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运动费流量吗计算大卡准吗

咕咚,要推荐一下 - 自由自在 -
- Powered by Discuz!
咕咚,要推荐一下
app“咕咚运动”,这款软件不错,徒行爱好者、跑步爱好者、骑行爱好者必备。
瓜老比较试用了四五款这类软件,这款最得瓜某之意。
GPS定位准确,我估计误差不超过5米(同一路线内外圈能区分);
计算卡路里消耗;
有历史记录及图表记录;
数据可上传服务器;
可以约跑;
瓜老最近晚上近九点在小区跑步,选择的路线正好一圈一公里,今天晚上用12分钟跑了2公里,出汗。可见瓜老虽老尚能饭啊& &2千米消耗卡路里150大卡。
人到中年要运动,跑跑真是很舒服,本来是陪小瓜跑步,现在小瓜没坚持了,瓜老却坚持了下来,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争取在11月底前一次跑三公里。
嗯,便于远距瞄准击毙
几多事后诸葛亮,谁个潮前毛泽东!
早上走3公里到办公室:时速4.76km/h时,费时38分,燃烧大卡176,时速5.75km/h时,费时35.3分钟,燃烧212大卡。可见,快走比慢走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啊
整日价撵猪打狗看小二
牛老早些年是陪瓜老家的东床快婿红孩儿跑步,一直是我带着他跑,从去年开始,牛老已经跑不快啦,现在跑步是红孩儿带着牛老跑。
牛老在国内没有神马秋冬季的衣服。请教瓜老秋冬季跑步装是如何装备的?
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
一般5公里以内的,百姓都是腿儿着,再远的是能骑车就骑车,要不就挤地铁,实践了好几年了。
一码归一码,就怕跑调儿。
说好了,就算是歪了,也得斜杠斜来,别没了规矩。
早有调查表明了,健康长寿与否,和运动没有一毛钱关系。甚至动的历害的群体比不运动的群体平均寿命要短得多得多。
正所谓吃多大苦享多大福,运动过后能让人舒服这是真有感受。
一码归一码,就怕跑调儿。
说好了,就算是歪了,也得斜杠斜来,别没了规矩。
早上走3公里到办公室:时速4.76km/h时,费时38分,燃烧大卡176,时速5.75km/h时,费时35.3分钟,燃烧212大卡。可见,快走比慢走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啊 ...
瓜.农 发表于
那玩意儿准吗?
瓜老下次做个实验:
背上30斤瓜,早上走3公里到办公室:时速4.76km/h时,费时38分,燃烧大卡也是176么?
一般5公里以内的,百姓都是腿儿着,再远的是能骑车就骑车,要不就挤地铁,实践了好几年了。
普通百姓 发表于
普爷的低碳方式定会带来丰厚的回报啊。。。
觉悟的好啊。 &&威望 + 30
早有调查表明了,健康长寿与否,和运动没有一毛钱关系。甚至动的历害的群体比不运动的群体平均寿命要短得多 ...
狗粪得 发表于
长寿与否和运动没有一毛钱关系,但健康和运动还是有几块钱的关系的。。。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咕咚iPhone版(Store)登陆福建本土热门论坛
&&|&&&&|&&&&|&&
专家:运动APP测卡路里不够准确
可穿戴运动设备所测数据也不够科学,可参考但不能完全依赖
版次: A11
-- ·本地 --
&&&&东快讯(记者黄淑平)可携带的运动软件和设备,近来深受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捧。只要下载一款APP,就能清楚记录运动的路程、消耗的卡路里等参数。近日,福州陈女士在朋友的推荐下,也想尝试一下这些新潮软件的功能。不过,该选择哪一款运动APP,测量的数据是否准确科学,陈女士有很多疑问。而东南快报记者采访多位专家后了解到,无论是运动APP还是可穿戴运动设备,测量的数据实际上并不准确。&&&&使用者&&&&使用方便,但仅几分钟就消耗数十兆流量&&&&无论是智能手机就能安装的潮人运动计步APP,还是可佩带的手环或手表运动设备,因为其使用简单,数据明了,深得年轻人喜欢,不过也有其弊端。&&&&在媒体工作的黄先生此前在自己的手机上装过一款跑步计步APP,他告诉东南快报记者,在跑步的过程中,这个软件处于持续跟踪的状态,记录跑步的时长、路程、消耗的卡路里等简单的数据,对于运动者来说很直观。但是软件运行过程中,需要打开网络,不仅耗流量且耗电量,仅几分钟就能消耗数十兆流量,一个月的花费无形中会增加不少。&&&&白领林女士也曾试用过几款APP,不过由于一些软件需要付费,她最终没有继续使用。&&&&软件开发者&&&&单凭软件测量并不准确需配合使用移动设备&&&&“作为智能软件,无论是APP还是智能设备,基本的功能都只是基础计步,而这些功能并不是十分准确。”在国内一知名互联网公司负责智能软件和设备开发项目的陈经理说,目前国内开发的一系列运动APP,都是参照国外开发的软件,其原理是参考GPS定位功能和移动数据的接收情况反应给接收系统,然后通过提前编程好的电子程序计算转换成数据,最后显示在手机或设备上。&&&&陈经理说,如果单凭一款运动APP,并不能客观反映运动数据,而必须与移动设备捆绑在一起,最终测量的数据才相对科学准确。如果仅靠手机下载一款运动APP,作为运动参数的参考,并不合理。&&&&运动专家&&&&可作为日常锻炼的参考但不能完全依赖&&&&那么,时下流行的可穿戴运动计步设备和APP运动软件,是否适合大众广泛使用?&&&&昨日,东南快报记者采访了本报特约专家、北京市科学健身专家讲师团秘书长赵之心。他表示,这些设备在出厂时是经过校准的,在日常中作为参考是可以的,但还是有一定的误差,所以是不能用来作为实验数据的。而这些可穿戴设备测出的数据是通过一定的模式估算出来的,是相对某一类人群的一个参考范围,而不是标准值。经过一段时间后,设备会出现误差,而使用者很难再次进行校准,因此这些数据只能作为参考。作为日常锻炼的参考是没有问题的,但完全依靠它们是不够的。&&&&不过,想更科学地使用这些设备和软件,赵之心说最重要的是配合自己的感受、实际的情况(如实际的距离等)来使用,他也向市民提供了几个参考,比如在选择时可以考虑后台的支持能力、APP的实用性、APP操作的方便程度等。&&&&新闻链接 常见的运动APP软件&&&&在众多运动软件中,“Nike+Run-ning”和“咕咚运动+”拥有最多拥趸。“Nike+Running”的最大亮点是基于GPS的定位和计算跑步里程的功能,伴随跑程的导航系统精简,能让跑步者轻松查阅跑步时的关键数据和GPS追踪定位地图,并且会在跑者每完成1公里时进行语音提示,播报跑者已经完成的公里数和所用时间。不少男生说,之所以选择它,看中了它的私教功能,能够从世界级教练那里获得一些指点和秘笈。&&&&和“Nike+Running”一样,“咕咚运动+”这款软件也可以记录各种运动,同时把运动成果通过微博、微信等“秀”好友看。“咕咚运动”同时还加入了运动交友功能,比如约跑。&&&&另外,“腹卧撑教练”、“六块腹肌”等针对腹肌训练的软件成了型男必备利器,而女同胞下载较多的是“瘦瘦”、“减肥小秘书”“瘦身战争”等塑身类软件。
来源:东南快报,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东快网()
第A11版:·本地&&
-- 本版目录 --
联系我们 | 关于东快网 | 广告服务 | 团队日志 | 网站地图
闽ICP备: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 号
 Copyright by .cn
东快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运动日平均消耗大卡
坚持运动,我要瘦成一道闪电!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