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兴趣学生对田径的兴趣

您现在的位置:
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更新时间:日
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吴良
前言: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志趣活动,是人类求认识,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具有强烈的积极情绪色彩,是从事活动的重要动力。兴趣,也可以说是天然的启蒙者,既可以引导人,又可以培养人,人们如果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因素,是上好体育课取得教学效果的关键,同时也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前提。日常教学只有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和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 影响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原因分析
体育本是一个来自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体育课受到学生的喜爱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许多学生在接触了一段体育课后,就显示出对体育的&厌学&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越是在高年级就越明显。到底是什么原使他们不喜欢体育课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想象&与&现实&存在差别
体育同其他学科不太一样的是当学生初次上体育课时,他们对体育其实并不生疏,因为,他们已有做游戏的体验和对周围人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印象,因此他们很容易把未来的体育自然地理解成一种欢乐的&玩&,这是他们头脑中的&象&而现实中的体育课却是教育,会有些比较&规范&的内容,如队列和一些较正规的技术学习,这与学生头脑中的&想象&有差别,如果此时教学生硬勉强就会使这差徒然加大,使学生一开始就会对体育感到生疏和失望,从而播下&厌学&的种子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对体育还会不断产生各种&想象&。这些&想象&来自于五彩缤纷的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而当他们面对体育的教学内容相对单一,时短难以尽兴等体育教学的&现实&时,这种&期望&和&现实&的落差会始终存在,这样就会影响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1.2 教不会、学不悦
由于现行教育体制教学条件所限,我国中小学授课班级还是大班制,基本上50多人一个教学班,个别地区可能达到80多人一个教学班.这对体育教学来说要想上好、教会、教懂、教悦,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在学生上体育课时,由于人多,器材少场地小,练的机会又少,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充分尝试和体验,所以普遍没有学会没有深刻的体验。学生必然没有兴趣,必然也学不悦。
1.3 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低水平重复&
目前在相当多的学校体育课上,体育教师表现的教学方法单一性、简单性、形式化、成人化,大多是因教学内容多、学生人数多、教学时间少、场地器材不足指导思想陈旧所造成的。但是有些因素很难改变,有些因素却值得研究。如有些教师在教法选用上有忽视甚至是无视学生的现象.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个别教师把教法变成惩罚学生的手段。由于教学方法的偏颇和生硬,使学生体会不到他们应该体会到的乐趣,相反尝尽失败的苦涩,必然导致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结果。由于教学条件所限和某些传统教学理论的偏差,在体育教学中的确存在着教学内容在低水平上重复的现象,这和其它学科形成比较明显的反差,也和学生对不断提高技能的要求不相吻合。因此,在客观上显得体育教学内容更加枯燥无味。
1.4 身体形态与技能方面的原因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之间在两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区别:一是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差别显而易见,即可以在当场显示技能差别。一个动作做得好坏,一个动作学会没有、学得怎么样,可以立即展现在全体同学面前。而其他学科因是头脑中的知识,当场的学习效果别人并不知道,因此体育课中又即时又直接的评价会使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感到自卑;二是在集体项目中,学生之间的技能是要相互配合运用的,而其他学科很少存在学生学习效果的相互配合问题。因此,差生在体现这种技能配合的体育比赛中容易受到排斥,自信心容易受到伤害,这是体育教学中造成一些&学困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体育运动技能的优劣与学生的身体形态有密切关系,而且身体形态的优劣在体育课中最明显,这也会造成一些学生因身体形态的不适而产生的一些尴尬,如教学中让胖学生示范技巧动作,让矮学生示范跳起摸高,让瘦学生示范投郑项目等都会有意无意地造成学生的心理伤害,使这些学生逐渐惧怕体育课,逃避体育课,讨厌体育课。
教学缺乏选择性、探究性和自主性
体育课和大众体育的最明显区别是:体育课是教学过程。它在&为什么教&、&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在那教&等方面都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学生就会感到和课外体育很不一样,即感到缺乏可选择性、探究性和自主性。但是上述的计划性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完全失去选择性。如在教师教学的大前提下,也存在学生间互教互学;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完成的条件下,也存在学生自选内容的可能。如果在体育教学中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再把本来不多的可供学生自主地学习、有选择地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空间抹杀掉,那么学生就会更加感到体育教学的强制性,而逐渐产生厌倦感。
2.1 十足的信心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动力
学生学习信心不足,自卑心重,怀疑自己学习替力,这样不可能产生学习兴趣。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信任并施以关注和爱的情感,使他们得到重视,即使各方面条件比较差,信心不足也能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三个方法: (1)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气可鼓不可泄,鼓气,就是激励,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我一旦发现他们一点进步,就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荣誉感、自信心。学生经常受到鼓励、鼓舞会产生肯定性,愉悦的心理体验,能对学习兴趣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促进其学习。(2)让他们多一些表现和发挥的机会。如果课堂提问或需要示范,表演时,易答题可让他们先回答,简单动作可让他们先来示范(每节课后要先提出下节课学习内容以便让学生预习)。讨论辨论问题时让他们积极参与,注意倾听他们的发言。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体验运动乐趣,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 (3)接近他们,沟通思想。师生心理相容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一有高度的自信心,便会形成一种进攻性、创造性的心理状态,就会喜欢学习,就会对体课课感兴趣。
利用教材本身引发学生的兴趣
2.2.1 教材的趣味性。教师要充分地选好教材,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地区季节特点等来选择一些娱乐性、趣味性强、竞争性激烈,受学生欢迎的内容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2.2 教材的实效性。一个好的体育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体育活动中项目很多,涉及的场地、器材、设备等方面的问题也很多。体育教学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气候特点,学生实际,选择一些锻炼身体行之有效的内容, 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条件,同样可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2.3 充分发挥教学的艺术性来提高学生运动兴趣
教师要想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一个动作或完成某个练习,仅凭讲大道理或生硬的强迫命令,往往是无济于事的。教师必须掌握教学的艺术性。
2.3.1 教师的仪表和教态.教师穿着整洁的运动服,举止端庄大方,给学生一个好感,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
2.3.2 教师的示范与语言。学生喜欢看老师做动作,特别是青年教师干净利落的示范,往往使学生产生羡慕的心理,对所学的动作跃跃欲试。教师讲课的语言精练、生动形象或幽默有趣,能激发学生对所学动作的兴趣。
2.3.3 保护帮助与场地器材。合理的保护与帮助,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掌握动作的信心,同时,也能加速掌握动作要领。所以,教师要注意合理的站位,把握好帮助的时机和保护的手法,既不影响学生完成动作,又给学生安全感。平整而又宽敞的场地,整洁而又规范的器材、设备,清晰的线条,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刺激,使学生产生良性反应,感到美的享受。学生愿意在优美的环境中从事各种身体练习。
2.3.4 根据教材的性质,灵活地运用各种练习方法。特别是学生对所学的动作初步掌握以后,为了督促、检查教学效果,充分地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要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和空间。对有些教材可让学生自己选择练习方法。如学生在上篮球课时已经掌握了一些篮球基本技术,这时可让学生进行球类游戏,半场竞赛等均由学生自己来定。除此还可利用竞赛、表演、测验等方法,也可以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看录相、电影、观摩比赛等,提高学生对各项运动的兴趣。
2.4 体育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一个教学班,几十名学生,不仅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性格不同,而且他们对体育课的态度和体育项目的爱好也不同。教师不仅要统一安排教材内容,而且还要考虑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别是那些爱好体育,又有一定运动专长的学生,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更深刻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重视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法、学法,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使他们自愿地去活动,愉快地去活动。
【】【】文章录入: 责任编辑: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田径兴趣--《学周刊》2011年20期
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田径兴趣
【摘要】:学校田径训练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发现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参加课余田径训练不感兴趣。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摸索出对做好中学体育田径教学一些看法,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去做,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96【正文快照】:
兴趣是创新提高的原动力,兴趣是新基础教育的良师益友。田径教学枯燥无味,强制学习,学生没有丝毫的兴趣产生。如何激发兴趣?尝试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其体育课带来的乐趣,充分利用体育课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形象生动的授课,以体能差异分组的实验,验证了学生体能的差异,激发了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盛彩萍;;[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11期
李中祎;;[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年08期
舒晓山;[J];九江师专学报;1982年02期
黄金铭,王玲;[J];体育学刊;2003年02期
季永涛;;[J];新课程(教师版);2006年10期
刘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谭兆风;[J];娄底师专学报;1989年02期
宫维民;[J];娄底师专学报;1991年02期
周新华,李超红;[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4期
熊茂湘,胡少平;[J];体育师友;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立国;王慧勇;龚斌;孙红;洪树兰;;[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孙雄华;曾白琳;;[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天水市秦州区杨家寺中学
宋小鹏;[N];甘肃日报;2008年
樟树市东村中学 陈新;[N];宜春日报;2009年
王奖利;[N];日喀则报;2009年
记者 朱幸福;[N];芜湖日报;2010年
蒋兴艳;[N];黔西南日报;2011年
陈胜;[N];黔西南日报;2010年
山东省梁山县现代中学
韩召会;[N];学知报;2010年
彭荣玖;[N];贵州政协报;2000年
金沙县官田乡初级中学
杨超;[N];经济信息时报;2009年
殷贵峰;[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寿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黄再强;[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代春敏;[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李权权;[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龙罡;[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凌波;[D];河南大学;2011年
迟桂斌;[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尹德利;[D];延安大学;2010年
张雷;[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李维军;[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如何激发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课题开题报告
&&&&&&&&&&&&&&&&&&&&&&&&
2012XKT—XXTY007
体育课可以说是小学生们最喜欢的课堂了,但常规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与技能。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往往都是在教师的统一指令下,疲于听讲解,看示范,反复练习,而没有时间去感受和体验健身运动的乐趣,教学过程过分的强调“统一”、且教法“单一”,学生缺乏主动,体育课缺乏生机,使教学显得机械呆板,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对体育的兴趣,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无法谈起。这种片面强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主体作用,不注重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求。。比如:体育课的热身活动太单一,教学内容太乏味……而在现实中有的孩子偏偏不喜欢跑步、不喜欢单一。怎么办?经过一段时间思想上的酝酿,于是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办一个体育特色班级,让孩子们冲破教材的束缚,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表现你所想的,用兴趣表达心声!我想这一做法一定会得到学生的支持,也一定会调动起学生的体育热情,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
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着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此发生兴趣、爱好,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成为生活节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的重要部分。学会体育运动的手段、方法,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这不仅是锻炼身体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体育乐趣,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需要。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1、体育兴趣:体育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全力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着人们体育参与的具体活动方向和强度。
2、小学生体育兴趣
小学生天真活泼,具有好动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广泛的兴趣。他们把体育看成“玩”,只要能活动就感到满心欢喜,表现兴趣盎然,不知疲倦。但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体育兴趣也有一些变化。研究表明,一至三年级为充分活动阶段,他们多选择游戏、跑步等技术简单、富有趣味的活动;四年级为变化剧烈阶段,喜欢球类者急剧增多,占53.1%,不喜欢球类的占14.4%,体育兴趣有明显分化;五至六年级为喜欢学习运动技术阶段,有更多的学生喜欢跳高、跳远、武术、球类等有一定技术、技巧的动作项目。但整个小学阶段兴趣不够稳定,对呆板单调的活动容易产生厌烦情绪。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5——2012.8)
(1)确定研究的对象、范围
(2)收集相关的各类资料,做好资料调查的表格
(3)制定研究方案
2、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2.9——2013.3)
(1)将课题方案具体细化,开展全面实施。
(2)开展进一步的深化研究,为结题收集充分的研究资料和阶段性成果。
&&&3、总结阶段(2013.4——2013.5)
(1)课题进入总结阶段
(2)完成整理研究资料及档案
(3)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
(4)召开结题汇报会,请专家、领导鉴定
一、端正思想、加强引导
有些不爱上体育课的学生是因为对体育运动缺乏正确地认识。因此教师要用一些具体的事例和科学知识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同时,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认识,加强引导培养兴趣调动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
二、分析原因、区别对待
不爱上体育的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在体育教学中要兼顾其生理、心理和兴趣爱好等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例如,对于一些体能较差的学生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适当的降低标准和要求,注重其学习过程的表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成功的乐趣。
三、以优帮差、和谐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体育骨干作用,以优帮差、互相学习,促进这些学生的提高。同时,要在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上创造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和谐氛围。避免嘲笑、讥讽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运动中获得尊重的体验,树立自信心。
四、加强管理、提高师质
教师要加强考勤管理,严格体育课堂常规,建立必要的联系机制,不给这些学生有可乘之机,使其行动在教师的监控之下。同时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为人师表,努力学习和掌握广博的知识,认真研究和掌握体育学科的技能、理论。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综合能力。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课题研究报告——《如何激发小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
2、完成研究论文
3、&对以后在小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效率上提高一定的参考意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兰州市城关区通渭路小学
当前位置:科研论文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
&城关区通渭路小学& 杨勤燕
在发展学校体育活动中,经常碰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许多学生缺乏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其原因既有来自社会的、学校的、更主要是来自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是“应试教育”导致的结果;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学习、学习、再学习、认为体育是副课,不那么重要,因此,限制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也有来自学生本身的,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学生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和爱好。现在,学校就读的全是独生子女,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娇生惯养不爱劳动。在学校,夏天怕热,冬天怕冷,这种思想也使学生对体育活动消极的对待,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兴趣和爱好是活动的动力”。兴趣是对一定对象的倾向,两者虽有不同,但兴趣常常和相应的爱好相联系,兴趣可以独立于爱好而存生,而爱好则常常以兴趣为前提。
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实践中培养起来的。作为体育讲师要想把学校的体育活动开展起来,应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在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方面,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体会:
一、要是学生认识到参加体育锻炼是成长需要
兴趣产生的基础是需要,要使学生感到参加体育锻炼是成长的需要,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
(一)学习的需要。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很难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经过几节室内课,脑子已经感到疲乏,适当参加体育活动。清醒大脑,振作精神,为下节课做准备。参加体育活动,还有助于增强记忆力,教师向学生具体生动的讲述体育活动与学习其他知识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参加体育锻炼是成长过程中的需要。
大学,对中、小学生来说,无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这几年,以中学为主,体育已被归纳为主课,体育不达标,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学生身体素质差,相对的也一起抓身体素质练习,而在南方某些地方学校,体育有特长,也可以进入重点学校,他们的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是大的,而在我们这边简章没有意识到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处处限制孩子,只让孩子一味的学习,扼杀了孩子的特长。
(三)增强体质的需要,健壮的体魄不仅是学生将来从事各种脑力和体力劳动的需要,而且还关系到子孙后代的体质,这个浅显的道理,学生是很容易理解和接受的。
二、开展体育活动,要选择有吸引力的项目和内容
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锻炼的兴趣“并不是意识到需要才开始产生的”,而往往是由于某些体育活动的项目和内容“在情绪上的吸引力而自发的、无意识的产生出来的”。这就像幼儿园的小朋友对“捉迷藏”,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跳橡皮筋”容易产生兴趣一样,他们并不是首先从意识上感到兴趣,是相比较而从在的,它受到主观条件的影响而变化、发展,因此,根据学生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心里特征,以及学校体育客观条件的不断改善开展,对学生有吸引力的项目和内容通过一定的形式,是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兴趣的。
三、注意教法手段和练习形式的多样化
通过几节课的观察来看,长时间的单一刺激,容易引起超限抑制;单调、枯燥的练习,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和乏味。因此,教法手段和练习形式的多样化,对于提高青少年级儿童的练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应注意防止那种“华而不实”的做法,要把多样化的实效性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此,逆序升入钻研教材教法,抓住教材和练习内容的实质,从任务和效果出发“万变不离其宗”就可以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例如:一节课简单的“体侧运动”,只要抓住了活动身体那些部位这一实质,就可以围绕这一任务,创造出各种各样“体侧运动”的练习形式。
四、要是学生看到和体会到自己参加体育锻炼的成效
学生看到和体会到自己参加体育锻炼的成绩和收获,是稳定和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的关键。为此,体育教师应定期测验统计和调查了解下列锻炼成果,并告诉学生本人。
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数量和质量;
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提高的数据与情况;
学生各项技能提高的数据;
学生身体发育的情况;
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对文化学习带来的积极影响。
在一这过程中,上述某项指标,在个别学生身上,可能出现负相关的倾向,甚至发生运动损伤,或放松了对文化课的学习,体育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这个各边情况,而且要妥善解决这些个别问题,否则可能产生极大的消极作用,以至影响全局工作。
五、大力开展宣传鼓动和教育工作
客观环境对学生兴趣和爱好的培养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学校的宣传舆论、气氛和周围人对体育活动的态度等等,对学生的情感、兴趣和爱好,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因此,我们要创造对学生有影响的客观环境
兴趣是属于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反映了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单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是很难把学校体育活动持久开展起来的,还要提高认识,培养毅力等。符合兴趣的工作,容易出成果,没有兴趣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只有把提高认识和培养兴趣紧密地结合起来,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字体大小:14
浅析如何激发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来源:《现代教育教研》2009年第3期供稿文/杜海明
[导读]那么如何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体育课实践教学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摘& 要】兴趣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与丰富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那么如何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体育课实践教学中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体育课产生兴趣的因素,得出的结论,产生决策等问题,就从自己的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意与各位同仁商讨。
【关键词】兴趣;体育教学;学习
How does the brief analysis stimulate the middle-school
student to physical education interest
Du Hai-ming
【Abstract】The interest obtains the knowledge, It broadens one's outlook with the rich psychological activity important power. The interest is best teacher. It is the key to the door of knowledge .Then how to cause the student to have the strong interest to the physical education, It appears to be very important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practice teaching. This article has the interest factors o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obtains the conclusion,& questions and so on&& decision-making, chats own view from own aspect, wish to discuss with the following colleagues.
【Key words】Interest;Sports teaching;Study
兴趣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与丰富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有实验证明,当学生对体育活动有兴趣的时候,运动会促使血糖上升,肌力增加,精神饱满;如强迫他们从事体育锻炼,血糖会下降,导致肌力减退,并很快会出现精神倦怠的疲劳症状和消极锻炼的现象。由此可见,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能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1.影响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主要因素
1.1 现今教育体制影响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调查表明现在我们的中学生体制健康水平在逐年下降。具体体现在肥胖学生的比重增加,学生的肺活量下降,握力水平下降等等身体器官功能以及各种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水平的下降。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存在于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有一些原本对体育比较有兴趣的学生也因为升学的压力,学习任务重而不得不一再压缩自己体育活动的时间,甚至不得不舍弃自己所钟爱的体育项目。由此可以看出在现今教育体制背景之下,学生对体育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把它当成一个被动完成的任务来应付。而从主观上没有动因,兴趣就更无从说起了。要想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就要让他们更多地参与体育锻炼,了解体育的重要性,了解体育的功能,了解体育的锻炼方法,通过体育课的教学,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的锻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1.2 教师教法与组织形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上课教师息息相关。教师是体育课的组织者,教法、教态、组织形式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就上课形式来说,对准备部分要坚持多样化,灵活性的原则。把枯燥无味的跑步变成生动有趣的游戏,把死气沉沉的徒手操变成青春活力的韵律操。高质量的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内容都是丰富多样的。有队形新颖的慢跑,如蛇形跑、螺旋形跑、S形跑等;这样既达到了慢跑活动的目的,又起到了集中学生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兴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和不同的需要,让各个运动水平的学生都能充分地参与到锻炼中来,并从中获得学习的满足,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提高对体育课的兴趣。总之,教师一定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这也是上好体育课的难点所在。
1.3 场地器材。场地器材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物质基础,为实现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提出了可能,同时在学生锻炼兴趣的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据调查表明有很大一部分学校人均的运动面积不足3m2,甚至连做课间操的场地都不够,学校体育发展步履艰难。学生如果因为场地受限,上课时不能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积极性受到打击,久而久之容就易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例如,很多男同学喜欢踢足球,但是基于许多学校的足球场地不够用的现状,他们只好&望球兴叹&,对体育课抱失望的态度;而篮球课往往是四十人在一个篮球场活动。如此不够的体育场地与设施显然不能够满足学生锻炼的需要。另外,人多场地少的现状,容易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产生一种恐惧心理,慢慢地很多学生因为这些原因而放弃了原本爱好的体育。种种现状使得学生对体育课乃至体育活动失去了兴趣。因此,加强体育设施硬件的建设,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利于他们锻炼的客观条件刻不容缓。
1.4 体育课运动项目的设定。学生对学校体育课兴趣的大小和体育课教学内容的设置有着直接的联系。我们的体育课程的设置应该走创新,突破常规的道路,不要停留在每学期的体育课教学任务就是跑、跳、投三大项,而且从一开始学到最后都是这几个项目。即使是同一个教材也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只有让学生喜欢体育课,并且从体育课教学过程当中能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锻炼技能,他们才能以一种积极的态势参与到体育课中来,只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兴趣才能成为可能。
2.结论与对策
2.1 目前的教育体制准状况导致现阶段的中学生体育知识匮乏,对体育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应该加大对体育知识的宣传力度,必要时可以把理论知识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
2.2 教师是体育课的主导,丰富的教学内容,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适当的教法能够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多创新,多交流、多学习、多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3 场地、器材的不足是培养学生体育课兴趣的物质障碍。学校应该在体育硬件设施上加大投入。
2.4 现阶段中学学校体育课课程的设置还不是很合理,不能充分适应现今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试行选修课教学模式,应该在这方面进行进一步地研讨和实践,为中学体育教育开拓一片新的领域,为培养中学生的锻炼兴趣以及终身体育意识服务。
[1] 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
[2] 青海体育科研,1999年第三期
[3] 体育师友,广东体育科技
[4] 青海师大学报,2001年第一期
&&&&&&&&&&&&&&&&&
收稿日期:
作者地址: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二中学 810007
读者喜爱度:
"论文库"栏目其它文章
书库点击榜
严重的影视化叙述方式让这些精彩片段都成为美好的碎片,历史的风云也在这种急功近利的叙述中露出慌张的神情.都梁曾因《亮剑》,《血色浪漫》和《狼烟北平》三部长篇蜚声文坛,可惜,到了《荣宝斋》,都梁消失不见
人文读本精选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要发送的文章:
意大利民歌故乡苏连多
1.填上手机号码,然后点击获取验证码按扭,系统将会把验证码发到手机上.
2.留意手机短信,把收到的验证码填在下框中,点击发文章到手机即可
填写验证码:
读后感主题:
读后感内容:
您的邮件地址:
给这篇文章投票
浅析如何激发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本文目前喜爱度:
&【喜爱度】有0个人觉得这篇文章很好,0个人觉得还可以,0个人觉得很一般
你觉得这篇文章:
期刊网通行证登录
您要使用的功能只对会员开放,您已是会员的话请先登录,不是会员请先
正在抽奖中,请稍后...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
All Right Reserved 中国期刊网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培养兴趣爱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