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发展有何意义?

北京大学通选课 之 官方介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北京大学通选课 之 官方介绍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 11:23&&
?& 10:52&&
?& 10:36&&
?& 10:12&&
?& 10:03&&
?& 09:59&&
 当前位置:&&&&&&&&&&&&&&&
吴启迪访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中国教育报  余冠仕;柴葳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两会专访】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访全国人大代表、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
  过去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5%提高到23%,在学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新的成就。今后,教育部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方面有何举措?下一步如何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就此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吴启迪说,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是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教育部坚持科学发展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尤其是提高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我国高等教育从规模的扩大转变为内涵的发展。在本科教育方面,教育部实施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提出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六个方面的工作,对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教育质量,教师是关键。在“质量工程”中,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举措,通过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研究。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教育部推出了研究生创新计划,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在新的历史阶段,高等教育还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某些软肋,比如实践环节薄弱。”吴启迪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首要一点就是不能脱离实践。“质量工程”里面虽然有一项是怎样加强实践环节,但总体上还是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目前,从实习、课程设计到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这几个环节都有弱化的趋势。不仅是理工科,文科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教育部计划到2010年建立50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让本科生参与一些研究工作,以学生为主,让他们自己设计选题,以加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这项工作正有序推进,教育部对此期望很大,准备在看到效果后再考虑如何进一步推动。
  在考虑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同时,我国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加强重点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吴启迪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这对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211工程”已经是第三期了,前两期“211工程”使我国大学得到很好的发展,各种类型、各具特色的学校得到支持,成果非常巨大,涌现出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新的一期“211工程”仍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重点,明确提出要有一些学科能够脱颖而出,在世界上处于一流水平;要出现一批在世界上立得住脚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要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建设中国教育科研网、数字图书馆和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资源平台。
  “985工程”二期建设基本完成,这项工程旨在建设一批国家前沿的创新平台。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到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也使“985工程”的方向更加明确,就是要在高校中建立这些自主创新平台,同时也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
  吴启迪说,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做法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许多国家和地区也不断推出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其评价方式跟“211工程”和“985工程”非常相近,如德国正在建设10所精英大学,韩国实施“韩脑”计划,日本推出“卓越中心”计划,俄罗斯和我国台湾地区也在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
  “希望这一点引起国家有关方面更大的关注。提高大学的水平和培养人才有一个滞后的过程,必须以超前的眼光及早考虑,逐步加大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吴启迪说,目前,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中,高等教育部分占GDP的0.6%,这在全世界属于较低水平,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已超过1%。虽然,我国对科技的财政性投入还有大约20%会进入高校,但发达国家远远高于这个比例。总体而言,与国外相比,对高校投入的差距会比较大。她说,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有集中力量办大事情的优势和能力,高等教育在考虑协调发展的同时,要优化资源配置,尽早安排提高对高等学校的投入,把一批高水平的大学真正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延伸阅读
 电话:010-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Copyright(c)
版权所有: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八、贯彻《高等教育法》,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加快高等教育
八、贯彻《高等教育法》,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加快高等教育
改革步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校效益
  104衡量高等教育发展有哪些主要指标?
  1991年,我国制定的“教育评价与监测指标体系”确定的反映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包括: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反映相对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所提供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反映相对于总人口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比重);
  ――高等教育总规模(在校学生数)(反映高等教育发展的绝对数量);
  ――高等教育年平均增长率(反映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
  ――高等学校生师比(反映高等教育每个教师负担学生的数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功能不断扩展。国际上衡量高等教育发展的指标也有了新的拓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
  ――新生净入学率(反映高等教育当年新招生人数占同龄人口的比重);
  ――净入学率(反映同龄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的比例);
  ――17岁人口期望受高等教育年限(按照现有教育规模,这一年龄组的人可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平均年限);
  ――大学保留率(反映学生入学后按学习年限能读到最高年级人数的比例);
  ――毕业率(反映当年完成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同龄人口的比例);
  ――进入国际检索系统的论文数和引文率(反映高水平大学的学术水平)。
  105怎样理解2000年和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目标的估算?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确定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即:2000年和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11%和15%。根据1997年现有人口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年龄结构,粗算预测的2000年和2010年我国18~22岁年龄组人口数分别是9486万人和11710万人。按照11%和15%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计算,2000年和2010年全国高等教育的在校学生规模应该达到1043万人和1757万人。1997年全国高等教育的在校学生规模是7857万人。年3年增量应为257万人,年平均增量应为86万人,年平均增长10%。要达到2010年的目标,以2000年为基数,10年间高等教育的在校学生增量应为714万人,年平均增量应为714万人,年平均增长54%。
  上面所使用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计算口径,是经过国家正式批准举办的六种高等教育办学形式(上面提到的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就是六种形式学生的折算数),包括:普通高等学校(大学、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短期职业大学)本专科在校学生;成人高等学校(职工高等学校、农民高等学校、管理干部学院、教育学院、独立函授学院、广播电视大学)本专科在校学生;军事院校(军事学院、高等军事学校)本专科在校学生;社会力量所办学校举办的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专科在校学生;电视大学举办的高等教育注册视听生专科学生;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的本专科学生。
  上面所使用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对高等教育概念的定义计算的,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各国高等教育入学率的口径相同。
  106为什么对现有高教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我国现行的高教管理体制是一种国家集中计划、中央政府各部委(俗称“条”)和省级政府(俗称“块”)分别投资办学和直接管理的体制。这种体制是建国初期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在计划经济时期,主要按“条条”来规划和发展国民经济,与此相适应,中央各部委相继创办并直接管理了一批为本行业、本部门培养人才的面向全国的高等学校;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了满足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陆续创办并直接管理了一批为本地区服务的高等学校(其中相当一部分隶属省级政府各业务主管部门)。这样,形成了条块分别办学并直接管理的体制。这种体制形成之初,由于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且当时高校数量也不多,矛盾并不明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国民经济主要由“条条”逐步转向主要由“块块”来规划和组织,因此,这种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高教管理体制就逐渐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条”“块”分割的弊端及其所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第一,条块分割,自成体系,各自封闭办学,直接导致省级政府和中央部门在低水平上重复设置高等学校和专业,造成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合理。
  中央部门和地方分别办学并直接管理,地方政府中各业务厅局也自己办学,造成大的条块分割和小的条块分割,乃至大小块块、条条也分割,形成各自“小而全”的封闭体系。这样造成重复设置、不少学校的规模效益低下,办学条件难以改善。第二,造成单科性院校比重过大、数量过多。中央部门创办的高校以及省级业务部门管理的高校多数是为本部门、本行业服务的单科性院校。这些学校行业性强,学科单一,难以形成多学科交融的学术氛围,既造成部分毕业生知识面较窄,也妨碍了学术水平、科研水平的提高。近些年来,这些单科性院校又纷纷向多学科方向发展,这固然符合教育规律的要求,但也导致了相当一部分专业重复设置,加剧了有限教育资源配置的分散化。第三,造成我国高等学校缺乏生机和活力。由于国家包揽办学,统得过多、管得过死,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或学校仅为行业服务,不能快速主动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市场的变化,对办学的形式和内容进行相应地调整,因而缺乏生机与活力。
  很显然,如果不改革目前这种条块分割和“统”与“包”的体制,不解决由这种体制所造成的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质量、效益等方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就很难进一步健康发展,就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不能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历史重任。因此对原高教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大势所趋。
  107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从根本上说,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新的高教管理体制,即逐步形成国家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以省级政府统筹协调为主的新体制。到2003年,除少数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高校,以及行业性强、需要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管理的高等学校继续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其他部门直接管理外,大部分现由国务院各部门管理的高等学校,将改由省级政府管理或以省级政府为主管理。加强国家统筹规划,增强学校办学活力,逐步形成政府依法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新机制。
  经过十年左右的改革与发展,建立起管理体制、布局结构基本合理、办学形式多样、学科门类齐全、规模效益好、教育质量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教育体系。同时,要把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与高校布局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合理的高校布局结构。即:根据全国性(面向全国招生)、区域性(面向大区或数省招生)、地方性(面向本省、本地区招生,个别专业也可以面向数省招生)三类不同的服务覆盖面规划学校布局。前两类学校主要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国家有关部门管理,后一类学校由省级政府管理;按照社会对各类人才的不同需求建立起合理的高等学校类型结构:少数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的教学科研型学校,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同时承担研究生教育;其他本科高校主要承担本科教育,其中部分学校适当承担研究生教育;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和其他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主要培养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岗位的各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其中,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主要培养中小学教师);通过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调整,建设一批学科较综合、专业种类较多的高等学校,建设少数规模大、层次高、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组建这类大学必须充分论证,慎重稳妥地进行),在我国逐步形成综合性大学、多科性院校和单科性院校的较为合理的结构和布局。
  108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就是“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八字方针,通过这四种方式,打破条块分割、重复办学的局面。“共建”就是将部委与地方条块各自重复办学转变为共同办学,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共同把学校办好。
  “共建”作为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制和途径,在形式上,是部委与省(直辖市)共建共管原部委所属的学校,也可以是部委与学校所在城市“共建”或省、市“共建”。“共建”以双方的需求为基础,体现了双方对共建共管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一方面增强了地方政府对高校建设和改革的责任感,增加了投入,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加强了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有效地调动了高校为地方服务的积极性,促进了高校所在地区经济、科技和社会的迅速发展。这种共建形式在近几年的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进行、职能的转变,对共建赋予了新的含义,目前共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实行这种管理模式的学校主要在当地招生,为当地培养人才,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第二种是中央与地方共建,日常管理以地方为主、重大事项以中央主,实行这种管理模式的学校主要是关系全局、比较重要或行业性强、地方不便管理的高校。实践证明,“共建”是淡化学校单一隶属关系,加强省级政府统筹、促进条块有机结合的有效机制和重要途径。近期,应以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为契机,按照共建的两种新形式加快行业、部门管理高等学校的体制改革的步伐。“调整”就是对在一个区域内的高等教育设置不合理或系科、层次设置不合理的情况,根据需要,从实际出发,有步骤地进行领导体制和院系调整;从学科设置的角度来说,重点解决某些学科大量重复设置、分散、封闭的问题。中央部委所属的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调整以后,可以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原有的学科和专业结构,在主要为地方服务的同时,满足部门、行业对部分人才的需求。这种方式对加强地方政府统筹,逐步改变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同在一地重复办学、严重浪费教育资源的现象以及调整高校布局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合作”就是学校之间开展教学、科研、后勤、管理等方面的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校之间可以采取互聘教师、互相承认学分、合办专业、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联合培养研究生、合作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合作开发信息资源以及后勤资源共享等方式进行合作。合作办学有利于打破原来学校各自封闭办学,学科重复建设的问题,有利于改善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学校的学科氛围,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合并”是联合办学的最高形式。合并就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发挥学科优势互补和规模效益,因地制宜地对某些院校进行实质性融合,实现人、财、物、教学、科研五个方面的统一。高校合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科类相同、重复设置,结构、布局不合理的学校进行合并。例如河北省对本省高教结构、布局进行调整,实施“同类项合并”,将15所院校调整为5所。一类是科类不同的高校,为了增强实力,使科类更加综合而进行的合并,例如南昌大学、扬州大学、延边大学、广西大学等。在已经合并的高校中,出现了一批实质性合并比较成功的学校,如:南昌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扬州大学、延边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铁道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西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石河子大学等,在全国高教界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这些学校合并后,办学水平和实力得到显著提高,给学校带来了勃勃生机。通过合并,高校数量有所减少,一些地区高校重复设置、单科性学校过多、办学规模过小的状况开始有所改善,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出现了较好的势头。如南昌大学出现了1+1&2的效果,合并后博士点增加了2个,硕士点由17个增加到38个,合并前科研经费两校之和不超过100万元,现在已超过2000多万元。科技产业由并校前4000万上升到现在12亿元。通过合并,我国又出现一批文、理、工、农、医等各大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如浙江大学、扬州大学、延边大学。这些大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可以预计,新合并组建的一些综合性、多科性大学,经过10年左右的发展,将会引起中国重点大学格局的变化。这从个意义上说,“合并”是一项战略性措施,适当组建一批多科性、综合性大学,包括几所高层次的综合性大学,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势必产生深远的影响。
  国家将稳步推进高等学校合并、调整工作。推动部分规模小的单科性院校并入规模较大的院校;支持同层次、不同科类、互补性强的学校合并;对高等学校举办的分校、校外办学点应就近实施撤并调整。学校合并要在人、财、物、教学管理、科研管理等方面一步合并到位,实现实质性融合。合并到同一学校的实体不宜过多,距离不宜过远。
  109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如何?
  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提出了进行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十几年来,改革的探索一直没有间断。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支持下,特别是在李岚清副总理的亲自推动下,这项工作迈出了较大步伐,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良好的社会效果。
  1992年第四次全国高教工作会议以后,特别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布以后,原国家教委在认真总结过去体制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首先从打破高校单一的隶属关系入手,积极促进广东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教委共同建设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此后,以“共建”和高校间开展合作办学为主要形式的高教管理体制改革迅速展开,逐步深入。为不断总结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全面推动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1994年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座谈会,1995年召开了南昌会议,1996年召开了北戴河会议。这些会议对于推动全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8年1月,为贯彻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精神,又召开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扬州会议。这次会议全面总结了前段时间改革的经验,全面部署了下一阶段改革的任务,对于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全面推进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标志着高教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次会议之后,抓住政府机构改革的契机,对撤并部门所属学校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部门办学体制改革迈出了关键性步伐。近几年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了改革的基本思路和若干有效的形式,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形成了“共建、调整、合作、合并”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八字方针。在“八字方针”指导下,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进行优化的势头正在逐步形成,有限的教育资源的配置日趋合理,办学效益正在提高,高等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得到加强,长期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开始打破,逐步走向条块有机结合,高教管理体制向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向迈出了重要步伐。目前,全国已有31个省市区、50多个部委参与了改革,涉及高校648所。
  “共建、合并、划转、协作、合作”五种形式的改革都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绩。高校合并情况:自1992年以来,全国共有248所高校(其中成人高校49所)经合并调整为102所普通高校,净减146所(其中普通高校净减97所)。高校共建情况:全国实行各种共建形式(包括省与部、市与部、省与市与部、部与部、省与市以及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高校共有182所。高校划转情况:迄今为止,全国已有9所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划转地方管理,8所省属高校由厅局管理划转省教委管理。另有经贸委系统的72所成人高校划转地方管理。合作办学情况: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合作办学形式在各地普通开展,形成了一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科交叉、共同提高的新型学校群。全国有229所高校开展了校际间的合作办学,形成了163个合作办学体,总计373校次。协作办学情况:现已有217所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协作办学,企事业单位近5000家。另外,教育部还撤消了105所办学条件严重不合格的成人高校。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数量已从1994年最多时的1080所减少到1022所,减少了58所;成人高校已从1990年最多时的1321所减少到962所,减少了359所。要全面、准确地估计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形势。既要看到已经取得的巨大成绩,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已经迈出了重要步伐,取得了明显进展,打破了长期存在的徘徊局面,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然而,从总体上看,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仍然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条块分割”的办学格局还没有实质性转变。
  由此所造成的部分学校和专业重复设置,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结构布局不够合理,以及部分学校办学效益不高的问题依然较为严重。这就使得高等教育仍然不能适应现代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利于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部门办学并直接管理的体制的改革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企业下放的改革,造成部门办学的严重困难和不适应。改革部门办学体制的任务还相当艰巨。虽然通过“共建”等方式,一些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和改变了单一的隶属关系,但总的来看,高等学校还没有真正改变其主管部门附属机构的地位,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权力很有限,自我约束机制也不健全。因此,距离高等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总目标尚有较大差距。在中央宏观管理下以地方统筹为主的新机制尚未建立,同时,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也还需要进行有效的探索和突破。由于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从总体上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改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不能有半点的松懈,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
  110中央财政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支持高教管理体制改革?
  (1)设立“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专项资金”,主要用以支持中央部门院校的合并调整。现已对部分部委合并高校和个别地方院校给予体改专项补助39亿元。今明两年还将继续集中、重点下达一批。
  (2)对部门办学体制改革大力支持。今年,对在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撤并部门所属学校管理体制调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学校,中央财政采取以下措施给予支持:
  ――凡在管理体制改革之前,办学经费纳入中央财政的学校,其教育事业费,由财政部按照管理体制调整当年的调整预算数扣除一次性专项后,再上浮15%,作为下划地方的经费指标,从中央财政划转给地方财政,再由地方财政部门核拨给这些学校。
  ――上述学校的公费医疗经费和房改经费(专项用于补助建立住房公积金),由财政部按照管理体制调整当年的预算执行数,从第二年起划转到地方,并由地方财政部门核拨给有关学校。
  ――学校所需基建经费,按其前5年预算内非经费性投资的平均数,并结合学校基本建设任务和建设项目执行情况,由原主管部门与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协商确定学校今后的年度基建投资基数,结合建设项目继续由中央支持一段时间,然后再逐步转由地方政府负责。同时,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按建设项目,在学校移交地方时给予这些学校一定额度的一次性专项补助(目前已下达该项一次性补助约4亿元)。今后,在进行下一步中央部门所属学校管理体制调整时,对部委高校比较集中的省市,将考虑一些特殊的财政政策,增加中央财政对这些省市接收学校的经费支持,以减轻地方政府的压力和负担,保证学校的平稳划转。
  111高校后勤改革的目标、主要途径及有关政策是什么?
  高校后勤改革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主要途径和有关政策如下:
  (1)改革目标
  ――总目标:通过改革,争取用3~5年时间,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后勤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大部分地区实现高等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所谓后勤社会化,就是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调动社会资源,由社会力量为学校承担和提供后勤服务;同时将现有的学校后勤转化为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并逐步融入社会第三产业的服务体系中,形成资产多元化,经营服务多样化、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后勤保障系统和服务体系。
  ――管理体制改革目标:组建后勤服务实体,实行企业化管理,融入社会第三产业的服务体系中,学校建立后勤行政管理“小机关”,代表学校行使后勤行政职能,与后勤服务实体及其他社会后勤服务企业建立甲、乙方关系。
  ――拨款制度改革目标:将主要靠国家拨款驱动的后勤运行机制改变为主要靠市场驱动的运行机制。学校财务尽可能将公用经费指标分解到用户,对教职工的福利由暗补改为明补,变以实物分配为倾向分配。在加强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建立后勤经济核算、收费服务办法及监控机制。促进后勤工作按经济规律办事。   ――劳动人事用工制度改革目标:按照社会化方向和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建立相适应的劳动人事用工制度。除后勤小机关人员仍属学校事业编制外,后勤经济实体人员随实体列入企业编制。实行干部聘任制和全员劳动合同制,竞争上岗,以岗择人,量才录用。
  ――分配制度改革目标:后勤小机关人员的工资、奖金由学校列支。后勤经济实体建立主要按岗位、贡献、效益为主,兼顾公平的企业工资、奖金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后勤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产权制度改革目标:明晰后勤资产产权关系和明确资产保值责任。盘清学校后勤的国有资产,明确学校的资产所有权和经学校授权的后勤经济实体的资产使用权,及使用者对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
  (2)改革途径
  ――学校的水、电、电话、附属中小学、幼儿园、校医院、保安、通信等社会通常承担的后勤服务项目应逐步交由社会承担。
  ――教职工住房工作,按照国务院房改文件精神和各地政府房改政策,并根据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房改工作的要求,不断深化住房制度改革,逐步实现住房产权私有化、分配货币化、管理专业化、供应市场化,最终达到住房社会化。但为了尽快解决教职工住房困难问题,近年内,各地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还应加大教职工住房的建设力度。
  ――教职工医疗和离退休养老按照国家政策和属地原则结合教育特点纳入社会保险体系。
  ――基本建设根据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有关政策实行工程监理制度。
  ――学校现有后勤已成体系并有能力承担的服务项目,如:食堂、修缮、车队、接待、校园卫生、绿化管理、公房管理、生活用品及设备的供给等,以现有的后勤服务部门为基础,组建后勤经济实体,按市场经济规律承担并提供上述服务项目,并通过高校后勤实体的联合,组建企业化、集约化、专业化,面向多学校服务的后勤服务集团公司。
  ――学生宿舍的建设与管理应逐步过渡到社会化、公寓化方式。新建学生宿舍,主要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学生公寓,并对公寓实行物业管理。学生公寓建设费用,通过收取学生住宿费分期偿还;对现有学生宿舍,逐步进行修缮改造,并向公寓化管理过渡。
  (3)工作原则和有关政策
  ――改革模式不强求统一,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因校制宜,要有利于保障学校教学、科研,有利于改善师生生活,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效益和综合实力。
  ――改革要讲政策,顾大局,要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改革、发展、稳定等关系。
  ――脱离学校的后勤经济实体人员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过渡措施。即属学校事业编制的后勤经济实体人员,在享受后勤经济实体工资待遇的同时,学校保留其本人的档案工资,干部保留原职级,在经济实体工作期间,继续按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工资政策,将本人的增资(或补贴)部分计入档案工资。退休时,可根据本人意愿,将关系转回学校办理退休手续,按事业单位计发养老金的办法发放养老金。改制后招聘进入后勤经济实体的人员,完全实行劳动合同制,其工资、福利均按企业有关规定处理。
  ――改制后,校园内的后勤生活基础设施、大型设备的购置、更新及大修仍由学校承担。原学校用于后勤的运行费用,应继续维持一定时期,其后,小幅度逐年递减。
  ――按社会分工学校应将校内生活服务项目统一归口后勤部门管理,全部纳入后勤转制的范围,以利于后勤实体的专业化、集约化管理,促进后勤社会化和建立统一有序的校内市场,净化校园育人环境。
  ――根据不同用途,学校后勤资产应以优惠价格分类租赁给后勤经济实体,以协议方式确定固定资产折旧费的提取标准和上交费用的额度。按国家有关法规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并保值的前提下,可采取引进、联合、租赁、资产代管、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和办法实施后勤社会化改革。
  ――今后,新建高校都要按照后勤社会化的要求规划、建设,后勤服务工作由社会服务体系承担。
  112《高等教育法》规定了哪些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是指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决定学校事务的权力。《高等教育法》第32条至第38条规定了高等学校七项办学自主权,即: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开展与境外高等学校之间的科学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自主确定学校内部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评聘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调整津贴和工资分配;对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国家财政性资助、受捐赠财产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办学自主权是高等学校特有的、基本的权利,是高等学校成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但办学自主权在本质上是一种公共权力,高等学校在实施此种权力时,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法律和国家主管部门规定的条件与程序,不得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任意行使,也不得放弃和转让。
  113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是什么?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基层和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学生应安心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工作能力;
  ――应建立以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基础课的知识体系应以应用为目的,专业课应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要增加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实践教学要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为主线进行设计;
  ――专业设置要强调针对性,根据实际工作领域和岗位(岗位群)的需要设置专业。专业设置可宽可窄,宽窄并存。对于一些岗位针对性很强、而人才需要又比较稳定的专业,可窄一些;对工作领域较宽的专业,其口径可适当拓宽。
  ――实践教学应占有较大的比重,实践教学时数约占总时数的1/3以上,至多可达50%。要加大实验室、实习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尽快建立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
  ――产学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途径。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的结合,尽快建立产学合作的新的办学模式;
  ――建立一支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可大量聘请生产工作第一线的专家、技术人员,使生产工作中的最新技术、管理方法和技能直接进入学校的实践教学。
  114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是什么?
  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迟就业以及发展国民经济的迫切要求。对于学历高等职业教育,除对现有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进行改革、改组和改制,并选择部分符合条件的中专改办(简称“三改一补”)之外,部分本科院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可以设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同时,发展非学历高等职业教育,主要进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逐步建立“立交桥”。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坚持以教育改革为工作重点,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实行学历教育和非历教育并存,专业设置“宽”、“窄”并存的运行机制。除国有学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外,要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模式,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要探索多种招生办法,实行“学校面向生源市场自主办学、学生不转户口、自谋职业”的试点。
  115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主要有哪几种形式?有什么特点和成效?
  《高等教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原国家教委从1994年开始对普通高等学校进行教学工作评价。评价的目的是:加强和改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推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促进高等学校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合格评价、优秀评价和随机性水平评价。合格评价主要针对“文革”中和“文革”后新建的院校,目的是使学校能够达到国家要求的基本办学水平和质量标准,被评学校由教育部确定。优秀评价主要是针对本科教育历史较长、基础比较好、工作水平较高的学校,主要目的是促进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和办出特色,被评学校由教育部根据学校申请确定。随机性水平评价针对上述两类学校之间的学校,被评学校由教育部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确定。目前,全国已有143所高等学校接受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评价工作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等学校和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他们认为,教学评价工作对学校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对提高教育质量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的学校把教学评价看成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在合格评价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教学工作优秀评价在4所大学进行了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开展优秀评价提供了经验,打下了基础。随机性水平评价方案的研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现正在部分学校进行实测。可以说,高等教育质量宏观管理体系的建立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从近几年的实践经验看,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价工作有如下特点:一是以整体性的评价为主,把一个学校的教学工作作为评价对象,评价过程和评价结论也侧重于学校教学工作的整体和综合的分析,便于学校从全局和整体上改进工作。二是评价方案力求符合高等学校的实际和教育规律,体现高等教育改革和建设的方向,对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有明确的导向作用。三是重视学校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评价工作的基础是学校的自我评价,评价的重要目的是帮助学校建立起教学质量自我监控体系。四是强调评建结合,以评促建,重在建设,引导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到加强教学建设、改革和管理上。五是重视发挥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学管理专家的骨干作用。
  116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共设置多少种本科专业?为什么在总体上要拓宽本科专业口径?
  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共设置249种本科专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标志,专业目录是高等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文件。它规定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反映培养人才的业务规格和工作方向,是设置、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授予学位,安排招生、指导毕业生就业,进行教育统计、信息处理和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它还对国家加强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和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实践证明,高等教育为了适应国家在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以及自身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必须适时、科学、合理地修订专业目录。现行的本科专业目录虽刚刚颁布,但某些科类还存在专业划分偏窄的问题,目前高校实际设置的本科专业种数还比较多。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总体上进一步拓宽本科专业口径是非常必要的。
  117“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具体内容和目标是什么?实施这个计划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是原国家教委在1994年初制订并组织实施的教育改革研究项目的总称,这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蓝图。《计划》的具体内容是:研究21世纪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研究和调整专业结构、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研究和改革各专业或专业群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改革主要专业或专业群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研究和改革课程教学内容,编写出版一批高质量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研究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平台之上。《计划》的总体目标是: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形成和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质量上一个台阶”的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近期目标是:用5年左右的时间,集中优势力量,开展集体攻关,努力形成一批优秀的研究和改革成果,使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相对落后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有较大改观,为21世纪初叶大范围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计划》的实施,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必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教育思想的变革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一个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有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以微电子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为重要标志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飞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生产和工作方式,也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首先研究教育思想、观念的发展和变化,抛弃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探索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形成。我国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基本上是在50年代“学习苏联”时期形成的。改革开放20年来,虽然已经有了较大的改革和更新,但仍然存在着专业口径过窄、人文教育薄弱、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等问题,为此,在全国范围组织这项“有组织、较系统、起点高、立意新”的教学改革计划,必将在各个专业领域形成一批优秀的人才培养方案,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先进的教学内容、优秀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及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精品等教学改革成果,使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相对落后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有明显的改观。
  ――促进高等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计划》十分强调研究和改革的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强调边研究、边改革、边实践,鼓励每个学校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地域特点,进行多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前提下,形成不同的风格和特色,繁荣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计划》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计划》221个大项目、近千个子项目中,有一万余名教师参加项目研究,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言传身教,中青年教师刻苦钻研教学改革已蔚然成风。近年来,一大批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教学和科研能力不断提高,逐渐成为各高等学校教学一线的主力军。
  ――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提高教育质量,是实施《计划》的落脚点和根本目的。构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出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计划》的两个重点成果。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适应性,注重素质教育,注意学生个性发展,注视创新能力培养,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应该是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和教学规律,在教材体系、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有较大更新的教材。这两个研究成果,必将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发挥重要的作用。
  118高等专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路是什么?
  今后一段时期,高等专科教育要逐步向高等职业教育的方向发展,面向基层和农村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际需要,培养实用型人才。改革的主要思路是:一是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把建设示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学科的针对性,调整专业设置;三是认真抓好教学改革。基本思路是:要以实际岗位(岗位群)所需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或职业技能和素质培养为主线,研究确定高专(高职)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加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力度;要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或职业职能为主心,重新设计实验教学和其他教学环节,增大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比例;要实行产学合作,积极探索企业单位与学校的协作办学;要花大力气抓好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119什么是高等教育基础性人才?什么是高层次应用性人才?
  高等教育基础性人才是指高等学校为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培养的后备人才,他们中的多数人经过进一步的培养将成为科学家和大学教师,从事基础科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高层次应用性人才不是指一般的工程师,而是指从事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的科学技术人员,他们中有些既是科学家,又是工程师,具备了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高等教育基础性人才和高层次应用性人才这种分类方式是依据科学技术的研究过程来划分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70年代把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三类。一般情况下,基础研究的研究目的是在一定领域内获得新的、较系统的科学知识,而这些知识在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内看不到明显的直接应用与生产的可能性,但也不排斥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和研究手段派生的应用前景。其研究手段(包括实验室式的、科学工程式的等等)是多种多样的,其研究成果一般表现为在一定水平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但是,当前基础研究又表现出了新的特点。
  由于高科技的发展以及知识可以直接成为商品的趋势,大大地增加了基础研究直接为高技术产业服务的可能性,基础研究成为高科技产业化的源泉,没有基础研究也就没有高科技产业化。基础研究还可以带动应用技术的发展,如“人与生物圈”计划、高能加速器、航天飞机,都需要各个学科、多种技术的配合,从而也促进了这些技术的发展。学科交叉和学科综合是当前基础研究的突出特点。如宇航研究的新成果航天飞机,几乎包括了数、理、化、天、地、生各种学科,包括了从科学到技术的各项成果,体现了科学与技术融合的发展趋势。从基础科学的普遍原则、理论和定律,到具体的应用和产品生产,将跨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研制开发三个阶段。高层次应用性人才将原理性研究推向产品研究,或者说将实验室研究开发为企业中试的成果,工程师再将中试成果投入到生产线使之成为产品。
  在培养目标方面,高等教育基础性人才是培养能够研究和发现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的人才,培养途径主要通过国家理科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教学计划与研究生教育衔接。而高层次应用性人才则是培养能够将已发现的一般自然规律转化为应用成果的“桥梁”人才。培养途径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环节来完成。在基础理论方面,高等教育基础性人才和高层次应用性人才,都应遵循高等教育教学的规律,加强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培养,保持和发扬基础扎实、后劲大、研究素质好、适应性强等特点。在知识结构和能力方面,高等教育基础性人才深入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为表达本专业研究对象基本运动规律而建立起来的基本理论的方法和技能,重点培养他们具有将来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一定的探索与研究的科学方法与手段,而高层次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具有一定的一般基础理论、应用领域的基础知识及科技开发理论。
  在实验方法和技能方面,高等教育基础性人才需要的是掌握一般研究的方法和技能,而高层次应用性人才还需要应用领域的特殊方法和技能,如检测研究对象特征以及影响这些特征属性的方法和技能,另外有关生产流程与生产工艺方面的知识对高层次应用性人才也是必须掌握的。
  120为什么要建立高等学校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基础科学研究是推动科学发展、技术进步的强大动力,是新技术、新发明、新产业的先导、源泉和后盾。它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迎接21世纪新技术革命和国际竞争的挑战,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关键是人才。邓小平同志指出:“我国科学研究的希望,在于它的队伍有来源。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为了加强和保护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的培养,为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稳定地培养、输送高质量的基础科学人才,1990年国家教委做出决定:建立“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从全国条件比较好的大学中,选择一批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地理学等基础学科专业点,从本科入手,增加投入,加强建设和改革,逐步建成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并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起带头作用。
  从1991年起,原国家教委试点并经过学校申报、专家评审,先后四批从全国基础较好的39所综合大学、理工科大学以及师范、农林、医药院校中,选择了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地理学、大气科学、海洋学、天文学、力学、心理学、基础医学、中医基础、基础药学等基础学科的专业点,建立了84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此举在理科教育界乃至于科学和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普遍认为,在当前高等教育大部队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情况下,建设一批高水平“理科基地”,保护和加强高层次基础人才的培养,为21世纪的基础研究和教学工作培养人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995年3月,卢嘉锡、苏步青、朱光亚、唐敖庆、唐有祺、程民德、谈家桢、郝诒纯、徐光宪、曲钦岳、陈佳洱等十一位科学家致信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保护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的呼吁书》,卢嘉锡等六十三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建立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的提案》,针对当前基础科学本科教育阶段的困难和“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中经费严重短缺的问题,呼吁党中央和国务院增拨专款,建立“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以增加对“基地”建设的经费投入,并对“基地”建设和改革提出了许多重要建议。“呼吁书”和“提案”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重视,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等中央领导对“呼吁书”作了重要批示,国务院办公厅及财政部、国家科委、原国家教委进行了多次研究,同意设立“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决定“九五”期间,国家财政将每年拨款6000万元,5年累计3亿元,以增加我国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的投入,加强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工作。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以及老一辈科学家对基础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和关怀。也是贯彻科教兴国的一个重要举措,使高等学校的广大教师受到很大鼓舞。
  经过几年的“基地”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建立“基地”的措施对于加强和保护基础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其他学科教学改革也有一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基地”专业点的办学条件有所改善,报考“基地”专业点的优秀生源有所增加,已经开始为基础科学的研究生教育输送了一批优秀的毕业生,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未来注入了新的活力。
  121什么是高等学校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基础课程是为大学生提供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基本能力与基本素质的重要课程,主要安排在大学一、二年级。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要求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拓宽专业口径、加强能力培养、注重素质教育。为进一步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原国家教委于1996年底在学校申报、专家评审的基础上,批准在工科类高等学校建立了数学、物理、化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力学、电工电子等7门基础课程的45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基地的建设目标是:经过五年的建设和改革,使基地具有一支学术和教学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取得重大的成果;具有较完备、先进的教学实验室和其他办学条件;在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课程教学中,能保持较高水平;能为全国其他高等学校提供可供借鉴的、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推广价值的教学研究成果,并能够成为本课程师资培养、交流教学经验的基地。
  全国高校共有45个“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其中:数学6个,分别设在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物理6个,分别设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工业大学。化学9个,分别设在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力学6个,分别设在天津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河海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制图2个,分别设在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基础8个,分别设在华中理工大学、清华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电工电子8个,分别设在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122建设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的战略意义和目标是什么?加强文科基地建设还应采取哪些措施?
  1994年6月,原国家教委发出《关于申报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本科学科点的通知》(教高[1994]9号)。1995年初,在高等学校积极申报,组织专家认真评审的基础上,原国家教委批准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建立51个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8年,教育部批准建立了13个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以下简称文科基地)。从此,以文史哲和经济学基础学科为重点的文科基地建设工作初步开展。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建设文科基地是一项具有战略眼光的跨世纪工程。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以国家行政行为建设文科基地,有助于提高和确立文科基础学科的地位,激发文科基础学科主动适应社会的活力,增强其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在人才培养、促进经济建设、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文科基地建设,对于促进整个文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在整个文科教育中,文史哲基础学科处于重要的基础和龙头地位,基础学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文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文科基地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改善办学条件,对于整个文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文科基地建设,能够确保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批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有利于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文科基地建设的目标是,根据我国高校文科基础学科的实际情况,并从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依据“扶强保重、合理布局”的原则,在全国普通高校建设若干个文科基地点;每个基地点年招收30名左右的本科生,除少数人四年毕业分配到实际部门工作外,大多数将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深造,通过“本科―硕士―博士”分流培养,为国家输送一批高层次、高素质的文科教学和科研人才。通过建设的文科基地点,应具有较先进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设备,应拥有一支政治可靠、作风过硬、学术和教学水平高、结构优化的教师队伍,应具有现代化教育思想,科学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教育质量。
  近年来,文科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这仅仅是个开始,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就当前而言,加强文科基地建设,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保证经费投入。投入是前提。几年来,各级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高等学校在文科基地建设中投入了一定的经费,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但要达到基地建设的目标,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经费。因此,各级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必须转变一枝笔一张纸就可以办文科的传统观念,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以保障基地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高质量的人才来源于科学的培养模式,因此,基地点应致力于深化教学改革,把教学改革摆在突出位置,特别应注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教学手段的更新,优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第三,应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相结合。科学研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坚实基础,它为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理论成果,能够促进教学改革,不断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同时为学术队伍建设创造条件。而高质量的人才又是科学研究持续开展的后盾和支撑,因此,只有将二者密切结合,才能使基地建设工作卓有成效。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基地建设的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因此,在这方面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财力,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基地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素质,培养学科带头人,加强梯队建设,促进学科结构、年龄结构的整体优化。
  123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建设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其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全面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其核心内容是,文史哲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育,艺术修养的教育,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教育。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有利于弥补高等学校长期以来存在的人文教育薄弱之不足,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推动了高等教育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改革。
  1998年7月,在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基础上,为使这一工作在全国高校深入开展,教育部发出《关于申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通知》。通过学校积极申报,组织专家评审,教育部于1999年1月正式批准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建立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立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目的是:推动高等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断提高高等学校的文化品位与格调,提高广大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进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基地建设的任务是: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协调基地校各院系和相关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组织开展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培训从事文化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积极探索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总结和推广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经验,发挥基地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124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始于80年代。十多年来,通过实施以机构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高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办学效益明显提高。1997年,全国高校平均生师比达到102∶1,比1990年提高约5个百分点。党的十五大以后,一些省市和高校把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摆到了政府部门和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十五大精神,积极探索,做了许多改革的尝试,为高校推行新一轮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开了一个好头,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从总体上看,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显得相对滞后,改革的力度和步伐不够大,不能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全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展不平衡,有些地区和学校的改革还没有从体制上和机制上入手,实效不大,改革措施不配套,缺乏合力;改革涉及到大的制度环境,需要各有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
  根据《高等教育法》和《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行动计划》的要求,深化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从改革现有体制和机制入手,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积极有效的运行机制;合理配置学校办学资源,调整和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队伍素质;改革人事和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校用人和办学整体效益。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包括以下几方面:精简机构,理顺职能。根据“工作需要,精简高效”的原则,精减学校内设管理机构,不搞上下对口,不搞因人设岗。本着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学科研整体实力、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的原则,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理顺教学科研组织管理体制,明确职能,降低重心,调整管理跨度,规范管理行为,形成科学决策、自主管理、有效监督的机制。
  科学设岗,精减编制。从学校承担的任务和规划目标出发,按照“确保教学工作需要,鼓励承担科研任务,精减行政管理人员,严格控制工勤人员”的精神,压缩非教学科研人员,进一步提高高校生员比和生师比。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职结合、资源共享的原则,探索和建立相对稳定的骨干层和出入有序的流动层相结合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推行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后勤改革力度,促进学校后勤服务逐步社会化,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将后勤服务职能从学校基本职能中分离出来。目前,要将“后勤服务人员经费与学校财政脱钩、分离,做到自收自支”作为过渡性目标,完成从福利服务向成本服务的转变。建立自我激励与自我约束机制。高等学校要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目标,实行任务与投入挂钩、编制定员与经费动态包干的内部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合理分配内部机构责权利,加强校内考核制度,实施目标管理。改革校内人事制度。高等学校应逐步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在科学设岗的基础上,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明确岗位数额、职责、待遇和考核办法,教职工竞争上岗,学校择优聘任,双方建立劳动契约关系。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要加大改革力度,建立适合高校特点、与全员聘用合同制相适应的内部分配制度。与聘任制相配套的新工资制度,教职员竞争上岗,以岗定薪,按劳分配,优质优酬。合理拉开分配档次,建立关键岗位制度,吸引和遴选优秀拔尖人才。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工资的激励功能。高等学校实施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应贯彻积极进取,稳步推进的原则。高校教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竞争、效益和质量意识,增强改革紧迫感和责任感;领导一班人要深入研究改革问题,从学校改革发展的大局出发,协调好各项工作,形成合力;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改革全过程,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在改革过程中,要针对学校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勇于突破旧框框,创造性地进行改革探索;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注重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要保证改革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将长期目标、阶段目标和当前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各方面改革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规划、整体设计、配套实施、分步推进。
  125改革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能否鼓励和促进知名教授给本科生讲课并形成制度?在这方面有何具体的鼓励政策和措施?
  鼓励和促进知名教授给本科生讲课是改革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重要方面。为此,教育部主要采取了以下政策和措施:
  ――在用人机制上,实行教学岗位聘任(用)制。通过科学设岗、竞争上岗,择优聘任优秀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并建立按岗考核、以绩定酬的办法,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在政策方面,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高等学校中凡具有教授、副教授职务的人员,都必须承担教学任务;鼓励学校设立“教学名师”称号或实行“主讲教师制”,要求和吸引知名教授及优秀教师投入教学工作。
  ――在全国高等学校以竞争选优方式精选万名骨干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给予资助。
  ――启动创建全国“名牌课程”项目,并给予经费资助。1998年有133门课程被教育部批准为“名牌课程”。
  126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方向是什么?
  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国家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学和各地政府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国家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去建功立业。现阶段,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采取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落实就业单位的办法。毕业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供需见面与双向选择落实工作单位的,国家负责派遣;在规定时间内未落实到具体单位的,学校将其名单告知地方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然后将其派回家庭所在地区,由当地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推荐或自行联系工作单位。根据目前高校管理体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有一定范围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其他部委所属高校毕业生主要在本系统、本行业就业,地方所属高校毕业生原则上在本地区内就业。
  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学生自谋职业”的原则,自1999年开始,高职毕业生不再使用教育部统一印制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其就业国家不再包下来,而由学校推荐,学生自主择业的办法。找到单位的毕业生,凭用人单位的接收证明办理有关手续,暂时未找到单位的毕业生,保留非农户口身份,户口及档案转回家庭所在地,毕业生自谋职业。
  127为什么要加大招生制度改革力度?
  时代的要求。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新形势,面对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加大教育的贡献力度的迫切要求,高校招生制度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素质教育的要求。基础教育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高校招生制度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贯彻中央领导的指示,坚持改革,进一步完善高校招生制度,正确发挥其对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的作用。
  128高考科目、内容、方法和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步骤是什么?
  高校招生制度改革要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三项原则。这是在整个改革中应当坚持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主要是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推行“3+X”科目设置方案。“3”指语文、数学、外语为每个考生必考科目,英语逐步增加听力测试、数学将来不再分文理科;“X”指由高等学校根据本校层次、特点的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个科目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考生根据自己所报的高等学校志愿,参加高等学校(专业)所确定科目的考试。高考内容的改革。这是高考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花大力气、长时间深入、细致地进行这项改革。总体上将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内容遵循中学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各个考试科目的命题都应体现这些要求。高考形式的改革。现行的一次性全国统考暂时不变。积极探索一年两次考试的方案,在试点的基础上待条件成熟时再实施。录取方式的改革。重点是实施计算机网上录取。这既有利于维护公平、公正,又可以节省人力、财力,并将带动高校招生考试其他方面的改革。步骤:广东省自1999年起试行“3+X”科目设置方案。浙江、吉林、山西、江苏2000年试行“3+X”方案,争取2001年左右在全国推开“3+X”科目改革方案。1998年黑龙江、河北、上海、湖北、四川五省市进行了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1999年在全国对全部保送生进行综合能力测试。这一试点的结果得到各方面的肯定,其主要意义在于成功地探索了综合科目的出题、评卷,为考试内容的改革开启了道路。
  目前,各省(市、区)招办都已实现了招生录取计算机现场管理,一些省(市、区)进行了计算机辅助录取。广西、天津1996年起陆续开始网上录取的试验,1999年北京、上海、辽宁、四川、重庆、湖北、云南参加这项试验。2000年争取一半省市建立网上录取系统,2001年基本建成全国招生网上录取系统。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等教育的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