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家风,继家教家训家风的心得

哪些家风家训影响过我们
&&“四世同堂”大家族:&&父辈身体力行传家风&&“我们家的精神是什么,其实就是家风。”谈及家风,西安市民惠洁女士说,“我家也有家风需要传承,比如勤劳质朴等。”而她认为,这些也要总结,不光得靠潜移默化,还得作为教育理念固化形成家训。&&惠洁的爷爷已百岁高龄,奶奶88岁,全家42口人,四世同堂。“陕北人亲戚之间爱多走动。我爷爷有五个儿子、两个女儿,每年都要在一起团聚。”惠洁说,而春节聚会最累的就是她爸爸,从年前就开始准备年货做年饭,还得帮她带孩子。年过六十的人了,中午都顾不得休息,就为全家人操持打点,“这些就是家风在父辈身体力行中传承给子女的。”&&“1+2+4”七口之家:&&家风是重孝道、和谐相处&&“我们家此前也没有所谓家风的说法,就是平常家庭过日子,大家和和气气的。”家住西安市城南的张云说,“如果要总结,那就是融洽相处。”张云和丈夫贺建刚都是独生子女,6岁的儿子平时由双方父母轮流照顾,这个典型的“1+2+4”家庭能相处融洽,张云说:“这离不开长辈们的包容。”&&“有一次我爸生病,老公忙前忙后照顾,我爸说这都是建刚的爸爸把孝道的家风传承得好。”张云说。贺建刚说,虽然孩子还小,但也从平日里家人的相处中对孝顺有了认识,上次奶奶生日,他还给奶奶准备了生日贺卡,让全家人都很惊喜。&&85后新婚小夫妻:&&老公挣钱老婆花也是传承&&而85后武静的回答就有些“调皮”了,她认为“家风”就是老公挣钱老婆花。&&武静去年结婚,这类小家庭的“家风”自然没有传统大家庭的那般厚重。武静说,她和老公都是85后,双方父母都在陕北老家,婚后为了腾出时间照顾老公,原本当律师的她就只做法律咨询,“两个人居家过日子,都太忙了就没人顾家了。”武静说:“男主外女主内这种中国传统婚姻观是有道理的。老公辛苦挣钱,我放弃一点事业,照顾好家里的琐碎事,守护好这个小家,做到和睦相处,不让父母操心,就算是传承家风了。”&&最爱彼此宽容 最烦互相抱怨&&尽管这对85后小夫妻没觉得传统意义上的家风存在,但在办公室与同事讨论时,大家才意识到:家风这俩字,现代人虽不会挂在嘴边,但却会于无形中受其影响。&&比如25岁的同事小王认为自己家的风格就是民主,家里遇到什么事,爸妈都会叫齐孩子们开会讨论,从来不强压;而46岁的老张对家风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长幼有序、家长权威,“我家老爷子70多岁了,现在发火了一瞪眼我也发怵,不敢争辩”。&&谈及最喜欢的家风,大家谈及最多的是一家人能互相体谅、坦诚、信任,老话说家和万事兴,而相互体谅、互相释放善意,是家和的前提。&&谈及令人讨厌的“家风”,相对成为共识的是一家人相互抱怨、习惯性发牢骚,“互相指责抱怨也会成为一个家庭的风气”,这种风气会让家庭成员都很难受,也会影响到为人处事的心态。&&家族影响弱化 传承愈显重要&&此次央视街头提问“家风”,也引发不少市民热议和思考。&&“个人觉得家风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家族的性格特征,这由多种原因形成。”西安市民韩先生说,如族群职业、社会地位等,现在家庭单元小到一两个人,家族意识不断被消减,此时谈家风怕是比较困难。&&网友“JasonLee”说,城镇化进程加快,一方面加速了人口流动,另一方面也瓦解了传统的“家族”,一家人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工作生活,各自独立的空间影响了“家风”的形成,家族影响不能说没有,但已经弱化了很多。对此,知名文化学者张颐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诗礼传家的内涵会随时代变化,但核心价值不改。现代社会被分割为小的家庭单元,弘扬好的传统家教可潜移默化传达社会规范,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对此,不少市民表示认同,并表示,越是这样越显出家风传承的重要性。“我会好好想想、总结一下从长辈身上学到的,和该传承给孩子哪些性格品质。”有市民这样说。&&影响过我们的家风家训&&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家风经历了怎样的塑造与改变?哪些家风和家训影响过我们?&&●“五常八德”:儒家思想为传统家风渊源&&家风又称门风,在中国传统的封建家长制度下,中国人非常注重庭训家教,家风有曰耕读传家,有曰积德行善,有曰仁孝清廉,中国古人的家风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至深,可大致总结为“五常八德”: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八德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颜氏家训》:传统中国家风宣言&&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齐思想家颜之推为了告诫子孙不可自恃门第、骄逸怠惰,同时也希望子弟能将士族门风维系不坠,写下约四万多字的《颜氏家训》,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据《中国丛书综录》所列书目记载,中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总共有一百二十多种,“重德修身”是各家家训的核心内容。&&●《曾国藩家书》:教儿女辈“勤俭谦”&&《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包含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在其家书中,立志之论甚多,立志之后,据此求过,自律自勉。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他在家书中写道:“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傅雷家书》:中国知识分子的家教心得&&以书信传承家风闻名的,还有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傅雷家书》摘编了他们从1954年至1966年5月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186封书信,其中最长的一封信有7000多字。&&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多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本报综合)&&家风是什么?&&不只嘴上说说&&近日,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特别策划,采访路人家风是什么?只需要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如果不是这个节目,说到家风,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那些大门大户人家,家里一条,二条等等明文规定的家规,并必须严格执行,一旦触碰,轻则打板子,重则逐出家门。但被记者一问,一解释,似乎我们平民老百姓家中也存在家风一说,这些家风就在于我们平日的言行,并一代代传承下来。&&看了节目,一些孩子可能会问,我们家的家规是什么呢?大人们可能会和颜悦色地说“吃饭的时候不许说话”“要多看书多读书”“要按时睡觉”等等,但这些规定只不过是一些大人们对孩子的希望,而自己却在不经意间常常触犯。由于工作忙,夫妻在吃饭的时候会讨论这,讨论那;闲暇下来,从来不看书,坐在电脑前玩玩游戏;因为看电视、电影,或者工作原因经常不按点睡觉,这样言传但不身教的规定有用吗?这样只是说说自己不做的行为能成为家风吗?笔者认为,这在孩子看来,可能又是大人们说话不算数的一种典型行为。&&笔者认为,当孩子们问到家风的时候,长辈们应该扪心自问,我做到了吗?说出的话不仅是对孩子,也是对自己。孔子说:一日三省,对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三省可能太多,睡觉前反省一下,自己今天在孩子面前做了什么?有没有做到自己所说的那些家风,这一省却是可以做到。&&电视、新闻上都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但他最根本的是一个家庭的成员,是家族传承的接班人。孩子的教育很难,没有人敢说这样教育孩子肯定对,也没人敢说那样教育孩子肯定错,但家长以用行动去影响孩子,用身教的方式肯定比仅仅言传要好是毋庸置疑的。&&家风是什么?央视的记者在问路人,电视机前的我们在问自己。 (黄燚)
原标题 [哪些家风家训影响过我们]
以上内容来自:绵阳晚报
[责任编辑:黎韦]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家风: 一部家训与一个家族的兴盛---深圳特区报
第C02版:理论周刊/专论
标 题 导 航
第A01 : 要闻
第A02 : 导读·评论
第A03 : 改革进行时
第A04 : 要闻
第A05 : 公告
第A06 : 大都会新闻/深圳·综合
第A07 : 中国新闻
第A08 : 专题
第A09 : 国际新闻
第A10 : 国际新闻
第A11 : 体育新闻
第A12 : 体育新闻
第A13 : 财道杂志/热点
第A14 : 财道/股市
第A15 : 财道/投资
第A16 : 车坛缤纷
第B01 : 人文天地
第B02 : 人文天地/前海
第B03 : 人文天地/连载
第B04 : 人文天地/综艺场
第C01 : 理论周刊/求索
第C02 : 理论周刊/专论
第C03 : 理论周刊/观澜
第C04 : 理论周刊/读者参议/观点摘编
第D01 : 畅游天下
第D02 : 畅游天下
第D03 : 畅游天下
第D04 : 畅游天下
家风: 一部家训与一个家族的兴盛
——《颜氏家训》历史意蕴与现代启示
▲宣扬和传承优秀家风 (卢易 摄)
?《颜氏家训》书影
■ 冯祖贻 提要 由无数家训(包括家范、家箴、家规、家法)所规范的一个家庭或家族必须遵循的道德理念、生活方式、文化风范,传承下去必然形成某个家庭或家族的家风,家风的践行反过来又丰富了家训,因之家训与家风是一种格式化的条理与具体践行之间的关系。 《颜氏家训》在颜氏后人的具体实践中,也证明了家训对规范一个家族的家风,乃至学风,保证其时代流传、发扬光大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1 古代教育的百科全书 今天说到家训或家风,无不要提及《颜氏家训》。《颜氏家训》对我们在新时代树立良好家训、家风有什么帮助,就不得不从这个家族说起。 《颜氏家训》顾名思义是部家训。中国家训有悠久的历史,《尚书·盘庚上》收录商王盘庚对殷商贵族的训词,《无逸》、《君奭》是周公旦对侄儿成王、召公的劝诫,都称得上早期家训。家训的训者多为家族中前辈、尊者,受训者是晚辈或族人。到两汉、三国,家训多以“诫子书”形式出现,著名的有《司马谈命子迁书》(《史记·太史公自序》)、《刘向诫子歆书》(《汉书·刘向、歆传》)、《马援诫兄子严、敦书》(《后汉书·马援传》),三国时收录于《曹操集》、《诸葛亮集》中的诫子令、书等。魏晋前的家训多以单篇文字出现,《颜氏家训》问世,家训才形成完整的体例,标志着中国家训的成熟。 《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531-590后数年),字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出身于随晋元帝南渡的世族之家。颜之推前九代(一说五代),历东晋、宋、齐、梁,都出仕朝廷,南北朝动乱的社会,给他们的生活留下深刻影响。 《颜氏家训》最令后人称道的是它在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贡献,如有关家庭教育的论述,教育史家认为可媲美于西方的夸梅纽斯(),但时间上却早了近千年。《颜氏家训》共20篇,其中不仅有家庭教育(包括胎教、父母兄弟的家庭伦理),还包括了一个人成长中的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含处世之道、友朋之道、养生之道等),职业教育(含理想职业的选择、多种才艺的培养等)及学习目的、方法的培养,独特家风的传承等等。称得上一部集古代中国教育理论、经验、方法的百科全书。 2 中国家训之祖 《颜氏家训》早在宋朝就赢得很高评价,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称:“古今家训,以此为祖。”明代李参坡《庭帏杂录》也说:“六朝颜之推家法最正,相传最远。”为什么颜之推的“家法最正”,又被后人奉之为“祖”?这是由《颜氏家训》内容决定的。 《颜氏家训》一书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育要从小抓起,由家庭推及社会。颜之推认为,从婴儿知道啼哭时就应引导他“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训。”进一步,教育还应提前,这便是“胎教”,胎教自周代便已有了,但置于家庭教育之首还是从《颜氏家训》开始的。婴儿期的教育就像新媳妇初进家门一样,“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是不应忽视的。颜之推将家庭中夫妇、父子、兄弟关系称之“三伦”,要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方能维护家庭的和谐。对治家,他提出要勤俭,不可奢靡浪费,称“藜羹缊褐,我自为之”。他特别反对买卖婚姻,对北齐贵妇人盛装出门为丈夫儿子“争讼曲直,造请逢迎”打官司、走后门,甚至“代子求官,为夫诉屈”很瞧不起。家庭治理好了,方推及社会,而社会上的优良风尚需从上做起、从先(前辈)做起,这便是“风化”,“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后施于后者也。”强调上者(上级)、先者(前辈)对推动社会道德前进的重要作用。 第二,提倡“礼为教本”,要以忠孝仁义作为人生准则,为人不能贪慕名利而要做实事。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讲礼的社会,因此礼是教育后世的根本。颜之推心目中的“礼”,包括了以下几点:一、要“养亲”,即孝顺赡养长辈;二要“事君”,忠于君上,“见危授命,不忘诚谏”,目的是“以利社稷”,内有爱国之意;三、“勿骄奢”、要“敛容抑志”,恭教对人,谦抑对己;四、“勿鄙吝”,“重义轻财,少私寡欲”;五、“勿暴悍”,要“尊贤容众”,“小心黜己”;六、不“怯懦”,“达生委命,强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在危险关头勇敢奋发、毫不恐惧。颜之推的“礼为教本”不只讲礼的本身,而应付之实践。他用一句话告诫后代:“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说明“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切均依自身努力。 第三,要勤奋学习,树立终身学习习惯;学习要经过自己实践、不能轻信“耳受”;周围的贤者、能者都可以为师。《颜氏家训》特列《勉学》专篇,以古代、当代勤学的故事勉励后世。他总结出一句话:“幼儿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什么时候学习都不算晚。颜之推提出要善于向周围贤者、有专长的长者、强过自己的人学习。颜之推说,“农商工贾、厮役奴隶、钓鱼屠肉、贩牛牧羊”者中都有先进者,都可为师。南北朝是等级森严的社会,颜之推以能者为师的观点是有进步意义的。 第四,维护颜氏门风并世代传承。作为南北朝的世族,颜之推深感维护门风的重要,《颜氏家训》的首篇和末篇,他都反复叮咛,写“家训”的目的便是“整齐门内”,耳提面命地交代后代“绍家世之业”。为之他要求后代要按儒家“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严格要求自己,不只做“典正”之人,亦要写“典正”之文,绝不能陷于“轻薄”之途。 《颜氏家训》的写作方法也很有特色。颜之推往往以儒家经典、格言名句作为问题出发点,以历代圣贤如孔、孟、周公做楷模,以当代人、颜氏亲属乃至本人亲见的故事作范例,达到循循善诱的效果。无数的家训、家范、家诫、格言都继承了《颜氏家训》,形成中国家训的庞大体系。 3 颜氏家族三个世纪辉煌 《颜氏家训》在颜氏后人的具体实践中,也证明了家训对规范一个家族的家风,乃至学风,保证其时代流传、发扬光大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颜之推本人便是南北朝时期的学问大家。《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都著录了他众多作品,有文字学的,有音韵学的,有古籍校注等,但仅有《颜氏家训》及个别单篇存世;就《颜氏家训》言,便是了不起的成就。当代史学家范文澜这样推崇颜之推,称“他是南北朝最通博最有思想的学者,……当时所有大小知识,他几乎都钻研过并提出自己的见解。《颜氏家训》20篇,就是这些见解的记录。” 颜之推的期望没有落空,他的后代都继承了家学。颜之推长子颜思鲁隋代任东宫学士,唐初任秦王(李世民)府记室参军,颜之推文集(含《颜氏家训》)就是由他整理编定的。次子颜愍楚,继承了颜之推音韵学上的成就,著《礼俗音略》;三子颜游秦,唐武德间任廉州刺史、鄂州刺史,对《汉书》有独到见解,著《汉书决疑》,其学问又被其侄颜师古继承。 《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反复告诫子孙要恪守儒家的忠孝仁义,这点被颜氏后人遵循不悖,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颜杲卿(692-756)和颜真卿(709-785)。两颜是堂兄弟。唐安史之乱初,颜杲卿任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真卿任平原(今山东西部)太守。安史之乱平定后,颜真卿出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他历任三朝(肃宗、代宗、德宗)。德宗时藩镇割据,他奉命去河南汝州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处。李在藩镇中位置最重要,势力最大,很想称帝。以此李逼颜真卿叛唐。颜真卿怒斥:“汝知有骂安禄山而死者颜杲卿乎,乃吾兄也。吾年八十,知守节而死耳,岂受汝辈诱胁乎!”李希烈还在颜真卿住处挖一大坑,欲坑杀之,颜真卿坦然道:何必多事,只要一剑便可。最终颜真卿被李希烈缢杀于蔡州。 颜之推后人在安史之乱这一特殊年代表现出的忠、孝、节、义,是颜氏家风得以传承的最好体现。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很重视后代在文化艺术修养上的养成及提高。他本人对书法很有研究,称“吾幼承门业,加性爱重,所见书法亦多,而玩习功夫颇至。”他最看重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不仅收藏,更多方研习,他要求子孙“真草书迹微须留意”。 颜氏一门对书法的重视,终在颜真卿身上结出奇迹。颜真卿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处得到了笔法,他写的正楷端正雄浑,气势宏伟,行书则遒劲勃发,极像他的为人。中国书法到颜真卿又大放异彩,他的“颜体”至今仍奉为书法正宗,留下的笔迹如碑刻中的《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手迹《祭侄文稿》为书法史上的珍宝。 从南北朝到唐中叶,颜之推本人及后代,出现了一流的学问家、一流的书法家,也出现为后人称道的忠臣、义士,从时间上推算,其家业和门风,辉煌了三个世纪(6-8世纪)。 4 良好家风与良好国风密不可分 《颜氏家训》及所确立的家风及传承,给后世很大启发。 中国是一个重视家庭、家族传统的国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古训。《颜氏家训》说:“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由无数家训(包括家范、家箴、家规、家法)所规范的一个家庭或家族必须遵循的道德理念、生活方式、文化风范,传承下去必然形成某个家庭或家族的家风,家风的践行反过来又丰富了家训,因之家训与家风是一种格式化的条理与具体践行之间的关系。两者通过“教化”即家庭教育来完成。通过《颜氏家训》我们更能体会家教(家庭教育)的重要。 由于家训在家风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良好家风又与良好国风密不可分,历代文人都重视家训一类文字的撰写。明、清后,各地纷纷编写家谱,一部家谱必有家训或族训,“谱必列训”成为惯例。一部宗谱也说:“谱列家箴、家礼、庭训,立宗法,实仲国法也。”(《康熙潛山吴氏宗谱·凡例》)后人称颜氏“家法最正”,所谓“正”正指这点。家训能起伸引国家法律的作用。 《颜氏家训》在内的各种类型家训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部分,但历代家训无不反映了时代的价值观及需要。也有许多时代的局限,这自然是应扬弃的。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植入今天的家训、家风,仍须我们深思熟虑后为之。
(作者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继往开来的新阶段——“家训家风与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综述--《哲学分析》2014年06期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继往开来的新阶段——“家训家风与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综述
【摘要】:正日下午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了"家训家风与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作为上海市社联的合作研究项目,同时也是上海市精神文明办和上海市妇联家训家风传承培育系列研讨会的第二场研讨会、上海市妇联第十三届家庭文化节和第四届妇女文化周的重要活动,这一研讨会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办、上海市妇联和上海市伦理学会、上海市家庭研究会、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会、上海市台湾研究会联合举办。上海市妇联主席徐枫、上海市社联专职副主席刘世军和上海市台湾研究会副会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B823.1-2【正文快照】:
日下午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了“家训家风与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作为上海市社联的合作研究项目,同时也是上海市精神文明办和上海市妇联家训家风传承培育系列研讨会的第二场研讨会、上海市妇联第十三届家庭文化节和第四届妇女文化周的重要活动,这一研讨会由上海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海翔;胡新建;;[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02期
郝丽萍,高建军;[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本刊编辑部;;[J];汉字文化;2006年01期
罗豪才;;[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郭琪;;[J];统一论坛;2007年02期
黄宗良;;[J];新视野;2012年01期
肖木;;[J];文史杂志;2012年05期
孙晓云;;[J];群众;2012年12期
王建星;;[J];世纪桥;2013年09期
林书媛,赵伟;[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泽环;;[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王克群;刘晓冉;史书铄;;[A];乌蒙论坛(总第107期)[C];2014年
沈成;;[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毛文冰;;[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陈平;;[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三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1995年
;[A];贵州法学(总第8期)[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乌云斯琴;[N];人民政协报;2006年
全国政协副主席
致公党中央主席 罗豪才;[N];团结报;2007年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权莉;[N];中国改革报;2012年
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宗桂;[N];深圳特区报;2013年
全国政协常委
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
胡振民;[N];中国艺术报;2013年
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
程林辉;[N];广西日报;2014年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韩震;[N];北京日报;2014年
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
李军;[N];光明日报;2014年
吕巍;[N];人民政协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才芝;[D];西藏大学;2013年
耿洪涛;[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叶挺;[D];信阳师范学院;2014年
晁仙菊;[D];大理学院;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家风家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