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全球化角度如何看待全球化问题因马航失联事件抵制马来西亚

怎样看待中国媒体在这次马航失联事件中的表现? 为什么有价值的消息都是国外媒体报道出来的?
按时间排序
国内媒体新闻敏感性不强
转载凤凰网上一篇文章,或可部分回答你的问题。原文链接:原标题:马航事件中的中国媒体真的不行吗?刚从马来西亚回来的记者想跟大家谈一谈中国媒体的表现。从10日出发去马来西亚,19日凌晨回到上海,在马来西亚十天时间我和同事分别在吉隆坡、哥打巴鲁、槟城等地来回。是的,国内对中国媒体在此次马航事件的表现的评论我们都看到了。不过说实话,我们都没有来得及为这些评论伤心,因为实在太忙太累了。作为去过前线的记者,我只想说,纸上谈兵永远比实地上阵容易。在马来西亚参与此次MH370失踪事件报道的媒体大致可以分为马来西亚本地媒体、欧美主流媒体和中国媒体三类。马来西亚本地媒体又分官媒和民间媒体两类,按照语言又可以分为英语、马来语和中文三大类。和中国国内一样,在灾难报道中,官媒(比如大马通讯社)比民间媒体有资源优势,而英语和马来语的媒体又比中文媒体相对接近政府消息源。在过去十天的表现来看,欧美媒体报道的传播力远远超出了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媒体,他们对于官方信息的发布、对于失踪原因的分析、猜测都得到了广泛的转载。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信息都是他们第一手获得的。在当地我们就发现,其实有不少消息是欧美媒体依据当地媒体的报道再度加工后才广泛传播的。比如马来西亚当地马来语媒体每日新闻确认的马来西亚官方称军方雷达探测到在马六甲一岸槟城外海霹雳岛附近有不明飞行物(后来证实确实是MH370),后来CNN、路透社再跟踪这一报道,传回国内后这个消息就变成了CNN等国际媒体为信息源。两名机长的住家和基本信息也同样是当地媒体报道后欧美媒体才纷纷跟进的。当然有人会说冒用护照、飞机/发动机制造商收到信号等都是欧美媒体披露出来的。但这些前线的记者没有一点责任。飞机制造商波音、发动机制造商罗罗、国际刑警组织等等都是欧美的企业和组织,他们在马来西亚并没有发布渠道。另外,他们和中国媒体的关系也远不如和欧美媒体的关系亲近,最终中国媒体得不到有效信息并不意外。事实上,缺乏信息来源是中国媒体在此次事件中获得的关键信息相对缺乏的一项很重要的原因。记者的几位同事从10日到达马来西亚之后便跟中方政府人员建立了联系也参加了中方发布会,但受制于此次事件仍由MH370登机国马来西亚主导,其提供的信息量和信息发布的频率远不如马来西亚每日下午定时召开的发布会。至于有很多人称中国媒体只知道接受新闻、翻译新闻而非主动发掘新闻,我想他们可能也没有仔细看BBC、CNN等国际媒体的报道。在马来西亚几天经常看CNN和BBC的就能发现,他们的报道中也都会包含马来西亚每日召开发布会所介绍的情况,在对马官方回应的报道力度上和中国媒体并无二致。我承认,欧美很多媒体在此次事件的记者都有很深的专业背景和长时间的相关领域报道经验,这些也是他们能获得一些独家消息源的原因,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中国媒体人所缺乏的也需要补充的。但是,我也希望问问提出这一问题的人,这是在前线的记者能够当即解决的问题吗?
就这件事来说,我想有些事实要注意一下:一是马航几天来的表态非常让人怀疑,很可能在失联后就掌握了一些东西,在各方压力才不得已披露,而他们以何种方式披露、向哪个媒体披露,都有及其谨慎的考虑二是飞机是美国产的,飞机的数据联系方式美国最清楚不过,所连接的卫星也是美国的,这类信息当然只有美方能发布三是登机乘客有问题的那部分信息,自然是马航和相关国家才能掌握当然中国媒体也落后,无论从记者站数量、从业人员素质和媒体整体水平、媒体公关能力等都有不少差距。但我们起点低啊,我读书的时候,新闻联播都是转载外媒的报道,各地方台都是转载CCTV的报道。CCTV1984年才有第一个驻外记者站——香港记者站,到08年才建立了17个驻外记者站。
我想肯定会有人说妥妥的体制问题。。好吧,折叠吧。。。
国内媒体的报道其实问题不在拿不到一手信源,是缺乏经验、团队协作和想象力。比如刚才CNN,就是派记者到一个飞行模拟器里,描述一下如何飞这段航班。直观,好看,涨姿势。央视有做过吗?找一个国内航空公司借模拟器,以央视的能力,应该不算很难?还是我要求太高了?新闻信源不是说你想建立关系就能建立关系的。美国情报官员如果有选择吹风,当然选华尔街日报、ABC,不会选央视和人日。同样,马来西亚内部消息,当地媒体肯定也最快拿到,因为他们在各部门都有内线。所以,谴责央视、人日在这次报道中拿不到一手新闻没啥意义,该说道的其实是这俩的国内报道。。。。建立关系靠什么?耐心、运气和技巧。个人经历:2005年亚足联讨论郑智的减刑。我的信源:上诉委员会当时的主席、柬埔寨人拉维。他默许我看了全部原始文件,所以对郑智减刑报道最准确。为什么?1.因为那一段常去吉隆坡,和拉维混到脸熟;2.经常和张吉龙一起出没,拉维以为我是足协喉舌,卖乖给中国。以上 关注老师呗= = 他说国内媒体哪里会有内线在马来西亚啊...大马内线都给自己国家的媒体或者美帝媒体之类的啊,,老师不仅说足球,,还科普 当然还有屁股图哈哈哈
问题回答:马航事件发生后,国内传统媒体慎重发声,部分抢新闻发布和新媒体一样失误。很多新媒体专业度不够,新的信息源无法核实便发布和传播,造成大量谣言,误导公众,浪费资源,并没有达到人们对新媒体的期望:“because the internet would correct itself. Truth would emerge through open trial and error.”【1】罗昌平对中国媒体总结得很到位,引用如下:围观马航失联事件,CCN、美联社、路透社、纽约时报等,基本垄断了关键信息的发布权,并对马来西亚形成倒逼反证,从而拼凑相对完整的信息流。从这种意义讲,中国没有一家真正的国际媒体,自然提供不了核心信源。信息时代,所谓大国,以及软实力,拥有一个国际媒体组合也应该是大国的标配,利大于弊。【2】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里面讲了马航失联报道中,中国媒体落后在哪里。中国网站报道相比西方有一个缺点就是不提供信源链接,这就导致了流言的传播补充:另外作为受众 ,如何规避假新闻马航事件,不同的新闻层出不穷。这个现象在微博和微信上都很严重,其实大部分非专业媒体或或媒体人账号不能作为可信度高的信息来源。原因有两个:1)专业的媒体人和媒体都会把核实信息源再发布作为职业操守的,受众的信任度和媒体的招牌远远比抢可能失实的新闻发布更加重要。《联合国国际新闻信条》第一条就说:“报业及其他新闻媒介的工作人员,应尽一切努力,确保公众所接受的消息绝对准确,不能任意歪曲事实,也不可以故意删除任何重要的事实。”2)至于有些微博大号,尤其是一些非专业媒体的账号发布和转发的马航最新消息,典型的捞过界行为,至于什么是捞过界,以知乎上对经济学家捞过界的表述为例,“这种现象正是典型的经济学家捞过界的行为——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大量在发表自己非熟悉领域的言论。”【3】我想说的是:其实马航事件,你关注的账号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获取的内容的渠道是否高效和优质。自媒体的个性化订阅使我们很多人通过选择关注一定的账号来获取信息,这个时候就是检验其专业性的最好时机。请你把一些靠通过加快更新速度而不是确保信息源准确的账号取消关注,你没必要让自己忍受这个,他对你的不负责就是你对他取消关注的最好理由。避免相信具有二手新闻来源的账号,多关注一些国际知名的新闻账号的新闻账号,或者订阅一些正规新闻账号。
最后引用知乎用户肖寒对于如何辨别假新闻的回答:用常识去判断,在没有确认真实性的前提下,不要传播可能的假新闻。验证来源,如果来自正规的新闻媒体,那么可信度较高。搜索新闻内容,如果搜索出来的链接只有贴吧等不靠谱来源,那么这个新闻不可信。善用以图搜图的搜索引擎,遇到有图片内容的,可以先用图片搜索。涉及国外报道的,可以使用新闻中提供的外文姓名等信息,利用 Google 或 Wikipedia 验证真实性。【4】参考文献:
【1】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12:00 AM - March 3, 2014,&Who cares if it’s true?& ,Retrieved取得日期,From: 【2】罗昌平,()Retrieved取得日期,From:【3】 Charles Liu,()《阴谋论是垃圾吗?》,Retrieved取得日期,From:【4】肖寒,()《怎么辨别假新闻?》来自知乎,Retrieved取得日期,from:…………………………………………………………………………………………………………………补充:作为一个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我把我平时获取新闻和消息的方式贴出来,希望能抛砖引玉,欢迎补充和评论。微博的话,就是关注一些专业新闻账号和时评人,媒体人。例如《看天下》(我从高中就开始买了,里面喜欢的主笔都会去关注,发布的消息很全面,视角很独特的新闻杂志),《第一财经周刊》(我同学有坚持看的,里面一些商业案例很有价值和深度),罗昌平,闾丘露薇,作业本,国外的新闻网站,赫芬顿邮报(这个特别欣赏),Tech Crunch(这个IT行业的应该都会知道),CNN,纽约时报,路透网,法新社我主要是通过鲜果订阅个性化内容,新闻的话,华尔街见闻,南方人物周刊,南方周末,人物杂志,大家,凤凰周刊,虎嗅网,里面还能订阅一些微信公众账号,整合了信息来源,有深度解读,基本上能满足我对时事和社会新闻的需要
通过这次事件看到的现象是,国内媒体在国际信息战中毫无竞争力,需要反思。业内称马航或因失联事件面临破产重组 |航空公司|马来西亚|马航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业内称马航或因失联事件面临破产重组 
  马航“折翼”――失联、亏损与后续难题
  新金融记者 王钰 彭俊勇
  MH370失联
  在运行多年之后,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成为历史。
  3月13日上午11时10分,马航正式表示,为表达对航班乘客与机组人员的尊重,14日起MH370及MH371&将更改为新的航班号,在航班“失联”5天之后,MH370将会永远定格。在此之前,执行3月8日吉隆坡-北京航线的马航波音777客机,载着227名乘客(其中中国154人)和12名机组人员,消失在黑夜之中。
  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即使是在11个国家的救援队伍对可能出事地点进行多天的拉网般搜寻之后。飞机去了哪里?乘客安危如何?为何出现这样的事故?事件发生至今,马航最后给出的确认消息是,3月8日8时11分为客机最后的联络时间,在此之前,该航班没有向外发出任何有关出现危机情况的信息。
  根据马航提供的资料,正常情况下,MH370在吉隆坡起飞时间为凌晨0:25分,到达北京时间为6:30分左右,为名副其实的红眼航班。
  在民航领域,红眼航班最大优势是便宜的机票价格,而这也会吸引很多游客的注意力,“一方面机票价格便宜,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省下一晚的住宿费用。”业内人士解释,但与此同时,飞行人员休息不足可能带来安全隐患。2009年9月,法国航空公司一架从巴西飞往巴黎的航班坠毁在中,飞机黑匣子显示,当时机长正在休息,由副驾驶掌控飞机。
  马航飞北京的此班航线,是固定的航班,已经飞行多年,航班时段安排和民航总局分配有关,不能轻易改。航线被充分利用以后,几家航空公司就只能错开时间段。
  尤其是飞北京的航班,机场产能严重供不应求,机位不够用,还承担公务团队,还有EMS、顺丰等货机,所以北京现在还再建二机场。
  红眼航班不可避免,却不是灾难发生的理由。3月14日下午12时13分,马航发布了其在事件之后的第18个正式声明。表示“公司将继续与马来西亚民航局紧密合作,全力支持该局在马来西亚交通部权限范围下所进行的搜索和救援任务。”
  “至今没有准确消息,体现在对东南亚整个国家的行动能力管理水平上,大家今后都会大大地画上问号。一个飞机七八天无影无踪,人为因素有,但设备方面的因素也不可避免,说明东南亚雷达设备管制都是有欠缺的。”中国民航大学教授刘光才告诉新金融记者“对中国民航,我们自己民众对航班延误意见比较大,但这个事给我们一个反思,国内民航危机处理的能力水平,包括设施设备都还是比较先进的。”
  马航的机队
  北纬6°56’12”、东经103°35’6”这个清晰的点上,巨大的飞机呼啸而过之后,从雷达上消失。“已把你们(MH370)交给胡志明市管辖区。”MH370航班回答说:“好的,收到。”这是外界迄今为止听到的关于该航班的最后一次声音,之后马航的连续18个声明,从来没能准确告诉外界,飞机到底怎么了。
  “如您所知,我们正在处理危机当中,我们不希望我们的注意力被转移。”在声明中马航这样表示,而关于飞机的去向,马航给出的官方表示是“失联”。
  在马航的机队中,共有空客330-300、空客380-800、波音737-400、波音737-800以及波音777-200型共5种机型,全部为世界航空界公认的安全机型。其中共有15架波音777-200型飞机,该机最大载客为282人,最大航程为12779公里,这一数字为吉隆坡至北京距离的2倍。
  事实上,在失联前12天,即2月23日,执行该航线的波音777飞机刚刚进行了保养维护,该项维护工程在吉隆坡国际机场飞机库进行,在当时没有发现飞机有任何机械问题。而下一次检查时间则定于日。
  自波音公司在2002年将该机移交给马航,已经12年,如果按照人类年纪的算法,这架飞机正处于“壮年时期”。中国航空学会专家介绍,一般民航客机可以使用30年,而在一些落后地区,使用时间将更长。
  在此之前,该飞机至今已执飞多达53465.21个小时和7525个飞行周期,与此同时,所有马航的飞机上都配有持续数据监控系统,即通信寻址和报告系统,这一系统将自动与地面联络,发送信息。然而,失联客机没有发出任何求救讯号或信息。
  3月8日早6点30分,是MH370原本预定在北京机场降落的时间,机场外焦急等待的乘客家属们得到的消息是,“飞机未抵达北京。”两个半小时之后,马航官员表示,这个时间,飞机所携燃油已经耗尽。
  对于各方媒体持续不断的各种猜测,马来西亚航空表示,已将所掌握的一切信息全面提供与发表,但持续不断的消息显示,此次很可能是航空历史上最诡异的事件,飞机究竟去了哪里,情况怎样,至今无人可以给出明确答案。
  马航此时的首要任务乃是尽全力关注及照顾MH370航班的乘客与机组人员的家属,为他们提供及时信息,安排交通、食宿、医疗服务及心灵关怀辅导。
  中国航线
  如果不是新闻中频繁滚动的消息,张奇(化名)对马航的记忆将会停留在之前的安全、舒适和周到服务上面。
  “看到飞机出事消息的那一刻,我老婆哭了。”在5年时间内,张奇一直将马航作为北京、吉隆坡往返行程第一选择,直到那个令所有人悲伤的消息传来。
  之前在众多马航乘客心目中,安全一直是这家东南亚知名航空公司最大的诱惑,也是马航深以为骄傲的地方。
  2013年,在由Skytrax评出的5星级航空公司榜单上,共有七家亚洲航空公司上榜,其中就包括马航,同样上榜的还有全日空,韩亚航空,国泰航空,,卡塔尔航空,新加坡航空等著名航空公司。
  “马航的各方面条件都是不错的,包括安全记录,在亚洲甚至在全世界的航空公司中都属于比较好的。”张奇告诉新金融记者,“除了稍有点贵。”
  在马来西亚至北京的航线上,目前有多家航空公司飞机执飞该航线,其中包括中国的国航以及马来西亚的马航和亚航两家公司。
  现在,马航在通往中国的航线中,有北京、上海、广州、桂林、厦门、长沙等城市,在通往中国的航班上,虽然多数空中服务人员都是讲英语,但马航在每架航班上都配置至少一名讲中文的空乘。
  “出事这班飞机相对比较便宜,一般都是夜里,而在这一时间段内,马航的优势更加明显。”张奇介绍,自2008年第一次前往马来西亚乘坐马航班机之后,该公司就成为其第一选择。“每年都要乘坐几回,包括出事的这个航班也曾经坐过。”
  “马航之前还得了奖,是五星级的航空公司。马航还有A380机型,飞北京、广州昆明、上海香港都有。在中国和东南亚航线数上占比不是很高,但客座量比较高。这个航空公司和中国的交流还比较密切。”一位民航界资深人士告诉新金融记者,“之前这家公司的安全性确实比较好,但是这次出事之后,之前的一切都已经归零,没人会记住你安全飞行了多久,人们只会关注你出了哪些事故。”
  成立于1937年的马航,有着悠久历史,目前相当于马来西亚的国家航空公司,在此次失联之前,日,马航正式加入世界三大航空联盟的寰宇一家。
  “马航的飞机坐着比较舒服,服务也好,包括机上食物,但是近几年来,乘坐亚航的人逐渐增多。”张奇介绍,“最主要原因是亚航比马航便宜,飞中国航线,至少要便宜几百元。”
  但显然,再好的服务、再低的价格,也无法抵消安全上面的隐患。在所有乘客中,最终确认两人使用的是假护照,说明无论是机场安检还是海关都存在漏洞。
  对手的压力
  作为马来西亚国有航空公司,出事之前的马航,长久以来和其他航空公司一样,在行业高潮时赚个盆满钵满,行业低潮时亏损挨骂,直到低价航空亚洲航空公司的出现。
  1996年亚航出现,成为马航的主要竞争对手,作为马来西亚的第二家国际航空公司,亚航采用低成本的运营模式,在整个亚洲航空界以低成本而闻名,因此吸引了众多游客,其目前已成为亚洲最大低成本航空公司,国内及国际定期航班共超过400个,航点遍布25个国家,其主要枢纽机场为吉隆坡国际机场的低成本航站大楼。
  同在一国之内,马航与亚航的经营模式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双方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亚航在吉隆坡的航站楼就是由马航之前的仓库改建而成,因此亚航的经营成本要比马航低很多,当然,代价就是乘客的乘机体验。”一位长期往来于中马之间的旅客告诉新金融记者。一般情况下,通往中国大陆的航线上,同等舱位的票价,亚航要比马航低三四百元。
  自2004年马来西亚的亚洲航空上市以来,马航的日子开始越来越艰难,到2008年,愈加艰难。
  在亚洲区域,东南亚低成本航空公司发展速度是最快的。从正面来讲,消费者的支出,购票费用降低了;负面则是,对安全的要求和制度都相对宽松一些。
  “经营情况不好,是2008年以后航空公司的普遍情况。经济危机后,人们的需求减少;油价不断上涨,燃油成本占航空公司30%-40%。这也是为什么全世界范围都兴起低成本航空的原因,都想把成本降下来,然后刺激消费。马航的情况也是航空业后效应阶段的反映。”刘光才告诉新金融记者。
  作为主要竞争对手,2011年亚航连续三年获Skytrax“世界最佳低成本航空公司”。Skytrax是航空业其中一个最具代表性的评估组织,每年都有上百万的乘客评选,真实度很高,所以受重视。
  “据我所知,在马来西亚,很多人都喜欢坐亚航的飞机,其次是马航,再次才是中国的飞机。”张奇说。
  在中国民航大学做的低成本航空研究发现,东南亚低成本航空(东南亚主要是低成本航空公司,)占到往返市场的1/3(国际航线这块)。
  根据马航2013财年业绩公告显示,当年马航净亏损为11.7369亿林吉特(1吉林特约等于1.88人民币),2012年其亏损4.33亿林吉特,亏损额大幅上升。
  事实上,在整个东南亚地区,航空公司普遍利润不高,现在只有新加坡航空和泰国老虎航空盈利,其他非低成本航空国营的都是靠国家补贴,不赚钱成为通病。
  3月8日,MH370失联消息传出之后,马航公司股票在周一遭遇大跌,开盘跌幅高达16%,之后盘内收窄跌幅,至收盘下跌4%。该公司股票也成为当天吉隆坡交易所换手最频繁的股票。而在过去的三年时间内,该公司股票下跌超过50%。
  后续难题
  新金融记者了解到,在3月8日出事之前,马航在北京的办事处位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T3航站楼,一般有四五名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值班。
  “在事情刚出来的时候,他们的人员肯定不够,我们这些人就主动参与到服务过程中间。”一名在外行联盟服务的工作人员王薇告诉新金融记者。“马航派来北京处理问题的100多名工作人员多数不会讲中文,与乘客家属在交流上有很多困难,因此需要翻译人员的协助。”
  MH370失联之后,多天时间内,马航以及马来西亚相关部门没有给出飞机的准确情况,使外界对马航的不信任感逐渐加强,尤其是当澳大利亚乘客爆出失联飞机副驾驶曾经邀请其到飞机驾驶舱参观并合影留念一事之后,关于马航的安全管理问题和危机处理能力成为新焦点。
  对此,马来西亚航空声明中表示:“我们非常认真地看待针对副机师&Fariq&Ab&Hamid&所做出的指控,我们对这些指控感到震惊。”
  3月12日,马航在北京丽都饭店开始对航班上每位乘客家属发放5000美元的慰问金。如果最后航班被证明发生不可逆转的事故,赔偿金额将会是不小的数字。
  “一般出这种事情,对航空公司影响很大,中小航空公司都因为这种事情破产了或者被收购了。大家都不想看到的事情,一旦出现了就是很大的危机。”业内人士介绍。
  而对马航来说,赔偿一般会由背后的保险公司支付,更大的难题在于――发生重大事故的航空公司经常会失去乘客的信任。
  “这个太正常了,任何人坐飞机都会考虑价格、服务等多种因素,但是最核心考虑的肯定是安全问题。”一位南航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众所周知的是,此次MH370是与南航共享航空代码,多名乘客是从南航系统订的机票。
  前述业内人士表示马航面临破产或重组是很现实的。任何一家航空公司出了事故以后,都会面临这个问题。如果规模够大,可以撑过去,如果不够大,马上就会出现重组破产危机。国家有可能进行一些补贴,避免破产,估计重组是不可避免。
  对此,中国民航大学教授李晓津认为,马航破产重组的可能性并不大,马来西亚很可能会注资,或者提供无息贷款。
  事实上,因为遇到重大灾难,导致航空公司破产并不鲜见,但一般情况下,有一定实力的航空公司都会得到所在国政府的支持。
  9?11事件后,美国的7大航空公司在那一年先后都进入破产保护,但由于规模都比较大,美国政府又专门进行立法给这些公司补贴,差不多经过两三年走出了危机。而美国西北航空公司、哈罗航空公司没走出困境,最后被其他公司收购兼并。
  “航空公司聚焦点非常高,影响是世界性的。要重建信心,没有五六年时间估计是不行的。”
  3月10日,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在丽都饭店举行第一场发布会,包括民航空中安全局、外交部领事副司长、交通部搜救值班室副主任在内的官方人士表示:中国现在全盘接手此事,马航以后只负责失联航班乘客家属吃住问题。
  在第一时间赶到机场进行协助工作的王薇眼中,现在事情还没有最终定论,MH370最终结果出来的时候,才是马航真正考验的到来。
  配文:
  史上由空难事故引发的破产:
  梳理民航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空难与航空公司的经营密切相关。公司经营业绩不佳会导致飞机安全事故频发,而反过来,空难事故也往往成为压垮航空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空难事故发生之后,航空公司、飞机生产制造商都难逃被重组兼并抑或破产的命运……
  麦克唐纳?道格拉斯
  曾经是美国一家著名的飞机制造公司,这家公司早年专注于生产军用飞机,著名的F-15“鹰式”战斗机就是上世纪70年代末诞生于该公司。
  军工领域的巨大成功促使麦道公司把触角伸向民用航空领域。但此后MD-80、MD-82、MD-11等麦道机型先后出事,导致公司声誉受损,市场占有率急剧下滑。
  1996年末,波音公司出资133亿美元收购了麦道公司。自此,“麦克唐纳?道格拉斯”这个美国航空制造业曾经响亮的名字成为历史。
  西班牙航空公司
  日,西班牙航空一架MD-82客机在马德里起飞时冲出跑道,并爆炸起火,事故造成154人死亡。出于安全考虑,日,西班牙航空突然宣布停止运营。
  河南航空
  日,一架河南航空公司航班,在黑龙江省伊春林都机场降落时发生坠机事故,机上96人中42人遇难。8月27日,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公告,撤销河南航空有限公司名称。
  日本航空公司
  1985年,日本航空JL123客机在东京飞往大阪起飞过程中,爆炸起火失事,机上520人死亡。随后其经营业绩始终不佳,2010年日本航空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9?11”事件波及整个民航业
  受恐怖袭击事件影响,世界航空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寒流”。美国航空公司、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美洲航空、德尔塔航空公司、美国大陆航空公司等美国等大航空公司都相继出现巨幅亏损、申请破产保护的情形。
  泛美世界航空
  日,泛美航空103号班机执飞法兰克福-伦敦-纽约-底特律航线,飞机成为恐怖袭击的目标,在苏格兰边境小镇洛克比上空时发生爆炸,事件造成270人罹难。&洛克比空难重挫泛美航空的营运,该公司在空难发生的三年之后宣告破产。
  马来西亚航空失联事件
  日,马来西亚MH370航班失联。随着时间推移,机上乘客生还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此次失联是马来西亚航空史最大的事件,伴随着可能的巨额赔偿和声誉危机,2013年净亏损近3.57亿美元的马航,在未来能否挺住,还是个未知数……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从马航失联事件看视频网站的差异化发展
马航MH370&&一架原本于3月8日凌晨由吉隆坡飞往北京的普通商用飞机,因在飞行途中无故与地面控制台失去联系,至今踪迹全无,而引爆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热情。这一重大突发新闻事件,瞬间成为了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无论是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还是视频网站、门户、微博等新媒体,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吸引人们的眼球。而在诸多新媒体形态的比拼中,以报道直观、具有现场感著称的视频网站更是成为人们了解马航失联事件的首选平台。
从众多跟踪报道该事件的视频网站的表现来看,相比于搜狐视频、新浪视频、优酷等更趋向于整合、转播央视、CNN等其他权威媒体的视频资讯的单一报道形式,凤凰视频则更多的是借助凤凰卫视、凤凰网两大平台的丰富资源,以及自身在新闻资讯和纪录片制作领域的优势,为网友提供了一个包含诸多报道形态、诸多一线独家内容,以及多元视角的专业化事件报道。
据凤凰视频方面介绍,其马航失联专题的用户浏览量等多项关键数据均已领先于同行,其中VV(视频播放次数)更是突破1亿大关。颇为亮眼的数据再一次彰显了凤凰视频独特的媒体基因,以及在重大新闻报道中强大的运作能力。
据了解,在获知马航失联消息的第一时间,凤凰视频就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开始增派人手制作专题,并安排人员分赴首都机场及丽都饭店进行直播报道;同时还连夜赶制了纪录片《生死失联》,对马航失联之后的场景、细节和故事进行了真实记录。而相对于大部分媒体在事件发生后所作出的&心灵鸡汤&式的抚慰报道,凤凰视频则表现出了一家媒体所应该有的专业性,陆续推出《追问》系列短片&&《失联乘客掉线QQ离奇上线》、《失联家属再拨通神秘电话》、《马航飞机失联前现恐怖报警》,邀请相关专家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对事件发展中出现的飞机遭劫持、坠海等一系列猜测进行剖析和解读。另外,凤凰视频还特别派出人员前往马来西亚进行实地拍摄,并参与报道了马来西亚总理记者发布会,获得了大量独家内容,同时还成为第一家抵达现场拍摄警察突击搜查失联航班正副机长住址的媒体。
除了在内容上独辟蹊径,为网友呈现不同视角的事件报道,凤凰视频在马航失联事件报道中还启动了客户端、PC端、微博、微信等多种报道形式的无缝连接和联动,体现了全媒体报道的优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丽都酒店马航和家属的谈判会中,由于家属只允许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北京卫视媒体记者入场,凤凰视频官方微博利用这一优势和前方记者进行独家微博滚动直播,掌握了大量一手内容,人民日报微博、财经网微博、凤凰资讯头条等均使用了凤凰视频的文稿。截至目前,关于凤凰视频微博报道马航失联事件的微博转发量已高达五万,网友活跃度较高。
在此次事件报道中,凤凰视频还有一个亮点值得肯定,即首次使用3G和4G网络进行手机直播。这一传播技术上的创新,不仅可以把新闻内容第一时间呈献给网友,同时也为媒体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树立了新的榜样。
目前,随着马航失联事件成为谜案,并由一个突发事件演变成为长期话题,各大媒体也已将其从重点报道改为常规报道。而凤凰视频方面表示将继续对事件的节点性消息做好应对报道,同时还将发挥自身在纪录片方面的制作优势,开始着手筹备制作纪录长片,计划从&灾难下的人性&角度对整个事件进行延伸报道。
最新图文推荐
最新专栏文章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网友热评的文章
seajs.config({
base: "/resource/passapi/scripts/"
seajs.use('seajs/seajs-css');
seajs.use(['artdialog/src/dialog-plus'], function (dialog) {
$('#favorite').on('click', function(){
$.getJSON('/passapi.php?op=userstatus&callback=?', function(data){
if (data.status == 1) {
var _this = $('#favorite').find('span');
$.getJSON('/?app=favorite&controller=favorite&action=add&jsoncallback=?&contentid='+contentid, function(json){
if(json.state){
_this.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看待反全球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