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慢性根尖周炎片的实验报告

口腔试题总结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口腔试题总结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天津市康华健晔医用材料有限公司
您现在的位置:
>>&牙科专家教您如何准确拍好口腔X线根尖片
牙科专家教您如何准确拍好口腔X线根尖片
浏览次数:
所属类别: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评价上颌中切牙龈乳头缺陷的初步报告
评价上颌中切牙龈乳头缺陷的初步报告@林萍$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叶平$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涂慧娟$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目的:龈乳头缺失形成的"黑三角"常常造成口腔美观的不足。本研究利用X光根尖片,探讨上颌中切牙牙间龈乳头存在与年龄、性别、邻间接触点到牙槽嵴顶的距离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评价上颌中切牙龈乳头缺陷的初步报告@林萍$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叶平$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涂慧娟$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目的:龈乳头缺失形成的"黑三角"常常造成口腔美观的不足。本研究利用X光根尖片,探讨上颌中切牙牙间龈乳头存在与年龄、性别、邻间接触点到牙槽嵴顶的距离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美观,这种趋势在口腔医学的反映是患者不仅要求恢复良好的牙列,还希望有协调的牙龈软组织。单纯口腔修复不能完全满足美观的需求,软组织作为修复体的外围框架,是影响美观性的重要因素。龈乳头的丧失不仅带来发音和食物嵌塞等一系列问题,其在牙间区域形成的“黑三角”更是极大地破坏了美观效果。具有重要美学意义的上颌前牙区一直是关注的焦点,针对此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研究。Tarnow等[1]采取骨探通术对30位患者共288个牙槽嵴顶到接触点的距离进行了测量,获得了这个距离与龈乳头存在的关系。但这种方法带有创伤性,无法用于治疗前的检查及评估中。本实验将通过对X线根尖片的测量,研究人群中2个上颌中切牙接触点到牙槽嵴顶的距离与龈乳头存在的关系。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随机选择2007年11月—2008年12月间就诊于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982名患者,均为恒牙已完全萌出的成年患者。本研究经南昌大学口腔医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目的龈乳头缺失形成的“黑三角”常常引起口腔美观的不足,造成口腔治疗美观性上的失败。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X光根尖片,探讨两上颌中切牙接触点到牙槽嵴顶的距离,患者的年龄、性别与“黑三角”出现的关系。方法共982名成人患者接受检查,是否存在“黑三角”以视诊判断,如果龈乳头与接触区间无明显的空隙,即定义为无“黑三角”;反之,定义为存在“黑三角”;接触点与牙槽嵴顶间的距离通过X光根尖片测得。结果根据X光根尖片的测量,当两上颌中切牙接触点至牙槽嵴顶的距离小于5mm时,“黑三角”出现的概率只有2.3%;距离在5-6mm之间和6-7mm之间时,“黑三角”出现的概率分别为43.3%和57.7%;距离升至7mm以上时,“黑三角”出现概率达到78.9%。“黑三角”出现的概率同接触点与牙槽嵴顶间的距离、患者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结论接触点与牙槽嵴顶间的距离与龈乳头存在密切相关。利用根尖片数字成像系统对这一距离的测量可作为对龈乳头是否存在的参考。&
(本文共30页)
权威出处:
目前,人们对口腔美学的要求不再仅仅停留于牙体和牙列的美观,红色美学———即口腔软组织美学已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龈乳头形态是影响口腔软组织美观的重要因素之一。龈乳头高度的丧失不仅会造成食物嵌塞等功能性问题,2 mm以上的龈乳头退缩即可形成视觉黑三角[1],影响美观。本文即针对评估龈乳头高度的参数进行综述。1患者年龄患者年龄是影响龈乳头高度的因素之一。研究[2]表明:20岁以上者发生黑三角的比例为67%,而这一比例在20岁以下人群中则为18%。这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腔上皮变薄,角化龈减少,最终导致龈乳头高度的降低。有研究[3-5]表明:年龄与黑三角存在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龈乳头高度每年平均降低0.012 mm[3]。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方面龈乳头因退行性变而退缩,另一方面邻面接触点由点变成面导致接触点向根方移动,这两个动态变化如果达到平衡则可避免黑三角的形成,但是目前尚无这方面相关的研究报道。2牙龈生物型牙龈生物型描述了牙...&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对牙龈乳头出血应急处理方法较多,有碘酚烧灼止血、压迫止血、牙周塞治剂止血、口服或注射止血药物等。笔者采用局部注射进行止血,取得较好止血效果。报导如下:注射器抽取药物,在病变处的龈乳头下方2~5 mm斜向牙槽嵴顶方向刺入,推注药物时以未见注射液外溢为准,若有外溢时应将针头略偏或重新进针,推注至龈乳头及周围牙龈变苍白色为止。注射后观察5~10 min未见出血即可。对常用的龈乳头出血应急处理方法的临床效...&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The interproximal papilla height around single implant restorations could improve significantly after 6-month follow-up.The interproximal papilla height around single-tooth implants in the anterior maxilla was influenced by gingival biotype.The regenerative potential of thick-gingival biotype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in-gingival biotype.Supported by National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and Research F...&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口腔医学总结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口腔医学总结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你的浏览器暂时不支持JS!对博客发布,文章,评论有影响!
实用牙科X光拍摄技术与心得--戴宇勇&&&&& 随着规范化的根管治疗技术的普及,很多小的诊所都配置了微焦点的牙科X光机,成了我们口腔医生的第二双眼睛,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多的便利与帮助,在牙科诊断技术上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但许多基层的医生们反映,对牙科X光的拍摄技术比较陌生,不大会使用牙科X光机。拍片完全靠感觉,凭运气,不是把牙体拍长了,就是要拍的牙位没有拍到,甚为苦恼,尤其对上颌后牙的拍摄,一直力不从心。
&&&&&&& 现在口腔科的专业书籍越来越多,甚至讲到牙CT的应用,口腔影像学偏重于影像的诊断部分,恰恰是对最基础的牙的X光的拍摄投照技术,洗片技术却是几笔带过。在可以获知口腔专业知识的地方,均找不到能实际指导医师进行拍摄的资料,在学校课堂里也是很少讲授具体的操作。有感于此,结合自己以前的读书笔记和这几年的工作心得,整理成这篇文章,配上手绘的插图,希望能图文并茂,少点理论,多点具体的操作,能给大家平时的工作带来帮助,也欢迎大家乐于转载。毕竟,我没有很系统学习放射学,有很多的不足,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 X光怎么产生的?我就不说了,对于广大的口腔医生们,什么电子云啊,碰撞啊,理解起来也很抽象。
&&&&& X光是德国的伦琴先生发现并应用的,我读书时,听过关于他的故事,甚为感动,本来发现X光,是可以申请专利来获取巨大的财富回报的,但伦琴先生认为如果这样,X光只能成为富人与上流社会的专享,广大的穷人将无法普惠X光带来的种种的便利。于是,他并不去申请专利,使得X光技术在短时间内在全世界得到了普及。直到现在,我们牙医们还在用到它!这真是伦琴先生的伟大之处!
&&&&&& X光发现2周后,美国的医生就应用拍摄了世界上的第一张牙根尖片。中国的牙科X光的拍摄鼻祖,是用由华西的一个叫孔仁的外国医生带来中国的。
(这是从《华西口腔百年史话》翻拍下来的图片,大约是年代)
&&&&&&在大部分的口腔医疗机构,牙科的根尖片的拍摄工作都是由口腔医生或是护士兼任。拍摄牙片,从理论到实践操作,到熟练应用,都需要不断学习摸索,非一日之功!回想最早学习拍片时,我也曾经拍出了一堆的废片,自己失望,也麻烦了患者。虽然拍片有个熟能生巧的过程,但掌握一些正确的拍片方法与技巧,可以少走许多的弯路。我这篇文章在总体介绍一般牙科拍片的知识上,侧重讲解上颌后牙的根尖片的拍摄难点与对策。
&&&&&& 评价一张牙片的好坏,主要是从清晰度,分辨率,摆放位置,整体布局及干扰影像这几个方面来衡量。
&&&&&&&虽然现在很多医生认为可以花几百块买个进口的拍片定位器,拍片质量就OK了,不必去学所谓的落后的“角度平分线投射技术”。但分角线技术还是有一些优点的,技术简便,无需定位装置,患者自行固定,图片还是比较真实准确的。不少医生买了“进口定位器”用了几回也是束之高阁了。
(国外的拍摄牙科X光一般是在椅旁拍摄的,患者穿了防护服,医生没有,和我们国家完全不一样。去年买X光机的时候,顺便在淘宝买了一组国产小白象的定位器,如果用在立式X光机,使用起来还不错,但是对于便携牙科X光机不大适合,因为便携的球管要紧贴患者的皮肤,才会更清晰!)
(上颌前牙的角度平分线投射法草图!要想用单色的铅笔表现层次感真难!这是去年底空余的时候用学生铅笔画的,,水平有限。)
&&&&&& 上颌后牙X光拍摄的难点的原因分析:
&&&&& 大家一直比较困惑的是上颌后牙的拍摄,总拍不好,一直怀疑是否是机器的问题。我认为难点在于:
A:我们人体的脸部肌肉密度非常大,颌骨的密度每个人的发达程度也不一样,人的面部侧方轮廓是有直面型,凸面型,凹面型,甚至有不规则型的。即使X光机器上有标准的刻度,但球管对面部的哪个投照体表标志会是更准确点呢?心里却是茫然的。拍摄后牙的厚度,比我们手掌的最厚部位还要厚3分之一呢!
B:牙科胶片固定于上颌后部的舌腭面,很多人咽部较为敏感,轻微的刺激就会恶心,流口水,咽部易感,影响拍摄。如果以上操作不正确,则尤甚,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片子的质量!
&&&&&&&&& 牙科拍片的影响因素:
&&&&&&& 一个牙片的拍摄成功固然与拍摄的每一个步骤,甚至是机器的性能,电压,温度相关联。但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
A:三个位置:1 头位(体位)是否正确?
&&&&&&&&&&&&&&&&&&&&&&& 2:片位是否正确?
&&&&&&&&&&&&&&&&&&&&&&&&3:X光的投照角度位置是否正确?
B:两个角度&&& 心里要有两个角度的具体概念:垂直角度与平分角度
C:曝光时间的选择与控制
D;X光的摆放和固定
E:暗室或者明室的洗片技术
(牙科投照假象线。。)
&&&&&&&&&&&&&&&& 我认为操作的核心是怎么寻找球管相对应的面部的体表标志?
上颌11:鼻尖
上颌22:鼻尖与鼻翼连线的中点
上颌33:鼻翼
上颌45:瞳孔线做一下垂线与听鼻线的交点
上颌5678:外眼角下垂线与听鼻线的交点(颧骨下缘约一个横指,相当于1厘米处)
下颌为:下颌下缘上1厘米处的假象相对应的牙齿位置上
(牙科拍摄常用的连接线!!)
(这是我高速的同事业余所画的习作,借来用下。)
(上颌前牙的拍摄示意草图。。。球管是对鼻尖的!)
&&&&&&&&&& 附图如下:上颌磨牙拍摄示意
(上颌后牙的X光胶片放置摆放的部位分解!这是从1990年中期统编的口腔本科教材翻拍下来的,我自己总是画不好。见笑了,诸位!)
&&&&&& 患者的位置:患者坐于X光机椅子上,坐直,枕部靠在头托上,使头的矢状面与地面垂直。听鼻线与地面平行
&&&&&& 胶片的放置位置:用普通3X4厘米牙科胶片,放置于上颌磨牙的舌腭面,胶片的短轴与上颌7的牙体长轴平行,胶片的边缘超出磨牙下10毫米左右,(留出边缘的目的是为了使胶片有良好的对比度,避免牙齿图像超出胶片。)用对侧的大拇指按压在胶片的中央位置,即为上半部,其他的四个手指扇形展开,贴附在手的同侧的面部皮肤上。
&&&&&&&&& 胶片焦点距离为20厘米
&&&&&&&&& 角度为+28度,有部分书上是+30度,使x 垂直于上颌磨牙长轴与胶片之间的角平分线,水平角度与磨牙邻面平行。
&&&&&&&&& 体表标志:上颌56:两眼向前平视,在瞳孔向下画出一条垂下与鼻翼耳屏连线的交叉点(颧骨的前方)
&&&&&&&&&&&&&&&&&&上颌78:由外眼角向下方画出一条垂线与与鼻翼耳屏连线的交叉点(颧骨的下缘)
&&&&&&&& 寻找体表标志的方法:
一;垂线交叉法(上面已经介绍!)
二:简易的”二指禅定位法“
三:自制简易的小定位器
(自制的自凝树脂牙科拍片定位器原理图。。)
(感谢福建泉州永春的小康医生及其好友对我拍摄这组照片的配合与帮助!)
关于牙科X光几个概念的学习与理解:
一:患者的位置:
&&&& 拍摄X光时,患者头部的就位固定非常重要。
&&& 患者要暂时屏气呼吸,下巴要稳,不抖动,最好两侧的外耳道,耳朵头枕处也能稳定,固定,不移位。这样才会确保拍摄时候的稳定。
(这是从福建省图书馆的口腔旧书里翻拍出来的。再次去图书馆,已经被清理,无从再寻找了。。)
&&&&&& 患者的位置:常见的不当的体位:患者坐在椅子上是呈直立姿势,有点如昂首,眼不是平视的。头枕部靠在头托上,矢状面与地面垂直。犹如望星空。
&&&&&&& 简易的纠正法:投照上颌前牙:头稍低,呈低头认罪状,使上颌前牙的唇侧与地面垂直。很多患者初次拍片很紧张的,眼都闭着,我一般是在教患者手指固定好胶片后,嘱咐患者睁眼,和患者示范说:“放松,眼睛看医生,学医生的样子把头摆低,”患者就把头部的位置摆好了。
&&&&&& 投照下颌前牙,头稍微后仰,使前牙的唇侧与地面垂直,
&&&&&& 投照上颌上后牙,听鼻连线与地面时平行关系的。
注意:要根据患者的身高调整椅子的高度,使患者的口角与医生的腋部相平齐,方便医生的操作。医生一般是站在被照侧的前方,
二:胶片的选择:
感绿片在性能上比感蓝片要好,查资料显示,使用感绿片,可以明显减少辐射剂量!
三:牙科X光胶片的摆放:
胶片至少都要超过牙齿咬合面(牙合面)5毫米左右,紧贴被照射牙的舌腭侧。前牙是竖直放,后牙是横放!
患者的手指固定:
上颌牙是用患者对侧的大拇指,四指成一扇形展开!下颌牙齿是用示指固定,其余四指握拳。按压在片子的中央部分。
《诱惑红唇,,,》
&&&&&四:& 图解正角度与负角度
&&&&&& 很多人单看有关课本,觉得正角度与负角度的概念抽象
&&&&&&& X光倾斜角度的大小,是根据牙齿在颌骨内排列方向和胶片在口内所处的位置决定的,因为牙弓和牙齿的排列是有一定的角度的,牙根又被牙龈和牙槽骨所覆盖包绕。如果把胶片放在口内,需与被检查的牙冠紧贴,也就无法与牙齿长轴平行。X想垂直于牙齿或者胶片进行拍摄,无法得到牙体的正确长度的影像。为什么上前牙要42度?为什么后牙要28度?现在所得到的说明书上拍摄角度,是许多的前人通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出来的平均的角度。
(摘自统编本科课本里表格。。)
&&&&& &腭穹窿和口底较深的,胶片在口内放置的位置比较垂直,X光的倾斜角应减少。
&&&&&& 腭穹窿平的和口底较浅的,胶片在口内放置的位置较平,X线的倾斜角应增加。
&&&&&& 儿童口腔小, 腭穹窿浅平,X线的倾斜角应增加5-10度。
患者坐位拍摄上颌牙,X线是向足侧倾斜的,称为“正角度+”
拍摄投照下颌牙时,X线向头侧侧倾斜的,称为“负角度—”
X线与被检查的牙体长轴和胶片之间的分角度线垂直称为“垂直角度”-------这是角度平分投照技术的基础。
角度平分投射技术的原理:其实是初中的数学几何里面,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原理拍摄的。被拍摄牙之X光的影像与实际牙齿的形态长度失真率相差不大。X光的中心射线应投射到胶片的中心。
&&&& 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将影像感受器(APS)置于患者口内,采用传统根尖片的分角线技术摄影。患者体位、水平角度和X线中心线与传统根尖片摄影方法相同。但选择垂直角度时,因传感器质硬,不能弯曲,不易贴近牙齿和颌骨的腭(舌)故选择校正的垂直角度摄影。
(这是从网上找的一份资料,不同的投射角度拍出的影响对比)
&&&&&& 五:拍摄距离
(1)牙体-----胶片距离:被拍摄牙齿与胶片越近,影像越清晰。牙齿离胶片距离越远的,胶片如果又是弯曲的,X光片子的影像就会有可能放大和失真,影响了片子的清晰度和分辨率的信息读取。
(2)焦点------胶片的距离:常用的焦点----胶片距离为16厘米,可增加焦点---胶片的距离,放大率就可以减小。
六:牙影像相互重叠的问题:
&&&& X光中心射线不能平行地通过被照射牙的牙间隙,而向牙的近中或者远中倾斜,就容易造成几个牙影像的相互重叠。
&&&& 处理的办法:一定要根据患者的体表标志将机器球管正对着被照射牙进行投照,上颌牙的球管中心正对正对着鼻小柱与颧突的连线上。下颌牙应正对着下颌下缘上方1厘米的假象线上。特别是在牙弓转折处,更要注意球管的中心位置。
七:关于曝光时间的探讨
&&& 说简单点,应该根据患者的肌肉厚度和骨骼密度情况,还有胶片的类型调整。
&&& 上次去广州展会了解的情况,现在的牙科X光的曝光时间基本是按国家的标准已经设定好,为了减少辐射,这个曝光量比以前的标准减少了一些。特别在拍上颌后牙时候,可以再机器设定的对应曝光时间酌加一点。以前梅生的机器,我一般会加点0.3-0.5左右。这个需要大家根据不同的机器类型去调整,不要太教条。
八:牙体不能完全显示在片子上的问题处理
&&&&& 一般是牙片摆放的位置不正确,患者的口底深浅情况不一样,不容易放好片子。还有一种情况是球管的中心位置没有对好,中心线没有正对着被照射牙,要么球管过高,要么过低,显示就不全,只照到部分。或者是球管在固定好位置又发生移动,胶片就有一部分没法照到射线,成为白白的表现。
&&&&& 遵循按标志点对准球管进行投射,患者口底过浅的,胶片无法按正常的方式摆放的,可将胶片稍稍弯曲,但是必须同时加大投照的角度,才能拍准确。
九:简要说下牙科防护与辐射的问题
&&&&&& 关于牙科放射学的的防护问题,我们牙医这方面的学习与认识,简直和外行差不多了,可以写成一篇专门的文章了。那谁是比较专业的人员呢?各地的卫生疾控中心的有专门放射防治人员。牙科的X光防护的确不能掉以轻心。
&&&&&&& 我认为牙科防护的重视有赖于两个因素:医生的防护意识的提高和准备充足的银子投入,其中银子最重要了!
&&&&&&& 我以前在福州工作的门诊,老板在门诊创建开始,在区里的疾控中心的放射防护的内行人指导下进行装修牙科X光防护间。大概是1X2米这样大小的黑屋子,用铅粉石灰水泥砌了三堵砖,做了一面铅板活动门,花了5000多大洋。梅生的牙科X光才买了8000多,装修个配套的小黑屋子,花了5000多,花钱花得有点心疼。。在广州展会上见到大的X光厂家生产的成品的牙科小铅房,一问,至少都要1万多块大洋打底!!
&&&&& 我查阅了美国的牙科放射的资料,要点如下:
&&&&& 1:牙科的X光容易辐射破坏的位置是:医生和患者的甲状腺,罹患甲状腺疾病的最多!大家没想到吧。所以但有铅裙防护是不够的,要铅制作的围兜与项圈,佩带辐射表。我看了淘宝,都不好买到。。。
&&&&&&2:美国牙科协会关于X光射线的客观信息
&&&&&&&& 程序&&&&&&& 有效剂量
&&& 全口牙片&&&&&&&& 10-15
&& 下颌骨CT&&&&&&&&& 150-700
&& 胸部X光检查&&(用作比较)&& 170
&&&全景片&&&&&&&&&&&&& 6-11
&3:口腔X光(毫安)的国际标准是7-10毫安
&&&& 毫安值的大小决定了X光成像的密度,黑白对比度。毫安越大,X光的黑白对比度越大,X光的表现的影像也就越清晰。
4:切记不可以由医生的手指帮助患者固定牙科胶片,因为长时间这样,会受到X光线的积聚效应,出现累积损害!
&&&&&& 说简单点:
&&&&& 一张牙科胶片接受的X光总量是以管电流(毫安)X曝光时间。
&& 增加毫安就应缩短曝光时间。减低毫安,曝光时间就要延长,其毫安秒的乘积总值才不变。
&& 快速的胶片使用毫安秒少,慢速胶片使用毫安秒相对多。
&& 不使用增感屏的需要的毫安秒多,而使用“牙用增感屏”的可以大幅度降低毫安秒。所以建议买胶片买有增感屏的。
&&& 郑州天杰的郭诚先生说:接触牙科X光的人,平时要多吃点肥肉,绿叶蔬菜,还有黑木耳。不知道是否准确??
十:关于洗片与暗室技术的心得:
&&&&&&&&& &简述暗室洗片液体的配置:现在都是购买成品的显影粉,定影粉。很多医生抱怨效果不好。中国人最大的缺点是:从来不爱看产品说明书的,其实应该按照说明书上注明的温度(大约是60度左右的温水)按先后顺序将粉末完全溶解,不停搅拌,去除杂质。一般是采用热温水配置搅拌后要严密加盖24小时后,才可以洗片。我使用过天津产的药粉。说明书是按500毫升的容器一份的药粉投放。洗出片子比较淡,比较白。后来,我试着按1.5-2粉的药粉投入到500毫升的水中,可以缩短洗片时间,洗出片子质量也很好。在福州那么炎热的夏天环境下,配置一次可以使用2-3月。
(主要是给大家看下左下角的牙科暗室洗片箱子的模样!)
&&&&&&& & 总的说使用暗室或者暗室洗片箱洗片子,简便,成本低,成像效果稳定,节约了劳力。真正计算成本,比明室的还便宜。现在小的诊所均使用明室注射一次洗片法。要点在:抽液体的时候,一定要设法派出空气,防止片子出现气泡。一定要充分用手揉捏,并根据室温调整洗片时间。北方或者山区的冬天,可以注射后,用温水浸泡1-2分钟揉捏。
&&&&&&&& 个人明室洗片的心得:近半年使用郑州天杰的自配液体+柯达D88的明室胶片,一般揉捏2分钟,成像效果好,骨小梁,牙周膜都看得清晰。有段用天津的小白象液体,洗出来比较模糊,如果片子里面有黑纸,常粘在片子上。这段使用了蓝野的片,梅生的F2增光屏的片子,用天杰的液,洗出来的效果都不错。参考了一些医生的使用心得,认为明室的片子选用柯达E速度的片子效果尤佳,成本会贵一些。这两日买了一盒蓝野配套液体的牙科X光胶片,使用效果,个人认为比柯达D88会好些。。个人之见,,
&&&&&& 我前几年使用都是以福建梅生,南昌宝来特的立式微焦点牙科X光,最近参观了解了使用蓝野的微焦点立式机和四川内江生产的老牌的牙片机,拍摄效果都不错,没有谁好谁差。医疗器械,特别是X光机,国家是有强制的质量标准的。最近大半年使用了郑州天杰的便携X光,经过一段的摸索使用,觉得很方便,可以在椅旁拍片,拍摄效果不错。客观地说,拍摄后牙稍感不足,一直与厂家的郭诚先生一直探讨。感谢郭诚先生在牙科X光知识的学习和技术细节的探索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3月份去广州,外国的客商选购X光一般不是问性能的,直接拿起机器真人拍摄,看机器效果,然后谈价格的。国外的医生在牙科X光的拍摄技术远远高于我们这些中国的医生,这是值得我们思考与不断学习的。
(这是我最近一年使用的牙科便携式X光机,郑州天杰出产的,总体拍摄效果还可以。)
&&&&&& 常见的牙片影像发黑,发白,发灰的问题与处理对策:(摘自《中华口腔医学》部分,为华西牙科影像之经验)
&&&&&& 根尖片发黑,发白或者发灰,这是临床工作中较常见的情况,尤其在基层单位更为多见。
&&&&&& 影像发黑是由于曝光量过大或者是药水温度过高所致!
&&&&&& 影像发白则是曝光量过小或者药水温度过低所致!
&&&&&&&胶片灰雾度大可能是胶片过期,药水疲劳或者曝光量不够,显影时间过长所致!
&&&&&&& 解决方法:首先建立质量控制标准,使之规范化,制度化,选择合适的胶片和曝光条件,注意胶片的质量与保质期,根据根尖片的照射数量,定期更换药水,同时保持药水的合适的温度。
十一:令很多医生头疼的第三磨牙(阻生牙)的X光拍摄问题
&&&&&&& 上下第三磨牙,位置比较靠后,常有张口受限,接近咽喉,非常敏感,如果胶片放置不当,非常容易恶心呕吐,吞咽放射。拍出的根尖片常常拍不到所需要的位置。大家反应比较困难。
&&&&&&& 医生的动作要轻柔,操作的时候要有足够耐心。拍片的时候,可以先将胶片放在第一磨牙的位置,等患者适应后,再向后徐徐送入第三磨牙的位置。如果实在不能放入,只有改变球管的角度,将球管由后向前倾斜10度左右,努力使牙齿的影像能完全显示在胶片上。发生恶心呕吐现象是,可以指导患者深吸气或者采取局部喷喉表面麻醉。如果还是很困难,或许就需要采取口外法投射或是全景片照射了,这只是无奈之举了。
&&&&&&&&& 结语:
&&&&&& 学习牙科x 光的拍摄技术,就是玩光与影的艺术,拍摄出几张废片,并不可怕,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不断地摸索尝试,提高拍片洗片的质量。其实我也是在一直学习中。也要向大家学习拍片的好经验。也希望高人说下怎么简易翻拍,扫描清晰的牙科X光胶片的技巧。这个我也是不懂的。。
&&&&&&&&& 不怕大家笑话,这篇文章写作时间断断续续,甚至写好了存在U盘,U盘却不小心丢了。我整整写了一年,总算完成一件任务。其实我也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医生,并非一些人认为的是那种老给基层医生挑刺的人。我在福建最偏僻的乡村高速征管所的哨卡坚持我牙科的梦想,我把教学医院学来东西都用上了,进行的是规范化的牙科诊疗。我超声波洁牙+手工洁治+抛光,还有喋喋不休的口腔宣教,常常花掉我1-2个小时的时间,收费是60元,让大家见笑了。越偏僻的地方越缺少合格的医生,乡民的信任与赞许的目光,有时候比具体赚多少钱更有意义。我也非思想有多么崇高,参考的是市区的价格,在一个牙疼了就想拔牙的南方小镇,能很快接受你要拍片,进行做后牙根管碧蓝根充的做法,也没有用低廉的价格去招揽业务,医生会付出很多的精力的。我还是觉得辛苦也值得。
(这是我单位里真实的农场,葫芦满园!)
&&&&&&&&& 牙科世界也如江湖,大家从祖国各地走来,承袭或许是北京的做法,上海的习惯,四军医的理念,犹如武林里的少林,峨眉,武当各派,大家其实各有所长,只要不是邪门武功,我觉得都是可以努力去学习他人的长处的。写文章的我和生活中的我,其实有很大的不同,有和我通过电话,见过面,见过真人的,或许会有不同的体会。来找我学习交流的医生,我都是好酒好肉招待,技术上也不保守。因为自己也曾走过了不少弯路。
&&&&&& 或许这是我最后一次在Kq88这个园地里写文章了。在这里的一年,使我学习不少,成长不少,结交了大江南北的许多渴望学习,渴望提高的基层医生们。是是非非,也招惹来不少。文章不会在KQ88写了,但帮助大家一起学习的心是不变的。
&&&&&&&&此致
敬礼!&&&&&&&&&&&&&&&&&&&&&&&&&&&&&&&&&&&&&&&&&&&&&&&&&&&&&
&&&&&&&&&&&&&&&&&&&&&&&&&&&&&&&&&&&&&&&&&&&&&&&&&&&&&&&&&&&&&&&&&&&&&&&&&&&&&&&&&&&&&&&&&&&&&&&&&&&&&&&&&&&&&&&&&&&&&&&&&&&&&&&&&&&&&&&&&&&&&&&&&&&&&福 福建带鱼医生---戴宇勇
&&&&&&&&&&&&&&&&&&&&&&&&&&&&&&&&&&&&&&&&&&&&&&&&&&&&&&&&&&&&&&&&&&&&&&&&&&&&&&&&&&&&&&&&&&&&&&&&&&&&&&&&&&&&&&&&&&&&&&&&&&&&&&&&&&&&&&&&&&&&&&&日&&&&&&&&& 44<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本文最近读者前一篇:后一篇:
发评论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口腔医学网的观点或立场您可以用获得的积分去观看口腔网校的直播视频,或兑换产品,评论每天最多5分。用户名密&&码
记住密码 登 录关于博主博文相关分类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博主最近被推荐的 10 篇博文统计博文(18)评论(692)总访问(202275)开通时间:最后登录:用户名密&&码
记住密码 登 录博主姓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根尖手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