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要进行中长跑测试,但是近两年时常发生学生长跑猝死在跑步中猝死的事件,这可怎么办?

跑步成中国高校学生杀手 身体素质连续25年下降
来源:华声论坛&&【 】
5月16日,华南理工大学一名本硕博连读班男生在参加1000米测试时休克,虽经抢救,却未能留住年轻的生命;5月20日,广州一名初一男生在课间操跑步时突然倒地,不幸离世;5月23日,华东政法大学一名大二女生在晚跑锻炼时突然晕倒,最终也离开了人世……生命无常,理应敬畏。但我们又不得不追问:本应绽放的生命何以如此脆弱?
青年学子运动意外事件频发,除了当事人自身的健康状况,还源于如今学生体质的滑坡。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去年9月联合发布2010国民体质检测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素质25年来一直在下降,尤其是心肺功能。与1985年相比,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绩分别下降了10.3%和10.9%。对于高校学生的健康和体质,专家表示不容乐观。
日前,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进行大学生体育测试的普查。有统计数据表明,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已经连续15年下降,而耐力素质更是连续25年下降。
此外,各学段学生视力不良率仍高居不下,其中19-22岁的大学生为84%。学生超重率也在持续增加,据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部副主任付浩称,当前大学生戴眼镜、&豆芽菜&、小胖墩的比例明显较10年前多。大学生生活作息不规律,晚睡晚起,喝酒吃夜宵导致肠胃功能紊乱。体育课上很小的运动量就让他们身体不适,反应剧烈,这说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确实下降得太离谱了。
对于这样一个无奈现状,知名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这完全是我国“圈养”教育的结果。
“我国学生体质下降,多年前就引起关注,并找到了导致下滑的原因。具体包括应试教育模式,使学校教育只关注学生的高考科目,体育被边缘化,正常的体育锻炼时间被挤占。虽然教育部曾要求中小学每天保持一小时锻炼,但在很多地方没得到落实,而不少学校出于安全原因,对学生实行圈养教育,要求学生在课间不得离开教室,不得在校园追逐打闹。久而久之,也使得学生不愿运动,没有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熊丙奇说。
放眼当今校园,宅一族、晚睡族、肥胖族,成了大学生形象拼图的主要构件。而上述几类人恰恰是运动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医学界人士曾告诫:所谓疾病,绝大多数是生活方式病。大学生体质羸弱的现状折射出的是他们生活方式有着严重的问题。探访大学宿舍,你就会看到头戴耳机玩游戏的、围成一桌觥筹交错的、通宵夜聊的学子不在少数。独独锻炼身体,这个五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成了某些大学生作息安排中可有可无的选项。
学生在运动中猝死,除了被大家诟病的体育锻炼减少体质下降的因素外,生活上的不良习惯也可能是导致猝死的“元凶”。目前正参与大学生猝死相关研究的成都大学体育学院科研科主任朱斌昨日告诉记者,“经常熬夜其实是造成大学生运动猝死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已经是业内公认的。”
虽然之前几位大学生的运动猝死是否与平日的生活习惯有关还不得而知,但还是有人怀疑运动猝死事件的频发与经常熬夜有着一定联系。成都大学体育学院科研科主任朱斌表示,经过他们3年的调研发现,经常熬夜是造成大学生运动猝死的主要原因。
朱斌说,引起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运动猝死的原因基本上是以下三个,“一是身体素质下降,二则是本身有疾病,三则是经常熬夜。而经常熬夜是造成大学生运动猝死的主要原因。”朱斌还进一步解释说,“本身有疾病的人,他一般在运动时会很注意适可而止。反倒是那些平时看起来很健康的孩子,他绝不会认为自己的身体有问题,哪怕是熬了夜。但当身体承受不起运动负荷时,心血管方面就很容易出事情。”
“前段时间我上上午一、二节课,看到很多学生都是没睡醒的样子,我就问,昨晚12点之后睡的同学举手,结果居然有一半的人。我又说,昨晚2点之后睡的同学请举手,竟然都还有三分之一的人举手。很多学生都意识不到熬夜对人的身体损害很大。其实不是有人在网吧里连上几个通宵死亡的吗?而熬了夜去运动,运动就成了一个加速死亡的诱因。”为了尽可能保证体育课安全,又能让学生得到锻炼,成都大学还在三年前推出了“12分钟走跑”,“可以走,也可以跑,也是为了让学生量力而行。如果不能保证自己有个健康的生活习惯,一定要量力而行。”
教育部“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重点实验室上海中小学研究基地,日前已着手用20米往返跑取代800、1000米跑的试验工作,将在上海三个区县、18所学校、共计5000名学生中进行试点。
该基地的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季浏解释说,跑、跳、投等传统运动项目所测试出来的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体质,更多体现的是运动能力。
“目前的中学和大学阶段的体育测试,女子800米、男子1000米是‘规定动作’,但学生速度的快慢与体质健康并没有多大关系。这两项作为学校田径运动项目本身并无不可,但作为‘硬杠杠’来测试学生体质并不科学,”季浏说。
“从生理学角度来说,有氧能力主要反映学生的心肺功能,而800、1000米跑却是有氧和无氧相结合的运动,不能准确反映人的心肺功能。”
季浏还告诉记者,测试表明,20米往返跑跑在体能上的消耗并不亚于800、1000米跑,目前许多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均采用耐力式的20米往返跑,这是较好的有氧运动。
2010年,广东省考试院对体育考试内容作了较大调整―――取消了中长跑(男子1500米/女子800米跑),考试内容从前一年的四个必考项目,更改为三项基本素质(必考)和五个专项基础(选考)两部分,考生可在5个选考项目中任选一个。
为何会有这么大变化的“动作”?高考体育术科考试主考官介绍说,原来的中长跑主要测试考生耐力,但一推出,就引起基础教育的教师和考生的一些不同意见,认为这个项目难度较大,中学平时练得少。“加上这个项目对场地要求高、考试时间长,取消这个项目对选拔学生没影响”,因此省教育考试院就实事求是地取消了中长跑项目,增加了体现学生特色的篮球、游泳等选考项目。“毕竟我们不是在‘选壮丁’,而是要挖掘一些真正有天分、有潜能、有特长的学生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补充力量”不少地市的带队老师十分认同体育统考的变化。
在去年的华中科技大学校运会上,取消了以前一直开展的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两个长跑项目。
针对该项目为何被取消,该校体育部副主任沈跃进在采访中进行了解释,他表示之所以取消长跑,主要原因是连日来武汉一直阴雨、气温很低,导致校运会不得不从三天压缩为两天,因此必须缩减一些项目,而3000米和5000米报名的人比较少,而且耗时很长,所以就被取消了。当然他也承认安全因素也是取消这两个项目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两项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达不到要求,上场有一定危险性。”
此外,据西安媒体报道,西安也有30多所高校运动会都已取消长距离跑步,原因是校方害怕发生猝死现象。与此同时,北京大学体育部的工作人员很肯定地表示:“在我们的校运会上,的确没有3000米以上的长跑项目,无论是女子3000米还是男子5000米,我们日常体育课上都没有开展,所以校运会上也没有这两个项目。”
和北大做出同样选择的还有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他们也在校运会上取消了3000米以上的长跑项目,径赛最长距离为1500米。
反观我们的近邻,日本的学生往往视体育为一项最基本的必修课,就像中国学生对待语数外的态度一样。 在日本,棒球和橄榄球这两项团体运动成为中小学生最为热衷的两大运动。棒球和橄榄球比赛从小学一直延伸到大学。
日本年轻人在做自我介绍时,很注重介绍自己的“趣味”(爱好)。日本公司在招募新人时对学生的“趣味”也非常重视。比如,如果一名应聘者在棒球或橄榄球项目上取得过很好的成绩,往往会被招聘者认为“干劲足”、“年富力强”,在资历上有很大的加分。
尽管日本中小学学生的锻炼时间已经大大超过中国,但是日本政府仍希望增加体育课的课时。2008年初,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向文部科学相提交报告要求修改《学习指导纲要》,报告建议为解决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而增加体育课的课时,为重视传统文化,中学体育课要必修武道。
在2011年,由中日韩三国青少年研究所调查得出的“中日韩三国高中生身心健康状况比较研究报告”出炉。
在体质方面,从未因病或伤请假的比例从高到低分别为韩国(71.6%)、日本(53.1%)和中国(45.4%)。自认为身体健康状况“很不好”和“不太好”的比例,中国高中生为最高(25.9%),其次为韩国(19.6%),最后才是日本(19.3%)。这说明,韩国学生的体质明显好于中国学生,也不逊于日本学生。
尽管如此,韩国政府仍担心中小学生体能下降,向小学派遣专业体育指导人员。韩国政府在2012年年底前向全国所有小学派遣体育专业指导人员,指导学生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以改善学生身体素质。根据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的计划,这些专业指导人员将帮助韩国全部5800多所小学提升学生户外体育活动质量。
与此同时,文化体育观光部计划支出123亿韩元(约合1030万美元),用于向低收入家庭学生免费发放各种体育赛事门票。另外,韩国政府打算以资助等方式,鼓励学生利用周末参加体育比赛。
在韩国,除了在学校接受体育锻炼外,把孩子送往夏令营或冬令营进行“魔鬼训练”成为家长提高孩子体质、锻炼其意志的重要手段。韩国的军训夏(冬)令营往往一天训练8个小时,吃苦就是训练的唯一方式。
在了解我们的邻居后,我们应当反思: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大学生整体上体质羸弱,所折射出的重重问题亟待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本人重视。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曾著《体育之研究》一文,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蛮其体魄”,因为强健的体魄是做一切事的本钱。其实,从古至今中国有识之士的教育观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知识本位。这种教育观何尝不是对现实的警醒与鞭策?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广东广播电视台 现代教育频道>>图文新闻>>现代教育快讯
湖北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教学楼可抗7级地震发布时间: 点击:3982本报记者罗欣 通讯员梁炜 亢宗轶“周转房比较宽敞,有电视看,还能上网,在学校安家你们放心……”昨日,襄阳市南漳县城关镇沐浴中心小学教师果桂英,高兴地告诉自己父母,上月底在学校搬了新家。边远山区小学校舍安全、教师住房保障问题,一直牵动人心。记者采访了解到,我省去年对中小学危房进行重点整治,加快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让许多学生、教师受益。教室再不漏雨了“我们现在的学校可好了。”谈起学校近两年的变化,竹山县潘口塘村小学学生张慧开心地说,以前的教室在低矮平房里,一到下雨天就漏雨。现在的新教学楼很漂亮,教室宽敞明亮,课桌也全换成了新的,还配备了电脑和吊扇。房县土城镇龙坪小学校长陈少兵介绍,学校旧校舍3年前就列入了D级危房,当地历史上有地震活动,以前教学楼很破,墙体开裂,学生在里面上课提心吊胆。去年秋季,可抗7级以上地震的新教学楼投入使用,宿舍有太阳能热水器,还配备了洗衣机。发生变化的乡村小学远不止这两所。据了解,为确保学生不在D级危房上课、不自带课桌椅上学,我省去年分别组织对全省中小学D级危房现状和中小学课桌椅配备情况进行了排查,并安排专项经费2.9亿元用于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去年我省还争取和筹措基础教育项目经费36亿多元,推进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普通高中建设、学前教育建设等项目建设,改造校舍面积总计200余万平方米。一家三口住进周转房学校的硬件条件好了,如果师资力量再加强,农村学生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2011年至2013年,省政府连续三年将“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5000套”列为十件实事之一。2013年,全省农村教师周转房完工6426套,建设规模22.6万平方米,完工率达到128.52%,超额完成了5000套的建设任务。教师周转房建设有效改善了农村教师生活条件,推动了区域内教师的合理流动,调动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南漳县城关镇沐浴中心小学教师果桂英,在去年年底和丈夫、孩子一起住进了新建好的周转房,“这些房子都进行了必要的装修,我们取钥匙后就可直接入住了。”据悉,全省目前有3万多名农村教师住进了周转房。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中长跑在我国高校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中长跑在我国高校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9:39:0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中长跑在我国高校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OC
官方公共微信广东广播电视台 现代教育频道>>图文新闻>>现代教育快讯
少年成绩倒数被误认弱智 测智商发现接近天才发布时间: 点击:3075为了儿子,高管父亲辞职回渝,母亲成全职妈妈,可怜天下父母心医生说,这是小儿多动症引起,可以治11岁鹏鹏(化名)的智商测评结果135分!正常人中只有3%~5%的人有这样的智商水平。常人智商水平是120分,天才智商水平是145分,而爱因斯坦的智商是160左右。就是这样高智商的小男孩成绩长期倒数一二,学校的老师都认为他智力有问题,这是什么原因?重庆晚报记者彭光瑞实习生严艺菲“你的孩子没有智力问题,是小儿多动症,能够治好。”上周一,得知这个结论时,42岁的周丽(化名)哭出声来。“老师说他智力有问题,我一直都不相信,心里面也压了块大石头,憋得我透不过气。”周丽边哭边说。鹏鹏也在一旁默默地流泪。昨天,周丽带着儿子鹏鹏来重庆儿童医院复诊,仅仅服药一周多,鹏鹏病情得到了良好控制。主治医生告诉记者,像鹏鹏这样的案例外国有很多,比如美国就有一些医生和律师智商很高,却注意力缺乏。儿子成问题学生妈妈经常接老师电话周丽和老公都是重庆人,婚后二人到上海发展。老公是某公司高管,自己的工作很顺利。由于两个人的工作都比较忙,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多数时间都是保姆在带孩子。虽然如此,儿子鹏鹏在家里还是乖巧懂事。只是偶尔周丽会发现喊儿子,儿子不答应,或者忘了交代的事。但总的来说,在周丽眼中儿子是乖巧安静的。上小学后,一开始,儿子的成绩一直都是中上水平,谁知到了二年级,就变成了中下。到了四年级时,儿子已经变成了班上的“吊车尾”,不是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老师告诉周丽,孩子每次上课最多能听十分钟的课,后面就要么一直玩文具,要么完全放空的坐着,不仅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连老师让他回答问题他也像没听见一样。不仅如此,鹏鹏还经常不交作业,但鹏鹏说,并不是他故意不做,而是他根本不知道老师布置了这些作业。听着儿子的话,周丽无言以对。“打骂教育”失败以后,她开始守着儿子做作业,如果哪天儿子说没有作业,她就自己打电话问老师作业是什么。周丽慢慢看出了一点问题,儿子做作业时总是握着笔却不下笔,有时候半个小时才写两个字。而这时,老师打来电话的次数也多了起来,开始是每周一次,后来竟然发展到每天一次。因为每一天鹏鹏都会在学校出状况,不是成绩又考差了,就是上课不听讲惹恼了老师。而与同学的纷争也是隔三岔五,有一次,鹏鹏一个人与八九个孩子打架,甚至惊动了学校领导,问孩子原因,鹏鹏说“他们给我打招呼我没注意到,他们说我看不起人”。为孩子学业高管父亲辞职回渝“那时,上海那所小学里的每个人都看不起儿子,也看不起我,不仅是老师、同学,连学生家长都是。我觉得那个环境真的不再适合儿子,因为连我都呆不下去了。”周丽与老公进行了一场长谈,决定回重庆。去年回重庆后,老公重新找了一份工作,并且还做了兼职,因为两口子商量这次回来周丽就不工作了,专心照顾儿子。鹏鹏被送进了重庆一所区级重点小学,鹏鹏入学后,成绩一直都是年级末尾。老师直接对周丽说:“带他去检查智商,如果有‘鉴定书’,老师和孩子都轻松点。”周丽闻言内心五味杂陈,她想到孩子一直以来的表现,还是答应了。原来是高智商孩子患了多动症上周一,一晚没睡着的周丽带着儿子到儿科医院检查智商。鹏鹏在医院完成了《韦氏智力测试》,医生发现结果出乎意料:得分是135分!而常人的水平是120分。这说明鹏鹏不仅没有智力障碍,而且还是少有的高智商孩子。医生看到结果以后,结合周丽的描述,又对鹏鹏做了多动症检查。原来,这个孩子是“注意力缺陷型多动症”。周丽松了口气,“我不太懂什么是多动症,但我感觉比智商有问题好太多了。”医生肯定了她这一说法,给予药物治疗,让鹏鹏一周后再来复诊。仅仅服药一周多,鹏鹏的注意力缺乏就得到了良好控制。他主动与医生交流自己的改变:“我现在能够听完整节课了,不走神。老师和同学知道了我的测试结果对我的态度也不一样了,我比以前自信了。”医生对鹏鹏的未来很有信心。遗传和教育皆有影响主要表现是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小儿多动症到底是什么病?昨日,重庆晚报记者采访了鹏鹏的主治医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保科副主任医师陈立。陈立介绍,小儿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可伴有学习困难等表现。临床上分为注意缺陷多动组合型、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冲动型三种类型。其中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表现的比较少见。陈立说,小儿多动症的成因80%来自于遗传,不仅父母双方都可能遗传给孩子,还有可能隔代遗传。而另一部分原因就来自于家庭教育问题,比如离异家庭、单亲家庭、教养方式不当、父母有抑郁冲动性格等,都可能导致孩子形成小儿多动症。另外,学校的教育方法不当等不良因素均可能作为发病诱因或症状持续存在的原因。如果孩子患上小儿多动症先从整理书包和房间培养专注陈立说,目前小儿多动症的治疗效果是很明显的,只要经过治疗,40%患者都能恢复正常。目前采取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两种。目前所用的药物都是安全的,并且可以长期服用,治疗病情的效果也是最直接的,一般一周到两周就能看到效果。行为治疗是另一个重要部分。我们会要求家长和老师参与相关课程,让他们在对孩子的教育中避免歧视、体罚或者其他粗暴教育。并且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关爱、鼓励。而对患儿的行为治疗,长时间的密集治疗效果更好,一般会让孩子在寒暑假参加。所设置的治疗课程主要是围绕着让孩子正视自己的情况,如何做好生活中的自我规划、自我整理。比如从整理自己的书包、房间开始,培养孩子的理性以及专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狱计划进行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