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同学利用下图甲下图所示装置置研究

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1)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_百度知道
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1)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
E为计数点、D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1)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C.baidu:①______、/zhidao/wh%3D450%2C600/sign=c96461adb351f819f1700b4eef8466db/f9dcd100baa1cdba12c8fcc2ce2de9://a,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jpg" esrc="http.20cm.52cm.baidu.16cm.则在打B点时木块的速度为vB=______/zhidao/wh%3D600%2C800/sign=738dde1fc69/f9dcd100baa1cdba12c8fcc2ce2de9://a.baidu,x2=4.hiphotos,x3=5.85cm,A://a.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zhidao/pic/item/f9dcd100baa1cdba12c8fcc2ce2de9,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td style="border-bottom:1px solid black:(x3+x4)-(x1+x2)=a(2T)2解得;font-size:90%">4×0.12=1.39:90%">.85+7:super?4;font-size,图中用的是直流电;②重物释放时应紧靠打点计时器.(2)0:nowrap:90%">(5,故:90%">;wordWfont-size:1px,以便测量更多的数据来减小误差.(2)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1≈0:nowrap:(1)①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1px"><table cellpadding="-1" cellspacing="-1" style="margin-right:font-font-size.32m/s2故答案为:font-size,所以采用的电源不对:90%">1+xx<table cellpadding="-1" cellspacing="-1" style="margin-right,有;font-size?2<td style="padding-font-size,小车释放的位置应该靠近计时器;padding-bottom:normal:normal">(3:wordWrap:a=2×0.20)×10<span style="vertical-align.52.52)×10<span style="vertical-align,B点瞬时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1px.39m/s根据推论公式△x=aT2:1px solid black:padding-bottom:vB=2T=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某学生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外力对滑块做功与滑块动能变化的关系。(1)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d=_________mm;实验时将滑从图甲所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时间△t,在本次实验中还需要测量滑块(含遮光条)的质量M、钩码的m和滑块静止时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L。(2)本实验中若M远大于m,外力对滑块做功W的表达式为W=________________,滑块(含遮光条)的动能变化量△Ek的表达式为△Ek =_____________。通过几次实验,若两者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则说明合外力对滑块做功等于滑块动能的变化量。
答案(1)15.60mm(2),
解析试题分析:(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5cm=15mm,游标尺上第12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12×0.05mm=0.60mm,所以最终读数为:15mm+0.60mm=15.60mm.即遮光条的宽度d=15.60mm.(2)滑块静止时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L,则重力对钩码做的功为,遮光条到达光电门时的速度为,所以滑块(含遮光条)的动能变化量的表达式为.考点:探究动能定理实验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教材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甲所示),但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明显小于1/5.请你参与探究:【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实验装置?【假设与猜想】甲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存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乙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的缘故;你还能做的猜想是____、____.【交流与讨论】(1)丙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就可以消除误差,大家认为他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2)他们对课本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乙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①甲同学提出把红磷更换为白磷,是因为白磷比红磷更容易被引燃;②通过粗铜丝来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利用了铜的导热性;白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③与课本实验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____.【探究与反思】为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将铜粉在残余气体中加热,观察到铜粉变黑,证明乙同学的猜想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写出该变化的文字表达式____.-乐乐题库
&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知识点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教材的实验装置做...”习题详情
19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8.9%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教材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甲所示),但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明显小于15.请你参与探究:【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实验装置?【假设与猜想】甲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存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乙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的缘故;你还能做的猜想是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读数&.【交流与讨论】(1)丙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就可以消除误差,大家认为他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他们对课本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乙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①甲同学提出把红磷更换为白磷,是因为白磷比红磷更容易被引燃;②通过粗铜丝来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利用了铜的导热性;白磷燃烧的现象是发出黄光,放热,冒出大量的白烟&.③与课本实验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比较严密&.【探究与反思】为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将铜粉在残余气体中加热,观察到铜粉变黑,证明乙同学的猜想合理&(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写出该变化的文字表达式铜+氧气加热&氧化铜&.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教材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甲所示),但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明显小于1/5.请你参与探究:【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实验装置?【假设与猜想】甲...”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要使本实验成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白磷足量;③必须冷却到室温再读数,④生成物的状态一般要求是固态等.还要注意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发黄光、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的白烟.本题是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探究,要把空气中的氧气消耗掉,在本实验中用的是白磷,白磷的着火点比较低,装置设计的也比较好,在试管外部加热铜丝,操作简单,并且试管内的空气也不会逸散出来.
解:(1)要使本实验成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白磷足量;③必须冷却到室温再读数等,故答案为: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读数&(2)生成物的状态一般要求是固态,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猜想不合理,故答案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3)还要注意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发黄光、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的白烟;故答案为:发出黄光,放热,冒出大量的白烟;比较严密&(4)在本实验中用的是白磷,白磷的着火点比较低,装置设计的也比较好,在试管外部加热铜丝,操作简单,并且试管内的空气也不会逸散出来,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故答案为:合理;铜+氧气加热&氧化铜
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属于实验探究题,回忆实验中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类探究实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设计的步骤中不同的现象去思考、去探究,从而回答题目给出的问题.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教材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甲所示),但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明显小于1/5.请你参与探究:【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实验装置?【假设...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教材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甲所示),但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明显小于1/5.请你参与探究:【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实验装置?【假设与猜想】甲...”主要考察你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知识点的认识】该探究是为了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并且是测定其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的.最早是二百多年前,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其体积的1/5的结论.目前,人们已能用实验方法精确地测定空气里氧气大约占其体积的21%. 【命题方向】近几年来,对该考点的命题,主要是围绕教材中的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中氧气的方法,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而进行的.考查的内容常常有以下七点:1.仪器和药品的选用. 2.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及其原因. 3.实验现象及其分析. 4.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5.反推剩余气体(即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6.空气的污染. 7.实验后瓶内液体的酸碱性等等. 中考的考试重点是其中的第2、3、4、5四个考点;题型主要是以实验探究的形式出现,当然有时还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解题方法点拨】在解答这类题时,一般是不考虑空气中氧气和氮气之外的其它成分.要理解该实验探究的原理如图所示, 即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空气里的氧气后,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当打开弹簧夹时,在瓶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水就会被压入瓶中,使液面大约上升至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这样通过有形的水柱体的体积来暗示无形的氧气在瓶内空气里的体积,从而推算出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含量.解答每个考点的方法点拨如下:1.仪器和药品的选用要注意两点:(1)仪器选用要恰当,填写其名称时不可有错别字;特别是燃烧匙中的匙经常被写错.(2)药品选用时,要所选的药品能够在空气中燃烧,并且还不能有气体生成.2.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及其原因,要注意以下四点:(1)操作要规范、准确;例如,引燃红磷后一定要迅速地把塞子塞紧;否则,燃烧匙进入装置过程中装置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引起实验误差;还有可能会使白烟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等等.(2)顺序要正确;例如,实验前在集气瓶中先装入少量水,然后将余下部分再划分为五等分,否则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引起实验误差;再如,实验时一定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会引起实验误差或者造成实验失败;又如,实验时还要先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否则,红磷燃烧时有部分空气从导管口逸出,引起实验误差偏大或者造成实验失败;还有,要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否则,可能使氮气仍然处于膨胀状态,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等等.(3)实验时引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瓶中,以防生成的白烟过多地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4)红磷和烧杯中的水一定要足量,否则会使实验结果偏小,引起实验误差. 3.实验现象及其分析,需要抓住两点:(1)红磷燃烧的现象--发出黄白色火焰,并有大量的白烟生成,放出热量;这说明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其实生成的白烟就是五氧化二磷的小颗粒.(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就会倒吸进入集气瓶中;且液面上升至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这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4.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要弄清两点:(1)瓶内液面上升至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也就说明了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2)误差偏小的原因有:①装置漏气;②红磷的量不足;③没待装置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并进行读数判定了(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④弹簧夹右边的导管中存有的空气进入集气瓶内;⑤红磷熄灭时,集气瓶中的氧气并没有完全耗尽,只是氧气的浓度达不到红磷燃烧的要求而已;⑥烧杯中的水可能不足以注满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当然,装置漏气还有可能会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时溢出,从而引起误差偏大;还有,集气瓶装水前,就将其划分为了五等分;这样实验前装的水会增加用来暗示氧气体积的水柱体的体积,从而引起误差偏大.5.反推剩余气体(即氮气)的性质和用途,由空气的成分可知,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通过该实验可以推断归纳出氮气的性质有: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氮气不支持燃烧,氮气难溶于水,常温下氮气是无色气体等等.进而推断出氮气的用途有:氮气常用作保护气,食品包装时充氮可以防腐等等. 6.空气的污染,由于红磷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扩散到空气中,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从而造成空气污染.7.实验后瓶内液体的酸碱性,由于红磷熄灭后不长时间,白烟也就逐渐消失,溶解于瓶内水中,生成了磷酸,导致瓶内液体显酸性;如果滴入石蕊试液会变成红色.
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教材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甲所示),但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明显小于1/5.请你参与探究:【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实验装置?【假设与猜想】甲...”相似的题目:
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污染空气的三大有害气体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近年来汽车轮胎中常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作为填充气,这种气体是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
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氧气可用于化工生产氧气可用于炼钢工业液态氧用作宇航飞行器发动机的燃料氧气可用于气焊、气割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教材的实验装置做...”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2011o珠海)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物质R应该选用(  )
2(2010o南宁)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3(2010o锦州)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10o南宁)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2010o锦州)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
3采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用下列哪种物质最为适宜(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教材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甲所示),但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明显小于1/5.请你参与探究:【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实验装置?【假设与猜想】甲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存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乙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的缘故;你还能做的猜想是____、____.【交流与讨论】(1)丙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就可以消除误差,大家认为他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2)他们对课本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乙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①甲同学提出把红磷更换为白磷,是因为白磷比红磷更容易被引燃;②通过粗铜丝来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利用了铜的导热性;白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③与课本实验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____.【探究与反思】为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将铜粉在残余气体中加热,观察到铜粉变黑,证明乙同学的猜想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写出该变化的文字表达式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教材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甲所示),但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明显小于1/5.请你参与探究:【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实验装置?【假设与猜想】甲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存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乙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的缘故;你还能做的猜想是____、____.【交流与讨论】(1)丙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就可以消除误差,大家认为他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2)他们对课本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乙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①甲同学提出把红磷更换为白磷,是因为白磷比红磷更容易被引燃;②通过粗铜丝来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利用了铜的导热性;白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③与课本实验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____.【探究与反思】为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将铜粉在残余气体中加热,观察到铜粉变黑,证明乙同学的猜想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写出该变化的文字表达式____.”相似的习题。(11分)某校学生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原理并分离提纯反应的产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冷凝管所起的作用为冷凝回流和,冷凝水从口进入(填“a”或“b”);(2)实验开始时,关..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问题人评价,难度:0%分某校学生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原理并分离提纯反应的产物。请回答下列问题:冷凝管所起的作用为冷凝回流和 ,冷凝水从 口进入填或;实验开始时,关闭、开启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应开始。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 ;能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的现象是 ;反应结束后,要让装置中的水倒吸入装置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简述这一操作的方法
;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液体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就可得到较纯净的溴苯。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用的溶液洗涤,振荡,分液;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 加入无水粉末干燥;填操作名称。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分,除特别说明外,其余每空分)()导气(分) 、(分);()吸收溴蒸气(分);()Ⅲ中硝酸银溶液内出现淡黄色沉淀(或测反应后Ⅲ中硝酸银溶液的,其变小);()反应结束后装置Ⅱ中存在大量的溴化氢,使Ⅰ的水倒吸入Ⅱ中可以除去溴化氢气体,以免逸出污染空气;先关闭和分液漏斗活塞,后开启; ()分馏(或蒸馏)点击查看答案解释本题暂无同学作出解析,期待您来作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图甲所示是缩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