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区二手房万春镇先锋村生态旅游

盆景村后继有人——走进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先锋村--《中国花卉园艺》2014年13期
盆景村后继有人——走进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先锋村
【摘要】:正2014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将于今年10月在成都市温江区举办。论坛内容大多会涉及温江区12项生态项目,其中先锋村盆景就是其中的重点项目之一。一个村庄的盆景有何过人之处?近日,笔者慕名走进了先锋村探个究竟。人人有事干进入与郫县接壤的先锋村,笔者发现在村道两边,盆景桩头比比皆是,个个形象生动,造型优美。不远处,一群"
【关键词】:
【分类号】:S688.1【正文快照】:
2014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将于今年10月在成都市温江区举办。论坛内容大多会涉及温江区12项生态项目,其中先锋村盆景就是其中的重点项目之一。一个村庄的盆景有何过人之处?近日,笔者慕名走进了先锋村探个究竟。人人有事干进入与郫县接壤的先锋村,笔者发现在村道两边,盆景桩头比比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唐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成都温江区万春镇先锋村----川派盆景的世外桃源
核心提示:有川派盆景世外桃源美誉的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先锋村,近年来因为其颇具规模、造型独特的川派盆景,吸引了不少人来村里参观考察,
&&&&& 有&川派盆景世外桃源&美誉的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先锋村,近年来因为其颇具规模、造型独特的川派盆景,吸引了不少人来村里参观考察,这个小小的村落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其盆景产业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高处?
&&&&& 这几个月,先锋村的村民们正在为打造川派盆景博览园而忙碌,作为2014年中国生态文明论坛的特色博览展示点位之一,川派盆景博览园项目成为先锋村再次向外展示自已独具地方特色的川派盆景的一个机会。
&&&&& 村支书郭富强向记者介绍说,先锋村川派盆景培植历史悠久,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全区的花木环境还是那么浓厚的时候,先锋村就有人开始培植盆景了。盆景技艺代代相传,到如今,先锋村家家户户都靠种植花木和盘扎盆景为生,七八十户村民中,有50多人拿到了园林技术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还有两名获得了高级职称。
&&&&& 程文琦是先锋村三组的村民,今年22岁的程 文琦已经学习盆景培植四年有余,同村里大多数农户一样,程文琦家中的盆景生意也是经由父辈世代相传,如今渐渐落在了程文琦这样的年轻人肩上。
&&&&& 从最初盆景的选 材,到如何培育、造型,再到市场化销售,程文琦说,盆景这东西其实远比看上去复杂。
&&&&& 如今,程文琦家中各类盆景---包括银杏、金弹子、罗汉松等大大小小有几十株,加起来价值近百万。这几年,温江的花木产业经历了从迅速兴起到平复回落的一个过程,可先锋村的盆景销量却在上升,销售渠道也是越来越广。
&&&&& 能学习手艺,又能挣钱,先锋村盆景如今声名在外,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村里的年轻人回到自已的家乡,继承家中的盆景生意---这对于先锋村来说无疑是件大好事,年轻人带来的不仅有新的思路和技术,他们更是村落末来的希望。
&&&&& 淳朴的民风是先锋村的一个好招牌。村里的技术都是相通的,晚上是技师们交流切磋的时候,他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一家院子里,各自把今天磻扎的感受向大伙&汇报&,然后由大家品头论足。和谐、包容、淳朴,这是立身之本,有外地客商对此把先锋村比喻地拥有产业支撑的世外桃源。
&&&&&走在先锋村中,在村道两旁,盆景桩头比比皆是,个个形象生动,造型优美。郭富强说,先锋村三组盆景基地约200余亩,在地资产2个亿左右,全组79户家家都有盆景园。盆景是他们产业,也是创业的根基。
&&& 平日里,郭富强不仅要组织村民们进行业务培训,更要不断探索新的盆景销售渠道和方式。如今,万春镇的绿道修到了先锋村,郭富强想趁着这次建设盆景博览园的机会,鼓励村民们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向更高端、价值更高的盆景桩头成片发展,同时他自己还在想着各种办法,将电子商务与先锋村的盆景销售结合在一起。人人有事干,家家奔富裕,心中有梦想,郭富强说自己的方向早就和先锋村的盆景梦融合在了一起,只要努力,就不怕实现不了。
&&&&& 万春绿道的打造让先锋村摆脱了&巷子深&的情况,绿道穿村而过,为先锋村带来了大量的游客,在距离绿道50米远的地方,就是先逢村三组盆景集中种植的地方,也是养生沱盆景意博览园的所在之地。打造养生沱盆景创意博览园,能把游客从绿道拉进园中,由原来的快游变为慢 游,对提升当地盆景种植的品质、扩大知名度、实现一三产业的联动都有极大的帮助。
&&&&& 先锋村,依托产业,提档升极,特别是与绿道连接之后,把游客引进园中,由&快游&变&慢游&,俨然从一个传统的盆景村,转变为一个多元化的旅游村落,成为江安河绿道上一个极具文化内涵的亮点。先锋村,以其精湛的盆景艺术彰显了温江深厚的生态文化底蕴,盆景艺术的普及和传承,是温江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双丰收的一个缩影。
本站部分信息和资料来自会员发布和网络搜集,如有侵权请来电告知,本站尽快处理。投稿邮箱:成都也有“水立方”日&&四川日报
1.jpg (137.83 KB, 下载次数: 26)
10:53 上传
10月28日正式亮相的温江区“水立方生态综合体”中的一景。 温轩 摄
本报讯(记者 刘莉)10月28日,温江区“水立方生态综合体”建成亮相,它的总面积达到4700亩。该综合体位于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集“生态科技、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生态人居、生态环境”为一体。
& & 综合体包括水立方公园、紫薇博览园、幸福田园一二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等多个项目,其中水立方公园通过圣人水域、地下瀑布、农耕文化三个组团,辅以沟渠进行连接,整体展现温江区水生态文化,并构建引水、蓄水、调水智慧管理体系。据悉,水立方公园每年可为当地补给生态、生产、生活用水约300万立方米。
本帖最后由 窗含西岭雪 于
10:58 编辑
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成都年会11月1日在温江举行发布时间: 17:33:00 来源:四川新闻网
1.jpg (87.47 KB, 下载次数: 26)
10:56 上传
大学生自主创业做盆景,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 四川新闻网成都10月28日讯(记者 张进春 侯丽莎)10月28日上午10点钟,文武正在自家的园子里打理着盆景,家里共6亩地都用来栽种盆景植物,一年十几万的收入让这个刚刚毕业两年的大学生十分满意,文武在村里实践着他的“生态经济学”。& & 一个大学毕业生的“生态经济学”& & 文武在大学里学的是理科,与制作盆景技术并无多大关联,但跟着师傅学习了两年,便掌握了基本方法。“家里共6亩地都用来栽种盆景植物,像金弹子和罗汉松这两个品种的需求量还是挺大的。”文武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 & 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收益双赢,文武仅仅是温江先锋村的一个缩影。据文峰村锦之春花木营销专业合作社社长郭良学介绍,自先锋盆景园区打造以来,整个村的村民都加入了盆景产业,已有200多户会员。如今的盆景产品需求很大,也发展了相当一部分的盆景爱好者,盆景的价值不断提升,是当地居民的致富经。“村里的生态环境和村民经济收入越来越好,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生态、经济双丰收。”
2.jpg (92.27 KB, 下载次数: 25)
10:56 上传
温江先锋村村民家里的盆景园区& & 生态文明论坛即将在温江举行& & 再过几天,文武所在的先锋盆景园区,以及江安故道、幸福田园、水立方公园等地还将迎来南京、杭州、珠海等8个城市的副市长以及中国工程院、环保部、清华大学的嘉宾前来参观考察。& & 11月1日,以“生态文明·创新驱动”——生态环境挑战下的理念、路径与制度选择“为主题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成都年会将在成都市温江区举行。
3.jpg (70.15 KB, 下载次数: 25)
10:56 上传
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成都年会期间重点展示项目“水立方”& & 据了解,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成都年会将与11月1日在成都市温江区举行。此次生态文明论坛将设一个高峰论坛和八个分论坛。其中,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示范建设·市长论坛”,将会有成都市、南京市、杭州市、珠海市等8个城市的副市长以及中国工程院、环保部、清华大学的嘉宾出席,市长及嘉宾就将“城市绿色转型中的政府职能”、“智慧城市与绿色城市的探索与发展”等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共同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绿色转型。& & 由温江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城市统筹·农村论坛”,以“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主题,就“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建设”、“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等议题进行探索。分论坛同时举行的还有厅局论坛、生态旅游论坛、科技论坛、企业论坛、国际论坛等,多层面探讨破解生态环境困局下的理念、制度与路径。& & 温江五大主体生态文明亮点& & 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成都年会召开前,四川新闻网记者28日提前打探了温江生态亮点展示区,实地感受温江生态文明建设的硕果。
4.jpg (62.59 KB, 下载次数: 25)
10:56 上传
温江生态湿地公园& & 在温江生态亮点展示区,以国色天乡、江安故道、鱼凫遗风、幸福田园、翡翠羽林为五大主体段的景点采用了自然的手法,串联了以江安河沿岸为代表的原生态自然景观,还连接了别具特色的村庄和园林,处处体现着温江优美生态环境、和谐生态人居、发达生态产业、多样生态园林和特色生态科技五个生态理念。& & 久负盛名的先锋盆景园是当地政府积极引导村民走一三产业互动之路的成果,将盆景园林与绿道连接,对农家小院进行景观打造,把游客从绿道上引导进园中,由快游变成慢游,把一个传统的盆景村转变为一个多元化的旅游村落。& & 幸福田园小区作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温江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将散落居住的村民通过土地综合整治,“统规统建”集中居住的方式让当地村民过上了让城市人都艳羡的现代化小区生活。& & 温江水立方公园位于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占地约4703亩,是2014年温江区政府倾力打造的水生态主题公园。“水立方”作为本次生态文明论坛的重点展示项目,集“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于一体,以圣人水韵、地下瀑布、农耕文化三个组团,整体展现温江水生态文化。
5.jpg (66.57 KB, 下载次数: 24)
10:56 上传
先锋盆景园区一角
普通会员, 积分 9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 积分
总体来说温江绿化不错
金牌会员, 积分 62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81 积分
看似还不错,具体位置在哪?
高级会员, 积分 29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62 积分
种种花,种种草。
普通会员, 积分 7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0 积分
要弄得有特色才得行。。
普通会员, 积分 7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0 积分
到成都最喜欢的就是温江
普通会员, 积分 4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582 积分
看起来很漂亮
高级会员, 积分 37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9 积分
具体在哪个凼?
本帖最后由 窗含西岭雪 于
11:43 编辑
1.jpg (106.03 KB, 下载次数: 0)
11:38 上传
温江水立方湿地& &黄洪石 摄
优秀管理奖
优秀管理奖
特殊贡献奖
特殊贡献奖
论坛管理奖
论坛管理奖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最成都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 &&&&合作热线:028-
最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网站!
Processed in 0.159125 second(s), 30 queries盆景村后继有人——走进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先锋村
盆景村后继有人
——走进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先锋村
2014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将于今年10月在成都市温江区举办。论坛内容大多会涉及温江区12项生态项目,其中先锋村盆景就是其中的重点项目之一。一个村庄的盆景有何过人之处?近日,笔者慕名走进了先锋村探个究竟。
人人有事干
进入与郫县接壤的先锋村,笔者发现在村道两边,盆景桩头比比皆是,个个形象生动,造型优美。不远处,一群人在田里“扎堆”。诧异间,同行的温江区花卉园林局负责人说,该村正在举办蟠扎技术培训,这是四川农业大学园林学院的老师在现场授课,讲授当前市场流行的盆景造型形态。在盆景村话题自然离不开盆景,研究生毕业的党支部书记郭富强介绍说,先锋村的盆景虽说是川派盆景制作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川派盆景也需要创新,在制作上采用新元素。也就是说,蟠扎出来的艺术感观要比传统的好看,这也是举办蟠扎技术培训的初衷。
显而易见,这是一次技能提升的培训。学员们都有坚实的基础,一点就通。郭富强说,仅先锋村三组就有50多人持有区级农业技术中级职称,3人有高级职称。三组组长郭良学介绍说,这里的人个个都能静下心来做事,心思全都放在盆景的制作上。他们比的不是财富积累了多少,而是技能的娴熟程度和创新方式是不是技高一筹。前不久获得温江区首届盆景节蟠扎现场比赛二等奖、仅次于温江盆景大师胡世勋的程跃全,是先锋村盆景制作能手。尽管如此,程跃全仍然在现场认真学习。据郭良学介绍,程跃全有10亩盆景园,虽不是最多的,但做工是最精细的,每年产值都在80万元以上。平时他很少走出村子,从早到晚都在钻研他的盆景。
心中有梦想
郭富强介绍说,先锋村三组盆景基地约200余亩,在地资产2亿元左右,全组79户农户家家都有盆景园,除了孩子和妇女,人人都会制作盆景。盆景的材质主要是金弹子和罗汉松。盆景是他们的产业,也是创业的根基。盆景村读书在外的年轻人领到毕业证的那刻起,思谋的不是在外打拼,而是带着知识回村创业。2012年,文化根从重庆商学院毕业后,把现代营销方式应用到盆景基地,帮助村里的盆景专业合作社跑市场,不仅灌输了新理念,还让销售收入增加了三成。毕业于攀枝花大学的文武,毅然放弃了成都的白领工作,选择回村从事盆景制作。他回村后干的头件事,就是帮助家人改良盆景造型。据郭富强说,文武家两亩多地的罗汉松,去年有一个外地买家出价230万元要全都买走,文武的父亲有些动心,但文武劝父亲不要出售。他认为,这批罗汉松经过两年的造型改造后,绝不仅仅值200多万元,况且几年前不少种植户已放弃了罗汉松盆景,家里仅存的两亩罗汉松盆景已属稀罕之物。在文武的劝说下,这批罗汉松被留了下来。从开春到现在,父子俩每天的工作就是蟠扎,每天制作5株。文武信心很足,今年肯定全部完成罗汉松的改型。
大学生毕业回村是受产业的吸引。据说仅三组先后就有6名大学生学成归来,无一人留在外面工作。他们所学专业都跟盆景产业有关联,如营销、商务、园林等,似乎是定点培养的“家庭委培生”。“有这一批年轻人的积极参与,盆景村不愁后继无人。”郭富强说。
家家奔富裕
在村里随意走走后发现,村里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是培植的盆景,有的高大,有的矮小,但件件都是上乘作品。为何这里的人们都会制作盆景?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脑海。经走访后获知,盆景制作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年下乡知青邓祥志的父亲是成都百花潭公园的园艺师,他经常到先锋村看望当知青的儿子,并且一住就是好几天,闲暇无事便教人制作盆景,后来他的一名得意弟子将此项技术在村里发扬光大。80年代开始先锋村规模制作盆景,但因交通不便,一直未引起外界关注。直到90年代,花木产业在温江升温,村里的“大师们”才走出闭塞的村庄与外界搭上了联系。他们在成都青石桥花卉市场销售时,不仅学会了如何线下营销自己的盆景产品,而且学会了通过互联网销售。当年郭良学几人自筹资金,组织20多户人家建起了温江区首家商务网站。“虽然当时网络并不发达,但我们发布出去的信息大多数起了作用。可村子太偏,客户到了温江却找不到先锋村在哪里,我们便在镇子乡场口树起了一个招牌,客户按图索骥才找上门来。”郭良学说。
民风淳朴是金字招牌
通过网络,先锋村把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但仍然是内冷外热,本地人对先锋村知之甚少,直到今天,仍没有一家媒体走进这里进行过任何形式的报道。郭富强说,大家的心思在盆景上,宣传不宣传不重要,重要的是把精美的盆景卖到市场。村里的盆景有市场,就要靠口碑,村里人都很淳朴,从不欺客。淳朴的民风也是一个好招牌。郭富强指着路边许多高大的盆景作品说:“像这些价值上百万元的盆景桩头就种植在路边,没人守护,没人担心会失窃。”
先锋村里至今无一人外出打工,曾有几名妇女想感受一下外面热闹非凡的世界,外出去一家商场当售货员,但俩月不到就集体回村了。当年外出打工的董先华坦言说:“在外面收入还不如在村里锄草多,还照顾不了家里人。”
“虽然大多数村民已在城里买了商品房,但截至目前,先锋村里没有一户搬进城居住。”“你买了一套还是两套?”郭富强随意问旁边一位村民。村民憨厚地说:“两套,都不很大。”大家不愿离开居住地,除了有事干,环境也是留人的必然条件。村里人和睦相处,修路修沟,搞公益活动,大家都不计较得失。前一阵修复沟渠,要移动几棵米径10多厘米的桂花树,郭良学一动员,第二天那几棵树即被全部挪开。“帮扶是我们村的美德。”郭良学说。村里的帅留成很多年都从事花木种植,2012年竟然把几亩地的花木全卖掉,花了上百万元购回许多可制作盆景的桩头。但他对盆景制作并不在行,于是全村的四五十名技术能手轮流到他家手把手教他,从培植、消毒、锯枝、留芽,直到造型,没有任何保留。
蟠扎技术都是相通的。一到晚上,他们便三三两两地聚集在文化成家的院子里,把当天蟠扎的感受互相进行交流。这一习惯从80年代一直保持到了今天。文化成免费提供场地、茶水。“每天晚上都有一二十人在他家‘华山论剑’。”郭良学说。
和谐、包容、淳朴是立身之本,客人都乐意跟村里人打交道,从不担心会吃亏。因此有外地客商把先锋村比喻成有产业支撑的世外桃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温江区二手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