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图法的特点》 第五版电子版,谢谢啦

探讨使用《中图法》第五版后的图书改编问题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探讨使用《中图法》第五版后的图书改编问题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中图法1】《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电子版1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中图法1】《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电子版1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44|
上传日期: 15:01:4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中图法1】《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电子版1
官方公共微信《中图法》第五版修订重点与使用方法 吴伟民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中图法》第五版修订重点与使用方法 吴伟民
《​中​图​法​》​第​五​版​修​订​重​点​与​使​用​方​法​ ​吴​伟​民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第三章《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概述;一、《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发展历程;1、《中图法》编制背景和修订发展;《中图法》是为适应我国各类型图书情报机构对文献进;1971年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向全国发出编辑;2、《中图法》版本系列;《中图法》为满足不同图书情报机构、不同文献类型分;满足不同规模图书情报机构使用的版本,如《中国图书;满足不同专业图书情报机构使用的版本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概述一、《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发展历程1、《中图法》编制背景和修订发展《中图法》是为适应我国各类型图书情报机构对文献进行整序和分类检索的需要,为统一全国文献分类编目创造条件而编制和发展的。1971年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向全国发出编辑《中图法》的倡议,1973年发行了试用本,经过征求意见和修订后,1975年正式出版了《中图法》第一版。《中图法》问世后迅速在全国推广应用,成为我国应用最广泛的分类法。根据用户和科学发展的需要,20多年来进行了三次版本更新。1980年出版第2版,1990年出版第3版,1999年出版第4版。第4版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更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2、《中图法》版本系列《中图法》为满足不同图书情报机构、不同文献类型分类标引和检索的需要,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个系列,包括:满足不同规模图书情报机构使用的版本,如《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中图法?简本》、《中图法?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等。满足不同专业图书情报机构使用的版本,如《中图法?教育专业分类表》、《中图法?医学专业分类表》、《中图法?农业科学专业分类表》、《中图法?劳动科学专业分类表》等。满足不同文献类型使用的版本,如《中图法?期刊分类表》。满足分类主题一体化标引的版本,如《中国分类主题词表》。满足计算机编目和检索的版本,如《中图法》第4版电子版。还有《中图法索引》、《中图法》使用手册、《中国分类主题词表》标引手册、《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等。二、编制原则1、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依据,以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文献出版的实际为基础,将科学性、实用性、思想性有机地统一起来。2、以编制分类检索工具和进行文献分类检索为基本功能,兼顾文献分类排架的需要。3、分类体系是以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为基础,依照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从理念到应用的原则构建的逻辑系统。分类体系要充分考虑文献分类的特点和需要,文献聚类的方向和集中的程度要以提高分类检索效率为依据,类目设置既要保持相对稳定性,又要有一定的动态性,及时反映新学科、新主题、新事物的发展,不断加以修订,以满足文献分类的需要。4标记系统的设计和标记符号的配置,要充分满足分类体系的展开和不断扩充的需要,有较好的结构性,以揭示类目的等级结构,力求简明、易懂、易记、易用、易于扩充。5、兼顾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图书馆和情报机构类分文献的需要,编制不同功能、不同载体的系列版本,为全国文献统一分类编目,实现书目数据共享创造条件。三、《中图法》的体系结构1、基本部类《中图法》分为五个基本部类,其基本序列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宗教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2、基本大类在五个基本部类的基础上,形成22个大类的知识分类框架: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
哲学、宗教C
社会科学总论D
政治、法律E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社会科学 H
语言、文字I
历史、地理N
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Q
医药、卫生S
农业科学自然科学T
航空、航天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Z
综合性图书?????????
综合性图书3、类目(包括通用复分表和专用复分表的子目):是构造分类法的最基本要素,每个类目代表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文献集合。一个类目是由类号、类名、类级、注释和参照组成。 类号生物力学类名生物生物力学,骨、软组织力学以及生物力学在生物注释和医学工程中的应用等入此。参照类级参见Q66 标记符号(类号):是类目的代号,决定类目在分类体系中的位置。文献经过分类标引之后,作为组织分类文献排架的排架标识、组织分类检索工具的检索标识。类名:是类目的名称,用描述文献情报内容的术语直接或间接表达类目的含义和内容范围。类级:是类目的级别,在印刷版中用排版的缩格和字体表示,代表类目在分类体系中的等级即划分的层次,显示类目间的等级关系。注释和参照:对类目的含义及内容范围、分类方法、与其他类目的关系等进行说明。四、立类的基本原则分类法的每一个类目都是一个特定的主题概念,都表达了一定学科知识的内涵和外延。1、文献保证原则类目所代表的事物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同时还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关于该事物的文献。2、稳定性原则类目的设置要考虑它在相当长一个时期是稳定的。3、发展原则以发展的眼光,有预见性地为某些有强大生命力的新事物编列必要的类目,或留有发展余地。4、均衡原则《中图法》在类目设置上要考虑各学科领域类目分布的均匀度。5、立类必须概念清楚设置的类目内涵、外延、学科属性与其他类目的关系要清楚。五、《中图法》类目的划分《中图法》主要从学科分类和知识分类的角度来揭示文献内容的区别与联系,按学科和专业集中文献,提供从学科和专业出发检索文献的途径。重视类目之间的内在联系,贯彻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从理论到实践的划分原则。类目按学科系统排列,组成一个严密的概念等级分类体系,显示各学科知识在分类体系中的位置,反映学科知识之间的亲疏远近和隶属关系。1、 类目划分的基本原则类目划分一般是选择事物的本质属性中最有检索意义的属性作为划分标准。类目划分基本上遵循逻辑划分的规则,在同一划分阶段中,一般只使用一个划分标准,以保证划分后的子目相互排斥,外延不相交叉。类目划分时力求全面,使由一个上位类划分出来的一组下位类的外延之和等于上位类的外延,以保证类列的完整。在划分各个阶段尽量设置相应的总论性类目。2、 类目划分的若干技术方法由于文献分类的特殊性,编制分类法时实际上不可能严格地按逻辑划分的规则进行,而是根据文献的特征和检索的需要,有所变通地确定类目划分的方法。(1)在类目划分中,凡涉及到共性区分的问题时,一般都采用编制通用复分表、专类复分表、“一般性问题”以及采用类目之间的仿照复分来处理。(2)在同一划分阶段中,多数类目使用同一分类标准划分,个别类目采用其他分类标准划分,并排列在类列之后,如“K2中国史”,多数类目按时代划分,少数类目按民族和地域划分。(3)当某些事物具有的若干属性都可作为检索入口,但又不宜在逐次划分过程中分别使用这些属性作为分类标准时,就同时使用若干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即采用多重列类法。如J312/J315。(4)在建立局部类目体系时,采用学科、事物的“问题”或“方面”作为分类标准,把某学科或事物包含的全部问题或各个方面,在同一划分层次上进行显示。如“F12 中国经济”。(5)在类组性的类目下,很难使用同一种分类标准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划分,而根据类组所包含事物的特征分别选用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如“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6)对类目进一步划分时,如涉及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不同分类标准时,通常是把类列的子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性或理论方法性类目,第二部分是专论性或具体问题(事物)类目。如B2、B22/26。(7)为满足某些专业特殊的检索需要,有时按一定的属性对某些事物相对集中列类,如在医学类把“肿瘤”等按病因集中列类。(8)广泛采用交替列类法,为具有双重隶属关系的学科或事物分别编列正式类目和交替类目。(9)把若干相近的并列概念合并,建立一个类目或类组。如G类。(10)有限地采用字母标记法列类。如“TP312 程序语言”。(11)有限地采用双表列类法。如“D9法律、DF法律”。3、 分类标准的使用次序分类标准的使用次序,决定文献聚合成类的次序和按某种属性集中的程度,决定着分类法局部的类目体系,对分类法的性能有重大的影响。(1)优先使用的分类标准一般是该学科、事物的主要分类标准,如经济类首先使用经济活动的领域作为主要分类标准,而不是按经济活动的地域或时代分;在历史类首先是以历史活动的国家、地域作为主要分类标准,而不是按历史的时代分。(2)优先使用能形成具有科学认识意义的类目体系的分类标准,如:政治经济学类下,主要以“社会生产方式”这个分类标准。(3)根据学科或事物属性的重要性与检索意义,确定分类标准的使用次序。如文学作品的引用次序是“国家 体裁 时代 题材”(4)优先使用具有较高检索意义的属性作为分类标准。如A类首先按经典作家分,而不按著作的内容或形式分。4、 类目的排列类目的排列包括纵向排列和横向排列,纵向排列决定于分类标准的使用次序,横向排列指一个类列中同位类的排列。(1)优先使用事物的客观发展次序、事物内部固有的次序、科学的系统次序以及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次序排列同位类。如“G61/G65各级教育”按教育的等级由低向高排。(2)同位类的排列贯穿着从总到分、从理论到应用、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次序。如在农业类,先排农业的共性问题和通用技术类目,再排农作物、园艺类目。(3)当某类事物的客观次序不明显或某种人为的次序更有利于检索时,则按人为次序排列同位类。主要是按类目的重要程度、文献的多少、通常的习惯次序以及从现实到历史的次序排列。如“S5农作物”按作物的重要程度排。(4)对于性质相同或相似的类列,采用统一或对应的排列方法,以提高助记性。如“Q941植物演化与植物发展”和“Q951动物演化与发展”、“TQ173搪瓷工业”和“TQ174陶瓷工业”。运用复分或仿分的办法将类目展开,也是达到类列的统一排列或对应排列的手段。六、各学科门类的编制结构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类目的编列(A)该类具有特藏的性质,根据文献编著特点和检索的需要,首先按著作类区分为原著、传记、学习和研究三大部分,继而采用“依人列类”的方法按经典作家列类,在各经典作家之下,分别再按著作体例或传记体例细分。2、哲学、社会科学类目的编列(B―K)哲学社会科学类目的学科内容与空间、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国家和时代就成为这部分学科的重要分类标准。在各学科的理论方法之后,突出序列世界各国的的社会活动。如首先按国家区分的有B1/7各国哲学、D5/7各国政治、E1/7各国军事、I1/7各国文学、K1/7各国历史等。在第二层次按国家区分的有D8外交国际关系、D9法律、F3/8部门经济、J2/8各种艺术等。学科内容不按国家区分,而只在学科概况或事业下按国家区分,如G2/3文化、G8体育等。另外也有的学科只按学科内容分,不按国家或时代分,如B81逻辑学、B82伦理学、B83美学、B84心理学、B9宗教、H语言文字等。由于时代的区分一般是限定在一定的区域,所以哲学社会科学类目的时代区分,都规定在国家区分之后进行。如各国哲学按“国家――时代――哲学家”的次序划分,各国文学作品按“国家――体裁――时代”的次序划分,各国历史按“国家――时代――史实”的次序划分。3、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类目的编列(N―Q)自然科学(狭义的自然科学)类目的划分主要是根据研究对象的物质结构或运动形式,类目的排列主要依据事物内部自身的规律和系统。4、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类目的编列(R―V)工程技术类处理总论和专论主要有三种类型:(1)在具体事物之前编列“一般性问题”,是该类事物进一步细分的依据,起专类复分表的作用,如TP30。(2)在具体事物之前编列该类事物通用方面的类目(总论性类目),然后编制专类复分表,作为该种具体事物进一步细分的依据,如U674.1/.98后的复分表。(3)既不编列“一般性问题”,也不编制专类复分表,专论性类目的细分直接仿总论性类目分,这时整个总论性类目相当于一个大的专类复分表。如U44、U448.1/.5。生物学、医学和农业科学类目大体都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该学科的基础理论或具有共性的类目,后一部分是具体生物、具体疾病或生产对象的类目。5、综合性图书类目的编列(Z)该类是根据文献著述、出版的形式特点编列的。参考工具书按“出版物类型―国家”的次序列类。七、依人列类问题依人列类,是指以人作为分类标准编列类目。这不尽符合分类法编制的基本原则,但考虑到某些文献的特殊性和某些检索要求,《中图法》有限地编列了依人列类的类目。如A类按六位革命导师列类、I210鲁讯著作及研究、B类的各国哲学类下按哲学家列类。八、各学科门类中按时代、时间区分的办法1、历史与现状的区分。对某问题进行具体的研究、评论,归入现状;对某问题的发展、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的记叙,归入历史(包括专门史)。当历史与现状难以确定时,一般可归入历史。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入K27,不入D6。2、编列按时代区分的类目时,一般都采取与时代复分表相同的划分标准和排列次序,并且使用统一、对应的配号法,以增强类表的逻辑性和助记性。如B12-B15与国际时代表对应,K21-27与中国时代表对应。3、根据学科或国家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时代划分标准。如中国文学作品划分为古代、“五四”以后、建国以后三个时期。九、总论与专论《中图法》在编制中编列了不同层次的总论性类目及专论性类目。一般来说,总论是指某类事物的整体、各个方面或某一方面;专论是指某整体的组成部分、某种事物的各个方面或某一方面。类目体系的展开,遵循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从理论到应用的原则。各学科或专业从整体到局部通常都划分成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总论性的,后一部分是专论性的。如C、N类分别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总论。K20是总论,K21/27是专论。类分文献时凡能入专论的就不入总论。如:“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入D669.5(专论中国青少年问题),不入C913.5(总论青少年问题)。十、多重列类法《中图法》在编制中原则上遵循逻辑划分的规则。对类目的划分,在同一划分阶段只使用一个分类标准进行,从而产生出一组性质单纯、外延不相交叉的平行概念(同位类)。由于客观事物都具有多种属性和多方面的联系,因此可以多向成族(类)。为满足对某事物从不同的属性方面论述的文献分别加以集中(即文献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分别加以集中),《中图法》在编制时有选择地采用了多重列类法。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文学作品欣赏、行业资料、98中图法等内容。 
 中图法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讲义《中图法》是一部综合性分类表,也就是说《中图法》是能够供所有 学科专业文献标引和检索使用的...  中图法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中图法一.中图法简介:《中图法》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简称,是我国目前通 用的类分图书工具;是一部大型列举式...  中图法分类号查询(全部简表) 中图法分类号查询(全部简表)中图法分类号与中图分类法查询生物科学属于 Q 类, 医学类属于 R 类, 可以直接转至 Q 或 R 类...  中图法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详表 A A1 A11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详表 A A1 A11 A12 A13 A14 A15 A16 A18 A2 A21 A22...  中图法简表(第五版)2010年8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  26 中图法 S 农业科学 ... 27 T 工业技术 ......  中图法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中图法》第五版修订情况及 各类修订要点介绍 国家图书馆 朱芊 zhuqian@ 办公室电话: 《中图法》第...  中图法_广告/传媒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编辑,图书,中图法,分类,图书馆,分类《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四版)类目简表详细内容见网站:/...  中图法分类简介_法律资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中图法》分类简介⑴、分类表的结构组成 《中图法》分类表的结构组成是:基本部类,大类,简表,详表。 ①、基本...《中图法》第五版广义借号法类型分析本刊浏览 - 公共图书馆
《中图法》第五版广义借号法类型分析
& 《中图法》第五版广义借号法类型分析于新国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天津& 301607[摘要]利用类级分析的方法,文章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中的各种广义借号法类型,即上借法、同借法、下借法、八分法、双位法、扩借法进行了举例分析和探讨。[关键词]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编号方法& 广义借号法An Analysis for the Types of Generalized by Law No. in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 Fifth EditionYu XinguoTianjin Petroleum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Library, Tianjin 301607[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o use examples the types of generalized by law No. for the No. act by the upper class, with the bit type number by the act, by the lower classes of act No. eight method, double-digit method, expanded by act No. in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 fifth edition, using category-level analysis method.[Keywords] Chinese Library C N Generalized by Law No.1& 《中图法》第五版中的广义借号法类型《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第五版(简称五版)已于2010年9月出版。五版的修订幅度较大,新增了1 631个类目,修改了5 200多个类目,停用和直接删除了约2 500个类目[1]。随着五版类目的新变化,其中涉及采用不严格层累制编号的特殊编号方法,或可称为广义借号法[2]也随之出现了新的变化。正是这些广义借号法类号,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使分类工作人员产生困惑,有时会造成类号识别与使用的错误。作为文献分类工作难点之一的类目复分加&0&问题,一直困扰图书馆文献分类领域达数十年,究其根源也皆与广义借号法类号有关[3]。因此,在使用五版的同时,有必要对其中的广义借号法及其各种不同类型进行分析探讨,以促进《中图法》的不断完善和图书馆文献分类标引工作。五版中的广义借号法类型可分为4大类6小类。4大类分别是:上位类号借号法,简称上借法;同位类号借号法,简称同借法;下位类号借号法,也可称为广义下借法,简称下借法。其中又可细分为一般下借法,简称下借法;八分下借法,简称八分法,也称扩九法;双位下借法,简称双位法,也称百分法;扩号借号法,简称扩借法。2& 《中图法》第五版中的上借法分析上借法属于广义借号法的4种类型之一,是本级类号借用上位类号的号码位数,并按其顺序依次配号的一种借号方法。采用上借法的目的,是为了缩短类号或对重点类给予较宽裕的号码。上借法也是广义借号法中唯一一种不以扩充同位类目为目的的借号法。上借法在《中图法》电子版[4](简称电子版。其1.0版适用于《中图法》第四版,由于五版的电子版尚未出版,因此,当五版类号与四版类号相同时暂可利用)MARC数据框&260 类目&字段中表示类目类型的字段指示符1标注的数字为&3&。上借法的类级特征是存在无号跳级现象(所谓跳级,是指类号中缺少某个类级),即在跳级处并没有号码存在。上借法的类号位长特征为缩短类号,即每使用一次上借法,就比同级层累制类号减少一位号码。上借法的优点,一是号码简短,每使用一次就比同级层累制类号缩短一位;二是可以发挥上位类闲置号码的作用,更加充分地提高号码资源的利用率。它与广义借号法其他类型的共同缺点是类级不直观,类号与类级不具有一一对应性,即类号位数不能直接反映类级。上借法的误识特征是在使用中容易被误认作上位类号。如当某图书馆分类使用本规定&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类分至4级类时,本应将含有上借法的5级类目X758《有色金属资源循环理论与方法》分入其上位类 &X756冶金工业&,结果仍将其误认作4级类标引为&X758有色金属工业&。如《中外诗歌精选》应分类为含有上借法的4级类号I12;《有色金属资源循环理论与方法》应分类为含有上借法的5级类号X758。分类号:&&&&&&& &&I& &&1&&& &&2&&&&&&&&&& &&&&X&& &&7&& &&5&&& &&8类级位置:&&&&& &&-& &- &&&&-&&&&&&&& &&&&&-& &&- &&&-&& &&-类级标识:& &&&&&&①& &②&& &&④&&&&&&&& &&&&&①& &&② &&&③& &&&⑤跳级位置指示:&&&&&&&&&&& &&&&&&&&&&&&&&&&&&&&&&&&&&&&&&&&&& &广义借号法类型: &&&&&&&上借法&&&&&&&&&&&&&&&&&&&&&&&&&&&& &上借法上借法类级特征:&&&&&& 无号跳级&&&&&&&&&&&&&&&&&&&&&&&&&&& 无号跳级上借法的记忆口诀是:无号跳级是上借。3& 《中图法》第五版中的同借法分析同借法属于广义借号法的4种类型之一,是本级类号借用准同位类号(即层累制意义上的同位类号,而并非真正的同位类号。其他类同理)的号码位数,并按其顺序依次配号的一种借号方法。同借法的类级特征是存在有号跳级现象。即在跳级处存在号码,但它并非所跳类级的真正号码,而是其准同位类号。同借法的类号使用特点,是跳级处的准同位类号不能单独构成类级和单独使用,它的潜在类目含义仍然是所借来源号码的类目含义。同借法的类号位长特征是号码长度不变,即与同类级层累制类号的号码位数相同。同借法在电子版编号类型中标注的数字为&5&。 同借法的优点是可以突破层累制只能容纳10位号码的局限,扩大同位类目的容纳量。一般可扩大1倍,少数可扩大数倍,即借用多个准同位类号的数字段。同借法的缺点,一是类号与类级不呈一一对应关系;二是需要占用准同位类号码。同借法的误识特征,是由于类号的类级和号码位数完全相同,所以,极容易被误认作层累制类号,从而导致在分类标引工作中出现错误。如当某图书馆分类使用本规定&G8体育&类分至3级类时,可能出现将含有同借法的4级类目《击剑入门》错给分类号为&G88&的情况,而实际上五版是不存在此类号的。如《完全攀登指南:图解攀岩、登山实用技巧》应分类为含有同借法的4级类号G881;《基于校园网的实验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应分类为含有同借法的6级类号G424.31。分类号:& &&&&&&G&&& 8&&& 8&&& 1&&&&&&&&&&&&&& G&&& 4&&& 2&&& 4& .& 3&&& 1类级位置:&&&&& -& &-&&&&& &&-&&&&&&&&&&&&& -&& -&& - &&-&&&& &&&-类级标识:&&&&& ①&& ②&&&&& &&④&&&&&&&&&&&&& ①&& ②&& ③&& ④&&&& &&&⑥跳级位置指示:&&& &&&&&&&&&&&&&&&&&&&&&&&&&&&&&&&&&&&&&&&&&& &&&&&&&广义借号法类型:&&&&&&& 同借法&&&&&&&&&&&&&&&&&&&&&&&&&&&&& &&&&&&同借法同借法类级特征:&&&&&& 有号跳级&&&&&&&&&&&&&&&&&&&&&&&&&&& &&&&&&有号跳级同借法的记忆口诀是:有号跳级是同借。4& 《中图法》第五版中的广义下借法分析广义下借法属于广义借号法的4种类型之一,是本级类号借用准下位类号的号码位数,并按其倒序或顺序依次配号的一种借号方法。广义下借法依所具有的相同类级特征和不同配号特点,又可细分为3种类型,即下借法、八分法和双位法。它们共同的类级特征是存在有号并级现象。所谓并级,是指两位号码共同代表一级类目,表示一个独立的类目含义的情况。因类似于层累制类号中的两个类级合并,故称其为并级。并级类号的使用特点,是并级处的两位号码不可拆开单独构成类级及单独使用。下借法的类号位长特征为加长类号,即每使用一次下借法,其类号就比同级层累制类号增加一位号码。下借法的优点,一是可扩大同位类目的容量,可扩大一个、数个或更多。下借法的缺点,一是类级不直观,即类号的位数与其类级不对等;二是类号较长。下借法的误识特征是容易被误认作其下位类号。4.1& 下借法下借法属于广义下借法的3种类型之一,是本级类号借用准下位类号的号码位数,并按其倒序依次配号的一种下借法类型。所谓倒序配号,即不象顺序配号那样类号数字由小到大,而是由大到小反向顺序配号。如下借法通常采用1个类目配9,2个类目配8、9,3个类目配7、8、9的配号方法。当遇有助记性、特定含义等特殊情况时,也可配用其他号码。下借法并级类号中的前位号码,虽然在所借来源号码中可单独构成类级和使用,但在下借法中已丧失了原来的类目含义。下借法在电子版编号类型中的标注数字为&4&。下借法的优点,一是可扩大少量同位类目的容量,一般可扩大一个,少数可扩大数个;二是由于采用倒序配号,所以可更充分地利用上邻同位类中闲置概率最大的准下位类号码资源,以适应大量仅需扩大一个或数个同位类目的需要,而这种情况很是常见。下借法的缺点是受倒序配号的制约,下借类号的扩展余地较小。下借法的误识特征是容易被误认作其下位类号。如当本馆分类使用本规定&D政治、法律&类分至3级类时,容易将含有下借法的3级类目&D669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误认作4级类,而错分至同为3级类目的&D66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如《信息检索》应分类为含有下借法的4级类号G254.9,《石油工业废水综合利用》应分类为含有下借法的5级类号TE992.2(石油专业图书馆选用交替类目)。分类号:&&&&&&&& G&& 2&& 5&& 4 . 9&&&&&&&&&&& T&& E&& 9&& 9&& 2& .&& 2类级位置:&&&&& -&& -& -& ---&&&&&&&&& -&& -& ---& -&&&& -类级标识:&&&&& ①&& ②& ③&&& ④&&&&&&&&&&& ①&& ②&&& ③&&& ④&&&& ⑤并级位置指示:&&&&&&&&&&&&&&&& &&&&&&&&&&&&&&&&&&&&&&& &广义借号法类型:&&&&&&&&&&&& 下借法&&&&&&&&&&&&&&&&&& 下借法下借法类级特征:&&&&&&&&&&&& 并级倒借&&&&&&&&&&&&&&& 并级倒借下借法的记忆口诀是:并级倒借是下借。4.2& 八分法八分法属于广义下借法的3种类型之一,是当层累制号码由1用到8后,从9开始借用准下位类号的号码位数,并按顺序依次配号为91、92、93...98的一种下借法类型。由于具有&见八而分,扩九而用&的特点,故称八分法,又称扩九法。八分法还有一种变形的配号方法,可称之为特殊八分法。即采用八分法的原理,根据类目安排的实际需要,可从9以外的任何一位数字处下借的八分法。就是《中图法》使用手册的&有时为了适应配号的需要,也可以在任何数字后仿上述办法(指从9扩号的八分法--笔者注)标记同位类目&[5],仅未明确称其为特殊八分法而已。八分法类号在电子版编号类型中标注的数字为&1&。八分法的优点,一是可以扩大同位类目的容量,一般可扩大一倍,少数可扩大数倍(即借用多个数字段);二是由于特殊八分法的使用,使八分法的灵活性大为增强,可以满足在任意数字处扩充同位类目的需要。如《酒文化》应分类为含有八分法的6级类号TS971.22,《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内障》应分类为含有特殊八分法的4级类号R776.1。分类号:&&&&& T&& S&& 9&& 7&& 1 . 2&& 2&&&&&&&&&&&&&&&& R&& 7&& 7&& 6 .& 1类级位置:&&& -& -& ---& -& -& -&&&& &&&&&&&&&&&-& ---& -&& -类级标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①&&& ②&&& ③&& ④并级位置指示:&&&&&&&&& &&&&&&&&&&&&&&&&&&&&&&&&&&&&&&&&&&&& &广义借号法类型:&&&&& 八分法&&&&&&&&&&&&&&&&&&&&&&&&&&&&& 特殊八分法八分法类级特征:&&&& 并级扩九&&&&&&& 特殊八分法的类级特征:并级非九八分法的记忆口诀是:并级扩九是八分。特殊八分法的记忆口诀是:并级非九是特八。4.3& 双位法双位法属于广义下借法的3种类型之一,是本级类号借用准下位类号的号码位数,并按顺序依次配号为01、02、03...11、12、13...99的一种下借法类型。在双位法类号中,遇有尾号为&0&的号码不用,以防止与助记性号码混淆。由于双位法的最大容纳量为90个类目,接近100个,故又有百分法之称。双位法与八分法的区别在于,它多用于3个以上数字段,以满足扩借大量同位类目的需要。双位法在电子版编号类型中的标注数字为&2&。双位法的最大优点,是在仅扩借一位号码的情况下,可获得最大的同位类目容量,这是以扩充同位类目为目的的下借法、八分法和同借法难以相比的。如《门巴族简史》应分类为含有双位法的4级类号K286.7,《国外燃料化工》应分类为含有双位法的3级类号TQ51。分类号:&&&&& K&& 2&& 8&& 6 . 7&&&&&&&&&&&&&&&&& T&& Q&& 5&& 1类级位置:&&& -& -& -& ---&&&&&&&&&&&&&&&& -& -& ---类级标识:&&& ①& ②& ③&&& ④&&&&&&&&&&&&&&&&&& ①& ②&&& ③并级位置指示:&&&&&&&&&&&&& &&&&&&&&&&&&&&&&&&&&&&&&&&&&& &广义借号法类型:&&&&&&&&& 双位法&&&&&&&&&&&&&&&&&&&&&&&& 双位法双位法类级特征:&&&&&&&& 并级三段&&&&&&&&&&&&&&&&&&&&&& 并级三段双位法的记忆口诀是:并级三段是双位。5& 《中图法》第五版中的扩借法分析扩借法属于广义借号法的4种类型之一,是扩号借用准同位类号的号码位数,并按其顺序依次配号的一种借号法。扩借法的类级特征是存在有号无级现象。即扩借类号处虽然有号码,但此号码并无类级,也没有实际的类目含义。其潜在的类目含义为其后实际类目复分号码的集合或概括。扩借法的类号使用特点是所扩借的类号不存在类级,不能独立使用,也不与其他号码共同组合构成类级。扩借法的类号位长特征为加长类号,即每使用一次扩借法,其类号就比同级层累制类号增加一位号码。扩借法的优点是可以扩充同位类目的容量。缺点一是类级不直观,即类号与类级不具有一一对应性;二是类号较长。由于扩借法是最近被使用的一种新的借号方法类型,所以在电子版中并没有相应的标注。而是将扩借法类号D33/37、D73/77均标注为&4&,即认为是下借法;将K280.0和K280.1/.7均标注为&6&,即认为是加&0&类号。然而前者并不符合&并级倒配为下借&的下借法特征,后者也不符合加&0&规则所要求的加&0&条件,它们反而都符合&有号无级&的扩借法特征,所以都应属于扩借法。扩借法的误识特征是容易被误认作下位类号。例如,当某馆分类使用本规定&D政治、法律&类需要限级粗分至2级类时,容易把含有扩借法的2级类目&D77美洲政治&误当作3级类目而错分至五版根本不存在的&D7&;或当规定分到4级类时,错将本应分为4级类号D771.2的《解读美国》误分为3级类D771,变为《解读北美》。如《当代大洋洲》应分类为含有扩借法的2级类号D76,《四川民族史志》应分类为含有扩借法的5级类号K280.71。分类号:&&&&&&&& D&&& 7&&& 6&&&&&&&&&&&&&&&&& K&&& 2&&& 8&&& 0& .& 7&&& 1类级位置:&&&&&& -&&&&&&& -&&&&&&&&&&&&&&& -&&& -&& -&&&&&&&& -&& -类级标识:&&&&&& ①&&&&&&& ②&&&&&&&& &&&&&&&①&&& ②&& ③&&&&&&&& ④&& ⑤无级位置指示:&&& &&&&&&&&&&&& &&&&&&&&&&&&&&&&&&&&&&&&&&&&&&广义借号法类型:&&& 扩借法&&&&&&&&&&&&&&&&&&&&&&&&&&&&&&&& 扩借法扩借法的记忆口诀是:有号无级是扩借。&[参考文献][1]& 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编.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9[2]& 于新国. 对《中图法》广义借号法体系的研究[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4):66-72[3]& 于新国. 对《中图法》类目复分加&O&唯一规则的研究[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03(2):84-88[4]&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4版电子版:1.0版[M/CD].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5]&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使用手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作者简介] 于新国(1955-),男,河北冀州人,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专业。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35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文献信息分类编目、文献资源管理、专门类型图书馆。&(来稿日期: 责编:冉文格)
Copyright&2010 公共图书馆研究院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术的中图法类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