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收缩的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机制

产瘫后主动肌拮抗肌同步收缩发生机制的基础研究--《复旦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产瘫后主动肌拮抗肌同步收缩发生机制的基础研究
【摘要】:
产瘫(又称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是指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的臂丛神经因遭受到头肩分离暴力而发生的牵拉性损伤,致使患儿出生后单(双)侧上肢呈瘫痪状态, 严重损害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产瘫的疗效目前仍未获得根本性突破,原因之一在于对其病理本质及产瘫自然演变规律认识有限,致使临床上对此损伤的最佳神经探查时机及手术方式仍存在较大的争议。
Narakas(1987)首先描述了产瘫自然恢复过程中因神经的无序再生(Haphazard reinnervation)而导致的嗽叭征—— 一种因肩内旋、外展肌和屈肘肌同步收缩而发生的手摸嘴姿势畸形,此后,有关同步收缩对于产瘫功能恢复的危害性逐渐被认识。所谓同步收缩(Co-contraction),是指主动肌兴奋时,拮抗肌也同时产生收缩(在正常情况下应放松),此时患肢虽然肌肉饱满、收缩有力,但难以产生有效动作,其神经再生实属无效。我国台湾学者Chuang(1998)详述了产瘫后期的各种肩部畸形,指出再生神经的交叉支配(Cross-innervation)导致的同步收缩是阻碍肩功能恢复的原因之一,据此提出采用胸大肌及大圆肌重建肩外展功能;此后,在肱桡肌能维持屈肘的前提下,他(2002)又根据肘关节的主动肌与拮抗肌同步收缩的发生现象采用肱二头肌移位于肱三头肌恢复伸肘功能。顾玉东和陈亮(2000)在临床上发现, 在行保守治疗或神经松解术的产瘫患儿中,关节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同步收缩远较成人臂丛损伤多见,是阻碍患儿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们在对产瘫后肩外展受限的分类研究中,发现肩内收肌群与肩外展肌群的同步收缩现象是其最常见的病理基础;他们还采用神经电生理方法等建立了同步收缩的量化检测方法及指标,同时证明了在正常幼儿中不存在此种病理现象;以后,又根据检测结果采用背阔肌、大圆肌及斜方肌重建肩外展及外旋功能,获得较好疗效。除手术治疗外,尚有采用肉毒杆菌毒素A局部注射使拮抗肌休眠而恢复肌平衡的方法。Hierner(2001)的一组研究结果表明对较严重的产瘫患者(Sunderland III度以上)同步收缩的发生率达100%。以上这些关于同步收缩的研究报道仅限于临床现象的描述及治疗方法的探索,并不涉及到其发生本质的研究,致使目前临床上仍缺乏完善的防治措施。我们设想,同步收缩产生的原因可能在于婴幼儿周围神经雪旺细胞的特殊性(如某些特定结构功能不健全),缺乏对神经再生的趋化作用,使本应长入主动肌的再生轴索支配了拮抗肌纤维,反之亦然。如果这种设想得到实验证实,可能对产瘫的早期手术治疗与相关后遗症的防治产生积极意义。
神经趋化性的研究自上世纪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我国学者饶毅的课题组(Rao Y,1999)首先在中枢神经系统证实了第一种有直接证据的神经趋化
因子("slit蛋白"),从而揭示了神经再生趋化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目前周围神经再生趋化性的组织特异性(近端神经长到远端神经而不是其他组织)、终未
器官特异性(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分别长入相应远端)特征己获基本认同,但对解剖特异性(近端长入同名神经远端)的研究结果尚未一致。有关幼年动物周围神经再生趋化性特征的研究尚未见报道,而不同年龄动物这方面的比较研究可能为最终阐明产瘫后主动肌、拮抗肌同步收缩的发生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我们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实验揭示周围神经损伤后幼年大鼠较成年易发生同步收缩的病理本质及相应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基础,从而为临床上开展产瘫早期神经探查、精确修复(以防止神经的错向生长),以及后期功能重建动力肌的合理选择(如采用拮抗肌作动力)提供理论依据。
第一部分 不同年龄大鼠臂丛上干损伤后主动肌与拮抗肌同步收缩发生差异的研究
复制出产瘫在自然病程中较成年臂丛神经损伤更容易发生主动肌与拮抗肌同步收缩的动物模型。
取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级Sprague-Dawley幼年大鼠(生后18天,相当于人类1岁,下同)和成年大鼠(生后90-100天,相当于人类青壮年,下同)各12只,于右侧臂丛神经上干中分切断,用医用硅胶管桥接使形成神经缺损3mm。1月后作神经电图检查:分别对幼年和成年大鼠显露并刺激C5神经根,用同芯针电极同时插入三角肌、大圆肌记录运动单位电位放电情况及其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峰值;分离并刺激C6神经根,同时记录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运动单位电位放电情况及其CMAP波幅峰值。分别计算幼年和成年组的三角肌与大圆肌、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的CMAP波幅比值,结果均以平均值±标准差(±s ,下同)表示,用SASS6.12软件等级和检验法(Wilcoxon法)作结果处理。
C5神经根刺激同时记录三角肌与大圆肌的诱发电位CMAP波幅峰值的比值,幼年为0.96±0.10,成年为4.54±2.70,幼年组与成年组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秩和值T= 202.0,p0.01)。C6神经根刺激同时记录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的诱发电位CMAP波幅峰值的比值,幼年为0.99±0.11,成年为3.66±2.19,幼年组与成年组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秩和值T= 222.0,p 0.01)。
臂丛神经上干损伤后在自然恢复过程中,幼年大鼠较成年容易发生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同步收缩,因此大鼠是研究产瘫后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3【分类号】:R741【目录】:
中文摘要4-9
英文摘要9-19
第一部分 不同年龄大鼠臂丛上干损伤后主动肌与拮抗肌同步收缩发生差异的研究22-27
材料与方法22-23
第二部分 不同年龄大鼠周围神经再生趋化组织特异性差异的研究27-36
材料与方法27-29
第三部分 不同年龄大鼠周围神经再生趋化解剖特异性差异的研究36-45
材料与方法36-37
第四部分 不同年龄大鼠正常坐骨神经雪旺细胞形态和结构差异的研究45-63
材料与方法45-47
正文参考文献63-68
全文小结与展望68-69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69-70
参考文献77-8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骆文龙,林代诚,李永懋,罗德儒;[J];华西医学;1995年03期
黄赛清,郭瑞华;[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2期
周田华,李主一,周中英,翁龙江,李光全,李云梅;[J];中华理疗杂志;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冬岚;周文强;;[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4期
杨轩;;[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1期
何书海;李洵;赵慧英;;[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石存斌;潘厚军;常藕琴;付小哲;段圣和;梁裕昕;吴淑勤;;[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何庆璋;陈后勤;;[J];安徽医学;2012年04期
姚正鹏;袁良津;陈祚胜;唐向阳;姜伟韬;;[J];安徽医药;2010年09期
陆良勇,刘尚廉,黄伟达,杨广才,陈成伟,李晓燕,蒋树娟,魏英;[J];癌症;2001年11期
杨银儿;马楚虹;钱永东;戴燕;;[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6期
王秀敏;孙大山;;[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李铁山,阎文静,李培媛;[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任立松;马龙;;[A];中国西部第六届营养与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李晓雷;;[A];第四次全国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杜诚恳;翁文水;;[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李菲菲;白云伟;方静;付辉;毛建平;;[A];2012全国天然药物和中药毒理、药理学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李海兵;邸婵娟;王敏;胡明;刘永学;;[A];低碳生活与健康损害论坛——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全国第十三届学术会议暨第四届第5次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龚林;张西北;潘贵君;;[A];第三届全国解剖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赵敬国;庞淑娟;;[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宫明智;张丽;邢德国;刘中浩;尹志胜;;[A];中国药学会全国骨科药物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胡守萍;尹训南;付德霞;吴东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张洪海;刘青;邱波;刘功振;成子强;;[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鸡淋巴白血病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亚妮;[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邱玉玉;[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刘燕;[D];吉林大学;2011年
张瓈云;[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郭永;[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刘颖;[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周岚;[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常华;[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杨大鹏;[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邱学文;[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李冰;[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杨明;[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邱洪凯;[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朱秋实;[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于吉祥;[D];泰山医学院;2010年
高均伟;[D];河南科技学院;2010年
郭延锋;[D];河南科技学院;2010年
冷文萍;[D];山东大学;2010年
滕惠兰;[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长杰;[J];现代康复;2000年11期
杨群,张震宇,于钟毓;[J];现代康复;2000年11期
刘兴炎,李旭升,甄平,高秋明,付晨,王宏东;[J];现代康复;2000年11期
齐素萍,王长智;[J];现代康复;2000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玉君,司希梅;[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陈亮;[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5年02期
张咸中,李明,韩庆武,程淑英,宫云霞,黎晓华;[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1年01期
张健,刘红,彭鹏,李季,周锐;[J];实用手外科杂志;2004年01期
宫云霞,张咸中,关华立;[J];中华手外科杂志;1995年01期
张咸中,张振伟,韩庆武,黎晓华,宫云霞,李明,单臣,关华立;[J];伤残医学杂志;1998年04期
陈清汉;[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0年01期
冯秀梅!130031长春市,王凤琪!130031长春市,韦亚红!130031长春市,蔡亚贤!130031长春市,朴恩花!130031长春市;[J];中华护理杂志;2001年02期
黄丽雯,岳寿伟,周希东,张伟,王丹影;[J];中华理疗杂志;1998年01期
安梅;[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卓高豹;高伟阳;蒋良福;虞庆;李志杰;杨景全;周飞亚;余清;;[A];2009年浙江省显微外科、手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卓高豹;高伟阳;虞庆;蒋良福;李志杰;陈星隆;池征麟;楮庭纲;丁健;;[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邵玉静;汪秀华;曾伟;;[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朱俞岚;;[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邱朝阳;杨海晨;赵淑珍;;[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郭峭峰;张春;张晓文;沈立锋;张展;;[A];浙江省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朱俞岚;谢乐伟;;[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吴蓓茸;徐武秀;韩丹玲;;[A];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抗癌协会骨软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韩久卉;林伟枫;刘玉昌;李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周成欢;陈亮;顾玉东;;[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仇逸;[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徐 蕾;[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张云?冯立中;[N];健康报;2007年
仇逸;[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浙江省人民医院手外科主任
谢庆平?宋黎胜
整理;[N];健康报;2008年
仇逸;[N];中国医药报;2004年
杨修文;[N];安徽日报;2004年
冀卫平;[N];山西经济日报;2003年
杨修文;[N];经济参考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仕长;[D];复旦大学;2003年
周友清;[D];复旦大学;2003年
黄轶刚;[D];复旦大学;2005年
傅阳;[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阿不来提·阿不拉;[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王细文;[D];武汉大学;2004年
杨振宇;[D];吉林大学;2005年
肖春来;[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吴建顺;[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熊杰;[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阿布都热依木·艾尼;[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高金宝;[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周成欢;[D];复旦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uvrb是什么?具体介绍下.分子生物学里面的_百度作业帮
uvrb是什么?具体介绍下.分子生物学里面的
UvrB是一个和紫外线损伤修复有关的基因.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普通生物简答题答案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1、 区别物种、群体和种群的概念?。物种是互交繁衍的自然群体,一个物种和其他物种在升值上互相隔离;群体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时生活的同种个体的集群;种群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时生活着的同种个体的集群。。? 2、达尔文的两个学说?。共同由来:地雀支持,形态学的比较研究提供重要证据,化石记录提供直接证据。。自然选择:人工选择的效应是有用证据。通过连续的选择,可以更加适应所处的环境,使轻微的变异累积,出现新的结构和功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3、5种因素导致群体遗传结构变化(微进化)?。遗传漂变:基因频率在小群体中的随机增减的现象;基因流:同一物种的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存在程度不同的基因流动;突变:包括基因突变的染色体突变;非随机交配:雌雄配子之间发生随机交配是第四种能改变群体遗传结构的因素;自然选择:它是导致基因库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有三个主要模式:稳定性选择、定向选择、分裂选择。。? 4、生命起源的化学发生论的四个阶段?。有机小分子的非生物合成:某些可溶性的化合物在外界高能作用下,打破原始有机分子间的共价键,合成一系列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生物大分子的非生物合成:活细胞中蛋白质与核酸的合成,一定要经过相关酶的催化脱水而使单体连接成链。生命的主要物质基础是蛋白质和核酸,进化第二阶段是有机小分子的聚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1|
上传日期: 10:27:2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普通生物简答题答案.DOC
官方公共微信基因控制遗传性分子的生物学机制是什么?_百度知道
基因控制遗传性分子的生物学机制是什么?
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提问者采纳
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在某些病毒中的RNA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和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过程(某些致癌病毒)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这就是中心法则,以及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DNA的复制,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通过调控转录因子的合成来调控基因的表达1.通过直接影响下游或上游基因的转录来调控基因的表达,也就是基因A控制表达基因B所需的蛋白或RNA的合成间接作用于基因B2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生物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论文】ZASP基因与扩张型心肌病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2.00
&&¥3.00
&&¥1.00
&&¥1.00
&&¥2.00
&&¥1.00
&&¥3.00
&&¥1.00
&&¥2.00
&&¥2.00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ZASP基因与扩张型心肌病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扩​张​型​心​肌​病​的​分​子​遗​传​机​制​认​识​也​在​不​断​提​高​。​Z​A​S​P​(​Z​-​b​a​n​d​ ​a​l​t​e​r​n​a​t​i​v​e​l​y​ ​s​p​l​i​c​e​d​ ​P​D​Z​―​m​o​t​i​f​ ​p​r​o​t​e​i​n​)​基​因​即​Z​带​选​择​性​缝​接​P​D​Z​基​序​蛋​白​基​因​,​国​外​新​近​研​究​揭​示​了​编​码​心​肌​肌​小​节​Z​带​蛋​白​的​Z​A​S​P​基​因​突​变​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细​胞​骨​架​成​分​构​成​及​肌​小​节​收​缩​功​能​的​影​响​,​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观​点​。​现​就​Z​A​S​P​基​因​的​结​构​构​成​与​导​致​扩​张​型​心​肌​病​的​可​能​机​制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同期刊文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子生物学实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