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准备

投稿。 这学期的课基本上完了,就差总结和答疑了!整个课程学生的参与度还是不错,也觉得很有用,毕竟职业规划是一个工具,大一就开始接触还是挺好的!不过我们大部分学生还是觉得找工作、求职、职业离自己挺远的,刚考上大学还是先放松放松,别想太多,混混社团、谈谈恋爱、交交朋友、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在课程中我试图有很多的测试和小练习帮助学生去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但会发现一部分同学没有性,可能是觉得做与不做参不多,觉得自己比较彻底了解自己。或者是不想去直面自己的内心,又或者不想去想这些事情,还是现在的状态好,说不好听的就是逃避。总之,学生中总有这一群人。第一群人:有想法的,这是大部分人的状态,要么想法天真,有说10年内干到院士的,要么想法特别简单,就是做好眼前的事情,总之有想法的人非常多,因为简单!然后第二群人:是能将想法写下来自己去思考的,这部人比第一群人少一些,毕竟有些人喜欢停留在脑海中或表面的状态!写下来说明自己挣扎过或认真思考过!第三群人:是能去执行自己写下来和想法的人,毕竟很多人都是停留在未开始的状态,做的人是少数!第四群人:做了之后拿到结果了,自然又会少一些,毕竟有一些会拿不到结果或者是坏的结果,或者又放弃了!第五群人:是坚持做了,不管怎样都在坚持和调整,直至最后的!这部分人又会少之又少。毕竟这就是大学里既有自己思想,又有行动,同时有很好调整方向能力的人,最后就会与众不同! 不管怎样,职业规划是个工具,是个理论,是个现实有用的东西,不管你去不去使用,至少可以思考以下几件事情,做一个快速通俗版职业规划设计。
找个毕业班的学生看看他们的简历,和他们谈谈他们的求职经历。 大一的学生一般入校后总会有一帮师兄师姐会对自己说一些关于如何过好大学的论调和体会,有的说法不一,总是有人偏向了多一些,有的人认为要多参加活动和实践,有的则认为要多看看书,要得则要去做社团或学生会工作……因此,于是乎很多大一的学生一开始都特别的积极和好奇,几乎以分身乏术的状态投入到很多的项目和活动中,其实有一些人最后也会无比的沉浸于迷茫中!其实每年都有这么一些人会这样,然后继续度过大学四年的生活。所有在大四的人总会对大学有很多体会:比如,如果再读一次,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专业;如果再读一次,我一定会多参加社会实践;如果再读一次,我一定去做一回深入的实习;如果再读一次,我一定换个专业好好读;如果再读一次,我一定锻炼好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这就是对大学如何过最好思考的体现。 于是大一或者低年级的学生就应该去找找毕业生,越多越好,看看他们的,为什么这么写?一般能写什么?为什么有的简历内容特别多?为什么有的简历特别消瘦?找工作都遇到什么问题和难题了?怎么解决的饿?如何去定位?如何平衡自己和家庭的选择?每一种选择后面都有对大学的思考,这就是结果导向的路径选择。这对新大学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毕业生的忏悔或者骄傲的总结都是大一新生路上的明灯! 别说你不懂职场,你每周有没有去研究一份招聘启事? 很多人都会拿自己不懂职场,不了解职业作为借口,所以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准备!我记得我的一个学生一年级的时候就定准了500强的目标,然后定期去研究这些企业的网页、主打产品、领导讲话、企业发展计划和品牌规划。经常看企业的招聘信息,研究应聘条件。最终选了宝洁,这就样自己坚持看了三年,在三年中一直在为应聘条件和准入能力做准备,所以基本上大学里为宝洁而献出了美好的时光。最终,结果大家知道了。 的确,这样做和不做的效果绝对不一样。记得我以前上大学的时候,都是听别人说应该怎样怎样,很少主动去自己了解,所以听到的往往都是一部分信息,不会很全面。其实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很多资料和信息可以在网上或者书上可以找到一些答案的。比如说职位的相关信息,一些职业工具书可以看看,还有就是一些职场人力资源或者相关岗位的人也会写相关的书,这些书就又很好的参考价值……另外就是招聘广告了,无价的,免费得,可以多看看!甚至不同级别相同职位的招聘广告,也可以了解一下发展需要的条件!别老想着,一毕业就做个经理。每周研究一份招聘信息真得不花时间,少浏览一个别人的空间就好了。 你有没有和高年级师兄师姐走得近些?还是老想着师弟师妹快来? 其实大学里每年的迎新场面非常壮观,除了新生托着父母家人一起来外,就是庞大的迎新队伍也是,即师兄师姐,他们工作很累,流了很多汗,所以就湿兄湿姐了。特别很多师兄一旦失恋,或者找不到,被拒绝,因此他们就将希望放到了下一代师妹,大一新生。其实在职业发展中,师兄师姐是最好的人脉资源,特别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我记得有这么一个学生,大学期间老是帮他得师姐做实验,轮到自己毕业的时候,师姐提供了直接的帮助,帮他介绍到自己所在的单位,似乎又回到以前一样:师弟协助师姐,多和谐啊。 所以,除了充分利用小师妹这个恋爱资源库,要跟能干的师哥师姐建立牢固关系。需要指出的有两点,其一,比你高两级,甚至三级的师哥师姐,才是最好的人脉;而仅仅比你高一级的师哥师姐,在你开始求职的时候,可能自己还没有渡过职场迷茫期呢!你找他求助,那你们俩很可能要“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了……其二,你的人脉,凭什么乐于帮助你?极力建议大家,帮助你的师哥师姐,实验助手,调研设计助手,助手,还是助手,还有就是可以提供一些就业信息,帮他们求职,给他们鼓劲,帮助师哥师姐浏览招聘广告,做师哥师姐的小组讨论的陪练员,给师哥师姐做模拟面试的考官和评委,这些都可以的,只要你都主动,够积极,这些师兄师姐不会拒绝的! 难以确定目标没关系,关键要看看自己有什么能力,或者可以提高什么能力? 职场里永远要面临的问题就是你能做什么?就比如每年的三下乡都会有一些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去,有一次一位博士研究生被农民伯伯问道:“这种大豆种子有什么好的?”博士连忙答曰:“这种豆子有8种氨基酸,一、二、三···全部列出来,然后说了一大堆理论”。只见伯伯晕了。求你了,这是哪里啊,不是在实验室。知识不代表能力,特别是特定的工作和环境! 一般自己具备比较好的能力,一般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最近看了一个视频《》,她是大三的一个学生顾伊劼,身高只有103公分的顾伊劼是一个“生活的高手”。书法、写诗、、做志愿者、参加电台主持人选秀,都是她在不断实现的梦想。她的竞争力就是自己务必的乐观+敏捷的思维+良好的表达,再+自己的个子。因为应聘主持人,要么长的很好,要么长得很有特色,比如她。但其实还是她强大的势力。其实还是她很好的表达和反应能力,这是她长期锻炼的。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大一进学校广播台,大三干了台长,虽然大四和我一样去苦逼地备战考研,但人家还是无情地抛弃了我这个战友,因为他得毕业师兄给他推荐了一个推展培训师的工作,很适合她得特点和能力优势,而且待遇不错,所以他就去了!现在基本是这个行业比较有实力的人物。 我的大学一个同学形象一般、比较内向,但自己的英语一直很好,大学里他将这个优势继续放大,所以英语就是他一个强大的能力,不仅考试厉害,听说读写基本都可以当他是老外,所以他能做英语老师,能做翻译,能做食品研发,能去500强。因为他其他的能力也不差!大学里能做好1-2件事情就很好了,然后在这些事情当中找到自己的。 我的一个大学很要好的朋友,他大学四年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想着怎么赚钱,大学初期也参加社团,做社会实践,中后期更多的就是做兼职和销售,他的一个很好的特质就是容易交朋友,让别人能很快地接受他。大学里他尽管学习一般,甚至后来连毕业证都没有。但他还是凭借着自己的工作能力找到了一份销售工作,两年后自己迅速转为自己创业,这几年一直很平稳,真的为他高兴。想想就是他的核心能力就是强大的能力和社交技巧,能快速建立人脉! 如果还没发现自己有什么了不起的能力,那就要好好参加一些实践和工作,如果参加学生会有难度,那可以去自愿帮助一些教授老师做实验参加他们的课题。我大学里的一个师兄,由于家庭困难,除了做一些勤工助学外,大一的时候就去帮老师做课题,由于很投入,老师也给一些补助,关键的是他在这个工作中认识了很多高年级的师兄师姐和研究生,然后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交际的自信,慢慢地自己的专业学习和交流能了得到了提到,大二拿奖学金,主动参加学生会。其实这个帮助老师的工作关键的是让他找到了自信和潜力,因此他大三的时候甚至做到了学院的学生会副主席。就业自然就挺好的····因此,大学生要学会去挖掘自己的潜力和能力,而不是等待,需要勇实践和尝试去穿越。 无论你什么专业,你是否想做管理?做管理不仅是学了几门专业核心课程,关键的是要知道你能不能很好地和一帮人相处,能不能管好一个团队? 其实人的职业发展可以比较笼统的分为四类:一是走技术路线,完全靠着自己的专业和研究或者技术经验吃饭,比如说去工厂里做技术总监,或者做研发;二是走管理路线,用超好的和组织协调能力来领导和指导;三是技术+管理的路线,比如说大学里的校长、院长、系主任,研究所里的所长和领导等,这些职位都需要业务能力强,同时需要领导能力;四是自由职业,如:、画家、或者想干就干,只要干了有一定的收入就可以了! 如果想去做管理,可以尝试中间的两种可能,当然将专业和管理结合起来更佳!管理职位的要求你可以去浏览招聘广告,无非就是一些要求很好的领导力、人际关系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的能力等。同时还要求有一定的学生干部经验,就算列出来,其实在选的时候也就是按照这样的标准进行的,甚至要求干部越大越专越好!比如说高校招聘辅导员、行政人员都是要求学生干部经验,甚至直接上升到学生组织的头的要求! 在500强的招聘中,一些特别牛企的管理培训生岗位让很多人眼红,然而,这样的企业经常适用关键字搜索功能来筛选候选人:学生会主席、发表文章、辩论赛冠军等。我的很多学生,履历极度丰富,活动参加N次。然而,想进名企却非常困难。原因很简单,他在过去,只扮演了配角,甚至是配角的配角,毕竟现在学生干部真的是太多了!很少扮演主角。名企的招聘原则很简单,做干事的,进了企业也是最好的干事;做头的,进了企业很快就能做管理。 所以,如果你想进牛企做牛职,如果想考公务员或者在事业单位做行政,你必须从大学开始,不停做主角。当然可以从配角开始做!!如果真是一直是很配的配角,这也只能证明你管理潜质一般!从现在开始,从班长、舍长、年级长、部长、主席等·····不断地尝试管理的职位。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一辈子能拯救你,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你是个“积极向上”的人吗?反正,如果堕落,能拯救你的人就是未来,很未来的未来! 这个世界上堕落的人很多,大学里也不少,我也遇到不少,神马游戏之神,网瘾帝,小说仙……总之,这些人似乎后面都挺让人难以理解,其实说来说去都是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好! 自我管理能力体现在哪里呢?是否是:别太浪费时间(再的人还是有点浪费),事情不要太,做事情积极些,情绪波动不大(就算发飙也独自发),做事情有一定性,调节能力好,为人处事还算得体······ 看到以上的一些表现,你会喜欢这些人吗?至少眼睛雪亮,都会觉得这样的人需要,积极向上和勤奋也是企业喜欢的人才啊。我的一个朋友,毕业论文做的特别郁闷!实验条件不好,课题也比较陈旧,自己好几次都有放弃的冲动!最后还是迎难而上,自己找不同的专家咨询,找同学帮忙,同时他知道这样的专业水平不足以能打动对方,因此他积极参加研究生会,参加种种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自己好的表达,好的组织能力!平时也是一个比较乐于助人的人,什么困难他都愿意去帮……最后他找到一个好工作,好的品质真的成就未来——积极向上! 还有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职业规划,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找到自己的准确职业。真不可能,我读本科没想到要考研,考研没想到自己做辅导员,做辅导员没想到自己搞职业规划,还职业规划师。以后会是什么也还不太清楚,总之,做着自己喜欢的,不断充实自己的能力,会有伯乐的!就好像我的一个研究生同学,本科就像出国,没出成。从来没想过保研,然后保研,从来没想过能去新东方教书,去了,从来没想到回去澳洲读书,去了,最后辞去学校的教师工作去了雀巢做研发工作。似乎很多东西没什么关联,但每一个环节和阶段都给后面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基础和条件!这就是每个阶段积极向上,勤奋,做一些自己喜欢做得事情的结果。 就像爬山一样,在山下我们很难看到这座山后面的风景,也就难以碰到我们喜欢的风景。因此,要做的就是积极地登眼前这座山,爬上去,你会看到:无比美好的风景。可能再去登更好的山,就会看到更好的风景。 就算一个人真的目标不清晰,你首先可以做到积极向上,在充实的学习和实践中认清自己!如果选择低调甚至堕落,别说认识自己,别人都可能不理你! 结语: 据统计每个人在年老时都会后悔:第五名:49%的人后悔没有善待自己的身体;第四名:57%的人后悔没有好好珍惜自己的伴侣;第三名:62%的人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当;第二名:70%的人后悔在年轻的时候选错了职业;第一名:75%的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导致一事无成。趁年轻,不要让自己后悔。做的事情多了,就不会那么后悔了!
正在载入...
系列文章推荐
年度最受欢迎文章
如果你觉得我们的文章对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欢迎
你的经验和通过支付宝来还没有开通你的开心账户?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怎样准备才艺展示
  首先要认清自己的能力,清晰地评判自己,确定自己是否具有相应的艺术感觉。播音与主持与其他的艺术专业一样,对考生的艺术感悟能力要求较高。
  如进行小品表演,有的考生没有编剧的能力,对作品没有进行细致的构思,小品内容空洞,节奏拖沓,表演的时候眼睛没有视像,行动没有实物感,一个小品表演下来考官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再比如器乐表演,一定要选择自己能胜任的乐曲,不要为了拿高分,一味地追求高难度曲目。有的表演二胡的同学因为选曲较难,心理压力很大,在考试的时候音都没有拉准,分数一下子就给拉下来了,到这个时候再来后悔是没有用的。
  其次要确定努力的方向。有的考生把能惟妙惟肖地模仿某某歌星的声音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这可能在一些选秀类的节目里很吃香。我们暂且不去评论这些选秀类节目,但是我们要考虑到的是这里是考场,考官要看的是你的真功夫。模仿是学习声乐必经的一个阶段、一个过程,但不是目的,更不是结果,考官对你模仿得像不像并不感兴趣。
  再次要注意选题和构思。才艺展示实际上是一种主观性的考试,不像数学、化学,一加一肯定就等于二,否则就不得分。有的时候91分与92分没有多大的差别,可是对于考生来讲也许就因为这一分,你的理想之门就永远向你关闭。所以怎样能吸引住考官,并给他留下好印象,抓住这一分,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是考前的器材和服装的准备。器乐、舞蹈、小品、杂技、茶道、插花等展示都要用到器材,在考试之前一定要准备好。小提琴的音是否调准,古筝的假指甲是否带好,舞蹈用的音乐是否就位,小品、杂技的道具是否准备好,这些都要一一检查。另外有服装的要尽量用舞台服装,这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能让人看到你对考试的重视,还能很快把你带人到考试的状态中。本文转自:沈阳播音主持培训()
本转帖分类:&&&&
&&上一帖:
下一帖:&&
(%)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02-23 19:0202-23 19:0302-23 19:0302-23 19:0402-23 19:0502-23 19:0602-23 19:0702-23 19:1802-23 19:2202-23 19:25
热门转帖:
最新专题:
&2015 开心网已解决问题
SAT怎样准备?
请回答详尽一些,谢谢
提问时间: 17:49:41提问者:
同学你好,感谢你对新东方课程的支持从题型上来说,SAT有语法题49道,填空题19道,阅读题48道。别说填空题了,即使是解语法难题,也需要扎实的词汇功底,学生的词汇量大小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SAT是否取得高分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所以准备SAT的考生务必在提高自己的词汇量上狠下功夫。参加SAT考试,词汇量至少12000个, 如果要考2100分以上的高分,那词汇量需要在15000以上,而且多多益善,词汇量大阅读理解力和阅读速度也会提高,对于考高分是必不可少的。词汇是一个瓶颈,也是一个捷径,如果词汇上突破的话,其中很多难题也是迎刃而解的。背单词的时候要从3个方面来记忆:第一个要科学的拆分,有的时候考词汇是考的前缀决定的方向和词根决定的内涵。第二个就是多进行自我的总结,近义词反义词不停的总结。第三个是对引申意义的理解。欢迎登陆新东方在线 欢迎到新东方论坛
回答时间: 19:59:13
[知识堂达人]
考研直通车
英语四六级
商务英语/BEC
口语风暴课程
青春期问题
娱乐八卦吐槽
旗下成员公司 全国客服专线:400-676-2300 上海客服专线:021- 购卡咨询(上海):021-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东方在线 版权所有
京公安备110-108194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务员面试怎么准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