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危机 契索

索契,不只是冬奥会
索契冬奥会圣火缓缓熄灭,关于索契的争论却没有平息。争论的焦点之一则是索契冬奥会是否投入过高?仅仅为了一次体育盛会,直接投资62亿美元,的确价格昂贵。这还没有加上俄罗斯为此准备了7年,以及索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的费用。据报道,如果把场馆、城建、运营、安保等开支加总计算,全部花费高达510亿美元。有媒体说,费用之巨超过了历届冬奥会之和。然而有一点确定无疑,索契冬奥得到了70%以上俄罗斯人的支持。笔者理解,这中间除了种种不得已之外,评价的关键或许在于从何处着眼。
俄罗斯办冬奥会究竟是为了什么?为冬奥而冬奥?大概这不是俄罗斯人的初衷。冰雪运动即使在发达国家或现代化城市,比如加拿大、奥地利、瑞典、挪威,或者纽约、伦敦、、温哥华,除非尝鲜体验,恐怕也还只是少数人从事的活动。如果把眼光暂时从市场价目表上的收支数字移开,仔细看看俄罗斯这些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或许才有助于我们理解,索契冬奥会恐怕绝不是为体育而体育。冬奥会投入的不仅是成本,更是投资,为俄罗斯的未来投资。
自苏联解体到2000年,俄罗斯用了差不多整整十年的时间,按照西方专家的完整方案,系统地实施了休克疗法、私有化等一系列极端整治措施,结果导致的却是两极分化,普遍贫穷,政府腐败,社会动荡,黑手党横行。这是俄罗斯为了摸索前进道路而付出的一笔高昂代价,结论是全盘西化此路不通。索尔仁尼琴就此写道:“叶利钦时代的结果是,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生活等所有基础领域都被摧毁或洗劫……我们还要继续洗劫和摧毁俄罗斯,直到一切荡然无存吗?”正是在那一年,普京赢得了大选。俄罗斯面对全盘西化,用公民选票表达了自己的意志,尊重历史,走俄罗斯之路。
普京登上权力巅峰是在年。普京之所以取得成功,其实根源在于他代表了广大公众要求走俄罗斯道路,全面维护国家主权的愿望。索契申奥恰恰是在那一时期。当时俄罗斯正在“从地上爬起来”。这之后的一切,我们都看到了。俄罗斯迅速摆脱泥沼,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复兴之路,并开始兑现对国内民众和外部世界的承诺。就索契而言,2007年政府启动了“建设奥运设施并将索契发展成为山区度假胜地”的百年工程,包括206座建筑,其中30座用于比赛事。这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建筑工程,截至冬奥会开幕,仍未最后峻工。然而索契必将因冬奥会而受益。这座30万人口的旅游城市,作为融合了基辅罗斯文化和穆斯林文化的黑海出海口,年接待游客数量将从300万基数直线飙升。
举办冬奥会开闭幕式的菲施特体育馆,像两瓣即将闭拢的扇贝,可容纳4万人。1.2万人参演的开幕式,被冠以“俄罗斯之梦”,虽有些瑕疵,仍足以让现场4万来宾和全球30亿电视观众如醉如痴,毕生难忘。它提醒世界,俄罗斯民族人才辈出,俄罗斯历史辉煌灿烂,俄罗斯人民正在奋力开创自己的未来。尽管西方国家领导人涉嫌集体抵制,然而仍有60多位国家元首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有88个国家的冬奥代表团参加比赛。对比温哥华冬奥会不到30位元首到场和82个代表团参赛的规模,有过之而无不及。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致辞,获得了媒体的广泛好评。他感谢冬奥会参与者特别是全体运动员的自强精神,向所有帮助奥林匹克事业发展的世界政治领袖表示敬意,同时号召以沟通交往和平对话的方式来解决政治分歧。自强精神与秩序和平,这正是奥林匹克的原则宗旨。此外,普京私下关于俄罗斯为了世界办冬奥会出力不讨好的人性化抱怨,也开始得到广泛的理解和同情。备受争议的俄罗斯,让索契站上了团结与道义的国际奖坛。
除了政治收获,还有经济回报。索契为俄罗斯创造了56万个就业机会。来自全俄52个地区的工人们,来到这里为冬奥会工作,最多时高达9万人。面对俄罗斯无法开展正常建设的无聊谎言,俄罗斯人在索契像当年在鲍罗金诺、列宁格勒一样,面对世界又一次证明了自己。契索冬奥会后人们看到,一个富于潜能与活力的新俄罗斯回到了国际赛场的中央。在索契,我们看到了大型活动的力量,看到了事件驱动对城市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意义。
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只要不再局限于为体育而体育,俄罗斯为索契冬奥会付出的高昂代价,就将成为俄罗斯为自己独立自主、走向富强未来的投资。它表达了俄罗斯融入世界的诚意,代表着俄罗斯坚持国家主权,走俄罗斯道路的自信。其实,诚意表达除了举办冬奥会,还有入世。2012年8月,俄罗斯经过18年艰难漫长的谈判,终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世贸组织第156个成员国。而国家主权与道路自信,则集中体现为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军事与外交领域的特立独行,敢做敢当。俄罗斯人明白,比起全盘西化失去的十年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比起伊拉克、利比亚、埃及、叙利亚乃至新近乌克兰动乱迫使全民族付出的惨痛代价,索契冬奥的巨额投资他们情愿承担,况且前景可期。
在投资冬奥即投资未来这层意义上,奥运精神内在固有的自由民主与和平秩序,对人类社会来说缺一不可,就像生命一刻也离不开阳光、水与空气。通过索契冬奥会,俄罗斯投资了国家主权与独特道路,投资了和平与秩序。这可是平时无论花多少钱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所谓人权大于主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类片面说辞,比较起来更像是外部干涉的借口和蓄意的欺骗与蒙蔽。
当然,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问题在俄罗斯依然存在。古今中外,贪污和浪费都是极大的犯罪。相信俄罗斯朋友,对此不仅认同,而且将有行动。
(作者系上海会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乌克兰美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