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兰州军区联勤部部长领导称赞兰州局新老兵运输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原创:王涛20师副政委赵国成(参观者右一)率师政工会议代表参观连队荣誉室
追忆师副政委赵国成下连当兵1976年初春,陆军第二十师步兵五十八团二营四连、六连奉命到黄羊滩农场执行军农生产任务。黄羊滩农场地处银川市西南贺兰山东麓山下洪积扇平原,紧邻包兰铁路,与国营玉泉营农场相连。该区域属典型内陆型中温带干旱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风大沙多、地表水分蒸发强烈。黄羊滩农场是二十师后勤农业生产基地,当年种植农作物主要是春小麦、玉米、大豆,两年种植三季作物。农场虽然有一些拖拉机、收割机、五铧犁、圆盘耙等农业机械,但一个连队管理上千亩农田劳动强度大、工作十分辛苦。当时,我是六连卫生员。除负责全连防病治病、卫生防疫任务外,还协助通信员做行政后勤服务工作。一有时间,还要到战斗班参加生产劳动,工作琐碎、异常辛苦。那时年轻气盛、上进心强,战友们工作热情都非常高涨,不怕苦和累,越是艰苦越向前。连队初到黄羊滩时,在人烟稀少的沙地上挖沟修渠、开荒平田。春天迎着肆虐的风沙,夏天冒着炙热酷暑和蚊叮虫咬;冬天则顶着零下二三十度的冰雪寒风修整田地、清淤干渠;吃的是粗粮干菜、喝的是盐碱苦水。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全连战友们从不叫苦喊累,干部战士开展了热火朝天地劳动竞赛。架子车拉土装得满满的,过不去车的地方用筐手抬肩背。许多战友肩膀压肿了、脊背磨破了,手掌磨起了水泡、冻裂了口子,就用布条缠着继续干。艰苦的生产劳动中,广大干部战士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投入到劳动当中。现在回忆当年在黄羊滩农场搞军农生产的那段时光,有苦也有乐、有失有得。那繁忙的场景、丰收的喜悦、战友们的欢声笑语,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而令我终生难忘的一件事,便是师副政委赵国成下我们六连当兵。1976年7月的一天,指导员杜作林、连长赵四保把文书刘英、通信员李世才、理发员李宗冉还有我召集到连部会议室开会。指导员杜作林很严肃地说:“给你们几个人布置个任务,把紧靠你们通信班的那间房子打扫干净,安上床、摆上桌椅,配上脸盆、暖水瓶。过几天,有位首长要来咱们连蹲点,你们几位一定要搞好服务。”我们四人按照指导员和连长的安排,打扫干净房间,支上床板、找来桌椅、摆上脸盆和暖水瓶,一切收拾妥当后,只盼着首长到来。我们几个私下里议论:这是一位什么样的首长?想起来要和首长在一起生活工作,不免有些紧张。7月中旬的一天下午,通信员从屋外跑进来告诉我说:“卫生员,快出去看看是不是蹲点的首长来了?”我赶紧跑出门一看,果然见南边路上有一辆军用吉普车拖着长长的尘烟向连队方向疾驰而来。我急忙说:“赶快报告连首长,请他们出来迎接!”指导员和连长急忙跑出来,刚站到路边,车已到跟前停下。指导员赶紧上前打开车门,行军礼后说:“欢迎赵副政委来六连检查指导工作。”这时,只见从车后坐下来一位大个子、白皮肤、国字脸、双眼炯炯有神、头上稍有白发的中年军人。他操着河北味的普通话笑着回答指导员:“我是来你们连当兵的,从现在开始我不是副政委了,是连队的一名普通士兵。你们连是师团里的先进连队,军政素质过硬,基层管理有经验。我要落实好师党委下达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不带司机、秘书、警卫员,只身一人来六连当兵,要利用这次机会虚心地向你们好好学习。”他边走边说着,我们连部的“几大员”和司机赶紧帮他从车上拿行李。几位首长一边说着,一边走进事先为他准备好的干净宿舍,我们几个人忙着给铺床。杜指导员说:“我们连队条件差,房间设施简陋,请首长多多包涵。”赵副政委说:“我是下连来当兵的,又不是来享受的。我要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同操课,借此机会学习学习。你们在连队带兵有经验,绝不能给我搞特殊化。”这么高级别的首长讲话这么朴实,对自己要求如此严格,在场的人听后无不为之动容,不由地肃然起敬。1973年3月底六连的10个新兵集训结束后合影,前排右一为王涛后来听指导员和连长介绍说,赵国成副政委可是我们师的老首长了。部队改编前,他就是骑兵第二师副政委,是兰州军区著名的“文人、秀才”。讲话不用稿,讲得头头是道、引人入胜、悦耳动听;写出的文章政治见地高、逻辑性强,文风无华、文采出众。听到连首长介绍后,我们连部的几大员从心里更加敬仰这位师首长,都暗下决心一定要为首长服务好,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向首长学习。赵副政委不愧是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八路,他对人和蔼可亲,没有一点官架子;他平易近人、乐观大气,经常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他努力践行自己来六连当兵的庄重承诺,从到连队第一天起就时时处处按照普通一兵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不让我们整理内务,自己整理得被子如同豆腐块棱角分明,雪白的床单铺的平平展展;房间的设施虽然简陋,但物品放置的井然有序,凡事几乎全部自己动手干;我们几个仅为他扫扫地,一天打几瓶热水。吃饭时,他和战士们一样自己拿着碗筷到饭堂吃大锅饭菜;战士们吃什么,他就吃什么。连首长为照顾他,让炊事班单独给加菜,但他坚决不允许。他时常让连部几个人轮流陪同下地劳动,浇地时和战士一样赤着脚,裤腿挽的高高的,有时溅得一身泥水,他全然不顾。赤日炎炎下,冒着酷暑在玉米地、黄豆地锄草,是个又苦又累的活。他虽年近半百,但干起活来却不比年轻人差,倒像一个种地的老把式。战士锄几垅地,他就锄几垅,而且锄的又快又好。他说锄草是个技术活,要讲究技巧,弄不好草没锄掉,把苗锄掉了。他总结出锄地的口诀:“前腿弓、后腿蹬;弯倒腰,拉锄杠;闪开苗,向后退;草锄掉,地墒保。”赵副政委在六连当兵近3个月,除到师里参加会议或偶尔回家处理一下私事,绝大多数时间在连队。他不但同干部战士同吃同住同劳动,还经常深入班排与干部战士谈心,了解干部战士的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他同连长赵四保谈心时,了解到他是1966年从甘肃天水入伍的老兵,文化程度虽不高,但干工作脚踏实地、吃苦耐劳,表率作用强,敢于严格要求、大胆管理,是位优秀的基层指挥员。夫妻两地分居生活多年,妻子白玲玲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在甘肃酒泉兵团农场工作,身患多种疾病,生活上有很多困难。因相隔千里,每年只有休假探亲时相互才能有个照顾。为此,赵连长思想压力很大,每次与妻子交流时对方总是有怨气。了解到赵四保的实际困难,赵副政委说:“你的职务、军龄、年龄,都不符合随军条件。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家属从甘肃酒泉调到宁夏来工作。这样,不但解决了夫妻两地分居的困难,也利于部队建设。”赵副政委想到前些年自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革委会政治部“支左”时,认识一位叫刘寅夏的局长。刘局长也是一位资深老革命,时任宁夏农垦局党委书记,文革期间受到冲击。是赵副政委按照政策把他从“牛棚”解放出来,重新结合到农垦局领导班子。刘局长非常感谢赵副政委,曾说:在宁夏地方上有什么事,可以随时找他。赵副政委告诉赵连长到银川找找刘局长,看能否帮忙将他的妻子调到宁夏工作?赵副政委写了亲笔信,向刘局长介绍了赵四保连长的困难,恳请其设法帮忙解决。赵连长拿到赵副政委写的信后交给杜指导员,指导员决定让我去跑腿联系办理。我的姑父林春今当时在宁夏农垦局任农经处处长,他1958年自治区成立时和我姑姑王金陵一起来宁夏工作。为尽快完成指导员交办的任务,我第二天即乘火车赶到银川。向姑父说明来意后,他利用午休时间带我去了刘局长家。我把赵国成副政委写的信递给刘局长,他看后说现在国营农场编制很紧,答应尽量帮助解决,等有结果便打电话通知赵副政委。随后,我便乘火车返回黄羊滩连队。大约半个月后,杜指导员告诉我:“赵连长家属调动的事,刘局长给办成了,农垦局同意接收!”并再次派我去银川给连长家属填商调函。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人员调动跨省要经过两个省劳动部门研究同意才行,非常不好办。后经几番周折、历时半年多,赵连长的家属白玲玲终于调到了自治区农垦局下属单位巴浪湖农场子弟小学工作。在赵副政委的关怀和热心帮助下,这对常年分居两地的牛郎织女总算团聚了。1975年,兰州军区后勤部领导和与师团领导合影。前排左一为赵国成赵副政委不但关心基层干部、帮助解决困难,还非常关心我们战士的成长进步。刚开始接触他时,我们确实有些胆怯。心想一个基层连队的普通战士,能和师首长在一起工作生活实属荣幸。因此,干每件事都小心翼翼、十分拘谨。时间长了,觉得他待人和蔼亲切、朴实平和;不像是一个大官,更像是一位慈父。他经常到连部与我们几个人谈心,给我们介绍他的革命生涯。他14岁就参加革命,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甘青南平叛,参加大小战斗近百次。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保卫新中国,他跟随部队转战南北,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也从不畏惧艰难困苦和流血牺牲。他说:“因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革命军人,无论任何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卫祖国,是每一位军人的神圣职责。你们年轻,要好好学习,要向张思德同志那样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用大家信服的语言启发教育我们并阐明深刻的生活哲理,他从不讲大话、空话,观察事物思维敏锐、条理清晰。他说:“你们年轻,有前途,一定要多读书、多看报,养成善于沟通、善于思考的好习惯。部队是个锻炼人的地方,勤奋是进步的阶梯。解放军是个大学校,要脚踏实地干事。我虽然是师副政委,但也要天天学习;我们当领导的有时偷懒,就是不愿动脑子去想办法解决问题,研究问题老是表个同意的态度,这种做法就是不负责。下连当兵,要真正落实好‘三同’,不弄花架子,要虚心向基层官兵学习,始终保持普通一兵本色。”赵副政委的谈心,不仅给我们指出努力学习、积极上进的方向,还指出了缺点。我们感到心服口服,终于明白了当一名合格军人的意义,给我们注入了安心部队工作的强心剂,坚定了扎根贺兰山、建设贺兰山、守卫好贺兰山的决心。黄羊滩农场土地富足,面积辽阔。因为土地充足,农场给每个执行生产任务的连队划出近十亩菜地。当时,是73年兵刘全顺任种菜班长。他祖籍河北,从天水市入伍。他是个智勇双全的人,干工作踏实、泼辣、有闯劲,是位种菜的好把式。他种出来的蔬菜西瓜产量高、质量好,特别是种出的沙瓤西瓜含糖量高,入口即化,又香又甜,非常好吃。连首长让刘全顺选了几个西瓜,送给赵副政委,叫他带回银川家中,让家属孩子尝尝。但他始终不肯接受。他说:“我有国家发的工资,绝不能搞特殊化。领导干部要公私分明,不能以权谋私侵占连队利益、占连队便宜。”还严肃地对连里几位干部说:“你们的好意我领了,但是绝不能违犯纪律,时刻不能忘记自己是个老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处处以身作则,做出好样子,才能带好兵、打胜仗。”赵国成副政委到六连当兵,让我们基层干部战士目睹了一位老八路、老首长的风采和高尚情操。他为人坦诚、平易近人,从不打官腔、摆架子。他不但在政治上处处关心基层官兵的成长进步,还时刻牵挂基层官兵的具体困难。如赵连长家属白玲玲的调动问题,他完全可以不用劳神费力去管这事,打打官腔就了事。但为了切实帮助赵四保连长解决夫妻两地分居困难,他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帮助解决了这个基层难于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出爱兵如子,关心爱护帮助基层干部战士的博爱胸襟。他严格要求自己,与干部战士搞“三同”,从不搞特殊化、从不侵占连队利益,就连送他几个连队自产的西瓜都被他婉拒。他不愧是一名优秀的老兵、老党员和高级政工干部。他作风扎实严谨,善于调查研究,且爱兵如子;他那严以律己、公而忘私、朴实无华的工作作风和关心基层官兵的点点滴滴,以及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间。有一位哲人曾说过:“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虽然死了,但他却永远活着。”赵国成副政委虽已离开了我们,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据曹益民主任等老首长、老战友撰文回忆介绍:赵国成副政委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多彩的一生、辉煌的一生。他为官清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军内外享有盛誉。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宁夏的解放、为部队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是贺兰山精神的真正传承者,是名副其实的贺兰雄鹰!本刊独家原创
抄袭剽窃必究部队夜间训练,王涛(右)为火箭筒射手,副射手为副班长时均朴作者王涛
祖籍湖南慈利,1954年1O月出生,1972年12月由山东临沂入伍。1974年7月入党,历任陆军二十师步兵五十八团二营六连战士、理发员、卫生员、班长,1979年3月退伍,先后在临沂市市直多家医院工作,任放射诊断医师、影像诊断主治医师、影像诊断副主任医师等。2014年11月退休。原文编辑:赵苏平 本文编辑:徐建明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相关推荐热点推荐
2024-05-13 11:26:44

2023-08-30 11:24
来源:
中国新闻网发布于:北京市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30日电 近日,兰州市双拥办和该市退役军人艺术团文艺轻骑兵演出队组成慰问团,跨越2600多公里,登上了享有“中华神盾”首舰之称的海军兰州舰,为驻舰官兵送去了来自家乡的问候。
慰问团一行先后参观了兰州园和驻舰官兵工作和生活的舱室,并与官兵代表热情交谈,赠送慰问物资。“双拥共建工作是军民融合发展的双向奔赴,兰州舰自命名之日起,就成为了兰州市一块流动的蓝色国土,从内陆走向深蓝,向世界展示新时代美丽兰州,‘铸军魂、练精兵、勇争先、创名舰’的兰州舰精神必将融入到金城古郡的发展建设中,军地双方同为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环,留下的精神财富更加值得发扬和传承。同时,也盛情邀请兰州舰官兵在休假之余,到兰州市开展‘第二故乡行’活动,向家乡人民宣讲国防海防知识,进一步走开军民融合新路子。”慰问团代表、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陈卫说。
随后,兰州市双拥文艺轻骑兵演出队和兰州舰官兵联合举办“黄河丝路深蓝情,军民鱼水一家亲”文艺演出。独具西北特色的唢呐演奏《西北风》《沸腾的黄土地》,高亢洪亮的男声独唱《你是英雄》,韵味十足的《水兵太极拳》,激情豪迈的《我爱这蓝色的海洋》,亦真亦幻的魔术表演和声行并茂的模仿秀,将演出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掌声、笑声、欢呼声在三亚军港的上空久久回荡。
兰州舰作为中国第一艘自主设计建造的导弹驱逐舰,从入列命名以来,已与兰州市携手走过了18个年头,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丝路重镇,一艘劈波斩浪的钢铁战舰,共同拥有一个名字“兰州”,历届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与“兰州舰”的共建,每年专门列支经费走访慰问“兰州舰”官兵,在军港内建设兰州主题公园……进一步深化军地交流, 积极帮助部队解决战备训练、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改善官兵工作生活条件。
在家乡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兰州舰全体官兵劈波斩浪、砥砺前行,聚焦强军目标,聚力强军实践,在捍卫国家海洋权益、维护人民海外利益上,创造了一个个辉煌业绩,为建设世界一流海军作出了巨大贡献,用实际行动点亮了“兰州”名片,成为军民团结和军民融合的时代典范,城舰共建的楷模。(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余秋里被任命为石油部的部长,这一天,余秋里与兰州军区的政委冼恒汉发生了争执,他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对冼恒汉说:“你太愚蠢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余秋里怎么会如此愤怒?而且还和兰州军区政委冼恒汉发生了争执?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就是余秋里的事情。点将那时候,我们国家正进行一项五年规划,所有行业都已经达标,只有石油工业还停留在70%左右,因此,主席觉得必须要有人来解决当前石油行业发展有限的问题。彭德怀知道后,将余秋里推荐给毛主席,夸奖余秋里是一个很有创意的人,也很有才华,让他来做石油部的部长,也是一个不错的人选。毛主席看了之后,点了点头,同意了余秋里的调动,那时候余秋里还是后勤部的副部长,因为这件事太重要了,他对这次的任命很是担心。毛主席听说了这件事,亲自跟他见了一面,余秋里直截了当地说道:“我从来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工作,恐怕会出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秋里一脸紧张,余秋里笑着问道:“你今年多大了?”毛主席勉励他,现在的石油行业,需要的是一个有活力,有创意的人,他有足够的精力,即使没有经验,也要学习。余秋里终于下定决心,站起来保证,一定要将华夏的石化产业发展起来,董事长非常满意,并且许诺,只要是领导,他都可以去做。当余秋里被调到石油部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余秋里年纪轻轻,经验不足,引起了一些人的怀疑,是毛主席出面,帮助他稳住了局面。毛主席曾经说过,只有经历过无数次的事情,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强,最终,余秋里顺利上位,余秋里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也很认真地对待这份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石油部的人给他安排了一间办公室,不过余秋里并没有答应,而是拉过一把椅子,和李聚奎相对而坐,想要尽快弄清楚事情的真相。李聚奎对余秋里的态度很是满意,说他是铁了心要发展石化产业,把目前的情况都跟他说了一遍,余秋里听完之后,还特意开了个会,鼓舞士气。余秋里到底有多大的本事,能得到毛主席的青睐?1945年8月,余秋里在爷台山战役中,率领三五八旅出战,六连是突击队,迎战号称“常胜连”的四个连队。班长尹玉芬带着尖刀班冲在最前面,尹玉芬一马当先,踏着人梯,登上了堡垒的顶部,扔出两枚手雷,将里面的机关枪给炸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个连队喊着喊着冲向了敌军,和敌军短兵相接,七十余名敌军在他们的刺刀下丧生。尹玉芬以“刺刀见红”之姿,先后刺死了敌军营长黄日升等7名敌军。1947年3月25日,在青化砭伏击,任排长的尹玉芬率领全排突入敌军阵地,活捉李纪云及其他57名战士。尹玉芬被授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毛泽东亲笔题写了她的勋章,还授予了她一块金牌。余秋里以尹玉芬为榜样,发动全团上下以尹玉芬为榜样,掀起了“为民请命”的热潮。六连作为先锋,把“尖刀班”、“猛虎班”都培养成了“铁拳头”。1948年2月,西北野战军在宜川和瓦子街发动了一场战斗。三五八旅,就是要占领南山上的几个重要据点。尤其是在敌军拼命突围的时候,7团的情况特别糟糕,团长和参谋长相继牺牲,团二营只剩下12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攻连六连仅剩13名勇敢的战士,仍然死守阵地,不退反进,牢牢地堵住了敌人的南路,为歼灭敌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激烈的战斗中,六连2班的班长刘四虎率领着尖刀班,连续攻占了两座山头,整个班就剩下他一人。他用刺刀刺死了四人,刺伤了三人。被十多个人团团围住,他怒目而视,用带血的刺刀左右乱捅,逼得敌人不敢上前。就在这个时候,他为了救右边的班长舒照明,一剑刺出,舒照明逃过了一劫,但是他却掉到了一条狭小的壕沟里,被四个人用刺刀捅了一下。后面的人赶了过来,将刘四虎从11个伤口中救了出来。刘四虎在战争结束后,获得了“一等战斗英雄”的荣誉。战后三五八旅在秋天接受了一个半月的训练,以增加兵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秋里以刘四虎为榜样,在平原上进行了一次进攻,并且鼓励大家出主意,想出了很多办法,让军队的战斗力大增。而余秋里,作为石油部的一员,到底做出了什么?之后,他为何会与洗恒汉起争执?吵架1958年2月27日和28日,主管石油业的副总理邓小平,花了两天时间,听取了石油部的工作报告,他说:“我认为,要两条腿走路。我们一定要做,而且一定要做,但是像中国这么一个大国,从长期来说,肯定还是要依靠自然石油。在经济相对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应加快油气开发。在有前途的地区,比如东北,比如苏北,比如四川,就可以了。”余秋里一边听着邓小平的报告,一边拿出一个小本子,在上面写写画画。他觉得邓小平的话很清楚,也让他明白了下一步该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8年5月5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中共八大二次,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作《工作报告》,提出了“大干快上,多快好地搞社会主义”的总方针。从五月八日开始,大会将开始发表演说。这时,余秋里又被人提了一句,要不要在会上讲几句话。余秋里道:“那是自然,我们要有雄心壮志,要有雄心壮志。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地区各个部门都争先恐后地要求讲话,表示要坚决拥护总路线,坚决贯彻总路线,努力搞好工作。我们怎么能当缩头乌龟呢?”另一人问道:“你在说什么?”余秋里说道:“这次讲话,一是要简短,不要讲得太久;第二,不能笼统地说,要有气势,要在内部振奋,在外部要振奋。”这时,一个人开口道:“按照于主任的意思,我们可以用比武的方式来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秋里大喜:“此计甚妙!要挑战,要挑战,就得选择名气大的,否则就没意思了。谁的名气最大?”“肯定是冶金部!”余秋里:“那行,咱们就跟你们冶金部叫板,咱们的口号就是,冶炼一吨钢铁,咱们就出一吨石油!”有人担忧道:“行不行?去年钢铁生产535万吨,石油才146万吨,差距好大!”余秋里斩钉截铁地说道:“十五年后,我们就能追上钢铁之王,一吨比一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石油部副部长李人俊在会上向冶金部发出“挑战”。数十年以后,他回想起来,颇有感触:“在石油部门最艰难的时期,还敢打着冶金部的旗号,打出一吨钢、一吨油的旗号,也只有余秋里才有这种气魄!”最开始的时候,石油部门是以四川为主,但经过余秋里的调查,川中油气层太薄,产量低,衰减快,又没有新的大油田,根本不是一个合适的地方。余秋里于1959年4月在中共八届七次全会上作报告。在会议间隙,毛泽东向余秋里问道:“四川那边是什么情况?”余秋里如实汇报:“四川的局势很糟糕。毛泽东鼓励他说:“东西不会变。中国那么大,总有一天会有石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秋里在川中石油的项目上吃了大亏,但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他在总结经验时,用了一种非常专业化的观点:“一口井出油,并不是说所有井就一定能出油,一次生产不一定就能长时间生产。石油是埋藏于地下深处的一种不可见不能触摸的流体矿物,地质条件各不相同,情况也十分复杂,因此,只有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才能准确地判断出地下的实际情况,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从而为油田的高效勘探和开发奠定基础。”石油部以松辽盆地为主要的油气勘探领域。1959年9月26日,在松辽盆地中部的大同镇松基三井,经过艰苦的勘查,最终成功地生产出了石油!由于新中国十周年大庆,余秋里提出要把这片新开发的油田叫做“大庆油田”,这是一个很好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秋里以过人的胆识和魄力,提出了大庆油田的大战役,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是一场全面的战役。他说:“这就是我们要扭转我们石油行业落后的局面。”在这场大战役中,许进不许退,许进不许退;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也要坚持下去。能做的都做,不能做的也要做!让我们把你们的石油产业扔进太平洋吧!”4月29日,该指挥中心举行了“百万油田大会战动员誓师大会”。余秋里曾说过,国要有民心,国要有气,民要有志,三者合一,就是一种势很强。他要求全体员工发扬“敢想敢说敢干”的劲头,在石油会战中取得全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场规模宏大、条件艰苦的油田大会战拉开了序幕。余秋里在荒废的牛圈中,和职工一起吃饭干活,提倡“三老四严”,也就是做一个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在工作上,我们要从严,组织要严,工作要认真,要作风要严,要把自己的团队建设得很好。大庆油田在那一年,产量高达97万吨。大庆油田在1963年的一场战役中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当时国家的原油生产跳到了648万吨,大庆油田的原油产量达到了470万吨。其实,这一趟也不算太好,西北地区的油气储量确实很丰富,但有不少人放弃了石油这份工作,一心扑在钢铁上,放弃了自己的主业,所以余秋里才会与兰州军区政委冼恒汉起了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秋里看着这些工人的样子,心中有些焦急,他想让甘肃省的一把手冼恒汉帮忙,让他不要插手,毕竟都是一野的人。谁知道冼恒汉居然同意了,对余秋里说道:“不要气馁。这也不合常理。”余秋里一拍桌子,将冼恒汉骂了个狗血淋头,“你简直就是个白痴,这是对国家,对人民的不负责,你怎么能分清哪个更重要呢?”余秋里丢下这句话,就离开了冼恒汉的办公室,两人虽然对自己的处境无可奈何,但这并不妨碍两人之间的友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2年,冼恒汉还拜访了当时的总务处处长余秋里,询问他在工作上遇到了什么困难,余秋里很有耐心地安慰他。“很多老朋友都在担心你。”到了晚年,余秋里回到家乡,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归故里1983年,余秋里回到老家,家里的几个兄弟,外甥,都早早地迎了出去。余秋里一见面,就说了一句:“不要占我的便宜。”余秋里在中央领导的时候,对自己的家庭,的确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财发一脸的失望:“你做了那么大的领导,却从来没有为自己的家乡做过什么。”余秋里知道自己的弟弟在说什么,也不动怒,只是淡淡道:“我当过副总理,也当过国家计划委员会的主任。可江西省计划委员会,吉安县计划委员会,都不是我的!”余秋里的侄儿,在1985年考上了一所军事学校,凭着自己的勤奋,终于考上了军校,一家人都为之欢欣鼓舞。但侄儿似乎还不满意,跑到北京去找余秋里,希望余秋里能帮他找个好点的地方。“不用了。”余秋里一口回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余秋里并没有对他另眼相看,一切都是按照上级的要求来的,他是绝对不会走关系的。余秋里的外甥女也是如此,她也要报考军校,但成绩不够好,这可如何是好?余秋里的事情,在她脑海中一闪而过。在电话中,外甥女几乎是哀求地请求余秋里“帮帮忙”,余秋里却是一副死鸭子嘴硬的样子:“行就行,不行就回去种地!”余秋里回到老家,一方面是为了看望亲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了解江西吉安县的近况,这次回来,就是为了让吉安县更好地发展,不过,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让江西的人得到更多的好处,反而是按照中央的意思,以大局为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著名作家索尔伯兹里于1984年到中国考察,特地邀请余秋里到他家里做客。等余秋里把自己的断臂经过说了一遍之后,索尔伯兹里由衷地赞叹道:“余将军果然是一代名将,令人敬佩!佩服!”余秋里于1999年2月3日病逝,终年八十五岁。举报/反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原兰州军区联勤部部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