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检测题题????????????????????????????

难度几乎是举办以来历届之最(金牌的 Cut-off 低至 26 分,历届之最低)。有没有参加过 IMO 的大牛分析下题目……附P3题目和网友的作图作参考。关于竞赛结果:加拿大数学鬼才宋卓群同学再次以(本届唯一的)42分满分夺得个人成绩第一,并且成为 IMO Hall of Fame 中参赛次数最多(连续6届)、成绩最为卓越的选手;来自中国上海的俞辰捷同学以41分夺得个人成绩第二名。中国队以4金2银取得团体第二名;美国队获得团体冠军。
如果和2009年及以前的IMO相比的话,第六题的难度自2010年开始都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然而第五题的难度却一直在加大,这使得考试策略应当有结构性的调整。从所有人的分数上来看,大家好像还没有习惯这样的改变,然而这点今年中国队总体做得还不错。近年的CMO和集训队考题中似乎没有看出调整难度的倾向。为啥要和2009年及以前比呢?因为我已经老了。╮(╯_╰) ╮赛前我对中国队和美国队队员都有过一定了解。今年的美国队是难得的一届强队,其中又有两个人将去MIT读大学,几何题又利于美国队,所以下一届应该就没有什么竞争力了吧。(哈哈,其实这是没有什么道理的猜测。(=. =))美国队自1994年全员满分之后第一次拿第一,值得庆祝。中国队了解后觉得也不错,我还想着六金应该没什么问题吧,结果就被打脸了。这等惨剧难道是故意演出来表示对打压竞赛的反抗吗?(=. =)----7月21日更新----
写了一条质量显著高于平均水平的评论,问 “为什么几何题对美国有利?因为人家形象思维强?”,所以我想更新一下。我们应当肯定任何数学能力都是通过训练得来的而并不依赖于智商,而与美国相比我国的竞赛体系并没有过于鼓励对平面几何的能力训练。从解题时间上,美国有如联赛一试般的需要快速解平几题的高中竞赛,而中国的有平几题的高中竞赛都全是证明题,除了联赛二试以外都有平均一题一小时的时间,且都有比较大的腾挪空间。从平几证明题的判分标准上,美国的高中竞赛会考虑解答的优雅性,而在中国只要评卷老师看得懂就算是一坨屎也能拿满分。这些使得美国竞赛圈里的平几文化胜于中国。就我自己而言,我不擅长平面几何,以前推导《近代欧氏几何学》的定理的时候最后三章几乎都是用面积坐标算出来的。然而我两年参加的竞赛和集训队旁听里都没丢过几何题,大体是揣着的要是40分钟做不出来至少还可以花一个半小时算出来的心态,于平几题本身,这样的策略还是不太应该被鼓励。这些都只是陈述一些事实,至于国内轻视平面几何的策略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就超出了我能回答的范畴。 翻到最后的同志辛苦了。
谢五人邀。刚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简直excited!还以为终于可以骗赞了!然而看到一楼是纸佩我就不得不默默地掩面逃了QAQ回归正题。难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很简单,金牌分数线历届最低且金牌比例不足7%(往年有8%)。那么难在哪里呢?并不是难在三六,而是难在二五。由于出了那个神奇的乌龙事件,导致第二天的总体难度直线上升(本来只有第六题在撑难度)。二五的集体难度一高便影响了总体得分,还压缩了做三六题的时间。我相信如果多给一个小时,中国队第三六题的得分可以大大提升。坊间评价罗马尼亚大师杯难度高于IMO也是这样,大师杯的最难题并不难于IMO,但较简单题难度明显高于IMO。这说的也是总体难度的高于。以上。如需补充请评论。
霜心表示占坑晚上再答&&好吧呀的喵~~~~~~~~~~~~~~~~~~~这里是昏割线~~~~~~~~~~~~~~~~~~~~好多年没有实际的做解题训练,突然拿到题目感觉是:居然第一反应什么都没!哔了poi了!TAT而且我萌那一年(2011),第六题是一个特别特别坑的几何,具体是什么题已经忘了wwwwwww也造成了我们几个人一波小团灭(2个人做出来),这题难度应该和那道题差不多的程度吧233333上次急着出门没打完。。。TAT今年的分数,和我参加的那一届,2011年第52届的情况是惊人的相似,只是一道题之差,中国队就掉到了第二poi:2015年平几压轴题中国6个人只有1个做出来,中国队以181:185落后美国4分屈居第二poi2011年平几压轴题中国6个人有2个做出来,但中国队以189:184领先美国5分夺得第一poi就算在熊教授等领队的协调下,一道题的差距也至少有6分之多poi(没做出来也能拿1分左右,这个学过竞赛的都懂23333)如果今年多做一道题,或者2011年那年我们少做一道题,那在这一年,团队第一就会易主poi世界线就会跨越这条界限到另一侧,IMO这种教育界影响力这么大的事,或许会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说不定呢?このすべては、シュタインズゲートの選択だ!【好吧呀的喵~小萌霜心中二了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529|回复: 17
UID842474在线时间1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主题帖子性别保密
职业侠客, 积分 24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31 积分
注册时间精华0
请问大家这题答案是不是应该为3根号2?
UID842474在线时间1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主题帖子性别保密
职业侠客, 积分 24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31 积分
注册时间精华0
补充题目:A closed cylindrical tank contains 36pie cubic feet of water and is filled to half its capacity. When the tank is placed upright on its circular base on level ground, the height of the water in the tank is 2 feet. When the tank is placed on its side on level ground, what is the height, in feet, of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above the ground?(A) & &2 (B) & &3 (C) 4 (D) & 6 (E) & &9
UID842474在线时间1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主题帖子性别保密
职业侠客, 积分 24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31 积分
注册时间精华0
OG 答案是B。 我觉得题目的意思36pie是一半圆柱的体积,72pie才是总体积吧?这样算出来圆柱横着放时一半体积的水高度为圆柱底面半径,应该是3根号2吧?
UID842474在线时间1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主题帖子性别保密
职业侠客, 积分 24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31 积分
注册时间精华0
请大家给点意见吧
UID842474在线时间1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主题帖子性别保密
职业侠客, 积分 24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31 积分
注册时间精华0
有人能回答一下吗?
UID842474在线时间1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主题帖子性别保密
职业侠客, 积分 24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31 积分
注册时间精华0
自己顶一下
UID594472在线时间113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主题帖子性别女
职业侠客, 积分 31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28 积分
注册时间精华2
楼主 这道题说的是这个圆柱的容量是36pai,当它的乘了一半水立着放时高两米,求到这放的高。所以36pai=地面积乘以高,这个高应该是2乘以2哟,因为只装了一半是2,全部应该是4Clear?
UID842474在线时间1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主题帖子性别保密
职业侠客, 积分 24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31 积分
注册时间精华0
我就是觉得它的第一句话很confusing,像在说目前装了36pie水,占了一半的体积
UID911163在线时间28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主题帖子性别保密
论坛游侠, 积分 2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4 积分
注册时间精华1
和楼主有一样的困惑= =
UID926351在线时间20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主题帖子性别女星座天蝎座
论坛游民, 积分 1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93 积分
注册时间精华0
eternal16 发表于
楼主 这道题说的是这个圆柱的容量是36pai,当它的乘了一半水立着放时高两米,求到这放的高。所以36pai=地面 ...
不知道你坚持36π指的是容器体积的依据是什么,为嘛就不能质疑此题出错了呢。难道没有看答案解析么,OG 13第48页,关于PS 第5题的讲解,在列出“36π=πr*rh”后,其右侧注明“ konwn volume of water is 36π”——难道不是指水的体积是36π吗?!如果这句话都能曲解为“容器总体积为36π”,我真的被毁三观了
所属分类: GMAT考试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71)
ChaseDream 论坛
All Rights Reserved.75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第4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75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4
第三题:有效沟通的障碍有哪些?如何克服?;答案:一:有效沟通的障碍(一)个人因素;(二)人际因素:人际因素包括:沟通双方的相互信任;第十六章:P486管理信息;1.信息与数据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2.组织中的管;4.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有哪些?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第一题:信息与数据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答案:信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结果;答案:管理人员信息的评
第三题:有效沟通的障碍有哪些?如何克服?答案:一:有效沟通的障碍(一)个人因素。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两类:1:接受的有选择性2:沟通技巧的差异(二)人际因素:人际因素包括:沟通双方的相互信任,信息的可靠程度和表达者于接受者之间的相似程度 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取决于4个因素:诚实、能力、热情、客观。(三)结构因素――主要包括地位差别,信息传递链、团体规模和空间约束 四个方面:1:地位的高低对沟通的方向和频率有很大的影响2:信息通过的等级越多,它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也越长,信息失真的概率越大。3:当团体的规模较大时,人于人之间的沟通也相应地变得较为困难4:空间约束不仅不利于他们工作间的交流,而且还限制了他们的沟通(四)技术因素――主要包括:非语言暗示,媒介的有效性和信息过量。二:如何克服沟通中的障碍1:明了沟通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沟通2:要学会:听 3:创造一个相互信任,有利于沟通的小环境4:缩短信息传递链,拓宽沟通渠道,保证信息畅通无阻和完整性。5:职工代表大会――可以为厂长汇报工作提供良机6:非管理工作组7:建立特别委员会,定期加强上下级的沟通8:加强平行沟通,促进横向交流。 第十六章:P486管理信息1. 信息与数据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 2. 组织中的管理人员怎样去评估信息? 3. 管理信息具有哪些特征?4. 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有哪些?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包括哪几个阶段?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在组织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应用? 5. 管理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不同的阶段?不同阶段的信息技术运用有何特征?第一题:信息与数据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答案:信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结果。信息和数据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数据:记录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数量特征的抽象符号。信息由数据生成,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结果。数据――加工处理――信息 第二题:组织中的管理人员怎样去评估信息?答案:管理人员信息的评估的方法:有两类信息不值得管理者去获得。1:信息的收益较高,而其获得成本也更高2:信息的获取成本较低,但其收益更低。信息评估的关键:在于信息的收益和获取成本进行预先估计,即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在考察数据和信息的成本时需从两方面着手1:有形成本:可被精确量化的成本2:无形成本:很难或不能被量化的成本。考察数据和信息的收益时也要从两方面着手1:有形收益:包括销售额的上升、存活成本的下降以及可度量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2:无形收益:可能包括获得信息能力的提高、士气大振以及更好的顾客服务等。第三题:管理信息具有哪些特征?答案:高质量、及时、安全的信息是对管理人员有用信息的特征。第四题: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有哪些?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包括哪几个阶段?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在组织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应用?答案:信息系统的要素五个:输入:系统所要处理的原始数据。处理:把原始数据加工或转换成有用的信息的过程。输出:系统处理后的结果。反馈:当管理者对输出的结果不大满意时,对输入进行调整。控制:对输入、处理、输出、反馈进行监视,使得这些过程正常。;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一:系统调查:组织确定是否存在一个能被信息系统处理的问题或机会。二:系统分析:目的是确定信息系统的功能要求1:考察分析当前使用的系统,评估组织的外部环境和组织的内部条件,评估最终用户的要求2:系统设计人员确定一系列功能要求。三:系统设计1:设计用户界面或人员和信息的交互点2:产生数据,及其属性和结构以及不同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将数据输入到数据库中。3:设计软件系统――各种计算机程序。四:系统实施 。五:系统维护四: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应用1:电子数据处理和业务控制2:管理信息系统和功能控制3:决策支持系统和战略计划第五题:管理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不同的阶段?不同阶段的信息技术运用有何特征? 答案:一;电信和网络。二:人工智能1:专家系统: 2:机器人。 三:办公自动化 第十七章:P511控制与控制过程1. 什么是控制?在管理学中控制的作用是什么? 2. 描述控制的过程。 3. 计划与控制是如何产生联系的?为什么在控制的过程中“衡量什么”比“如何衡量”更关键? 4. “调整性纠偏”与“彻底性纠偏”的差别是什么?5. 比较不同类型控制的优缺点。 6. 一个有效控制系统应具备哪些条件?第一题:什么是控制?在管理学中控制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控制的必要性和基本原理。(一)环境的变化――企业外部的一切环境都在无时无刻发生着变化(二)理权力的分散――企业的分权程度越高,控制就越有必要(三)工作能力的差异――即使企业制定了全面完善的计划,经营环境在一定时期内也相对稳定,对经营活动的控制仍是必要的(四)控制的基本原理1:任何系统都是由因果关系链联结在一起的元素的集合。元素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耦合”2:为了控制耦合系统的运行,必须确定系统的控制标准Z3:可以通过对系统的调节来纠正系统输出与标准Z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第二题:描述控制的过程。答案:控制的三个基本的环节的工作1:确立标准2:衡量成效3:纠正偏差一:确立标准。标准:人们检查工作及其结果的规范。制定标准是控制的基础。1:确定控制对象2:选择控制的重点3:制定标准的方法企业可以使用的建立标准的方法有三种1:利用统计方法来确定预期结果2:根据评估建立标准3:工程标准。二:衡量工作成效1: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2: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3:建立信息反馈系统。三:纠正偏差1: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找出原因之前,要判断偏差的严重程度,是否足以构成对组织活动效率的威胁,从而值得去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2: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需要纠正的可能是1:企业的活动。也可能是2:组织的计划计划的标准3: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a使纠偏方案双重优化b:充分考虑原先计划实施的影响c:注意消除人们对纠偏措施的疑虑第三题:计划与控制是如何产生联系的?为什么在控制的过程中“衡量什么”比“如何衡量”更关键?答案:控制和计划的关系:控制的任务就是保证计划的实施。在实施计划时,控制必须反映计划,而计划工作必须先与计划; 在实际的控制中,“衡量什么”比“如何衡量”更关键。因为,如果错误的选择了标准,将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我们衡量什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组织中的员工追求什么。第四题:“调整性纠偏”与“彻底性纠偏”的差别是什么?答案:“调整性纠偏”是指在控制过程中,将出现问题的工作矫正到正确的轨道上。“彻底性纠偏”是指首先要弄清工作中的偏差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然后再从产生偏差的地方开始进行工纠正行动。许多管理者常常以没有时间为借口而不采取彻底纠正活动,并因此才满足与不断的救火式的调整纠偏行动。然而事实证明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对偏差进行认真的分析,并花时间永久性纠正实际工作绩效与标准之间的偏差是非常有效的。第五题:比较不同类型控制的优缺点。答案:按照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控制过程分为4类。1:程序控制:特点是:控制标准Z是时间t的函数Z=f(t)。2:跟踪控制:特点是:控制标准Z值是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量的函数。假设“先行量”为W,则Z=f(W)。3自适应控制:特点是:没有明确的先行量,控制标准Z值是过去时刻(或时期)已达状态K的函数。Z=f(Kt)。4最佳控制。特点是:控制标准Z值由某一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构成。这种函数通常含有输入量X、传递因子S和K及各种附加参数CZ=maxf(X、S、K、C)Z=minf(X、S、K、C)。目标控制:1:预先控制――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控制的内容包括检查资源的筹备情况,预测其利用效果等。2:现场控制――企业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作用:可以指导下属以正确的方法进行工作;以保证计划的执行和计划目标的实现。3:成果控制――事后控制。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成果控制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和职工成绩评定等内容第六题:一个有效控制系统应具备哪些条件?答案: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应具备的条件是1:能够提供正确的数据2:必须能够提供正确的信息3:从经济的角度看,一个控制系统必须是合理的4:必须具备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各种不利的变化5:必须是容易理解而且有价值的系统6:系统的标准必须是合理而且能够达到的7:控制应该包括组织中关键的活动、作业和事件8:控制系统应该涉及到例外的事件发生9:应该具有多重标准10:一个有效的系统不仅应该可以指出一个显著的偏差发生,而且还可以建议如何纠正这种偏差。 第十八章: 控制方法1. 解释预算控制的内容。 2. 解释比率分析的内容,并说明如何进行比率分析。 3. 解释审计控制的内容,并说明如何进行审计控制。 4. 简述损益控制、投资收益率控制、报告分析法、亲自观察法的基本内涵。 5. 解释成本控制的内容,并说明如何进行成本控制。 第十九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1. 为什么说“管理的本质内容时维持和创新,有效的管理在与适度的维持和适度的创新组合”? 2. 作为管理的本质内容,维新和创新的关系及其作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 创新主要涉及哪些方面?企业中各类创新活动有何特点? 4. 创新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5. 企业家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企业家如何有效地组织系统内的创新活动?第一题:为什么说“管理的本质内容时维持和创新,有效的管理在与适度的维持和适度的创新组合”?答案:组织、领导、控制是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所不可能缺少的,从某种角度来说,它们是管理的“维持职能”。其任务是保证系统按预定的方向和规则进行。但是管理是在动态环境中生存的社会经济系统,仅维持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调整系统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创新职能。作为管理基本职能的创新,任何组织系统的任何管理工作无不包含在“维持”或“创新”中,维持和创新是管理的本质内容,有效的管理在于适度的维持与适度的创新的组合。所以所管理的本质是创新。第二题:作为管理的本质内容,维新和创新的关系及其作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答案:“创新”与“维持”的关系及其作用:1:维持是保证系统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手段,也是系统中大部分管理人员,特别是中层和基层的管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2:任何社会系统都是一个由众多要素组成的,与外部不断发生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动态,开放的额非平衡系统。系统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是不断变化的,这种为适应系统内外变化而进行的局部和全局的调整,便是管理的――创新职能3:系统的社会存在是以社会的接受为前提的,而社会之所以允许某个系统存在,又是因为该系统提供了社会需要的某种贡献,系统要向社会提供这种贡献,则必须首先以一定的方式从社会中取得某些资源并加以利用。“维持”和“创新”作为管理的两个基本职能系统的生存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相互联系不可或缺的。第三题:创新主要涉及哪些方面?企业中各类创新活动有何特点?答案: 组织在运行中的创新包括了很多方面,如: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环境创新等。组织内部的创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考察:1:从创新的规模以及从创新对系统的影响来考察,可将其分为局部创新和整体创新。局部创新是在系统性质和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对部分内容和部分要素或组合方式进行创新;整体创新是指改变系统的目标和使命,影响系统的社会贡献的性质。2:从创新和环境的关系来分析:分为消极防御型创新和积极攻击型创新。防御型创新是指为了避免环境变化对系统造成的威胁,而在系统内部展开的局部或全局性的调整。攻击型创新是指敏锐地预测到未来环境可能提供的某种有利机会,而主动地调整系统的战略和技术,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这个机会。3:从创新发生地时期来看分为:初见期的创新和运行中的创新。系统的组建活动本身就是社会的一种创新活动;在企业环境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必须以攻为守,要求不断地创新。4:从创新的组织程度来看,可分为自发创新和有组织的创新。第四题:创新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答案:一:创新的过程(一)寻找机会1:企业系统外部,可能成为创新契机的因素有:a:技术的变化 b:人口的变化c: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d:文化与价值观念的转变2:企业系统内部,引发创新的不协调现象a:生产经营中的瓶颈,可能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劳动积极性的发挥。B:企业意外的成功与失败(二)提出构想。(三)迅速行动。(四)坚持不懈第五题:企业家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企业家如何有效地组织系统内的创新活动?答案: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一:目标创新企业每一个具体的经营目标需要适时地根据市场环境和消费需求地特点,及变化地趋势加以整合,每一次调整都是一次创新二:技术创新:主要内容:1:要素创新与要素组合创新。包括材料创新和设备创新;要素组合创新包括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地时空组织方面。2:产品创新:品种创新、产品结构创新。三:制度创新――需要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企业各成员间的正式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考虑:产权制度、经营制度、管理制度。企业制度的创新的方向是不断调整和优化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使各个方面的权力和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四: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目的在于更合理地组织管理人员的努力,提高管理劳动的效率。五:环境创新――不是指企业为适应外界变化而调整内部结构或活动,而是指通过企业积极的创新活动去改造环境,引导环境朝着有利于企业经营的方向发展。第二十章 企业技术创新1. 何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发明是何关系? 2. 组织中可能存在哪些技术创新的源泉? 3. 技术创新包括哪些内容?其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何贡献? 4. 企业家如何选择创新基础、创新对象、创新水平以及创新方式,从而有效地组织企业技术创新?第一题:何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发明是何关系?答案:技术创新不等于技术发明;技术发明是技术创新,但是技术创新不一定是技术发明。第二题:组织中可能存在哪些技术创新的源泉?答案:技术创新的源泉――德鲁克理论:一:意外的成功和失败1:意外的成功――能够为企业创新提供丰富的机会,这些机会的利用要求企业投入的代价以及承担的风险相对比较小。2:意外的失败无论是意外的成功还是意外的失败,出现时,企业必须搞清以下几个方面a: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b: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变化?c:这种变化会将企业引致何方 D:企业应该采取何种策洛才能充分利用这种变化,成为企业的发展机会?二:企业内外的不协调根据产生原因的不同,可分为1:宏观或行业经济景气状况与企业经营绩效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反映了企业在产品的结构、原料利用、市场营销,产品特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2:假设与实际的不协调。及时的发现假设与现实的不符,企业就可以及时地改变或调整努力的方向3:消费者价值判断与实际的不协调。常见,不利影响最为严重。三:过程改进的需要四: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五:人口结构的变化六:观念的改变七:新知识的产生第三题:技术创新包括哪些内容?其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何贡献?答案 :一、技术创新的内容:(一)要素创新1:材料创新――材料创新或迟或早地会引致整个技术水平的提高2:手段创新――生产地物质手段地改造与创新。两个方面内容:a:将先进的科学成果用于改造和革新原有的设备b:用更先进更经济的手段,取代陈旧落后,过时的机器设备,以使企业生产建立在更加先进的物质基础之上。(二)产品创新。产品创新包括:新产品的创新和老产品的改造。(三)要素组合方式的创新――利于一定的方式将不同的生产要素加以组合。A:生产工艺创新:生产工艺的改革和操作方法的改造b:生产过程的时空组织。包括设备、在制品以及劳动在空间和在时间上的组合。上述几个方面的创新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技术创新的贡献。技术创新一方面通过降低成本而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更具价格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增加用途,完善功能,改进质量以及保证使用而使产品对消费者更具有特色吸引力,从而在整体上推动着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第四题:企业家如何选择创新基础、创新对象、创新水平以及创新方式,从而有效地组织企业技术创新?答案:技术创新战略是一系列选择德综合结果,一般涉及:创新的基础、创新的对象、创新的水平、创新的方式以及创新的时机等。一:创新基础的选择。创新基础的选择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企业在何种层次上组织创新的问题:利用现有的知识,对目前的生产工艺、作业方法、产品结构进行创新1:理论上的创新:需要企业中的有关科研人员长期地、持久地工作。可能带来结果,也可能一无所获。企业选择此种战略风险比较大,而且需要企业长期提供资金和人力支持。2:应用性的研究:企业利用现有的知识和技术去开发一种新产品或新技术。时间比较短、风险比较小,相应的对企业的竞争优势的贡献程度相对较小。二:创新对象的选择企业可供选择的创新对象包括:产品、工艺、生产手段等三个领域。1:产品创新:可以为消费者带来一种全新的享受,而且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所以不仅给企业带来的是特色的且可能是成本的优势。2:工艺创新:可以为产品质量的形成提供更加可靠的保证,加强企业的特色优势。产品与工艺的创新主要是由企业完成的,外部一般很难替代。3:生产手段创新:可借助外部的力量完成。由于外部厂家来实现生产手段的改造,则可能使得企业与此相关的产品创新或技术创新。三:创新水平的选择。是在行业内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的,需要解决的是在组织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时,是采取“先发制人”的战略还是“追随他人之后”“后发制人”的策略。 第二十一章: 企业组织创新1. 请分析知识经济的基本特性。 2. 请解释工业社会的企业制度的特性及其原因,以及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制度的基本逻辑。 3. 请解释工业社会的企业层级结构及其特征。 4. 网络化的层级组织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 请解释工业社会中企业文化的功能及其特点,以及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管理学》周三多(第五版)重点1.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内涵包括: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2“泰罗”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管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达到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方法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要求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改变3.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4.“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1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 观点a:一个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b: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需要才出现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感情和归属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2.双因素理论5.管理原理的特征: &1&客观性 &2&稳定性 &3&概括性 &4&系统性6.人本原理的含义和主要观点。a含义是,作为一种特殊社会活动的管理,它总是由人去实现的,因此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b观点1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2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 3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 4管理是为人服务的7.效益、效果、效率及效益原理的含义 a效果是指由投入经过转换而产出的有用成果b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数量,反映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c效益是指有效产出与其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8.道德管理的几个特征1合乎伦理的管理不仅仅把遵守伦理规范诗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更把其诗作组织的一项责任2合乎伦理的管理不仅从组织自身的角度,更从社会整体的角度看问题3合乎伦理的管理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应用写作文书、专业论文、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文学作品欣赏、各类资格考试、中学教育、75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等内容。 
 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张玉利)。帮助考研学子更好的学习管理学,希望能够减少考研的阻力,走更少的弯路第一章 管理实践 1.对于管理的概念,为什么不存在唯一的定义?你...  管理学习题集 管理学习题集管理是指组织中的如下活动或过程:通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 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  第一章 管理 1.何谓管理,管理是组织中的如下活动或过程:通 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 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  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选择题第一章 1.由管理对象的(C )所决定,公共管理从一开始便在管理者,管理对象和管...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答案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答案《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  管理学课后题答案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管理学(没有第九章和第 11 章)单选: 1. 管理者必须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的管理活动相结合,这里强调的是管...  管理学课后题答案1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管理学管理学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第一题答案: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  周三多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管理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原理与方法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之谜题第二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