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作文100字

100字的新闻稿子,最新版本_百度知道
100字的新闻稿子,最新版本
我有更好的答案
、娱乐、还是社会、体育、很少啦、把编辑者改一下就行了、、、如果是你所在的校园中的、,那你可以看看你学校最近发生的较大或较有趣的时间撒、国际,那你可以到新闻网上找社会类新闻、100字、上面有现成的、、新闻稿件也分时间和时间撒、如果是生活中、啊、财经、国内
现在的新闻,发一张
投我19008给你采纳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写一篇新闻报道100字_百度知道
写一篇新闻报道100字
我有更好的答案
生机勃勃 有备而来
  从举世瞩目的&鸟巢&、&水立方&等体育场馆的如期竣工,到百万奥运志愿者即将按部就班,再到中国运动健儿紧锣密鼓的备战,我们的新闻媒体,也在为更好地报道奥运摩拳擦掌,充分准备。而在此之前,媒体在奥运预热的各类报道中出色的发挥,赢得了代表委员的一致赞赏。
  石峰委员说,奥运会即将来临,社会各界热情高涨。新闻媒体对奥运精神的宣传深入人心,可以说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奥运会、残奥会招募志愿者的活动,报名人数达到招募人数的10倍以上,可以说是全民总动员,媒体的宣传报道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来自新疆塔城地区的代表拉依萨?阿列克桑德洛娜告诉记者,今年1月7日,众多媒体聚焦塔城,报道了俄罗斯族群众祝贺俄罗斯族老人张福来当选祝福奥运大使的活动。这一宣传报...
关于新闻报道100字
上新华网、凤凰网查查,应该会有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新闻报道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12《中国新闻史》100个名词解释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12《中国新闻史》100个名词解释
中国新闻史重点报刊76个名词解释;1.“朝报”(附开元杂报)---唐孙樵《读“开元;2.进奏院状---一种上行官文书,是进奏官专门提;3.邸报---中国古代报纸的统称,始于唐宋、明清;4.小报---中国古代民间私自发行的传播媒介,是;5.“京报”---中国古代报纸的完备形式,与近代;6.《察世俗每月统计考》---1815年伦敦布道;7.《东西洋考》---18
中国新闻史重点报刊76个名词解释 1.“朝报”(附开元杂报)---唐孙樵《读“开元杂报”》中,记载的开元时期一种每天条布于宫门外的朝政简讯的的载体。每天公开发布,内容完全是宫廷新闻,作为中央政府公开发布宫廷新闻的工具,直接向民众宣布,时效迅速。无固定名称,后唐和宋代方称之为“朝报”,该传播工具没有随王朝覆灭而消亡,宋朝报和明清宫门抄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唐朝政简报的继续。2.进奏院状---一种上行官文书,是进奏官专门提供给节度使本人阅读的情况汇报资料。内容有军政情报、地方驻京官员的表现。唐代进奏院状新闻内容很多,但只送节度使(观察)使本人阅读,无复本。因此,从唐代进奏院状只是一种半官方性质的情报,与宋代的性质有很大不同。3.邸报---中国古代报纸的统称,始于唐宋、明清有所发展,不同时期表现形式不同,是封建王朝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内容多为皇帝旨谕、大臣奏章、官吏奖惩、军事战报等。4.小报---中国古代民间私自发行的传播媒介,是宋代信息传播活动发展的一个全新的现象。最早出现于北宋末,盛行于南宋,是宋代社会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严重的产物。由部份胆大官吏透露出人们迫切想了解的信息,以朝报形式叫卖于街市。作为非法信息载体,一直受到政府压制打击,却始终未能根绝。5.“京报”---中国古代报纸的完备形式,与近代报刊最接近的古代新闻传播工具。始于乾隆,清中叶后日趋盛行。内容仍局限于宫门抄、明发谕旨和大臣奏章,但有民营报房定期印刷、公开销售于民间,与以前邸报只在官员各衙门中传阅全然不同,已不属于政府公报性质。6.《察世俗每月统计考》---1815年伦敦布道会传教士米怜,马六甲,宗教宣传性质的中文月刊,作为他协助马礼逊对华主要的传教工具,揭开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第一页。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解释教义,介绍天文地理、各国概况和西方近代科技实用知识,发表我国最早的报刊新闻图画,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未涉及政治时事问题。宣传上“附会儒学”,采用中国书本式雕版印刷,将基督教义与孔孟之道相比附。期刊封面印:“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主编署名“博爱者”。1821年因主编米怜病重而年终停刊。7.《东西洋考》---1833年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广州,宗教内容已退居其次的宗教性报刊。为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宣传中外人士间的行为准则,介绍东南亚各国和印度的情况。每期必有一定数量的新闻,文字通俗,文章简短,又作连载,重视贸易活动,刊登过中外进出口贸易的物价表。所载《新闻纸略论》是中文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专文。每期有目录,栏目较固定。宣传上处处附会儒学,封面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主编的署名是“爱汉者”。1838年停刊。8.《蜜蜂华报》(A Abelha da China)---1822年葡文周刊,主编安东尼奥,当时的葡萄牙执政党在澳门的政府机关报,我国第一份外文报纸。附数种增刊,一年后因执政党被**而停刊。9.《广州记录报》/《广东纪事报》(Canton Register)---1827年英商马地臣和美商伍德,广州,商业性报纸。双周刊~周刊。货价行情,航运消息,广泛刊登政治时事新闻评论,关于中国的新闻和材料占相当多的篇幅,影响很大。有强烈政治色彩。竭力为鸦片战争辩护,主张英国政府对华采取强硬政策。迁往澳门出版,鸦战后迁往香港,改名《香港记录报》,1863年停刊。10.《遐迩贯珍》(Chinese Serial)---1853年,英国传教士麦杜斯,香港。马礼逊教育会出版,香港中环英华书院印刷。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也是最早使用铅印的中文报刊。仍沿用线装书的装祯形式,发行到广夏福宁上等地。刊有中英对照目录。内容不同于鸦片战争前中文期刊的地方在于重点放在时事新闻方面,其次是文化知识介绍,宗教宣传所占比重很小。总体上站在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立场上,但报道中国内部消息不必顾忌清政府干涉,能较客观、公正。广泛介绍西方政治历史地理和科学知识,副刊《布告篇》上刊登的各类广告是我国中文报刊上首次出现收费广告。在《遐迩贯珍》上消息、短讯、通讯、评论等近代新闻体裁都已初具雏形,也出现连续报道的形式,与以前的中文期刊相比,在新闻业务方面有了长足进步。11.《北华捷报》(North China Herald)―《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1850年,英商奚安门(Shearman)创办并任主编,字林洋行发行。商业性周刊,周六出版,对开一张,上海的第一份近代报刊。主要刊登商业性材料,后被指定为英国驻沪领事馆公署文告发布机关。反映英商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英国政府的观点,被视为“英国官报”。1864年《字林西报》创刊后,《北华捷报》转而成为该日报的星期副刊,继续出版,影响减小。《字林西报》十分重视新闻报道,在中国边远地区聘有通讯员,曾一度获得独享路透社电讯的特权,报道面广,信息及时,内容丰富。重视言论,经常对中国政局与中国关系发表意见。受到中外人士的重视,社会影响较大。此二报政治上反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恶毒攻击和歪曲报道太平天国革命与小刀会起义,既为英美侵华活动辩护也为其他外国侵略者辩护。12.《六合丛谈》--- 1857年上海,英国伦敦会传教士亚历山大&S226;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墨海书馆出版,上海第一家中文报刊,月刊,非纯粹宣传基督教教义的刊物,综合性期刊。本意似乎想把它办成新闻性刊物,又想使所有人成为自己的读者,宗教宣传、自然科学、商业行情、中外新闻都有一些,结果弄成了大杂烩。发行区域大,但实际发行量非常有限,一年后停刊。13.《上海新报》---1861年,字林西报馆,伍德、傅兰雅、林乐知等,上海最早商业性中文报纸。初为周刊,两个版面,一版商业信息和新闻,二版全为商业性内容。后改周三刊,扩为4版,二版刊有新闻偶尔有言论,其余三版全是广告、船期、行情等商业信息。将商业信息放在首要地位。当时正是太平军进军上海之际。江南地主乡绅纷纷避难于上海租界,特别关心太平军的进展。该报于是刊登了许多有关太平天国的报道,使报纸销路日增。言论不多,但曾长篇连载吹捧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外国雇佣军为“常胜军”“功绩”的文章,反动立场昭然若揭。14.《万国公报》---前身是1868年《中国教会新报》周刊,(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任主编,宗教内容为主,教友中影响。)1874年9月第301期改名《万国公报》,读者扩展到社会各界人士,内容改以时事为主,针对当时出现的洋务运动和维新思潮,殖民势力希望社会变革沿着列强期望的道路发展,介绍西方政治模式和科技知识。尽管很难左右中国社会内部的变革,但对中国知识界的影响很大。15.《申报》---旧中国最有影响的一家报纸。第一家在外国人所办的报刊中一直由中国人主持笔政的。1872年初创两日刊,与《上海新报》的时效竞争中改日刊。英商美查(Ernest Major)办报目的完全为赚钱因此毫不犹豫让中国文人做编辑。经营上采取销售的营销策略。业务上作了改革①重视报纸言论。认为“利”和“义”并不完全对立。申报有些言论,或为中国富强献计献策,或对鄙规苛政口诛笔伐,从启迪民智角度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②重视新闻真实性。申报在一系列战争中报道的真实信息为自己赢得声誉。③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在版面上特辟文艺类作品的篇幅。16.《字林沪报》和《新闻报》---《字林沪报》创刊于1882年,字林洋行主办。《新闻报》创刊于1893年中外合资到后来股权全部归英商丹福士所有。两报吸取《申报》经验,聘中国人为主笔,吸引读者《字林沪报》创办我国报纸第一个副刊《消闲报》,开报纸副刊的先河。《新闻报》则采取低于申报的价格推销和赠送石印画报的办法争取读者,形成“申、新、沪”三报鼎立的格局。不仅在上海,而且在全国占据着报业的龙头地位。17.《澳门新闻纸》---1838林则徐广东禁烟,选澳门“探访夷情”,派人搜集外报,聘通外文的国人,秘密翻译《广州周报》和《广州纪事报》两家英文周报以及新加坡、孟买、加尔各答、伦敦、悉尼等地出版的报纸中有关鸦片贸易和其他方面的消息、言论,提供给清廷和军方,作为制定对外政策的参考。翻译材料汇集成册,被称为《澳门新闻纸》。现存6册,有人称之为我国最早的译报。18.《沙架免度新录》---1856年加利福尼亚萨克拉门托(Sacramento),大量华侨聚居于此。此前,旧金山出版过美国人主办的华文报刊。为真正为华人说话,广东籍华侨司徒源集资创办中国人自己的报纸,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华人日报,也可能是世界上出版的第一份华文日报。但此报出版时间不长,1858年已停刊,又远离祖国,因而对国内的影响甚微。19.《昭文新报》---1872年汉口艾小梅创办,一直被视为第一份国人自办报刊。“仿香港、上海之式而作”,白鹿纸印刷,最初是日刊,但因销路不畅,三月后改为五日刊,所载“奇闻逸事居多,间有诗词杂作”。20. 《汇报》于清同治十三年五月初三(日)在上海创刊。日刊。由招商局总办唐景星(廷枢)、上海县知县叶廷眷“捐款首倡”,以官民集资入股形式创立报社,拥有资金银1万两。入股人多为广东籍,广东人邝其照(容阶)主持报务。主笔管才叔,编辑有黄子 ,贾季良等,同年9月1日改名为《汇报》,期数另起,改由英文翻译葛理出面主持报务兼主笔。原主笔管才叔因意见不合去职。清光绪元年(1875年)春夏间停刊。目前所见《汇报》最后一期出版于光绪元年四月初十(日)。《汇报》是中国人自筹资金创办的报纸。该报宣称“本局为中华日报,自宜求有益中华之事而言之”。改名《汇报》后又重申:“凡事之有关时务者,上则国计民生,下则日用行习;大则人心风俗,小则事物细微,无不博采旁搜,登诸日报。间取其尤关紧要者为论辩,相与发明。” 该报初期日出2张8版。设三大栏目:“京报全录栏”、“中外近事栏”和“告白栏”。21.《循环日报》---我国近代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报纸之一。1874年,香港,王韬。评论时政、鼓吹变法,主张政治上建立军民共治国,经济上实现国家富强,外交上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反对列强侵略中国。这是中国报界首创的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既有别于我国古代报纸(以传抄上谕、刊发奏章为主要内容),又有别于近代外报(以传播教义、刊载商情为主要内容的),为近代报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22.《万国公报》―《中外纪闻》---《万国公报》1895年北京。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家报纸。康有为独承经费,梁启超主持笔政。委托民间报房木板雕刻,随报房所印《京报》一并免费送京官阅读,两天一期,发行量多达3000份左右,引起强烈反响。三月后,改组为《中外纪闻》,是京师强学会机关报(改良派第一个政党性质的团体)。梁启超等主编,康亲题报名,接受袁世凯等达官贵人的捐款,资金雄厚。其内容有论说、上谕、外电、译报和各报选录等。23.《强学报》---1896年上海强学会机关报。康南下宣传维新变法的结果。何树龄等主编,五日一出,铅字印刷,页数不等,免费派送。政治色彩更浓厚,旗帜鲜明倡导变法,警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不变则不能久矣”,政治主张:“明定国事”、“开设议院”,办报宗旨:“广人才,保疆土,助变法,增学问,除舞弊,达民隐”。改孔子纪年,引起封建顽固派的极度恐慌。后因光绪帝迫于后党压力而查禁强学会,张之洞下令停刊《强学报》。只存在14天出版了3期。24.《实务报》---1896年上海,维新派华东重要舆论阵地。初期,梁启超一人负责编纂工作,先后发表了数十篇政论,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是《变法通议》,连载数期,涉及当时政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问题,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维新派的变法主张。该报言论和所译外报大胆新颖震动朝野,梁文所创实务体,“举国趋之,如饮狂泉”,风靡一时。官府的提倡和读者的欢迎,使《实务报》的最高发行量创造了当时报刊发行量的新纪录,成为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后由于封建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反对嫉妒和梁启超的被排挤,使《实务报》落入汪康年手中,变为洋务派喉舌。25.《知新报》---1897年澳门。维新派华南重要舆论阵地,政变到《清议报》创刊前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相斗争的唯一报刊。出版较早、时间最长,康亲自策划,巨商何廷光出资,特邀梁筹办,初创为五日刊,后改周刊、半月刊,梁、何树龄等任撰述,有英葡德法日文翻译,阵容强大,《实务报》的姊妹篇,编辑方针一致。不同点在于:1)宣传更大胆;2)传播科技知识作为重要内容,以“有助于多识”,以沟通中外信息。历史意义在于,它是1901年初自动停刊。26.《湘学新报》---甲午战争后,1897年湖南维新志士长沙创刊。旬刊,讲求实学、新学为主,宗旨为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设有六个固定栏目,每栏由专人编辑,每期装订成册。受到读者热烈欢迎,开风气之先。1898年停刊。(“浏阳二杰”:唐才常与谭嗣同)27.《湘报》---1898年长沙,通俗日报、南学会机关报,为满足日益高涨的维新运动需要而创办。主编唐才常,书册式,每日一册,页数不等,设有多个栏目,初具近代综合性报纸的规模。对象主要是南学会各分会和新式学堂。“开风气、拓见闻”,报道各地维新运动动态,抨击封建专制,鼓吹民权、平等,提出并宣传变法主张,激进程度超过以往。主要撰稿人谭嗣同的主张成了湖南维新运动的指导思想。后被迫停刊。28.《国闻报》---1897年天津,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华北重要舆论阵地,创办人严复属维新右派,不赞成倡民权、开议院,且少与康梁交往。在维新派报刊中独树一帜。特点1)“以通外情为要务”。就特别重视对外国报刊书籍的翻译介绍工作。2)“消息确而速,又极多极详”。颇具地方特色。除京津华北地区的新闻外,东南各省新闻一概不述。3)创造了同封建顽固派斗争的特殊策略。即,馆址选在租界内,后宣称盘给日本人,加印明治年号的障眼法,从而坚持出版下去。29.《中国日报》---1900年香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办报活动的兴起。孙中山亲自操办办报地点、报纸名称、经费筹集、设备采购、人员选定等。陈少白为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宣传内容1)宣传反清,揭露清廷腐败、卖国;2)宣传资民权思想,要求改变不合理制度;3)大量介绍英法资革历史,鼓动人民冲破封建束缚,争取民主自由权利;4)表示支持义和团的反帝反封建行动;5)与保皇派论战。《中国日报》既是舆论机关又是联络机关的组织形式后被继承。所办《鼓吹录》是中国报纸最早的文艺副刊之一。日报同时《中国旬报》,主登译稿和长篇论说,发表讴歌革命的文艺作品,讽刺昏庸腐朽的清朝官吏。辛亥革命后迁至广州,1913年被查封。30.《开智录》---是“三自”郑贯公与冯樊龙、冯斯栾等人在日本创办的第一个宣传资产阶级思想的报刊。由《清议报》报馆代印代发。不久《开智录》的革命倾向被保皇党发觉被迫停刊,郑贯公亦被解职。31.《苏报》---1896年上海,创刊人胡璋以其日本妻子名义注册,打着日商招牌发行,内容多是市井琐事和作奸犯科的社会新闻,文字水平低劣,曾因刊登**新闻和敲诈勒索之事被人控告,弄得声名狼藉,难以为继。1899年将该报卖给曾任知县被革职移居上海的陈范。“愤官场之腐败,思以清议救天下”,思想上倾向于保皇立宪。后因受到蔡元培所创的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中的革命青年而受到革命影响,转向、同情、支持、投身革命。于是,《苏报》实际上成了爱国学社的言论机关。1903年聘章士钊为主笔,明确提出“第一排满,第二排康”的办报方针,发表章太炎为邹容的《革命军》撰写的序言和章士钊的《读革命军》两篇评介文章。激进宣传引起清廷的恼怒和嫉恨,勾结上海租界查封《苏报》逮捕报馆和爱国学社社员。引发震惊一时的《苏报》案。32.《清议报》---1898年横滨,政变后保皇会在海外办的第一个机关报,梁启超,旬刊。办报宗旨:“专以主持清议、开发民智”,猛烈抨击慈禧把持朝政,拥护光绪帝复位;大量介绍西方资社会政治学说和文化科学知识。此间,梁频繁接触革命党人,思想上受其影响,曾一度在《清议报》上谈民权、资源、破坏、革命,赢得不少读者。康有为获悉后大怒。1901年末出版第100册后遭火灾停刊。33.《新民丛报》---1902年横滨。梁启超仿效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创办的一份半月刊,宣称要办一份 “足于东西各报相颉抗”的报刊。内容丰富、编辑严谨、印刷精美为“中国报界前此未有”。梁以为中国积弱的根本原因是国民素质低下:缺乏“公德”和“私德”、国家、义务、权利思想、进取、冒险、自由、自治、自尊、合群、尚武等精神,只有通过教育手段来提高国民素质造就一代“新民”中国才能富强,国家才有希望。该报设25个栏目,社科、自然无所不包。1903年前还为适应时代潮流,发表许多高谈革命的文章,大受读者欢迎销售达14000份,在国内外设立97个代销处可谓盛极一时。引起保皇党的不满。1903年梁赴美洲游历考察后公开表示不再谈革命,与共和告别,从此该报言论柔声缓语在读者中的威信江河日下。34.《民报》---1905年东京,创刊标志资革派报刊进入成熟阶段。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第一次概括“三民主义”的主张,以此为报纸主要宣传内容,有统一明确的宣传宗旨和纲领。大型月刊,编纂阵容强大,半数以上在国内秘密发行,受国内外同盟会员和同情革命的知识分子的热烈欢迎。向各种错误思潮主动出击,并在斗争中发展,还大力介绍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介绍西方的新文化和新思潮,其中包括社会主义思潮和无政府主义思潮。35.《时报》---1904年上海。戊戌政变后保皇党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康门弟子任经理和主笔,梁也参与过策划。该报在创刊始以执中公允的姿态出现,既批判顽固派又批判革命派。新闻业务方面大胆革新,为我国报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1)将《新民丛报》所创的报章文体--“时评”移植于日报,这种应时而发、短小精悍、活泼明快的文体颇受人欢迎;2)率先将一张报纸分为1-4版,两面印刷,彻底摆脱书页式报纸的痕迹;3)率先采用1-6号铅字排版,新闻标题和评论中的主眼“借家圈点以为识别”使版面编排“务求醒目”4)率先创办报纸周刊,分聘专家负责编辑固定专版。这些业务手段一直沿袭至今。1912年冬《时报》盘出。36.《大公报》---1902年天津,英华得天主教资本家、神父、法使馆的支持,自任社长,撰写政论文章。该报政治上倾向君主立宪,却摈弃“猥邪琐屑之事”,以“敢言”、“替劳苦大众说话”和报风严肃而受到读者欢迎,成为华北地区颇有影响的报纸。1916年后,英华将报馆卖给王郅隆(北洋),从事慈善事业。37.《中国女报》---1907年秋瑾。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以争女权、争独立、争解放为宗旨,出版了两期即被封建统治者封闭。38.《神州日报》---1907年上海,于右任办的第一家报纸,也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该报在有闻必录的掩护下,详细报道了秋瑾烈士遇害的经过和各地武装起义的消息,揭发贪官污吏的罪行,披露列强觊觎我国蒙藏边疆和东北地区的阴谋,很受读者欢迎。创刊80天后报馆被焚,于右任无力恢复而退出,由他人接办。39.“竖三民”---1)《民呼日报》1909年上海租界于右任自任社长,范光启、等为编辑,报名取“大声疾呼,为民请命”之意。宣传同盟会纲领,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揭露贪官污吏的罪行。因披露当时甘肃灾荒中官吏侵吞救灾款项的情况,引起陕甘代理总督嫉恨,串通上海道和租界当局,反诬于右任,致使报馆被查封,于右任被逐出公共租界。2)《民吁日报》1909年上海法租界。“民吁”的三层意思:a)“呼”字去掉两点为“吁”表示即使被挖掉两只眼睛仍要反映人民疾苦;b)“吁”字由“于”字加“口”字组成表示出自于右任之口;c)不准“大声疾呼”,暂且“长吁短叹”罢。因报道揭露日本政府企图夺取满洲铁路筑路权继而控制东北的阴谋以及赞扬朝鲜爱国志士刺死伊藤博文的英勇行为致使日本政府恼羞成怒,串通清政府与上海租界当局查封报馆,只出版48天。3)《民立报》1910年上海租界。日报。此时大部分资革派已回到国内,编辑阵容强大,多名报界精英担任编辑。创刊初言论较为温和,随革命形势发展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高等教育、文学作品欣赏、行业资料、专业论文、幼儿教育、小学教育、12《中国新闻史》100个名词解释等内容。 
 《中国新闻史》100个名词解释。详细介绍了《中国新闻史》100个名词解释,新闻考研必备中国新闻史重点报刊 76 个名词解释 1.“朝报 (附开元杂报)---唐孙樵《读“...  《中国新闻史》名词解释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第一讲,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共出 100 期。 《少年中国说》 :近代散文名篇。作者为梁启超。写于戊戌变法...  《中国新闻传播史》名词解释文件。中国新闻史笔记重点名词解释 中国新闻史笔记重点名词解释答题要点分析 1. 名词解释(或简述) .考察范围一般为重点报刊,新闻界主要人...  2016中传中国新闻史重点报刊76个名词解释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今日...2014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2014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考... 2014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  《中国新闻事业史》名词解释 1、黄远生 民国初年三大名记者之一, 以写新闻...到 1913 年底, 全国报纸由年初的五百多家减少到一百三十多家,史称“癸丑报...  《中国新闻史》100个名词解... 4页 20财富值 中国新闻史重点报刊76个名... 10页 免费 中国新闻史重点报刊76个名... 16页 免费 外国新闻史名词解释 10页 ...  中国新闻事业史名词解释_历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甲报》m创刊。它m办 报谡熘饕诨 (以...澳州讴 100 矸只,办┦直 刊,形成第一次...  157页 免费 《中国新闻史》100个名词解... 10页 5财富值搜你所想,读你所...月武汉大学《中国新闻史》试题一.名词解释 1.清议(第一个就这么难,考试的时候...100字新闻_百度知道
今天的,最新的
澳大利亚海事安全局刚刚发布消息。在被问及发现卫星图像后数日才对外公布这一消息;这是历史上最困难的搜救工作。他否认了此前公布卫星图像的行为过于草率。&quot,如满意,尚无法确认卫星图像发现的物体是否与马航失联客机有关。【中国舰队将与澳方一同搜救】中午。澳方有义务将及时将有关线索告知公众,特拉斯否认了这一说法。他说,澳大利亚副总理特拉斯22日表示,澳方是否错过搜索碎片的最佳时机时。此外。打字不易,澳方将尽全力进行搜寻,卫星图片拍摄后还要经过大量研究,22日派出的飞机中已有3架飞机抵达目标海域,澳大利亚副总理沃伦·特拉斯在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基地举行新闻发布会,随后才能确认,预计明天将开始于中方联合搜救工作。他说。特拉斯还表示;他称中国舰队阵容非常完整,卫星图像只是提供了一个可能的选择,也不确定碎片现在处在何方。目前对可疑碎片还无法正式确定是否属于马航飞机,另外2架仍在途中,他称&quot,准备好与中美合作进行搜寻中新网3月22日电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望采纳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新闻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5分)《武汉晚报》9月15日报道,“我是东北人,在汉口火车站下车想问个路,结果别人都指着一个大大的蓝色提示牌不理我,牌上写着:‘请不要搭理陌生人问话,..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问题人评价,难度:0%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5分) 《武汉晚报》9月15日报道,“我是东北人,在汉口火车站下车想问个路,结果别人都指着一个大大的蓝色提示牌不理我,牌上写着:‘请不要搭理陌生人问话,谨防上当受骗。’这牌子让人看了很不舒服。”昨日,汉口火车站旁的一块提示牌引起了外地游客的异议。警方表示,车站一带常发诈骗案,这属于善意提醒。 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示例一)善意提示牌不善! 警方在火车站挂出提示牌的行为不妥。警方初衷虽好,但把所有人都当作了为非作歹的“假想敌”,让人看了不舒服,也把初到武汉而不熟悉道路的客人推到了无助的境地。面对火车站治安秩序不好的状况,及时打击违法活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才是警察的职责所在。 (示例二)应该倡导善行 警方悬挂提示牌,这一行为不妥。在一个正常的社会,搭理陌生人的问话,为他人提供热情帮助,这类向善的行为彰显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需内容。警方这一提示反其道而行,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示例三)警示明明隐喻深深 警方悬挂提示牌,这一行为隐喻了社会的信任威机和人情冷漠。任何一个民族及其政府职能部门本应倡导善行,但武汉警方却挂出如此雷人的提示牌,无疑有其深刻的现实背景——在这个信任匮乏、陷阱林立的社会,也许唯有躲避才是免祸之道——这一提示牌背后的社会隐喻,才真正值得我们深思和警醒。点击查看答案解释本题暂无同学作出解析,期待您来作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闻报道范文300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