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大发展三星堆是什么时期的,经济发展速度是多少百分比

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经过2 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使中国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物质技术基础,一些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成就,显示了中国丰厚的智力资源,一大批艰苦创业的知识分子和英雄模范,构筑了新中国的精神家园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复兴之路》解说词回答:(1)依据材料列举“经过2 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在政治制度、经济建设、科学技术方面各取得的成就。材料二 1960年代,新中国追赶当时世界发达国家的速度慢了下来。而这一时期,中国的近邻日本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年代”,国民收入在7年里增加了一倍。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举行,使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猛增了一倍多。1968年日本成为当时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世界第三经济强国。,——《复兴之路》解说词 (2)二战后以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经济方面有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还处在“文化大革命”带来的重重困难之中,人们渴望着一股强劲的新风,吹散笼罩在前进道路上的浓重迷雾,什么是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严峻的现实和美好的理想需要所有中国人对这个重要命题做出回答,正在穿越历史三峡的中国航船期待新的领航者出现。——《复兴之路》解说词 (3)根据所学说明“中国航船期待新的领航者”是怎样出现的?其为现代化建设提出哪些创见?-乐乐题库
& 国共政权的对峙知识点 & “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习题详情
14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59.7%
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经过2 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使中国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物质技术基础,一些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成就,显示了中国丰厚的智力资源,一大批艰苦创业的知识分子和英雄模范,构筑了新中国的精神家园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复兴之路》解说词回答:(1)依据材料列举“经过2 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在政治制度、经济建设、科学技术方面各取得的成就。材料二& 1960年代,新中国追赶当时世界发达国家的速度慢了下来。而这一时期,中国的近邻日本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年代”,国民收入在7年里增加了一倍。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举行,使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猛增了一倍多。1968年日本成为当时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世界第三经济强国。&&&,——《复兴之路》解说词 (2)二战后以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经济方面有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还处在“文化大革命”带来的重重困难之中,人们渴望着一股强劲的新风,吹散笼罩在前进道路上的浓重迷雾,什么是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严峻的现实和美好的理想需要所有中国人对这个重要命题做出回答,正在穿越历史三峡的中国航船期待新的领航者出现。——《复兴之路》解说词 (3)根据所学说明“中国航船期待新的领航者”是怎样出现的?其为现代化建设提出哪些创见?&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0-淄博市高三摸底考试
分析与解答
习题“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经过2 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本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高考的特点。设问既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也考查其综合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不失为一道好题。第(1)问要求从材料中获取答案,注意不要简单照搬课本知识。第(2)问实际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结合课本回答即可,分值只有3分,因为简单概括就可,不宜展开。第(3)问实际考查邓小平的复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结合相关知识概括回答即可。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经过2 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经过2 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主要考察你对“国共政权的对峙”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国共政权的对峙
与“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经过2 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相似的题目:
地图可以直观反映历史。如果给下列地图加一标题,应该是太平天国形势图辛亥革命形势图北伐战争形势图红军长征路线图
材料阅读: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啊,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春天的故事》结合材料回答:①材料中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有一位老人”指的是谁?②他划出这个“圈”指的是什么?当时在广东划的“圈”里有哪几座城市?&③这个“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什么政策?这个政策是我党在哪一年召开的哪次会议中做出的决定?④有人认为上述政策的实行便利了外国企业抢占中国市场,使外国列强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几乎都得到了,因此这种政策的实施弊大于利。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说明理由。&&&&
有人认为:“伟大长征的拐点在云贵川”。下列能为这一观点提供论据的有①突破四道封锁线&&②召开遵义会议&&&&③四渡赤水&&&&&&&&④渡过金沙江①②③①③④①②④②③④
“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经过2 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使中国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物质技术基础,一些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成就,显示了中国丰厚的智力资源,一大批艰苦创业的知识分子和英雄模范,构筑了新中国的精神家园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复兴之路》解说词回答:(1)依据材料列举“经过2 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在政治制度、经济建设、科学技术方面各取得的成就。材料二 1960年代,新中国追赶当时世界发达国家的速度慢了下来。而这一时期,中国的近邻日本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年代”,国民收入在7年里增加了一倍。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举行,使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猛增了一倍多。1968年日本成为当时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世界第三经济强国。,——《复兴之路》解说词 (2)二战后以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经济方面有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还处在“文化大革命”带来的重重困难之中,人们渴望着一股强劲的新风,吹散笼罩在前进道路上的浓重迷雾,什么是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严峻的现实和美好的理想需要所有中国人对这个重要命题做出回答,正在穿越历史三峡的中国航船期待新的领航者出现。——《复兴之路》解说词 (3)根据所学说明“中国航船期待新的领航者”是怎样出现的?其为现代化建设提出哪些创见?”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经过2 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使中国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物质技术基础,一些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成就,显示了中国丰厚的智力资源,一大批艰苦创业的知识分子和英雄模范,构筑了新中国的精神家园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复兴之路》解说词回答:(1)依据材料列举“经过2 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在政治制度、经济建设、科学技术方面各取得的成就。材料二 1960年代,新中国追赶当时世界发达国家的速度慢了下来。而这一时期,中国的近邻日本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年代”,国民收入在7年里增加了一倍。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举行,使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猛增了一倍多。1968年日本成为当时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世界第三经济强国。,——《复兴之路》解说词 (2)二战后以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经济方面有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还处在“文化大革命”带来的重重困难之中,人们渴望着一股强劲的新风,吹散笼罩在前进道路上的浓重迷雾,什么是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严峻的现实和美好的理想需要所有中国人对这个重要命题做出回答,正在穿越历史三峡的中国航船期待新的领航者出现。——《复兴之路》解说词 (3)根据所学说明“中国航船期待新的领航者”是怎样出现的?其为现代化建设提出哪些创见?”相似的习题。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电大 西方经济学m 2013年必备
下载积分:0
内容提示:电大 西方经济学m 2013年必备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3:01:5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电大 西方经济学m 2013年必备
官方公共微信试题分析:材料中圈出的时段是1962---1972年间日本的经经发展情况。依据所学,二战后的日本形成的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故A错误;20世纪90年代,日本出现“泡沫经济”,故B错误;1955年起,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故D错误。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号经济大国。故选C。
考点:二战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日本崛起。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艰难探索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回答下面试题。
1.下图是“信谊化学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发行的股票。在股票的背面盖有“1955年度股息红利及1956年一、二季度定息发讫”的印章。印章中“股息红利”到“定息”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企业
A.经营效益的变化
B.分配制度的变化
C.生产方式的变化
D.所有制性质的变化
2.贴春联是中国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当下最流行的是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D.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3.下图EF段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的原因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规
D.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力推动
4.建国六十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打头的游行方阵分别命名为:开天辟地、艰苦创业、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下列史实与“艰苦创业”相关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一五计划制定与实施
C.开辟经济特区&&&&&&&&&&&&&&&&&&&&&&&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5.2008年,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科学发展”和“邓小平理论”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货币的发展见证了人类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下图。
(1)材料一是什么时期的什么货币,它的出现说明什么?
(2)下表是人民币发行的简表。要求参照前三套人民币发行的简要说明,编写第四套人民币发行的相关说明(填入对应的表格内)。说明限60字。(5分)
开始发行时间
&&& 发行的面值
&&& 人民币发行简要说明
第一套人民币
1948年12月
50 000元、5 000元、500元、50元、5元等& 12种
解放战争时期发行。加快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促进了建国初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第二套人民币
10元、1元、1角、1分等l1种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发行。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第三套人民币
lO元、1元、1角等7种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发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调整。
第四套人民币
100元、50元、lO元、1元、1角等9种
材料二& 海关总署日发布2010年一季度我国外贸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1至3月,我国出口总值6178.5亿美元。
目前世界各国为什么进出口贸易结算以美元为主?简述二战后美元地位的变化及原因。(9分)
欧元的出现反映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也反映了多极化趋势加强,简述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0113
题型:材料题
& 绘画、图片、票证等既是不同时期一幕幕人们生活场景的展现,又是当时社会状况的写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下图是《南都繁会图》的一部分。这幅历史长卷生动地描绘了明永乐年间南京秦淮河两岸的盛况。画卷中街市纵横,店铺林立,车马行人摩肩接踵,标牌广告林林总总。两岸建筑有:佛寺、官衙、戏台、民居、牌坊、水榭、城门,层层叠叠;茶庄、金银店、药店、浴室,乃至鸡鸭行、猪行、羊行、粮油谷行,应有尽有。河中运粮船、龙舟、渔船往来穿梭,还有从内秦淮河拐出的唱戏的小船……。&&
(1)《南都繁会图》又被称为“明代的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反映的如此繁华的经济状况为什么没有完成社会转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二 下图是光绪年间黄浦江畔的街景: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上海的社会生活状况有哪些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变化出现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55年起发行至1993年停止流通)曾关系到国计民生,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仍能昭示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特色颇具史料价值。
图二&股票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是日由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的。 它打破了“股票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的旧观念。此后,上市公司在中国纷纷涌现。
(3)由粮票到股票,反映出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概括这种变化对社会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日—9日,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探讨如何深化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谋求可持续发展。温家宝总理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宣布了中国同非洲合作八项新举措。
材料一:我国与非洲各国的交往源远流长。1405年至1433年间,中国明代的大航海家郑和就曾经率领庞大的船队7次下西洋,足迹遍及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什么地方?有何意义?
材料二:日,第一次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29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另有5个国家派代表列席。这次会议的成员代表了占世界面积1/4,人口2/3的国家的人民.是世界史上第一次完全由亚非国家自己发起、自己举办,并且没有一个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中国派出了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出席,并为推动会议的成功举行发挥了巨大作用。
(2)第一次亚非会议又被称为什么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提出了什么方针?在当时情况下,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三:下图为南非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四:开普敦港是南非的主要港口之一,位于南非西南沿海,南距好望角52km。开普敦是南非的金融和工商业中心,是南非第二大城市,交通运输发达,有铁路可直达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公路与国内各地相通接。港口距机场约20km,每天有航班飞往约翰内斯堡,再连接国外航班。
(3)简要分析开普敦港形成和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4)好望角处是世界重要航线经过的海域,但不同季节过往船舶的航速却有所不同,简述影响该航线上船舶航速变化的大气环流状况。
(5)南非西侧海域是东南大西洋渔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材料五:据商务部官员介绍,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产生了较大影响。但危机对于双方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企业对非投资项目除贸易、工程等传统领域外,已拓展到农业、旅游、能源、医疗等领域。目前,中国已同29个非洲国家签订了《双边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与9个非洲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协定》。中非企业开展投资合作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正在不断得到改善。
(6)结合材料四,谈谈在中非经贸合作中我国企业应如何促进双方互利共赢。
材料六:当今世界不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南北发展的差距加大。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南北对话与合作,另一方面要大力增进南南合作,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一致、共谋发展。中国一向重视与非洲国家的合作。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达成的两项成果表明,中国愿意与非洲国家共同努力,尽快摆脱贫困,共事发展成果。
(7)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绘画、图片、票证等既是不同时期一幕幕人们生活场景的展现,又是当时社会状况的写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南都繁会图》的一部分。这幅历史长卷生动地描绘了明永乐年间南京秦淮河两岸的盛况。画卷中街市纵横,店铺林立,车马行人摩肩接踵,标牌广告林林总总。两岸建筑有:佛寺、官衙、戏台、民居、牌坊、水榭、城门,层层叠叠;茶庄、金银店、药店、浴室,乃至鸡鸭行、猪行、羊行、粮油谷行,应有尽有。河中运粮船、龙舟、渔船往来穿梭,还有从内秦淮河拐出的唱戏的小船……
&& &(1)《南都繁会图》又被称为“明代的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反映的如此繁华的经济状况为什么没有完成社会转型?
下图是光绪年间黄浦江畔的街景: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上海的社会生活状况有哪些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变化出现的原因。
图一& 粮票&&&&&&&&&&&&&&&&&&&&&&&&& 图二& 股票
(1955年起发行至1993年停止流通)&&&& 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是日
曾关系到国计民生,虽已退出历史舞台,&& 由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的。
但仍能昭示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特色,&&&& 它打破了“股票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的
颇具史料价值。&&&&&&&&&&&&&&&&&&&&&&&& 旧观念。此后,上市公司在中国纷纷涌现。
&& &(3)由粮票到股票,反映出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概括这种变化对社会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德日两国经济发展速度都很快,其共同的原因是
A.都得到大量的外国投资
B.都_百度知道
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德日两国经济发展速度都很快,其共同的原因是
A.都得到大量的外国投资
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德日两国经济发展速度都很快,其共同的原因是
A.都得到大量的外国投资
B.都得到大量的战争赔款
C.都得到许多海外殖民地
D.都得到许多先进的设备
提问者采纳
日本从中国获得的大量赔款
本题考查比较问题的能力,德国取得法国50亿法郎的战败赔款,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帝国主义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1927年到l936年,中国的GDP飞速增长,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_百度知道
1927年到l936年,中国的GDP飞速增长,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1927年到l936年,中国的GDP飞速增长,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A.西方因经济危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苏联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
C.新兴工业如化学工业等大量建立
D.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提问者采纳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本题考查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年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个高潮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增长速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子是什么时期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