280)2014年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面试面授辅导课程(282)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284)基本信息 4书&&& 名&2014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标准预测试卷及详解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主&&&&编&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2年4月版& 次&第1版印刷时间&2013年12月印&&次&第4次字&&&&数&154千字页&&数&128页I S B N&5开&&本& 16开装&&& 帧&平装重&&量&230克原&&& 价&26.00元折后价&目录&&&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试题(1)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试题专家详解(82)201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试题(6)201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试题专家详解(86)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标准预测试卷(一)(11)标准预测试卷(一)专家详解(89)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标准预测试卷(二)(18)标准预测试卷(二)专家详解(92)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标准预测试卷(三)(25)标准预测试卷(三)专家详解(97)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标准预测试卷(四)(32)标准预测试卷(四)专家详解(100)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标准预测试卷(五)(39)标准预测试卷(五)专家详解(103)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标准预测试卷(六)(46)标准预测试卷(六)专家详解(106)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标准预测试卷(七)(54)标准预测试卷(七)专家详解(110)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标准预测试卷(八)(61)标准预测试卷(八)专家详解(115)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标准预测试卷(九)(68)标准预测试卷(九)专家详解(11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标准预测试卷(十)(75)标准预测试卷(十)专家详解(121)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KanTao.NET | 渝ICP备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教师口语试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