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员工帮客人酒后挪车不处罚的规定酒后挪车不处罚的规定后?

买车容易停车难,随着有车一族的增多,停车位可谓“一位难求”。近日,家住台州湾新区东海苑小区的业主反映,称小区附近的酒店在停车位边上设置了升降杆,致使业主停车难上加难。他们希望相关部门介入,明确停车位性质。
酒店设置停车升降杆遭业主质疑
小区业主称,东海苑北面人行道上,规划有免费的停车位。而小区西北面的晶琪丽呈酒店,却将靠近酒店的十来个停车位圈为私有,并设置升降杆,专供酒店使用。
“停车位属公共所有。几年前,晶琪丽呈酒店也曾将停车位围起来,占为私有,后来执法部门介入,事情才得以解决。没想到,近段时间,他们又故技重施,设置停车升降杆,不让周边市民停车。”住户朱先生说。
昨日,记者来到东海苑北面,人行道上确实划有停车位,只是车位没有编号,现场也没有收费人员。而靠近晶琪丽呈酒店附近的停车位进口处,被设置了升降杆,并竖有收费公示牌。
公示牌上写着停车场名称为晶琪丽呈酒店停车场,全天收费。收费标准是15分钟内免费,超过15分钟后按每小时5元收费,24小时封顶20元,超过24小时部分按收费规则累加计算。其中,酒店住宿登记后,全天免费;足浴提供4小时优惠券。此外,固定车每月收取220元。
“停车位收费前没有任何部门公示提醒,而且公示牌上除了服务电话,没有收费依据以及主管部门盖章,难道在停车位上安个升降杆,就成私人的了?”在走访中,周边不少居民对酒店的“圈地”行为表示质疑。
酒店称为了方便管理设置了升降杆
带着市民提出的疑问,记者来到晶琪丽呈酒店。酒店大堂负责人郑先生告诉记者,他来酒店工作不久,来时升降杆已经存在。“由于一些车辆停在酒店门口,我们需要联系客人挪车,如果顾客入住时登记车辆信息,会比较方便管理。”
关于升降杆的设置,郑先生进一步解释道:“停车位的归属我不清楚。停车并不收取费用,外来人员也能使用停车位,只需扫码就可通行。可以和前台联系,工作人员会开启升降杆。”
该处停车位究竟是公用还是私有?记者将情况反馈到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台州湾新区(高新区)分局海虹中队。目前,海虹中队正在调查中。他们将通过查找相关用地图纸等资料,明确土地所属。
后续,本报也将持续跟进报道。
记者 项弋凌 文/图
“这辈子没见过那么大的雨!”被困在郑州某酒店的小婷告诉中新经纬。她于19日下午从北京抵达郑州,还未到达工作地点,就因大雨无法出行。她说,酒店从20日下午已经停水、停电,附近几个大型商场全部关门,对面一家还在营业的小吃店却成了最遥远的距离,因为街上的水已经漫至腰部以上,要至少两个人搀扶才能挪动步子。7月18日18时至21日0时,郑州出现罕见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全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累积平均降水量449毫米。73站(占比约38%)累积降水量超过500毫米,最大新密白寨875毫米,郑州市的郑州、登封、新密、荥阳、巩义五站日降水量超过有气象记录以来极值,20日16-17时郑州本站降雨量达201.9毫米,超过我国陆地小时降雨量极值。目前,郑州已转移避险约10万人,洪灾已造成郑州市区12人死亡。受强降雨影响,郑州等地出现严重的城市内涝。▲小婷同事的朋友圈小婷认为自己算幸运的,她还有7、8名同事整夜滞留在郑州高铁站。一名被困于高铁站的同事于20日23时发出的朋友圈显示:“被困的第七个小时,没电、没网、没水、没吃的,发出(朋友圈)全靠运气。”▲某平台显示,很多酒店已经无房小婷更幸运的是还能订到酒店。7月20日23时30分许,中新经纬在某平台上看到,郑州市区内很多酒店均已满房,有两家酒店显示还有钟点房能够预定。但当记者致电上述两家酒店时,其中一家酒店却表示已无空房,另一家则解释称,酒店已经断网,暂时中断了与携程系统的连接,因此才出现仍有钟点房可预定的页面。暴雨之下,郑州宛如“泡”在水中,许多人选择就地避雨。在中新经纬的受访者中,有被迫睡在公司的上班族,也有在离家几公里处徘徊,最终选择了附近酒店的人。但在灾难面前,来自官方和民间的“逆行者”,成了最坚实的盾牌。以下为郑州暴雨亲历者自述(略有编辑):布布,放假在家的在读博士生“妈妈和同事全都睡在了单位”20日下午5点左右,妈妈发微信告诉我,雨下得太大了,晚上没有办法回家吃饭了。我当时多少有些担心。临近5点30分,妈妈告诉我他们单位停电了,也没有晚饭,专门安排了人去采购。出去采购的人回来说,外面积水太深了,人走在里面非常危险,随时有可能被冲走。妈妈的领导决定,全部人员留在单位过夜。6点多的时候,雨下得小了一些,妈妈打算回家。但是,情况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乐观,雨是小了很多,但路面积水很深。妈妈决定不冒险,与其他20多位同事一起住在单位。20日整整一天,雨势一直很大。妈妈说,大街上的积水肉眼可见的深。我所居住的小区,积水算少的,但我老公1米8多的身高,积水也已经到他的膝盖位置。20日下午3点左右,有朋友约我出去看看情况,但我不敢去。最后,她去了他们公司,发现公司所在园区内的很多建筑都被淹了,一楼的空调外挂机整个泡在了雨水里。▲布布小区业主群里发布的提示信息从20日下午开始,小区居委会就在群里不间断发布提示信息。比如劝告大家尽量待在家里不出门,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去挪车,不要乘坐电梯,家里各种容器都接满水等等。敏婕,上班族几公里的家,绕了两个小时也回不去从上学、工作到成家,我已经在郑州待了很多年,对于夏季的暴雨,已经有点司空见惯。买车的第一年,新车就在家门口的路边被雨水泡了,让我们心疼不已。从前天开始,郑州的雨势开始加大,我就嘱咐老公把车开到地势高的地方,以防再次进水。昨天早上出门上班,地铁口的路面已经有很多积水,但怎么也不会想到,接下来的雨会如此迅猛。下午的时候,有同事开车从南三环来航空港区上夜班,但4点多出门以后,涵洞的积水和路上的堵车就让他步履维艰,兜兜转转几个小时都没能到公司。直到下班,也没有看到同事过来,估计是不来了。晚上8点下班时,降雨丝毫没有减弱的意思,朋友圈也早已被暴雨和市区内涝所“霸屏”,想回家也回不去了。包括我在内,很多人到家的距离也就几公里,但由于周边好几个桥洞被灌满水,想绕行都饶过不去。有个同事,8点多从公司出发,走了2个小时,都没能回去,最后只能作罢,找了一家宾馆休息。眼看回不去家,同事们开始各自想办法,不少人选择住附近的宾馆。但很快,周边的宾馆就住满了人,到晚上11点30分,还有同事没有找到有空余房间的酒店。我比较幸运,借住在公司领导的家里。晚上11点多,为确保所有人的安全,公司领导在工作群里说:“所有联系不上的,今晚想办法都联系一下,不要拖。”李沛,中医馆老板彻夜为路人提供帮助我的中医馆开在金水区经三路上,一般营业到晚上才关门。下班后,店里的几位同事回了家,但没走多久,就陆续被暴雨和路上的积水吓退而返回。眼看雨势不减,我们都不准备走了,留宿在店里。休息的时候,我不停地刷朋友圈,意识到这场暴雨给郑州带来的严重影响,就觉得应该做点什么。接近晚上10点,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我在昭然中医馆,这里有雨伞,有电源,有热水,有急救包,方圆一公里内如有需要,请联系我!同时,我还在临街的电子屏幕上打出了愿意提供帮助的文字。之后,陆陆续续有几位路人走进了中医馆,我们提供了雨伞、感冒药等。深夜,又有几位回不去家的市民,来到中医馆避雨,我们就把几张诊断床收拾了出来,供他们休息。这一夜我就先不休息了,万一后半夜有人来,也能提供一点帮助。当然,救援的不止是我,在经三路上,不时地有警车、救护车、消防车呼啸而过,以他们的专业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赵磊,装修公司董事长前前后后“跑坏”了9辆车20日下午6点,河南青年企业家协会发起了“让陌生人留宿”活动,之后,我和我的19名同事就一直奔波在救助的路上,前前后后“跑坏”了9辆车。我有两家装修公司,分别在二七区和管城区,我和同事分成两批,将有需要的人接回公司休息。虽然只有椅子、沙发、地铺,但也好于露宿街头。“随时欢迎过来。”我对每一个打电话来询问的人都说出这句话。然而,食物补给却让我头疼,管城区的公司现在还有泡面,二七区公司的食物库存已经消耗完,实在是买不到了。现在我们已经接纳200多人次市民,有100多人留宿在公司。刚刚接到一个求救电话,在出门前,我发了一条朋友圈:“我的大郑州!加油!”救援的力量正在汇集。郑州图书馆新馆官方微博发文称,该馆提供无线网络、热水、简餐和休息场所。郑州科技馆官方微博称,该馆提供避雨场所,提供热水、方便面。(应受访者要求,小婷、布布、敏婕均为化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酒后挪车不处罚的规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