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如何写好一篇论文啊。

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求一篇论文
传给你一个相关专业论文吧,可以参考一下,但请不要转载,只供参考,否则本人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中西旅游者审美文化比较
本文从文化和审美角度阐述了文化的基本定义和中西旅游审美文化的实质区别,得出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而西方文化是一种宗教文化;从审美角度论述了中西在审美上的区别及其历史渊源。通过阐述中西山水、建筑、风景画的主要类型及特征,得出中国人特别关注山水景观所附载的人文美;而西方则关注山水景观本身的自然美。中西旅游审美文化差异很大。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旅游者对同一景观的审美感受及对同一现象的情感体验是大不相同,且中西旅游者对同一景观产生的审美体验肯定也是大不相同的。
关键词:中西;旅游;审美文化;比较;
1 旅游者审美文化
1.1 审美文化
1.1.1 文化
1)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什么?由于其语意的丰富性,多年来一直是文化学者、人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考古学家说不清、说不明的一个问题;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回顾》中列举了欧
传给你一个相关专业论文吧,可以参考一下,但请不要转载,只供参考,否则本人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中西旅游者审美文化比较
本文从文化和审美角度阐述了文化的基本定义和中西旅游审美文化的实质区别,得出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而西方文化是一种宗教文化;从审美角度论述了中西在审美上的区别及其历史渊源。通过阐述中西山水、建筑、风景画的主要类型及特征,得出中国人特别关注山水景观所附载的人文美;而西方则关注山水景观本身的自然美。中西旅游审美文化差异很大。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旅游者对同一景观的审美感受及对同一现象的情感体验是大不相同,且中西旅游者对同一景观产生的审美体验肯定也是大不相同的。
关键词:中西;旅游;审美文化;比较;
1 旅游者审美文化
1.1 审美文化
1.1.1 文化
1)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什么?由于其语意的丰富性,多年来一直是文化学者、人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考古学家说不清、说不明的一个问题;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回顾》中列举了欧美对文化的一百六十多种定义。就西方而言,基本能够达成共识的,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文化指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将文化定义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它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规范。它是学习而得的行为方式,并非源于生物学,而且为社会成员所共有。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它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
2)中西文化的实质及区别
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而西方文化是一种宗教文化。进一步的引申有:中国文化以天人合一(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于鬼神合其吉凶。《易`乾`文言》)为哲学认识论基础,其特征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宗教与伦理的结合,讲究的是人文主义;这种人文主义首先使宗教(原始的)政治化,然后使政治伦理化。西方文化以天人相分为认识论基础,其特征是主体与客体对立,宗教与科学两元,讲究的是僧侣主义和理性主义。
1.1.2 审美
中西审美体验的不同源于对“美”的理解这一起点的不同。在审美体验中,西方人首先关注的是“美是什么”,这是一种知识型的追问方式,起决定作用的是认识关系,这种以认识以思维来把握,由思维的物化形态——语言所组成的一套明晰清楚且具逻辑性的概念系统表达出来。西方视理性(逻各斯)为人和自然的本体,而理性是思维发展的最高阶段。所以关于美的本体论的追问决定了审美体验的方式是由理性主义所决定的偏重分析的逻辑思维。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人的审美体验不表现为对美的本质的探求,而体现为对“审美何为”的追问,这更顷向于一种价值论、意义论上的追问。在其中,起决作用的不再是认识关系,而是一种意义关系。如果说认识是思维向着客体永无限制的接近,那么,这种非认识型的追问就不是思维所能解答的了。这种价值型、意义型的追问决定了中国人的审美体验方式是偏重于直觉的感悟。
1.2 旅游者审美文化
旅游者审美文化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让人很难掌握其概念的重点。审美活动是以人为中心,而又生活在有文化的世界里。因此审美是人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所拥有的思想和理念通过视觉对某些事物产生的感受和审理。所以正确的说审美是文化的产物,审美差异更是文化的差异而引起的。
审美文化并不是文化的审美。文化不同,审美自然就不同。不用对文化的不同进行审美比较。比如说西方人欣赏西方的诗,中国人欣赏中国的诗。双方都很难欣赏对方的诗,这当然是文化背景的不同,所以不用从审美角度分析西方人为什么不懂欣赏中国的诗。那审美文化是什么呢?再举个例,中国人和西方人如果同样看着红色,中国人可能首先想起国旗,党、等。但西方人可能想起可乐、卖当劳。这就是文化不同而产生的审美不同,就是审美文化!
2 山水景观审美文化的比较
2.1 山水审美特征
山的审美特征是 (一)山的自然形象,给人以崇高神气之感,是一种壮美。(二)山的丰富色彩给人以秀美、优美之感。水的审美特征是辽阔无际;一平如镜。或奔腾万里或气势磅礴;或透明清澈,一览无余。
2.2 山水审美的出发点比较
2.2.1 中国的“比德”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从我国最古老的《诗经》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人们以优美的景物起兴,以喻男女的情爱,有声有色,有情有景,很是生动。这恐怕是我们看到的最早的带有"比德"意味的对自然美的欣赏。这种"比德"性的审美在先秦形成了较系统的思想和理论,以后又一直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对自然美,特别是对山水美的欣赏习惯。那就是重现实和世俗、重实践理性的儒家文化,他们将山水看作是理想、追求、憧憬、道义以及人格等等的象征。"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这一倾向的高度概括。汉代刘向在《说苑•杂言》中。运用对话形式,对"山"和"水"的含义与象征作了描绘性的说明:
"夫智者何以乐水也?"日:"泉源溃溃,不释昼夜,其似力者;循理而行,不遗小间,其似持平者;动而之下,其似有礼者;赴千仞之壑而不疑,其似勇者;障防而清,其似知命者;不清以入,鲜洁而出,其似善化者;众人、取平,品类以正,万物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其似有德者;淑淑渊渊,深不可测,其似圣者;通润天地之间,国家以成:是智者所以乐水也。《诗》云:‘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候戾止,在泮饮酒。'乐水之谓也。"
"夫仁者何以乐山也?"日:"夫山茏提篆靠,万民之所观仰,草木生焉,众物立焉,飞禽萃焉,走兽休焉,宝藏殖焉,奇夫息焉,育群物而不倦焉,四方并取而不限焉,出云风通气于天地之间,国家以成:是仁者所以乐山也。《诗曰》:‘太山岩岩,鲁侯是瞻。'乐山之谓也。"
正因有这样的思想,所以我们看到的中国古代作家的大部分游记,都有丰富的寓意,这种寓意就是中国的那种忧国忧民、养精育德以及个人境遇与自然生命的密切关联等等的"比德"内容。
2.2.2 西方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与黑格尔的观点
西方人对山水自然景物的欣赏,不会寄托这么多的道德伦理内容。他们对山水的欣赏,主要出自于两点:一是纯粹欣赏自然的形态美;二是感受与人的心情的契合。 关于这两点,黑格尔有过比较详尽的论述。他认为自然美有三种形式:第一是自然物本身,显出自由的形式;第二是自然物的和谐,引人人胜;第三是与人的心情的契合。与中国山水审美相近的似乎是第三种形式,但黑格尔所说的"心情"并不是上面所说中国人的那么多的比兴式的心情,而主要是指审美意识,因为黑格尔说:"自然事物之所以美,既不是为它本身,也不是由它本身为着显现美而创造出来的。自然美只是为其对象而美,这就是说,为我们、为审美的意识而美。"这一说法明显带有唯心主义成分,但突出审美主体还是清楚的,有点为美而美的意思。
与这一思想相似,同样是谈水和山等景物的美,车尔尼雪夫斯基就会这样说:"水由于它的形状而显现出美,辽阔的、一平如镜的、宁静的水在我们心理产生宏伟的形象。奔腾的瀑布,它的气势是令人震惊的,它的奇怪特殊的形象也是令人神往的。水,还由于它的灿烂透明,它的淡青色光辉而令人迷恋,水把四周的—切如画地反映出来,把这一切屈曲地摇曳着,我们看到的水是第一流的写生画家。"
2.2.3 中西方审美共同点
这种审美趣味,与我国先秦的美学思想区别是比较大的,但它又与我国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的"畅神"审美思想较为接近。南朝著名的山水画家宗炳,结合自己多次游历名山大川和用笔墨绘出其美景的经历和经验,认为,大自然山水为人所喜爱,不过是因为它能"畅神而已"。因为自然山水能使人精神爽快、愉悦,所以他年轻时热衷于远游,年老多病时则沉醉于山水画的创作中。他说的"卧已游之",就是指在山水中得到生命的自由放松和畅神舒心。
晋代陶渊明的诗"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达的也是同样的"畅神"心里。一直到宋代的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贯穿的都是较为相同的审美心境和心理。这与西方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观念也是较为相近的。
2.3 山水审美的标准比较
由于对山水审美出发点的异同,因此,在山水美的标准上,中西方自然而然地存在着某种相似与相异。
2.3.1 中西山水美,海滨美及光美的比较
中国人的自然审美主要体现在山水本身,因为中国的文明主要是"黄色文明",即黄土文明。但最近又有人提出中国的文明:"一半是海水,一半是黄土"。
因中国地理环境与长期封建社会制度的缘故。所以在我们的古代旅游活动中,也只是突出名山大川,沧海大洋较少有人将它作为游览重点或中心。抒发对大海的崇敬心情,除曹操的《观沧海》等少量篇什外,极为罕见。只是到了近代以后,沧海大洋才逐渐为人们所青睐。
西方则不然,他们因为地理环境、社会制度和民族性格的关系,所以对大海有着特殊的感情。希腊人的生活更离不开大海,自然他们的艺术审美活动也与大海密切相关,他们会以大海美的标准来衡量其它。旅游活动因是经济因素与文化因素的结合,当然更离不开对大海的欣赏了。
西方人欣赏大海,主要是欣赏那汹涌的波涛和广阔的气势,从中体会到壮丽的美和崇高的美。例如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就曾记下过这么一段对大海的观感:"你再望一望远方的碧绿的海面,波涛汹涌翻腾,永不停息。阳光从无数闪烁的镜子中反射到你眼里,碧绿的海水同蔚蓝的镜子般的天空和金色的太阳熔化成美妙的色彩;....于是你的一切忧思、一切关于人世间的敌人乃至其阴谋狡诘的回忆,就会烟消云散,你就会溶化在自由的无限的精神的骄傲意识中。"
2.3.2 中西人与自然的融合与交接点的比较
中西方在山水审美中都很讲究人的心情与自然的契合或融合,不同的是人与自然的位置问题。西方人虽也讲"风景不是自然物,而是存在于自然和人类生活的交接面上。"(英;地理美学家纽拜语)请注意,这里讲的是"交接",而不是融合。这并不是钻字眼,而确是有讲究的。因为这种"交接"指的是人与景分别处在不同的位置上,互作观照,而不是完全融合、木分彼此。而中国人欣赏景物,认为最高境界就是人与自然的融合,拿我们的一些描写风景的诗句与以上的描述相比较,那就会体会到不同的审美趣味与心态。仅以唐代王维的写景诗句为例,请看这样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白云回望合,青霭人看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人闲桂花落,夜静青山空","返景人深林,复照青苔上",这种中国人津津乐道的写景佳句,西方人也许会认为是无病呻吟或小题大做,因为景中的"我"难以觅踪影。
如果说这还有点寻章摘句的话,那么如唐诗人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以及我们第二章第二节所引的那篇散文小品《虫声》却是完整的诗篇和文章了,那里透露出的人的心情可以说是完全融合在景的描绘之中了。西方传统审美中没看到过有这样的一种形式。
2.4 人文性的不同表现
2.4.1 中国的 特色点化、诗文描绘、神话传说的渲染
1.特色的点化。"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泰山天下雄"、"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桂林山水甲天下''等等人们在山水游中常常听到的称呼、民谣、俗话,人们虽不知其出处,但这些话语概括恰当、生动凝炼,就冲着这些话,许多人也要去游览一下这些风景点,具体感受"奇"、"险"、"雄"的美势。这就是山水特色的点化,是人文性的初级形式。
2.诗文的描绘。苏轼有诗曰:"横风吹雨人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郁达夫也写过一首诗:"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黄茅亭子小楼台,料理溪山却费才。"中国的一些文人,不管是当官任职在某地或游历山川,总喜好作诗弄文,在他们所住所到之处,留下一点墨香笔迹,其中一些好诗文便流传千古。以后人们或是颂读了他们的诗文而去觅真迹,或是到了景点又咀嚼品味这些美文佳句,于是,这些景点也就因这种书卷气而闻名于世。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3.神话与传说的渲染。中国的许多自然风景点,因为天然造化的秀美、雄伟或奇特、险峻,人们为之敬叹和感慨,便创造许多神话传说来解释与渲染。"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传说性质与神话相似,只不过更带有世俗性而已。于是,一些山水景点因这些神话和传说而扬名。这些神话传说为游人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领略景点的美妙。
4.与宗教的结合。"天下名山僧建多",这是从中国的俗语"天下名山僧占多"改过来的一句新话。它高度概括了中国著名山水与宗教的关系,即指名山大川都离不开寺院庙宇,离不开宗教文化。中国的主要著名风景旅游点的形成,都与僧侣的开发、建设和管理有关。例如,海内外著名的普陀山、峨嵋山、五台山、九华山,被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圣地(名山)。
2.4.2 西方的戏剧环境\传说依附
1.戏剧、小说描绘的环境。景点艺术作品的关系,中西方基本是相反的:中国是真实景色经作家诗歌、散文描绘和刻划后增光添色的,西方一些自然景点原先名气并不大,有的根本不成其为景点,往往是作家的戏剧或小说描绘或是虚构了这个景点(有时也只是地理环境)后,人们又人为地渲染和重建了这些景点。例如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丹麦作家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中的一些场景,原先是虚构的,人们则将它予以重现,用一些与之相类似的现实自然景点作对应,让人们在观赏景物时重温和回味文学作品的意蕴。
2.传说依附。西方不少自然景点,也有着各种民间传说,有的不出名的景点因为有了传说而成为游览胜地。这些传说从性质上说,与中国的较为相似,即大多是歌颂勇敢、智慧以及战胜邪恶等等,多少带有传奇和悲壮的色彩。例如,德国的阿尔卑斯山中的一些湖泊,因气候奇特:每逢雨天,总是变得透澈见底,神秘异常,而一旦雨停日出,这种奇迹便会消失,所以人们认为它们拥有魔力,由此流传出不少传奇故事。
3 中西山水风景画中的审美文化差异
  对比中西方的山水风景画也能显示出其审美文化上的差异。因为一名画家要作画,最重要的是对山水的感悟和理解。而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让画家画出不同内涵和文化韵的画。所以,在中西的绘画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出其差异。中国山水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审美情趣以及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样,在西方画坛占重要地位的风景画也是如此。这两种表现相同的对象却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的艺术形式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就以东方艺术的一个代表——中国山水画,与西方文化的一个支流同样也是影响巨大的——风景画进行比较,看看中西方审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当中国艺术家在儒道的影响下,致力于自身与天道的融合,西方的画家则是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光环中完成自己理想的嬗变。我们要比较二者之间的异同,就需要从他们不同的发展历程入手,从他们所处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文环境出发去分析。因为它们所赖以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审美理念才是相互比较的关键。所以这个中西方艺术——甚至是不管那两种艺术——相互比较的首要前提还是应放在重要的地位。当然两者之间的表现形式也是比较的一个重点,最后我们看看中西方风景画的表现形式异同。
美学思想和审美理念的比较
受中国古代儒道思想的影响,中国艺术所依存的美学基础就有了儒道思想极深的烙印。中国古代哲学对于自然的认识不同于西方哲学。中国山水画诞生的东晋,正是道家的玄学风靡四方的时候。道家的那种重“心”略“物”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甚至整个中国艺术的重表现而略再现的美学观念和基础。中国山水画家的心中讲究的就是要容纳天地万物,才能做到吞吐自如、来去无阻。西方艺术则是另一番景象,他们受基督教的影响,认为神圣的价值在人和世界之外存在,需要去看,去听。这样的话西方的画家就不会有中国画家的精神境界。希腊哲学家希庇阿斯就认为,“美就是由视觉、听觉产生的快感”。因此他们在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的影响下形成一种以希腊与基督教精神为依据的美学思想。上帝在他们眼里是世界及美的创造者,如此追溯一番就不难理解西方艺术的写实性。这些美学思想体现在西方不同文化领域。当然,也是西方风景画的起源和发展的美学基础。这就使得西方的早期风景画家在描绘自然的时候忠实、并接近与自然。在了解了他们的美学思想之后,对于他们笔下刻绘的真实的自然,也就可以领会了。这是与中国的山水画家截然不同的两种美的认识,表现在艺术上也就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具有不同的美学价值。
3.2 创作理念也有不同之处
中国画讲究天人合一、心有万象、天马行空的创作方法和心态,并视此为作画的最高境界。“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百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尔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笔墨里渗透的是作者对人生的认识和感触,自然景物只是作者对人生的反思和认识的一种载体,他们的笔墨情趣并不受外界自然的束缚。寻找的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独特意境。对景写生中国画家也有,但不是创作,只是收集些素材罢了。
西方风景画多强调对景写生,在现实中感觉大自然。依靠丰富的色彩,细微的光感表达一种真实存在的自然风光。以此表达自身对自然和世界的理解。西方风景画家追求的是尽最大量的再现自然,采用不同的手法描摹自然的景色。甚至寻找科学的方法,试图更直接、更形象、更有效的表现自然,这种创作方法最基本手段是不断的观察自然,哪怕是一点点细小的变化和不同,这一点尤以印象派表现的更为彻底。对于“神”的理解,西方风景画是逐渐认识到并发展起来的,与中国山水画的最初就追求“神”的起点不同。这主要是取决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创作的理念不同,所以体现在画面上的视觉效果也就不同,这是基于两种不同美学思想的创作态度。中国画追求的是神似,笔下的山水往往是“似曾相识”,与现实中的山水有较大差距,并不能去现实中对号入座。打个比方就是,中国山水画飘逸如“仙”,而西方风景画更象是稳坐高台的“正神”。
4 人文景观审美文化的比较
4.1 人文景观概念及特征
概念:人文景关,是人类长期从事劳动时间和创造的结晶。它指人类依据自身的因素、开发、创造、建设的能给人以教育、预约、兴趣和感受,具有浓厚文化特征并以此为吸引力的环境景物,是一种比较集中地体现艺术美、社会美和生活美的观赏对象。
特征:人文景观所蕴涵的美学意义是丰富多彩的。对人文景观的欣赏也是多方面的。但应该要抓住其主要特点来进行。就其人文景观的审美特征而言主要表现在构建艺术美、历史价值美、族特色美、独特意境美、隐私幽玄美等方面
中国及西方建筑类型及风格
宫殿-- 是帝王朝会和居住的地方,规模宏大,形象壮丽,格局严谨,给人强烈的精神感染,突现王权的尊严。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巩固人间秩序,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宫殿是封建思想意识最集中的体现。 礼制庙坛-- 中国古代礼仪性的祭祀建筑。坛庙建筑的美学特征是:将丰富的艺术形式与严肃的礼制内容密切结合起来,通过感性的审美感受启示出对当代政治典章和伦理观念的理性皈依。 中国古代陵墓-- 中国古代埋葬帝王、后妃的坟墓和祭祀建筑群。属于政治性很强的大型纪念建筑。建筑的艺术形式为要求建筑表现出某种肃穆、崇高、永恒的艺术气氛。陵上种植长青松柏,就表明了陵墓所追求的涵义。
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基本特征,主要有追求诗画意境、重审美经验、创造无穷的空间效果。 古希腊的建筑风格--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这些风格特点,在古希腊神庙的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表现。
古罗马的建筑风格--
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在具体建筑的造型风格方面,古罗马的建筑也是既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造型风格,又革新、发展了它。 拜占庭建筑的风格-- 拜占庭建筑的特点,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这一特点显然是受到古罗马建筑风格影响的结果。 哥特式建筑的风格-- 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尖峭的形式,是尖券、尖拱技术的结晶;高耸的墙体,则包含着斜撑技术、扶壁技术的功绩。
中西建筑审美文化比较
中西方人文状况比较
(1)、从人为状况比较:古欧洲和希腊多山地、港湾、河流,因此生产方式主要以游牧渔猎为主,需要海上冒险,从商征伐,才能满足生活需要;而华夏人长期以种植夜我为主的农业生产,自给自足,是封闭的农业经济。
(2)、从人伦关系与团体格局比较:西方讲究团体格局,中国讲究人伦关系;在群体意识中,西方人强调的是个体的作用,突出个人以至发展为自我决定,中国人强调的是个体的位置,重人伦,必要时淹没个体,一切为了群体。
审美心理比较
(1)、思维方式的比较:一方面,思维方式的单元化的人格结构的求同性,艺术教育多为严格的模仿,民间艺术只是完全的师乘式,流派式;西方人强调独特的个性及独创的观念,撇弃模仿,倡导创造性。一方面,中国思维文化有着整体感悟的特点,而西方思维文化有着分割思索的特点。
(2)、物感与物拟:中国的物主指景物、气象、氛围等与人的主观感情世界较易发生关系的自然;西方的物主指自然物体形态,人的行动和事件等客观事物的因素。
(3)、乐感与罪感的比较:西方文化是以原罪、赎罪、奋斗、征服、享乐为中心的罪感文化;中国是以命定安分、知足长乐、重实用为中心的乐感文化由此引申和演化出来的美学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圆与线:中国审美文化中对圆式的追求;西方审美文化中的无结束性,无确定性。
本文从文化和审美角度阐述了文化的基本定义和中西旅游审美文化的实质区别,从审美角度论述了中西在审美上的区别及其历史渊源。通过阐述中西山水、建筑、风景画的主要类型及特征,得出中国人特别关注山水景观所附载的人文美;而西方则关注山水景观本身的自然美。中西旅游审美文化差异很大。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旅游者对同一景观的审美感受及对同一现象的情感体验是大不相同,且中西旅游者对同一景观产生的审美体验肯定也是大不相同的。
总结中西旅游文化差异,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中国人特别关注山水景观所附载的人文美;而西方则关注山水景观本身的自然美。2 、中国人的旅游审美集中于抒情印象重现;西方人的旅游审美集中于风景的对象描写。3 、中国人的风景审美其目的在于舒适精神、怡乐性情;西方人的目的在于追求形式美的享受以及光感、色彩、空间感的真实性。
以上是本人对中西旅游者审美文化比较的一些粗陋的看法和分析,其中不免存在许多不确切、不成熟、不完整的地方,在写作过程
角度欣赏自然美等方面对焦作云台山美景进行了分析
【光盘号】
SOCI0408S1
链接下面这个地址可以找到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求一篇论文啊
求一篇论文啊
论题:谈谈大学新生活的新计划(可以从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活动环境等方面入手 
论文的结构要求: 
A.题目; 
B.内容摘要:即本论题你主要从那些方面进行论述的,简明扼要进行概括,字数在50——200字之间; 
C.关键词:论文运用了那些支撑全文的关键词语,摘录出来写在内容摘要的后面,另起一行的醒目位置; 
D.论文正文; 
论文的字数在1500——2000字之间。 
要求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结合大学生活的新特点,结合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分析论述,观点鲜明,例证合理,脉络清晰,表达流畅
如何度过大学四年? 

大学是什么,大学的教育是为了什么,很多人都不明白,也许每一个经历过了大学四年的同学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大学四年,再让我重新来过,我一定不会这样过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让每一位同学再上一次大学,他们都会做的比现在再好。但是,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就走好大学的每一步呢? 

大学的学习,不仅要求同学能够理解和把握物质世界,而且还能够使人理解、把握自身和超越自身。它要使受教育者获得智慧、精神、人格等的全面涵养和促进,获得主动求知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大学应该如何去度过呢,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现结合我的个人,对大学生活,做一个自我的分析: 
大一新生是进入大学,心理转型最关键的一年。这一年的心理定位,以及思想转变,都是具有决定意义。 

而初入大学的新生,经历了最紧张的高中的学习拼搏,进入大学之后,对人生,对学校都有一种观望的态度。于是,一切都变得非常新鲜,所以大一的同学,是最有兴趣尝试的。这是大一同学的一种优势,人们总是觉得大一的同学,精力充沛,积极性很高。 

但是同时,我们还是会发现很多问题:他们更像是一只无头苍蝇,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其实这种状态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对一切都没有很深入的了解,于是什么都去尝试一下。这未曾不是一件好事情。 

如果将大学的学习过程,形容成一个捕鱼的过程。那么大一的发展就是一个广泛的撒网过程。不要恐惧渔舟会遇上暗礁。如果在大一的阶段,还是不能把自己的状态打开,能够找到一个比较开阔的平台,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可惜的。因为在你最自由,最有激情的时候,你放弃了那种机会。于是,便很难再找回来。 
而针对于刚进大学的新生的辅导,应该重视哪几点呢: 
可以进行如下的分析: 
1、 
温情关怀:进入大学之后,每位同学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适应。这种心理落差必然是存在的,大一的同学,可以用脱缰的野马来形容,从条条框框的束缚中出来,一下子进入了一个相当自主,相当空旷的空间。经历了最初的兴奋状态,然后就有可能分别进入两种状态。一种是能较好地开始另一种新的生活,很开心地进行自主的学习与生活。但是另外一种,开始的兴奋褪去之后,会陷入茫然无措之中,对大学生活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与排斥。在这个时候,相应的心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初来乍到,同学们往往找不到心里定位,各种抑郁情绪都会涌上来,没有亲人与朋友在身边,缺少归属感,这种一个人面对一个校园的感觉让他们不知所措。因此,针对大一新生的心理教育,温情是第一步。每个学院都应该重视起从一开始就要关心每个学生。如果一开始就能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院的温情,这种感激与感动,能延续很长的时间。一旦学生们能够找到对学院的归属感,同学们会感到温暖和安全许多。对于任何人来说,第一印象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学院这种一开始就对学生倾注温情的行动,对于学生心情愉快地开始大学生活,是一种非常好的帮助。温情关怀最关键的一点是什么?那就是及时!这是万万耽误不得的,就像把一个客人从远方迎来,进门起他们感觉往往就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 
导向性帮助:进入大学之后,很多学院都有新老生交流会,使新生能认识到学院里更多的老师与同学。这里,还有强烈一种导向性的帮助。很多学长学姐们,会向新生讲解很多东西,希望把自已最好的东西,展示给新生,希望能够给予他们帮助。老师们也希望他们的讲话能够激起同学们对专业的热情,能够很好地投入大学的学习之中。但是,我们也要抓住关键,导向性最主要的是什么,就是一种思想导向。说直白一些,让同学们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对学院的信心,这双管应该齐下,并且是相辅相承的。因此,这种导向性,最关键的就是鼓励,而不是要求。 
3、 
全面性教育:新生刚入校,对周围环境的不熟悉,往往会得出很多片面的理解。当这种片面的理解被其一旦确定,却是很难改观的。因此针对新生的全面性教育教育也是不可少。全面性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打开新生的视野,对很多问题,有一个比较外在的了解。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环境与资源学院对大一新生进行一次全球环境现状与整体评价的讲座,新生马上就能产生一种专业的使命感与自豪感,这是非常重要的。而如我们这一届,却是直到大三,才形成这种使命感,这种迟到的使命感,还是非常让人遗憾的。当然,这种全面性教育,不仅仅限于学习,也不仅仅限于专业。这是一种眼界的开阔,知识构成的开阔,使学生拥有一种大气的精神。 
4、 
团队教育:大学生虽然提倡一种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但是,大学生不应该是孤单的,良好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新生来说,这种团队教育,主要体现在班级的建设上。一个班级如果能够有良好的交流,有互相关心的氛围。那么大学生的心里失落感会减少很多,因为环境不熟悉而引起的不适应,也能够得到很大的改观。 
5、 
独立性教育:对于新生的教育,常常缺少一种独立性的倡导,其实这也是不可取的。进入大学之后会发现很多同学,在校园独自行动,这是非常普遍的,而这并不表示其脱离集体,独自行动。这种情况的普遍,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有各方面原因。很多大一新生进来,也会陷入对自己形单影只状态的郁闷当中。其实这是完全不必要的,但是新生并不一定理解。这时,就需要一种所谓的独立性教育。大学是一个培养个性的地方,也是独立性的良好形成阶段。将来进入社会,就会发现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去独立面对的,并没有太多的人在你身边,因为大家都有各自要忙碌的事情。大学也是如此,你一个人,并不代表你不合群,新生应该放开这个心里包袱,而去勇敢地面对生活,不管是一个人的,还是几个人的,都不是问题。独立性的培养,往往对一个人成长有着其良好的作用,关键是你能不能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大一,是一个求知欲旺盛的阶段,也是良好的社会关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大一新生,是应该被鼓励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的,有一个名人说过:“高中的学习,是伏案努力,而到了大学,则应该是四面观望。”进入了大学,学生的视野被一下子打开了,这时候,如果有一个饱满的求知欲,则对个人的发展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记住,一个人能做到的,比他自己认为自己能做到的,要多的多。 
大一的成长,应该是以心里健康教育是一个前提,对于一个崭新的环境来说,一个良好的心态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是影响深远的。如果,在大一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很好的环境适应性,很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整个大学的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也就发挥了。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篇论文包括几部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