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民族医专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读本之心得体会

>>>>>>正文
警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形式主义倾向
形式主义是一种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方法和作风。“形式主义者割裂形式与内容的内在联系,夸大事物的表面形式,抹煞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形式主义在观察问题时,对现状、历史、对任何事物都不作具体了解和分析,只根据事物的形式来判断事物的性质;不具体分析事物的矛盾和不顾及事物的本质,只按照事物的外部标志分类,取代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满足于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而不考虑事情的本质”,是一种不良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曾经受到过严厉批评。但是,政治上的批判、思想上的清理并不意味着这种思想方法的灭绝,特别是20世纪50、60年代,形式主义思维方式伴随着西方分析哲学、逻辑实证学、元伦理学等哲学思潮的兴起而死灰复燃,并且一度成为时髦,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形成一定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形式主义的主要表现
一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一门形式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斗争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是作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武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所代表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的结合过程。因此,要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既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党的创新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需要对思想武装群众的形式进行研究,更应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同所代表的人民群众之间实现思想结合的内容和形式。但是,由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特殊规律研究的滞后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对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特征的关注,探讨普遍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和规律的现象。这实质上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一种形式学科,割裂了其和特定内容的内在联系。
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看成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与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一门形式科学相适应,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也存在着把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看成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从形式特征来比较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同其他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形态类似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问题。我们并不否认,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类似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在当今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存在着类似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任何一个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统治,都会努力采取各种方法使其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历史上各种统治阶级学说、与世界上各种形形色色意识形态理论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其所代表的人民群众的过程的规律,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各种各样意识形态采取各种方法实现思想上的统治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因此,尽管人类社会历史上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类似中国共产党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无视两者的内容和实质的不同,而仅仅从两者表现形式进行研究,就容易犯形式主义的错误。
三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纯粹的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具有自身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科,又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仅仅局限于书斋里的理论研究,而必须以我们正在做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回应党的思想理论教育重大理论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实践工作开展理论研究。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过程中,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和学科化的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逐渐有了自己的话语体系,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逐渐开始退回书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纯理论研究。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不需要纯理论研究,但如果仅仅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纯粹的理论研究,甚至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变成一种文字游戏和玄学,这样就越来越与形式主义为伍了。
至于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中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故弄玄虚、卖弄词汇,不做研究、空洞说教等等,都可以看成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形式主义最恶劣的表现。
如何防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形式主义倾向
尽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形式主义倾向只是少数,但如果任其发展,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造成伤害。因此,应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色、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开展研究,警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形式主义倾向。
一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目录下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仅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而且应该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总体要求和基本任务开展研究,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的基本依据,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出发点和总体归宿。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从根本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民群众的过程的特殊规律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特定内容与其表现形式之间的内在结合。
二是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种理论与实际结合十分紧密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并不是一种脱离实际的纯粹书斋的理论研究,而是与普遍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密切相关的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运用,因而,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是校正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基本方式。围绕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者所关心、困惑、所亟需解决的问题开展研究,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需要,也是让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摆脱形式主义倾向的重要途径。
三是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尽管人类社会历史上和当今世界范围内存在着类似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但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与各种形形色色类似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以武装自己,开阔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对人类历史上任何统治阶级和集团的类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经验的研究和借鉴都代替不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者所从事的事情为中心开展研究,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其表现形式结合起来,避免研究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倾向。 (佘双好)
黔南州人民政府办...
刘云山:以服务群...
中央一号文件首提...
从红土地中汲取“...
习近平:坚定制度...
黔南州召开党的群...
我院院士工作站专...一个朝鲜老人送别自己的韩国兄弟,这一...
尚无内容。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初步体会
王展飞&资料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07年第7期(总第103期) &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的编写充分注意了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整体来加以阐释,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主线,力求体现以世界观方法论为重点,并注意吸取了理论研究中的新成果,使教材内容更具有现实性和生动性。[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整体性;主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是我国高等院校新开设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高度重视,将四门课程教材的编写纳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并提出了三个“充分体现”,一个“有针对性”,即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最新经验、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有针对性地回答大学生关心的重大问题。一年多来,在中宣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教材的编写经过了反复研究和多次修改,得到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数十位专家的悉心指导,听取了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意见,集中集体的智慧,较好地贯彻了中央的精神。我作为教材的编写者之一,谈一些个人对该教材的初步认识和体会。一、创新教材体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基本理论的科学体系,在理论内容上具有普遍意义,在体系结构上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教材体系固然与理论体系有所区别,但它应当缘于理论本身,并且符合教学规律。《原理》教材的编写注意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整体来加以阐释。首先是考虑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内容,同时也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就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内容讲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主体部分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都有各自的理论体系。但是,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功能讲,它首先是一个有着严密逻辑结构的不可分离的统一体,是一个严谨的科学体系。对于这个问题,恩格斯、列宁都有过重要的论述。恩格斯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1](P740)列宁指出:“唯物史观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2](P5)“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3](P46)“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结论,马克思完全是从现代社会的经济的运动规律得出的。”[4](P439)从上述重要论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是: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体部分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核心和落脚点。《原理》教材既考虑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体部分的内容,又力求体现三个主体部分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统一,从整体上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整个教材的内容贯穿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条主线,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重点。《原理》教材除绪论外,分为三个部分共七章。绪论主要讲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以及如何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阶级性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科学真理,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一至三章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由于其是《原理》教材中的一个部分,并考虑到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在结构与内容上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有较多的不同。第一章将唯物论与辩证法结合在一起,主要阐明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包括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等原理。第二章主要讲授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等内容。第三章主要讲授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阐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一部分内容体现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相统一,以及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相统一的思想;强调原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为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奠定理论基础。四至五章主要讲授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必然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趋势。这两章的思路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审视和分析资本主义。其中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等重要理论,还包含了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分析等内容。在对资本主义进行考察时,既有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方面的考察,也有对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考察;既考察它的历史和现实,也分析它的发展趋势。纵横结合,全面地深刻地认识资本主义,凸显其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非永恒性。六至七章主要讲授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这两章概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但又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面展开,仍然是着力于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的科学预见。其中包括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还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其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提供理论指导。这样的结构和内容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诚然,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也可以是多样的,研究的内容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还应包括后继者及当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这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原理》教材主要是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概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二、贯穿一条主线,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在《原理》教材的内容中,贯穿着一条主线——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具有根本性意义的原理,也是“原理”课教学要着力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的重要内容。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虽然人类社会是按其固有的规律发展的,但是,那时的哲学家们实际上不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旧唯物主义者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而在社会历史领域内则陷入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把社会历史的发展归结为一种精神的力量。如列宁所说:“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这些关系的根源”。因而把人们的思想动机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阐明了物质生产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认为人类社会像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系统,有其运动变化的规律。社会规律的实现尽管有人的参与,但人们不能主观地改变和取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只能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加速或延缓客观规律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为人们认识社会历史,考察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理》教材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主线,能够更好地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有利于围绕主线展开相关原理的论述,给予教学明晰的思路,并留下详略取舍的空间。对于学生来说,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助于树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理想、信念。因为正确的理想信念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只能来自于对客观规律的洞察和把握。不了解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就不可能破除资本主义万世永存的观念;不了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就不可能树立起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原理》教材从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到认识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再到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考察,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个别的认识过程,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对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把握,是认识一切社会形态发展规律的基础。在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时,要弄清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联系和区别,要了解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辩证运动的规律。无论是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都应当从其内在的基本矛盾运动中把握它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辩证运动中去认识它们的发展变化。《原理》教材正是根据上述思想来安排后四章的内容的。例如在资本主义部分,是把资本主义放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的。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作用下,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又经过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同以往其他社会的更替一样,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也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5](P783)这种解放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也推动了上层建筑的变革,使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得以产生。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来的几百年中,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也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作用下,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中实现的。应当说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基本上是相适应的,因而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在基本矛盾不相适应时,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也千方百计地通过调整和改革来缓解其矛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就是与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分不开的。但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对抗性,这种对抗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根本解决的。所以,合乎逻辑的结论,只能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当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6](P33)又如,对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以及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等问题的论述,也是围绕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展开的。由于社会主义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对其本质联系和发展规律的认识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这就造成了社会主义前进过程的曲折性。正是在总结曲折前进的经验教训中,逐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实行的社会主义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开辟,就是一个光辉的范例。关于共产主义的问题,《原理》教材遵循着这样一个思想,即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剖析资本主义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的。在这一章的内容里,教材着力于阐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立场观点方法,并从其立场观点方法中领会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当然,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是千秋万代的伟业。但是,我们今天所投身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是在向着共产主义的前途迈进。也就是说,共产主义作为崇高的理想目标,要在未来才能实现,而作为一种追求理想的实际运动,则已融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当前,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就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实际行动。总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贯穿《原理》的一条主线,我们在解读《原理》和进行教学时要予以充分关注。三、突出教学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理》教材力求体现以世界观方法论为重点。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原理》的教学要求中提出,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要求具有深刻的意义。首先,从根本上讲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在实践的基础上,用彻底的、完整的、内容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自然和社会,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给人们提供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因而内在地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特点和功能。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及其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曾反复阐明: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不是某种一成不变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而是为人们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就要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中去把握其基本原理,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其次,从大学生的情况看,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科学的世界观不会自发产生,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社会思潮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开放,有求新和创新意识,但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前,在纷至沓来的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往往由于缺乏辨析能力而产生认识上的偏离,甚至接受某些错误的思想观点,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根据各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围绕这一重点进行教学,形成一种合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原理”课程的任务在于从基础理论入手,使学生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怎样才能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并运用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领域和人生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原理》教材在绪论中就明确提出了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要求,前三章中论述马克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理论。它表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世界观给予人们一个绝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革命精神。这一世界观的根本特点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认识世界(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包含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原理。《原理》教材着重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这是科学和哲学的长期发展所证明了的。这一原理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和实践概念,阐明了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实践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分化和统一的基础、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等理论。它要求人们树立物质第一性和实践是基础的观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原则。物辩证法的原理。这一原理以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为总特征,阐明了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的理论。它要求人们树立唯物辩证的点,善于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地历史地统一的原理。这一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概括,阐明了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以及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等理论。它要求人们树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这一原理划清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界限,阐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的原理,为认识社会历史和社会生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这一原理阐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8 2007年第7期(总第103期)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正确地回答了人类社会为什么会发展及其怎样发展的问题。它要求人们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要求无产阶级政党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制订正确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争取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阶级与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与阶级斗争虽然只存在于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但这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为认识阶级社会及其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基本线索,为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打碎旧世界找到了一条根本途径。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要十分注意正确认识和处理阶级斗争问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这一原理阐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社会规律的实现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活动,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的结果。它要求人们树立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观点,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述这些原理都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具有创新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所实现的伟大变革,首先是世界观的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新唯物主义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性否定。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当深入领会这些原理的丰富内涵和意义。学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要深入理解上述基本原理,而且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如何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和分析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的发展的。这方面有着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内容。《原理》教材的后四章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进一步展开和应用,是这一世界观的连贯性叙述。正如本文的前两个问题所讲到的,马克思、恩格斯既在分析人类社会的历史中发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又在这些分析中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经得起实践检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至于马克思主义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也贯穿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我们在学习时,要把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重点贯穿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全部内容中,要特别重视思考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及其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如何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四、反映研究成果,丰富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教学内容《原理》教材注意吸取理论研究中的新成果,使教学内容更具有现实性和生动性。诸如,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实践观点、和谐理念、科学发展、主体选择、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经济全球化、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的关系,以及共产主义的理想追求等,都注意吸取相关理论研究中的新思想,蕴含着一些新的见解。这些问题不拟在此一一说明,只选择几例述之。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问题。这是《原理》教材中蕴含的重要思想,也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握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来自哪里,来自它本身是科学的真理,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来自它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和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来自它为群众掌握就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并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就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光辉范例。教材在绪论中,从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等四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这四个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科学真理、为什么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的理论概括,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领会马克思主义的这些特质,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问题,这是理论界研究较多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研究中有许多新的见解。《原理》教材在第一章第一节就注意了吸取理论界研究的积极成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问题,使教材内容更具有科学性。这一节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本原理,说明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要说明这些原理,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变革入手,把实践观点引进哲学。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7](P54)又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7](P56)这就表明旧唯物主义具有不彻底性,缺乏实践的观点。马克思把实践引进哲学,阐明了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在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人的本质、决定着社会生活的本质。离开实践就不可能理解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不可能理解社会的物质性,因而也就不可能真正说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第一节的标题确定为“物质世界与实践”,其意义就在于从实践与物质世界的联系中去把握唯物论的基本原理。首先说明自然界对人具有先在性,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的形成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继而说明物质是世界的本源,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世界统一于物质是多样性的统一。再进一步具体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以及如何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以深化对唯物论基本原理的理解。这样的论述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来意义的。同时,在理解这一原理时,也要注意强调实践的基础作用,绝不是把实践看作是世界的本源或本体,绝不是否定物质世界的客观性,而是以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为前提的。不管从事实上讲,还是从逻辑上讲,都是先有物质世界,后有实践,人的实践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们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及其发展的规律性对人的实践活动是本源的、决定性的。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必须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就不能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关于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教材的第二章中,以较多的篇幅讲了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除了论述价值及其特性、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外,着重讲了价值与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这个问题是理论研究的热点,也是学生比较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真理与价值究竟是什么关系,人们在实践中为什么要遵循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如何才能使两者达到统一,搞清这些问题对于认识真理、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把真理观与价值观统一起来,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的内容,凸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的实践品格。当代大学生具有追求真理、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特点,认真学习这一理论,必将对他们树立正确的真理观和价值观,实现人生的理想起到良好的作用。关于主体选择性问题。教材的第三章在讲到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形式时,着重讲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的关系,分析了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是一个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历史的发展、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归根结底会通过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选择表现出来。这一问题的论述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也包含着理论研究的一些新认识,对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正确地进行历史选择也是有意义的。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当代意义问题。教材第四章在讲到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时,论述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那么又如何认识劳动价值论的当代意义,劳动价值论是否已经过时?教材在阐述这一问题时认为,必须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并提出了要在四个方面深化。一是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二是深化对科技人员、金融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三是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四是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这些方面的认识是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和理论界的研究成果而加以概括的,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础上的创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虽然是在工业化初期资本主义条件下提出的,但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正如邓小平所说,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市场经济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既然都是市场经济,必有其共性的东西。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没有过时,我们应当重视对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的研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出现并在发生着变化。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也是大学生关注的问题。教材在第五章中客观地具体地阐述了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社会阶级和阶层,以及经济调节机制与经济危机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在分析这些新变化的原因时,教材指出,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对资本主义的变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某些环节进行调整,修补了传统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缺陷,使资本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教材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在当代资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旧的生产关系。这种在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推动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作出的自我调节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深刻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但是,这种新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真理性。那种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化夸大为根本变化的认识是不科学的。同样那种完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关于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问题。大学生应当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正确的理想信念为人们昭示前进的方向,激励人们为实现美好前途而奋斗。帮助大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是“原理”课的内在要求。教材在第七章论述了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社会理想,来自于对实现共产主义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并且引用了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精辟论述,说明共产主义理想的科学性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对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的重要性。毛泽东曾说,他最初就是在学习了《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之后,建立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的,而且自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这就说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同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理想的追求也是一个过程。共产主义理想在人类的社会政治理想中是最高的理想,因而它的实现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每一代共产主义者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都为这个理想的最终实现作出了贡献,这种追求无疑是有价值的。当前,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就集中体现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应当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把追求共同理想与追求远大理想结合起来,勤于学习,善于创造,乐于奉献,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列宁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3]列宁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