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巢湖北移动岸中旱段有什么发展

揭秘巢湖北岸“数字型”村落 曾出两位“刺客”(图)_合肥新闻_新闻中心_安徽网
您的位置: >>
揭秘巢湖北岸“数字型”村落 曾出两位“刺客”(图)
核心提示:
在合肥长临古镇有个很罕见的现象,这里的许多小村庄名字非常特别,比如村庄名字叫吴兴一、梅寿二、杨元三、张日九等。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古镇,为何有这样奇怪的名字?
古街道一些古建筑内,常常会举办一些画展。
长临河古街道&
长临河古街上的吴氏故居&
在合肥,除了三河古镇,巢湖北岸还有一个独特的古镇。
在这个古镇上,有个很罕见的现象,这里的许多小村庄名字非常特别,比如村庄名字叫吴兴一、梅寿二、杨元三、张日九等。第一个字,是村庄家族的姓氏;第二个字一般比较喜庆,含有祝福之意;第三个字是数字,属于&数字型&村落。而且,
当地老人介绍,在没有行政区划前,许多村庄都这样叫,数量多达十几个。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古镇,为何有这样奇怪的名字?
取意长宁寺,皖中小上海
从合肥滨湖区沿着环巢湖大道一路向东,很快就能看到一座古镇,指示牌显示:长临镇。
长临老街就在镇政府的旁边,离巢湖岸边也就百余米,主干道成丁字型,两条道路分别叫东街和老街,所有老街故又名&丁字老街&,据镇上老人介绍,&丁&字就是&船锚&的象形,这条街在以前就是宝船永固的意思。古街长660 米,店铺林立,前街后坊徽派建筑,古色古香。走进去,老街路边许多人在卖地方特产。
为何叫长临镇?镇上老人说,长临镇又叫长临河镇,就是紧临水边,而&长&的取意和&陷巢州,长庐州&有关系。不过更多也更为准确的说法是,长临镇曾经有一个古寺,叫长宁寺,这座古寺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青阳山之水从寺前流至当地的龙庵,然后注入巢湖,久而久之形成河,称之长宁河。而在当地的发音中,由于n 和l 的发音一样,所以&宁&和&临&发音相似。加之此地濒临巢湖,所以久而久之就成了长临河镇。
在长临老街上,街面青石板铺地,一些青石板上车辙印迹足有三四厘米深,足以证明长临老街的历史悠久。据记载,长临老街临湖襟河,自古驿道繁忙,水陆两畅。清末时,坊、铺、馆、庄云集。民国早期,因漕运发达,商贾兴旺,还有一个很豪气的称呼&&皖中小上海。
编辑:孙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新安晚报官方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新安晚报官方微信
新安晚报官方微博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新安晚报官方微博
安徽网官方微博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安徽网官方微博
安徽网手机版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手机浏览安徽网未来巢湖市发展规划几大方案(红字部分)【不说什么,只等时间检验】 - 巢湖市的日志,人人网,巢湖市的公共主页
据说巢湖东站也会改为合肥东站,京福线上播报,合肥东站到了,结果下车发现离合肥还有六十几推、公里转自合肥市:通知:巢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名为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巢湖市骨科医院更名为合肥市骨科医院。
未来巢湖市发展规划几大方案(红字部分)【不说什么,只等时间检验】
  新合肥构建&1331&新格局&
  设计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
&  规划方案认为,新机遇、新起点和新使命使得未来新合肥的发展令人充满期待。并提出远景规划形成合芜马铜中心城市群,根本上改变安徽区域联系离散的格局,从而令合肥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长三角。合肥应在长三角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使自己从&中部增长极&变身&长三角第四极&,实现从一个新兴的工业经济强市迈向长三角继沪杭宁之后的又一中心城市。  合肥作为长三角门户型交通枢纽城市、水绿交融的历史名城和唯一拥有大湖的省会都市,该方案对合肥的建议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三角第四极和生态宜居的大湖名城。该方案还提议合肥城市规划应从&141&都市区空间战略提升到&1331&市域空间战略,强化城市与巢湖的共生联动发展,实现&城湖联动,多元发展&。同时还提出了&两城映十镇&的合肥旅游新格局。
  &1331&市域空间战略  方案提出&城湖联动,多元发展&战略,意在强化城市与巢湖的共生联动发展,完善和提升都市区空间功能结构,实现由&141&都市区空间战略提升到&1331&市域空间战略。其中,首个&1&是指优化提升中心城区,&3&是指创新发展巢湖、庐江和长丰三个城区,另一个&3&指打造空港新城、庐南循环重化基地和巢北产业新城三大产业增长点,最后的&1&指建设环湖一体新型城乡空间。
  打造&南淝河通风廊道&  基于巢湖保护流域化、生态化和城市功能多元化、品质化的理念,方案将以合肥城区大量增加内城和滨水公共绿地,形成以&三环九廊&为骨架的湿地绿带网络,强化服务职能和优化产业布局。传承和发扬环城公园的精彩,打造&园城一体、城水交融&的生态宜居都市。  依托湿地绿带网络,以&老城中心、新城CBD&双心引领,串联拓展和优化提升商务办公、休闲游憩、科技研发、创意产业、文化展示、高端会展等多种复合功能空间,形成服务职能密集的南北两扇。  方案着重提出保护&南淝河通风廊道&,建议在南淝河和十五里河绿廊及其两侧,布局CBD商务中心,公园总部基地,钢铁厂遗址创意文化区,滨湖CRD,南淝河文化、科研、服务外包产业区,大学及科技研发区,徽派文化展示园,科学岛,低碳生态住区等重要功能空间,建设成为合肥最具生态美景和人文魅力的&名片空间&。  重组产业空间形成都市区东西两翼产业新城。东翼以职教城为依托,壮大新站、整合双凤,突出承接产业转移;西翼则以大学城为纽带,组合高新区与经开区,突出自主创新。
  &两城映十镇&旅游新格局  对于未来合肥旅游发展规划,方案认为环巢湖地区大湖风光悠旷,温泉资源优质,皖韵村庄独特,可以通过功能和空间的创新利用,构筑&两城映十镇&旅游新格局。  &两城&指的是合肥主城和巢湖市,&十镇&指的是环绕巢湖周边的三河、白山、盛桥、槐林、散兵、中垾、烔炀、黄麓、中庙、长临河等十镇。在合肥中心城和巢湖城的辐射带动下,把三河、白山、散兵、中垾、中庙、长临河建成六个特色旅游小镇,把盛桥、槐林、烔炀、黄麓建成四个田园风貌小镇。在发展时序上:近期在都市区带动下,重点优化中庙、三河,打造长临河;中期在巢湖市带动下,重点发展中垾、散兵。  滨湖对于人类有着内在的吸引魅力,人类对大湖更是充满着偏爱和向往。方案建议合肥树立&大湖绿都&度假天堂&的旅游形象,以&水滨公有&、&亲水为公共权益&和&保护也是发展&等理念,科学打造巢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和三河古镇5A级旅游景区、中庙-四顶山核心景区、巢湖时尚休闲运动等旅游项目;实现建设旅游大都市和长三角休闲度假新天堂的目标。&
  &3030&交通圈贯通大合肥
  设计单位:UK H&D&上海红东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联合体
  ○大合肥轨道交通
  ○巢湖半岛&创新金融及科技研发基地
  ○合肥市域空间结构  该规划方案致力于将合肥打造成全球知名的特大型环湖城市、长三角地区西端的中心城市、区域性的金融中心、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先行先试区、全国产学研示范区、绿荫满城、湖光山色的目的性旅游城市。其中,大合肥&3030&交通圈的提出是方案的亮点;此外,方案还提出建设巢湖半岛&创新金融及科技研发基地,为环巢湖区域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6+3&核心产业体系  对于合肥的产业发展策略,方案提出要优先发展金融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产业能级、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功能;依托高校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科技服务,为周边尤其皖江城市带的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建设以生态农业、新能源、休闲旅游业为核心绿色产业体系;继续承接长三角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改造现有产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方案建议合肥要紧紧围绕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领域,打造&6+3&的核心产业体系。六大先进制造业为: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家电产业。三大现代服务业为:创新金融、旅游及科技论坛、航运物流。
  大合肥格局有&双核&  方案为未来的大合肥构建了&双核一圈两翼八板块&的产业空间格局。  &双核&:指老的合肥中心城区与新的环巢湖地带形成&双核&发展,即合肥中心城区商业与政务核心、巢湖半岛科教与金融核心。  &一圈&:环湖现代服务业产业圈。  &两翼&:生态农业及绿色经济发展翼、高新技术及先进制造业发展翼。  &八大板块&: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板块、巢湖北岸科技研发与金融服务业板块、巢湖南岸生态旅游板块、巢湖旅游养身及先进制造业板块、庐江先进制造业及重化工板块、肥东绿色经济及农副食品板块、肥西先进制造业板块、长丰生态农业板块。  规划方案对大合肥提出&一心三带&的空间布局结构。以巢湖为核心,发展巢湖北岸城市带、巢湖南岸生态带、庐江南部产业带,形成&半湖山水,半湖城&的城市发展格局。  方案还针对各组团城市分别提出不同发展策略。中心城区:&核心区提升,三面整合,两向拓展,三带控制&;巢湖城区: &一轴串联、双核共振、两带控制&。庐江城区:&双向拓展、空间联动&。
  大合肥&3030&交通圈  方案创造性地提出要打造大合肥&3030&交通圈,即城区边缘之间30分钟到达,各城区内部任意两点之间30分钟到达。  具体规划为:建设大合肥区域大外环,修建连接中心城区、巢湖半岛、巢湖市区、庐江城区之间的快速路网和轨道交通线路,实现三个城区的一体化;建设一条穿湖通道,连接巢湖南北两岸;中心城区加强快速路网建设,尤其要增加放射状的快速路网;建设环湖大道,成为一条具有综合功能的大道;建设巢湖北岸交通走廊,加强巢湖市区与合肥城区之间的关系,这条交通走廊将连接城市外部交通网,延伸到南京、上海等长三角中心地区,加强泛长三角地区与长三角中心区之间的联系。  打造新的巢湖半岛(中庙那块)
  为了寻求大合肥未来发展空间及新的增长极,方案提出建设巢湖半岛&创新金融及科技研发基地。巢湖半岛主体功能包括:科研机构、专利保护、科技论坛、知识产权交易、为科技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等。巢湖半岛规划东西、南北两条发展带及CBD、科技论坛论坛、会议中心、大学园、博物馆、湿地公园等八个主题核心。
  旅游规划以巢湖为核心  对于大合肥的旅游规划,方案提出&一核、一环、三城、四区&的空间布局。  一核蓄势:巢湖半岛旅游景观核。  一环连通:环巢湖国家风景道。三城协作:合肥市(滨湖新区)、巢湖市、庐江县。  四区联动:都市旅游板块、山地休闲板块、水上游览板块、乡村体验板块。  方案还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和环境管理三方面对大合肥生态资源作出了科学评估。提出大合肥要形成&一环、双轴、多点、多廊&的总体生态格局。  一环&&即沿环巢湖的生态涵养带。  双轴&&指紫蓬山~浮槎山的景观轴、冶父山~银屏山景观轴。  多点&&特色景观风貌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系统。  多廊&&是线性景观单元,是生态斑块之间的通道,主要包括河流廊道、道路、铁路防护绿带等。&
  护巢湖建新城迈向生态之都
  设计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联合体
  ○滨湖新区草型湖泊空间意向图
  注重发展生态环保是该方案的最大亮点。方案提出湖&&巢湖生态修复战略、产&&产业转型与旅游发展战略、城&&城乡空间统筹发展战略,最大亮点在于城市生态建设与生态修复保护,目标是近期到2015年,基本不让一滴污水进入巢湖,控制蓝藻水华,实现水质改善;远期到2030年,建立与修复巢湖自然生态系统,恢复自净能力。
  产建世界一流科智创新城市  该规划将合肥的城市性质,从长三角区域层面、新合肥市域层面、环巢湖地区层面三个层次展开。  在长三角区域层面,规划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科智创新城市。力争在2030年,形成以新合肥为核心,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六安、淮南等皖中城市的大合肥都市圈。大合肥都市圈将与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呈三足鼎立之势,开创中国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在新合肥市域层面,规划将合肥主城区建设成特大型区域中心城市,同时规划巢湖市为地区中心,实施与合肥中心城区等高对接战略。力争将长丰、庐江建设成为以产业集群为支撑的新城。以新机场建设为契机,建设以信息电子、高端物流产业为重点的机场新城。在市域层面,规划以轨道交通为手段,引导新城发展。  在环巢湖地区层面,重点发展以生态物流业为支撑的三河古城新市镇、以商务旅游为支撑的中庙新市镇、以现代农业为支撑的盛桥新市镇。三河古城延续徽派建筑风貌,建设成为全国性的旅游目的地;中庙以儒释道文化为内涵,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充分利用汤池、半汤的温泉资源,建设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温泉旅游目的地。
  湖变藻型湖泊为草型湖泊  该方案着重讲解了环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问题,提出环巢湖地区生态修复的四大战略措施。  第一,陆地节污减排,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和农村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污染物进入巢湖;实施工程包括全面系统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水平,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工程,城市雨洪蓄滞生态工程,城市地表软化生态工程,农村面源污染处置生态工程等。尤其强调的是巢湖流域的陂塘系统,源于巢湖而光大于国际,具有1200多年历史,是巢湖流域人民在深刻理解地区自然气候特征基础上,一代一代传承和试验的生态系统工程,旱能补水,涝能蓄洪,能节流化肥农药,能改善小环境,具有巢湖流域典型的历史文化特征,是宝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湖泊藻型变草型,即恢复巢湖草型湖泊的本来面貌。巢湖蓝藻水华的爆发,是生态系统破坏的恶果,而修复巢湖的关键和目标,就是逐渐恢复巢湖草型湖泊的生态特征。  第三,水陆设缓冲带,即为了削减人类行为活动对巢湖的直接影响,分别在巢湖沿岸10米高程以下区域、岸线陆向1000米、岸线陆向4000米,设置三层缓冲带,分别作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引导开发区,并提供了相应的建设指标要求。  第四,湖体增收节支,即为了削减巢湖内源污染。建议采取底泥堆岛策略,利用岛上植物吸收湖体内N、P等营养物质。规划在湖内有计划放养各种鱼类,以逐渐提高湖体生物多样性,改善湖体生态系统健康水平。
  城一湖两核五片多点开花  该方案,在环巢湖城镇空间布局上,提出&一湖两核五片多点&观点。  一湖:巢湖。巢湖是环巢湖城镇空间布局的核心要素,既要充分利用巢湖的生态景观资源,又要保护好巢湖生态环境,加强污染治理。  两核:滨湖新区和巢湖主城区。滨湖新区和巢湖主城区是环巢湖的核心城市地区,是环巢湖城镇密集区的服务中心,也是环巢湖旅游的接待中心,同时还是打造湖城共生、生态人居的示范地区,对于其建设强度和密度,整体风貌和建筑风格应进行严格的控制。  五片:五个重点发展片区。滨湖新区片区:将滨湖新区的建设与南淝河、派河湿地控制区相结合。巢湖市片区:充分整合土地资源,避让低洼地区,利用柘皋河湿地、龟山风景区、银屏山风景区的资源,高水平建设半汤国际温泉度假区,形成山水秀美的生态之城。中庙片区:围绕中庙风景名胜区,联动长临河、六家畈、黄麓、烔炀等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形成巢湖北岸城镇密集发展带和旅游核心地区。三河-三岔口片区:扩大三岔口湿地保护范围,形成三岔口-白石山河国家级湿地公园。盛桥片区:结合兆河湿地控制区的建设,白湖农场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打造盛桥现代农业服务综合服务区和农耕文化特色旅游区。  多点:环湖多个特色小镇。包括中庙寺庙文化特色新市镇、长临河现代旅游特色新市镇、六家畈侨乡风情小镇、黄麓文化新市镇、中垾渔港风情小镇、半汤温泉休闲国际度假旅游区、银屏山水特色区、散兵生态休闲小镇、槐林渔猎文化特色小镇等。
  &K&形战略构建新合肥框架
  设计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体
  该方案重点突出&新合肥&和&双中心&两大主线,将新合肥总体发展定位为:近期建成长江三角洲地区新兴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中期建成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最终建成1000万人的国际性大都市和环湖通江生态宜居城市。将新合肥其主体功能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自主创新基地。方案还提出合肥中心城区继续实施&141&战略,整个大合肥近期应向东发展连接长三角,形成&K&字形战略布局框架。  未来城市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工业强市战略、东进出海战略、合肥都市圈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共5大战略,近期建成长江三角洲地区新兴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中期建成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最终建成1000万人的国际性大都市和环湖通江生态宜居城市。形成双心(合肥都市区、巢湖)同呼吸,两环保永兴,两轴连三极(巢湖副中心、庐江副中心、长丰副中心),东接长三角的&K&字形战略布局框架。
  建设三大城市密集区  规划方案采用GIS技术,将合肥中心城区最大的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划定为1594平方公里,巢湖城区为263平方公里,庐江县城为201平方公里,长丰县城为69平方公里。提出要建设三大城镇密集区,即以合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合肥城镇密集区、以巢湖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巢湖城镇密集区和以庐城镇为核心的庐江城镇密集区。建设一个中心城市和四个副中心城市,并在环巢湖地区形成由17个乡镇构成的串珠状绿色生态城镇发展带,以不超过5万人的小城镇为适度规模,以生态旅游和商贸为主导职能。  合肥主中心城市:800万-1000万人,包括合肥主城区、肥西县城、肥东县城等,通过肥东、肥西等高对接主城,建成现代化的合肥都市区。  巢湖副中心城市:100万人,作为合肥东大门,发挥全国著名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皖江北岸重要交通枢纽、肥东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的功能;建成皖江北岸的核心城市,合肥经济圈副中心城市,以休闲旅游为特色、山川秀美的滨湖生态宜居城市。  庐江副中心城市:50万人,作为合肥南大门,发挥承接合肥市区钢铁、化工等传统重工业外迁的合肥市重化工业转移基地、合肥市精细化工基地的功能;同时可以打造全国著名山水旅游休闲度假胜地、肥南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的功能,立足庐江矿产资源优势,建成安徽...
阅读(6614)|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新闻热线:1&QQ: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环巢湖北岸多少美景藏深闺
□周彤彤 本报记者 叶琳玲
合肥在线-合肥晚报
将本文分享到微博:
○规划中的四顶山观景平台所在地&&&&&游
&&&&距离十一国庆节还有2个月的时间,“巢湖两年大变样策划方案”中,十一前将要完成的环巢湖旅游项目进行得怎么样了?昨天,合肥市委常委、市旅游和现代服务业工作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韩冰再次带着旅游、规划等部门,冒着酷暑,沿线一一督查建设情况,本报记者也全程随同,顺便提前带着读者游游巢湖北岸,看看有多少美景你没听说过?
&&&&滨湖新区景区 将建临时集散中心
&&&&滨湖新区是十一后旅游观光巴士停靠的第一个地方,这里的“渡江战役纪念馆”和“安徽名人馆”(下简称“两馆”)是主要看点。按照计划,十一前“两馆”将正式开馆,因此游客接待中心建在哪儿、厕所够不够用、私家车和旅游观光巴士停靠点设在哪里便成了昨天督查中最重要的问题。因为未来这一区域还将省市共建五六个新馆,按照初步的计划,十一前将在金斗路和云谷路的东南角或者云谷路与环湖北路的交叉处建一个中等规模、可至少容纳数百人的临时集散中心,供游客休闲、餐饮、候车之用,并配备厕所。
&&&&滨湖森林公园 从环湖北路也可进入
&&&&滨湖新区到环湖北路段目前还没有完全贯通,顺着施工的小路,终于顺利来到了环湖北路的大张圩段,这里是策划方案中第一个观景平台的所在地,不远处就是正在建设中的滨湖森林公园,这里有合肥面积最大的10万多亩的人工成片杨树林,还有万亩荷花塘等各种植被。目前该公园内部的道路、服务等设施还在建设中,按照计划,将于明年4月1日正式开园,不过,今年十一你若想进这里观光也是可以的,在昨天的调研中,包河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计划十一前从环巢湖北路的大张圩观景平台附近开辟一个入口,方便游客从这里进入,再从马家渡桥出口返回环巢湖北路上。
&&&&四顶山观景台景区 长临河古街年底变样
&&&&过了滨湖森林公园,继续沿着环湖北路走,就到了肥东长临河境内的罗洪村孙柳村民组,这里有一处面积足有30亩的平地,也就是策划方案中“四顶山观景平台”的所在地。在这里,你会发现湖水清澈,空气清新,白鹭齐飞,野趣盎然,路对面是长临河老街的入口处。据肥东县相关负责人介绍,长临河老街改造设计方案已经通过,从黄山收购的15万块旧砖、青石板、青石瓦等也将于下个星期运来,计划分标段对古街的老房子进行外立面改造,年底有望变样。
&&&&中庙景区 “士林夜市”正在建设
&&&&继续沿环湖北路驱车前行,就到了巢湖中庙。如今,这里正在进行街道环境的综合整治;游客服务中心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外立面改造方案也在设计中;游步道、休憩停车场,石凳、石桌等配套设施也已经新建完毕;当年纪念淮军兴建的昭忠祠,如今外部环境已邀请古建专家配合开始整治,计划十一前开放,而昭忠祠一边的李公祠未来计划与昭忠祠一体化,变成一个淮军文化馆。按照巢湖市的计划,十一前还计划在中庙的半岛建设合肥版的“士林夜市”。
&&&&张治中故居景区 国庆前直通环湖北路
&&&&过了中庙,沿着巢湖的滨湖大道,沿着黄麓的方向,路过传说中宰相隐居的相隐寺就到了著名的黄麓师范学校,这是当年张治中回家乡建设的学校,并为感恩其父辈在校园内建立了“桂翁堂”,堂名由时任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亲自题写。黄麓师范学校的后面就是张治中故居了,目前这个故居改造方案正在报批,十一前将对布展进行更新。“这里有黄麓师范学校,有张治中故居,有陵园,还有具有独特村庄规划的洪家疃‘九龙攒珠’――村庄的9条巷子都对着一条河,这一区域很值得一游,十一前这里计划打通与环巢湖北大道的连接线,避免游客走回头路。”黄麓镇负责人介绍说。
&&&&李克农故居景区 连通竟耪蛴胧
&&&&顺着环巢湖大道继续前行,就到了竞雍涌冢饫镆彩竞邮毓劬捌教ǖ乃诘兀惶跣÷分苯油ㄍ羁伺┕示雍竟耪颍凑占苹磺埃羁伺┕示又帘鹾蟮懒酉咴3公里的路段将完全打通,届时游客可以方便地在几个景区之间游玩。此外,游客还可以从舅匙胖ピ僦贝锪硪桓雒朗彻耪蜩细蕖6绻徊淼街ィ绦匙懦埠鹾蟮雷叩幕埃斯晟剿淼溃涂山氤埠星卫勒饫锏墓晟骄扒妥限倍础F渲校晟骄扒墓劬捌教ā⑼3党 ⒉匏壬枋┮丫窘ㄉ柰瓯希磺凹苹俪涫邓嫌卫痔逖橄钅浚鎏淼缙砍涤卫溃诰蚬晟缴呱降娜宋墓适碌龋蛔限倍淳扒苹乜砣朐暗缆罚奖懵糜未罂统登巴
&&&&冯玉祥旧居景区 李鸿章当铺计划维修
&&&&不去巢湖市区的话,从舅匙胖ゾ涂芍贝锕耪蜩细蕖B飞峡梢钥吹揭丫晌椅奈锉;さノ坏姆胗裣榫删樱淠谝廊槐4孀欧胗裣榈蹦暧霉拇病⒆雷拥任锲贰 过了冯玉祥旧居,就到了以早茶而闻名的柘皋古镇,北闸老街依然保留着手工银器、铁器等传统手工艺,可惜老街上的不少房子都已是危房。据当地政府介绍,目前他们正在规划和招商中,计划将居民搬迁到安置点,待房屋改造之后再重新迁回。而本报之前报道过的北闸老街上的李鸿章当铺破败的消息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计划通过引资的方式,列入改造计划。
将本文分享到: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p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合肥在线”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焦点图片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 加入我们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合肥报业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皖ICP备号
未经合肥报业传媒集团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本网举报电话: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北工业大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