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度的利与弊1000字论文

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研究
【摘要】: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制度的整体安排、改革措施的一致性等原因,使养老保险制度在不断发展中显露出一些问题。其中,导致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差距悬殊的养老保险双轨制,已在近年来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之一。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运行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与企业职工之间的养老金差距大,影响了社会公平,也阻碍了人才的合理流动。从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上来看,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双轨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养老保险双轨制一直处于“试而不定”的状态,如何有效推进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不仅仅是维护社会公平的需要,也是构建我国科学合理养老保险体系的必然要求。
本文通过对于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的现状及其形成过程的介绍以及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讨论了养老保险双规制的形成原因及背景;并且通过对于新加坡、德国、美国、日本等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及现行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讨论,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提供未来的改革方向,并且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意见和建议。
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包括养老保险双轨制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相关的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分析问题,通过对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的形成过程及影响进行分析。第三部分结合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尤其是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分析,寻找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的方向及启发。第四部分提出对于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的建议和具体举措。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F842.6【目录】:
致谢5-6中文摘要6-7Abstract7-121 引言12-19 1.1 研究背景12-15
1.1.1 现实背景12-14
1.1.2 理论背景14-15 1.2 主要研究内容15-16
1.2.1 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的产生与发展15
1.2.2 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的影响15-16
1.2.3 对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借鉴16 1.3 研究意义16-17
1.3.1 理论意义17
1.3.2 现实意义17 1.4 研究方法17-18
1.4.1 历史分析法17-18
1.4.2 比较研究法18 1.5 论文创新点18-192 文献综述19-24 2.1 养老保险双轨制产生的影响19-20 2.2 对于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和借鉴20-24
2.2.1 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借鉴20-21
2.2.2 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借鉴21
2.2.3 对于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的改革建议21-243 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的形成过程24-27 3.1 养老保险双轨制涉及的相关概念界定24-25
3.1.1 养老保险概念的界定24
3.1.2 国家行政机关24
3.1.3 事业单位24
3.1.4 养老保险双轨制24-25
3.1.5 职业年金25 3.2 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发展历程25 3.3 我国对养老保险双轨制做出的改革举措25-274 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的负面影响27-31 4.1. 养老保险双轨制的不公正性27-28
4.1.1 统筹方法不同导致的不公平27
4.1.2 支付渠道不同导致的不公平27
4.1.3 享受的标准不同导致的不公平27-28 4.2 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运行的社会后果28-31
4.2.1 不利于人才合理配置,阻碍劳动力市场的建设28-29
4.2.2 引发群体不公平感,造成群体矛盾29
4.2.3 降低人们对参保行为的期待,不利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29
4.2.4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较高的退休金支出形成了严重的财政负担29-30
4.2.5 双重制度导致管理混乱30-315 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探究及其对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的启示31-46 5.1 新加坡——强制储蓄型的养老保障制度31-34
5.1.1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31-33
5.1.2 新加坡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特点33-34 5.2 德国养老保险制度34-37
5.2.1 德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34-35
5.2.2 德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35-36
5.2.3 德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不足之处36-37 5.3 美国——多支柱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37-41
5.3.1 美国联邦多支柱公务员的养老保险制度37-40
5.3.2 美国养老保险体系发展的几点经验40-41 5.4 日本年金制度41-43
5.4.1 日本年金制度及其影响41
5.4.2 日本年金制度“一元化”改革41-42
5.4.3 日本公共年金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42-43 5.5 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及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43-466 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的政策思路及建议46-51 6.1 构建我国养老保险新模式46-48
6.1.1 建立“三重支柱”模式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模式46-47
6.1.2 建立自愿的职业年金制度,设立个人账户47-48 6.2 注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合理衔接48-49 6.3 建立科学的养老保险金管理、组织和监督机制49 6.4 相关立法保障49-517 结论51-52参考文献52-54作者简历54-56学位论文数据集5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华迎放;;[J];中国劳动保障;2006年11期
李晓娟;陈泽华;;[J];当代经济;2008年01期
李连芬;刘德伟;;[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10期
郭伟伟;;[J];东南亚纵横;2009年11期
马英;;[J];发展研究;2006年03期
任闽育;;[J];发展研究;2007年07期
曹洁;张玉棉;;[J];河北学刊;2010年04期
陈星;[J];经济导刊;2005年10期
陈宗利;;[J];经济师;2006年08期
余英华;;[J];今日科苑;2007年1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艳秋;[D];河北大学;2011年
朴曙光;[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严丹;[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谢赟慧;[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杜国祥;[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王伟;[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池学勇;程凌;;[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程恩富;黄娟;;[J];财经研究;2010年11期
臧宏;;[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杨娟;吴彬;;[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02期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研究"课题组;何凤秋;张平平;;[J];第一资源;2011年02期
董黎明;;[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1期
潘卫星;李长力;;[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5期
杨伶;;[J];法制与社会;2008年03期
刘越飞;;[J];法制与社会;2010年10期
李雅琳;毕睿琦;徐卫琼;;[J];法制与社会;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星;[D];吉林大学;2009年
陈佳;[D];南开大学;2009年
刘大玉;[D];武汉大学;2010年
张倩;[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郑智峰;[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刘军伟;[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王磊;[D];吉林大学;2012年
陈正光;[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海;[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王秋军;[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邓宏林;[D];苏州大学;2010年
陈旭;[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季冬玲;[D];西北大学;2010年
黄晓中;[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王士娟;[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张彦青;[D];河南大学;2011年
孙杨;[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田秋园;[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必坚;;[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张佳楠,王海岭;[J];财经科学;2002年S2期
饶茜,江文昶,姜宇;[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1期
丛树海;[J];财经研究;2002年01期
李连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6期
佟爱琴;[J];财贸研究;2003年01期
李晓莹;[J];财政研究;2002年08期
丁卫国;[J];当代财经;2002年04期
朱艳圣;;[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6期
景天魁;;[J];党政干部文摘;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经济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国华;[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王燕妮;[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刘媛媛;[D];青岛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慧荣;[J];人力资源;2003年08期
徐君卿;;[J];企业家天地;2006年09期
赵巍楠;[J];行政人事管理;1995年02期
雷庆生;[J];探索与求是;1996年09期
马雪彬;[J];财会研究;1998年10期
朱云祥;[J];经济论坛;1999年14期
陈银回;[J];开放潮;2002年03期
李扬;[J];改革与理论;2003年06期
杨良初;[J];经济研究参考;1998年11期
牛序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汪旺庭;许萍艳;董南萍;;[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路建国;;[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李爱;;[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宋智勇;;[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骆忠学;;[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1年第3期(总第87期)[C];2011年
刘仁华;蔡康全;;[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徐福君;邓晓辉;;[A];华东地区保险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陈谌;;[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王建宁;;[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杜刚;;[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艳;[N];陕西日报;2010年
绥阳站记者
石芝谋;[N];遵义日报;2008年
孙鹤 王巍
李娜;[N];吉林日报;2008年
吴轶群 实习生
何建飞;[N];嘉兴日报;2008年
李玉梅;[N];金昌日报;2008年
张卫婷;[N];酒泉日报;2008年
本报记者 张有仓;[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记者 叶星 黄云 通讯员 张光杰;[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实习生张莎 记者
刘常俭;[N];河北日报;2010年
仝伟平 通讯员
陈站东;[N];焦作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玮玮;[D];山东大学;2010年
童文胜;[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范海东;[D];厦门大学;2007年
于凌云;[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邱晓彦;[D];湖南大学;2010年
周国良;[D];复旦大学;2003年
李红军;[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胡秋明;[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张水辉;[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张学辉;[D];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关琪瑜;[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李凯;[D];西北大学;2010年
吴杰伟;[D];天津大学;2010年
张慧;[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朱亚军;[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杨颖;[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刘洋;[D];吉林大学;2011年
连寅;[D];西北大学;2011年
徐德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李婧;[D];西北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论文)公平和可持续视阈下的养老双轨制改革,养老金双轨制,养老保险双轨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论文)公平和可持续视阈下的养老双轨制改革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毕业论文 公平视角下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探析
下载积分:1658
内容提示:毕业论文 公平视角下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探析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4:21:1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毕业论文 公平视角下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探析
官方公共微信  “工人最伟大,劳动最光荣”。在我国,这是喊了几十年的口号。即便是改革开放之后若干年里,头戴安全帽、脖缠白毛巾、手持钢钎"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双轨,分裂的养老制度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工人最伟大,劳动最光荣”。在我国,这是喊了几十年的口号。即便是改革开放之后若干年里,头戴安全帽、脖缠白毛巾、手持钢钎的钢铁汉子,穿着蓝格围裙,戴着雪白帽子,站在机器前的纺织女工,还都是最光荣令人羡慕的职业,还是许多人的梦想。 中国论文网 /7/view-4428913.htm  时至今日,这些人已经从企业退休。期间,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他们中的许多人还经历了国企改制,工人下岗等等。熬过了这一切,今天最困扰他们的,是和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人员之间养老金的差距。   双轨制致养老金相差数倍   不久前,记者到重庆参加一个为离退休同志举办的文艺活动。一个从某大型国企退休的高级工程师将记者拉到室外,就养老金问题抱怨了半个多小时。他急切地说:“同样是高级工程师职称,同样的几十年工龄,同样的为国家贡献一辈子,从事业单位退休的能拿到三四千元,而我只能拿一两千元,太不公平了,让人心凉。记者同志,你一定要给我们反映反映,呼吁呼吁!”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烦恼。退休之后,很多人会发现,因为工作单位的性质不同,拿到手的退休金会有很大差别:与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相比,企业职工尤其是普通职工退休后拿到的退休金少很多,甚至还不及前者的一半。   这就是养老金制度的双轨制。企业20%、个人8%合计28%的缴费率,换来的是一二千元的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不缴费,一般都能有三四千元退休金。双轨制导致的巨大待遇落差,持续成为离退休人员的抱怨焦点。   养老金是离退休人员晚年生活的保障,也是多年工作的回报,是国家对自己贡献的认可。许多从企业退休的人员如今却陷入困境。一两千元的养老金,上涨的物价,让单靠养老金难以支撑日常生活,更不用说大病大灾。   养老金的双轨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公更在现实中被逐渐放大。同样的付出,却得不到同样的回报。双轨制以前,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人员的工资替代率(养老金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比)相同,双轨制以后两者开始背道而驰。尽管企退人员养老金已连涨9年,数额翻了一番多,但大多仍在两千元之下,替代率不足60%。而机关事业单位替代率达到了90%。在许多地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比企退人员多一倍以上已是常态。诸如“两个企业高工不如一个机关勤杂工”的情况比比皆是。   其实,当下的养老金制度,何止“双轨”!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苏云认为,目前实行的退休制度其实是“多轨制”: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实行由财政统一支付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其中,“第一轨”的政府机关退休人员的退休金高于“第二轨”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第三轨”的企业职工则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享受的待遇低于上述两轨。   养老双轨制由来已久   同等学历、同等技能甚至同等贡献的人,仅仅是因为工作单位性质的不同,退休后就不能得到同等待遇。如此不公的“双轨制”,究竟从何而来?显然是制度设计。   建国伊始,养老双轨制就已经存在。企业职工和公职人员依据不同制度,公职人员的养老待遇优于企业职工。1958年,《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出台,工人和公职人员的养老标准得到统一,养老双轨制暂时退出历史舞台。   文革结束后,政府机构臃肿,干部老年化严重,1980年领导层决定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好让他们尽快退休。从此,公职人员和职工执行不一样的养老制度了。1980年9月《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颁布,1982年2月,《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出台。至此,公职人员和职工的养老开始分道扬镳。   1991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对企业职工实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此后,工人养老不再由国家全包。但国务院又规定机关事业单位不执行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由人事部负责,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1992年,原人事部就曾下发《人事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上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按照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合理负担的原则,在城镇各类职工中逐步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精神,逐步改变退休全部由国家包下来的做法。”人事部还在云南、江苏、福建、山东、辽宁、山西等省搞了局部试点,但最终改革以失败告终。公职人员养老依然沿袭旧有制度,由国家全包。   1993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实行职务级工资制,规定“离休人员,按离休前本人职务工资和津贴的全额发给”,同时规定实行新工资制度后离退休公职人员的退休标准:职务工资和津贴按国家有关规定打折扣后计发退休费,费用列入国家预算。该规定成为现行公职人员养老制度的法律基础。从此,企业工人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又再被划分为两个世界。   根据统计,到2005年底,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平均高出企业职工两倍多,如果算上津贴、补贴等等,差距更大。据媒体报道,2012年,职工与公职人员两者之间的差距可达3倍之多。   公众对养老金双轨制怨声载道,要求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的呼声日渐高涨。2009年,国务院重启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搞了试点。但是,这次改革仅向事业单位人员开刀,丝毫未触及机关公务员。由于改革之后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的收入将大幅降低,改革遭到事业单位人员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抵制。   让人担忧未来且影响当下   年初,在人民日报和人民网联合进行的一次调查中,高达94%的网民认为养老制度实行双轨制不合理。有网友指出,养老“双轨制”,是社会不公的表现之一,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之一。   养老,是民之大事,也是国之大事。它就像劳动者年轻时为自己的老年攒下资本,持续往一个共同的储蓄罐中放钱,到了退休那一刻,就可以将这个储蓄罐非常干脆地砸向地面、从里边取钱。但现实的情况是,大家没有按一样的方式往养老金罐子里边交钱,也没有按一样的方式从里边取钱,公众的安全感和政府的公信力,就因此缺失。
  养老金双轨,不仅影响离退休人员,更影响公众当下的选择,以及人力资源的配置和流动。甚至不少年轻人,判断眼下工作好坏的标准,已经涵盖了20多年后的退休金能有多少。养老制度的风吹草动已经进入了年轻人的视野。   去年,东北某省会城市招聘有事业编制的清洁工,结果招来了不少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蜂拥报名。这些年轻人放弃了专业,放弃了梦想,放弃了职业规划,只为得到一个事业编制。许多人说,职业发展、个人兴趣都是浮云,稳定、能养老才是王道。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表示,如今年轻人在择业中,重政府轻企业、重白领轻蓝领、重城市轻农村等现象十分常见,“除了与就业环境、职业选择、工资待遇等相关外,与双轨制退休模式必然有关。”   去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2011年《社会蓝皮书》显示,在对全国286个城市小学四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在校生及其家长进行的调查中,25%的家长希望孩子成为医生、律师、记者等专业人员;15%的家长希望孩子成为科学家、工程师;另有15%的家长希望孩子成为教师;选择让孩子当政府官员的占11.6%;而选择让孩子成为工人农民的家长仅为1.2%。   “铁饭碗”的巨大诱惑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找工作时把目光投向了更稳定、更保险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近年来不断升温的“公考热”就是证明。   更严重的是,眼下的养老金双轨制如果继续下去,社会不公引发的风险除外,财政包养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会越来越多,而且因为老龄化的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增长,造成财政不堪重负,甚至引发崩盘风险。   公众盼望打破双轨   日前有媒体披露,多部委与多套养老方案设计者们在为期两天的闭门会议上就养老保障制度达成了多项共识。与会人士透露,目前,多方在顶层设计的规划、养老制度的安排以及如何实现上述制度这三大问题上达成了方向上的共识,养老金并轨一事已基本没有悬念,但具体的方案仍在讨论中,相关政策何时出台也无定论。   虽然只是一条笼统的消息,但还是给人很多期待,因为公众盼望打破养老金双轨制,已等了太久太久。   五年来,中央确定的五个省市的试点工作都进展不大。改革推进迟缓,并非仅仅因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担心待遇会降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副会长郑功成认为,“由于这一改革牵涉到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等多项制度变动,因此改革阻力和难度甚大,相关制度设计仍需磨合、完善。”   还有,并轨不能简单理解为“并入”,而是要统筹考虑养老金待遇差别、投资运营、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转移接续、退休年龄等问题,朝着一个各方面都能受益的、科学的方向改革和推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不久前介绍下一步工作重点,一是要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二是要完善社会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政策;三是要推进社会保险城乡统筹。   早在今年夏天,胡晓义曾经表示,制度的最终统一,也就是“并轨”,这个大方向是明确的。   胡晓义表示,“并轨”的大方向是明确的。实际的推进,要考虑两方面情况: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现行退休养老制度已实行60多年,从以往的经验看,对这类“老制度”进行彻底改革,必须是循序渐进的,才能实现制度的平稳过渡,减少社会震荡。另一方面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本身也需要继续改革完善。   胡晓义说,国家已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动养老“双轨制”所导致的不合理差距问题的解决。一是连续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对反映差别较大的企业退休高级职称科技人员,在这几年调整待遇的过程中一直给予倾斜。同时,对退休早、养老金偏低的高龄退休人员的照顾,已形成机制。二是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2008年国务院确定山西、浙江等5个省市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但事业单位分类人事制度、工资制度、财政体制改革与之紧密相连,需要同步推进。三是加快推进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进一步提高职工在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的确,养老金双轨制虽已“积重”,但绝非难返。办法总比问题多。今天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十八大提出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来推进改革,还有消息称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为养老制度改革定调。从这个角度考量,不难得出结论:养老金双轨制是非改不可,早改早主动。   责任编辑 李娜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论文】养老制度“双轨制”的弊端及其政策建议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7.1~8.1期间,当日购买维普网文档,第2篇起享受6折优惠。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养老制度“双轨制”的弊端及其政策建议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养老双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