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有2.79亿未成年人,6000万农村留守儿童论文和3000万农村流动儿童,

您的位置:
国内青少年调查报告汇总(第18辑):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调查报告
【报告名称】《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调查机构】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成课题组
【调查时间】2012年
【调查对象】所指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本文所指流动儿童是指随务工父母到户籍所在地以外生活学习半年以上的儿童。儿童年龄界定在18岁以下(0-17岁)。
【调查方式】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相关评估】为及时准确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成长发展状况,掌握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迫切需求,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在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支持,开展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本次调查研究目标:一是全面准确把握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的数量、地域分布等基本状况;二是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认识他们的分层特征和需求差异;三是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制定落实和发展完善相关政策服务。报告分析提出:
1.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的总体现状
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情况和基本特征:(1)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六千万,总体规模扩大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2)农村留守儿童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学龄前儿童规模快速膨胀。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达2342万,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38.37%,比2005年的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757万,增幅达47.73%。五年间,学龄前留守儿童规模快速膨胀,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减少,大龄留守儿童规模明显收缩。(3)农村留守儿童与城乡流动儿童性别比总体差别不大,分年龄段比较差异明显。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男孩占54.08%,女孩占45.92%,性别比为117.77。与农村非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比较,总体性别比差别不大(农村非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性别比分别为117.25和116.39),但分年龄段性别比结果存在差异。(4)农村留守儿童高度集中在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但广东、江苏等东部发达省份比例也很高。留守儿童在各地之间的分布很不均衡。其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南、安徽、广东、湖南等劳务输出大省。四川、河南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大,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比例最高,分别达到11.34%和10.73%。(5)县内跨乡流动的儿童占全部流动儿童的比例最高,跨省流动儿童比例位居第二。跨省流动儿童占全部流动儿童的30.11%,省内跨市占18.80%,市内跨县占12.83%,县内跨乡占38.25%。(6)农村留守学龄儿童义务教育总体状况良好,部分中西部省份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需引起重视。6-11岁和12-14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比例分别为96.49%和96.07%,表明他们绝大部分正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农村留守学龄儿童义务教育总体状况良好,但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相对较差。(7)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最高,祖父母隔代照料面临诸多挑战。农村留守儿童不同的监护人对其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未来发展都会产生不同影响。
其次,城乡流动儿童的整体情况和基本特征。(1)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到3581万,数量大幅度增长。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0-17岁城乡流动儿童规模为3581万,在2005年基础上增加了41.37%,且有增长的趋势。在这些流动儿童中户口性质为农业户口的流动儿童占80.35%,据此全国有农村流动儿童达2877万。(2)各年龄段城乡流动儿童的规模都在快速增加,大龄流动儿童增速最快。流动儿童在各年龄组分布比较均匀。学龄前流动儿童(0-5周岁)规模达到981万,占流动儿童总数的27.40%,与2005年相比,增幅达38.59%。小学(6-11周岁)和初中阶段(12-14周岁)学龄儿童在流动儿童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7.89%和13.21%,规模分别为999 万和473万,与2005年相比,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共增加347万,增幅为30.83%。大龄流动儿童(15-17周岁)占流动儿童比例为31.51%,规模达1128万,比2005年增加429万,增幅为61.43%。可以看出,与2005年相比,各年龄段的流动儿童规模都在快速增加,以大龄流动儿童增加的速度最快,学龄前流动儿童增加速度较快,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增幅相对较小。(3)城乡流动儿童与农村留守儿童性别比总体差别不大,分年龄段比较二者性别比呈此消彼长趋势。流动儿童总的性别比为116.39,与全国儿童、农村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性别比基本无差异。但是分年龄来看,性别比随年龄变化的模式非常不同,这在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两个群体之间对比明显。(4)流动儿童高度集中在中东部发达地区,但部分中西部地区流动儿童在当地城镇儿童中所占比例也比较突出。(5)县内跨乡流动的儿童占全部流动儿童的比例最高,跨省流动儿童比例位居第二。(6)多数流动儿童属于长期流动,平均流动时间3.74年。(7)城乡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条件改善,学前教育和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2.本次调查的启示和建议
通过此次研究从中探索出的规律启示是:(1)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紧迫性,必须高度重视留守流动儿童工作。(2)构建减量化机制与完善关爱服务机制相结合,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途径。(3)消除制度、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排斥,是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的关键。(4)关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殊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留守流动儿童工作。(5)强化父母的法定监护责任,完善监护制度。
针对此次研究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报告提出的对策建议是:(1)进一步完善法律政策体系。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化父母法定监护责任,探索有偿代理监护制度,填补留守儿童监护缺位。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执行力度,制定并落实农民工带薪休假等制度。(2)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将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社会管理创新总体部署统筹推进。(3)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衔接的关爱网络。(4)进一步加强家庭和社区干预。(5)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6)关注大龄留守流动儿童的需求和困境。(7)促进流动儿童城市融入与社会适应。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2013年05月10日)
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报告名称】《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调查机构】国家统计局
【调查时间】2012年
【相关评估】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农民工总数达到26261万人,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状况继续得到改善,社会保险参保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仍较低。报告分析提出:
第一,总量比上年增加近千万人& 在东部务工的占六成以上。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12年我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加473万人,增长3%;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加510万人,增长5.4%。按输出地看,中、西部地区农民工人数增长快于东部地区,但东部农民工总量仍然在四成以上。同时,东部地区本地农民工比例高,而中、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的比例高。2012年,东部地区农民工11191万人,比上年增加401万人,增长3.7%;中部地区农民工8256万人,比上年增加314万人,增长4.0%;西部地区农民工6814万人,比上年增加268万人,增长4.1%。从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看,在东部打工的农民工有16980万人,仍然是我国农民工的&主力军&,占总量的64.7%。其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总量增加,分别占全国农民工的22.6%和19.8%。从农民工的流向看,2012年跨省流动农民工所占比重继续下降,在地级市务工的农民工比重则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第二,平均年龄上升到37.3岁 初中文化程度占六成。调查显示,我国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但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由2008年的70%下降到2012年的59.3%,农民工平均年龄也由34岁上升到37.3岁。目前,我国农民工受教育水平仍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在农民工中,文盲占1.5%,小学文化程度占14.3%,初中文化程度占60.5%,高中文化程度占13.3%,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4%。外出农民工和年轻农民工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26.5%和36.4%,相对较高。报告还指出,没有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多数。农民工从事的职业仍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制造业的比重最大,占35.7%。从近几年调查数据看,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的比重在逐年递增,从2008年的13.8%上升到18.4%,从事制造业的比重则趋于下降。
第三,被拖欠工资情况继续改善社保参保水平仍较低。2012年,农民工被雇主或单位拖欠工资的占0.5%,比上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建筑业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占1.5%,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从近几年调查数据看,被雇主或单位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比例逐年下降,这表明,解决和遏制农民工工资拖欠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与此同时,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状况改善却不明显。农民工与雇主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占43.9%,与上年基本持平。从近几年调查数据看,外出农民工与雇主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变化不大,没有明显的改善。报告显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仍然较低。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14.3%、24%、16.9%、8.4%和6.1%,分别比上年提高0.4、0.4、0.2、0.4和0.5个百分点。从近5年调查数据看,外出农民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参保率提高4个百分点左右,而&五险&中参保率相对较高的工伤保险没有明显提高。
第四,外出农民工收入增速回落& 四成农民工既无宿舍也无住房补贴。2012年末,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为2290元,比上年提高241元,增长11.8%,但增加额比上年同期减少118元,增幅回落9.4个百分点。在农民工居住情况方面,外出农民工仍是以雇主或单位提供住宿为主。以受雇形式从业的农民工,在单位宿舍中居住的占32.3%,在工地或工棚居住的占10.4%,在生产经营场所居住的占6.1%,与他人合租住房的占19.7%,独立租赁住房的占13.5%,有13.8%的外出农民工在乡镇以外从业但每天回家居住,仅有0.6%的外出农民工在务工地自购房。报告指出,近几年外出农民工居住情况呈现出与他人合租住房比重上升、独立租赁住房比重下降的趋势,另外,务工地自购房比重下降、乡外从业回家居住比重上升。根据报告,49.5%的农民工由雇主或单位提供免费住宿;9.2%的农民工雇主或单位不提供住宿,但有住房补贴;41.3%的农民工雇主或单位不提供住宿也没有住房补贴。与上年相比,由雇主或单位提供免费住宿的比重下降了0.4个百分点;不提供住宿,但有住房补贴的比重提高了0.4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13年5月28日)
重庆市新生代女农民工生存情况调查报告
【报告名称】《重庆市新生代女农民工生存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机构】重庆市妇联
【调查时间】2013年
【调查对象】对19个区县不同文化程度的女农民工调查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集体座谈和个别访谈相结合
【相关评估】本次调查报告显示,新生代女农民工最渴望提高工资待遇、融入城市。她们有自主性、有梦想,但维权意识还有待提高。对&80后&&90后&新生代女农民工工作生活情况、日常生活、利益诉求等方面的情况调查报告分析认为:
第一,渴望提高工资待遇。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女农民工们工资普遍偏低,她们最渴望的是提高工资待遇。在被调查者中,40%的女农民工从事加工制造业,21.2%从事宾馆酒店餐饮娱乐业,从事其他工作行业的相对比较少。在她们当中,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的达到了25.9%,然而她们的工资有83.9% 都在2000元以下。2000元-3000元的占12.4%,3000元以上的仅有4.72%。而能够领取3000元以上工资的这部分人基本属于接受了中专以上的学历教育的人。在调查中,占69.2%的女农民工表示,在选择工作单位时,工资福利待遇仍是她们首要考虑的因素;其次看重技能培训的占27.6%,看重劳动强度的占24.3%、单位周边环境占21%、受人尊重占16.9%、个人兴趣占15.9%。
第二,希望能融入城市。调查表明,新生代女农民工进城务工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较,她们的打工目的主要为发展型,她们打工的目的不仅是寻求生存,还抱着见世面、融入城市的目的而来。除了排在第一位的是&多挣钱、改善生活&(占34.3%),其他依次为&城市机会多、追求自己的梦想&(占25.5%),&增长见识、锻炼自己&(占16.3%),&学点技术&(占 9%),&向往城市生活&(占4.5%)。在&如果您有一笔钱,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的访问中,在城里买房排在了第一位。受调查者中有32.2%认为自己的生活和消费方式跟城里人没差别,有26.30%认为差别小,有41.4%认为差别大。当被问及是否感受到来自城市人的歧视时,表示没有感觉到来自城市人的歧视的占43.70%,表示有时会感觉到的占 31%,表示经常能感觉到的占 11.20%,表示很少感觉到的占14.10%。在调查中,有45.30%受调查者表示要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城市人。大多新生代女农民工表示,来城市后最大的变化是更不愿意回农村务农了,其他依次为学会了技术、增长了见识、行为和消费观更城市化了等变化。
第三,维权意识有待提高。调查还显示,新生代女农民工们的自身权益意识还有待加强。在被调查者中,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占62%,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之2010年的44%有较大提升。然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仍有32.2%,表示自己不清楚的占5.7%。此次调查,有64.9%表示从来没有被拖欠工资,有33%表示偶尔被拖欠过工资,2.1%表示经常被拖欠工资。调查显示,她们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够,依法维权的意识较为欠缺。对女职工&四期&保护的规定,表示不知道的占30.4%,表示知道一些、没享受过的占57.30%,表示知道并且享受过保护仅仅占12.2%。对工伤保护等法律规定表示很熟悉的占5.1%,表示听说过一些的占53.7%,表示不了解的点26.7%,认为仅是了解的占14.5%。一旦权益被侵犯,新生代女农民工们表示,维权最信赖的是政府组织,调查结果由高到低依次为寻求上级组织或单位工会的帮助、通过法律的途径解决、向当地的妇联寻求帮助、组织集体与单位协商解决,也有的个别表示要自己忍气吞声、怕被报复不敢投诉等。
(资料来源:《中国妇女报》2013年5月24日)
关于少年儿童安全教育调查报告
【报告名称】《关于少年儿童安全教育调查报告》
【调查机构】公安部交管局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
【调查时间】2013年
【调查对象】11377人参与此项调查,66.4%的受访者有孩子
【调查方式】手机搜狐和搜狐新闻客户端,
【相关评估】2012年全国发生儿童伤亡交通事故1万多起,0-6岁幼儿约占12岁以下儿童交通事故死伤总数的67.8%。少年儿童因交通事故、溺水等非正常原因死亡的新闻屡见报端。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2012年,全国共发生0-12岁儿童伤亡交通事故11117起,其中,完全需要监护人悉心呵护的0-6岁儿童,约占12岁以下儿童交通事故死伤总数的67.8%。调查报告分析认为:
第一,62.0%的人遇到过家长让14岁以下孩子坐副驾驶座。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3年4月,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约2.46亿辆,其中私家车约8230万辆。很多孩子从出生就开始进入&汽车生活&,让孩子养成安全乘车习惯、预判和避免危险成为年轻父母的一门必修课。监护人保护措施不到位是儿童受到意外伤害的原因之一,寒、暑假以及小长假等节假日更是事故多发期。公安部交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发生儿童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122起,每天发生约40起,比平常高出33.9%。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李雯在调研中发现,从全国中小学安全事故发生的总体情况来看,交通、溺水等事故在发生起数和造成儿童意外死亡方面都位居前列。&尤其是上下学期间,孩子在时间和地点上都处于学校和家长监管的中间地带,容易发生事故。&河北石家庄市农村干部田平良讲述的一个故事特别让人心痛:2010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某村幼儿园校车载着放学的孩子停在马路边。一名男童跳下校车后,并未和其他同学一起站在路边等待校车驶离。他绕过车尾,直奔向马路对面的母亲。此时校车突然回头,撞上了他小小的身体,孩子当场死亡。本次调查中,也有62.0%的人观察到,家长驾车出行时,让14岁以下孩子坐副驾驶座位,或抱着孩子坐副驾驶座位的情况较多。公安部交管局建议,家长除了要避免将孩子安排在副驾驶位置、独自留在车内等危险行为外,还要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安全保护设施,配备适合其年龄、体重的儿童安全座椅,避开孩子颈部正确使用安全带。
第二,仅31.9%的人参加过安全教育培训或演习。少年儿童发生非正常死亡的原因有哪些,55.4%的人指出少年儿童安全意识薄弱,48.2%的人感觉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足,20.0%的人认为当下少年儿童缺乏安全知识,18.7%的人感觉当前社会缺少安全教育氛围,14.1%的人反映事故多发地缺乏警示和保护,13.5%的人认为部分家长未尽到监护责任,10.0%的人认为媒体对安全常识宣传少。安全教育是一种技能教育和素质培养,需要持之以恒、规范的实践,和持续不断、多途径的强化。调查中,参加过安全教育培训或演习的受访者仅占31.9%,68.1%的人表示没有参加过。对于安全教育,学校在认识和态度上大多非常重视,但实际效果还有待加强。从教学方式上看,学校安全教育偏重于安全知识的传授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实战演练不充分;从时间保障上看,学校在日常教学上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安全教育的进行集中于事故高发的节点;在教学能力上看,教师自身的安全教育能力和在实践中探索安全教育规律的意识都有待提升。
第三,63.9%的人认为家长在孩子安全教育方面做得较差。如何减少少年儿童意外情况的发生。调查显示,受访者对学校和家长期望最大: 79.9%的人赞成将安全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常设课程,对孩子们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常识培训和演习;60.3%的人认同家长应以身作则,重视和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工程系教授丁立民指出,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弱,需要家长进行很好的教育和监护。然而一方面,有的家长安全知识不足,无法为孩子提供完善的指导和保护;另一方面,一些家长明知故犯的行为会让孩子陷入危险,给孩子的安全观念带来负面影响。调查中,63.9%的人认为家长在孩子安全教育方面做得较差。57.2%的人观察到家长领着孩子过马路闯红灯的情况较多。在丁立民看来,家长对孩子的保护不应止于当下,更要涉及孩子的长远利益。在规则和秩序面前,成年人主动进行自我约束,社会上才能形成一种珍视生命、重视安全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孩子成长。对于少年儿童的安全教育要讲究方法。孩子有自己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家长和老师进行安全教育时要有亲和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不要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在很多时候,学生也可以成为教育者,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比如组织以交通安全、游戏安全等为主题的班会,让孩子通过讲述经历和参与讨论,真正记住安全知识,树立安全意识。要减少少年儿童意外情况发生,受访者的建议还有:让少年儿童学会基本的救助技能26.6%,全社会提高对安全教育的重视23.2%,让少年儿童树立安全意识23.2%,在事故多发地做好保护、警示措施21.0%,媒体多敲警钟、多宣传安全知识16.7%等。
(资料来源:《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5月30日)
2013年中国部分城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
【报告名称】《2013年中国部分城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机构】全国少工委办公室、中国文化扶贫委员会
【调查时间】2013年
【调查对象】青海、河北、湖南、四川、河南、贵州六个省的部分地区,6-17岁的中小学生,其中96.8%的孩子年龄在9-14岁之间。
【调查方式】发放问卷1.2万份,回收有效问卷1万余份,有效样本量为4000份。
【相关评估】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呼唤亲子沟通,新时期留守儿童的迫切心声,是此次调查报告的亮点。调查报告分析提出:
第一,调查报告显示,近半数留守儿童不了解父母在外打工的情况,41.3%的孩子不了解父母在外做什么工作,22.5%的孩子不清楚父母在外生活状况,13.5%的孩子认为父母在外生活条件优越,比家里幸福。在调查中,69.2%的孩子和父母保持联系的方式是自己主动打电话给父母,父母与留守儿童信息沟通呈现单向性,父母在亲子沟通中处于被动地位。在调查中,外出打工的父母们在电话里问孩子最多的三个问题依次为:&想不想爸爸妈妈?有没有不开心的事?&(39.2%)、&这次考试成绩怎么样?&(29.9%)、&你和长辈们身体好吗?&(18.4%).父母们开始关注孩子的情绪问题,但是在亲子沟通中谈话内容过于单调。
第二,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对于自己生活的选择感到迷茫和无助。当问到&你愿意到爸爸妈妈打工的地方生活吗?&21.6%的孩子明确表示不愿意去父母打工的地方生活,其中,一部分孩子更愿意在家里生活;一部分孩子觉得爸妈有点陌生,不习惯和他们生活在一起。19.8%的孩子表示自己对此心情矛盾,一部分孩子反映跟随打工的爸妈一起生活存在很多现实困难。
第三,抽样调查的样本中,51.5%为非留守儿童;25.6%的孩子父亲外出打工,与母亲留守家中;6%的孩子母亲外出打工,与父亲留守家中;16.9%的孩子父母均外出打工。父母或其中一人首次外出打工时,23.4%的孩子年龄为1-3岁;22.7%的孩子年龄为4-6岁;23.3%的孩子为小学1-3年级期间;24.7%的孩子为小学4-6年级期间;5.9%的孩子为初中及以后。从调查结果来看,留守儿童缺乏的不仅是物质上的保证,更多是心灵上的关怀。
此外,本次三生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将由中华慈善总会&三生爱心基金&在四川省、山东省为留守儿童建立30所&三生爱心教室&,三年内将在全国建设100间教室。作为关爱活动的平台,教室将为留守儿童提供电脑、书籍、体育用品等文娱设施,以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家庭健康和谐幸福的发展。
(资料来源:《中国妇女报》2013年5月29日)
摘编:郑丹娘
责编:杨长征
(中国青少年研究信息资料中心供稿)全国妇联:《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来源:搜狐网
  为及时准确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成长发展状况,掌握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迫切需求,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提供科学依据,2012年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成课题组,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支持,开展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
  一、 研究目标与方法
  1、研究目标:一是全面准确把握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的数量、地域分布等基本状况;二是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认识他们的分层特征和需求差异;三是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制定落实和发展完善相关政策服务。
  2、对象界定:本文所指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本文所指流动儿童是指随务工父母到户籍所在地以外生活学习半年以上的儿童。儿童年龄界定在18岁以下(0-17岁)。
  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部分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段成荣教授等承担,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长数据中抽取126万人口样本量,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和推断,把握留守流动儿童的数量、区域分布、年龄及性别特征等。定性研究由全国妇联特聘专家王梦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高志强教授等承担,主要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实地调研,客观分析留守流动儿童成长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的总体现状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情况和基本特征
  1、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六千万,总体规模扩大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2、农村留守儿童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学龄前儿童规模快速膨胀
  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达2342万,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38.37%,比2005年的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757万,增幅达47.73%。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规模为2948万,其中小学(6-11岁)和初中(12-14岁)学龄阶段儿童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分别占32.01%和16.30%,规模分别为1953万和995万。与2005年相比,小学和初中学龄阶段留守儿童分别减少了89万和226万,共减少315万,降幅为9.65%。大龄留守儿童(15-17岁)占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为13.32%,规模达813万,比2005年减少了199万,降幅为19.68%。可见五年间,学龄前留守儿童规模快速膨胀,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减少,大龄留守儿童规模明显收缩。
  3、农村留守儿童与城乡流动儿童性别比总体差别不大,分年龄段比较差异明显
  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男孩占54.08%,女孩占45.92%,性别比为117.77。与农村非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比较,总体性别比差别不大(农村非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性别比分别为117.25和116.39),但分年龄段性别比结果存在差异。
  4、农村留守儿童高度集中在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但广东、江苏等东部发达省份比例也很高
  留守儿童在各地之间的分布很不均衡。其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南、安徽、广东、湖南等劳务输出大省。四川、河南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大,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比例最高,分别达到11.34%和10.73%。其次,安徽、广东、湖南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占全国百分比也很高,分别为7.26%、7.18%和7.13%。以上五个省份留守儿童在全国留守儿童总量中占到43.64%。另外,从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来看,重庆、四川、安徽、江苏、江西和湖南的比例已超过50%,湖北、广西、广东、贵州的比例超过40%。可见,农村留守儿童广泛分布于中西部省份,同时也分布于江苏、广东等东部发达省份。
  5、近1/3农村留守儿童与祖父母一起居住,有3.37%的农村留守儿童单独居住
  调查显示,46.74%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外出,在这些孩子中,与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最高,占32.67%;有10.7%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一起居住。值得注意的是,单独居住的留守儿童占所有留守儿童的3.37%,虽然这个比例不大,但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基数大,由此对应的单独居住的农村留守儿童高达205.7万,这是要特别给予关照的留守孩子。
  6、农村留守学龄儿童义务教育总体状况良好,部分中西部省份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需引起重视
  6-11岁和12-14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比例分别为96.49%和96.07%,表明他们绝大部分正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农村留守学龄儿童义务教育总体状况良好,但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相对较差。
  7、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最高,祖父母隔代照料面临诸多挑战
  农村留守儿童不同的监护人对其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未来发展都会产生不同影响。数据显示,母亲外出,单独与父亲一起居住的留守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最高,达5.12%;父亲外出,单独与母亲,或与母亲和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均较低,分别为3.13%和3.11%。
  所有隔代照顾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平均年龄为59.2岁,56%的年龄在60岁以下,绝大部分在50-59岁之间,甚至有12%的祖父母年龄在50岁以下。但是,隔代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祖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很低,绝大部分为小学文化程度,甚至有8%的祖父和25%的祖母未上过学。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祖父母在抚养和教育留守儿童时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二)城乡流动儿童的整体情况和基本特征
  1、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到3581万,数量大幅度增长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0-17岁城乡流动儿童规模为3581万,在2005年基础上增加了41.37%,且有增长的趋势。在这些流动儿童中户口性质为农业户口的流动儿童占80.35%,据此全国有农村流动儿童达2877万。
  2、各年龄段城乡流动儿童的规模都在快速增加,大龄流动儿童增速最快
  流动儿童在各年龄组分布比较均匀。学龄前流动儿童(0-5周岁) 规模达到981万,占流动儿童总数的27.40%,与2005年相比,增幅达38.59%。小学(6-11周岁)和初中阶段(12-14周岁)学龄儿童在流动儿童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7.89%和13.21%,规模分别为999 万和473万,与2005年相比,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共增加347万,增幅为30.83%。大龄流动儿童(15-17周岁)占流动儿童比例为31.51%,规模达1128万,比2005年增加429万,增幅为61.43 %。可以看出,与2005年相比,各年龄段的流动儿童规模都在快速增加,以大龄流动儿童增加的速度最快,学龄前流动儿童增加速度较快,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增幅相对较小。
  3、城乡流动儿童与农村留守儿童性别比总体差别不大,分年龄段比较二者性别比呈此消彼长趋势
  流动儿童总的性别比为116.39,与全国儿童、农村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性别比基本无差异。但是分年龄来看,性别比随年龄变化的模式非常不同,这在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两个群体之间对比明显。3-5岁学龄前和6-14岁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性别比明显高于留守儿童;14岁以后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性别比差异逆转,流动儿童性别比低于留守儿童,17岁的流动儿童性别比甚至跌到100。这种对比正好与学龄阶段对应,从儿童进入幼儿园起,到进入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中男孩比例始终高于农村留守儿童男孩比例;到15岁接受完义务教育后,流动儿童中女孩的比例提高。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性别比的差异体现了流动人口在选择携带子女一起外出时存在的性别偏好。
  4、流动儿童高度集中在中东部发达地区,但部分中西部地区流动儿童在当地城镇儿童中所占比例也比较突出
  全国31个省区市均有一定数量的流动儿童,而且在少数几个省份高度集中。流动儿童最多的省份是广东,占全国12.13%,规模达434万,远远高于其他省份。数量较多的还有浙江、江苏两省都超过200万人,四川、山东、河南、福建流动儿童也都超过150万人。流动儿童最多的这七个省份占全国流动儿童百分比之和为45.71 %,人数之和达1637万人。部分地区流动儿童占当地儿童比例很高,上海市每10个儿童中就有4个是流动儿童,北京和浙江每10个儿童中有3个是流动儿童。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中西部地区的流动儿童在当地城镇儿童中所占比例也异常突出,如宁夏、新疆、青海和贵州分别高达41.76%、41.50%、35.79%和34.43%。
  5、县内跨乡流动的儿童占全部流动儿童的比例最高,跨省流动儿童比例位居第二
  跨省流动儿童占全部流动儿童的30.11%,省内跨市占18.80%,市内跨县占12.83%,县内跨乡占38.25%。具体到各个省,流动儿童的类别构成差异较大。北京、天津、上海的流动儿童以跨省流动儿童占主导,所占比例超过90%,浙江跨省流动儿童比例高达61.95%,广东和新疆的比例都超过40%。部分省份的流动儿童则是以省内流动为主,如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四川和贵州等省份,省内流动儿童比例占90%以上。
  6、多数流动儿童属于长期流动,平均流动时间3.74年
  城乡流动儿童在户口登记地以外地区“流动”时间平均为3.74年,7-14岁流动儿童中约1/3流动时间在6年以上。0-6岁流动儿童在外流动的平均年数占他们年龄数的比例高于50%,说明这些儿童自出生以来有一半时间在现住地居住。0-14岁的流动儿童平均外出流动的时间随年龄而增长,15-17岁流动儿童的平均流动时间下滑,大龄流动儿童外出流动时间相对较短。
  7、城乡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条件改善,学前教育和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大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流动儿童有机会在校学习。其中低年龄的流动儿童,少数存在入学晚的问题。高年龄的流动儿童,存在完成义务教育前终止学业的情况。学前流动儿童有入园难的问题。接受完义务教育选择继续在居住地读高中和考大学的流动儿童面临着许多困难。“有异地高考需求的流动儿童”在个别省份十分集中,广东、北京、上海排在前三位。
  三、本次调查的几点启示
  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留守儿童面临的亲情缺失、生活抚育、教育监护、安全保护等问题,以及流动儿童面临的平等接受教育等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但这些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且新的问题仍在不断出现。此次研究掌握的留守流动儿童的总体状况、基本特征、变化趋势,使我们对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从中也探索出一些新的规律,获得一些新的启示。
  1.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紧迫性,必须高度重视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在快速推进,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达6.91亿,城镇化率上升到51.27%。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形成的二元结构及由此衍生的制度、法规、政策、社会心理都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因此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将长期存在。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0-17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共有9683万,这近一亿儿童的规模,每年还以一定的速度在扩大,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群体。认清形势,坚定信心,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做好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对于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2.构建减量化机制与完善关爱服务机制相结合,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途径。父母监护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亲情缺失,家庭教育弱化,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成长环境均劣于受父母监护的儿童。调查表明,留守儿童最大心愿就是与父母团聚,使自己不成为留守儿童。因此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鼓励、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外出农民工带着子女举家进城,使更多农村儿童能够在父母身边成长,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总量;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完善留守儿童法律保护和关爱服务长效机制,动员学校、社区构建关爱网络,落实管护与人文关怀至关重要。
  3.消除制度、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排斥,是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的关键。调查显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时相比,流动儿童数量大规模增加,年五年增加了551万,增幅为27.80%;年五年增加了1048万人,增幅为41.37%。但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并不意味着完全融入城市,他们面临经济与福利制度、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排斥,融入城市存在多方面障碍,打破户籍制度造成的二元化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是消除城市隔离的关键。市民与农民工、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的互动交往,多种文化的包容,将会使流动儿童真正融入城市。为此,学校、社会和家庭都应为儿童城市融入与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4.关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殊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留守流动儿童工作。调查发现,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性别有此长彼消的相关现象,这显示出了家长的“性别偏好”。学龄前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性别比低,流动儿童的性别比高,说明家长往往带男孩进城,把女孩留在家乡,让男孩享用较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而在16-17岁大龄儿童中,流动儿童的性别比低,留守儿童性别比高,说明家长会选择刚完成义务教育的女孩进城,让其早早就业,由此导致她们只能进入技术含金量低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或传统服务业,缩小了女孩向上发展的空间。按年龄分析,留守婴幼儿有母亲哺乳、科学养育的需求。6-7岁有按期入学的问题。而大龄流动儿童有完成义务教育后继续高中学习和异地高考的需求。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细化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在开展工作时加入性别分析视角,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
  5.强化父母的法定监护责任,完善监护制度。调查显示,接近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近20%的务工父母在儿童1岁前外出,其中30%在儿童出生1-3个月外出,相当数量留守婴儿由于母亲外出不能得到足够时间的母乳喂养。因为和父母的长期分离,留守儿童生活照顾、安全保护和接受教育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亲情缺失,会造成一生无法弥补的缺憾。还有,统计显示,有3.37%的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自己单独居住和生活,这对儿童的生存状态留下了潜在的危险。为了减少因父母缺失给儿童造成的有形的和无形的伤害,首先应在法律法规和乡规民约等方面强化父母的法定监护职责,探索监督和保护父母尽职尽责的渠道和办法,切实保护留守儿童的福祉。
  四、解决农村留守、城乡流动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关心关怀他们的健康成长。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各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采取举措,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关爱活动,扎实推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成长环境不断优化。针对此次研究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法律政策体系。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保障儿童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监护制度,强化父母法定监护责任,探索有偿代理监护制度,填补留守儿童监护缺位。逐步修订建立在二元结构基础上的相关法律制度以及与户籍管理相联系的住房、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政策法规,保障农民工及其子女能够平等享有公共服务资源。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已有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制定并落实农民工带薪休假等制度,切实保障他们更好地履行监护责任。
  2、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作为现阶段的重大社会问题,应纳入留守流动儿童集中地区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将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社会管理创新总体部署,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建立有效的领导协调机制,健全工作督查考核机制,将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共建共享的留守流动儿童动态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将农民工家庭在经济、教育、健康等诸领域的监测评估指标纳入政府部门常规统计之中。开展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探索实践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的有效模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出台免税、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
  3、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衔接的关爱网络。进一步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按照适当比例配备生活及心理辅导教师,并将其纳入学校编制中。在留守儿童集中的每个村、社区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托管、心理辅导、家庭教育指导,开展课外活动。以乡规民约的方式推行农村儿童监护人监督制度,建立邻里互助组,对法定监护人、委托监护人的监护进行监督。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确保一旦发生问题,有关方人员迅速介入并妥善处理。
  4、进一步加强家庭和社区干预。家庭是促进儿童发育、保障起点公平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石,建议在相关国家规划和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中,把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家庭和社区支持作为重要内容,实施相关项目,以社区、村为基础建立亲子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服务。
  5、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学前教育对一个人成长发展至关重要,留守流动幼儿数量庞大,应特别关注这一儿童群体的成长发展。进一步加大城乡托幼机构建设,增加公立托幼机构的规模,使更多的留守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降低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标准,同时建立多种灵活简便的托幼机构,加强对其规范管理。为农民工子女入园设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并对困难流动儿童给予入园补贴。对于接收流动学龄前儿童多的地区,中央可通过适度的转移支付,帮助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6、关注大龄留守流动儿童的需求和困境。对于大龄留守儿童,特别是无人监管的留守儿童,建立长效帮扶和管护机制,对他们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教育指导。针对大龄流动儿童教育需求,稳步出台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异地参加中考、高考制度的相关政策,使更多的流动儿童能够在生活城市接受高中教育。利用流入地教育资源,建立大龄流动儿童和农民工补习教育制度,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培训融入城市所需的基本技能和职业技能。
  7、促进流动儿童城市融入与社会适应。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消除基于城乡、户籍身份等方面的歧视和偏见,倡导社会平等的价值观,尊重多元文化,尊重儿童权利和公民权利。大力开展城乡儿童手拉手等活动,增进城乡儿童的相互沟通和理解。把农民工的家庭教育指导、卫生保健、社会救助等纳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中,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建立完善以社区为依托,面向流动人口家庭的管理模式和服务网络。
(责任编辑:UC008)
原标题:全国妇联:《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跨国义工旅行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献爱心的新方式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社区热帖推荐
看看谁比较漂亮……[]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留守儿童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