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荐介绍著名大公司的视频,大明宫纪录片视频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您现在的位置: &&&&
开机,纪录――当纪录片成荧屏“必修课”(4)
  原标题:开机,纪录――当纪录片成荧屏“必修课”(4)
  文/胡里[]
  分享到:
  自日起,中国电视上星综合频道需“按周计算平均每天6:00―次日1:00之间至少播出30分钟国产纪录片”――中国纪录片市场势必将再次发生深刻变革。
  从小众产品成为大众化内容,从国内走向国际,近三年,在央视纪录频道的带动下,中国纪录片产业要素逐渐凸显,商业模式逐步成形。
  自日起,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电视上星综合频道需“按周计算平均每天6:00―次日1:00之间至少播出30分钟国产纪录片”――中国纪录片市场势必将再次发生深刻变革。
  对播出方而言,纪录片播出体量突然增加,有些台难免感到捉襟见肘,或者把既有资源盘活,重播,外购,或者在纪实栏目上做文章,或者对政策执行力度持观望态度。当然,也有一些频道不会局限于30分钟的要求,会借此机会激活原有纪录片队伍,打造自己的纪录片品牌,比如湖南卫视打造青春励志纪录片,浙江卫视深耕人文历史纪录片。
  “这时恰恰是卫视梳理定位、规划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专业化提升的好机会。”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向《综艺》表示,上星综合频道每天至少播出30分钟,同时又要避免产品同质化,自然会带来纪录片题材、风格的多元化,会催生出一批更加符合市场需要、符合卫视气质定位的类型片。
  对于生产方来说,一直以来由于纪录片的生产与回报不成比例,社会制作公司一般产量不大,缺乏品牌产品,营销也鲜有成功,因此,目前行业中规模化的纪录片制作公司凤毛麟角。而独立制作人,除了少数几个浮出水面,并通过长期与买家合作,得以支持个性化作品的生产,很多人依然属于漂流状态。
  纪录片从电视“选修课”变成“必修课”,自然会提高业内外对纪录片市场的关注度,尤其当社会资本进入之后,制作公司有望迎来更多规模化发展的空间,尤其是擅长特定类型纪录片制作的公司。
  政策指向、产业变化,正共同驱动2014年中国纪录片制播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政策驱动市场
  从2010年的《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到2011年底《关于推荐优秀国产纪录片的通知》,到2012年对优秀纪录片及人才的扶持计划、2013年实行电视纪录片题材公告制度的通知,再到2014年实行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日播出30分钟国产纪录片的规定,这几年主管部门一直都在扶持国产纪录片的生产、传播、营销。
  与此同时,近几年国内纪录片制播环境也在不断变化,2012年全国主要制作机构纪录片产量为3000小时左右,主要播出机构首播国产纪录片总时长约10000小时,均为2010年的3倍多。但,目前国产纪录片的题材仍大量集中在文献历史类,现实类题材比例不高,自然类、动物类、科技类等深受国际市场欢迎的题材更是少之又少。而且,全国范围内的电视台,尤其是上星频道,纪录片的播出量都不大,播出时段也不好。
  缺乏资金是一个重要因素。国内纪录片的融资渠道一直都非常窄,很少有基金、大企业愿意进入。如今,主管部门从播出刺激生产,对于一向被视作影视行业价值洼地的纪录片行业,这个时候或许是投入资金、人力的最好时机。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张同道介绍,目前国产纪录片制作的最高投资达到5万元/分钟,投资来自大型企业,不靠发行收回投入,为的是实现公司的文化抱负;一般的大片投资在2万―3万元/分钟,大片的概念是“精细程度高,文化含量高,主题有一定的大众接受度”,这类片子是支撑纪录片形象的主要动力;下一个级别的精品纪录片投资在1万―1.5万元/分钟;普通制作的投资一般是元/分钟;还有元/分钟的低端制作,这类片子通常地域性较强,不具备纪录片跨时跨地的传播标准。
  34个上星频道每天30分钟的纪录片播出量,一年总计有6000多小时的内容需求。但不是所有的电视台都有纪录片自制实力,于是外购、交流就成为实现播出诉求的重要渠道。张同道提倡纪录片生产的市场化,“中小电视台与其投入大量资金制作低品质纪录片,不如拿这些钱去市场上买,让精品纪录片卖出它应得的价格。”
  预售、承制是纪录片社会制作公司目前的主要运营模式。承制模式虽风险不高,但利润有限,有些面向城市台或地面频道的纪录片,不得不采取薄利多销,以量取胜的方式,或者通过谋求广告经营来收回成本,难怪有纪录片人形容自己像“民间书馆的说书人”。
  由于纪录片市场的不够完善,纪录片营销存在的风险,以及各种纪录片人才的缺失,新政所引发的市场能量很难在一夕之间爆发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制作公司表示,不会迅速招兵买马,扩大规模,正如雷禾传媒机构CEO海天所言,“政策制造的不是市场,而是一个机会,在各方实力和资源不均的情况下,这种机会未必就是平等的。身处其中,既需要一份坚持,也需要一点智慧。”
  交易价格仍偏低
  日,《舌尖上的中国2》在广州举办首次主创见面会,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现场透露,在《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后,《舌尖2》的发行价格已远超第一部,现在海外很多地区都在争抢首播权――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海外发行收入超过35万美元,创造了中国纪录片单集最好的成绩。
  像《舌尖》这样既引发公众话题,又获得丰厚回报的纪录片是个案。目前国产纪录片最高首播价格只达到1000元/分钟,大多数都没有超过500元/分钟,有的甚至只有几十元/分钟,还有一些公司为了获得广告经营时段,会免费提供片子给电视台播出。“这些价格距离纪录片的真实价格还很远,纪录片的首播价格应该达到元/分钟,但市场目前距这个目标很远。片子实现不了靠发行收回成本,就不是真正的市场化。”张同道说。
  如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政策的出台刺激了播出平台的购片需求,纪录片交易价格有望进一步上升。而要想提高交易价格,除了纪录片本身品质过硬,还需要配套的营销策略、销售渠道。目前优秀国产现实题材纪录片数量有限,而纪录片导演又较为分散,产销渠道不是特别畅通。湖南卫视常务副总监李浩表示,“纪录片要走出去,走向世界,说到底还是要依靠市场。纪录片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化产品,既然是产品,最关键的有两点,第一,国际表达,解决产品国际适用性的问题,第二,渠道,搭建买卖之间的平台。”
  人才荒
  中国的纪录片长期以来偏于文艺创作,大多纪录片人只关注自我表达,不太关注市场,小作坊生产方式偏多。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副总监唐骏表示,国产纪录片要想减小与国外纪录片的差距,就需要学习国外的工业化生产流程,培养出专业领域的专业创作者。
  “中国纪录片的人才太少了,特殊专业、撰稿、摄影、运营、融资、销售,各种人才都缺。”这是此次记者采访中,业内对国内纪录人才现状的普遍评价。
  李浩说,从湖南卫视实际状况出发,目前最欠缺的人才有两类,一是会讲故事的优秀导演,这是纪录片有市场、有收视率的保障;二是能有效管理进度和资金的优秀制片人,这是纪录片拍摄能顺利推进,防止出现“烂尾楼”的保障。
  唐骏也表示,目前上海纪实频道熟手不缺,缺的是能运作大项目和精品的人才,“拔尖人才奇缺,优秀的项目经理奇缺。”
  “中国纪录片要想缩小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就要在戏剧冲突和画面上多下工夫。“在纪录片导演范立欣看来,目前国内纪录片行业,有能力又有经验、善于捕捉故事的纪录片摄影师,有编剧思维、电影思维的纪录片剪辑师都非常欠缺。
  而纪录片人才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可达成。2014年,已有播出机构有关纪录人才的发掘、培训提上日程。比如湖南卫视会定期组织纪录片大师讲座和优秀纪录片展映活动,为湖南广电的纪录片爱好者提供培训。
  何苏六表示,纪录片人才的培养,一是悟性,二是底子,要提高文化素养,去惯性思维,建立通畅的市场机制,只有机制好了,才能激发行业活力,也才能吸引其他行业的人才加入进来。
  新媒体力量
  传统电视台频道资源有限,而视频网站由于海量存储、自主选择、互动性强等特质,为纪录片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09年8月,搜狐视频推出国内首个高清纪录频道,随后,CNTV、爱奇艺等相继推出纪录片频道。但相对于综艺节目、原创脱口秀等互联网自制视频,适用于互联网的纪录片生产仍处于试水阶段。何苏六表示,虽然自2012年以来,新媒体成为越来越多人观看纪录片的新渠道,但在“舌尖现象”之后,由于后续作品难以为继,盈利模式不够清晰,纪录片这一两年来在新媒体的发展并不明显。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视频网站上的纪录片点击量普遍不高,为网站带来的流量十分有限,因此不能带来与投资相匹配的广告收入――其实这与纪录片在传统媒体面临的困惑类似。目前纪录片在视频网站扮演的角色,大多还是增强网站内容线的完整性及未来布局等方面。
  但岁末年初,情况开始发生明显变化。
  日,土豆网纪实频道上线,并随即推出自制纪录片《进藏》。与此同时,土豆网与中国纪录片网实现了战略合作。日,优酷网开始在网页头条推荐纪录片《悦食中国》。
  视频网站对市场变化的敏高度更高,此次“30分钟政策”虽然只是针对上星综合频道,但其背后是政府对整个纪录片产业的支持和推动,视频网站此时借势出击,或可探索出新的纪录片制播模式也未可知。
  CCTV纪录:“2+1+1”传播格局
  文/张莉[]
  分享到:
  “舌尖2”预计二月底播出。
  2014年CCTV-9纪录频道计划与英国广播公司环球合作成立“中国纪录片选题联合研发中心”
  2014年,CCTV-9纪录进入频道发展的第四年。
  CCTV-9纪录频道目前形成了清晰的“2+1+1”传播格局:中文版、国际版两个专业频道,1个精品栏目CCTV-1《魅力纪录》,刚成立不久的《纪录中国》联播平台。
  目前CCTV-9纪录频道的观众规模达到8亿,频道收视份额年增长率55%,广告额连续两年翻番,现已突破4亿元,由频道制作的纪录片在中国纪录片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61%。
  “我们正在改变中国电视观众的收视习惯,改变中国纪录片行业发展的进程,改变中国纪录片在国际市场中的格局。”CCTV-9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表示,纪录频道接下来的计划是把纪录片从传统媒体推向全媒体。
  从一开始,CCTV-9纪录频道的定位就是业界“旗舰”。从创作方向、产业布局、标准设立和国际表达,CCTV-9纪录频道都开一时新风,其传播力提升源于不断增强的创作力。
  在原创纪录片方面,2013年,CCTV-9纪录频道陆续推出了纪录片《丹顶鹤》《魅力印度尼西亚》《魅力希腊》《青歌赛》《京剧》《来自弗吉尼亚的故事》《发现肯尼亚》《丝路》《扎溪卡的微笑》《习仲勋》《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国家大剧院》等作品。
  2014年,“舌尖”余温尚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再度来袭,预计将于二月底播出。据CCTV-9纪录频道副总监周艳介绍,与《舌尖上的中国》相比,《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呈现了更多地域的美食,通过讲述中国百姓与食物的故事,反映中国人对待自然、家庭和生活的质朴态度,传播中国文化。
  除此之外,2014年CCTV-9纪录频道坚持继续走“精品工程”道路,将陆续推出6集纪录片《瓷路》、4集纪录片《牡丹》、8集纪录片《园林》、7集纪录片《与全世界做生意》、6集纪录片《汉》、7集纪录片《制高点》和8集纪录片《纽带》等原创精品纪录片。
  目前,在中文播出的CCTV-9纪录频道之外,CCTV-9纪录频道还负责运营英文播出的CCTV-9Documentary纪录国际频道、在CCTV-1综合频道播出的《魅力纪录》栏目,以及《纪录中国》联播网。
  “2+1+1”的播出架构在运营方向上各有侧重。国际频道主要播出CCTV-9纪录频道自有版权、联合版权的纪录片,已经实现海外60多个国家落地,全高清播出和全英文配音。《魅力纪录》栏目则是“大片首播平台”,主要播出从原创和海外引进的精品纪录片;《纪录中国》是一个在国内省市级地面频道,尤其是城市台的联播平台,主要播出自有版权和购买的有播映权的纪录片。
  “我们频道一年首播量大概2100小时左右,首播节目中真正第一次播出的节目大概占70%,也就是1400小时,2012年这1400小时当中有300多小时的内容来自购买,400多小时来自频道创作团队以及各大公司的制作,这意味着,到目前为止如果以第一次首播量来算,大概还需要700多小时的节目更新。”刘文表示。
  联合制作对一个从无到有的国家级纪录片平台来说,既是重要的片库来源,又是一种刺激和拓展市场的举措。
  从2011年第一次面向社会进行“活力中国”项目招标,到2013年正式成立中国纪录片制播联盟和《纪录中国》联播网,纪录频道一步步强化了国内“联合摄制”模式和规模。
  日,《纪录中国》在全国70家省市电视台同时开播。
  日,CCTV-9纪录频道与安徽台历时两年联合摄制的纪录片《大黄山》在两个频道同步播出。此外,与该项目同一年(2012年)启动,但仍在后期制作阶段的还有与湖北台联合摄制的《楚国八百年》、与天津台联合摄制的《五大道》、与山西台联合摄制的《云冈》。
  2013年,CCTV-9纪录频道与兄弟电视台签署的联合摄制项目还有:与河南台联合摄制《功夫少林》、与江西台联合摄制《景德镇》、与广东台联合摄制《十三行》、与四川台联合摄制《三国》、与云南台联合摄制《西南联大》、与福建台联合摄制《船政学堂》、与西藏台联合摄制《唐卡》等。
  在国际上,CCTV-9纪录频道也逐渐树立起中国纪录片品牌。“在全球,我们正在持续启动更多国际合作项目,通过投资合作、联合摄制、版权购买等多元化方式,不断拓展新的合作领域,争取在国际纪录片市场中成为代表中国、代表亚洲的重要一极。”刘文表示。
  2013年CCTV-9纪录频道启动了13部、总时长达33小时的联合摄制项目,这些项目在2014年有望播出,如《隐秘王国》《番茄的胜利》《中国艺术》《野性的终结》《熊猫》《急速猎杀》《生命的力量(第二季)》等。其中,由CCTV-9纪录频道与英国天空电视台、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联合摄制的单集纪录片《熊猫》还将同时拍摄3D版本,在3D频道及院线上映。
  2013年9月,中央电视台与世界科学与纪实制作人大会组委会在北京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2014年“世界科学与纪实制作人大会”将在北京举行,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纪录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据悉,截至目前,CCTV-9纪录频道已经向国际市场销售发行了30部原创纪录片,市场覆盖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的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3年3月,《美丽中国》大型纪录片交响音乐会在中国国家大剧院首演,计划举办全国巡演。这是CCTV-9纪录频道进行“全媒体、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的一次尝试。此外,7月,启动《舌尖上的中国》之“一城一味”大型整合传播活动,有意打造一个全媒体、全流程的纪录片整合传播品牌。
  2014年CCTV-9纪录频道计划与英国广播公司环球合作成立“中国纪录片选题联合研发中心”,由双方派遣团队参与,共同开发针对国际纪录片市场的中国选题,与英国广播公司环球公司旗下的BBCEerth合作打造“中国自然历史类纪录片品牌”。
  “这意味着从项目的创意、选题阶段,我们就会有国际市场,并将构建纪录片‘全媒体、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刘文表示。
  纪录2014:卫视新战场
  文/胡里[]
  分享到:
  真人秀《超级女兵》是江苏卫视今年的一次新尝试。
  新政严苛,但也意味着机会。不少台以此为契机,加大了对纪录片的投入,期待引领下一个节目风潮。
  2013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通知特别提出,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按周计算平均每天6:00―次日1:00之间至少播出30分钟国产纪录片。”
  主管部门加强荧屏调控,将纪录片之于上星频道的重要性推到了一个新高度。
  卫视策略
  每天30分钟,单个频道一年就是10950分钟,上星综合频道整体全年需求6000小时左右。如果政策执行到位,国产纪录片的生产、播出、营销等环节势必会得到大幅提升。
  新政严苛,但也意味着机会。不少台以此为契机,加大了对纪录片的投入,期待引领下一个节目风潮。
  “湖南广播电视台一直强调要做创新生态环境,纪录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生态资源。”湖南卫视常务副总监李浩表示,在总局出台新政之前,湖南卫视已有策划和制作纪录片的举措,比如在微纪录片方面的尝试。微纪录片最长不过5分钟,最短1分钟左右,2013年湖南卫视《我的中国梦》每天滚动播出,既调节了频道节奏,也开辟了观众互动的新方式,系列节目《县委大院》在《湖南新闻联播》播出后,在全国形成巨大反响,也得到了中央高层的赞赏。
  2014年湖南卫视的纪录片策略是鼓励首播、强调原创,争取使其成为频道的新节目亮点。为此,湖南广电高层专门组建了纪录片评审委员会,所有题案立项,包括引进播出的片子全部要经过评审委员会集体决策。湖南卫视总编室还与湖南台金鹰纪实频道联合成立了纪录片项目部,投入至少60人参与项目运作,并面向全国至少20个以上纪录片制作公司发布了引进、合拍定制等需求。
  通常纪录片的制作周期较长,且与其他日播栏目的运作模式不太一样,而大多数频道的纪录片人力储备有限,再加上社会制作公司短期内无法大幅增加纪录片供给,这导致不少上星频道以纪实栏目的方式应对新政要求。“随着纪录片社会化程度的增高,纪录片体量的不断增加,这种局面会有所扭转。”江苏卫视总编室副主任刘原说。
  目前江苏卫视每天纪录片的播出量是2个半小时,2014年将外购《世纪战争》《故宫》《颐和园》《美丽中国》等经典纪录片,除此之外,江苏卫视还在探索一种与传统专题片不一样的纪录形式――把纪录片与主流节目形态结合,按照季播节目剪辑和播出。
  日,江苏卫视季播真人秀《超级女兵》开播。每集1小时,一共12集的《超级女兵》记录了70名海军陆战队女队员集结南海,在经过48小时极限生存,再经历密集训练、实战演习考验、“兵王”诞生三个过程后,决出南海舰队最强女兵。刘原说,虽然《超级女兵》是真人秀,但全程采取纪实手法拍摄,这种方式是江苏卫视今年的一次新尝试。
  浙江卫视有做纪录片、人文节目的传统。2014年周播人文纪录片栏目《人文深呼吸》将在春节之后全新改版亮相。
  新版《人文深呼吸》采取项目化操作、栏目化播出的季播模式,每一季都有特定主题,率先推出的“她们的秘密”是一个15集的系列片,通过主持人李晗的讲述、风格化的影像志呈现,揭秘张爱玲、林徽因等民国女性背后的故事。6月―7月推出的系列片“中国大运河”,基于中国大运河申遗的特殊背景,解读这一世界级文化遗产。10月《人文深呼吸》计划推出8集人文纪录片“一本书&一座城”,该系列由李晗担任制作人,用主持人第一人称视角,行走八座城市,阅读八部作品。
  日,东方卫视日播纪实类栏目《东方全纪录》正式开播,该栏目由东方卫视与上海纪实频道联合推出。据上海纪实频道副总监唐骏介绍,上海纪实频道向东方卫视的供片题材主要包括历史故事类、人物类、自然地理类以及特别节目,《东方全纪录》采取系列化编排方式,一到两周转换一个视角,比如以历史为主、以人物为主、人文地理等,更新观众的收视体验。
  天津卫视亦主打纪实栏目。开播于2008年的《泊客中国》是国内首个将外国人在中国生活工作故事集结成册的双语纪录片栏目。开播于2004年的《中国人》是一档记录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领域杰出人士的人物类纪录片。另一档纪录片栏目《拾遗保护》挖掘每一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背后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深圳卫视目前有一个午间日播的、时长30分钟的纪录片栏目《探秘时刻》,周六、周日中午11:20还有一周双播的专题节目《温暖在身边》。深圳卫视市场推广部主任张丹表示,今年深圳卫视在节目方面的整体投入比去年大很多,目前深圳卫视正在策划新的纪实栏目或纪录片,或将放在晚间黄金档播出。
  播出时段集中“一早一晚”
  按照总局规定,2014年上星综合频道的国产纪录片播出时间应该在每天6:00―次日1:00之间。与新闻、综艺、电视剧相比,纪录片的收视人群规模相对要小一些,在残酷的收视率竞争之下,大多数卫视将纪录片栏目安排在非黄金时段播出,有的甚至卡在了“一早一晚”,既符合政策要求,又不拉低频道的整体份额。
  比如:河南卫视1月1日开播的30分钟纪实栏目《纪录》选择在每天早上6点开播,主要播出人文类、历史类纪录片,片源既有来自河南电视台纪录片工作室的,也有外部引进、交流的片子,其中本台自拍的占比不到一半。山东卫视纪录片播出时段安排在早间6:30分,打造早间新闻纪录时段。
  湖南卫视则选择了周一到周四的零点档。之前湖南卫视在零点档播出的《博物馆奇妙夜》是一档带有强烈纪录片色彩的节目,该节目播出后多次进入全国同时段前3名。
  东方卫视日播纪实类栏目《东方全纪录》也选择了凌晨时段(00:30-01:00),首先与观众见面的是5集纪录片《我的人生我的课》,随后,纪录片《邓稼先》《谢希德》《闻一多》《快递&生活》《行驶在城市中》《我是洗车工》《上海守夜人》《社区警察》《1974西沙海战》《东京审判》《中法建交秘闻》《阿山的故事》等将陆续登场。
  “这样的安排有合理性,但从纪录片的传播角度讲,当然是早一点更好。目前东方卫视对纪录片采取的是保守的编排,我们还在观察收视效果,了解什么样的题材更受欢迎,以后可能会调整播出时间。”唐骏说。
  加大自制比重
  自制、委托制作、联合制作、交换、引进,是目前电视台纪录片内容的主要来源,其中引进购买一直占据较大比重。新政出台后,原先缺乏纪录片的频道开始积极引进经典纪录片,加快纪实栏目的研发、推出,而有些已经满足政策要求的频道则在考虑加大原创纪录片的力度,让纪录片成为提升频道品牌形象的一个新坐标。
  2014年湖南卫视与湖南广播电视台金鹰纪实频道合作,一半以上的纪录片都是自制或者对外定制。考虑频道的受众人群特性,2014湖南卫视的纪录片强调从年轻人的视角和喜好切入,主要在青少年成长、流行文化、传统文化传承三个方向上发力。
  24小时播出的上海纪实频道已在纪录片领域探索多年。唐骏表示,现在集团越来越重视纪录片的自制,外购纪录片比重不断降低,在自己平台播出的国外纪录片比例也在不断降低,尤其是黄金时段。“目前,上海纪实频道黄金时段播出的片子70%是国产纪录片,全天国产纪录片播出比重50%-60%,2014年《东方全纪录》开播后,纪实频道一些重要节目会优先考虑在东方卫视首播。”
  对于山东卫视而言,山东电视台全台各部门和频道制作的优秀纪录片都有机会在卫视平台上播出。山东卫视副总监胡绍红表示,山东卫视纪录片的播出策略是“讲求实效,把握时代脉搏,紧跟主旋律,宣传本省重大事件,同时,注重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弘扬齐鲁文化。”2014年山东卫视将投拍十几部纪录片,目前正与几家公司洽谈引进购买纪录片事宜。
  卫视2014重点片目
  日,纪录片《大黄山》将同步登陆安徽卫视、央视综合频道、央视纪录频道。这是央视纪录频道发起中国纪录片联盟以来,与兄弟电视台合作推出的首部纪录片。
  浙江卫视将在2014下半年推出两部大型纪录片:《艺术:北纬三十度》和《南宋》。其中,《艺术:北纬三十度》以北纬三十度为环线,行走范围涉及亚洲、非洲、欧洲及美洲十三个国家和地区。而纪录片《南宋》,“将以先进的特效制作,丰富的视觉传达,扎实的电视文本,为观众还原一个真实的南宋。”
  月,湖南卫将播出《与蛇共舞》《女汉子》《我的歌手》《别样童年》《陪读》等5部重点纪录片。其中,每集30分钟,一共12集的《我的歌手》由湖南卫视制作,讲述《我是歌手》节目台前幕后的故事;两集的《女汉子》解读在看似只有男性胜任的工作岗位上,两个柔弱女孩的惊人表现;3集的《别样童年》讲述一些具有天赋的孩子与众不同的童年生活。
  2014年春节期间,山东卫视将播出三集纪录片《逐梦非洲》,该片通过探寻四万山东人在非洲的生存与发展,记录中国人走出去,用自己的方式融入世界,实现梦想,影响世界的故事。2014年山东卫视还将通过纪实跟拍电视剧《红高粱》的拍摄,制作十集纪录片《高粱为什么这样红》。
  李成才:雕刻纪录片
  文/张莉[]
  分享到:
  纪录片永远不会像影视剧那样轰轰烈烈,但永远都不会失去观众
  与李成才对话,你会不自觉得只想做一个聆听者。
  这位执导过《大国崛起》《华尔街》《货币》等大型纪录片的“职业纪录片导演”,有着强烈干预社会现实的愿望和严谨而博学的人文气质。
  “中国经历了那么多变迁,历史那么磅礴,今天处于如此重要的转型期,却充满焦虑和彷徨。”纪录片,在李成才心目中是以影像来表达人文思考的最高形态。他陶醉于这种创作,并寄望通过这种创作表达他的理想、他对社会的看法以及一个“知识分子的担当”。
  李成才的几部代表作看似主题宏大,却是由细节建构而起;看似讲述人文历史,实则是关注当下社会。对于创作,他有着近乎“雕刻”般的执著。8年多的国际外拍经验,他的团队建构了一套“中国到国外拍摄”的流程,在金融、财经领域独树一帜。
  作为较早迈入“千万级”身价的纪录片导演,李成才并不认同“纪录片产业春天来了”的说法,他认为,纪录片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当务之急是鼓励更多的人来拍纪录片。“纪录片永远不会像影视剧那样轰轰烈烈,但永远都不会失去观众。”
  三部纪录大片
  “人类学坐标,经济学视角,诗意的表达,电视技术的魅力――未来我的片子就要符合这个标准,这是我2013年的创作感悟。”
  李成才的工作室满满都是书,而且大都贴着批注便签。“我的履历上,20年就是由片子构成的,未来的几十年也要用一部部片子去搭建。”
  尽管在CCTV-2财经频道任职主编,但李成才却说,一辈子只想当拍纪录片的“职业导演”。他自嘲,即使他不是国内最好的纪录片导演,但也称得上是国内最忙的纪录片导演之一。目前,两部重头戏《创新之路》《财富方向》双双进入第二轮文本创作,预计2015年底完成。
  谈起《大国崛起》,李成才说片子的影像表达很简单,他没想到会火;次贷危机爆发时,人们对华尔街口诛笔伐,而他选择在《华尔街》中冷静思考;《货币》再次练就金融题材的扛鼎之作,但后期编辑时,他却因为片子未能达成心中所想,而在某个暗夜,停驻街边泪流不止。
  三部纪录大片一脉相承。
  《大国崛起》里,李成才的精力主要放在美国,他也成了“美国通”。《华尔街》是他继续审视美国的一个角度――金融。“华尔街讲的是一条街道,其实反映了美国金融史,甚至兼顾了世界金融发展。”《货币》是创作难度最大的一个,“金融是一棵树的话,树干就是货币。货币关系,比其他社会关系,更容易量化,更靠谱,更透明。”至今,他都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出《货币》2分半钟的片头词,“我们是把货币当做人类文明的物证去解构的。”
  《大国崛起》《华尔街》《货币》看上去是历史题材,实际上是社会题材,“我们是从中国出发,带着中国的疑问,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方法。”李成才认为,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这个大的坐标系下,作为纪录片导演、知识分子,应该寻找合适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
  正在制作中的《创新之路》《财富方向》依然是探讨人类的财富文明,但比其前作,题材范畴更宽泛。《创新之路》把人类社会以采摘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脉络去梳理;《财富方向》主要探讨中国在“土豪金”时代,被物质冲击而出现的“凌乱”,以及如何寻找更合适的财富文化。
  影像的自省
  “社会风气与影像创作彼此成就,彼此毁灭。”
  《华尔街》在业界备受赞誉,也因较成熟的纪录语言,在国际市场上表现比较好。但如果满分100,李成才只会给《华尔街》打40到50分。“成熟只是相对而言,中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影像风格。”
  李成才表示,在影像语言表达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征。比如美国Discovery追求剧情化和故事性;日本NHK更强调纪实性和临场感,真实、客观;韩国受美国大片影响较多。即便是我国的香港,也有自己的影像风格。
  “我们在影像风格上的差距是系统性的。”在与国外同仁交流的时候,李成才也听到一些中肯的意见,“他们觉得中国纪录片的格局、意识都很好,很端庄,但是讲故事的方式,结构故事的能力还要培养。”
  在生产体系上,李成才认为,真正的差距在于“规模纪录片”的创作。“规模纪录片在生产方式、工业流程的标准化上,与国际做参照对比才有意义。”
  李成才给出了一组数字对比:英国BBC曾拍摄过一部《货币崛起》的纪录片,与《货币》同一题材。两片总投资都在1700万人民币左右,然而《货币崛起》基本上只动用了一个重要的团队,拍摄了6集,总共178本录像带素材。《货币》几乎动用了5个团队,拍摄1000多小时素材,集结成10集。“他们的有效性非常高。”当初他与BBC方面交流时,《货币崛起》已经销售到大概60多个国家。但到现在,《货币》在国际上的销售只有20几个国家。
  “差距的原因除了BBC在全球有销售网外,主要在于生产流程的标准化。”李成才认为,生产流程决定影响风格,“研究其影像风格的形成,就看幕后制作分工是什么情况。”研究员是英国BBC生产流程上非常重要的角色,美国Discovery生产体系里,编剧是仅次于导演的工种。
  从《创新之路》开始,李成才正尝试进一步优化团队的生产流程,加重文本环节的投入,成本前置。“规模纪录片一般有三个文本:拍摄文本、编辑文本、完成文本。最理想的状态是三者重叠,但不可能,尽量做到50%-60%的重合。要直接到现场找到故事和人,要一步步严谨和标准化。”
  李成才的团队对涉外题材非常有经验,国内大部分外拍团队都曾向他们取过经。在他们所形成的“标准化流程”中,国际制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导演决定了片子拍得好不好,而国际制片决定你拍不拍得到。”李成才团队是最早启用国际制片这一工种的团队,“中国人拍国外的人和事特别复杂。”他以《华尔街》和《货币》为例,这两部纪录片都需要拍纽交所,公关难度非常高,需要调动包括使馆在内很多关系,才能实现多角度、多机位和多空间的拍摄。“这一套流程体系成本也非常高,在国外1天就1元人民币,计划稍有不周就很麻烦。”
  在李成才的印象中,他的团队是拍摄国外时间最久的团队,“差不多8年了。今后就该多一些回归国内的创作,金融仍是我们重要的创作领域。”据悉,今年下半年,他们将启动8集大型纪录片《金融危机》,文本创作已在进行中。
  独立公司
  “为了让创作者有更好的创作空间,有更好质量的作品,必须公司化,而且要快。”李成才正在筹划工作室独立出来、成立公司的事情。
  “大部分人想干事的时候,脸上的表情都不可能单纯,因为他需要不断地变通。”李成才团队是财经频道创作团队中相对固定的一支。目前,核心导演有7个,“导演、摄影师、录音师、摄影助理、国际制片,这是标配5人组。”这个工作室在央视的事业体制内,是相对独立的,在创作上也有很大自由空间。
  这一点,李成才心存感恩,“央视的领导如果没有对纪录片的真爱,没有要参与变革的想法,这些作品都不可能完成,所以首先要归功于他们,不是恭维。”
  李成才决定成立公司的初衷是“让创作者的未来可期”。版权就是未来,让版权更具价值的是导演,只要让导演成为产品质量的利益相关体,才能保证片子质量与导演成正相关性。在他的设想中,公司化后,还将引入职业经理人队伍,“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导演和管理者属于不同语言体系,我做不了。”
  独立成公司,意味着脱离体制的某些优势,直面市场。相对于融资,李成才反而不担心发行。这既有对团队素质和作品品质的自信,同时政策推动下打开的市场需求,以及新媒体的发展,也是为李成才所看好的。
  众所周知的新政,要求上星卫视2014年每天增开半小时的纪录片时段。政策创造的市场能否产生效益?李成才表示:“也许有,但不知道会是哪一只蝴蝶扇起一阵旋风。”
  在他看来,创作和市场很难用计划经济的思维去主导。“只要不限制拍东西就行了,现在纪录片各种题材欠缺得很厉害。”
  体量欠缺,地基不稳,这也许是纪录片产业目前最大的“硬伤”。此外,“定价机制”也是众多业界人士的隐痛,李成才也看到了这一点,“国内纪录片价值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纪录片有它的特质,生命力比影视剧长,但现在都以影视剧的交易规则来套用。”
  今年11月,爱奇艺购买《货币》两年的网络点播权即将到期,“到期后,还要谈续约。他们当时就是按照热播剧来买的。”他认为,纪录片产业化必备的元素是标准化的流程、评估体系、价值体系,以及从观众倒推,寻找市场需求。
  李成才对业界一再提到的“纪录片春天”的概念并不认同。“纪录片在任何国家都是小众的,寂寞是它的宿命。”
  2011年《华尔街》荣获最受大学生瞩目的电视纪录片奖。李成才到场领奖,“当时,我左边坐的是刘诗诗,右边是汪涵,主持人提到他们的时候,欢呼声不断,但对于我这个纪录片导演,大家反应寥寥,但这很正常。纪录片和现实之间需要一点点距离,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
  地面纪录频道:期待政策更加倾斜
  文/南瑞[]
  分享到:
  希冀出台更细分的政策,在税收上予以倾斜,以完善纪录片产业链,形成良性循环
  要求每日播出半小时纪录片的总局文件,因暂时只针对上星综合频道,故并未对地面频道造成很大影响。
  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节目中心主任陈大立说:“政策出台后,短期内看到的是卫视的需求增加,我们这样的专业频道不会有立即反馈。”专业的地面纪录频道更关心政策的延续性,希冀政府能出台更细分的政策,在税收上予以倾斜,以完善纪录片的产业链,形成良性循环。
  国产片主导黄金档
  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从日起为东方卫视每天提供30分钟的纪录片内容。目前这项工作刚刚起步,没有形成明确的方向,每周提供不同类型题材,系列化编排。节目编排由SMG统一协调,上海纪实频道和东方卫视协商安排。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副总监唐骏介绍,早在政策出台前,上海纪实频道的重头节目都会在东方卫视播出,2012年的《大转型》系列和《喀什四章》在卫视平台播出后,反响很好。
  湖南卫视也与湖南广播电视台金鹰纪实频道合作,2014年,由金鹰纪实频道为湖南卫视提供每天半小时的纪录片内容。
  地面频道要保证卫视播出内容的首播量,比较重头的都会在卫视首播,地面频道重播。但因为湖南、东方两家卫视的纪录片栏目播出时间都在零点以后,即使内容重复,也不会对地面纪实频道造成大的影响。
  北京纪实频道目前不向北京卫视供片,半小时的内容由北京卫视自己制作或采购。“各台有各台的情况,沟通、奖励机制都不一样。”陈大立如此解释,2014年北京纪实频道暂不会有大调整。
  各平台播出国外纪录片的比例都在不断降低,尤其是在黄金时段。目前,上海纪实频道黄金时段70%的内容是国产纪录片,唐骏称:“首先从黄金时段做起,先提高这一时段国产纪录片的比例。”频道24小时的播放时间内,国产纪录片的比例已达到50%―60%。
  金鹰纪实频道的晚间播出从17点30分至24点,一共有6个半小时,其中国产纪录片和纪实类专题节目达到4个小时,内容包括军事、情感法制、悬疑探秘、青春现实、历史等类型,国产纪录片播出量占晚间播出总量的65%左右。
  北京纪实频道周一到周四保证首播3小时国产纪录片,加上重播,全天国产纪录片播出时长达8小时。
  三个内容来源
  地面纪实频道目前的节目内容来源有三个渠道:自制、外购和委托制作。
  目前来看,外购占比最大。上海纪实频道一直在增加自制内容比重,但目前还摆脱不了对外购的依赖。目前,它以150―160元/分钟的价格即可买到不错的国产纪录片,交易方式既有广告置换,也有直接购买。因为承担着向卫视供片的责任,如果片子要在卫视播放,需要跟卖家重新商量价格。唐骏介绍,东方卫视的平台,160―180元/分钟可买到标清国产纪录片,高清价则是180―200元/分钟。唐骏说:“纪录片的需求越来越大,加上总局新政策的出台,纪录片价格在逐步上升。需求决定价格,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金鹰纪实2013年外购纪录片的价格平均在每分钟50―80元左右,全年引进节目(不含贴片)总费用大约300万元。
  北京纪实的外购比例达到90%,陈大立称:“现在没有哪一个台有一个专门的团队生产纪录片,都是有目的地引进购买。”北京纪实的外购价格为三家最高,已经涨到了200―300元每分钟,“纪录片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一二百块钱买不到特别好的片子。”陈大立说。
  再来看自制的成本。上海纪实频道的日常自制节目,半小时时长大概要花4万-5万元,精品大项目的投入虽因团队而异,但都远超日常节目的投入。金鹰纪实频道自制节目的体量很大,全年节目生产总投入为800万元左右。其完全引进播出、改编播出和自制的比例基本上是1:1:1。
  还有委托制作的模式。上海纪实频道和全国几十家纪录片制作公司都建立了关系,以北京、上海为主,人力和财力一起投入。制作公司提交选题,频道通过流程,确定选题,拿出资金,派项目经理跟踪,成品的版权归上海纪实频道所有。但为了更加深入市场,上海纪实频道正在考虑,以后节目发行的收入将根据比例,和制作公司共享收益。
  北京纪实频道目前委托制作的量不是很大,但陈大立说,随着需求量增大,委托制作的占比将越来越大。
  金鹰纪实还以机构定制的方式创作了一批纪录片,如《明德方兴》由明德中学赞助,《湖湘人物志》由湖南省图书馆参与投资,《野性亚洲》和《中国毒蛇》都是由其他公司机构赞助。
  生产力之困
  上述三个内容来源中,外购仍占绝对主导地位。原因在于“买的便宜,自己制作反而更贵”,这造成了地面纪录频道生产动力不足。
  当前的纪录片市场还不成熟,属于预热期,虽然产量可以保证,但产品转变为商品还需要一段时间,纪录片交易价格远低于实际价值。要想提高平台的自制热情,提高纪录片的交易价格是关键。
  陈大立有另外的想法,他认为纪录片不能完全依托台内自制,应当委托外边的团队制作,既节省了劳动力,也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另一个现状是需求和生产还没对上位,大部分纪录片有类型泛滥之殇。比如历史类的《档案》,它是东方纪实的老牌节目,长期位居收视率第一的位置,它同时也是上海纪实的销售大户,占比上海纪实总销售额的60%左右。《档案》的火热具有代表性,目前市场上最热的纪录片类型就是历史题材。受限于技术等原因,地理和动物类题材很少人碰,一拥而上拍历史类题材,造成历史类纪录片产能过剩。“市场不清晰,一方面非文史类纪录片的需求那么大,但没人投资,没人做;另一方面,文史类又产能过剩。”在市场逐渐火热,资本渐渐流向纪录片的当下,投资观念梳理和机制调整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作为首都大台,北京电视台对纪录片支持力度不小,“给了很多钱”,但是“地主家也没余粮了”。陈大立期望国家战略能更倾斜、更精细,对纪录片实行减免税,“纪录片制作周期长,把它扔到市场上和娱乐节目竞争,一点优势都没有。”
  民营公司:摆脱“寂寞”
  文/张莉[]
  分享到:
  政策制造的不是市场,而是机会。机会未必“生而均等”,身处纪录片产业的民营公司,既需要一份坚持,也需要一点智慧
  2014年,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中国纪录片市场正在积聚一股能量巨大的市场需求,力图促成“卖方市场”。面对猝然而至的市场需求,“卖方”产能是否能够快速跟上?纪录片生产格局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在纪录片领域谋生的市场主体又将如何应对?
  如今,专门从事纪录片生产的社会制作公司,是在电视台之外,被业界看重的纪录片市场的主体力量。然而,多年来能够坚持下来并有一定成就的社会制作公司凤毛麟角,其中雷禾传媒机构(简称“雷禾”)、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简称“大陆桥”)、北京三多堂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多堂”)是三家比较有代表性的公司。尽管他们成立的时间和成长环境相近,但业务方向和盈利模式却由于发展路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政策驱动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社会制作公司的发展空间迅速扩大,但也普遍出现人才缺口。这个缺口不仅限于制作人才,还包括经营管理、营销发行、资本运作等产业链各环节的人才。在看好市场前景的同时,社会制作公司谨慎地应对着新的市场可能性。
  大陆桥:资源变现立体运营
  “纪录片没有边界。”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董事长凌立将纪录片的概念分为经典纪录片和泛纪录片,同时将公司的经营之道总结为“资源变现,立体运营”。
  所谓“资源变现”,就是在内容、渠道上掌握独家资源,通过市场运作变成现金流;“立体运营”则是围绕纪录片这一核心业务,打造影视、出版、广告和新媒体的业务架构。据悉,2013年大陆桥产出的纪录片时长累积2700多小时。“我们现在很大程度上主要还是依赖广告收入。”
  从产能而言,2013年大陆桥运作的规模不等的项目多达几十个,包括10档日播栏目、7个自制项目和26个合拍项目。其中,最大的片子是大陆桥和英国BBC、美国《读者文摘》合拍的《野性密码》,平均单集成本50万英镑,三集分别涉及海陆空的野生动物;还有与德国等方面合作的5集《野性亚洲》,大陆桥出资20%,负责中国部分的拍摄;而集数最多的是26集的与西班牙合拍的《饕餮自然》。
  2013年9月,大陆桥启动了10集大型精品纪录片《不能遗失的美丽――中国湿地》,预计将于2014年底在央视及全国各省、市级地方台播出。
  由此观之,题材上,大陆桥倾向于自然、科学人文类纪录片的投资和创作。因为投入大、风险高、专业、技术难度大等原因,目前国内这方面纪录片的创作最欠缺。“第一,自然题材没有导向性风险;第二可以表现我们在纪录片上的品质和追求,在业界树立品牌。”凌立对公司未来的规划是,拓展纪录片的深度和广度,打造旗帜性精品,提升产量和营收,将市场盘子做大,增加市场占有率。
  “如果单从经济效益上说,我宁愿放弃纪录片,去做电视剧。”20多年的浸淫,非真爱不往之,但凌立坦言,政策利好、观众口味提升,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等促成了市场对纪录片需求量的增长,也给公司带来发展机会。
  大陆桥经历了三个台阶才形成今天的规模和经营方向:海外纪录片代理、运作纪录片栏目,以及与Discovery合作。
  “上世纪90年代开始,省级电视台陆续上星,地面频道增多,电视栏目市场容量打开。这给予大陆桥非常有利的发展机会。”与很多出身纪录片创作一线的人不同,凌立的纪录片生涯是从代理商开始的。1993年,凌立从悉尼留学归国即创办了大陆桥,主要代理澳大利亚ABC电视台纪录节目在国内的发行。
  “那时最主要的大客户是央视,还有一些地方电视台,市场需求量不多,价格也没有现在高,但利润率还可以。”从25%代理费到40%代理费,大陆桥代理的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级电视台的纪录片越来越多,但需求有限的国内市场彼时的消化能力的增长并不快。凌立为了保持对海外内容资源的优势,开始先行购买,经由重新编辑、制作,再以栏目或系列片的形式发行到电视台。“从海外购片,上世纪90年代末,个别片子可以几百美元每小时的价格买到;现在价格2000美元每小时以下的基本没有了。”
  “完全是业务发展推动着我们走到这一步。”1998年,大陆桥制作推出了纪录栏目《奇趣大自然》,得到蓝带啤酒1000多万元的资金投入。自此,大陆桥才在资金上有所积累,后来陆续推出《传奇》等栏目。2003年大陆桥正式结束代理业务,专注于制作、运营纪录片栏目。“这个阶段完成了在平台市场、资金、设备和制作力量上的积淀。”
  1999年10月,大陆桥与美国Discovery签约合作,成为其在中国惟一的合作伙伴,直到2010年,Discovery在中国发行片子的80%都是由大陆桥译制的。“他们对我们‘剥削’得很厉害,但我们也将他们先进的QC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制作流程引入到自己的生产体系。”
  这三个台阶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目前,大陆桥有8档日播纪录片栏目在350多个地面频道播出,“一多半可以经营贴片广告,另一半属于购买。”此外,还与200多个频道及少数卫视有过纪录片交易。
  海外购片和自制纪录片及栏目构成了大陆桥内容上的“独家资源”,由此凌立不仅建立了完备的纪录素材库,还因自制栏目和译制之便,储备了丰富的“脚本库”,需要某个题材时,按照索引即可调取丰富的母带和脚本资源。
  “今年也会拓展一些卫视市场。”凌立认为,总局的新政策的确是一个政策利好,但市场的能量很难在一夕之间爆发出来。还需要时间培育。
  “至少在观念上提高了人们对纪录片的关注和重视。给纪录行业提供了一个很宽的创作空间。市场上类型化分工更符合实际,有望培养出不同题材领域内具有专长的团队。”
  另外一大利好就是海外市场开始接受中国纪录片。“以前国际市场上很少有人愿意买中国纪录片,现在有了。”
  三多堂:专注制作运筹资本市场
  “如果一切顺利,今年三月前后,三多堂有可能在新三板挂牌,成为纪录片产业在资本市场上的第一股。”负责三多堂传媒在新三板挂牌的中原证券负责人关伟表示,三多堂的现金流在业界属于“非常好的”。
  2011年,三多堂成为纪录片业界第一家引入风险投资的企业。国润和丰为三多堂注资3000万元。这也给这家公司走向资本市场做了启蒙。挂牌新三板也许不能为三多堂带来“财富神话”,但却能让三多堂成为“公众公司”,正式走到资本市场面前。“将来如果发展的好,就可以转板(比如创业板)。”三多堂总经理高晓蒙表示。
  在三多堂15年的历史沿革中,前12年一直是平稳态势,没有爆发式增长,主要因为采取了最保守的经营方式――承制。
  1998年底,央视改革开放20年的纪录片《20年20人》的片尾字幕上,“三多堂”的名字正式出现。随后,这种为电视台、政府机构等承制大型系列纪录片的方式,不仅成为三多堂的主要经营方式,也塑造了三多堂在纪录片业界的特质。
  “纪录片业内做栏目的和引进节目的比较多。三多堂在业务上相对专注一些,这么多年就是制作大型系列纪录片,比较擅长人文类纪录片的创作。”三多堂与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北京电视台、深圳电视台、山西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台,以及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海洋局、国家药监局、孔子学院总部等大型机构都有过合作。
  由三多堂承制或参与制作的《大国崛起》《公司的力量》《汉字五千年》《走向海洋》《晋商》《我们的奥林匹克》《唐之韵》《望海南》《20年20人》等大型纪录片,奠定了三多堂在业界的地位。
  “风险不高,但利润也有限。承制一部片子,利润一般在10%-20%。”{晓蒙表示。在纪录片界,大型系列纪录片一般为5-12集,每集50分钟左右,单集成本100万-300万元。“目前,业内总投入最多的是刚播完的《下南洋》,有2000万元以上的制作费。”
  目前,承制在三多堂的业务中仍占比较大的比例,其次为联合摄制和独立投资。2008年的《公司的力量》是三多堂的首个联合摄制项目,该片的国外拍摄部分由三多堂完成。
  “2014年将是三多堂出产作品的大年。”{晓蒙表示,以前产量没有这么大规模,今年正赶上多部纪录片拍摄完成,将陆续推出。
  据介绍,其与中国教育台合作的《热爱纪录片的人们》(9集)已于日开播;大年初三将推出的3集冯小刚春晚纪录片,暂名《春晚又一年》;3月份将推出与央视纪录频道合作的8集纪录片《纽带》;{晓蒙表示,如果顺利的话,与央视一套共同投资的《转型年代》也将于3月左右推出,“这是一部非常值得期待的片子,我们制作了2年多,到18个国家和地区拍摄。”
  三多堂独立投资的唐诗宋词元曲系列,2014年将有望推出《宋之韵》,这个20集的项目断断续续拍了13年。另外,今年三多堂还有《五台山》正在运作,孔子学院也委托三多堂制作一部有关孔子学院的纪录片。
  1月8日,{晓蒙飞往海南,出席了由海航投资,三多堂制作的纪录电影《望海南》的首映礼。“主要讲海南的人文历史,海航投入1800万元,但非常有心胸,没有要一个植入镜头。除了纪录电影,我们还给他们制作了6集电视纪录片。”
  {晓蒙认为,做纪录电影也有可能成为一种业界风尚。今年三多堂参投了湖南天娱请范立欣导演的《快乐男声》纪录电影。
  新媒体平台也是三多堂的一个战略方向。三多堂今年在新媒体方面也有个小项目,为爱奇艺打造网络春晚题材的“微纪录”。
  “我们60多人的团队,现在是满负荷运转。”即便如此,{晓蒙认为,三多堂到现在为止仍是一个很小的企业。
  在三多堂的业务范畴中,独立投资的纪录片占比很小,这与纪录片市场化不健全有关。“先期投入、制作的纪录片很难直接从市场得到回报。”{晓蒙认为,纪录片价值变现最有前景的通道之一是联合大型企业、机构。“关注社会责任,注重品牌形象的大型企业会越来越意识到拍摄纪录片是最好的品牌优化方式。他们发现,投入同等的费用,一部好纪录片带来的综合影响和品牌提升会远超硬广告。”
  作为在纪录片市场上的“既得利益者”,{晓蒙忍不住要给这两三年来主管部门在政策上给予纪录片产业的推动点个赞。同时,对央视纪录频道的开播的影响力也大为肯定。
  “纪录片现在是影视行业中价值洼地中的洼地,这个时候投入资金、人力是最好的时机。总局新政策的要求,一下子让市场多出6000个小时的播出量。这个数字非常可观。”{晓蒙认为,纪录片这两三年发展非常好,“各种投资越来越多,项目不缺,资金也不算缺,缺的是优秀的制作人。”
  他表示,纪录片业界的意识正在被唤醒。20年来,纪录片行业的人才配备和结构是不合理的,“大部分是创作者出身,没有经营者、运营者、宣发人才、资本运作人才。一个行业要健康发展不是几个创作者或导演的事情,背后需要一系列不同背景的资源和人才的支撑。”
  雷禾:城市台的“连锁市场”
  2013年对雷禾传媒机构CEO海天来说,利好消息比较多,不论是行业的,还是雷禾公司自己的。
  “别人抱西瓜,我捡芝麻。”海天表示,雷禾从起步到今天,一直以栏目化纪录片为业务主体,以人文历史类纪录片为创作方向,而其市场目标和价值诉求主要放在地面频道市场,尤其是城市电视台。“纪录片产业作为一个生态,需要各类纪录片的存在。独木难支,每年几部大片不足以支撑市场。”
  日,雷禾针对城市台市场设计的纪录产品《全纪录》正式开播,每天21:00-22:30,时长150分钟带状编播时段,包括《世界》《人物志》《大历史》《全景》《口述》《真实电影院》和《精彩中国》7档节目。经过将近一年沉淀,2013年11月正式成立“城市电视台频道协作体”(以下称协作体),参与协作体的电视台有100多家,目前在播《全纪录》的电视台有近50多家。
  海天的“全纪录”构想并不仅仅是节目的输出和播映,还包括频道建设、品牌运营等一系列后续服务。雷禾寄望以这种商业合作方式为城市台打造专业时段,继而奠定专业频道的属性。
  “协作体是双向合作平台。娱乐节目受资源限制只能单向输出,而纪录片资源在全国都可以双向合作,电视台既是播出平台,也是内容提供单位。”
  《全纪录》的盈利点有两个,一是播映权买卖,一是广告经营。“2013年基本上依赖播映权,但现在广告价值也有大幅提升,2013年年底的广告签约已经有300万元。”
  海天的目标是协作体达到200家,主要面向省会城市、地市以上的城市和百强县。“省级、县级地面频道也是合作对象,但《全纪录》首轮播出是城市电视台。”海天并不担心地面市场受多级办台的体制限制和新媒体发展的挤压,他认为,依中国国情而言,个别城市台每年广告收入在3000万-5000万元,一般也都在1000万元左右,这笔收入关键在于如何有效经营。
  “我们改变了一个市场状态,即电视台从来不花钱买纪录片的状况。从2013年开始,在与地面电视台的合作中,我们既可以要到广告时间,又能够有一定的成本回收,尽管价格非常低廉。”
  海天对纪录片产业有一个“执念”,“纪录片应该像影视剧产业一样,向市场要钱,而不是赚投资方的钱。”但在尚未真正市场化且利益链条和体制相对纠结的中国纪录片市场现状下,这是一条颇为艰难的路。
  2013年,雷禾以推出7集纪录片《青春致敬青春》为契机,提出“PK电视剧”的口号。海天认为,纪录片的宣传属性毋庸多言,纪录片的本质属性则让纪录片具有优越于电影和电视剧的表达。因为“它是基于真实来表达我们对世界的思考。”在此基础之上,纪录片的商业属性一直被忽略,但“纪录片的投入成本和收视效果在性价比上要高于电视剧”。
  “我们做了一个实验,《青春致敬青春》在杭州电视台播出的时候,我们建议他安排在新闻综合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要高出一大截。从某种意义上说,纪录片是具备竞争力的。”海天表示,目前的问题是数量和规模还不成气候。
  雷禾于2001年注册成立,海天坦言是受到当时“制播分离”政策趋势的激励。而今天,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文,对上星频道的纪录片播出时段提出量化要求。在海天看来,又是“政策制造市场的一记重拳”,34个上星频道每天半小时的播出量,总计一年将有6000多小时内容需求。但对市场的快速膨胀,他保持着“审慎的乐观”。
  “中国纪录片有市场,但是这个市场不够成熟,需要发展和建设。”和业内大多数人的观点一样,海天也认为纪录片产业目前最大的缺口是人才。“制作人才、经营管理、投融资、制片人、人力资源、财务、销售发行等没有一个环节不缺人。”
  目前国内已有规模的社会制作公司不过四五家。雷禾是为数不多的每天能生产70分钟内容的公司。目前雷禾团队有170多人,其中制作团队100多人,后期20多人,其他为运营保障、销售发行、国际合作等。
  张同道:用纪录“抗击肤浅”
  文/南瑞[]
  分享到:
  整体环境在改善, 2014年会有大批片子出来;纪录片可以挖掘出“人性中迷人的风景”,而这风景在其他艺术形式中看不到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自2009年以来已连续发布4年。4年来,主编张同道见证了中国纪录片产业的艰难起航及生态改善。记录2013年纪录片发展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4)》,张同道正带领团队创作中。2014年,除了这份研究报告,他的《小人国2》也将问世。
  张同道有两个身份,他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另一个身份是纪录片创作人,他长期奋战在纪录片拍摄一线,一部《小人国》让纪录片圈外的更多人认识了他。
  张同道是一个理论工作者,他的研究为纪录片产业提供尽可能多的理论支援和可参考意见。一手数据资料搜集的工作庞杂细致,花去了张同道和他的团队数年时间。但成果是值得欣慰的,每年披露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为正在崛起的中国纪录片产业提供了具有价值的数据和理论支持。
  张同道谈起对纪录片的研究,比谈创作更有热情,他遗憾2013年缺少《舌尖上的中国》这样有全国性影响的作品,欣慰行业的整体制作水准大有提高。“整体环境在改善,纪录片销售价格在提高,一些新的公司冒出来,2014年将会有大批片子出来。”
  他也有担忧,资金涌进来后,纪录片圈子已经出现了需要去矫正的问题。比如,有的纪录片投资很大,把很多钱放在了情景再现和技术上,但真正打动人的情感和命运部分展现不充分,人文含量不够,本末倒置。“没有人文含量就没有拍片的必要,其次才是提高技术水平,不能拍出来黑乎乎、晃悠悠、慢吞吞。”
  张同道不提倡媒体自己制作纪录片,“应该市场化”。中小台没有制作精品的能力,如果拿自制的钱去市场上购买,不但可以买到精品,还能让精品纪录片卖出应得的价格。
  他提醒从业者“永远不要想纪录片有一天会像《非诚勿扰》一样有那么多观众,没有可能性。”
  张同道有自己的工作室。这个工作室除了是教学基地外,更是纪录片试验田。研究了那么多纪录片后,他有很多个人想法,想通过自己的方式实现。
  三类题材对张同道有特别吸引力,首先是与专业电影史相关的题材,他制作了《电影眼看中国》,选取了1920年至1949年之间的中国经典纪录片,通过纪录电影见证历史的变迁,2013年4月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他对文化碰撞类题材兴趣浓厚,后面即将开始的两个选题,都与此有关;教育一直是张同道纪录片重点关注的对象,2006年起他就一直拍摄孩子,《小人国》《成长的秘密》以及即将问世的《小人国》第二部,都聚焦于儿童的心理世界。
  多年研究纪录片,张同道攒了一大堆创意,“都拍出来需要十年时间”。决定先拍哪个的原因常常是这个项目当时获得了比较好的投资。不过,先后顺序在他看来并不十分重要,因为纪录片不是应景的东西,一部好的纪录片平均寿命要有八年以上。
  近年来,张同道拍的片子集中在大片和精品上,以他的标准,大片投资1分钟2万-3万元,精品投资1分钟1万-1.5万元。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央视纪录频道和各个电视台,以节目运营公司为主的媒体企业,各级政府和银行、航空公司等大企业,都与他有合作。
  张同道的创作团队长期合作,“纪录片临时组团比较困难,成功的团队都是长期合作。”团队粘合力关键在于文化价值追求,张同道说,没有这个价值观,光靠钱,团队聚不拢。
  制作一部纪录片的流程大致是这样:先花3―8个月实地调研,找准采访对象,确定采访环境,只有大量的一线调研,后期拍摄才会从容;然后进入拍摄,时间几个月到几年不等;拍摄完毕后进入后期制作,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技术团队,剪辑、特效、音乐大展身手。作为导演,张同道贯穿整个过程,其他的工作人员则是分段参与。一部片参与人数30―40人是正常情况,最多的时候有可能达到100―200人。
  《小人国》拍了8年,积累了600多小时的素材,最后剪成80分钟。《小人国2》2010年开拍,拍了300多小时,最后将剪成一个多小时的电影。
  张同道选择镜头最大的原则是镜头能否讲好故事,他偏爱能表达人物和环境关系的、有意味的镜头。
  “人性中迷人的风景”
  自从博士毕业偶遇纪录片之后,张同道人生的关键词一直就是纪录片。
  “从经济的角度说,不会选择以纪录片为业,选择是因为觉得有意义,有价值。”人的生命由有限的时间组成,纪录片为他提供了一次又一次体验不同人生的机会,“这是快乐的事情,值得痴迷。”
  这份快乐成为走下去的动力。随着认识的不断变化,作品的主题随之变化,张同道试图在每一部作品中注入新东西。但对人性的揭示和美学的突破在他的作品中一以贯之,在他看来,纪录片可以挖掘出“人性中迷人的风景”,而这风景在其他艺术形式中看不到。
  张同道的本职是教师,生活较其他纪录片创作者有保障,拍摄纪录片为的是实现梦想。“仅仅用纪录片谋生,目前还是有些问题。”改善纪录片人的处境是纪录片发展的前提,张同道认为这个要由市场自己完成,如此纪录片才能变成一个有自我发动能力的行业。
  在教师的工作上,张同道还肩负着培养纪录片人才的重任,培养纪录片工作者更花费时间和精力,对人才的要求也高,要有文化厚度和研究能力,最关键要沉得住气,“速成很难做出好东西。”
  张同道希望纪录片给世界留下一些思考,“在一个浮躁的时代,如果大家只是传微信、微博,就慢慢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世界正在变得肤浅,张同道说,而“纪录片可以抗击时间、抗击肤浅”。
  范立欣:把纪录片推向大银幕
  文/南瑞[]
  分享到:
  “这是一个好机会,‘快男’题材有机会开辟大银幕疆土。”
  1月12日晚,“快男”广州演唱会在广州体育馆上演,范立欣的摄影机记录着台上台下的一切。这是他在关于“快男”的纪录片在正式拍摄结束两个半月后,为了弥补北京演唱会的缺憾,从北京飞到广州的补拍,补拍镜头最终在正片中大概只会出现几秒。如此大费周章的原因是,北京演唱会拍摄的镜头不够“炫”,没有达到他对画面美感的要求。
  这部记录2013年“快男”诞生过程的电影,现在还没有确定片名。主创和宣传面临两难局面,既不想定位于粉丝电影,又不想以纪实姿态出现而被更广范围的观众错过。
  商业尝试
  2013年5月初,新一届“快男”海选即将开幕之际,天娱公司找到范立欣,邀请他拍摄关于“快男”的纪录片。最初的提案是拍一部电视纪录片,范立欣表达了异议,“这就相当于给自己树碑立传了”。几经协商,确定了现在的方向,以纪实的手法拍摄一部展现选秀十年的青春电影。
  5月底,海选开锣,不同于《归途列车》在开拍前就已确定了拍摄对象,这一次,范立欣的镜头面对的是未知。六大赛区数万参赛选手,完全不知道谁才是最后的胜出者,“只能尽力拍所有人的镜头”。最终,三强选手华晨宇、欧豪、白举纲的海选镜头均以秒计的时长出现在片中。同样困扰的还有故事走向,范立欣是一个喜欢讲故事的纪录片导演。跟踪拍摄很长时间,在比赛中找到了有戏剧冲突的素材后,范立欣才开始想故事的走向是什么。
  5个月的拍摄时间积累了400小时的素材,最终会被剪成90分钟的电影,然后报审,上院线。预定的上映时间是2014年3月,拍摄时间是根据上映时间倒推确定的,5个月拍摄,3个月剪辑。时间紧张,投资也并未比《归途列车》更多,《归途列车》花了100万美元,这部由天娱和范立欣所在公司东方良友以七三比例共同投资的“快男”电影的投入在《归途列车》之下。范立欣理想的制作费用是1000万人民币,实际的投入虽然也够花,但并未达到理想状态。
  接这部片的理由是“开辟新的领域”,这个项目够商业化,他想自我挑战。
  范立欣所说的自我挑战,是获得商业上的成功。“这是一个好机会把纪录片推向大银幕。”不同于《归途列车》的沉重,“快男”题材有机会开辟大银幕疆土。他希望这一次的尝试能做一个商业上成功的例子,对纪录片产业能有所帮助。《综艺》记者在范立欣的工作室看了三分钟的片花,这部以纪实手法拍摄的电影,矛盾激烈,画面酷炫。
  “这部纪录片很像电影”
  《归途列车》上映时,范立欣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这部纪录片很像电影”,这让他有些哭笑不得。“电影分为虚构类和非虚构类,非虚构的纪录片当然是电影。”但大多数中国观众概念中的纪录片,既没有电影的故事结构,也没有漂亮的画面。
  《归途列车》在豆瓣的评分8.3,有2499条短评,“戏剧冲突完整,成片的观赏性极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但也有人质疑创作者过于依赖预设。“成片的观赏性”可以约等于范立欣自认为的娱乐性,“我不认为娱乐是件坏事”,他说,“过度娱乐或者只有娱乐没有观点是不好的,但娱乐本身不是坏事。”为了让片子更有娱乐性,他会精心设计镜头。拍《归途列车》时,为了拍到漂亮镜头,他跑遍广安的山山水水。为拍一个油井喷火的镜头,他连续十天早上四点起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个镜头有他所要表达的寓意。他追求片子的镜头唯美精致,“很多漂亮的镜头可以设计一下,只要不违背真相,设计的镜头可以帮助叙事。”上述油井喷火的镜头中,需要有一个路人经过,范立欣会配合喷火的时间安排人走过。“肯定会有人从那里经过,只是时机不一定那么赶巧。这样的设计并不违背真相。”
  “快男”电影中雪山戈壁的场景都是范立欣刻意设置的,他借鉴了真人秀的手法,将拍摄对象置于特定情境中,拍摄他们的反应。只有五个月的拍摄时间,这番安排达成了他的两个构想,增加了戏剧冲突的同时丰富了画面。
  上文提到的为“快男”电影补拍镜头的做法,在范立欣之前的创作中亦有先例,他强调所有补拍镜头都是空镜头,并非事件发生的镜头,补拍的理由是“为了画面更好看”。他提到中国的纪录片创作者和学者总强调客观性和真实性,但在他看来只要不扭曲真相,在真实性上,比如广州补拍的镜头放到北京的演唱会上,并不违背真相。“绝对的客观不存在,开摄像机的那一刻就已经不客观了。所有的选择都是为了表达你所思辨和认知的生活的原貌。”
  热衷现实题材
  拍摄“快男”电影,《归途列车》的摄影师孙少光忙于别的片子,没有合作成,这让范立欣很遗憾。“纪录片的摄影师很重要,要有编剧思维,有故事的画面随时会出现在眼前,要懂得捕捉镜头。”在他看来,纪录片的剪辑师也要有编剧思维。剪辑师要和导演一起,在纷繁的素材中找到故事线,找到人物命运和矛盾冲突,讲一个好故事。“快男”电影的剪辑师之前专门剪剧情片;《归途列车》的剪辑师也有来头,由法国著名新浪潮导演侯麦的御用剪辑师薛美莲操刀。
  范立欣下一个项目是和国外电视台合作拍电视系列纪录片《缪斯之旅》,讲述每个时代不同的女性解放的思考和实践。
  这也是对方主动找上门的合作,“我的创意来源分两种,一种是自己想出来的选题,另一种是别人找来的选题。”别人找来的选题,范立欣接受与否的标准是看选题是否有社会意义。“到我这个位置,想做什么纪录片都是可以做得了的。”但他更热衷于社会现实题材。大量农村青年进城,却在现实面前梦想折翼的选题在他心中酝酿很久,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会继续拍纪录片。
  但眼下的这部“快男”更像一部商业电影,“我觉得大家看到事实后会有自己的判断。”范立欣对上映后的纷争早有预见,而且并不对此感到困扰。身边很多人鼓励他拍去剧情片,在范立欣看来,剧情片和纪录片都是在表现人的基本价值,目的是一致的,但“纪录片还是我的最爱”。
  2006年的多伦多HotDocs纪录片电影节上,范立欣跟门卫撒谎,才进入会场,由此得到《沿江而上》的工作机会。2010年,《归途列车》回到HotDocs首映,这一次他上台发言。《归途列车》得奖后,给范立欣的创作带来很多方便。但这是把双刃剑,“这几年明显觉得自己变懒了”,他提醒自己保持创作的初心和专注,“人总是在一穷二白的时候创作出的东西更纯粹。”
  现在,他总是在包里装一本书,虽然不一定有时间看,但让他感到踏实。
  新媒体:重在“搭台”
  文/陈晶晶[]
  分享到:
  “真正能够影响整个行业格局的,还是电视台和纪录片公司,新媒体不可能改变纪录片在中国发展的方向,但可助力。”
  1月4日,在各卫视频道死拼综艺的周末晚上,优酷在网页头条推荐了纪录片《悦食中国》。优酷总裁魏明在其朋友圈的推荐语里写道:传承与坚守,也许是对浮躁的无声抗议。
  而就在年前的12月11日,优酷的同宗兄弟土豆网也上线了纪实频道,并与中国纪录片网实现了战略合作。对于频道命名与“纪录”的一字之差,土豆网资讯中心总经理张国伟表示,“纪实”的概括感更强、门槛更低,是为不让更多人望纪录片生畏。
  张国伟对该频道的定位是:纪录片的展播平台、全民纪录的方向平台和优质导演的扶植平台。“无论网络视频的发展,还是政策的扶持,都令我们真正感受到纪录片即将蓬勃发展的气息。”张国伟说,作为对频道上线动作的呼应,土豆网随即推出了自制纪录片《进藏》,该片拥有三家商业品牌的赞助,投资数百万,耗时近半年,“算是土豆网本身对纪录片传播方式以及内容改革的一次新尝试。”
  而在爱奇艺总编辑高瑾看来,目前大多数视频网站的自制纪录片实际仍为“专题片”,“视频网站最主要的是搭建好平台,自制并非最擅长,爱奇艺选择的是与国内外优秀纪录片公司合作。”
  纪录片的新媒体之路
  搜狐视频是新媒体市场上最早拓展纪录片的网站。其时间可追溯至2009年。当年搜狐视频创建纪录片频道,被视为中国第一家新媒体纪录片平台。其后,为不断加强网站在纪录片领域的先发优势,2010年搜狐视频将BBC纪录片首次引入中国,并率先将地方台纪实栏目引入网络。同年8月,搜狐视频联合崔永元推出纪录片《我的抗战》,网络热播后在86家地方电视台播出。这是纪录片第一次单独依靠网络进行传播,成为纪录片互联网传播的经典案例。2010年12月,搜狐视频推出了“搜狐全球华人纪录片互联网盛典”,被视为新媒体的第一个纪录片盛典。
  2011年,全国纪录片协会副会长、制作过《凤凰大视野》《世纪大讲堂》等经典节目的专业电视人刘春加盟搜狐视频,将搜狐视频在纪录片领域的发展带向一个新高度。2011年8月,搜狐视频的自制纪录片栏目《大视野》上线,刘春为《大视野》集合了来自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以及民间的优秀纪录片制作团队,秘密炮制近半年之久。同年12月,《大视野》创下3亿点击纪录,截至2013年底,《大视野》播放量近10亿次,是全球网络播出量最高的纪录片栏目。
  在搜狐视频的带动下,国内几大视频网站纷纷发力纪录片的自制及版权购买。在当时的业界看来,纪录片虽然是“窄众”产品,但其定位的高端蕴含着巨大商业价值。“引入广告和付费平台”,是当时刘春希望在搜狐视频探索出的路径。
  然而2013年,当刘春挥别搜狐视频,新媒体在纪录片领域的发展仍然没有吹出更多的新风。直至此前总局为了扶持国产纪录片的发展,出台了“所有34个上星综合频道,平均每天必须播出30分钟以上的国产纪录片”的半强制措施――传统电视台应声而动,新媒体领域也波澜再起。
  用户行为
  “最初大家对纪录片频道的定位都特别简单,”高瑾说,“完全凭着理想、梦想来做,希望吸引高端用户的关注,把精品推送给网友。”然后,在互联网的海量内容里,纪录片是一个非常小众的频道,“实际上它缺乏国际上重头的、大的片源。”高瑾表示,国内很多纪录片制作公司在操作项目时,只考虑电视的播放特性,而对互联网有所忽视。
  根据爱奇艺对纪录片内容的整年跟踪数据分析,其网站纪录片的全天收视最高峰出现在晚20:00到22:00,第二个比较高的峰值是中午12:00到13:00,其收视贡献主要集中在探索、社会和军事三类题材,其比例占到频道收视的65%,剩余内容由人物、历史、典藏、文化、自然、地理、旅游等题材瓜分。因整体收视群体以男性、大学本科学历以上者为主,所以纪录频道受众的教育程度和收入较其他频道更优。
  来自土豆网的数据统计显示,人文自然和社会历史题材是纪录片收看的主流,猎奇和恐怖题材,也是观众喜好的类型。而在优酷网上,近一个月内播放量最高的包括优酷自制的《季录》系列节目、《悦食中国》,以及部分科学探索、揭秘类节目,类型涵盖人物、文化、历史、科技、社会等。
  “大型灾难出现的时候人们会更偏爱纪录片频道。”高瑾说,当波士顿爆炸的新闻出来后,用户在纪录片频道里留下的搜索行为大多是对类似主题的关注。“雅安地震时,我们发现当年汶川大地震相关的纪录片关注度一下子又起来了。每年的‘9&11’前后,当年的纪录片就会被人们又想起来。”高瑾认为,在大型灾难事件、国际重大事件或是大众记忆深刻的日子里,网络制作出纪录片内容专题推荐,可比传统电视媒体具备更快速的反应速度和海量内容优势。
  同时,用户的使用习惯也有利于新媒体对其引导方式进行策划分析。爱奇艺平台上纪录片的收视地域主要集中华北、华东和华南,广东、四川、湖北、上海、北京、云南是在收视占比中名列前茅。“未来纪录片的动作,我认为应该是从晚上19:30《新闻联播》以后到21:00的时间在互联网上做足,然后再把这部分有效收视率倒回电视台。”高瑾说。她认为纪录片要在新媒体平台上实现快速发展,需要寻找到用户喜好规律,把握最佳的网络运作时间和内容呈现方式,同时继续发力商业化途径。
  受众需求
  “《进藏》这部纪录片并不是随随便便拍出来的,而是基于我们发现土豆网在播西藏纪录片的时候,很多网友对一些东西很感兴趣,他们会留言说,要是我去会怎样做。”土豆总裁杨伟东表示,在对网友们的兴趣点和喜好内容进行梳理之后,团队创意出节目草案。杨伟东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部纪录片也是“基于大数据的内容创作”。
  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审片部副主任陈真对西藏的影像记录有大量涉猎,他表示《进藏》里拍摄的内容他此前都看过,但这部片子仍然“打动了我”。“传统纪录片只想自己表达,并不管对象是谁,而互联网精神是基于受众需求,”陈真说,“这部片子如果放在中央电视台,我估计要大量修改,主题在哪里,叙事脉络是不是清楚,但是互联网观众并不关心这些。”
  与此同时,新媒体对UGC项目的再度强调也意味着,在他们看来4G的推广或会带来一个全民记录的时代。网络平台的特点是多屏化、移动化、碎片化,张国伟认为,“我们没有必要把纪录片定得那么传统和高高在上。现在观众的口味变了,兴趣点已经转移,因此纪录片行业需要用更加多元和个性化的内容去定义未来发展。”
  土豆网与中国纪录片网的合作,也可视为草根与精英在受众视角上的交融。据悉双方的共同步骤包括: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拍摄新媒体纪录片,探索新的制作途径,合力推广,实现新媒体和电视台内容的双向输送。
  张国伟表示,《进藏》是土豆网在营销方向上做出的初步尝试,“明年我们希望跟电视台一起把这个模式做起来。”
  商业化探索
  虽然央视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获得了8000多万元的商家赞助,但处于品质和受众体验考虑,主创团队承诺不会在片中出现植入广告。而在新媒体对纪录片的商业化探索中,这样的限制不会存在。
  “这是纪录片行业长期以来很纠结的问题,客观真实是纪录片的声音,所以它比较排斥广告。”张国伟说。过去纪录片通常都是由电视台制作,国内的民间制作很少,且民间总想着要把商业元素带进来。“为什么?因为他要生存,没有资金怎么可能拍出更好的片子?所以我们下一步真正要做的是突破思想,打开更广阔的世界。”张国伟坦言,这里有着巧妙的平衡,但并不代表有了商业介入纪录片就做不到客观真实。
  对此,杨伟东表示,电视台的纪录片有其规定和审核标准,互联网走的是平民视角,“我们可能没有背负那么大的责任感或使命感,因此不排斥商业客户的合作,但前提是客户要认可拍摄诉求。”杨伟东强调,虽然互联网纪实片的商业灵活度比电视台更高,但也一定是先内容后商业。“如果符合商业品牌的定位就过来合作,不能你就等下一个项目,而不是根据你的诉求做一个项目,最终变成商业大广告,会背离内容创作的规则。”
  不过,目前愿意赞助纪录片项目的品牌商仍是少数,因为品牌最基本的需求仍是曝光率,而纪录片于此并没有太多优势。据悉,《进藏》的品牌赞助商此前并未考虑这一项目,杨伟东的营销团队依靠整合营销方案,包括项目上线时间、受众引导方式、推荐路径、线下活动的结合等,基于匹配的用户群和可预计的曝光度,才打动了客户。而在《进藏》之后,已有新客户对土豆网表示了对这一模式的兴趣,“目前手头有两三个项目在筹备,也是用纪录片关注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杨伟东说,“但这样的操作不可能大规模复制。”
  定位“助力”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副总监王晓斌认为,新媒体的纪录片品种、样式、结构方式肯定与传统电视媒体有很大不同,但新媒体的纪录片还是传统的纪录片人才在操作,“他们可能更年轻,在新平台上换了一种打法,同时他们也参与传统媒体的制作,我认为其实只是一个行业技能的改变。”因此,在他看来,双方的共同发力不会给彼此带来压力,而是共融。
  “比如新媒体速度快,对应的观众群体密集,传统媒体适合题材的累积提炼,我觉得完全是用不同的方法为纪录片做事,这样结果更好,有跑得快的高速路,同时也有曲径通幽的小路,都呈现的是纪录片的美景,可使更多人喜欢它。”
  新媒体对于自身在纪录片行业的定位皆保持了谦逊态度。高瑾表示,目前新媒体的主要作用仍是伴随,纪录片在电视台依然会有很好的成长空间和发展前景。对此杨伟东深表认同,“真正能够影响整个行业格局的,还是电视台和纪录片公司,新媒体不可能改变纪录片在中国发展的方向,但可助力。”
  杨伟东认为,土豆网在纪录片上的动作,时间点“掐得刚刚好”,因为“从30分钟政策背后看到的是政府对整个纪录片产业的支持和推动”。
  原标题:开机,纪录――当纪录片成荧屏“必修课”(4)
  原文链接:/c8/.html
  稿源:东方网
  作者:
作者:&&编辑:杨梓、马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打开微信扫一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著名纪录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