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唐生态农业区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具体的数据资料哪里有

美1,索秋魁3(1.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泰安271018; 2.泰安市国土资源局,泰安271000; 3.济宁市农业局,济宁272033) 摘要:该文以鲁中南山区泰安市为例,构建了十地牛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利用RS技术从TM影像上提取土地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信息,与GIS技术结合,通过土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日)模型进行评价,对比两期评价结果研究其 土地牛态环境状况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泰安市土地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优等占总面积的14.34%, 良占39.19%,一般占12.40%,较差占15.6l%,差占18.46%,与1987年相比有变好的趋势。在各类别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泰安市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该研究探索了RS和GIS技术相结合的十地牛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分析了区域 土地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对区域土地牛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遥感,GIs,土地生态环境状况,动态变化,秦安市 中图分类号:S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08)一1卜0083―06程晋南,赵庚星,李红,等.基于RS和GIS的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及其动态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83--88.Cheng Jinnan,Zhao Gcngxing,Li Hong,et a1.Dynamic changes and evaluation of land ecological RSenvironmentstatusbasedOnandGIStechnique[J】.TransactionsoftheCSAE,2008,24(11):83―88.(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0引言 人类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带来全球气候变暖、酸 雨蔓延、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众多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 存发展构成了极大威胁【11。区域十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是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实现区域町持 续发展的重要手段【2】。国外环境质量评估始于20世纪60 年代中期,70年代蓬勃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先 进技术尤其是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开始 应用于该领域。90年代以来环境质量评价无论是在方法 还是技术上都取得了飞速发展,而且针对评价结果进行的 环境方面的改造、治理,使得生态环境尤其是城市牛态 环境质量得到彻底改善。中国的土地生态评价始于20世 纪70年代的城市环境污染现状调查和评价,80年代转向 工程建设项目的影响评价,80年代末以来在城市十地环 境质量综合评价和农村区域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近几年来结合新一轮的国土资 源综合调查,各省、市、自治区正在陆续展开省级区域 土地牛态环境综合评价工作。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6 年3月9号发布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 为科学合理的环境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结合泰安 市1987年、2005年遥感影像资料,运用遥感影像处理软 件和地理信息系统,对其区域士地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收稿日期:2007-07.12 修订日期:2008-03-05综合评价,旨在探索运用遥感手段对区域土地牛态环境 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了解泰安市土地生态环境状 况及其变化趋势。1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1.1研究区概况 鲁中山区位于山东省中南部,是山东省地势最高的区 域,区内地貌类型复杂,土地利用方式多样,水系交错, 其土地生态环境状况对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 泰安市是鲁中南山区的代表区域,位于东经116020’~ 117059’,北纬35。38’~36。28’,面积7762 km2,人口551.7 万人,人均占有土地0.15 hm2,其中可利用土地67.2万 hm2,占总面积的86.6%。该市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 境内拥有多种地貌类型如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湖泊 等。共有水面300 km2,其中水库总库容8.2亿m3。全市 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7亿m3,其中地表水町利 用量为6.3亿m3,地下水町开采量为10.7亿m3。泰安市 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人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寒暑 适宜,雨热同季。全年平均气温13℃,平均日照2627 h, 平均降水量697 nliil。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 20.30%。根据山东省年度环境状况公报,泰安市环境状 况在全省40余个城市中位于前列。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的小断扩大,泰安市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地侵蚀程 度、水网密度等都发生了较人变化,区域生态环境状况 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1.2研究路线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选取生态环境评价指标,构建评价 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计算模型;通过研究区TM遥感 影像的处理,分层提取评价指标信息,获取评价指标分 级图;在此基础上,根据评价模型和GIS叠加分析牛成 研究区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图,并通过对比两期评价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1160);“十一五”支撑计划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程晋南(1982一),男,山东聊城人,从事十地资源信息技术研 究。泰安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71018。Emaihxiaonan8251@163.c,0111※通讯作者:赵庚星(19“一),男,山东东营人,教授,博十生导师。从 事十地(土壤)资源信息技术研究。泰安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71018.Emaih丑lao弘运}Bdall.edu.cn万方数据 农业工程学报2008焦结果进行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动态分析。整个研究的 技术路线见图1。TM遥感数据 矢量数据 调查统计资料植被覆盖指数=(O.38×林地面积+0.34×草地面积 +0.19×耕地面积+0.07×建设用地面积+0.02×未利用 地面积)/区域面积 3)水网密度指数:反映区域内河流、水域的丰富程 度,计算公式为: 水网密度指数=水体面积/区域面积 4)土地退化指数:水土流失是影响鲁中南山区土地 质量的关键问题,因此以下式表征区域十地退化的程度。 土地退化指数=(0.05×轻度侵蚀面积+0.25 X中度 侵蚀面积+0.7×重度侵蚀面积)/区域面积 2.2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几何精纠正二]二二评价指标的选取二]二图像掩模图像配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遥感图像分层提取评价指标的计算与处理生 物 主 度 分 级 图洲一即憔土地生态环境状况分级 土地生态环境状况及动态分析十 地 退 化 指 数以Delphi和AHP两种方法加权求平均值,确定各评 价指标的权重,结果如表l。表1Table 1泰安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权重ofeco-environmental in Tai’an CitystatusIndex weightsevaluation图1技术路线图Fig.1 Technology为保持各指标数据间的可比性,利用归一化方法对 各因素进行处理【6,71,即:roadmap指标怪害兰粤×100Amax一五皿n2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权重确定2.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参考《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并根 据泰安市的实际情况,按照客观性[3】、统筹兼顾[4】、主 导因素和可操作性等原则【5】,选择了反映士地牛态环境的 牛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系分布、土地质量等方面的综 合指标,并确定了用于计算各指标的土地类裂权重,构 建了泰安市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图2)。泰安市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式中胁――任一值;Xmin一最小值;嫩nax――最大值。3生态环境评价信息的遥感提取3.1遥感数据及相关资料的准备采用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TM影像数据。分辨率 为30 mX30 m。时相分别为1987年5月19日和2005年 4月13日。同时收集了相关年份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 图、地貌图、十壤图、行政区划图以及泰安市历年七地 利用类型资料、气象、水文、土地退化资料等,并获取 了代表性野外调杏资料。 3.2遥感图像的纠正与配准 应用遥感图像处理和GIS软件,利用泰安市1: 50000地形图,选择高斯.克吕格投影空间为校正空间, 选择21个地面控制点(GCP)采用控制点校正的方法对 2005年4月13日遥感图像进行几何精校正,最终的定位 精度控制在0.5个像元之内。在此基础上对1987年图像 进行配准,并进行两幅图像的直方图匹配【8Jo】。 3.3评价区图像数据提取 借助泰安市行政区划图,利用MAPGIS软件矢量化 泰安市行政界线,将得到的矢量化边界进行误差校正, 把矢量文件转成栅格文件,以此栅格图对遥感图像进行 掩膜处理得到泰安市的遥感数据。为了突出图像中有用 信息,使其中感兴趣的特征得以加强,对TM图像进行拉伸处理。牛物1三度指数II植被覆盖指数II水网密度指数ll上地退化指数耋I l楚l I盖l l踅l l薹l I蠢I l梁l I餮I f蓁I I囊I I囊图2泰安市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Fig.2 Indexsystem for land eco―environmentalinTai‘anCitystatusevaluation1)生物丰度指数:反映区域内的牛物多样性状况, 根据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生物丰度状况,确定相应 的权重,以下式计算: 生物丰度指数=(0.35×林地面积+0.21×草地面积 +0.28×水域湿地面积+O.1l×耕地面积+0.04×建设用 地面积+0.01×未利用地面积)/区域面积 2)植被覆盖指数:反映区域植被覆盖的程度,以下式计算:对其他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等非遥感数据, 进行图件的数字化、误差校正、投影变换等处理,使其 具有与遥感图像相同的投影空间和坐标系统,从而为后 续的操作打下基础。万方数据 第11期程晋南等:基于RS和GIS的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及其动态变化853.4评价信息数据处理方法 本次评价中,通过分析研究区主要土地利用/覆被类 型的光谱特征曲线,选择各地类的敏感波段,构建其提 取模型和规则,通过掩膜和分层提取的方法,获取研究 区土地利用/覆被信息【11。15J。结合MAPGIS、ARCVIEW、 GIS3.2等GIS软件,运用其文件转换、数据统计、属性 数据提取,空间分析功能并依据指标计算公式,得到研 究区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即生物丰度指数、植 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 3.4.1土地利用/覆被信息的遥感提取 通过研究2005年丰要士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光谱特征 曲线(如图3),构建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提取模型,其规则为: 图4Fig.42005年泰安市土地利用/覆被分类图像Land US@and landcoverclassification mapin Tai’an City in 20051)水体在TM5和TM7波段的灰度均值都很小,故 确定分类规则为:(TM5+TM7)<20来提取水体信息, 河流在遥感影像图上具有明显的几何特征,故借助土地 利用现状图直接进行信息提取。 2)林草地在穗帽变换后的第三波段与其他十地利用 /覆被类型具有显著差异,因此确定提取林草地的提取规 则为:穗帽变换后B3<23。 3)耕地的NDVI值大于0且在TM4比其他类型的灰 度值都大,具有显著差异性,故确定其提取规则为:TM4>80,且NDV/>0。结合表2和图4可以看出泰安市耕地数量较多,约 占总面积的35.28%,主要分布在两部、南部地区,这些 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水资源量丰富,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未利用土地为25.77%多分布在东南部地区,这些区域多 为山地,地势起伏较大,土壤相对比较贫瘠,不利于农 业耕作和生态建设。林草地面积约占22.38%多分布在北 部即泰山风景区,林草地的大面积覆盖可以改善泰山旅 游风景区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丰富物种、净化空气, 对泰山乃至整个泰安市的土地生态环境都起到了很好的 调节作用。 3.4.2评价指标信息的遥感提取 1)生物丰度和植被覆盖指数信息的遥感提取 将泰安市土地利用/覆被分类图转为ARCVIEW栅格 格式,依据生物丰度指数和植被覆盖指数计算公式,进 行图件属性与图形的联结操作,从而形成泰安市牛物丰 度指数和植被覆盖指数图(图5、图6)。4)建设用地在7、5、2波段假彩色合成图上具有明 显的地物特征,故建设用地信息利用对7、5、2波段假 彩色合成图进行监督分类得到。 5)未利用地在第五波段灰度值较大,与其它地物相 比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应用密度分割的方法,通过确 定阈值,建立提取规则为:TM5>130。趔彝 越 挞鲫∞ ∞ ∞舳加OTMl TM2 TM3 波段删伽TM6图5Fig.52005年泰安市生物丰度指数分级Biology abundance index classification图3Fig.3 Spectral2005年主要地物光谱曲线curveinTai’anCityin2005ofthemain landUSetypes in 2005综合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提取结果,得到泰安市 2005年土地利用/覆被分类图像(图4)。利用软件数据统 计功能,对各类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各类型 的面积及所占总面积比例(表2)。表2泰安市土地利用分类面积统计Table 2 Area statistics ofthe landBseclassification in Tai’an City类型耕地313852.14未利用十地229259.16林地138518.64 15.57建设用地草地水域湿地21994.74 2.48面积恤2百分盼%125332,56 60529.14 14.09 6.81图6Fig.61987年泰安市植被覆盖指数分级Vegetation35.2825.77coverageindex classificationinTai’anCityin2005万方数据 农、Jk工程学报2008笠2)水网密度指数信息的遥感提取 将十地利用/覆盖分类图转入MAPGIS栅格格式,根 据其属性提取出水体,然后将所提取出的水体信息与泰 安市行政区划图进行叠加,把泰安市每个行政区看作一 个评价单元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泰安市水网密度分级图(图7)。把这些数据进行空间叠加,依照El模型经拓扑运算生成 生态环境状况图。 4.2土地生态环境状况分级 根据土地牛态环境状况指数,参照《生态环境状况 评价技术规范(试行)》,并结合泰安市土地生态环境的 具体情况,分别将2005年和1987年泰安市土地生态环 境分为五级,即优、良、一般、较差和差(表3)。并按 照分级标准生成泰安市2005年和1987年土地生态环境 状况分级图(图9、图10)表3生态环境状况分级 Eco.environmental status classificationTable 3Fig.7图7 2005年泰安市水网密度分级 Water density classification in Tai’all Cityin 20053)土地退化指数信息的遥感提取 研究发现,二卜地的侵蚀与退化和地表植被的覆盖程 度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区归一化植被指数 index,NDVI)可较好 反映土地的退化程度[16,17]。首先构建NDVI图像,然后在 相应非遥感资料的辅助下通过密度分割将NDVI划分为3(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图9Fig.9 Land2005年土地生态环境状况分级个不同的等级,分别对应轻度、中度和重度的侵蚀面积。 在此基础上依照土地退化指数公式牛成泰安市土地退化 指数分级图。ego―environmental status classification in 2005图10Fig.10 Land1987年土地生态环境状况分级statuseeo-environmentalclassification in 1987图8Fig.82005年泰安市土地退化指数分级City in2005Land degradation index classification in Tai’an4.3结果分析根据2005年泰安市土地生态环境状况分级图统计各 生态环境级别面积与比例,见表4。表4泰安市土地生态环境分级百分比Table 4 Percentage of land4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4.1评价方法 泰安市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采用生态环境状况指 数法。根据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权重,构建生态环境状况eco-environmental grades inCi哆Tai’an指数(口),计算方法为: 日=o.35×生物丰度指数+0.25×植被覆盖指数+0.2×水网密度指数+0.2×(100一土地退化指数) 首先在ARCMAP中将遥感影像提取出的乍物丰度 指数图、植被覆盖指数图、水网密度指数图和土地退化 指数图转换成单元格大小为30 m×30 m的栅格数据,再 由表4和图9可以看出:泰安市土地生态环境为优 的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4.34%,主要分布西部和北部地 区,这些区域植被覆盖度高,生态多样性丰富,生态系 统稳定,主要用于发展旅游业。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为良万方数据 第11期程晋南等:基于RS和GIS的十地乍态环境状况评价及其动态变化的区域面积较大,占总面积的39.19%,主要分布在两部 和西南部地区,多为耕地和水域湿地,植被覆盖度较高, 牛物多样性也较丰富,该区处于平原区,农村居民点分 布较多,适合人类生存。土地生态环境一般和较差的面 积占总面积的12.40%和15.61%,这些区域中城镇居民点 分布较多。土地生态环境最差级辛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 山区,约占总面积的18.46%,丰要是植被覆盖度很低的裸露岩石,物种很少,生态环境恶劣。域面积占总面积的44%,多分布在泰安中部和南部地区。 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 必要条件。同时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的扩张,加强对 水资源、矿产资源和十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为环境的改 善提供了保障。其总体十地牛态环境的改善将有利f农 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基本不变的面积占28%分布在泰山 山脉和东平湖地区,该地区多为旅游用地,生态环境的 保持得益于旅游、Jk持续、稳定的发展。有变差趋势的地 区占28%,多分布在泰安市的西北和东南部地区,此地 区为山地和平原的交界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人类 活动比较频繁,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针对这些情况应加 大对山地和平原交界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退耕还林, 涵养水源并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强化环保部门的环境监 督管理职能。 6结论 十地牛态环境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质量的 好坏关系到社会一经济一生态町持续发展。泰安市是全 国知名的旅游城市,其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 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研究以遥感影像 作为}要数据源,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确定 了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退化4个评价 指标,建寺泰安市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生 成泰安市-十地生态环境状况分级图,对泰安市土地生态 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价,取得了理想的研究结果。研究证 明了采用遥感方法提取土地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并在GIS 支持下建立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进行区域土地 牛态环境状况评价的町行性,为遥感技术在区域土地生 态环境质最评价中的应用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同时,通 过对泰安市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进行总体评价和空间分 析,为泰安市十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提供了基础信息。 针对土地生态环境的动态及问题,泰安市应采取措施进 行生态环境整治,尤其需要加强对东南部山地的绿化工 作,改善城巾.和居民点牛态环境,促进泰安市整体生态 环境状况的改善。[参考文献] 【l】 【2】 【3】3 胡习英,屈吉鸿,郭洁.城市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进展 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5,26(2):62―64. 李志祥,田明中,武法东,等.河北坝上地区生态环境评 价[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2):91--93. 徐广亮,徐志浩,李群.济南南部山区水源涵养生态功 能保护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叨.环境保护科学,2005,31(131):60--62.5土地生态环境状况的动态研究 5.1研究方法 以同样方法进行1987年泰安市牛态环境状况评价, 在GIS中进行二期评价图的替加分析,由此检测剧的变 化情况,并根据其变化幅度进行土地生态环境状况的动 态分级。将土地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幅度分为5个等级, 即:变差、略微变差、基本不变、略微变好、变好(表5), 同时生成土地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分级图(图11)。表5泰安市土地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分级Table 5 Classification oflandeco―environmentalstatuschangedegree级别变差略微变差基本小变略微变好变好变化值-4<。AEI<一3―3≤AE/<一1.1≤AEI<1 1≤AEI<3 3≤AEI<4Fig.1 1图11泰安市土地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分级 Land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tatus changeclassification image in Tai’all City5.2土地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分析 图12显示了泰安市土地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各级别的面积。[4】4 [5】 图12泰安市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分级面积统计Fig.12徐旌,付宝红.云南生态环境评价叨.前沿论坛,2002,(7):45―49.马乃喜.区域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西北大 学学报,1998,28(4):330--334. 郑新奇,王爱萍.基于RS与GIS的区域牛态环境质量综Percentageofcco―environmentalTai‘all Citystares change degree in【6】合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00,.20(4):489--493?结合图11和图12可以看出泰安市1987.2005年土地 生态环境总体呈变好的趋势。其中变好和略微变好的区【7】仲嘉亮,谢勇,朱海涌.塔里木河流域的牛态环境质量 综合评价研究叨.干旱环境监测,2004,18(4):203--207.万方数据 农业工程学报【8】2008年Ducros,Chris B.Joyce Field.Based Evaluation费鲜芸,高祥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分类研究综述 [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3(3):391--394.【13】Caroline MJToolfor Riparian Buffer Zones in Agricultural Catchments[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3,32(2):252--267.【9】吴炳方,罗治敏.基于遥感信息的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14】David7―20.G R.ALES:Aframework for Iand evaluation usingUse and――以大宁河流域为例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1)-102―106. [10】吴连喜,严泰来,张玮.基于TM和IRS融合图像对土 地覆盖进行分类阴.中困农业大学学报,2001,6(5):76―80.amierocomputer[J].Soil 【1 5] EswaranH, KimbleManagement,1990,6(1):quality assessment and for soil science[J]. Pedosphere,2003,13(11:1―10.J.Landmonitoring:Thenextchallenge【ll】赖志斌,夏曙东,承继成.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在城市 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模型研究叨.地理科学进展,2000, 19(4):359--365. 【12】Coulter L 10yd,Douglas Stow,Hope气et a1.Comparisonhigh GIS spatiaI resolution vegetation of[16]ChenHM,ARORAMl【.VARSHNEY.K.Mutual remote sensing[J】.information―base image registration for International JournalofRemote Sensing,2003,24(18):3701--3706..imagery for efficient generation of[17】Weiss E,Marshtime―seriesdataS E.Application oftoassessNO从.AvHRR NDVIin Saudi Arabias of Re-motelayers[J].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changes JournalRemote Sensing,2000,66(1 11:1329―1335.rangelands[J].International2001,22(6):1005―1027.Sensing,一?’Dynamicchanges ann evaluation ol land ecological1’‘n’1’‘一‘environmentstatusbasedonRS and GIS techniqueCheng.1innanl,Zhao Gengxing蝶,Li Hon92,Tang Xiumeil,Suo Qiukui3 (1.College ofResources andEnvironment,ShandongAgricultural Universffy,Tai"an 271018,China; 2.LandandResources ManagementBureau ofTai'an,Tai'an 271000,China;3.Ag-deultural BureauofJining,Jining 272033,China)Abstract:This study chose the middle and southern mountainOUS reg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took Tai’an Citycaseas astudy.Index system of land eco-environmental status evaluation was constructed.The land eco―environmentaIinformation was extracted from the TM images by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evaluation method Was adopted combining RS and GIS technique,evaluation was conducted by land eco-environmental status index(鳓model,and dynamicchange wascompleted by comparison resultsofthe two period evaluations.The resultsshowthatthelandeco-environmental status in T'ai-an City was generally good in 2005.The area of the excellent grade iS 14.34%of the total area,that of the good grade Was 39.19%,the common grade Was 12.40%,the worse grade WaS 15.61%and theworst grade was 1 8.46%of the total area.Compared with that of 1 987.the trend.Based wereonland eco―environmental statushadamelioratethe analysis of the various land categories in Tailan City,the land eco.environment protection measures statusadvanced.Land eco-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toevaluationandmethods were explored which combined RS and GISthe variation trend weretechnique,andnoticeablethe regional land eco―environment status the regionalanalyzed;therefore.thisstudy hasland eco―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its improvement.Key words:remote sensing,GIS,land eco―environmental status,dynamic change。Tai’an City万方数据 基于RS和GIS的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及其动态变化作者: 作者单位: 程晋南, 赵庚星, 李红, 唐秀美, 索秋魁, Cheng Jinnan, Zhao Gengxing, Li Hong, Tang Xiumei, Suo Qiukui 程晋南,赵庚星,唐秀美,Cheng Jinnan,Zhao Gengxing,Tang Xiumei(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 境学院,泰安,271018), 李红,Li Hong(泰安市国土资源局,泰安,271000), 索秋魁,Suo Qiukui(济宁市农业局,济宁,272033) 农业工程学报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 0次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参考文献(17条) 1.胡习英.屈吉鸿.郭洁 城市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李志祥.田明中.武法东.孙洪艳 河北坝上地区生态环境评价[期刊论文]-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徐广亮.徐志浩.李群 济南南部山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期刊论文]-环境保护科 学 .徐旌.付保红 云南生态环境评价[期刊论文]-生态经济 .马乃喜 区域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郑新奇.王爱萍 基于RS与GIS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期刊论文]-环境科学学报 .仲嘉亮.谢勇.朱海涌 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期刊论文]-干旱环境监测 .费鲜芸.高祥伟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分类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吴炳方.罗治敏 基于遥感信息的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大宁河流域为例[期刊论文]-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吴连喜.严泰来.张玮 基于TM与IRS融合图像对土地覆盖进行分类[期刊论文]-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赖志斌.夏曙东.承继成 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在城市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模型研究[期刊论文]-地理科学进 展 .Coulter L loyd.Douglas Stow.Hope A Comparison of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imagery for efficient generation of GIS vegetation layers .Caroline MJ Dueros.Chris B Joyce Field-Based Evaluation Tool for Riparian Buffer Zones in Agriculrural Catchments .David G R ALES:A framework for land evaluation using amicrocomputer .H.ESWARAN.J.KIMBLE Land Quality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 The Next Challenge for Soil Science[期 刊论文]-土壤圈(意译名) .Chen H M.ARORA M K.VARSHNEY.K Mutual information-base image registration for remote sensing .Weiss E.Marsh S E Application of NOAA-AVHRR NDVI time-series data to assess changes in Saudi Arabias rangelands 2001(6)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范文兵 遥感与GIS技术应用探讨 -安徽地质)RS(遥感)、GIS(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新兴的具有极大应用价值的信息科学技术,在最近十余年取得了巨大发展,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出越来 越大的作用.本文将通过实例对这两大技术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一些关键问题上的应用作一些基本探讨.包括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其中具体 从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的调查过程涉及的遥感技术作讨论);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和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并从农作物生产、地质矿产和综合减灾三 方面对遥感技术的基础应用方面作了论述.另外,本文还对GIS技术的概念和特点作了简要介绍,并从区域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上对其应用成果作了阐述.2.期刊论文 林剑.鲍光淑.陈绍求.邓吉秋 GIS数据融入遥感图像理解的模型初探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作者在本文中讨论了利用电磁波散射的数值计算、高光谱、人工智能进行遥感图像理解的现状,说明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融入遥感图像理解的 重要性,概述了GIS数据融入所面临的问题,指出了GIS融入遥感图像理解对处理系统的一般要求,分析了基于数据挖掘的专家系统、神经网络、进化计算的 特点和性能.结合神经网络和进化计算能融合多源数据、高度并行、自适应、自组织能力和知识处理的能力,以及进化计算通过重组、变异和复制算法具 有优化选择的功能,构建了基于进化计算的神经网络的GIS数据,并融入模型.模型中GIS属性数据惯穿遥感图像理解的全过程,是一种高层次的数据融合,且 GIS数据特征的提取、处理和遥感图像理解是高度并行的.它是一种实现GIS数据融入遥感图像理解的有效途径.基于数据挖掘的专家系统也具有上述功能 ,但存在数据挖掘的困难.3.期刊论文 高劲松.关泽群.GAO Jinsong.GUAN Zequn 基于遥感和GIS的选址策略研究与实现 -武汉大学学报(信 息科学版))以某地新建化工厂选址为例,详细介绍了基于遥感和GIS的工程项目选址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遥感获得地物的空间属性和类别特征,通过GIS的缓冲区 分析、再分类、栅格叠加、归组、面积计算等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实现满足多个条件的目标区块的提取.作为选址模型的具体实现,以遥感和GIS分析软件 为依托,规划出了某地适宜兴建化工厂的区块,实施了化工厂选址的遥感和GIS辅助决策.4.期刊论文 陆锋.李红旮.李芝喜.Lu Feng.Li Hongga.Li Zhixi 应用遥感与GIS技术进行热带林保护区乡村混农林 业规划 -热带地理)详细阐述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热带林乡村混农林业规划项目中的应用.通过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建立乡村GIS专题数据库,结合生物生态 学理论、模糊数学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混农林业规划模型,利用GIS软件平台二次开发技术,进行了热带林乡村混农林业规划研究.结果表明,遥感与 GIS技术能有效提高乡村混农林业规划的自动化水平,使规划结果更加科学化、合理化.5.期刊论文 刘亚岚.王世新.阎守邕.周艺.魏成阶.徐枫 遥感与GIS支持下的基于网络的洪涝灾害监测评估系统关键 技术研究 -遥感学报)以对中国的洪涝灾害监测评估为例,介绍了以遥感与GIS支持下的基于网络环境的洪涝灾害监测评估关键技术系统的工作环境、关键技术流程和技术 方法。该关键技术系统以遥感和GIS为基础,快速将多源数据复合,通过网络集成了多种技术成果和数据,进行快速、准确、连续、动态与全天候的洪涝 灾害的监测与评估,为有关部门快速了解灾情、制定救灾方案以及灾后规划等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手段,已在抗洪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6.期刊论文 赵志芳.卢映祥.谢蕴宏.李文昌 镇康芦子园地区遥感和GIS成矿预测示范研究 -云南地质)利用遥感及GIS技术,对云南省重要的矿化集中域―镇康芦子园地区进行成矿预测示范的方法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在GIS平台下,充分利用遥感图 像多功能处理成果及遥感地质解译数据,综合地物化遥信息,建立遥感地质成矿模型并类比外推,在芦子园地区进行成矿预测。经对预测靶区进行野外 查证,不仅发现已有多个民采点存在,且可望近期会有找矿突破,充分说明遥感和GIS成矿预测的方法技术有效可行。7.期刊论文 周斌.叶伟.赵英杰.赵益栋.ZHOU Bin.YE Wei.ZHAO Ying-jie.ZHAO Yi-dong 遥感与GIS技术在港口环 境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初探 -水道港口)利用遥感与GIS技术对日照港港口的多时相遥感数据进行了处理,提取了涉及港口环境的植被覆盖率、岸线资源等信息,同时对港口附近海域水体中的 叶绿素和悬浮物等指标进行了定量反演.通过对处理结果的分析,对日照港的环境现状和近年来的环境质量变化给出评价并提出了一些在遥感与GIS技术应 用中应注意的问题.遥感与GIS在日照港的应用表明,遥感与GIS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大面积地获取港口周边区域的环境信息,有效地弥补传统监测手段的不 足.8.期刊论文 邓吉秋.鲍光淑 湖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信息系统RS、GIS信息集成关键技术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湖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信息系统所集成的是在湖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中,以多种数据方式存贮的基础遥感资料、专题解译资料、辅助分 析资料以及综合调查资料.文章从数据格式转换与属性传递、数据配准、影像全波段镶嵌、数据分切与检索、数据集成显示等四个方面对RS、GIS信息集 成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为湖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中巨量数据的有效集成和质量保障奠定了基础.9.期刊论文 黎夏.叶嘉安.LI Xia.Anthony Gar-on YEH 基于遥感和GIS的辅助规划模型--以珠江三角洲可持续土地 开发为例 -遥感学报)提出利用遥感和GIS来获得合理的城市发展布局和减少浪费土地资源的新方法.该模型是根据环境经济学资源分配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通过遥感和 GIS的结合来实现.模型的核心就是保证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地安排土地资源.由此评价了珠江三角洲东莞市近年来的土地开发,获得了有意义的结果.并通 过模型的运算,给出了规划期内的土地利用的优化方案,以减少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10.期刊论文 邓吉秋.严米.彭文澜.余德清 基于GIS的海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物探化 探计算技术)海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信息系统是海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成果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数据可动态更新的运行系统.这里遵循GIS软件工程的 原理和方法,分析了海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信息系统的数据、系统需求,采用原型化、结构化和面向对象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对系统数据库、功能、 结构进行了总体设计,阐述了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最后论述了系统集成的思路和模式、数据的集成处理方法以及系统开发中的几个关键内容.本文链接:.cn/Periodical_nygcxb.aspx 下载时间:日
基于RS和GIS的土地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及其动态变化―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津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