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盖大棚有关事宜

土地流转100亩建起30个大棚--中国土地流转网|农村土地网
当前位置: >
土地流转100亩建起30个大棚
<font color=# 来源:济南时报(济南) 时间: 07:41:45
  提供土地100亩村民无偿使用20年  “我们村子小,只有38户,137口人,以前村民都是外出打工,这两年蔬菜价格高了,村子交通也方便,我就琢(着把他们从外面再拽回来,发展蔬菜种植。”谈及建设大拱棚的缘由,赵家村支部书记张恒起说。  为此,该村“两委”组织召开村民大会,群众投票表决通过,免费为有建棚意向的村民提供100亩土地,20年内无偿使用。  “政策有了,群众的积极性就高了,几乎每家都有报名的,不到一个月就建完了。”想起当时的情景,张恒起依然很兴奋。  拱棚甜瓜五一上市户均增收将达5万余元  当天上午十点左右,在赵家村一个大棚,记者看到,棚里的甜瓜大部分已经坐果,有些大的甜瓜直径达到了5厘米。  棚农陈秀芹正忙着为甜瓜苗掐头、吊秧,汗水顺着她的额头不断淌下。“现在主要是选果,一棵秧留3-4个瓜,这样甜瓜能长够个头儿,含糖量也适中”陈秀芹表示。  据了解,去年6月大棚建成后,群众种了一季黄瓜,棚均收入3万余元,收回了建棚成本。  今年以来,赵家村“两委”为进一步提高群众收益,先后赴章丘、泰安等地考察,优中选优,引进了“景甜5号”这一甜瓜优良品种。据悉,该品种具有味甜、质脆、耐运输、宜保存等特点,经地下水微滴灌溉和绿色食品程序种植,是纯天然无公害的绿色食品,预计该村甜瓜五一假期前后,即可上市。  “一个棚头茬甜瓜就能采摘2万多斤,按照往年2块多的市场价,这就是5万多块钱啊,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想到收益,陈秀芹就高兴地合不拢嘴。  将筹资村内主干道和棚区生产路  “原先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村里有个事儿,都不知去哪叫人,现在好了,到棚里一喊,就都来了。”张恒起介绍,发展大棚之后,群众都尝到了甜头,在家的人多了,整个村庄的活力也大了。  据了解,今年赵家村借力全县公路“网格化”工程,筹资3万余元,计划翻新村内450米长的主干道,并将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对拱棚片区内的生产路进行维修,确保瓜菜销售不受天气影响。  “将来路修好了,我们相信赵家村的日子会越过越好。”该村有群众表示,“我们村这两年有7个孩子高考分数都在620分以上。以后,我们不光是‘状元村’,也要成为‘富裕村’了。”通讯员贺佩彬记者赵尚梅  国道220线以西,沿纪碱路西行不到3公里,就到了济阳街道办赵家村,村东的大拱棚片区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扎眼。这些拱棚建成不到一年,但它们给村庄和群众却带来巨大的变化。&
请选择您看过这篇文章后的心情:
本站联系QQ=&编辑: 业务1: 业务2: 网站合作:
Copyright & 2008-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法律顾问:
农村土地网 版权所有农村土地流转,村委要强拆农民蔬菜大棚 - 相关问题 - 110网法律咨询
村里前几天联系大棚所有人,要求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将土地剩余17年的使用权转让出去,赔偿标准太低,大部分人不同意,村委便叫嚣要强拆农民的蔬菜大棚,还说这就是国家征地,不同意也得同意,请问若真采取强拆,村民应如何维护个人权益?关于赔偿这一方面国家是否有统一标准?
为经营蔬菜大棚生产,我与外村土地承包人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规定租赁菜田土地,并签订了土地租赁合同,建蔬菜大棚土地承包方同意,村委会土地发包方进行阻止,不让建,蔬菜大棚属于农业设施建设,是国家法律鼓励和提倡的,不属于非农建设,也没有改变土地的性质,承包方与发包方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中也只约定不准利用土地搞非农建设,我建蔬菜大棚没有违约承包方与发包方的合同约定,依法我使用租赁的土地,是按照租赁合同的约定行使土地承包人...
为经营蔬菜大棚生产,我与外村土地承包人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规定租赁菜田土地,并签订了土地租赁合同,建蔬菜大棚土地承包方同意,村委会土地发包方进行阻止,不让建,蔬菜大棚属于农业设施建设,是国家法律鼓励和提倡的,不属于非农建设,也没有改变土地的性质,承包方与发包方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中也只约定不准利用土地搞非农建设,我建蔬菜大棚没有违约承包方与发包方的合同约定,依法我使用租赁的土地,是按照租赁合同的约定行使土地承包人...
我国土地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国家)所有和农民集体所有的两种公有制形式。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农民集体所有,理应由一定范围内延续、继承的农民集体的农户代表(比如三分之二以上该农民集体农户代表会议来决定)行驶其所有权。
但是,多年来,政府、法院、党的机关等却一直认为农村农民集体所有权就是村委会所有权。遇所有权变更,遇诉讼官司,政府法院都承认村委会是所有权主体,而不承认农民集体依法推举出的农户代表有诉讼主体...
离婚后女方分到两间瓦房,户口也没有迁走。并且已经分户,现在土地流转了,女方有拆迁安置房吗?是农村户口. 拆迁的人说,你不能算一户,对吗?
农民的土地是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建厂吗
农民的土地是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建厂吗
我在里城镇不远处买了一套房屋,当时甲方为了让我维持基本生活,把国家划拨给他的土地划拨两个给我根种,维持基本生活,现在政府要给土地确权,请问,划拨给我的土地应该怎么确权?望回复
村委会将长期发包土地流转用作有机肥长兴建如何签订流转合同
农村土地租期满后,村委有没有权利不通知原承包方就直接把土地另租给别人?现农村拆迁,以前给别人种的田现在占地补偿的费用应该谁得?
你好,我想咨询一下 ,关于农村集体土地非集体组织人流转,需要办理什么相关手续?如对方没有土地使用证,我们该怎样办理手续,收费标准是怎么样的?E-mail:  Tel:
              
 您当前的位置: >>>>
拆除危房盖新居
流转土地建大棚 垛石镇“第一书记”助民脱贫致富
19:28:43  作者:王新刚
   近日在垛石镇布家村,76岁老人曹希莲站在自家院内晒被子。&这房子马上就不住了,等着住村里盖的新瓦房&,指着身后住了30多年的破旧土坯房,老人笑着向笔者说。和曹希莲一样,垛石镇3个特困村的贫困孤寡老人都将在春节前后住上新房。
  似雨露润物无声,垛石扶贫解困工作悄然展开,三处市派&第一书记&帮扶村最早展开行动,流转土地建大棚、拆除危房盖新居,绞尽脑汁帮村脱贫、助民致富。
  一村一策,逐村研究扶贫方案
  傍晚的柳家村,外出打工和在田间地头劳作的村民早早回到家,匆匆吃过晚饭,大家准时来到村支书许金祯家里,参加市派&第一书记&到村组织的党员群众座谈会。
  &大家好,我叫杨小朋,是市妇联派到咱村和大伙共闯致富路的干部,以后咱们会长期在一起工作,就是一家人。&&第一书记&话不多,开门见山,语气中透着一股和村民同甘苦、共致富的坚定。
  村民的精神头被&脱贫致富&振奋,热情更被&第一书记&质朴却坚定的话语点燃。&杨书记,我叫高敦林,现在咱村浇地太难啦,能不能争取一下政策,帮咱村里上几眼机井?&&杨书记,我叫董依诚,我是种大棚的,咱村的路太难走,下了雨,小西红柿根本就运不出去&&&近三个小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希望提要求,村&第一书记&均一一记录下来。
  &我们单独成立扶贫办,党委副书记具体负责,一村一策,逐村研究扶贫解困工作方案。结合上级政策,多方合力,争取三年脱贫。&垛石镇负责人介绍说。
  危房扒了重盖,古稀老人住上新房
  再次来到柳家村时,温度有些低,凉风扑面。村民李元清从自家屋后出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土,推着三轮车顺着胡同走进家中,笑着和笔者说:&正打扫新盖的房子。&
  住了30年的危房,在&第一书记&进村帮扶后,终于扒了盖上新房。今年快70岁的李元清怎么也没有想到,老了还能有机会住上新房子。
  &李元清是村里特困户,土坯屋住了30多年,我怕房子塌了砸到人,给他顶了跟铁棍,不过,现在好了。&村支书许金桢说。&第一书记&帮扶工作组进村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入户走访调查,发现李元清家里的情况后,为其扒旧房盖新屋随即提上日程。
  扶贫解困工作开展以来,柳家、后王、布家三个特困村率先行动,驻村&第一书记&们牵头改造危房5户,走访慰问贫困户、老党员65户。急群众所急,自筹资金3万余元,为困难群众送去蜂窝煤、棉被、棉衣等过冬物品。
  新建高温大棚,让村集体有收入
  一进后王村,站在村头就能看到新建的12个冬暖式大棚。见到正在给大棚盖保温棉帘的村民,我们走上去和他攀谈。他叫李红军,今年刚建的新棚。
  &一个冬暖大棚成本约12万元,虽然自己东拼西凑一些,但还是差点。&李红军说,要不是&第一书记&带来的帮扶政策,靠自己的力量今年或许还建不起大拱棚。李红军算了算,不出意外,农历春节前后大棚就可见回报。
  后王村村支书王长河说,其实早就有带领村民建西红柿大棚的想法,但苦于没有资金。好在,&第一书记&来后不久,后王村的村民就看到了希望。
  &今年先建起12个大棚,10个是村民个人的,2个是村集体的,明年陆续再建15个。&市派&第一书记&温朝辉介绍,&村集体的大拱棚将雇用那些没有条件自己建棚的村民打理,收入也将作为集体收入。先通过集体大棚让村里有了收入,然后更好地帮扶这些没有劳动能力的困难村民。&
 热门点击
 图片新闻让“沉睡的资源”变成“流动的资本”
08:02:06 &&来源:红河日报
  随着农村产权改革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与之相随的是,开远市制订了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方案,建立了农村产权评估、仲裁、流转服务中心,搭建了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立完善了农村贷款抵押担保体系,有效破解了农村贷款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让农民拥有了更大的“物权”市场交换权“底气”,农村财富快速增值。  “死”资源变“活”资产  2011年初,经开远市农村信用社、金土地粮食合作社和市有关部门三方价值认定,金土地合作社取得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登记证,并以流转的653亩承包土地经营权做质押,向开远市农村信用社借款500万元,成为全省第一笔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截至目前,农村信用社累计向该合作社发放贷款1230万元,支持其投资整理土地、建盖大棚、扩大规模,使金土地合作社2011年创造经济收入2000万元、净收益319万元,一跃成为“全国50佳合作社”。  为顺利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该市组建了金融改革工作队伍,深入农村,开展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和农户信用信息采集评定工作。目前,开远市共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3.9万余本,规范和签订土地流转合同1824份,面积达8.1万亩;林地确权126万余亩,颁证1.1万本;宅基地确权颁证1.7万宗,完成农房测绘2.2万户,颁证2260多本,农民的土地、林地、宅基地、农房陆续领到了“身份证”,为有效实现农村产权融资打下了基础。  2011年底,羊街乡红土村家家户户领到了开远市政府颁发的农村承包地确权证书,村民们持证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转包、出租、互换、入股等多种形式的流转,从中得到了许多实惠。  红土村的土地确权仅仅是开远市开展集体承包地确权的一个缩影。如今,该市农村土地确权及流转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据开远市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2011年3月,开远市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并在乡、村两级分别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和服务点,配备了设备,统一安装了土地承包管理软件,还在市流转服务中心建立了土地流转转出意向信息公布平台。通过土地确权和流转,规范了流转程序、流转合同,健全了流转制度,保持了土地承包关系稳定长久不变;同时赋予了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了土地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适应了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采访中,记者获知,截至2013年4月,该市共办理农村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抵押贷款“三权”抵押贷款960笔。涉农贷款余额69.4亿元,占各项贷款的78%;2012年共有14038户(次)农户获得贷款,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0.6%,农户贷款余额11.1亿元,是2011年的1.23倍,贷款覆盖优质稻、蔬菜、畜禽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
& ( 07:56:17)
& ( 07:42:42)
& ( 07:28:42)
& ( 07:20:37)
& ( 07:13:5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土地流转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