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2009年俄罗斯阅兵式的某首军乐。

三军仪仗队惊艳亮相红场阅兵“中国第一男团”史话
关键字:&红场阅兵俄罗斯红场阅兵三军仪仗队中国第一男团中国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俄罗斯阅兵解放军反法西斯胜利70年
许多年之后,相信很多人依然会记得,日下午,在俄罗斯红场阅兵仪式上,那只军容严整,步伐坚定有力,吸引了全球目光的中国解放军三军仪仗队。至此之后,三军仪仗队也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中国第一男团。
中国解放军三军堪称“举世无双”
5月9日下午,伴随着莫斯科红场上空环绕的乐曲,中国三军仪仗队威武亮相接受检阅。中国军人平均身高在1.88米以上,个个帅气逼人、雄姿英发。他们身穿最新的14式礼宾服,手持95式突击步枪,伴着前苏联经典歌曲《喀秋莎》的旋律走过莫斯科红场,引来红场周边观看阅兵群众的欢呼。
“以往都认为亚洲人身材没有欧洲人好,现在完全颠覆了。”在现场的一位俄罗斯姑娘说,中国军人帅极了,她的不少女性朋友都在网上表达了对中国军人的爱慕之情。
5月9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方阵行进在阅兵式上。新华社记者贾宇辰摄
俄罗斯媒体则评价说:中国人已经超越了所有的仪仗队,他们出色的一致性,分毫不差步调一致。
早在红场彩排时,这只队伍就已出色的表现惊艳了无数人。在网友上传的彩排视频里,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的军姿英明神武,身材一流,关键是还唱得一首好歌。因为入乡随俗,他们还练了一个礼拜的俄语,唱俄文版的《喀秋莎》,引发红场里的俄罗斯人跟着哼唱。
5月9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方阵行进在阅兵式上。新华社记者贾宇辰摄
一直以来,在中国军事爱好者以及中国人民眼里,中国仪仗队的军姿步伐无疑是最好看的,他们把中国三军仪仗队的表现视为游戏当中的精灵部队,英俊、轻盈、高雅。
当然,有人认为,这可能是我们看惯了自家人的仪仗,爱得深沉,不够客观。但事实上,中国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曾不止一次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赞誉。
尼克松在《尼克松回忆录》中这样记述道:“中国仪仗队是我看到的最出色的一支。他们个子高大,健壮,穿得笔挺。当我沿着长长的队列走去的时候,每个士兵在我经过时慢慢地转动他的头,在密集的行列中产生一种几乎使人认为行动受催眠影响的感觉。”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写道:“中国仪仗队的纪律是我陪同总统出访中印象最深刻的”。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赞扬道:“中国仪仗队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堪称举世无双。”
前苏联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杜马舍夫在北京音乐厅看了仪仗队的演出后,激动地说:“你们仪仗队唱出了中国军队的军威,是世界一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是一支战无不胜的队伍。”
三军仪仗队在曲折中诞生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拥有自己的仪仗队,她是国家对外交往的窗口,体现着国家的尊严和对他国的友谊,象征着国家或军队的最高礼仪。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隶属于北京卫戍部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礼炮队等共同承担不同规格的司礼任务,主要担负迎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及纪念、庆典等重大国事活动的仪仗司礼任务。
这种礼仪传统其实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古埃及、波斯和罗马等国就有仪仗队的记载。18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广泛普及了用仪仗队来显示军威的作用。在我国更是源远流长。相传4000多年前,我国北方的华夏部落首领夏禹,曾在现今河南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会上,众多士兵手持各种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边歌边舞,以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在我国春秋时期,也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也有在大官出行时维持纪律的一个分队(多为衙役)差人之类的。
从日至1952年3月以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专门的仪仗队,但用仪仗队形式欢迎外宾的礼仪活动却可追溯到1946年。1946年3月在延安迎接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的部队,可说是人民解放军中出现的第一支仪仗队迎宾队伍。
解放初期的仪仗队
当时,党中央特地指示我军驻南泥湾某团授接组建仪仗队的任务。随后,500 名年轻、精干、身材挺拔的战士被精选而出,编成3 个连,组成我军历史上的第一支仪仗队,在延安开始进行紧张的训练。
组队伊始, 战士们听说要去欢迎一个支持蒋介石打内战的美国人,抵触情绪很大。队领导向大家讲明了执行这次任务的重要意义,并传达周恩来的指示:我们以这样的形式欢迎马歇尔,表明了我党要求和平的诚意,表明了我们的强大和力量;同时也警告美国政府,如果他们支持蒋介石打内战,中国人民是决不会答应的。因此,这项工作有着非常重大的政治意义。听完指示,大家心胸豁然开朗,开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训练中。
仪仗队队员平时穿着普通的军衣。因为当时参加大生产劳动,许多战士的军衣上都打了补丁, 直到执行任务当天,才换上一套崭新的军装。
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陪同马歇尔在延安机场停机坪检阅了这支仪仗队。仪仗队3个连队呈横队排列,每连排头是炮班, 其次是机枪班。战士们穿着崭新的军装, 紧握手中的武器,昂首挺胸,精神百倍,顺利完成了此次礼仪任务。受阅后,这支仪仗队随即解散,官兵们又回到原部队,担负起保卫延安的任务。
在解放初期,解放军仪仗队所谓的礼服,也就是当时的军服再加上皮鞋和白手套
日,新中国成立之日,许多国家宣布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10月16日,我国迎来了第一位外宾——苏联驻华大使罗申,罗申要正式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中央确定用仪仗队和军乐队举行欢迎仪式。当时将组建仪仗队迎宾的任务交给了公安警卫师警卫营。由于时间紧,临时组建的仪仗队来不及做礼服,在欢迎罗申大使时,为了显示仪仗队威武雄壮,决定上身着缴获的日军呢料军衣,下着马裤,脚穿马靴,头戴钢盔,手持上刺刀的三八式步枪。尽管着装都是缴获而来的,但队员们的动作整齐,精神饱满,任务完成得十分顺利。
“共和国成立两年多了,国门要敞开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要到我们的国家来,中国需要有一支代表中华民族礼仪的仪仗队伍。”
1952年3月,毛泽东把这一想法告诉了周恩来总理。周总理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决定在中央警卫队中选调一批骨干迅速组建中国仪仗队。日,公安部队首长签署命令,抽调公安警卫师警卫营和第二团三营组建仪仗队,并在各野战部队中挑选仪仗队员,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自此,由陆海空军种组成的代表“三军的形象,国家的尊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正式诞生。
最早的礼服——普通军装
2010年9月,解放军仪仗部队首次走出国门远赴墨西哥参加墨独立200周年庆典阅兵。日,解放军首批女仪仗兵正式亮相,并适时在室内和室外欢迎仪式中增加1个女兵方队。
完成众多礼仪司礼任务 广受赞誉
虽然,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在世界仪仗队的家族中算是后起之秀,但其以独特的礼宾形式,赢得了世界各国首脑的赞誉。1992年3月,三军仪仗队更是被中央军委授予“军旅标兵”荣誉称号。
三军仪仗队自建队以来,先后圆满完成了各种仪仗司礼任务。五十年代,三军仪仗队担负了朝鲜战争停战谈判的警卫任务,迎送了金日成、赫鲁晓夫等第一批访问新中国的外国领导人。
日,朝鲜首相金日成访华,新组建的仪仗队迎来建队后第一位外国领导人
1959年9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陪同赫鲁晓夫检阅三军仪仗队
七十年代,他们迎接了历史上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1972年,周恩来总理陪同尼克松总理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尼克松称赞说:中国仪仗队是我见过的最出色的一支部队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繁荣富强,仪仗司礼任务日趋繁重,三军仪仗队每年要担负几十次,甚至上百次迎外任务。建国35周年、50周年、60周年大阅兵,他们作为第一方队,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1991年,在我国首次举办的国际体育盛会----第十一届亚运会上,他们担负了神圣的升旗、引导和护旗任务。
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检阅了中国仪仗队
1984年,建国35周年阅兵
1999年,建国50周年阅兵
2009年,建国60周年阅兵
1997年、1999年,他们把五星红旗第一次升起在香港、澳门的上空。
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他们在短短的一周之内,迎接了46个非洲国家的元首。
惊艳的俄罗斯红场阅兵之旅并非我国三军仪仗队首次亮相海外。2010年9月,解放军仪仗部队首次走出国门远赴墨西哥参加墨独立200周年庆典阅兵。阅兵庆典的第二天,当地主流媒体《改革报》、《千年报》和《太阳报》等纷纷撰文高度赞扬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方队。
海外首次亮相
随后,三军仪仗队又先后接受意大利、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的邀请,多次走出国门,在国外的土地上大放异彩,给当地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仪仗队是中国军队的杰出代表,以英勇、有秩序、讲纪律而著名。”
登台委内瑞拉
仪仗兵的特殊选拔
三军仪仗队队员是一群特殊却又普通的军人。说他们特殊,是因为他们肩负着国家的使命, 一言一行代表着民族的尊严,一举一动代表着三军的形象。说他们普通是因为他们和其他军人有着同样的待遇,过着正常的军人生活。但普通中又蕴藏着特殊,长期以来,一代代仪仗队官兵,经过特殊的教育、特殊的训练和管理,培育了以献身仪仗、为国增光的精神,铸就了钢铁般的意志品格和特有的形象气质。
仪仗队的选拔,过去建队初期,是从全军训练好的新兵中挑选。60年代开始,是从全国各地征选。选拔的条件非常苛刻,身高要求一米八零以上,体重八十公斤左右,还要求五官端正,目光有神等等。
仪仗队选拔的条件甚至超过飞行员,潜水员。如今的仪仗队选拔的身高要求在1米88到1米92之间;解放军首批女仪仗兵90%以上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平均身高1.73米。
在发型要求上,女队员也有特殊的要求。在正式执行任务时,女队员统一在脑后挽起统一样式、统一大小的发髻。仪仗队女兵们的发髻均由专业设计师设计,保持了女军人发型的简洁与端庄,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男团”不是吹出来,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在仪仗队员每一个整齐划一的动作背后,都有着旁人难以想象的付出。每一名新入营的战士都要经过5到6个月脱胎换骨般的磨练,这种训练被他们定义为的“整容式”训练,目的就是使新兵从内到外重新锻造。
人的步幅有大有小,仪仗兵不管个头大小,都要求步幅固定,并且走百米不差分毫,走百步不差分秒。人正常的眨眼频率5至10秒1次,仪仗兵却要保持40秒眼睛不眨,确保面对外宾时“神采奕奕”。1.65公斤重的指挥刀,要在8秒内连续完成拔刀至刀入鞘7个动作,难度超乎想象……
为练出挺拔军姿,在仪仗队,无论老兵还是新兵,都要腰上别着木质的T型架子,贴着墙根联系站立,对着镜子练仪表,3个多小时才休息一下。
踢正步,要求“踢腿生风、落地砸坑”。无论是炎热的盛夏,还是寒冷的三九,他们都要在水泥板操场上一步一步地练、一厘米一厘米地扣。就是在寒风呼啸的冬天,内衣也会被汗水湿透。
加压训练为了步伐坚定
据三军仪仗队教导员透露,每位战士每年流的汗水将近1吨重;每人每年要穿破七双皮鞋;一名仪仗兵一年的训练行程超过8000公里;每名仪仗队员服役期间所踢出的正步,相当于一个两万五千里长征。
在三军仪仗队中,每一个仪仗兵的站姿都要求挺拔,自然,并能在炎炎烈日和凛冽的寒风中纹丝不动的站立三个小时以上。
他们要在迎风迎光的条件下训练眼神,40秒不能眨眼,不能流泪。透过他们的目光,体现出的是中国军人的精、气、神。除了军姿和表情训练,他们还要进行军刀训练。
军刀礼最难的动作就是刀入鞘,三军仪仗队执行队长李强称,国外的仪仗队完成这个动作通常是低着头看,两手配合完成。而我们的要求必须保持正常的军姿仪态。指挥刀重1.65公斤,长1.15米,要准确的插入只有3毫米宽的刀鞘里,这就需要一个艰苦训练的过程。李强说:“我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练习动作,刚开始练的时候倒剪经常扎进左手背,在这一年中我的左手手背旧疤连新伤,有时候还没好就又被扎开了,光被血染红的手套就有200多双。”
三军仪仗队在背后付出的艰辛普通人无法想象,但相信他们并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他们的形象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其使命,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来源:观察者网
责任编辑:白玉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人表态
o&最热新闻&o
o&最热评论&o问一首苏联军乐,俄罗斯每次阅兵都奏这首军乐,请问这首曲子叫什么?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cn/s/blog_5difty:///s/blog_5difty08 纳希莫夫海军学校进行曲
提问者评价
谢谢!非常感谢!留下QQ号行吗?真想交个朋友。。。。。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阅兵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一首很劲的俄罗斯军乐 每次俄罗斯仪仗队检阅时经常演奏 05之前的红场阅兵 都是第一首_百度知道
一首很劲的俄罗斯军乐 每次俄罗斯仪仗队检阅时经常演奏 05之前的红场阅兵 都是第一首
2005年红场阅兵时候 现代部分的第一首 之前的都是第一首
总统就职阅兵 第一首也是这个
有网友 说叫 《Победа, 》翻译过来就是胜利 但不是胜利节
有哪位知道歌名
欢迎交流每次俄罗斯阅兵式的开始都是以——胜利旗帜入场开始.com,产生于二战莫斯科会战之时,也是世界上最雄壮。haochangqing@126、最响亮的军歌,同时伴奏音乐为《神圣的战争》,也是俄军最著名的军歌,苏军红旗歌舞团第一任团长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德罗夫作曲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阅兵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一般都是‘神圣的战争’,但是05年开头的好像是‘向斯拉夫人告别’
查到了,是俄罗斯的国歌,名字叫《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帖子主题:[汇编]俄红场2015大阅兵-中国仪仗队亮相-震撼组图回放
共&2515&个阅读者&
军号:1296327 工分:899466
/ 排名:25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汇编]俄红场2015大阅兵-中国仪仗队亮相-震撼组图回放
文章提交者:小洪8033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俄红场2015大阅兵-中国仪仗队亮相-震撼组图回放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8日上午抵达莫斯科,在机场检阅仪仗队后,他直接到克里姆林宫和普京举行会谈。 普京表示特别高兴,能够在俄罗斯全民庆祝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接待习近平到访。两国是二战的最大受害者,牺牲的人数也最多。习近平说中俄当年共同抵御军国主义侵略付出惨痛的代价,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双方共同举办纪念活动就是为了警惕战争重演、维护世界和平。习近平当面邀请普京参加9月3日中国举行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每年5月9日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胜利日大阅兵,追根溯源,包括三个层次的主题:最核心层次的主题,是纪念苏联在伟大卫国战争中取得了对德国的胜利;第二层的扩展主题,是纪念同盟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的胜利;再扩展一层,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945年莫斯科时间5月9日凌晨,德国在柏林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从此,每年的这一天成为前苏联举国庆祝的盛大节日。莫斯科时间日上午10点,北京时间下午3点左右,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将在著名的红场举行。1.5万余名士兵、200辆各类军事装备、150架飞机穿越红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102名官兵也将随二战代表队出场,出场次序排在第十。中方方队是此次外国方队中人数最多的一个。俄罗斯普京总统发表致辞。他表示,卫国战争的胜利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将欧洲人民从希特勒法西斯统治下解放出来。在这个神圣的纪念日,我们缅怀并肩战胜黑暗势力的先辈。普京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作为亚洲反抗军国主义的主战场,付出了千百万生命的代价。历史警惕未来,我们今天纪念这个节日,就是要在平等安全、非结盟的基础上建立和平安宁的未来。此次“俄罗斯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阅兵参加人数超过1.6万人,近200件装甲装备亮相,143架固定翼机和直升机掠过红场上空。阅兵总指挥由俄陆军总司令奥列格·萨留科夫出任。受阅部队将分为徒步方队、装备方队(机械方队)和空中方队三大版块。与此同时,在克里米亚等俄罗斯的二十余座城市,也举行了精彩的胜利日阅兵。俄罗斯红场大阅兵观礼台上的前苏联老兵代表此次红场阅兵总指挥由俄罗斯陆军总司令奥列格·萨留科夫出任。中国国防大学装备专家葛立德教授介绍,此次红场阅兵在规模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纪录。阅兵总指挥由俄罗斯陆军总司令奥列格·萨留科夫出任。受阅部队分为徒步方队、装备方队(机械方队)和空中方队三大板块。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集体亮相,军兵种力量齐全,联合一体。俄联邦武装力量中的陆军、海军和空军三大军种,以及空降兵、战略火箭兵和空天防御兵三大兵种,还有俄联邦政府各强力部门,如内务部内务部队、紧急情况部民防学院、安全局莫斯科边防学院和铁道兵,均派遣部队参阅此次红场阅兵,总人数超过16000人。参与阅兵的徒步方阵分历史和现代两大部分。军乐队奏俄罗斯国歌,红场上礼炮齐鸣,盛大的阅兵式开始。由1万5千余名军人组成的受阅方阵迈着整齐威武的正步,精神抖擞地从红场走过。在阅兵式“历史”部分,俄罗斯陆、海、空三军方队官兵身着卫国战争时期的军装,手持当年的军旗,把人们的思绪拉回烽火连天的岁月。在阅兵式“现代”部分,俄罗斯各军兵种方队、现代武器装备方队气势恢弘地通过检阅台,展现当代俄罗斯武装力量风采。10时整,随着克里姆林宫钟声敲响,庆典开始。军乐队奏响《神圣的战争》乐曲,仪仗队护卫俄罗斯国旗入场。身着伟大卫国战争时期军装的历史阅兵方阵拉开阅兵式序幕身着伟大卫国战争时期军装的历史阅兵方阵身着伟大卫国战争时期军装的骑兵方阵历史徒步方阵中,包括了哥萨克连、民兵连、侦察兵连、工程兵连、水兵连、航空兵连和步兵连,受阅人员身着卫国战争时期的苏联红军服装,并持苏联红军各方面军军旗以及参战部队和兵团旗帜。俄罗斯女兵受阅方阵参加阅兵式徒步方阵的包括军事学校和高等军事院校的学员,苏沃洛夫陆军学校、纳希莫夫海军学校和中等军事学校的学员,以及俄西部军区、紧急情况部、内务部内卫部队和联邦安全局的军人。中国、印度、独联体等个10国家的方队也参加了阅兵。万众瞩目中,由102人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通过红场,这是中国首次派出仪仗方队参加红场阅兵,伴着《喀秋莎》乐曲,他们军容严整,士气高昂,步伐坚定有力,走出了军威,彰显了国威。习近平起身向他们挥手致意。中国解放军仪仗队走过红场接受检阅!他们身穿最新的14式礼宾服,手持95式突击步枪,伴着经典前苏联军乐《喀秋莎》的旋律走过莫斯科红场。中国三军仪仗队人数居外军方队之首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正式亮相莫斯科红场,参加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中国方队随二战代表队出场,出场次序排在第十。队员们伴着俄罗斯名曲《喀秋莎》通过红场,为配合节奏较快的《喀秋莎》,队员步伐由平时的每分钟110步至116步,临时提高到每分钟120步。外国阅兵方阵中方人数最多 “最初俄方计划中方参阅人数为75人,经双方协调后,增至102人。”三军仪仗队政委刘海明介绍,中国方队人数最多,其他9个国外方队均为70人左右。此外,中国方队还将首次采用8×12长条队形。据介绍,三军仪仗队于4月初接到任务,当月15日开始组建方队。该方队属于新老搭配组合,年纪最小的仅18岁,年纪最大的34岁。参与阅兵训练的预备队员共有150多人,分为9个排面进行严格训练。第一排面队员平均身高为1.93米,第九排面平均身高为1.87米。队员们每天训练时间达10个半小时。此次将抽调出表现最好的6个排面前往俄罗斯。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自1952年组建以来,已累计完成了3800次仪仗司仪任务,其中,仅2014一年,仪仗司仪任务就达222场次。据俄罗斯国防部消息,阅兵中21个地面装备方队、194台各型作战装备公开展示,其中大多数是俄陆军和空降兵部队的主战装甲装备和刚刚列装的新型装备,如T-14“阿玛塔”主战坦克和T-15重型步兵战车等,以及各型主力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和“伊斯坎德尔-M”战役战术弹道导弹等。今年5月9日莫斯科胜利日阅兵式的特点不仅在于参加人数和军事装备数量众多,而且在展示新型武器的数量方面(超过70件)也将创下纪录。计划出动军事装备的数量是去年的1.5倍,约达200件。”在阅兵式上穿越红场的新型武器包括“MSTA-S”自行榴弹炮、“伊斯坎德尔”战役战术导弹、“虎”式装甲车和“台风”装甲车、BTR-82A装甲运兵车、T-90坦克、“山毛榉-M2”和“道尔-M2U”防空导弹、“铠甲-S1”防空火炮导弹以及S-400防空导弹系统发射装置。此前从未面世的以“阿尔马塔”“库尔加涅茨-25”和“回旋镖”平台为基础的最新系列装甲车也向公众公开。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俄军新一代主战坦克:T-14“阿玛塔”,它实际是俄军新一代重型通用履带底盘的代号,本次阅兵式上有3种战车采用了该种底盘,T-14坦克是其中的核心装备之一。T-14主战坦克特点如下:1 首次采用无人炮塔(乘员全部置于车体内部),2首次在坦克上搭载AESA(有源相控阵)雷达,3搭载了最新的“阿富汗石”主动防御系统。RS-24“亚尔斯”洲际导弹发射车是近年来俄军除白杨M外,装备的另一种新型洲际导弹,也是此次阅兵式上的大亮点之一。战略火箭军最新型的PC-24“亚尔斯”陆基洲际弹道导弹,这也是俄罗斯“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体系中新一代陆基战略核力量的主力装备。航空阅兵式阵容强大, 共有143架飞机和直升机参加,是去年的两倍。其中包括苏-27和苏-34战斗机、米格-31截击机、雅克-130教练机、安-124-100鲁斯兰和伊尔-76运输机、A-50雷达侦察机、图-22M3、图-95和图-160战略轰炸机、米-8、米-26、米-28和卡-52直升机以及“安萨特-U”教练直升机。5月9日夜8时(莫斯科时间下午3时),不朽军团大游行在莫斯科红场开始,共有20万人参加, 纪念卫国战争期间为反法西斯做过贡献的老兵。
刘少奇女儿刘爱琴、朱德外孙女刘丽、中共早期革命者李范五儿子李多力以及解放军将领刘辉山女儿刘霞及家人,举着毛主席等7人肖像走过红场。毛泽东女儿李敏因身体不适未前往俄罗斯,因此由中方代表代替李敏手举毛泽东、毛岸英肖像。此次是俄罗斯自成立独立国家以来在红场规模最大的一次阅兵,从俄罗斯角度来讲,这是向全世界昭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所做的突出贡献,也是让更多人更重视了解前苏联在二战中作出的牺牲,让大家不要忘记历史。
通过大规模阅兵,唤醒俄罗斯民族历史上的贡献。通过怀旧的阅兵环节邀请二战老兵参加、展示二战期间的阅兵坦克、服装等形式,能让人们更加回忆起这段历史,正确认识和评价这段历史,减轻一些负面因素的无限放大。邀请多个国家领导人出席阅兵活动,10个国家仪仗队参加阅兵式,彰显俄罗斯在第二次反法西斯斗争中的正义性,让各国领导人进一步了解俄罗斯国家对世界安全的看法和立场。也是要借这个机会向国际社会宣传俄罗斯的政策,回击西方社会对俄罗斯的打压,振奋俄罗斯民族精神。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日。70年前,苏联军民经过浴血奋战,将德国法西斯侵略者赶出家园,并同其他国家军民一道乘胜追击,攻克柏林,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的胜利。俄红场大阅兵庆典结束后,习近平夫妇同其他代表团团长夫妇一起从红场来到亚历山大花园,向无名烈士墓献花,并肃立默哀。随后,各代表团团长夫妇集体合影留念。[注]:本帖全部文图资料由小洪-5-9新浪网、凤凰网收集汇编隆重纪念\热烈庆祝——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苏俄卫国战争\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汇编]俄红场2015大阅兵-中国仪仗队亮相-震撼组图回放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6327 工分:899466
/ 排名:259
左箭头-小图标
强烈企盼:今年“九-三”中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激越再现“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方队和“国军”授阅方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20507 工分:55706
左箭头-小图标
其实俄国的阅兵不好,第一衣服太光鲜,没有我兔的朴素。第二军旗花样多,没我兔的单一。第三军乐太强烈,没我兔的温和。第四步伐太大,没有我兔的墨守成规。第五装备太老,七十年前的坦克都还有而且还能开,没我兔全新装备来得洒脱。以上几点就能证明俄国的阅兵不如我兔的阅兵好了,不足这处请补充,不喜勿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6327 工分:899466
/ 排名:259
左箭头-小图标
俄罗斯国防部向中国三军仪仗兵授予纪念勋章俄罗斯国防部5月6日在莫斯科授予参加红场阅兵的中国仪仗兵纪念勋章。112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官兵将于9日参加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红场阅兵。新华社记者贾宇辰摄5月6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官兵在授勋仪式前列队集合。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不愧为全世界最威武、最严整的仪仗兵!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6327 工分:899466
/ 排名:259
左箭头-小图标
[相关链接]: 为什么解放军的正步特别好看?1984年大阅兵,史上最有气势的刺刀方阵文革结束之后,我国一共进行过三次大阅兵,即1984年建国35周年大阅兵,1999年建国50周年大阅兵和2009年建国60周年大阅兵。无疑,每一次阅兵式,武器装备都越来越先进,但是就气势而言,很多阅兵爱好者还是推1984年阅兵式为第一。最主要的原因,是1984年的阅兵式上,有连续5个刺刀方阵,连续5个霸气爆表的劈枪动作。所谓劈枪,是指分列式方队在通过主席台,下达“向右看”口令、齐步转正步时,所有官兵随着正步的节奏,将上了刺刀的步枪从肩扛改为手持,随即用力向前劈出,变成挺枪前进的姿态。按照劈枪动作的要求,整个动作过程中,要有极其整齐的“咔咔咔”三声。第一声,在步枪下肩,左手接住护木时;第二声,是将枪身用力转向前方,从侧靠身体的状态变为竖直向前的状态;第三声,是在将枪用力向前劈下,刺刀从朝天转为指向斜上方,枪托拍在胯骨部位。这三个动作,在“咔咔咔”三声中,方阵立即从扛枪的和平姿态,变成挺枪前进、一往无前,杀气腾腾。行进中,后排士兵的刺刀距离前排士兵的耳根只有12厘米,却能保持严整步伐前进,任何国家的阅兵式都没有出现过这样严整、连续的震撼劈枪。当时观摩的外国媒体、使节和友人的反应基本上来说是这样的↓之后的两次大阅兵,由于枪械换装,大部分方阵使用的新式枪械长度更短,不适宜表演劈枪,这个动作就减少或取消了,再也没有出现过5个徒步方阵连续劈枪行进的霸气场面,就观赏性而言,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中国仪仗队的挑选标准那是很高的除了阅兵式,肩负着展示国家最高礼仪任务的解放军仪仗队也将“中国式正步”的名誉远播天下。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外交事业蓬勃发展,急需一支仪仗司礼部队。1952 年3 月,周恩来开始正式组建我国仪仗队。公安部队首长签署命令:在警卫一团范围内挑选一批优秀骨干,挑选的条件是:政治素质一流,身体条件好,身高适中,相貌英俊。选拔的具体条件非常严苛,队员身高必须在180~190cm 之间, 体重80kg 左右,五官端正、目光有神,气质与身体协调性要好。最重要一点,仪仗队队员的政治条件,要经过十分严格的政审,报名者所有的亲属都在政审范围之内,完全没有问题才能通过。征兵过程中,一名普通战士只有一张政审表,而选拔一名仪仗队战士则需要几十张政审表。经过一年的紧张筹备,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正式组建完毕。经过这样严密的层层筛选,选出来的都是人尖儿。而训练十分严格,踢正步时,要求“踢腿生风、落地砸坑”,队员们要在小腿上绑5kg 重的沙袋,一踢就是上百次、上千次。为了从练兵场走向阅兵场, 他们每个人每年平均要穿破7 双皮鞋,每一个士兵脚上都有磨破的伤痕。每一个仪仗队队员一年的训练行程都要超过8000km,在服役期间所练正步的路程相当于一次两万五千里长征。由于数万次的端枪、托枪和长年穿马靴踢正步,有30% 的队员患过颈椎病、腰椎病,80% 的人患过静脉曲张,100% 的人脚上长过鸡眼等。这样训练出来的仪仗队受到了多国元首的好评。以这次红场阅兵为例,中国方阵的平均身高1.88米,是所有参阅方阵中最高的。而东亚人的体型一般不如俄罗斯人粗壮,显得更加挺拔英朗,夹在体格粗壮的俄罗斯方队之间,确实很像“精灵族”。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
不愧为全世界最威武、最严整的仪仗兵!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6327 工分:899466
/ 排名:259
左箭头-小图标
[相关链接]: 为什么解放军的正步特别好看?为什么解放军的正步特别好看?表现普鲁士士兵走正步的绘画正步的发明人是德国人,应用于普鲁士军队。这种步伐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的一种民间舞蹈,特点是大腿僵直向前踢出90度(当今的爱尔兰踢腿舞蹈仍然可以看到其痕迹)。18世纪中,在由佛里德里希大帝率先在普鲁士军队阅兵式中,这种民间舞蹈的步法正式升级为“正步走”。△前苏联阅兵式上的苏军方阵如今,各个国家、地区的正步步法有所不同,都在普军正步的基础上加上各自的改进,但行进时的主要特征为上身直立,两腿绷直和两脚用力砸地,意在展现军威。德国的军事思想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军队建设。上世纪20年代,正步开始成为国民党军的主要队列动作之一。△1959年国庆阅兵的训练照片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中首次出现阅兵条款,对正步行进步法的整齐划一有着苛刻的要求——“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这是为中国人的身材度身定造的,动作流畅而严整,尤其讲究手臂、腿动作的划一,气势无与伦比。而没有根据自己国人身材,生搬硬套过来的反面例子,就是朝鲜,因为体格不够,又要依照苏式踢腿和跨步标准,身高远远不及俄国人的朝鲜军人踢起正步来就显得蹦蹦跳跳,过分活泼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87718 头衔:铁军侦察兵 工分:163423
/ 排名:6199
左箭头-小图标
展示中国军队风采、扬雄中国军人英姿。中俄两国携手并肩、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帖子大气图文并茂、小洪作品出手不凡!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6327 工分:899466
/ 排名:259
左箭头-小图标
5月9日上午,伴随着莫斯科红场上空环绕的乐曲,中国三军仪仗队威武亮相接受检阅。中国军人平均身高在1.88米以上,个个帅气逼人、雄姿英发。他们身穿最新的14式礼宾服,手持95式突击步枪,伴着前苏联经典歌曲《喀秋莎》的旋律走过莫斯科红场,引来红场周边观看阅兵群众的欢呼。 “鹅步”、“正步”红场PK “以往都认为亚洲人身材没有欧洲人好,现在完全颠覆了。”在现场的一位俄罗斯姑娘说,中国军人帅极了,她的不少女性朋友都在网上表达了对中国军人的爱慕之情。
俄罗斯媒体则评价说:中国人已经超越了所有的仪仗队,他们出色的一致性,分毫不差步调一致。
在现场的一位俄国军人则从专业角度点评了中俄两国军人正步的不同。
他说,俄罗斯正步,是对前沙俄军队传统正步稍作修改后形成的。俄国军人正步走时,上体躯干保持正直,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向后摆臂时,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35厘米,脚向前方踢出时,腿要绷直,脚尖上跷,腿与地面平行,两腿夹角90~100度,通过检阅台向右看时,头要上扬30度,以体现自豪感。
为此在军界,也有人讲这种正步的走法为“鹅步”。
中国正步则汲取了德式、苏联正步的经验并加以改动,使它更适合于中国人体型,同时更显威严。
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中首次出现阅兵条款,对正步行进步法的整齐划一有着苛刻的要求———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
俄罗斯军人踏步时要将下巴扬起受阅,彰显自豪感。而中国军人受特有的东方内敛文化影响则不要求扬起下巴,以避免被人解读成有傲慢倾向。——摘自有关报道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6327 工分:899466
/ 排名:259
左箭头-小图标
“中国方阵太优雅、太整齐划一了!”伴着《喀秋莎》的旋律,由102人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方队从容、昂然地走过红场,检阅台上,习近平主席起身向他们挥手致意。9日阅兵完毕后,各国仪仗队的队长出现在广场上,其中中国三军仪仗队队长李本涛受到特别关注,不少俄罗斯人都要求与他合影。迄今为止,中国三军仪仗队共赴海外执行过5次受阅任务,9日参加红场阅兵的中国受阅方阵为102人,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而在此次受邀参加红场阅兵的10个国家中,中国方队也是人数最多的,其他9国方队受阅人数都是70人。三军仪仗队在阅兵仪式上的完美展示也得到了俄方的赞许。9日,习近平与俄总理梅德韦杰夫会面时,梅德韦杰夫称中国方阵“给人印象非常深刻,训练水平非常高”。来源:环球时报日 03:11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6327 工分:899466
/ 排名:259
左箭头-小图标
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日大阅兵解码报道来源:
[今日亚洲]今年的阅兵到底在哪些地方与众不同?我们通过一组数字来全方位解读。事实上,今年的红场阅兵只是俄罗斯胜利日全国大阅兵的1/26——包括首都莫斯科在内,9号、俄全国共有26个城市将举行阅兵活动——从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到黑海沿岸的新罗西斯克,再到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参加各城市阅兵式的俄军将达8.5万人。此外,俄罗斯今年的阅兵还将“走出去”。据俄国防部消息称,俄罗斯将专程派1050名官兵、86辆武器装备、29架固定翼飞机、4架直升机分赴吉尔吉斯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等地,参加当地组织的胜利日阅兵。而作为重头戏的莫斯科阅兵,则在规模上创下了冷战结束以来的新纪录。俄国防部数据显示,参加5月9日红场阅兵的有15000名官兵、196辆战车装备和143架飞机。其中由俄国防部派出的约12000名官兵组成36个受阅方阵,其他强力部门派出的约1300人组成6个方阵。对于如此大规模的纪念活动,俄罗斯民众如何看待呢?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4月底的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0%的受访者都表示将观看红场阅兵的电视直播。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0条记录]&分页:
&对[汇编]俄红场2015大阅兵-中国仪仗队亮相-震撼组图回放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罗斯阅兵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