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中国怎么去库克群岛页岛(俄称萨哈林岛)自助游?请大家支招

“ 于是库页岛在这一时期就出现了非常滑稽的一幕:作为一个富含煤矿的地区,萨哈林州居然无法做到煤炭完全自给。点击收听本文更好的阅读体验请点击阅读微信版NO.174时间魔法师/文在争夺中止步校/捕风者 画/一条人文主义狗 图/地缘谷库页岛原本是中国的第一大岛。清朝末年,俄国趁着清政府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之际,通过不平等条约抢占了库页岛,从此库页岛便成了俄国的第一大岛。那么俄国是如何开发这个曾经属于中国的第一大岛的呢?库页岛从库页到萨哈林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俄罗斯帝国宣告成立。从建国伊始,俄国就不停地向东扩张,仅仅用了一百余年的时间,俄国就征服了鄂霍次克海沿岸地区,成了一个地跨欧亚的大帝国。伊凡四世俄国的远东地区虽然面积广大,但人员稀少,而且一到冬季,沿海地区将被厚厚的冰层覆盖,难以进行航海活动。因此俄国人一直想要在远东寻找一处天然的不冻港。于是俄国人不停地从鄂霍次克海沿岸的据点南下,寻找天然的不冻港。远眺鄂霍次克海1732年,俄国探险家谢斯塔科夫沿着鄂霍次克海西岸进行探寻活动。在这次探险活动中,谢斯塔科夫到达了库页岛北岸。为了更好地殖民远东以及北太平洋上的岛屿,俄国政府于1799年成立了“俄美公司”。随后俄美公司组织了多次针对库页岛的非法调查。这些调查的数据,为后来俄国人占领库页岛奠定了基础。1846年至1849年间,俄美公司趁着清朝国力减弱之际,对库页岛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考察。通过本次考察,俄国人终于确定,库页岛并不是半岛,而是一个岛屿,位于黑龙江出海口的附近。因为居住在库页岛的当地人把这里称作“萨哈林”,所以俄国人后来就用“萨哈林”给库页岛命名。1856年,俄国趁着清王朝内忧外患之际派兵抢占了库页岛,并在岛上修建了据点。随后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两个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承认俄国占有库页岛的事实,至此中国完全丧失了库页岛的主权。日俄平分库页岛打库页岛主意的,除了俄罗斯,还有一个国家,那就是日本。早在1635年,日本松前藩就派人到库页岛南部进行考察。之后松前藩在库页岛南部修建了据点,并以此据点为基础,开始扩大自己在库页岛上的势力。就在日本向库页岛渗透之时,俄国人也在这一时期来到了库页岛。1806年,俄国海军袭击了松前藩在库页岛南部的据点。作为报复,德川幕府于1811年扣押了部分俄国舰船。但后来德川幕府忙于国内事务,而俄国也忙于欧洲的事务,日俄对于库页岛的争端暂时告一段落。但这并不意味着日俄两国放弃了对库页岛的争夺。此后俄国从黑龙江入海口进发,入侵库页岛北部,而日本则一直在库页岛南部扩展自己的势力。1855年,日俄两国开始就库页岛问题进行谈判,虽然签订了《日俄和亲通好条约》,但没有完全解决日俄两国的争端。一直到明治政府上台后,日俄双方关于库页岛归属权问题的谈判才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1875年日俄双方在圣彼得堡签订了《日本和俄国相互割让领土条约》,俄国将千岛群岛让予日本,日本则将放弃对库页岛南部地区的主权申索,日俄两国以宗谷海峡为边界。俄国占领整个库页岛后,保证了其在黑龙江北部领土的安全。但对于日本而言,失去库页岛后,日本北部领土唯一的屏障就只剩下窄窄的宗谷海峡,整个日本北部将陷入到俄国巨大的威胁之中。宗谷海峡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俄国部署在远东的大军被日本歼灭。随后在美国的调停下,日俄两国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日本重新占领库页岛南部,至此日俄两国正式瓜分库页岛。流放之地与聚宝盆由于库页岛四面环海,加之自然条件恶劣,是一个关押犯人的理想场所。所以俄国拿下库页岛后,便将其当做流放犯人的地方。在19世纪的60至90年代,库页岛是当时俄国最大的犯人流放地。为了便于管理犯人,俄国政府在亚历山大罗夫斯克军事基地附近修建了监狱。被流放到库页岛的犯人这些犯人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一般是几十号人住一个囚室,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一到天气好的日子,这些犯人会被安排去承担筑路和开垦荒地之类的工作。在这些流放犯人的努力下,库页岛的经济有所发展,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城市。比如曾经关押犯人的亚历山大罗夫斯克,就逐渐成为当时俄属库页岛最大的城市。今天的亚历山大罗夫斯克但这些城市兴起的背后,浸透着流放犯人的心血,甚至生命。因为工作繁重,加上条件恶劣,库页岛上经常会发生流放犯人累死的事情。所以当时的俄国平民都把库页岛称作“苦役岛”。但谁曾想到,就是这个条件恶劣的“苦役岛”,竟然是一个蕴藏着石油的聚宝盆。在1879年,一个名叫伊万诺夫的商人来到库页岛,他本来是要与库页岛上的原住民做皮草生意的。在与原住民的交谈中,他听说在库页岛北部的奥哈河表面经常会漂着一层如同彩虹般的薄膜。而且这条河的附近经常会出现很多奇怪的坑,这些坑里时不时会冒出一些散发着恶臭的黑色粘稠液体。这很明显就是石油。伊万诺夫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找到了这条河,并找到了散发着恶臭黑色粘液的坑。伊万诺夫发现的这个产石油的地方,就是后来库页岛上的奥哈油田。伊万诺夫在库页岛上发现石油后,赶忙向管理库页岛的俄国阿穆尔州总督申请,开发他所发现的油田。但很可惜,伊万诺夫还没等到阿穆尔州总督的批准,就因病去世了。随后伊万诺夫的女婿佐托夫拿到了批准开发石油的申请。1899年,佐托夫成立了佐托夫萨哈林石油公司,开始对库页岛北部进行石油勘探和开采工作。随着佐托夫萨哈林石油公司业务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了奥哈河附近,在此建立了一个居民点,这就是后来库页岛上的奥哈市的雏形。今天的奥哈市1906年至1910年间,俄国地质委员会先后派了三支考察对深入库页岛北部,对这一地区的资源进行勘探。除了之前伊万诺夫之前发现的油田外,考察队还发现其他几处油田,以及天然气、煤炭、黄金、石墨等资源。俄国地质委员会的科考结果,充分说明了库页岛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聚宝盆。随后俄国政府制定了一揽子开发库页岛的政策。伴随着石油的发现,移民库页岛的人口也越来越多。为了方便管理库页岛,俄国于1909年将其统治下的库页岛北部划为独立的萨哈林州。为了促进库页岛北部的油田开发,俄国政府放开库页岛油田开采许可,并欢迎日本、美国以及英国的石油公司开发库页岛的油田。日苏和战与库页岛的归属就在俄国准备在库页岛展开石油大开发之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被迫暂停库页岛的开发。十月革命爆发后,俄国陷入到内战当中。日本趁此机会占领了整个库页岛,并大量开采原库页岛北部的石油。十月革命但没过多久,日本就在美国的反对下被迫从库页岛北部撤军,回到了日俄战争后两国的边界。但日本并不是无条件撤军。日本在撤军之时,向苏联政府提出获得库页岛北部油田的开采权。于是日苏双方就库页岛北部油田进行谈判,双方于1925年达成了关于出租库页岛北部油田的协议。根据协议,日本获得库页岛北部部分油田和煤矿的经营权45年。随后日本成立了北库页岛石油会社和被库页岛矿业会社,分别专门负责库页岛北部石油和煤矿的开采工作。在国内经济基本恢复后,苏联从1928年开始实行“一五计划”,石油工业是其中一个重点发展项目。就在苏联的一五计划发展得如火如荼之时,日本却因为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的经济出现了巨大的倒退。在这一进一退中,苏联的工业生产能力逐渐超过了日本。1932年时,苏联在库页岛北部的萨哈林石油公司的石油产量,已经超过了日本的北库页岛石油会社。苏联“一五计划”宣传画随着日本国内经济形势的恶化,日本开始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开始谋求对外扩张,而苏联的远东地区也是日本对外扩张的目标之一。于是苏日两国在1938年间爆发了战争,但战争的结果却是日本关东军惨败。日本被迫放弃了北进苏联的策略,转而与苏联签订《苏日中立条约》,苏联仍然允许日本继续开采库页岛北部的石油。《苏日中立条约》签订现场随着日本在太平洋战争逐步失利,苏联趁此机会要求日本退出库页岛北部的石油开发。1944年日苏两国达成新的协议,日本将库页岛北部的油田全部转交给苏联,苏联则向日本提供500万卢布。1945年,苏联在欧洲战场上击败德国后,马上调转枪口对准日本。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很快苏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了库页岛南部,将日本赶出了库页岛,至此库页岛全岛成为苏联的领土。随后苏联将原先日本统治的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合并为南萨哈林州。苏联对日作战但日本毕竟经营了库页岛南部几十年。在苏联刚刚占领库页岛南部之时,还有很多日本人生活在库页岛南部。苏联政府觉得这么多日本人在此,不利于其的统治。于是从1946年开始,苏联开始遣返库页岛南部的日本人,同时鼓励苏联其他地区的苏联公民移民库页岛。很快俄罗斯族占库页岛人口的比例逐渐上升,成为库页岛上的第一大民族。冷战阴影下的库页岛发展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出台了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正式开始。库页岛作为苏联进入太平洋地区的跳板,受到了苏联中央的高度重视。为了将苏联东南沿海地区的岛屿联合起来,1947年苏联将南北萨哈林州合并为萨哈林州,属于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州的首府设在南萨哈林斯克。因为库页岛的南部是已经投靠美国的日本,所以冷战期间库页岛成了美苏对峙的前线。为此苏联在库页岛部署了大量的军队,以及监视美日军事动向的雷达。整个冷战期间,库页岛上的苏军都处于极度紧张之中,甚至还发生过因为过度紧张,将第三国民航客机当作入侵军机击落的事件。在强化库页岛的军事防御的同时,苏联政府还非常注重库页岛的经济发展。1983年,韩国民航客机被苏联击落冷战期间,苏联针对库页岛北、中、南部不同的环境,制定了针对性的发展计划。库页岛的北部是苏联产油基地,因此北部地区重点发展石油工业。这一时期,苏联更新了库页岛北部的石油开采设施,使得库页岛北部的石油开采量在冷战初期逐年提升。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库页岛陆地的石油和天然气的衰竭,产量开始降低。萨哈林州的政府开始将目光投向海洋,在库页岛北部的海域修建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钻井平台。库页岛上的森林库页岛的中部地区因为靠近山区,分布着大量的原始森林。因此苏联政府在这一地区主要发展伐木业。而库页岛的南部,苏联则充分利用当年日本留下的轻工业设施和渔港,发展造纸业和远洋渔业。为了促进库页岛经济的发展,苏联政府还在库页岛修建了环岛铁路,同时给予库页岛上国有企业的员工较高的待遇,并且对于迁移至此的俄罗斯人予以买房上的优惠。这些福利政策吸引了大批苏联其他地区的公民前往库页岛。至80年代末期,萨哈林州的人口密度已经达到了每平方千米8.1人,是整个苏联远东地区平均人口密度的6倍之多。库页岛未来将走向何方苏联解体后,没有了中央政策的扶持,库页岛的经济在一段时间内止步不前,大量岛上的居民迁移至其他地区居住。至2012年,库页岛上的人口仅剩49万。库页岛人口分布除此之外,苏联解体后,继承苏联的俄罗斯联邦因为经济困难,导致库页岛的资源开采设备老化无法更新。于是库页岛在这一时期就出现了非常滑稽的一幕:作为一个富含煤矿的地区,萨哈林州居然无法做到煤炭完全自给。为了更新岛上的资源开采设备,提高资源开采量,萨哈林州政府积极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公司合作,一起开发库页岛上的矿产资源。但随着国际油价的上升,库页岛的经济又有所发展。趁此机会,萨哈林州政府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并计划修建连接库页岛和俄罗斯本土之间的跨海大桥。近年来,萨哈林州政府还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业,以促进全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跨海大桥设想随着近几年中俄关系的升温,中国在库页岛的经济发展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入到库页岛的经济建设当中。为了吸引中国的企业,萨哈林州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便利中国企业投资的政策。萨哈林州首府南萨哈林斯克除了企业外,越来越多的普通中国人也将库页岛作为旅游目的地。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国人来库页岛旅游,萨哈林州政府与中国国内部分省份开展免签制度,并增加中国与库页岛之间的航班往来。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库页岛一定会成为人们旅游和投资的优先选择。参考资料俄罗斯联邦萨哈林州政府官网渐进与突破 · 俄罗斯远东萨哈林地区的油气开发 . 王绍章库页岛的地理发现与日俄对库页岛的争夺 . 高福顺简论日、俄争夺千岛群岛与库页岛 . 王春良日苏“北库页岛利权”之争 . 李凡美、日争夺北库页岛石油资源的历史回顾 . 邱建群库页岛在历史上的归属问题 . 薛红俄罗斯远东岛屿一萨哈林州 . 王小路萨哈林行记 .(俄)契科夫俄罗斯远东 · 加速增长问题 .(俄)В . А . 扎乌萨耶夫论19 世纪下半叶俄罗斯帝国对远东地区的开发 . 张丽 张晓刚*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缘谷立场欢迎大家加入作者团(200-400元/篇)点击成为作者欢迎大家加入我的圈子地图派 - 知乎(地图资源实力派)我的更多文章古代上海为什么总是错过成为大城市?点击进入中国分析文章点击进入世界分析文章我的专栏人文地理
此文是笔者微信群友日本文化学者王韧之先生此前在天津就日本著名电影导演导演泷田洋二郎做专题讲演的讲稿。说起泷田洋二郎,一般人未必熟悉,但喜欢日剧的应该都看过那部大名鼎鼎的《入殓师》吧!泷田洋二郎就是《入殓师》的导演,该片曾获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等多个奖项。
原创: 王韧之 任性知日 “真可悲啊拼命游上来就是为了去死反正是死还这么辛苦” “它们想回家回到出生地”。片中有个镜头印象极深,当大悟在第一次工作中接触了高度腐烂的尸体,精神上遭受重创,正犹豫何去何从时,散步到一座桥上见到,一条条鱼顺流而下,有两条鲑鱼逆流而上,一动不动。为了死而努力,终究不免一死,何必如此辛苦?鱼为什么要奋力逆流?因为鱼要努力游到上流,去那里产卵。死鱼为什么顺流而下?因为鱼为完成延续物种使命,筋疲力尽而亡。在自然中许多物种就是以“死来成就生。《入殓师》中的生死观与职人精神入殓师们对毫无知觉的逝者也保持像对胜者一样的尊重“入殓师首先要为死者宽衣,擦拭身体会除去死者的疲惫、痛苦、尘缘,同时为死者回到那个世界送别。”“小心仔细地进行是为了保护死者的尊严,注意不要让家属看到死者的皮肤。”在轻松幽默的桥段中,将一个严肃的话题娓娓道来,没有丝毫说教的成分却让观众印象深刻。同样,入殓师为逝者涂上生前最喜欢的口红的细节;孙女为完成祖母生前心愿拿出袜套给祖母套上的片段;还有家属们将口红印留在老爷爷的脸上的感人场面,让整个入殓仪式仿佛一出温馨的亲情戏。入殓师为逝者涂上出生前最喜欢的口红在那一刻我们感受到的是:不仅对于生者,对于亡灵,尊严和体面同样至关重要。你会意识到人们为死者举行仪式,并不仅仅是对死者表示纪念与送别,在更高的层次上,它是你思考自己的生活和生命的机会。将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用艺术化的手法唯美地表现出来,不仅是该影片的一大亮点。也充分反映了日本人骨子里深藏着的对于死亡的崇拜与敬畏的民族情结。不仅对于生者,对于亡灵,尊严和体面同样至关重要入殓师由于每天接触各种各样的尸体被认为是肮脏的职业而遭到世人的冷眼。大悟开始带着极度抗拒的心理入行的。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厌恶,遭遇亲友误解,就连妻子也离家出走,心情自然跌入谷底。他为此痛苦过、自卑过。然而面对这份工作,他意识到生命的价值与可贵,死者更需尊重,工作也渐渐步入正轨。最后获得妻子的认同和支持,并为与自己有嫌隙的父亲送行。老伴去世多年的澡堂老板娘一直独自经营着澡堂,年事已高却还在兢兢业业地丁作老伴去世多年的澡堂老板娘一直独自经营着澡堂,年事已高却还在兢兢业业地丁作。澡堂虽然设施陈旧,却被街坊邻居视为精神家同,是平田心中的“日本第一澡堂”“虽然水很烫,但能让人静下来。”这里不仅可以沐浴身体、驱除寒冷、缓解疲劳,还是无数个大悟心中那个与父母一起度过快乐时光的令人怀念的地方。当儿子山下劝她卖掉土地建公寓时,老板娘执意不肯,“如果这儿没有了,客人们会头疼的。”“趁我还有力气,我会坚持下去的。”她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已经远远超出了对金钱和物质的追求,虽然辛苦仍然选择用柴火加热这种最原始的方法为顾客提供热水,客人高兴而来高兴而去,成为她最大的精神寄托。这种认真对待的态度其实就是生的一种最自然的状态,活着的时候认真过好每一天,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工作不分贵贱,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全身心投入,做到极致。古贺春江的绘画作品古贺春江的绘画作品画家古贺春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再没有比死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村上春树也讲过:“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这就是“超越生死,生死一体”的生死统一观。影片中殡仪馆工作人员平田在送别澡堂老板娘时的有感而发,可以说是对日本人的生死观最好的诠释:“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我作为看门人,在这里送走了很多人,说,一路走好,总会再见的。大悟的父亲送给他的唯一的一块大石头大悟返归故乡的老屋,夜里翻拾旧物,发现父亲送给他的唯一的大石头。后来他和妻子美香在河滩散步,找到一块石头送给她,他说人类没有文字的时候,靠石头传达心意,通过石头的手感、重量揣摩对方的想法。平滑的说明你很快乐,粗粝的表示对方担忧你,这都是他的父亲告诉他的。结尾处小林得知父亲的死讯,不愿见他最后一面。最后几经挣扎,与妻子一起前往。父亲手里紧紧攥着的小石头一下子击碎了三十年来大悟对父亲的积怨,想到父亲多年来孤身一人在外漂泊。带着对儿子的深深悔意和默默牵挂孤老终身,他不禁流下伤感的泪水。他将石头放在怀孕的妻子的腹部的细节则象征着生命轮回、血脉相承以及爱的传递,也让观众在唏嘘惋惜之后又倍感欣慰。《入殓师》很像伊丹十三悲喜交融日剧模式所组合的温情情节剧,这部影片除了讲述对逝去者的敬意,也讲述了人在逆境中如何面对世俗的目光生活 。从在意别人的眼光,到最后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高度。它迎合了日本国内经济泡沫破灭后等待救赎的集体精神需求。它弱化了现代人亟待解决的“逃避”与“归宿”的心理矛盾,构成了一个现实情态下的世外桃源。大提琴演奏家小林大悟因为乐团解散,携妻子美香回到其出生地——山形,在求职过程中阴差阳错成为一名入殓师。期间,他假扮过遗体,接触过高度腐烂的尸体,遭受过死者家属的白眼与歧视。曾几度想放弃的大悟在社长佐佐木的引导下逐渐热爱上自己的职业,甚至进入忘我的境界,并最终赢得妻子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桦太的历史归属这部电影所说的日本的桦太岛,俄国人叫它萨哈林岛。中国人叫它库页岛。18世纪中期,俄国的远东殖民者才了解到这个岛的存在,并很快进行武力占有。至19世纪中期,俄国人已将外东北和库页岛上的中国人和其他原住民(主要是阿伊努人、赫哲族、鄂伦春族)基本屠杀完毕,在这一地区建立起有效统治。由于岛上自然条件恶劣,港口有限,不易出逃,俄国将这座岛当做主要的犯人流放地之一。在1890年代,俄国作家契诃夫到此旅行,他对岛上的居民和监狱进行了深入调查,写成了《萨哈林旅行记》一书。库页岛原住民对于中国人而言元朝时候蒙古人开始了解库页岛,明朝明成祖在东北地区设立奴儿干都司,正式将黑龙江流域和库页岛至于中央政府管辖之内,但这里的汉人数量很少,明朝在这里主要靠当地流官进行管辖。在明朝末年,随着通古斯人的兴起,明朝对东北地区的管辖权彻底丧失,更不用说苦寒之地的库页岛了。到了清朝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的《尼布楚议界条约》明确规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但是,由于满洲人统治的重心在中原,并没有对东北地区予以足够重视,没有派驻军队驻扎,也没有积极移民进行有效开发,直到19世纪中期,东北地区和库页岛的居民仍然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这就给充满野心的俄国人提供了绝好的入侵机会。苏联红军攻打库页岛最早进行过实质上的管理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松前藩(征税,登记户籍,绘制地图等等)19世纪以后俄国势力东扩,开始和日本在这一带发生纠纷。1806年,俄国船队在库页岛南部与松前藩的军队大战,俄国胜。并且俄国人发现,清政府对这块土地没兴趣。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定了《中俄北京条约》将库页岛在内的4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割走。1875年日俄议界条约(日本叫桦太千岛交换条约)将库页岛全岛划给了俄国,明确了千岛群岛归属日本。日本占领桦太岛的法理依据是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两国签署的《朴茨茅斯条约》,在这个条约中,日本获得了库页岛北纬50°以南的区域,即所谓的“南桦太岛”,不过在俄国内乱期间,日本曾于1905年和1918年至1925年间占领库页岛全境,1925年苏联回过神来之后,日本又退却了,重新承认了《朴茨茅斯条约》,把库页岛北部归还给苏联,继续统治该岛南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3日,苏联占领整个库页岛,并很快就将岛上的所有日本人赶回了老家。《北之樱守》走不出的战争阴影,靠时间和亲情治愈了1945年的桦太,江莲铁(吉永小百合)栽种着的樱树开放,这是丈夫德次郎(阿部宽)从日本本土带回的种子,八月9日苏联入侵南桦太,惠须取遭受严重的轰炸,他们一家相约在北海道的稚内满月时赏樱,丈夫德次郎在战时出征,到了北方杳无音讯,阿铁与儿子们逃往网走,在冰天寒地里过着难以温饱的穷困日子,阿铁以顽强的意志守护着孩子并将他养育成人。日本著名电影女星吉永小百合光阴荏苒,1971年,长大成人的次子修二郎(堺雅人)与妻子真理(篠原凉子)从美国回来,事业婚姻进入正轨,在札幌的狸小路开了一家明尼苏达火腿店。某天修二郎收到故乡通知,独自生活的母亲的记忆力逐渐衰退,他匆忙放下繁重的工作,将母亲接过来。电影现实与回忆交织,段段回忆涌现心头。幼时修二郎常受其它孩子欺负,为了生存贩卖黑米,他们骂着“江莲家不要脸,丢人又现眼”。后来医生家的儿子找修二郎借钱,修儿郎想起往事,将两万日元扔地上往他捡,说他“只值这个多”。母亲阿铁在店里穿错鞋子,在院子里生火,在菜场里“偷葱”,接连惹了麻烦。独自生活的母亲的记忆力逐渐衰退在车站修二郎追上她,母子一起踏上昔日的征途,他们登上山上的神社为家祈福;到旭川的运输公司,想见信治先生又不敢见。是信治先生让他们做黑米生意,又是他垫付了开小饭店的钱。在白滝站他们会回忆起过去,在铁路旁接应黑米,被警察追赶,被旧相识山冈先生放了。是他带来丈夫德次郎的死讯,也是他在西伯利亚做奸细,苟且偷生,出卖了大家。在稚内港母亲想去桦太,疯了似的走进大海,她想起了船被鱼雷类击中,长子清太郎为了拯救母亲及弟弟,葬身大海。阿铁在医院再次失踪,修二郎和妻子真理到运输公司询问母亲下落,信治先生告知铁早已还清欠债,他鼓起勇气向她求婚,而铁却身穿白色丧服(不与任何人结婚)回应他。两年后修二郎的生意进入正轨,他与妻子生下孩子,信治先生打来电话,说发现在北边樱花林发现了阿铁,修二郎去寻找,母子见面,阿铁见到儿子,犹如见到丈夫,她捧出江莲家的门牌,这时真理抱着孩子、信治先生和山冈先生都来了,终于达成了在满月时赏樱的愿望。这部电影不光讲了母子亲情,更是对战争的控诉,江莲铁因丈夫和长子的去世,患上战争创伤症候群。导演巧妙地编织着故事,不断打开禁忌的记忆大门,逐步揭开内心隐痛,令人五味杂陈。其中穿插了一些舞台剧和追忆场面,让母亲和修二郎向观众讲述当年战乱时的种种经历。虚拟情境与电影裏的现实互相交替,形成虚实交错的层次,来增强观赏性,同时令观众更加深切感受母子被战争蹂躏的苦楚。首部华语电影作品,中日合拍片《闻烟》(2020)《闻烟》是大连出身的作家辛酉的首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包括《闻烟》、《谎言识别器》、《书香》在内的16个短篇故事,这部小说的描述主题围绕“父与子血浓于水的亲情”,是作家辛酉在病房陪护父亲时,有感而发的创作。泷田洋二郎导演看中这部短篇,这是他执导的首部华语作品,由韩庚、张国立主演,《入殓师》的团队打造。柳见三百年老字号同顺祥的继承人,他的父亲柳庭深是第七代传人,柳见三从15岁退学就到店里帮忙,十几年来父亲教会了他制作过程,却唯独不让他看制作过程,难道对自己还留了一手么?同顺祥的冰晶糕最让人称道的地方,即入口之后会慢慢呈现出两种味道,一番冰爽甘甜之后,经过稍微咀嚼就会自动散发出另外一种独特的醇香,令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后一种他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不见三”有三个含义,一,同顺祥一天只卖两锅冰晶糕。还特别规定每人最多只能买一斤。所以每天早上不到七点,同顺祥门前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八点半一开门,两锅冰晶糕会在十分钟内全部售罄,同顺祥全天的营业时间其实还不到十分钟。二,很久以前同顺祥是营业到下午三点之前的。三,家族传承人的寿命都不长,见不到自己的第三代,像个符咒。柳见三27岁时娶了漂亮的小悦,他们生下了一个女孩,父亲取名“闻烟”,女儿的百日宴办的喜气洋洋,散席后聚齐族人,父亲执拗地让孙女入宗谱,这一决断引起争议。此后他将店铺交给儿子打理,柳见三开始改弦更张,首先全天不限量,其次营业时间变成从早八点半到晚八点半;其次是涨价;第三研发出多个口味品种;最后,打破了过去不允许请伙计的惯例。起初是生意火爆,赚得盆满钵满,其它族人的店铺纷纷关门倒闭。第三年他雇的伙计单干,开业带走一大批客流。随后闻烟查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了给孩子治病债台高筑。父亲再次出山,工作量加倍,拼命挣钱还债,两年后闻烟的病治好了,父亲却得了肺癌。父亲逝去了,他拿出了柳氏宗谱,发现了秘密,几代继承人都是死于肺癌。想让冰晶糕产生独特醇香味,那就是女儿的名字“闻烟”,烧花生油开后很久冒出了刺鼻的烟味,就是真正达到火候,然而“闻烟”势必伤身体减寿。父亲那保守的经营方式引起了儿子的不满,更被同族中的竞争对手视为软弱。但故事的结局告诉我们:父亲的做法是明智的,更是伟大的。明智之处在于老人家知道对物质和金钱的过度求索会带来人类自身的毁灭;伟大处则在于为了延长儿子的寿命、救治身患重疾的孙女,将自己极力看重的健康和身体献祭出去。父亲不愿儿子走自己的老路,所以给儿子起名见三,父亲也希望点心秘法能够传承,所以给孙女起名闻烟,只是闻烟不见三,在这两难的选择里,父亲都还是想要保全自己亲人的生命,哪怕秘法失传。天津影迷幼儿园成立于2007年1月。立足天津,聚集各类电影爱好者、电影创作者、理论研究者,推广优质独特的影像,增进交流,促进创作。2007年8月,基于纪念杨德昌等电影大师的放映活动,影迷幼儿园正式开始放映活动,至目前为止,影迷幼儿园已经放映过多种类型的影片,涵盖了文艺、Cult、独立等多部电影,并请到了多位导演莅临现场与观众进行交流。随着青年学生群体及社会各界朋友不断融入到观影与讨论活动中,现天津影迷幼儿园已成为天津具有固定模式及稳定群体的民间电影放映组织。作者简介:任知,诗人,作家、日本文化学者。南开大学毕业,曾为假日100天人文版编辑、昆明生活新报、广州信息时报、上海时代报专栏作家,有诗歌、影评、乐评、书评诸多文章散见于各大期刊杂志;曾主编独立诗刊《个》,著有诗集《孤屿心》、日本文化集《完全治愈系》、《东瀛文人风谭》等。《平成年代日本电影》已经和上海交大签约。阅读 55013精选留言写留言4刘燕 老师品评的三部佳片,感觉信息量很大。探讨生死,战争创伤,亲情与家族传承。感觉电影果然是奇妙的媒介,即使没有直面,缓缓流淌般的各种映像也是意味深长,直击人心。好的影片,大多如此吧,发人深省,片中人的境遇可有共鸣,而我们又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感谢分享
继开放海参崴后,普京又有对库页岛松口的意思,不得不说,俄乌冲突这一仗彻底打醒俄罗斯,终于发现向西看不现实,中国才是真朋友。
近日,中俄两国在远东地区的合作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经过同俄罗斯的谈判,我国黑龙江和吉林在时隔一百多年后,终于可以将内贸货物经由俄罗斯的海参崴港,然后再装运到我国沿海其他地方,这意味着我国东北地区期待已久的日本海出海口终于得到打通。
好事成双,就在海参崴之后,普京又在另外一个地方似乎要对中国松口了。中俄合作的下一站,是库页岛,也就是俄方口中的萨哈林岛。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普京允许中国参与库页岛的开发建设,目前双方已经启动了一个巨大的国际投资项目。中国已经往这个岛上运送了几十台工作设备,可见项目正在落地实施。
按照俄罗斯方面的说法,来自中国的合作伙伴计划在这里建造一个综合体项目,包括煤场,火力发电厂,木材加工厂等。如果项目全部落地成功,那么将为该地区提供至少800人的就业岗位,可以为当地政府带来巨大税收。
从这些具体的工厂情况不难看出,库页岛上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煤炭和木材。所以不难预见,和俄罗斯共同开发库页岛,我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原材料和能源。
别看近来俄罗斯在远东地区与中国合作频频,其实中国参与该地区的合作开发建设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过去几十年,俄罗斯一直对中国严防死守,对于相关合作事宜持有非常谨慎的态度。但是大家也都知道,自从去年2月份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在美西方国家的联合包围制裁下,俄罗斯这才发现,中国才是俄罗斯真正的朋友。
冲突爆发前,俄罗斯一直把自己的经济重心放在欧洲,与亚洲的合作向来不多。毕竟对于当时的俄罗斯来说,赚取美元或者欧元,总比人民币划算。
虽说之前俄罗斯也出台过一些联合开发远东的政策,但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得不到具体的落实。而俄乌冲突爆发后,意识到向西看已不再可能的俄罗斯,坚定了向东看的决心。所以把被视为“禁脔”的远东地区也逐步对中国开放。
当然,中国庞大的市场足以让俄方的能源发挥最大经济价值。两国不断深化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会因此更上一层楼,同时也为世界和平稳定注入更多的确定性因素。
当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虽然中俄合作愈发密切,但是双方都罕见保持着低调的态度,没有在国际社会上大加宣扬。
从根本上来说,双方对此保持低调,还是希望降低美西方国家对中俄靠近的警惕心理。按照西方的作派,即便中俄已经够低调了,造谣抹黑依然是少不了的。
日前,法国总统马克龙抛出的所谓俄罗斯沦为中国附庸的言论,就是典型代表之一。在这种背景下,中俄自然是本着闷声发大财的原则,不去触西方的霉头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怎么去库克群岛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