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教学前景分析,只给几个大点就好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可研报告、环评报告、项目建议、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营销策划、教学文档、全册精品.......
部分文档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之,第一时间删除!!【全部文档资源均经过精心整理,全部都是精品文档!】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74|
上传日期: 23:59:3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DOC
官方公共微信农村美术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及乡土教学探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00
&&¥3.00
&&¥3.00
&&¥0.5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农村美术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及乡土教学探究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一)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义务教育.. - 芫荽的主页
(一)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义务教育环境与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由于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农村学校的环境相当艰难。从硬件来看,农村学校教学和办公环境、教学仪器、试验设备、图书资料和城市相比有天壤之别,有些学校根本就没有看见过电脑,也没有图书室,有也只是聊胜于无。有些学校危改资金缺乏,潜在的安全危险仍然没有消除。以前分级办学,以村为单位负责,区县为辅;改革后农村以区县为主,上面的资金不能到位,农村的危房改造出现真空。比如说武汉市新洲区2004年11所学校有危房,撤掉了8所,按照规定,应该把撤了的还建,8所学校危房全部还建至少需要30万元,而上面的经费只有15万,实际上落实到位的只有3万,基本上都没有还建。目前在农村,一方面由于生源减少,主要来自于计划生育和外出打工,学校进行合并,有些学校没有学生,成了空的;另一方面,村里面因为普九的债务,又把学校固定资产作为偿还债务的重要资本,学校合并并未形成资源整合,达到改善学校环境的目的。很多学校的校舍年久失修,房屋漏水,卫生条件状况很差,&现代&化教育环境离他们还很遥远。在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农村孩子,在文化素质、综合素质和心态等方面都严重滞后于城市,客观上造成城乡教育的不平等,加深城乡之间的隔阂,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社会&安定。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差,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由于农村老师的工资普遍比较低,因此一般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农村去教书,所以农村中小学的教师整体素质比较低,但是同时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又严重制约着师资力量的调整。比如武汉新洲区的三店街,教师不是超编,而是缺编,50岁以上的老师比重偏大,因为学校工资低,优秀的老师和毕业生都不愿意去。一般说来,农村高级教师每个月工资才1000多元,一般的老师只有600多元,民办的代课老师只有200多元,有些教了30多年的民办老师只有300多元,这样还不如出去打工。尽管如此,很多想要进来的毕业生还进不来。一方面主要的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尽量往城里调,另一方面,学校宁愿增加代课教师,因为一名公办教师的工资相当于五六名代课教师的报酬。在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体音美教师,老师往往是全才全职,什么课程都教,如此可想其教学质量,很多学生到了小学六年级还不如城里的二三年级的学生,连自己的姓名都拼写不出来。
(三)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经费吃紧,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目前农村的义务教育的教育经费严重入不敷出。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目前大致徘徊在GDP的2.5%—2.7%之间,而教育法则规定政府应努力使教育投入达到GDP的4%,教育经费的投入增加远远跟不上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如果政府对此漠然,对应负义务举重若轻,则民间设置再多的这个工程那个工程,都近乎杯水车薪。
2005年第二轮农村税费改革彻底取消了农业税,也给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税费改革前,农村教师的工资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乡级财政拨款、农村教育费附加、从学生中收取的教育集资和中央专移支付;税费改革后,教育集资和教育附加被取消了,乡级政府和农村不再直接承担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其经费基木上全落在县级政府身上,而大多数县财政较为紧张,基本上为吃饭财政。这使部分财力落弱的县不堪重负,于是出现了教师工资难以兑现、教育负债偿还无期、学校正常运转困难等问题。在缺乏国家财政拨款大力支持的前提下,农村教育部门由于财政困难,不得不把增收超过学费的杂费变成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尽管农村中小学校教师的工资发放已基本有了保障,但是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和修缮投资经费不能得到落实,学校公用经费运转困难重重;有部分学校欠债问题久拖不决,利上加利,学校已不堪重负。比如武汉市新洲区的58所小学,1998年因此拖欠教师工资68.5万元,1999年拖欠工资29万(一次性奖励工资),2000年是15万,2002年是106.5万,2003年是58.5万(包括一次性奖励工资、班主任津贴、教师药费、“三伏津贴”),共计287.5万元。为了学校的发展和老师的福利,学校就想办法变相从学生那里收取各种费用。
(五)学生辍学较多,读书无用论出现回潮
一方面受传统愚昧思想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而排斥教育,一些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僻远,与外界社会联系甚少,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依然盛行。不少人思想观念陈腐,认为孩子在家劳动是天经地义之事,而送孩子(尤其是女孩)上学是一大损失;另一方面又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大学生就业整体不乐观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负着很大债务&学习&的农村孩子,一旦毕业无法就业,相对而言对于他们较高的教育风险投资就得不到回报,而农村义务教育的出口又被堵死或者不畅,即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出口有限和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了知识在农村基本没有什么用处,使得农村“读书无用论”重新回潮,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很多小学都没有毕业。
(六)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和人员流动的加强,农村的生源数量在不断下降,产生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1)由于生源不断减少,人口分散,有些地区非常偏僻,学校进行合并后,学校不能相对集中,无法达到规模效益。加上&交通&等条件的限制,贫困地区“一师一校”、“小学三年级以前教学班”或“复式教学班”屡见不鲜,使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比如说武汉市江夏区的青山岛小学,处在梁子湖上的小岛上,几个年级就2个老师,代所有的班级,所有的课程,这样的教学效果令人堪忧。(2)&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也处于尴尬的境地。据推算,全国约有200万流动人口的子女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确保他们享受义务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然而,由于流动人口的特殊性以及各项配套措施尚不完善,又受到政策、经费管理困难等多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教育也常常是名存实无。
(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关键
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关键是要发展经济。政府要转变解决农民、农村&问题&的指导思想,制定各项有利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制度,让农民有其利、有其权、有其教。要废除一切与民夺利的政策,建立支持和保护农民、农业的&法律&政策体系,通过补农、助农、护农,让农民拥有财富,享受不断提高的&现代&物质文化生活,保持发展经济的活力。要提高农村的社会地位,这既要清除来自社会的障碍,又要清除农民自身的障碍,培养农民维权、用权的权力观。要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增强农民自身发展经济的能力。要改革城乡失衡的教育制度,教育投入要向农村有所倾斜。
(二)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它与农村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2003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了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途径:一要推进教学改革。农村中小学在实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成人教育以农民技能培训为重点,两者都要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和培训方式,切实培养能真正服务于农村的各类人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二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在我国广大农村,教育资源不足同农民群众教育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并将长期存在。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积极发展公办教育,同时要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办学。办好农村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和幼儿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三是推进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办好农村学校,关键是要有好校长、好教师。要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到西部任教,鼓励城镇教师到乡村任教,通过定向招生等方式培养乡村教师,切实解决“老少边穷”地区乡村学校缺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不稳定的问题。四是推进“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的综合改革。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的合作机制,有效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资源,构建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农村教育培训&网络&和科技推广网络。要彻底转变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使农村职业教育在今后几年有一个较大发展。
(三)要建立部分城市教育资源为农村服务的体制
温家宝总理在很多场合强调了城市教育资源要为农村服务的问题。&目前&农村经济还不发达,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因此还没有出现象沿海和国外高度重视农村教育的情况。在这样的条件下,需要政府加以政策的引导,需要先发展起来的城市教育资源来带动农村的发展。
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城市教育资源的优势,更积极、更有效地为农村和农民提供服务,特别是要向他们培养输送合格教师。要扩大城市各类职业学校面向农村的招生,开展进城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一定要让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有书读、有学上,和城里孩子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发达地区城市应进一步做好对贫困地区教育的对口支援工作。(四)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执法主体地位,预防辍学率的上升
认真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依法健全和完善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制度。每年开学前,地方政府必须向其辖区内的适龄儿童发放入学通知书,督促其监护人带领儿童按时到校报到入学,把好入学关,从源头上防止儿童辍学。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应依法取消升学&考试&,让小学生上中学完全实现“直通车”。&
要依法健全和完善学生辍学报告制度。每学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要做好辍学情况统计,统计工作要真实、客观。一经发现在校生辍学,立即发出复学通知书,责令其复学。对16周岁内辍学而拒不复学的学生,可依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对其监护人采取行政措施,或依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参考&文献&[4]杨华祥、张玉,《武汉市农村教育问题&分析&》,《武汉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武汉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382页至394页。
 三、农村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首当其冲就是农村教育经费短缺。贫困的确是制约西部农村教育发展的最根本的问题。据访谈的老师介绍,至今在西部较为偏僻的农村地区,仍然还有许多学生上课的教室是危房,学校没有足够的课桌凳,四五个孩子挤趴一张桌子,冬天没有电,没有煤,主要靠全体师生从山上捡来的牛粪和干树枝,然后在教室里抹一个小火炉,生火取暖,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老师和孩子们还在坚持上课。有一部分学校的情况稍微好点,最起码危房改建了,桌凳也有了,但是学校没有周转的资金,有时候连买粉笔的资金也没有。
  关于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的原因是个极为复杂的问题。首先,农村本身就贫困,农村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地方,农村的贫穷自然会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但是农村的贫困不是一天或者两天形成的,农村的贫困尤其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历史上,为了发展工业,农业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劳动力,提供原材料,提供销售市场等等,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极端不平衡,工业的发展是以农业的牺牲为代价的。体制上,一直以来政策都是极为偏向城市建设的,农村的发展相比之下更加落后。所以农村没有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其次是“税费改革”对农村教育经费的冲击。据访谈的老师反映,农村“费改税”后,特别是实行“一费制”后,学校经费很难周转开,有时甚至连办公用品的经费也没有。
  (二)其次是师资队伍建设匮乏。据来自宁夏西吉县顾沟小学的马树仁校长介绍:宁夏西吉县沙沟乡千洋河小学有260多名学生,学校却仅有5位老师。其中一位代课教师还有病,手抖得厉害,在黑板上写字都很困难。还有西吉县“一人一校”制的阳庄上卷初小,仅有一位老师教着全校48名学生,让人感到痛心的是:这位老师还患有糖尿病。像这样,小学部的教师要包班(就是要教这个班所有的学科),村小的老师则大多为“一人一校”,要承担全部教学工作的故事在农村来说已是屡见不鲜了。
  教师不足究其原因是:农村办学条件较差,加上教师工资偏低,相对城市老师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均无力参保。所以农村普遍存在吸引高素质教师难的问题,农村教师中优秀教师、年轻教师、音体美教师以及英语教师都十分匮乏。地方和学校对教师的激烈争夺是造成农村教师流失的又一重要原因。目前,各地重视城市教育和重点学校的教育,忽视乡村教育和普通学校的教育,农村的好教师和教学骨干全部调进城市和重点级学校,大量优秀的农村教师被“挖”到县城,从县城被“挖”到市里,从市里又被“挖”到省城乃至其他核心城市。
  (三)还有农村教育中教育观念和现代化教育手段相对落后等等问题。在访谈中,据来自四川省抚平市广罗小学的谭秀容老师介绍,多数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与教育部的要求相差甚远,现代教育设备少,教育手段简单,基本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上。虽然有一部分学校在“普九”建设中建立了微机室、配置了几台电脑,但学校的许多老师都用不惯,也不会用。因为他们长年封闭在山村中,没有经费参加继续培训,更没有机会与信息流畅的外界相互接触。这些问题的原因其实质都是由资金投入不足和师资短缺等问题直接或间接造成的。
是的,农村的确是贫穷落后,但落后不是农村的错误,也不是孩子们的错误。虽然农村贫困,农村教育的发展困难重重,但老师们毅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孩子们依然带着美好的希望去上课,他们用热情和爱构建着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精神。
 六、解决农村教育的关键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贫困的确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但是我们的政府也已经为农村的教育做了很多年的救济和扶贫工作:比如“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以及国家加大对西部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但我认为这些工作只是基础建设,并不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最根本的出路,农村教育要发展,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关键词&西部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解决途径&西部贫困地区 一、农村义务教育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5%,全国有2亿中小学生,其中有15亿在农村。目前,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至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全国现有8500万文盲半文盲,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当前农村义务教育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其次是师资力量不足,由于资金不足加上教师数量有限,给农村义务教育带来的问题是辍学率居高不下,再加上部分农村地区小范围流行的“上学无用论”而带来的知识贬值,更是加剧了农村适龄儿童不愿意入学的现状。改变农村义务教育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改变当前义务教育体制,给农村义务教育注入新的活1资金问题。“根据《中国教育报》2004年夏天对174个地市和县教育局长的问卷调查,超过50%的农村中小学‘基本运行经费难以保证’,超过40%的小学仍然使用危房,缺少课桌凳的小学接近40%,超过30%的农村小学‘粉笔论支有限发放’,接近40%的农村小学‘交不起电费、有电不敢开电灯’。”在2000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前,许多大中城市已经普及了高中教育,但是到2004年,仍然有至少10%的农村地区尚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的县甚至没有普及小学教育,其主要原因是资金投放不足。“最重的担子在贫穷的肩上”,用这句话形容目前的教育资金分配问题上一点也不为过。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构成,78%由乡镇分担,9%由市财政分担,省级政府分担11%,中央政府分担不到2%。这种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在新一届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得到迅速的改变,2006年中央对义务教育共投入资金2000亿,这批钱有效缓解了农村教育经费长期投放不足的情况,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由于义务教育长期缺乏投入,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不会在短时间解决。3辍学问题。  在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据“教育部2004年第十五次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我们可以进行下述换算:就小学毕业率而论,到2003年底,小学的在校生1168974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65%,那么尚有135%的适龄儿童,大约15997万人未进入小学读书;034%上了小学又辍学的人数,大约为3975万人。这就是说,有19972万的适龄儿童未完成小学教育。就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而论,初中在校生达到669083万人,毛入学率达到927%,那么有73%的学生,大约52689万人未进入初中学习;284%进入初中学习又辍学的人数为19002万人。  以上数字表明,中小学生辍学率比较高的地方大部分是贫困地区,仅经济贫困一项原因就占到失学率的543%,因为自己不愿意上学或没有考入更高一级学校而失学占273%,因为对学校不满意和离校太远占45%。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资金支持,农村孩子辍学问题仍然突出,女童的辍学率比男孩要高一些,这说明在一些贫困地区重男轻女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4体制问题。体制问题是一直困扰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国家也在一直进行改革,试图找到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道路,确立了以县为主体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以县级人民政府做为农村义务教育的主体是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教育立法是充分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法律保证,并且具有长期、稳定和高效的特点。我国的教育立法虽然取得很大进步,但是有很多地方需要去完善,特别是在细节方面需要补充。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法规定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公平性,而在我国这方面立法还比较缺乏。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主体应该是政府而不是社会。  3.贫困地区学校债务沉重,影响学校发展。农村学校债务形成原因大致有以下二种:⑴2000年,为完成普九达标任务,各学校突击新建、改建一批教学楼、图书馆,购置一批电脑等先进教学设备。学校缺乏应有经费,所需资金先由学校依靠贷款或其他负债途径筹集,各级政府允诺帮助学校偿还。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附加费,规范了农村各类收费行为,使原有的教育经费筹集渠道不复存在,而国家又没有安排化解农村中小学债务的专项资金,贫困地区县级政府更无力划拨专款为学校偿还债务,过去形成的债务就压在各学校头上,学校成为偿还这笔债务的主体,这是农村学校债务的最主要成因。据统计,2000年底,湖南省普九债务31亿元,广西30亿元,重庆16亿元。⑵中央财政支付专项资金给各项目学校,用于学校危房改造或“义教工程”,要求地方财政提供配套资金,但由于贫困地区县级财政力量薄弱,不能提供配套资金,各项目学校只有依靠向银行贷款来满足所需要的配套资金。教师工资不能按时足额发放。为缓解长期拖欠教师工资这一矛盾,2002年中央做出了农村教育“以县为主”进行管理的决定,把教师工资转由县财政发放,这无疑解除了农村教师的后顾之忧,解决了一些地方教师工资长期被拖欠的问题。但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县财政本身就困难,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之后,财政收入明显下降,很多地方依然靠乡政府上划财政来支撑,造成中央下达的工资性转移支付难以到位。因此,这些地方的农村教师工资依然无法按时足额发放。特别是班主任津贴、地区性工资补贴、地方财政生活性补贴、午餐补贴等,由于“只给政策不给钱”,需要学校“自筹”,多数学校无法兑现,自然成了“档案工资”。更令人心寒的是,个别贫困地区的公办教师,居然工作了三四年拿到的却仍然是月工资300~400元的见习性质的微薄报酬。不少农村中小学教师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 依法推进义务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工程。多年来,我国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认真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全社会义务教育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为促进义务教育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学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特别是“普九”工程的实施,使农村学校面貌得到普遍改善,办学条件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民办学校的兴起,部分校点的撤并,危房改造工程的深入推进,使薄弱学校明显减少,学校布局得到优化,教育资源得到较好整合,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有所缓解。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得到较好保障,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为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家庭减轻了教育负担。寄宿制学校的不断增加和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高度重视,为其成长创造了较好条件。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继续教育和教研教改活动形式多样,&“名师工程”深入实施,选派教师到农村支教落到实处,师资水平逐步提高,为素质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广大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虽然义务教育事业近几年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教育环境、教师素质、办学条件等方面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适应的问题,加快义务教育健康、协调发展,尚需切实抓好新义务教育法的宣传贯彻工作,依法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落实经费保障、加强队伍建设、规范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水平。对此,笔者就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水平谈谈初浅的看法。
  一、义务教育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育资源与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不相适应。随着义务教育惠民政策的落实和入学儿童少年的不断增加,现有教育资源已严重不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就学需求的激增与教育设施不足之间的矛盾、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城镇学校班额过大,学生活动场地狭窄,体育设施无处安放,不少学校连学生课间操也得分批进行,学生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时间无法保障。农村学校校舍破烂,危房较多,安全隐患严重。很多学校没有篮球场和跑道,有的连风琴等基本的教学设备都未配备,教学手段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根教鞭上,教学质量较低。教育资源不足还表现在师生生活条件上,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缓慢,住宿条件差,有的学校一间床位住两名学生。很多村小无食堂,师生吃不上午饭,只能忍饥挨饿。
  2、教师队伍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是农村教师缺编严重,边远山区尤为突出,很多村小为一师一班,代课教师将在短期内无法清退,很多地方还大量存在代课教师,个别贫困县代课教师约占50%。二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较低,教学能力差,不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三是教师结构不合理,艺体科教师严重不足,很多农村学校英语和体、音、美等学科无法正常开课。四是教师激励机制不健全,教师积极性受到影响。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后,教师课时津贴、教学质量奖等无经费来源,当前中央关于教师绩效工资的政策尚未落实到位,教师实际收入较低,优秀教师流失现象日益突出。五是人事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部分县区教育部门无教师调配权和校长任免权,不能根据各校实际情况优化教师队伍建设。4、合理配置资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法的亮点内容之一,务必采取切实措施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促进公平教育。要大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落实和完善有关扶持政策,对教育教学条件和师生生活条件十分落后的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应重点倾斜。要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结合城市建设规划和行政区划调整等情况,科学制定学校布局和建设方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缓解有的学校班额过大、活动场地过少等问题,使教育资源得到最佳整合,逐步形成规模适度、辐射力强、办学质量高的学校布局。要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提高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扼制“择校热”等非正常现象,实现教育资源配置和办学条件的基本均衡。要大力实施寄宿制工程和特殊教育工程,解决务工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路途遥远学生上学困难的问题,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
  5、狠抓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整体水平。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优劣。应积极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要提高教师文化知识水平,鼓励其参加函授、自考,提升学历层次。要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要继续加强师德教育,塑造教师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爱护学生的良好品质。教育科研机构要指导各校开展好教研教改活动,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激发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让教师在科研实践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各级政府应建立教育教学奖励基金,对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好的学校和教师发放工作目标奖和教学质量奖,增强激励性。要努力支援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充实农村师资力量,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养和指导。边远山区教师流失严重,可以结合实行定向培养,实行教师本土化等办法,达到稳定教师队伍的目的。对农村英语、艺体等学科教师紧缺的问题,可采取特殊政策进行聘任、开展专业培训等进行引进和提高。职称评骋要向农村和边远山区倾斜,进一步调动农村教师的积极性。
中国论文联盟-
中国论文联盟-
中国论文联盟-
中国论文联盟-
中国论文联盟-
中国论文联盟-
中国论文联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羽毛球教学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