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环保倡议书共守七条底线有什么意义

     
     
           
您当前的位置:
记者热线:&QQ:&编辑热线:&投稿邮箱:&
广西坚守“七条底线” 倡导网络“好声音”
&&日 21:48&&字号:大 中 小
&&& 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管理处处长李剑思表示,繁荣健康的网络环境对广西发展有重要意义。&&& 广西坚守&七条底线& 倡导网络&好声音&&&& 主管部门:&七条底线&倡议十分及时必要&&& &当前网络存在种种乱象,问题接踵而至,谣言层出不穷,有些甚至到了让人触目惊心的地步,网络信息传播不明引发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管理处处长李剑思说。&&&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李剑思认为,如今提出&七条底线&十分及时和必要。&互联网虽然是自由的、虚拟的,但并非是无所顾忌为所欲为的,还必须应该将法律和法规的缰绳紧攥手里,让自由在规范、健康、理性和励志的空间内活动。而七条底线是网络名人们达成的共识,也是网络媒体和每一名网友应该坚守的底线。&&&& 根据区通信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13年1月,广西网民约1586万人,备案网站39744个,手机用户3062万人,3G手机用户726万人,移动互联网用户2222万人。广西互联网的整体发展情况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在西部省区中较为靠前。&&& 李剑思说:如此发展迅速的广西网民,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繁荣的网络环境,网络世界必然会失序。&&& &如今广西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阶段,繁荣健康的网络环境对广西发展有重要意义。&李剑思说。首先,繁荣健康的网络环境提升了政府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同时也成为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汇集群众智慧,扩大群众参与和改善公共服务的重要渠道。其次,建设繁荣健康的网络环境有利于满足我区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维护我区社会和谐稳定。还有利于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遵守&七条底线&,对化解社会戾气,释放&正能量&将会起到关键性作用,重要性不言而喻。&李剑思加重语气强调。 广西:新闻网站管理者与网友倡议共守&七条底线&&副总编辑黄大剑畅谈对&七条底线&的看法。见习记者& 胡雁 摄南宁8月21日讯(见习记者 胡雁 实习生 陈凯)针对近期中国互联网大会提出的&七条底线&,8月21日,副总编辑黄大剑与红豆社区&十大&名博主刘国雄、红豆社区资深网友冷血莫邪、网络达人小峻film三位资深网络名人做客,畅谈他们对&七条底线&的看法和建议,共话网络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七条底线&即: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经过讨论,大家表示: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延伸,所有网站和网民都应增强自律意识和底线意识,并赞同共守&七条底线&。记者:&七条底线&的坚守,是否会与营造活跃、开放、繁荣的网络环境想冲突?您怎么看待此问题?黄大剑:两者并不矛盾,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说发展、繁荣是动力的话,那么底线就是规则和踩刹车。互联网业界现在已经形成了共识,网络的发展不能没有底线。为了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为了互联网不在虚假信息、攻击谩骂、肆意伤害中走向毁灭,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和国家的利益,必须要设定不能逾越的底线。没有底线,互联网就没有未来。因此,坚守七条底线可以说是营造活跃、开放、繁荣的网络环境的保障。网络世界要想健康有序发展,就需有清晰明确的规则或底线,以纠正一些网民不够文明、理性的行为,维护这个共同的精神家园。近年来,聊天室、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免费上载平台和互动空间出现之后,网络的信息质量、文明程度、价值取向越来越令人担忧。一些错误的、虚假的、拼凑的、嫁接的信息弥漫于网络,毒害着人们的心灵,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发送虚假信息、制造虚假网页、设立虚假平台等方式骗取他人钱财,扰乱社会秩序,这些都是属于违法犯罪行为。最近,有关部门处理了一批发布爆炸恐怖信息的人,对他们进行行政拘留。所以,我们在网上的言论并不能为所欲为,它毕竟是一个社会行为,必须要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因此,&七条底线&会有利于互联网的健康发展。记者:对于网站来说,如何才能营造出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是怎么做的,尤其是在诚信办网和文明办网方面?黄大剑:作为广西的门户网站,我们的职责就是传播真实的信息。强化管理,加强自身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把坚守&七条底线&与多项活动相结合起来,苦练内功。尤其是整合到&清洁网络行动&、创建&文明网站&活动、整治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行动、&杜绝虚假报道 增强社会责任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活动等活动中,自觉抵制违背&七条底线&的行为,积极传播正能量,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记者:关于这七条底线,您有什么建议给网民?黄大剑:&七条底线&既是&底线&也是&红线&,也是广泛共识。所以我倡议网民们文明上网,健康上网,严格遵守&七条底线&,共同维护一个和谐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希望广大网民在网上多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编辑:利雪娟&
&作者:胡雁 陈凯&&来源:广西新闻网&&【打印】&&
新闻排行榜
南宁城管副中队长醉驾肇事被免职&&&&相关评论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编辑: 易 晔今日舆情解读:“七条底线”建构新型网络议事规则--舆情频道--人民网
今日舆情解读:“七条底线”建构新型网络议事规则
来源:&&日17:03&&&&【字号】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 何新田
一、热点事件概述
据媒体报道,8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与纪连海、廖Y、陈里、潘石屹、薛蛮子等十多位网络名人举行座谈交流。鲁炜在座谈时就网络名人社会责任提出六点希望,也与在场的网络名人们达成了坚守“七条底线”的共识。
七条底线是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
8月15日闭幕的中国互联网大会发出倡议,全国互联网从业人员、网络名人和广大网民,都应坚守“七条底线”,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自觉抵制违背“七条底线”的行为,积极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二、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1.各类媒体报道走势图
8月10日以来”七条底线”话题四类媒体关注度
8月10日以来”七条底线”话题微博关注度
2. 舆情发展走势分析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观察,8月10日起,网络上就已经出现了”七条底线”话题的消息。
当天14时起,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自己的微博上陆续发布了赴央视参加“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的一些消息,而随后一条据称为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发出的关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及领导们接见网络名人时提出网络名人要遵守七条底线”的消息在网络上逐步扩散开来。而且潘石屹还在该微博中谈及自己对近来网络上最流行的“正能量”说法的理解“我理解在网络上推动社会进步就是正能量,阻拦进步就是负能量”。
8月11日16时44分,人民网社会频道《网络名人共识共守“七条底线”》率先报道了此事,随后引来众多网络媒体强烈关注,此话题相关舆情热度迅速升温。当天的相关微博就超过5000条。相关网络新闻和论坛帖文也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在以网络新闻、论坛帖文为代表的网络媒体上,此话题舆情热度自11日以来一路走高,其单日相关网络新闻在14日达到一个相对峰值为超过800篇,相关论坛帖文超过660篇。这一舆情发展走向与微博舆情发展略有不同的是,微博上在8月12日形成一次舆情热点之后的相关舆情热度已经出现逐步回落态势。
截止到8月15日18时的舆情数据显示,此话题相关舆情发展走向仍然处于持续升温轨道。其后续发展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三、相关舆情态势分析
1. 网络各界发言支持”七条底线”
在新浪微博上,在潘石屹、刘春、薛蛮子、周小平等一批知名大V的大力推动下,在网络上迅速掀起了一轮#支持鲁七条# 运动。截至到8月15日18时,#支持鲁七条#话题相关微博已经超过33000条。
8月14日,首都互联网协会发布“承担社会责任坚守七条底线”倡议书,倡议互联网行业和广大网民坚守“七条底线”,积极传播正能量。将互联网打造成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
8月15日闭幕的中国互联网大会发出倡议,全国互联网从业人员、网络名人和广大网民,都应坚守“七条底线”: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
#支持鲁七条#网友观点摘编:
@潘石屹(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鲁炜部长提出的七个底线: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供@任志强 @刘春 两位学习、反省。
刘春(搜狐公司副总裁、搜狐视频首席运营官;原凤凰卫视执行台长):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一定守住底线,争取空间,让网络更健康更自由。#支持鲁七条#
任志强(知名地产商):鲁七条致少是言论开放的态度,应给以支持。
王利芬(优米网的创始人) :把'鲁七条'做好不容易!@任志强 听到了吧。
武汉电视台-黄鹤TV:#支持鲁七条# 网络作为信息高速公路,一定要有“交规”。面对政府、民众期望越来越高,微博、微信能否集聚并反映民意民心民智,国内国外的人都在看在问。大v们理应做好标杆做好表率,率先倡导文明、和谐的微交流方式,共建理性、科学的网络问政范本。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网络名人们应切实行动起来。
2. 网民热议:网络文明要靠全体网民维护
网民观点摘编:
网络言论由乱而治是个过程
网友“李恒通”:言论底线都是人为确定的,如果一个人的心声刚好超过了言论底线,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建设性,那么是选择沉默还是选择道出自己的心声。
网友“摄影师大刀367”:这是社会必然经历的过程,从盲目到冲动,冲动到认识,认识到理性。
网友“超级Benjamin”:很多人的目的根本不是什么交流探讨缔结意见共同体,就是要加剧现实冲突,最好全国打仗换代才好。所以说这些都是废话。动机不同。
虚拟的网络背后是真实的自我
网友“宜昌泷人”:不要以为网络都是虚拟的,其实虚拟的网络背后一定是一个真实的自我。每一次发言、每一次转发、每一次评论,都应坚持这七个底线,别搞次了自己的水平!
网友“happy默默地盘”:网络世界也是讲责任和底线的,每一个网民都应有社会责任感,对自己的网言网语负责。
网友“东明村支书”:支持!中国人不能自己诿化自己!
博品看人品,大V当自律
网友“婕妮龟”:网络作为信息高速公路,一定要有“交规”。面对政府、民众期望越来越高,微博、微信能否集聚并反映民意民心民智,国内国外的人都在看在问。大v们理应做好标杆做好表率,率先倡导文明、和谐的微交流方式,共建理性、科学的网络问政范本。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网络名人们应切实行动起来。
T老师的大株洲(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谣言大多是从这些大V散播出来的。就算是转发,危害也很大啊!
嘉善老顾(浙江嘉善经信局正科级巡视员、新浪微博社区委员会专家成员):博品看人品,大V当自律。
网友“姜晓希”:不让造谣?那不等于要了他们的命么,往后还靠什么涨粉,自干五也会感到寂寞的。
网络文明要靠全体网民维护
虹口检察(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官方微博):【七条底线 全体网民应该共守】正义网:10日,网络名人齐聚央视演播厅畅谈社会责任,一致认为要共守"七条底线":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这七条底线,全体网民都应共守。共同守护好这"七条底线",为建设一个健康文明的中国网络世界贡献力量。
赵文(兰州媒体资深记者):【六点希望vs七条底线】官方六点希望:自觉维护国家利益,自觉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美德,带头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积极倡导社会诚信,带头维护公民个人合法权益。微博大v"七条底线":即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社会公共秩序、道德风尚、信息真实性。
来春石(河北省衡水市公安局民警):坚守底线从你我做起,向一切造谣、传谣等不文明行文开战!
网友“雅杰露水”:文明是一种气质更是一种境界,网络世界文明不应远离,意见相投,欣赏中聊聊;意见相左,忍受中兼听。咱们不说脏话,也不随性叫别人五毛,网络是大家共同环境,彼此珍惜不要轻易污染,只有个体的文质彬彬,才会有网络文明的婷婷玉立。为了那份祈盼的文明,共同努力吧!
网络不乏建设性批评,缺的是倾听
范思先森(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专员):表达意见就叫愤青?不说话或说好话就是好市民?
中国陈少勇(道路交通管理杂志社编辑记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问题的根本还是诚信,孩子一生下来不会骂人,长大了为什么会骂人?
网友“victor5655”:网络不缺建设性批评和参与性人格,关键是谁理睬过!限制垄断,会听吗?提高汽油品质,会听吗?不要只是油价国际接轨,会听吗?不要断供“低”价汽油,会听吗?我们这么多建议都提了,你有理睬过吗?
网友“Sunday向阳”:网上谈腐败最响亮一致啦,其中就没有一条建设性的?一条财产公开都说啦好多年啦,这些年你们过得还好吗?都在忙些什么呢?
网络是官民对话的平台 官民双方都应倍加珍惜
网友“Jetta360”:我们应该特别珍惜微博这个平台,它让我知道我活在现实里,在这里没有溜须拍马,没有一片繁荣。它让我知道我生活的国家有那么多的问题,还获取了撕心裂肺的绝望的共鸣。春天会来吗?我还能在有生之年遇见吗?
网友“光芒_之翼”:只有权力机构放下架子,走出衙门,愿意理性平和地讨论和交流,且虚心真诚地解决问题,不用喉舌舆论撕裂民情,才能实现言论空间的真正自由,才能避免舆论冲突加剧和现实冲突。
政府部门也要有底线
网友“一半是海水”:政府部门也应该有底线的,只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本身就是强加于人, 如果从正常渠道能够解决问题,谁会希望通过网络呢???我们都想传递正能量,但是我们社会底层的人看到的、经历的与纸上谈兵、没有过底层社会经历的人的想法绝对不一样 。
网友“wenzhou围脖”:我们的政府有关监管部门,我们的官媒都是纳税人钱养的,既有权影响力又大,如果你们能多尽职一些,多替老百姓管住或监督社会上的不法现象,腐败现象,老百姓就不需要在网络上无助的愤青和发火。
官员们也应坚守底线
秀才江湖(知名网友):让我们坚守底线,你们却稳定压倒一切,毫无底线!
网友“末日传说”:要求网民共守"七条底线"。那么也请官员遵守"七条红线":一是贪污受贿红线,二是徇私枉法红线,三是强奸幼女红线,四是汉奸卖国红线,五是裸官移民红线,六是强拆强征红线,七是公开财产红线。
网民的发言权利应得到切实保障
网友“爱我中华”:信息真实性底线――发布虚假信息造成损害的必须受到法律制裁,这是所有国家的法律都明文规定的,同样的道理,网民发了真实的信息却被删除被抓起来?事后也没见交代,这事网络上还少吗?
网友“平凡的人生”:但是现实中根本无法保护发言者,官员或政府部门或有关系有背景的人要报复发言者那是分分钟都能够做到的,这部分人几分钟就可查到发言者,发言者根本没有安全可言。这就导致矛盾越积越大,最终互相斗起来,还是互相容忍一下比较好...现在社会在网上乱发言很不安全,虽然有些人经常在心里警告自己不要乱说话,但是一时嘴贱不吐不快,结果一不小心就发言了,发出去之后后悔了,有些网站的用户没有删除和修改功能,再扇自己多少耳光都没有用了。因为这社会不顺心的事情太多了,很多人憋不住要发言。老百姓烂命一条,有什么就说什么,宁可哭着死,也不想憋着死,只求老天保佑了...幸好我可能还没有得罪过什么人,侥幸还在网上游荡...
真实才是唯一的底线
网友“鲍鱼”:这7条我都支持,甚至可以加上第八条:实名制,但我们希望你们做到一条:不删帖,不删评论,不屏蔽评论!就这一条好吗?
网友“姚万能”:自由、真实才应该是唯一底线。
3. 网络帖文:”七条底线”构筑网络正能量防线
网络虚拟世界的公序良俗
网络帖文《如何看待《鲁七条》在网络发展中的意义?》指出,纵观”七条底线”给网络的经营者、使用者设定的底线,覆盖范围比较宽广,这些底线无不是一个遵纪守法公民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虽然这已是现实中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明确把她作为网络虚拟世界的公序良俗则有着特殊的意义:一是把以往对行为的规范,要求文明上网等变为对网络经营者和使用者人的素质要求。二是使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管理趋于统一。三是要求明确,“七条底线”涉及方方面面,有利于网络的管理和经营者和使用者的自我评判。四是设定底线,给出限定的自由驰骋空间,更易于交流、讨论和宣传自己的观点主张。
“七条底线”是互联网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
网络帖文《如何看待《鲁七条》在网络发展中的意义?》指出,”七条底线”的出现在整个互联网发展进程中确实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好事、实事。我们期待着创造一个绿色、有序、和谐的网络环境;让网络在实现“中国梦”中发挥出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积极践行”七条底线”是每位网友的责任
中华网中华论坛网帖《支持”七条底线”,严守底线不突破》认为,这次鲁炜主任与网络名人对话畅谈社会责任是推进网络监督、促进网络文明建设、梳理虚拟世界网络秩序的重大举措。尽管今天一些人对网上信息做出一些悲观与不确切的判断;但这如同新中国的成长壮大一样,以其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不动声色地击退一千次、一万次的否定。这七条底线是一切爱网、懂网、用网、管网、建网和渴望网络健康发展者的共同意志。符合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网民的共同心愿。
今天虽然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人与网络名人对话,但守住这“七条底线”不仅是“大V”们的责任,也是广大网民和每个公民的责任。一旦突破这“七条底线”,无论是“大V”、是草根还是网站都应该受到谴责。否则就失去其积极作用和深远意义。我们不仅支持”七条底线”的颁布,更要监督”七条底线”的落实;最重要的是每一位网友都须积极践行,绝对不能突破这一底线。这是每一位网友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七条底线”构筑网络正能量防线
人民网强国论坛帖文《”七条底线”构筑网络正能量防线》指出:我们无法为道德和法律确定高度,却必须为其划定底线。近日举行的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一个最大成果就是为网络世界、网络社会和网络行为确定了“七条底线”。将鲁炜先生在论坛首提的“七条底线”称之为”七条底线”亦是与世界的一种接轨。这些底线从法律、制度、国家、公民、秩序、道德以及信息真实七个方面为网络空间划定了一个自律的最低标准和道德基础。作为“底线”它们对上网者的要求并不高,甚至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种公民常识。然而在板砖飞舞、骂声不断、唾沫星子足以淹死人的网络空间,它们却常常为某些网民所践踏突破――这本身就说明了重构网络规则和网络道德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七条底线”不只是网络名人所必须遵循的最低标准,同时也是每个网民、整个社会必须凝聚的共识,肩负的社会责任。
网民的心里有杆秤
中华网中华论坛网帖《支持”七条底线”,严守底线不突破》指出,多年来网络平台上的信息纷杂缭乱,真实消息、虚假谎言,文化精华和垃圾混为一体使人目不暇接。当今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应该将网上别有用心者的蛊惑、不明是非者的附和以及有志之士的呼吁与建议严格区分开。使网络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多更大的效益。现实中一些人动辄以网上如何说作为自己说话和评判事物标准。但只要稍微有些清醒的人就不难发现,即使为了迎合某些“发泄者”的帖子,有多少人回帖支持、有多少人浏览、这些回帖者占全部浏览数的百分之几?何况在这些很少的回帖者中观点又不尽相同!可见广大网友心里是有杆秤的!
网络上更多的是正能量
其次,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在网站、论坛、博客和微博中并非骂统天下,有不少具有正能量的帖子,包括对现实社会中某些不良现象进行客观分析的帖子、提出很好意见和建议的帖子,以及介绍文化知识的好帖子。一些有志之士与广大网友“同仇敌忾”利用网络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揭露出一批腐败分子并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这些监督使一些腐败分子胆战心惊。再如对于当今的教育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城市改造拆迁等问题,广大网友提出诸多意见和建议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网络中类似发挥出积极作用的帖子有目共睹。
4. 媒体评论:七条底线全体网民应该共守
七条底线全体网民应该共守
四川文明网文章《七条底线全体网民应该共守》指出,这七条底线直指当前网络文明与文化的软肋,不仅网络名人应该共守,而且全体网民都应该共守,守住这“七条底线”是每一个网民的责任与义务,守得住就能打造一个网络文明时代,守不住就会打造出一个网络丑陋时代。有关部门应该围绕这“七条底线”制定网民网络生活条例,规范网民的网络生活,引导网民共同守护好这“七条底线”,为建设一个健康文明的中国网络世界贡献力量。
“七条底线”也是七条高压线
人民网评论《“七条底线”也是七条高压线》指出,做人讲原则,上网也要有底线。“七条底线”共识的达成恰如一场“及时雨”,明确的阐述了网络世界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可以说是新时期网络社会规范汇成的约束体系,是共性的网络文明底线,包含于网络的公序良俗中,存在于道德意识和社会舆论里。“七条底线”也是七条高压线,不该逾越、不可碰闯。“七条底线”内容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只要人人都遵守,就能培育一个文明健康的网络风尚。
虚拟网络由现实生活中单个的人构成,无论是网络经营者,还是名人大V、媒体大亨,或者是普通网民,每一个人都应做到爱国家爱社会、遵法律守秩序、讲道德讲诚信,那么整个社会的良好风气、网络的和谐环境也就能够很快形成,从而清风涤荡、浩气长存。
互联网应是个彼此尊重的意见共同体
人民日报评论《珍惜网络“意见共同体”》指出:在网络这个全新的公共空间里,亿万网友以无上的热情营造着平等对话的自由天地,却也有一些人将这种登临新大陆式的自由理解成放纵恣肆的随心所欲。网友的个性千差万别,但网络是我们的共同家园;网友的意见百花齐放,但互联网应该是一个彼此尊重的意见共同体。今天的互联网上,寻找“最大公约数”,划出“共同的底线”不仅是人心所向,更是发展所需。推动中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基本共识;比技术创新更迫切的是为网络文明构筑共同底线。
公共空间“有话好好说”
人民日报评论《公共空间“有话好好说”》指出:在公共空间有表达就有责任,有自由就有担当,有言论就有边界。比自由更重要的是宽容包容;比观点更重要的是议事规则;比愤怒更有力的是公共理性。与过去相比,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多地需要与陌生人打交道,也比任何时候有着更为广阔多元的公共表达平台。这样的平台如果运用得好,就会成为珍贵的民主训练场;反之,如果只是被粗鄙表达占领,最后只能收获一地鸡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秉持这样的哲学去对待陌生人,在公共空间“有话好好说”,我们才能通过公共表达实现公共参与、达成社会共识,才能真正“不辜负这个时代”。
网络媒体应在坚守“七条底线”上做表率
东方网评论《该坚守"七条底线"的岂止是网络名人?》指出,坚守“七条底线”是每个网民的责任和义务。网络媒体和网站经营者也应该在坚守“七条底线”上做出表率,使网络趋利避害,有益于社会和网民。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有些网络媒体没有守住“七条底线”,特别是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表现最突出的一些网站负面报道和虚假新闻泛滥成灾。网络成了草根群体的舞台,也成了炒作者的天堂。当前网友的素质良莠不齐,既有伸张正义、疾恶如仇的“反腐卫士”,也有心怀叵测、制造事端的不法之徒。对于网友的“曝料”我们的网媒要辨明真伪,不可盲目跟进;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不能用从网帖上“拣”来的虚假新闻误导读者;对于突发事件要深入事发地进行实地调查,细致采访,去伪存真。因为新闻的真实是网媒的生命。
舆情点评:“七条底线”建构新型网络议事规则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观察,连日来,沸沸扬扬的”七条底线”话题相关舆情热度持续升温。8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在与众多网络名人对话畅谈社会责任时提出,网络名人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共同遵守“七条底线”。随后引发各界热议,网络上和主流媒体上呼吁全体网民守住底线的声音一再响起。这“七条底线”又被多家媒体和网民们称为”鲁七条”。
大多数网友表态支持”七条底线”,认为网络发言应有底线也是各国政府逐渐达成的共识。每位网民都应有社会责任感,对自己的网言网语负责。”七条底线”不只是网络名人所必须遵循的最低标准,同时也是每个网民、整个社会必须凝聚的共识,肩负的社会责任。但这个底线必须符合公开、明确、客观、可行、合法、接受公众监督的原则。网络文明要靠全体网民维护。对于网络这个官民沟通交流的对话平台,官民双方都应倍加珍惜。
与此同时,也有网友对”七条底线”提出补充建议,甚至表达一些不同看法,认为一个公民应该遵守的底线就是网络名人和网民的底线,名人按照普通公民和网民的底线做,只要网络坚守现实生活中的底线这就已经足够了,没有什么必要另立标准。而政府部门、公共机构和政府官员们,更应率先垂范,遵循自身的职业底线。
微博上众多政务机构官微对此予以响应。在这个背景下,对于微博大V们的批评声音抬头。潘石屹、任志强、薛蛮子等知名大V们也在事后一再表态支持互联网主管领导的倡议。对此,《人民日报》评论指出,网络名人不仅要自己守住底线,更有责任引导普通网民塑造议事的公共理性,充当法治倡导者、伦理坚守者,成为国民心态的压舱石,挖掘和还原民间草根的良善,修复和提振社会诚信,释放和转化社会的正能量。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教授认为,针对网络上的虚假信息或是谣言,网络管理者通常会删帖,而有些发言者甚至会“被禁言”。此次论坛预示着微博管理上的一个转变,即从事后“禁言”转向事前“引导”。
守住言论底线才有真正的言论自由
人民日报相关评论指出:网友的个性千差万别,但网络是我们的共同家园;网友的意见百花齐放,但互联网应该是一个彼此尊重的意见共同体。推动中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基本共识;比技术创新更迫切的是为网络文明构筑共同底线。只有守住言论底线,才有言论空间的真正自由,才有理性平和的公共讨论和交流,才有在百家争鸣中缔结意见共同体的可能,才不会用舆情撕裂民情,以舆论冲突加剧现实冲突。作为先“潮”起来的中国人应时刻秉持一种“底线自觉”并以此凝聚更多社会共识,为转型期中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让互联网更多地有益于中国社会的文明转型。
公共空间“有话好好说”
人民日报相关评论指出:在一个与陌生人频繁接触的社会,培养兼顾他人的公共空间意识,涵养自由与责任相平衡的表达伦理,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必须跨越的一道“现代化门槛”。不同于私人领域的交流可以随心所欲;也不同于锁在抽屉里面的日记本可以率性而为。在公共空间有表达就有责任,有自由就有担当,有言论就有边界。比自由更重要的是宽容包容;比观点更重要的是议事规则;比愤怒更有力的是公共理性。与过去相比,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多地需要与陌生人打交道,也比任何时候有着更为广阔多元的公共表达平台。这样的平台如果运用得好,就会成为珍贵的民主训练场;反之如果只是被粗鄙表达占领,最后只能收获一地鸡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秉持这样的哲学去对待陌生人,在公共空间“有话好好说”,我们才能通过公共表达实现公共参与、达成社会共识,才能真正“不辜负这个时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守合同重信用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