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和闫森直拍横打教学视频反拉视频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直拍经典-吴敬平谈提高相持能力
直板反胶打法的运动员要提高相持能力,首先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正手进攻与相持球的关系
这是直板反胶打法的一对矛盾。目前直板反胶有两种类型,一是以正手全台单面拉为主,配合相持。这类打法由于正手的使用率高,在比赛中往往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给对手的压力很
大,不足之处是相持和防守的能力相对差一些。马林、闫森属于这类打法。另一种是以近台相持球为主,配合侧身进攻。这类打法的相持和防守能力强,但正手的使用率不高,在比赛中往往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关健时刻对对方的来球更是防不胜防。王飞、秦志戬、韩阳等就属于这类打法。因此,我提倡以培养第一种打法为主,在充分发挥正手进攻的前提下,提高相持能力和攻防转换能力,因为相持的目的是为正手进攻创造条件。
2、正手与反面的关系
直板反面技术经过多年的创新和发展,已经成为直
板反胶打法必须具备的重要技术。但是反面技术的广泛使用也带来新的 矛盾,直板运动员往往会出现左来左打、右来右打的情况,像横板一样
形成两面攻,这就失去了直板打法的特点。我认为反面技术的运用是为 正手进攻创造条件,两者的关系应该是以正手为主、反面为辅。
3、推挡与反面的关系
推挡是直板打法的传统技术,但随着反面技术的运用,推挡与反面技术在使用上发生了冲突。因此,必须根据每个运动员
的特点对推挡和反面技术的使用进行一些必要的规范,对什么样的球应
该用什么样的技术去处理,应该心中有数。比如,在对马林的训练中,对推挡和反面的运用进行了一些规范:第一板防弧圈用推挡,变直线用推挡,关键时刻的相持用推挡,第一板的防守用推挡(对方发力抢冲时)
。相持中对方变线正手抢拉后回反手时用反面,第一板的防守用推挡后 伺机转攻时用反面,推挡变直线后对方拉直线时用反面,相持中可以用
反面进行相持,扑正手回反手时用反面。
推挡球的训练
上面提到对推挡球进行规范的几点,要根据运动员自身的特点进行训练。比如马林所运用的推挡已经不是传统的推挡技术,而是用“围”进行防守。传统的推挡技术在防弧圈和变直线时采用的是平挡
或向前下方挤压,过去的球弧线往上走,容易被对方连续进攻。加力变线时容易下网或出界。而马林在第一板防弧圈时都采用了“围”的方法
,效果很好。 “围”的特点是能够借上对方的力往前带,过去的球弧线低而且往前拱,给对方的连续进攻造成一定的困难。同时,也把“围”
斜线的特点运用到变直线上。过去在防守第一板弧圈球时推挡不敢轻易变线,怕对方正手拉冲两条线防不住。而现在防守第一板弧圈球时,特别是对方反手拉起来的弧圈球用“围”的方法变线,稳定性强,过去的球速快,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在关键时的相持球中也采用
了“围”的方法,在比赛中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当然,用“围”的方 法代替传统的推挡,只是根据马林的特点进行的一些尝试。每个运动员
的特点不同,是否用“围”代替推挡,应视情况而定。提出这种方法, 只是供大家参考,多一种思路。另外推挡训练中还必须加强切的训练,
增加节奏的变化。特别是对轻拉和轻轻快撕过来的球切一板,效果很好。
反面技术的训练
反面技术的运用除了要掌握好“推挡和反面的关系”之
外,在抢拉下旋球方面用得也比较多,特别是对方接发球侧身晃住反手 位,自己侧不开身时,反面的抢拉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反面抢拉下
旋球的训练中,一定要和侧身全台正手进攻结合起来,如果反面拉起来 仅仅是为了进入相持,还是摆脱不了被动。抢拉下旋球时一定要注意把
身体的重心放在右脚上,拉完球后顺势侧身,调整站位,重心仍然放在 右脚上,准备下一板正手的全台抢拉。不要反面—拉就往中间站,形成相持。
在相持中运用反面技术的训练要注意从平挡开始,平挡是基础技 术,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快撕、弹打的变化。
在中台运用反面拉冲上旋球时要用中等力量,不要因急于发力而造成失误,反面拉的目的不是要把对方拉死,而是为正手进攻创造机会。
反面技术的使用要尽量做到合理,因而必须分清层次:
1、对方发力抢拉,旋转强、能借上力的时候用推挡;
2、当对方发不上力或平挡时,可采用反面快撕;
3、当对方的拉球旋转强、弧线长时可用弹打;
4、在快撕转弹打或直接弹打后下一板的衔接要用快撕;
因为弹打后对方防过来的球不往前走,再连续弹打容易失误。另外,反面第一板抢拉下旋球后下一板
反面的衔接要借力快撕,而不要发力拉,因为对方防过来的球速度很快 ,来不及拉手。如果要想连续发力拉,站位必须稍稍往后退一点;
5、弹打或快撕以后一定要加强侧身;
&相持中攻防转换的训练
随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直板反胶打法在与横板法的相持中,横板反面的快撕占据了主动,直板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这样,如何进行相持以及采用什么手
段进行攻防转换,就成为直板反胶打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因此,在训练中采用了两个方法:
一是反复练习推一板后快速侧身,着重加强身体重心的调节,身体不要往后倒,而重心在击球后快速还原。
同时注意击球点要在上升后期,击球时用腰控制手臂发力;
二是在多球
训练中让对方从下旋拉起,马林近台侧身反拉后扑正手。主要训练侧身
时重心的调节以及下一板的衔接。从最近的训练来看效果不错,今后的问题是如何把训练和比赛中的运用揉到一起。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乒乓网X超级纤维底板】【神秘面纱即将揭【最后一次】三维国标(蓝标靶)国家队版 “眼疾手快”----初学者的大忌(转载)何风:[推荐]一种动作、二种旋转的发球方法《全民学乒乓器材篇》第3集:三维国标套胶业余球友具备三点素质成长将没有极限
                                                        公开课                            乒乓网顶置贴            
21:4421:2619:4318:2418:0617:1416:1715:4415:3914:1913:5313:3213:3213:1913:17
07-1607-1607-1607-1607-1607-1607-1507-1507-1507-1507-1507-1507-1407-1307-13
&&&&&&&&&&&&&&&&&&&&&
                    
                        
                        
乒乓网专家教练团队
          直拍握法
          乒乓书籍
           正手弧圈球
          反手弧圈球
          攻防弧圈球
         正手攻球
          搓球
          反手推挡
     挑打技术
        反手拧
          反手撕
          测评
厂商最新消息
          发球抢攻
          接发球
           弹击推挤
          削球
          长正生胶
          出售
排行榜今日发帖
196 93 88 82 79 76 73 69 66 65
财富排行榜
7754449 5974438 622319 333766 306618 275942 255467 221434 193449 161611
792 374 220 61 40 36 35 32 28 25
350人194人101人68人68人67人65人64人58人39人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林巴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