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为什么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意味着什么

制图高翔4月25日,成都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作大会报告时,现场多次响起掌声。不足1.8万字的报告,决定着成都未来5年的走向。今后五年,成都市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将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全方位变革发展方式、全方位完善治理体系、全方位提升生活品质,把新发展理念转化为城市建设发展的生动实践。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肩负国家使命、体现国家意志、代表国家形象、引领区域发展,成都将切实增强“五中心一枢纽”支撑功能,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标准,全面提升城市能级水平。同时,坚持完善城市体系与提升城市功能互促共进,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全面增强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城市宜居性和舒适度。如何看,如何干,对于成都市党代会提出的目标,党代表们接受记者采访,畅谈未来发展的思路和信心。创新驱动先导城市依靠创新引领 促进城市持续发展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城市,是成都市贯彻创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需要怎样的路径和措施?“我们建设‘五个城市’,与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是相对应的,结合青羊区实际,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城市,我们就要以创新为引领,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党代表、青羊区委书记戴志勇说,去年青羊区的经济总量达到900多亿元,今年还要继续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培育转换城市动力,增强城市持续发展能力,要更加主动依靠创新培育壮大新功能,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党代表、成都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卢铁城认为,要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质量效益,将成都打造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报告提出的‘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城市’和‘培育转换城市动力,增强城市持续发展能力’,为邛崃工业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党代表、邛崃市经科局局长崔艳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邛崃将紧紧围绕党代会精神,全面深化区域合作,与天府新区形成“总部+基地”发展模式,高起点规划建设羊安新城,全面提速天邛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高端招商,加快淘汰落后产业,拉长做大优势产业。城乡统筹示范城市规划统筹提升区域协同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继续发挥城乡统筹发展在全国的示范作用,成都将建设城乡统筹示范城市作为贯彻协调发展理念的具体实施。如何更好地协同发展,这引起代表们的热议。“作为来自农村集体组织的代表,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关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这一重点。”在党代表、成都天府新区永兴街道水产养殖技术协会党支部书记、理事长李成龙看来,农村要发展就必须贯彻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到他平时的具体工作中,其实就是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只有贯彻落实好报告中提出的‘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不断提升区域协同、城乡融合的发展层次和水平’,才能更好推动农民致富,让产业上轨道。”党代表、崇州市委书记赵浩宇表示,协调新发展理念对城乡统筹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要把统筹城乡与新发展理念结合起来,充分贯彻五大协调发展,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为此,崇州将严格落实“西控”的功能区要求,继续深化承担的中央、省、市的27项统筹城乡重大改革任务,进一步进行规划统筹、制度统筹、建设统筹和管理统筹,通过规划引领崇州城乡统筹科学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产权改革,按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标准和要求,试点示范,探索推进示范区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让市民在大都市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怎样在生产生活中践行绿色发展,代表们有话说。“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而轨道交通是绿色出行的重要支撑。”党代表、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副总经理蒋辉表示,作为地铁建设者,将把党代会提出的加密轨道交通网作为工作目标,积极建设轨道交通、公交系统和慢行系统无缝对接、融合发展的市域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党代表、成都市水务局局长阳昌寿表示,按照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市水务局将以全面实行“河长制”为抓手,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三水共治”,全力打好“重拳治水”之战。“同时,将加快推进环城生态区建设,加快建构百水润城、水清岸绿的城市水环境,让市民在大都市也‘看得见水’。”现代化国际城市坚持大开放创造更为广阔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需要我们以开放的眼光和思维,促进更大的发展。在党代表、成都市商务委主任郭启舟看来,站在新起点的成都要进一步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牢固树立“更全面、更深入、更务实”的新的开放观,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和人才链。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支持更多本土企业走向全国和世界。未来,成都要培养更多行业龙头,通过政府、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增强竞争力,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我们将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的制度性成本,通过探索全程电子化登记、开展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管理、深化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登记属地管理等措施,全力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党代表、成都市工商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向海说。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让市民更幸福“提升民生净福利指数,让市民更幸福,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是建设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目的之一。围绕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代表们也提出自己的看法。“报告提出要更加注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提升市民的获得感。为此,我们将以项目为核心落实贯彻。”党代表、成都市建委主任张樵表示,将调整轨道交通加密成网建设、天府绿道建设、环城生态区建设等项目,按照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增加人民的参与性。党代表、温江区交通运输局局长康文表示,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建设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就要营造高品质生活环境,把促进人与城和谐共生放在突出的位置。“为此,我们将加大优质的公共服务供给,而便利的公共出行条件就是其中之一。”康文表示,温江区下一步将加大公交和慢行系统建设,其中,今年温江在新增160台公交车的基础上,还将新增40台公交车。同时,温江已经规划了80公里的绿道,目前已经建成10公里,下一步将大力推进绿道建设,并与中心城区绿道相接。成都市党代会报告的四个“新”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是今后五年成都确立的总体目标,也是四川省委对成都的重大要求。不足1.8万字的报告,有料有新意。“新”主要体现在哪儿?新内涵 升级“五中心一枢纽”在《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任务是增强“四中心一枢纽”功能,即增强西部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成都党代会报告,用全球视野和国际标准审视成都发展,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作为全面提升城市能级水平的重要支撑。报告提出,成都将全面构筑现代金融产业集群和支撑体系,强化金融要素市场建设,加快发展新兴金融业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增强“资本市场、财富管理、结算中心、创投融资、新型金融”五大核心功能,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西部金融中心。“一枢纽”增加了两个字,由“综合交通枢纽”变为“综合交通通信枢纽”。早在1993年,成都就被确定为西南通信枢纽,将其纳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有利于发挥优势,加快建设高速、泛在、融合、安全、绿色的信息网络,打造“一带一路”的重要信息通信节点、数据中心、物流中心和国际信息港。新理念 首提“生活城市”概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成都将这一理念全面贯穿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全方位变革发展方式、全方位完善治理体系、全方位提升生活品质,提出要建设“五个城市”——创新驱动先导城市、城乡统筹示范城市、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现代化国际城市、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和谐宜居生活城市”为首次提出。报告专门描述了一幅画面:重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盛景,让市民“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人民”一词在报告中出现了22次之多。成都市委强调,要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营造高品质生活环境,加大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健全就业、社保、住房等保障体系,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升民生净福利指数,让市民生活更幸福,让城市未来更美好。新观念 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根据大会提供的参阅材料,2016年,成都经济增速均低于副省级城市平均水平、国家中心城市平均水平,规模不够大、增速不够快,成都尚未走出转型期。实现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产业体系从传统产业主导向新兴产业引领转型,城市治理从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需要新的观念。报告提出,要牢固树立“更全面、更深入、更务实”的新开放观。更全面,指推进城市、产业、企业和人才的全面开放,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内外联动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更深入,就是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人才链,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协作;更务实,是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务实开放体制,不断把双向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报告还提出,要牢固树立“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观。其中,要加快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打造国际一流的人才汇聚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还要建立人才绿卡制度,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新概念 成都要挖掘“天府文化”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报告提出,要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这一点引发共鸣和热议。成都大学党委书记罗波说,“创新创造、时尚优雅、乐观包容、友善公益”概括出天府文化的内涵,也体现了成都的独特气质。报告用一系列项目,为传承历史文脉、激发文化创造落实“抓手”——将高水平建成成都中心、天府中心等城市文化地标,持续办好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都创意设计周等文化活动,打造“非遗之都”“音乐之都”“设计之都”和“会展之都”;优化文创产业空间布局,构建文创产业集聚区和文创产业带,打造一批重点文创产业园区和文创特色街区,构建以音乐、文博、设计、动漫、影视等为重点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想玲
  4月19日,省委实施“强省会”战略暨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推进会在长沙召开。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这次大会,实施“强省会”战略和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并举,释放出重大信号,就是以点带圈、以圈带面、圈动全省,续写挺起中部崛起脊梁、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的精彩篇章!  瞄准目标,创建国家中心城市  省会强不强,业内惯用经济首位度来衡量,也就是省会城市的GDP占全省GDP的比重。一般来说,超过30%被认为是“强省会”的标志。  2021年,长沙GDP达1.33万亿元,占全省比重为28.8%,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跻身特大城市行列。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一个省拥有一个“强省会”,在激烈的区域竞赛中,将赢得更多的资源、政策与人才。  湖南实施“强省会”战略,就是进一步提升长沙的首位度,增强“都市圈”的驱动力,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上台阶,在国之战略中彰显湖南之为。  2021年,“长株潭都市圈”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多次“点名”长株潭都市圈建设。  站在新起点,“强省会”如何取得新突破?  我省为长沙立下鲜明的目标任务: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打造“三个高地”引领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城市、引领长株潭都市圈和全省各市州协同发展。  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是长沙多年的梦想。《意见》明确,长沙突出内涵式发展,优化提升中心城区,打造一批金融科创、总部经济、文化消费等高品质国际化中央商务区。支持浏阳、宁乡建设省会城市副中心,加快南部融城。  到2026年,GDP达2万亿元左右,常住人口突破1200万人,城市经济首位度超过3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万元……一组数据勾勒无限未来,长沙在湖南沃土向阳生长。  十大工程、六大平台、20条政策重磅“加持”  蓝图已绘就,十大工程、六大平台、20条政策,重磅“加持”湖南“强省会”。  大手笔推进十大重点工程:制造强市、创新引领、数字赋能、开放融通、交通枢纽、能源提升、绿色低碳、精美城乡、文旅名城、全龄友好工程。  比如制造强市,“工程机械之都”立足优势特色,将着力创建工程机械世界级品牌,建设国家重要信创产业、全国最大碳化硅半导体产业、全球北斗产业示范应用三大基地,布局前沿材料、氢能与储能、类脑智能、“三深”等未来产业。  交通领域,长沙瞄准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完成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建成常益长高铁、长株潭城际西环线一期工程,推动长株潭域内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  这些年,困扰我们的长沙市域内高速收费,也将得到研究优化。  还有一些“高大上”“接地气”的举措——  支持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建成5G基站7万座以上,争取央企布局,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4万个,支持苍坊、石燕湖创建5A景区,建设全国首批儿童友好城市、全国示范性老年关爱型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平台是最关键发展载体,我省重点打造六大平台支撑:湘江新区、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长株潭都市圈、产业园区。特别是湘江新区,作为核心支撑和重要增长点,被寄予众望。  省发改委介绍,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策创新。我省从赋权、平台、金融、人才、用地、财税等六大方面提出20条具体措施,包括长沙高质量发展所需的省级审批权限应放尽放、建立科创项目路演中心、放宽人才落户限制等,条条干货,给足真金白银。  “疏解”与“承接”,全省“一盘棋”  “我们会被长沙‘兼并’吗?”“强省会”三个字,引得其他“小伙伴”联想。  大家担心什么?自然是,“大树底下不长草”。  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专家童中贤认为,“强省会”的题中之义,是力求深度“协同”、优势互补,实现“大树底下好乘凉”。  一方面,做强长沙大枢纽、大市场、大平台,都市圈是支撑,长沙的确要吸收周边市县的能量。  另一方面,中心极核做大了,承载力强了,高校毕业生等人才就不会“孔雀东南飞”;省会优势产业重点突破,可以带来产业链配套,释放新动力,形成都市圈整体竞争力。  打破“虹吸效应”、放大溢出效应,要素自由流动起来,就是区域协调。  湘江新区是一个缩影。随着湘江新区壮大,湘阴和湘潭九华两大片区纳入新区规划,市县密集对接,协同氛围浓厚。如今,湘阴县与新区全面推进空间规划编制、港城联动研究、产业招商导入。如此一来,湘阴的虞公港实现港产联动开发,湘江新区则打通向北融入长江经济带通道。  “强省会”是全省大战略、全省共同责任,不是长沙一家的事。  “疏解”与“承接”,蕴藏着协同的金钥匙。  去年,一些工程机械企业提出建立检验检测中心,长沙不大包大揽,而是推荐了汨罗、九华、湘阴等地供企业选择;湘江新区舍弃一般性制造业,主打先进制造特色产业。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建新说:“长沙既要做模范,又要学会共享,兄弟市州可以一起融入到产业生态的配套中来。”  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当前要敢啃“硬骨头”。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茂松认为,都市圈同城化过程中,行政壁垒、“碎片化”市场是主要瓶颈,亟须健全跨区域开放合作机制,如“飞地”园区财税分成机制、生态补偿机制、设置一体化平衡基金等,给全国都市圈发展探索新路径。  “强省会”是全省大战略、全省共同责任,关键得益于顶层推动,破除“一亩三分地”思维。我省建立高规格推进机制,由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强省会”战略统筹实施。  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事务中心主任吴小月介绍,将按照省“两办”文件要求,出台“1+N”政策,推动各级各部门各市州形成合力、抱团发展,确保“强省会”战略落地落实。  关键子落,满盘皆活。“强省会”战略送来浩荡春风,前进路上,“赶考”在继续,答卷会刷新。  六大平台发展指标  湘江新区  到2026年,形成3个2000亿级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5万亿元  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  到2026年,进出口总额突破3000亿元,形成全国首创的制度创新成果20项以上  长株潭都市圈  到2026年,都市圈竞争实力、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融城融合发展格局全面形成,GDP占全省比重超过40%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  到2026年,园区产值突破1200亿元,新引进企业5000家以上  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  到2026年,实现产值过千亿,进出口额突破2500亿元,航空货运吞吐量突破100万吨  产业园区  到2026年,培育形成2家五千亿级园区、3家千亿级园区  实施“强省会”战略,“小伙伴”们怎么看  实施“强省会”战略,建设长株潭都市圈,湖南踏上新的历史“赶考”征程。株洲、湘潭、衡阳、怀化等“小伙伴”们怎么看?如何携手共进?  自立自强 融合融城  实施“强省会”战略对株洲发展是重大契机。株洲将坚持自立自强和主动融入相结合,主动靠拢长沙、对接湘潭,走差异化、市场化发展之路,全力培育制造名城。坚持优势优先,围绕打造“中国动力谷”和轨道交通、航空动力、先进硬质材料等主导产业,推广“厂所结合”模式,共建长株潭湘江东岸先进制造业发展带。坚持同网同步,加快交通互联互通,实施大小田心城市更新、数字基础设施等产业配套项目。坚持共建共享,落实教育、医疗等惠民措施,一体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株洲将主动联合长沙、湘潭策划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平台和试点进入国家“笼子”。  ——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  产业差异配套 交通高效通达  “强省会”是全省大战略。湘潭以理念融、产业融、要素融、规则融、设施融、人文融为路径,以“三抓”促落实。抓产业差异化协同配套,加强湘潭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汽车制造等产业与长沙、株洲及其他11个市州的协作配套,抓好九华新片区产业导入,推动科创、金融对接融合;抓交通一体化高效通达,立足打造国家综合交通和物流枢纽,加快“轨道上的长株潭”建设,推动城铁高密度、地铁化运营,拉通断头路、瓶颈路,完善半小时通勤圈;抓服务同城化均等普惠,加快政务服务同城化、管理标准化、户籍一体化。  ——湘潭市委书记刘志仁  既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又要主动向长沙靠拢  作为国家区域重点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衡阳既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又要主动向长沙靠拢。必须强化全局眼光和时代担当,一方面,要深化与长沙的协调联动,加快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物流等产业协同互补;推进机场、码头、城际铁路等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打造大通道、大物流、大枢纽;提前谋划、主动承接非省会功能,强化教育、医疗、航空货运等服务的共建共享。另一方面,要在一定区域和部分领域发挥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引领促进区域间各类要素资源高效流动、高效配置、高效增值。  ——衡阳市委书记秦国文  当好对外开放“桥梁纽带” 产业发展“最佳配角”  怀化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随着国家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怀化国际陆港应势而生。深化协同联动“强省会”战略,怀化将当好对外开放的“桥梁纽带”,推动怀化东盟货运集结中心与中欧班列(长沙)集结中心、怀化国际陆港与长沙国际铁路港等合作联动,当好长沙至西部陆海新通道及RCEP的“桥梁纽带”。同时,当好产业发展的“最佳配角”、科技成果研发转化的“合作伙伴”,布局“飞地建园”工程,主动承接符合自身发展的长沙配套产业,建设岳麓山种业实验室怀化分基地,支持长沙创建国家种业实验室。  ——怀化市委书记雷绍业  (文/孟姣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中心城市意味着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